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盟大地幼兒園 條件
大地是最早進入中國大陸且發展規模龐大的台灣幼教連鎖知名品牌之一,以逾20年的辦學歷史,創立了跨地域、由多家幼兒園組成的幼兒教 育聯盟。大地擁有知名的專家顧問群,優秀的園長和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並有一支先進的管理團隊做統一運營。 投資優勢 1、品牌的導入 2、專業的經營指導 3、特色課程的導入 4、豐富的幼教資源共享 5、園長的專業培訓 6、教師的專業培訓 7、先進管理方式的引進 8、納入集團化的采購渠道 9、「大地幼教模式」各類操作手冊 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建議你可以網路下地緯商機網上看看!希望能給你點幫助!
2. 請問天津塘沽新港(注意只是新港這片)有哪些幼兒園私立的公立的都可以
新港三號路瀕開里菜市場附近(近開里後面,臨開里前面),幼兒園名字:騰飛幼兒園,加盟大地幼兒園。剛建好的,挺大挺漂亮的。每月850元。我們剛咨詢的。
3. 怎麼建一所幼兒園
幼兒園辦園全程指導包括(園長、幼兒教師所有培訓課程),對於新建的幼兒園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助手。 培訓課程如下: 領導力 ·規劃與決策 ·組織與溝通 ·會議管理 ·園長負責制 ·治園方略 ·園長執行力 ·目標管理 招生與定價 ·招生與教育顧問 ·收費定價策略 環境創設 ·大環境 ·班級環境 ·幼兒園VI形象設計 大地課程 ·課程說明 ·大地閱讀 ·大地數學 ·大地美語 ·學前預備課程 ·創思課程 ·選擇性活動 ·多媒體課程 ·托班課程 特色課程 ·MIT智慧堡 ·3D體智能課程 ·奇樂數學課程 ·財商寶貝課程 ·感統課程 ·蒙氏課程 各類活動 ·常規活動 ·行為習慣月活動 ·家長半日開放活動 ·幼兒成果展系列活動 幼兒園文化建設與團隊管理 ·幼兒園文化建設 ·員工激勵 ·團隊合作 ·團隊執行力 親子、早教課程 ·親子班籌備開辦 ·親子班招生與經營 ·親子班課程 ·親子班家長工作 ·嬰幼班開辦經營 ·嬰幼班環境創設 ·嬰幼班招生 ·嬰幼班課程 ·嬰幼班管理 安全管理 ·安全制度 ·安全教育與培訓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防範與檢查 ·日常安全管理 ·安全保衛工作 衛生保健 ·衛生保健制度 ·幼兒營養與膳食管理 ·疾病預防與保健 家長工作 ·家長工作制度 ·家長學校 ·家長特色工作 ·家長會 教師技能 ·班級管理 ·教育技能 ·家長溝通 ·教師一日工作細則 師德與禮儀 ·師德培訓 ·教師禮儀 後勤管理 ·廚房管理 ·采購與配置 ·財產管理 ·校車管理 幼兒園人力資源管理 ·招聘工作 ·薪酬管理 ·勞動合同 ·員工手冊 ·崗位職責 英語教學與經營 ·雙語班開辦與管理 ·英語課程 ·英語特色活動 ·英語培訓 ·英語測評 ·外教 幼兒園檔案管理 ·檔案管理基本知識 ·檔案管理 ·檔案體系結構設置 幼兒園興趣班開辦經營 ·興趣班開辦指引 ·興趣班經營指引 保育工作 ·保育員一日工作細則 ·衛生消毒 ·幼兒生活管理 幼兒園網路化建設與管理 ·幼兒接送系統 ·家園網 ·校園網 ·園園通 ·培訓通 ·網路溝通工具 ·網路會議 幼教政策與法規 新園籌備與開辦 ·新園籌備事項 ·新園用品配置 ·財務管理 ·保教管理 ·招生與經營指導 ·工程與裝修 希望可以幫到你,你也可以在網路上了解下。
4. 如何在幼教中滲透鄉土文化教育
鄉土教育是對本鄉本土的文化教育,讓孩子們能夠近距離感受到身邊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鄉土之愛是自我與家庭、親友、鄰里之愛的延伸,也是社會、國家、世界和人類之愛的基礎。從人生起點開始進行文化遺產的多樣性保護,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融入鄉土文化知識,融入鄉土之愛,是一種文化自覺和自識,它對於推進素質教育有著深遠意義。
一、幼兒園鄉土文化教育的時代背景
1、人口大流動造成了鄉土文化的失傳 當代中國的人口特色是獨子化、少子化、大流動遷徙。中西部青壯年大量流入東部沿海城市務工,農村青壯年人口大量進城。教育公平化制度大力推行,學前教育不受戶籍制度限制,越來越多農村孩子進入城市接受教育。據2010年人口普查,在浙江省溫州市912萬人常住人口中,來自市外的流入人口284萬人,其中省外流入272萬人,以江西、貴州、安徽、湖北、四川為多。省外戶籍的學前兒童佔全市學前兒童的四分之一。全市少數民族種類51個、人數30萬人,比10年前增加了19萬人,土家族、苗族取代畲族、回族,成為全市兩大少數民族。
