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李政道圖書館的創始人物
李政道先生和交通大學淵源深厚。早在1987年,李政道先生就受聘上海交通大學名譽教授,多年來,和學校一直保持著友好學術往來。其創立的「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曾聘任上海交通大學多位教授為其成員。2010年6月,李政道先生表達了願意將其畢生積累和收藏的各類科學文獻、研究手稿、通訊信件、「科-藝」結合作品、諾貝爾獎章、愛因斯坦獎章和其它各類獲獎證書等珍貴資料捐贈給上海交通大學,以期惠益後人。2011年9月,教育部批復同意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選址新建李政道圖書館。
『貳』 李政道圖書館為什麼建在上海交大
他喜歡上海交大
**************************************************************
如果你對這個答案有什麼疑問,請追問,
另外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千萬別忘記採納喲!
***************************************************************
『叄』 如何評價上交大新成立的李政道研究所
目前更像一個論壇。
李政道研究所是在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的呼籲下開始籌建的。2014年12月,李政道給中央領導寫信,建議參照對世界科學發展有巨大影響的玻爾研究所在中國建立一個世界頂級研究所,吸引一群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家,形成自由探索的學術氛圍,歷練一批屬於我國自己的頂級科學家,推動物理學及其交叉學科研究的重大發展。這個建議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
2016年11月30日,在科技部、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通大學成立。該所將參照丹麥玻爾研究院、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建設,引入全球頂尖的科學家,首批引入的科學家中就包括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弗蘭克·維爾切克。
『肆』 交大李政道圖書館外人能參觀嗎
李政道圖書館是一座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科技館、藝術館「五館合一」功能定位的綜合性場館。地下一層為報告廳,有一些重要比賽和報告會議等都在那裡舉辦,對外開放,可以同去網報名等;地上一樓和二樓為展區部分,面對社會公眾開放,開放時間為周二-周日9:00-17:00(周一閉館);二樓部分及三樓為閱覽區,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8:00-22:00,需要刷學生卡進入。
展區部分歡迎廣大社會團體及個人參觀李政道圖書館,感受李政道先生的科學精神、愛國情懷及藝術修養。
『伍』 上海交通大學的李政道圖書館的神秘數字是什麼
斷句是這樣:1926,24,30,311987,915,3211926年,這一年李政道先生出生。24歲,即1950年,李政道先生獲得博士學位。30歲,即1956年,與楊振寧先生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31歲,即1957年,與楊振寧先生共獲諾貝爾獎。1987年,李政道先生訪問上海交大,為師生發表演講「堅持自尊自信,切勿自我自私」,並受聘擔任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915,李政道先生親自創立並推動了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計劃,即著名的CUSPEA項目。 在1979年到1989年的十年內,該項目累計培養博士研究生915位。321。從1949年到2011年榮退李政道先生一共發表學術論文321篇。
『陸』 上海交大李政道圖書館在什麼地方
12月28日,李政道圖書館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園正式落成。這是國內第一家收藏和展示諾貝爾獎章及證書原件的場館。圖書館建築面積約6500平方米,共收錄7萬多件相關文獻實物。
只看圖片
據上海交大校長、中科院院士張傑介紹,李政道圖書館將實現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科技館、藝術館「五館合一」的獨特功能定位,並成為李政道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國際化研究交流中心,鼓舞後學、展示人文素養的科普教育基地和開展高能物理研究的科研基地。
當天,以「同步輻射」為主題的「李政道科學與藝術作品展」在館內舉行,同步輻射國際科學研討會也同期舉辦。
『柒』 上海交大物理系與復旦物理系的比較
一批優秀人才加盟物理系
http://www.physics.sjtu.e.cn/node/280
文中的復旦光學系系主任錢列加就是離開復旦到上海交大做一個普通教授的。
交大物理系現在國際化做的非常好,實力很強大,畢業生的去向主要是到國內外一流大學深造,就業去向更是不錯
交大物理系的新能源太陽能方向是國內最好的,這說明交大物理學科發展的前瞻能力,現在是新能源,低碳很重視的年代,交大現在已經搶得先機,很多畢業生在這個領域做出傑出成就。
物理系的系主任是世界著名科學家,國外一流大學物理系的季衛東教授。很多其他大學的系主任著名學者從原單位辭職來到交大物理系做全職老師,比如復旦光學系系主任錢列加到交大物理系做教授,還有加拿大科學院院士劉惠春;在國外做了多年研究科學家的敖平;還有賈金鋒;盛政明等等。。。數目太多了。。
