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在加盟什麼店能賺錢知乎
可以學特種維修,自己掌握核心技術收入可觀。
2. 網上買電子產品哪個網站好 知乎
好,指的是 價格低 質量好 售後好。
要說電子產品,都是原廠家官網直賣的最有保證,大一點的像蘋果、三星、小米、華為這些都可以在他們的企業官網上買的到,也是最放心的。其他的京東、天貓、蘇寧這些加盟店,質量應該也是可以的,價格有些許高低之分,贈品不一,還有活動。
所以要保證真品,還是官網,要價格低,就多看幾家,每個電子產品在各大銷售網站的價格和贈品都不一樣,要不斷比較。
3. 優剪加盟騙局知乎是真的嗎
評判「優剪加盟騙局」這個問題,我們先從優剪整個發展歷程來看,
優剪是深圳市致遠創想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創立於 2015 年的優剪。
以」讓美業更美好」為使命
目前門店涵蓋:深圳、廣州、武漢、長沙等900多家
第一階段:優剪採取的是直營化管理方式,在華南地區開設100家門店
第二階段:採取直營託管模式,加盟商不參與經營,前中後端的品牌、數據系統、人才供應和管理系統均由優剪提供,加盟商僅需要參與進行分成即可。
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優剪點基本都是加盟商+優剪運營的門店。
所以,優剪加盟騙局是假的。
4. 途虎養車工廠店是加盟的還是自營的知乎
途虎的工場店大多數是自營店,有少部分加盟店和自營店兩個,但是性質都是一樣的,工場店裡的東西都是途虎直接提供。裝修,設備,都是有統一的要求,包括工場店內的人員配置,技師人數的要求等等。
5. 之前刷到一個想加盟做家電清洗的,好像叫小二快服,能不能做啊閑在閑著沒事干
加盟費可以考慮好,這些加盟店主業是賺加盟費。沒有人帶入行缺很難,缺失經驗,但是交太多就不劃算了。某寶某設備廠家旗艦店,好像多交1300左右就可以去廠里學習10天。還有知乎宣傳家電清洗的,都是收學徒和賣設備的,這些收費第一些。
這一行不好乾,加盟店和各廠商,培訓師傅都宣傳市場大,成本低,掙錢多,這都是理想狀態下。市場大是因為清洗人家少,市場難開放,設備和葯劑成本低,但是時間和勞力成本高。干這行很辛苦,洗一台油煙機要2小時左右,這是最常洗的家電了,也是最臟最累的,地區不同價格不同,大多都是100多。但是一天加上路上時間,出去吃飯時間(客戶不會在吃飯前後清洗)的一天洗不了幾台。
我也是業余時間多,剛開始做,貴在不怕苦不怕累,貴在堅持。希望您能看到好的一面,也要考慮到困難的一面。
動手能力強的,買個二手機器自學吧!很多買了沒干幾單就放棄了!去閑魚,轉轉逛逛。
6. 怎樣識破招商加盟的騙局
當你有意向一個加盟品牌時,在與客服交流過程中,有提到代簽合同。這個時候你就要注意了,首先我們要了解代簽合同:其實是電子合同,而且不是本人簽署的,基本沒有法律效力。責任無法追究。
第二就是客服說會返還加盟費用。也就是以銷售夠多少營業額返還所有加盟費為誘餌,誘騙加盟的。這種是堅決不可信,你要知道到別人腰包的錢是不會在掏出來的。
還有一種他有實際東西那就是在賣機器,他們喊著不收任何費用,就是只要你購買好多標準的機器或者其它東西,就可以獲得一級代理權,而實際上他們的那些東西的市場並不好,買回來就會砸手裡的。他們雖喊出了免收加盟費的口號,打的卻是購機加盟的主意。
想要知道這個品牌是否真實有效,我們首先要把它的商標進行檢索,檢索包括上網路搜,看看這名字是否被注冊,最正規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商標注冊網進行查詢,商標注冊網址在網路就可以搜索得到的。
把你要想加盟的品牌試著在網路里以「項目名稱」+「騙子」兩個字搜索一下,如果沒有發現投訴,基本上項目就可以相信,如果投訴多,就是騙子了,適用於任何項目,這是最基本的對加盟店的判斷。
最好的就是花少量金錢去實地考查:考查他們的生產車間多大,工人多少,倉庫內容,實體店有多少,以及實體店的銷售情況,最後在網上或他們的客戶群了解一下,這樣就不會上當受騙了
7. 口口椰加盟奶茶店靠譜嗎
奶茶,一邊不被叫好,一邊店鋪林立。
現在的奶茶有珍珠的、有香芋的、有紅豆的、甚至還有網紅芝士奶茶;
有多火爆,曾經有排隊買奶茶的黃牛。
那有哪些明星代言過奶茶呢?今天主要說的是明星代言奶茶「翻車」
第1位是湖南衛視主持人李維嘉,他代言的快樂方程式。
2021年9月8號,不少群眾聚集在湖南衛視門口,衣服上印了字體,站成一排引人注目,清楚的看到,字體拼湊起來是「李維嘉失德藝人」進而引起了討論。詢問過才知道,是李維嘉代言的奶茶品牌「翻車」。
當時事件處於無人管理,加盟商艱難維權,快招公司不知去向,只有找到了電視台。
明星作為公眾人物,擁有極大的影響力,觀眾們比較信賴他們,同時也為品牌帶來流量。
2021年5月15日的時候,馬伊俐工作室對外宣稱,接到上海刑偵總隊的通知,她代言的奶茶品牌因涉嫌違法犯罪正在被調查,同時馬伊俐向各平台解約,積極配合後面工作。
該品牌涉嫌照片7億元,數額之大,令人發指。同時網友們也對馬伊俐這次代言作出評論。
馬伊俐的這次道歉,似乎沒有得到網友的原諒,明星代言,需要實地考察,代言品牌的信譽度和市場前景,不能給錢就代言。如果出了事就一味的道歉,必將會成為眾矢之眾。
之前,知乎上有一則問答:你的奶茶店何時倒閉?