2、崇洋媚外思潮沖擊著本土文化 全球化和開放意識已經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國際文化的學習交流正在加速前進。一方面是人們感嘆小孩子都不會說方言了,另一方面是英語教育如火如荼,以國際品牌加盟的英語早教班每小時收費150-300元,洋節、洋快餐遍地開花,與孩子們頻頻親密接觸,這些導致了部分家長不知不覺地將鄉土文化丟棄了。
3、農業及農耕文明的衰落 傳統鄉土文化基於對土地的熱愛,人們謳歌著「大地是哺育人類成長的母親」。而現代化、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使得農民種地不掙錢,種地臟、累、窮,社會缺乏對農民這個傳統職業的尊重,五穀不分、四體不勤不僅是兒童的問題,很多家長、教師也是如此。生態惡化趨勢加劇,環境保護任務艱巨。現代城市生活快節奏、高壓力,家長忙於工作、事業,棲息大自然的詩意浪漫的文化生活氛圍不濃,城市一些居住小區缺乏地域環境特色,缺乏社區群體生活及精神文化層面的凝聚力。
二、幼兒園鄉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諸多教育學家都提倡鄉土教育。鄉土教育最初源於19世紀德國教育家費希特對民族主義教育的覺醒與倡導。早期鄉土教育受自然主義的影響,主要是以兒童生活的直觀對象——家鄉故土為空間認識出發點,引導兒童了解生存的周邊自然環境與社會人文。20世紀以來,隨著鄉土意義的深化與擴展,鄉土教育延為民族整體性文化教育。美國教育家村威認為,要建立兒童在學習知識上的興趣,必須消除他們的實際生活與課程之間的脫節。義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有吸引力的心靈》一書寫道,人類在出生後,有人類特有的「精神胚胎」期。「對於兒童來說,他們對生養自己的土地非常喜愛,不管那裡的生活有多麼艱難,他們也會感覺到從其他地方無法找到快樂。」「心理的這種吸引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它促成了一個人的成長,並且讓他適應了當地社會秩序、氣候等條件。」「今天,我們必須把兒童看作聯系不同歷史時代和不同文明水平的紐帶。嬰兒時期是一個重要的時期,因為如果我們想引入新的思想,改善人們的風俗習慣和在自然特徵中注入新的活力,我們就必須以兒童作為工具,成年人則無法完成這一任務。如果我們真的想廣泛傳播文明的火炬,就必須藉助兒童來完成這一使命。」
新文化運動以來,陳獨秀、費孝通、徐特立等教育家都十分重視鄉土教育和強調鄉土教材的重要性。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課程」、「活的鄉村教育要用活的環境」,陳鶴琴的「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等都是鄉土教育思想的光輝展現。潘光旦先生看來,造成國人自我迷失的精神危機,其根源在於「根」的教育缺失。愛國之道,始於一鄉;學必始於鄉土,而後可通天下。正視幼兒園鄉土教育面臨的諸多問題,我們需要辨析鄉土教育的概念和內涵,繼往開來、傳承發揚前輩教育學家的理論思想,積極探索實踐「土得掉渣」的新課程。
三、幼兒園鄉土文化教育的實踐
鄉土教育從娃娃抓起,必須是一種包含自然性、趣味性、知識性、情感性、實用性的教育模式,除了培養鄉土意識之外,生活教育、人格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也潛移默化地滲透其中。以下整理幾點筆者在幼兒園一線教學中的心得體會,以期拋磚引玉。
1、有序組織系統化的鄉土教育 幼兒園可以按照傳統農歷二十四節氣、傳統節日(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臘八)的時序,結合地方傳統美食、節日活動,構建有韻律節奏的鄉土文化教育。溫州童謠《十二月令》(正月燈,二月鳶;三月麥稈作吹簫;四月四,做做戲;五月五,過重五;六月六,洗垢蹉;七月七,巧食喜鵲啄;八月八,月餅餡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湯圓;十二月,糖糕印狀元。)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素材。春季開園時,家長與幼兒一起動手設計製作元宵花燈,裝飾教學樓。清明節時,讓孩子們搗綿菜,動手做
清明餅。端午節,學唱《龍舟競渡》的歌曲,學習敲鼓打鑼等民間樂器,用五色線編織彩蛋袋子、粽子狀的香囊。除了講解傳統節日的來歷故事,還可以教一些應時的古代詩詞或者方言童謠、民歌,如樂清民歌《對鳥》、溫州童謠《叮叮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