Ⅰ 開一個生鮮,水果,蔬菜類型的加盟店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多大面積?什麼位置?這個問題是很難回答的,像我姐和姐夫在小區門口開了家時時果蔬店,100平左右,而且地址就選在小區旁邊,客人的流量還是比較大的,春節的時候,一個月基本能賺4到5W。
Ⅱ 開個生鮮超市要多少錢
在過去的兩年裡,生鮮超市市場的繁榮吸引了眾多創業者的目光。許多人有意向加盟並開設自己的生鮮超市,但他們普遍關心兩個關鍵問題:開個生鮮超市需要投資多少資金?預期利潤又是多少?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文將詳細介紹開生鮮超市的相關成本和潛在收益。
**開個生鮮超市投資多少?**
開一家生鮮超市的總成本會因多種因素而有差異,包括地理位置、租金、裝修、設備、庫存、人力和營銷等。以下是一個粗略的成本估算:
- **租金費用**:位於一線城市繁華地段的店面租金較高,月租可能在5000元左右,年租金則達6萬元。
- **裝修費用**:裝修無需過於豪華,以簡潔明亮為主,預計成本約為4萬元。
- **超市設備**:包括生鮮貨架、空調、冷櫃、保鮮櫃、收銀台及相應的軟硬體,總投入大約5萬元。
- **生鮮進貨費用**:初期進貨以避免庫存積壓和損耗為原則,建議首期進貨3萬元左右。
- **員工費用**:大約需要2名員工,每人每月工資0.4萬元,共計0.8萬元/月。
- **營銷費用**:包括開業活動和促銷等,預算約為0.5萬元。
- **流動資金**:預留大約3萬元作為日常運營資金。
綜上所述,開一家生鮮超市的前期成本大概在21萬元左右。
**開個生鮮超市利潤是多少?**
生鮮超市的利潤取決於多種因素,尤其是店鋪位置和經營策略。位於大型社區中心的生鮮超市,如果經營得當,年凈利潤30萬元並非不可能。而在一般社區經營的生鮮超市,如果經營狀況良好,年凈利潤也不會少於20萬元。創業者若具備出色的經營技巧,如擅長舉辦促銷活動和吸引顧客,則凈利潤有望更高。
總結來說,生鮮超市的投資回報潛力是積極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數字僅供參考,實際成本和收益可能會因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
Ⅲ 開家百果園水果超市能掙錢嗎
百果園這個品牌,它的知名度在市場上面是比較高的,但是加盟該品牌的門檻費用卻不是特別的高。該品牌的加盟費用大約在1萬至4萬左右,一般你只要申請加盟都會通過。和該品牌進行合作之後,你在其他費用上面的投入主要包括店面租金方面,水電方面,裝修方面以及水果進入的費用上面等。店鋪的總體費用投資大約在六萬,和自主經營一家水果店鋪相比要節省很多時間。
除去上面的成本投入費用以外,我們可以根據每天的收益情況來看一看加盟百果園店鋪的利潤。百果園店鋪裡面的一箱普通的時令水果和其他普通的水果店鋪進行相比,它銷售的毛利潤可以高達60~65%左右。就算減去其他相關的損耗,它的凈利潤也能夠高達30~40%。
Ⅳ 開生鮮超市利潤怎麼樣風險大嗎
如今很多人都不樂意專門去大商場、大市場買蔬果生鮮,更喜歡直接在小區周邊的生鮮超市購物,方便快捷。因此,很多人認為開生鮮超市是一個投資好項目。那對於有開店想法的朋友來說,開生鮮超市風險大嗎?開生鮮超市利潤怎麼樣?下面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首先,開生鮮超市是賺錢的,這是無疑的,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生鮮超市加盟店。而開生鮮超市的利潤來源是大量的客流,因為生鮮超市比起菜市場,房租和服務人員的費用都在成本里,而普通的蔬菜水果利潤也不會高,畢竟是便民的產品。為此,只有大量的客流才能達到一定的利潤,所以開生鮮超市只要開在能吸引客流並且客流量大的地方,就一定是可以賺錢的。比如開在比較破舊的菜市場對面,附近的居民既不用去環境不好的菜市場里挑挑揀揀,也不用為了買幾樣東西跑幾個攤點。並且生鮮超市一般都有購物籃配備,也省去了購物者大包小包提著的煩惱。
其次,開生鮮超市的利潤和菜市場里的小攤位差不多。雖然生鮮超市有房租和人員的成本,但是只要有足夠的客流量,這些成本是可以彌補回來的,因為生鮮超市的單品價格比起菜市場來會稍微的高出一兩毛,一個月下來,大量的客流量也能夠把房租和人員成本賺回來。有時,因為場合的需要,一些購買者需要點兒名貴的的水果或者好看的果籃作為送禮用,那麼生鮮超市就可以利用這一點來賺錢,畢竟名貴水果和好看的果籃在菜市場里是很難找到的,所以生鮮超市的利潤也是比較可觀的。
生鮮超市的風險也是有的,比如一些新鮮水果在幾天之內賣不出去只能降價銷售,這時候就會造成一部分損失,同時肉類保存也是生鮮超市的一個難點,不過投資者可以選擇不賣肉類,只賣蔬菜水果等,做到事前控制風險,降低自己的損失。
其實,任何生意都是利潤與風險並存的。總的來說,生鮮超市的利潤還是比較可觀的,但是現在傳統的小生鮮超市不怎麼受歡迎,如果我們增加上門配送或者建社群發布優惠促銷,就會好比較好賣。
Ⅳ 錢大媽生鮮超市加盟費多少錢
加盟錢大媽生鮮超市的費用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加盟費和保證金:
- 加盟費:3萬元。