總之這里的國際化做的非常好。本科生國際交流機會很多,比如和國外大學做2+2培養雙學位,幾乎每個月都有諾貝爾獎獲得者等學術大師來交大和學生進行交流。。比如:李政道;戴維•格羅斯;安東尼·萊格特;「量子光學」之父的Roy Glauber。。。。。
現在交大物理系還是一對一的培養,精英培養,也就是本科生進去會有一個上述的著名教授做你的老師,給你的日常學習指點經驗,如果你有意願有能力的話可以帶你做科研項目,這是任何其他大學提供不了的學習平台。
交大現在正在研究宇宙學,暗物質和黑洞,正力圖建造世界最先進的暗物質探測器,計劃2011年開始採集數據,「捕捉」暗物質,破解這道物理學科「世紀難題」。如果你有興趣做科研的話,這真是非常有挑戰有意思的領域,也是最前沿的科研領域,本科生也可以參與一些項目的;
交大物理系的國際化的科研實力和一流成果:
http://www.sjtu.e.cn/newsnet/shownews.php?id=22605
http://www.physics.sjtu.e.cn/node/477
http://www.physics.sjtu.e.cn/node/312
『捌』 李政道圖書館的書館歷史
國內首次「新時期人物紀念館基本陳列內容設計研討會」昨天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舉行,錢學森之子、上海交大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永剛表示,希望加強導向正確、語境豐富、主題突出、觀點鮮明的陳列展覽,用豐富的人文思想早日完成「中國夢」。上海交大副校長吳旦透露,交大正在籌建另一所名人紀念館——李政道圖書館。
在上海交大117周年華誕之際,4月13日上午,李政道數字資源中心(Tsung Dao (T. D.) Lee Archives Online)開通上線。李政道先生專程發來賀信。校長張傑,副校長徐飛、吳旦,李政道先生代錶王垂林教授,師生代表,李政道圖書館建設指揮部全體成員共同見證了這一難忘時刻。
張傑代表學校對李政道數字資源中心的開通表示祝賀。張傑指出,作為享譽世界的物理巨擘,李政道先生敢於創新和探索,開創了華人科學家獲諾貝爾獎的歷史;作為尚啟後輩大師,他以一腔赤子情懷,為推動中國教育、科技事業的發展殫精竭慮,貢獻了超凡的智慧,堪稱炎黃赤子的楷模;作為中美關系的友好使者,李政道先生身體力行,架起了兩國間科技與教育交流合作的橋梁。同時,他科藝雙馨,是倡導科學與藝術交融的智慧使者。張傑說,作為李政道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資源中心將實現相關資源的全球化交流與共享。中心將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與實體圖書館聯袂實現「三個中心」、「一個基地」的職能,即李政道先生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國際化研究交流中心,李政道先生相關文獻、實物及資源的最完整、最系統、最全面的收藏保存中心,李政道先生科學成就、治學貢獻、高尚道德、愛國情懷的宣傳展示中心,以及「啟迪、勵志、激勵後學」的科技教育基地。張傑表示,李政道圖書館將實現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科學館、藝術館「五館」合一的功能定位,成為弘揚科學精神、展示人文素養、激勵後學奮進的重要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基地。
王垂林教授宣讀了李政道先生的賀信。在賀信中,李政道先生祝賀數字資源中心開通,感謝學校為李政道圖書館所做的努力,表示「李政道圖書館落戶在聞名海內外的上海交通大學」,他「為能夠成為上海交通大學的一員而自豪」。賀信說,21世紀是網路時代,互聯網已深入到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每個領域。「李政道數字資源中心」將藉助網路力量,宣傳科學理念,傳播科學知識。
教師代表、物理系劉惠春教授表示,李政道先生的遠見卓識和愛國情懷是一個典範,必將感召和引領無數海外學者回國為祖國建設和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李政道先生就像一盞明燈,在青年學生的人生里種下無數希望。」學生代表、物理系大二學生曹志奇表示,將在李政道數字資源中心感受這位科學巨匠的浩瀚思想和文化情懷,並以李政道先生為楷模,不負青春韶華,不斷探求真理。
據悉,李政道圖書館數字資源中心兼容各類終端設備的瀏覽,即系統具有多終端頁面瀏覽功能,使PC機、智能手機、電子書閱讀器、平板電腦等終端都能登錄系統,閱讀資源,並根據不同的終端提供整套的功能服務,能讓用戶享受隨身閱讀,最終在全球各個角落,通過任何閱讀設備都能訪問李政道數字資源中心。在大家的見證下,張傑、徐飛、王垂林、劉惠春、曹志奇等分別用5個不同類型的終端設備開通了李政道數字資源中心。
開通上線的「李政道數字資源中心」由「史·記」、「物·理」、「授·業」、「科·藝」、「實·時」五大版塊組成。其中包括李政道先生的生活照片、書信、手稿、成果報告、視頻、音頻等多種媒體資料。目前,數字資源中心已達到45萬頁、編目數據6.23萬條,主題標引8,116條的規模。這些資源將採取授權發布的形式,通過審核的數字資源將逐步在數字資源中心網站發布。
李政道數字資源中心開通儀式結束後,上海交大李政道圖書館建設指揮部還安排了「走近李政道」專題報告會。用鮮為人知的故事與師生分享了李政道先生的科學精神、思想及對中國科技教育作出的貢獻,讓廣大師生更深刻地了解李政道先生。
『玖』 上海交大有幾個校區
上海交通大學(簡稱「上海交大」)有五個校區,分別是徐匯校區、長寧校區、七寶校區、黃浦校區、閔行校區。
各個校區地址如下:
徐匯校區:上海市華山路1954號
長寧校區:上海市長寧區法華鎮路535號
七寶校區:上海市七莘路2678號
黃浦校區:上海市重慶南路227號
閔行校區:上海市閔行區東川路800號
拓展資料:
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22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共有29個學院/直屬系,24個研究院,13家附屬醫院,2個附屬醫學研究所,12個直屬單位,6個直屬企業。全日制本科生(國內)16221人、研究生(國內)30895人(其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4532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7236人),學位留學生2722,其中研究生學位留學生1427人;有專任教師3014名,其中教授989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4名,中組部頂尖「千人計劃」1名,中組部「千人計劃」112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共139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29名,「青年千人」173名,青年拔尖人才20名,長江青年學者29名,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7名,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35名(青年科學家2名),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14名,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15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1個。
學校現有本科專業64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等九個學科門類;新世紀以來獲47項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31項獨立完成);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上海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0個;有國家級教學團隊8個,上海市教學團隊15個;有國家級教學名師8人,上海市教學名師36人;有國家級精品課程46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1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3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5門,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7門;上海市精品課程173門,上海市重點課程154門,上海高校示範性全英語課程16門。學校榮獲國家首批「雙創示範基地」,成立學生創新中心,入選首批中美青年創客交流中心。「學在交大」正在成為新時期上海交通大學的鮮亮名片。
學校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8個,覆蓋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8個學科門類;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6個,覆蓋12個學科門類;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3個;35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國家實驗室(籌),1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8個國家重點(級)實驗室,1個國家級科研機構,5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研發中心,3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15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2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科技部示範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5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1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34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個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上海市功能型平台,1個國家社科基金決策咨詢點,6個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3個上海市高校智庫,4個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專家工作室),2個上海市軟科學基地,1個教育部高等學校軟科學研究基地,3個世界衛生組織合作中心,1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和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目前,正在建設面向世界基礎科學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的研究機構,如李政道研究所、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中國質量發展研究院、中國海洋裝備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