- 保證金:4萬元。
裝修費:
- 門店面積要求不少於40平米,裝修費用按每平米約5000元的標准預付,一次性大約需要支付20萬元左右。裝修工程包含收銀系統、冰櫃、菜架、空調等設施。
管理費:
- 門店後期產生收入後,需要向平台交納營業額的1%1.5%作為管理費用。
此外,根據店鋪等級不同,加盟費用也會有所差異:
- A級店:經營所需面積約250㎡,加盟費10萬元,押金5萬元,培訓費2萬元。裝修費用按2200元/㎡的標准計算,前期總投資費用約150萬元。
- B級店:經營所需投資約100萬元左右。
- C級店:經營所需投資約80萬元左右。
請注意,以上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用可能因地區、店鋪位置、店鋪規模等因素有所不同。在決定加盟前,建議與錢大媽官方進行詳細咨詢,以獲取最准確的加盟費用信息。
Ⅵ 現在連鎖超市的盈利方式是怎樣的,賺不賺錢啊
我認為加盟店的盈利分為三個層面:初級盈利:銷售基本商品,依靠毛利率和反佣生存;過渡期盈利:依靠加盟,做大做強,實現盈利;最終目標:依靠搭載及電子商務,全面盈利。這三個層面是一一推進的,任何一個層面沒有做好,很難進入都下一層面。目前基本商品銷售也存在一些問題,但我重點想就第二階段——過渡期盈利模式談談。 首先,便利店要充分盈利,如果沒有加盟,是非常困難的。 從理論上來說,如果直營店發展到100家,你不可能保證每一個店址都是黃金位置,可能會有10個店是盈利的,30個店是持平的,另外60個是虧損的(在大陸直營店中這個比例不算危言聳聽)。我們依次稱之為優良店、莊敬店、自強店。隨著競爭日益激烈,這時候企業的營采要是跟不上,那30個莊敬店能否保持下去都很難說。因此,公司整體虧損是正常的。而如果是加盟,情況要大大改觀:首先你盈利的10家店可以繼續直營,也可以招標的方式加盟出去;其次你的30家莊敬店加盟之後都能盈利——成本降低(稅收、人力),效率提高(自己的買賣和公司的買賣是一定有區別的,別說你是個盡職的員工),同樣的道理,就算莊敬店加盟後銷售沒有變化,也是盈利;再次,你的60家自強店,你的大部門精力可以來對付這個包袱——存在重大硬傷的,關;沒有大問題的,調整,能扭虧為贏或平,然後加盟;這樣的循環是一個良性循環。資金和成本逐步收回,可以再去發展新店。需要提醒注意的是,虧損嚴重的店鋪是不適合加盟的,該關就關;能養則養,只有持平以上的店鋪適合加盟。無論怎樣,持平店一旦加盟,公司和加盟主都能盈利。(前提是加盟主懂零售:))企業就有活力了,不會被自強店和莊敬店拖跨。這個理論的道理非常簡單明白了。 從實踐上來說,加盟也是盈利的重要手段。國外便利店的加盟比例之高不再多說,為什麼他們要大力發展加盟?分析一下7-11的年報就能發現問題。其利潤的佔比情況大概是:加盟毛利提成90%;營業外收入1%不到;直營店商品毛利收入只佔9%,而且其商品很多是獨賣品或自主開發產品,毛利高,國內便利店暫時是很難做到的。好了,國內便利店經營就算趕上了7-11,單純依靠商品毛利行嗎?很顯然的道理了。 關於應該採取加盟盈利就說這些了。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的加盟如果照搬國外的,一樣不行。個人認為,目前中國適合委託加盟為主,而且初期也不適合毛利提成。一句話: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便利店」加盟。 其次,便利店要盈利,要有強的采購部門。所謂強,不是大,而是用研究和營銷的理念來做便利店商品采購。便利店的采購更多的是創造性的采購,而不是選擇性的采購。這些決定了企業能不能得到上述9%的商品毛利收入。如果便利店的采購只是和大賣場一樣的基本商品談判,商品如何能有競爭力?顧客為什麼要高毛利買單?加盟主為什麼要選擇你而不是其它品牌做加盟?許多便利店高層一直在想,到底是公司哪個部門重要呢?大部分人認為,是開發部,因為網點資源的價值最有意義,最不濟的時候可以「嫁人」。這種想法某種程度上是對的,但如果不是投機,那我覺得,踏踏實實做好經營還是至關重要的。搞好經營的關鍵之一就是賣什麼。除了時間和空間的便利性外,我們還有什麼可以吸引顧客的?不管賣什麼,每天讓商圈裡的顧客來店報到是必要的。 至於營運能力,定位問題,我認為短期不是主因。便利店在大陸(至少北京)還是存在客源不足的情況,越細分越沒辦法經營。專家所謂的定位是非常重要,但要知道,便利店初期(導入期)只能是面對大眾,據我了解現在西安、南昌等地的便利店還是小超市的概念。是經營者不懂定位嗎?不是,而是經濟水平決定了一切。在目前的情況下,他們沒有辦法做到產品差異化,顧客又不富裕,再定位又有什麼意義?難道你希望每天只有100個顧客上門嗎?相信各大城市或多或少都還存在這個問題。解決的最好辦法是時間。目前要做好的是堅持,並做好從小超市轉為便利店的心理准備,等到東風一來,及時反應,跟上潮流,就完全可以了。 便利店的盈利模式一直也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核心還是努力做好自己的生意,開新店,一旦盈利或持平則加盟,如此循環是根本解決之道。當有新的需求和新的技術出現時(即市場成熟),公司跟上前進的步伐,不讓加盟主被動,這樣的便利店公司是能站到最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