跟帖的人中,很多人加盟過奶茶店而且表示:加盟奶茶=跳入巨坑,90%都要關門。
甚至出現了網路熱詞「奶茶店傳銷」, 成為熱門搜索。
已經到了「奶茶加盟」等於發財的面目撕開了。
【第一坑:滿屏奶茶廣告】
真正好的茶,沒有採取加盟模式,而是採取公司直營。
比如喜茶,就是直營模式。
其他有名的奶茶一點點、COCO,都是在自己的官網上有唯一的合作入口,不會再有搜索網站,各種APP上打加盟廣告。
一點點也發出公示:要進行官方加盟,沒有代理商。
還有很多山寨奶茶的加盟廣告,巧妙的使用擦邊球,一點點衍生出2點點,COCO奶茶變異版本CQCQ,魚龍混雜,小心提防。
這種騙人奶茶加盟,首先是加盟費,然後各種培訓、資料,讓加盟者交納各種各樣高額費用。在等大家錢加的差不多的時候,有的捲款跑路,有的以各種理由推脫,即使你成功開了店,也會採取總部直供材料,讓你無利可圖。
有一位受害的女士,學習了一節奶茶製作課程,花費巨款3萬多元。
成功開了店,加盟商也會高價讓你購買他的低質材料,他們會宣稱品牌指定材料,不然就是違約。
銷售劣質材料榨取加盟商利潤。
【第二坑:真的很賺錢?】
經過艱難險阻,奶茶店開上了,運營艱辛。
前期投入巨大,這是知情人士羅列的清單。
店鋪、加盟費、裝修,這三筆就是很大的投入,這得賣出多少奶茶才能賺回來。
如果想要退出加盟,合同里還有高額的解約條款,給錢你才能退出。
最好的奶做酸奶,差一點的做奶粉,最後的做奶茶!這也是行業黑話。
所以明星代言奶茶,入市需謹慎。提升自己的判斷力,不要一味跟著明星代言走,畢竟明星代言「翻車」不是少數。
8. 便利店為什麼突然火起來了 知乎
新聞網看到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便利店這個日本零售界的神話,在北京卻一直是某種尷尬的存在,這邊開了三家,那邊又關了兩家。
在國外和國內南方的很多城市,凌晨的街道上即使空無一人,高樓大廈的燈光全都暗了下去,街角的24小時便利店裡卻依然燈光明亮,基本每隔幾百米就能看到這樣暖心的光,有些甚至挨著開在一起或是隔馬路面對面的開著,而這種景象你可能只能在三里屯這樣的地方看到。
不過從去年開始,很多街角店面開始被便利店取代,在北京的很多地方居然也能看到兩家便利店挨著開的場景了。而最近,便利店又和新零售綁在一起被屢屢提起,成了零售界的「明日之星」。
先是中關村開了5家便利蜂,又有消息稱剛被中商惠民控股的愛鮮蜂也要嘗試自己開便利店,連關於便利店的話題,也從以前的「日資便利店為什麼在華不賺錢」變成了「某某便利店是如何扭虧為盈的」,便利店似乎一夜間在北京「活」了過來。
北京的24小時便利店為什麼比上海少?
在零售業整體下滑,線下零售不是謀求轉型就是投奔線上,便利店的逆勢增長顯得十分難能可貴,也被看作是零售業未來幾年的希望。
凱度的一份快消零售業報告中顯示,2015年,線上零售額增幅高達36.5%,而線下快消品的零售額僅實現了2.6%的同比增長,2016年上半年更是放緩至1.5%,2015年快消零售業傳統渠道業務縮減10.4%,大賣場也出現了0.2%的負增長,超市/小超市增速放緩至4%,而便利店的銷售額卻同比增長了13%。
相似的經濟和社會環境,當下的中國經常被拿來與80年代的日本相比較,不論從人均GDP水平、人口結構,還是消費消費習慣等來看,二者都有許多相似之處。而日本的便利店就是從1975年至1980年開始快速普及,直到1995年才逐漸放緩。
關於便利店興起的幾個必要條件,業內公認大概有以下幾個:人均GDP達到6000美元、老齡化水平急速上升、單身者和雙職工家庭增加。而這幾項指標北京早已達到,與上海也是不相上下,但這兩座城市的便利店數量卻一直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的《2016年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報告顯示,從便利店飽和度來看,2015年在上海,每3466個人擁有一家便利店;在北京,則是每7185個人覆蓋一家便利店。再往前推兩年,這個對比更為強烈,這組數字是2975人和2.07萬人,相差了將近十倍。
幾年前在知乎上關注過這樣一個問題,「北京的24 小時便利店比上海少很多嗎?為什麼?」,被贊最多的一個回答把這個問題歸結於「三個半」:北方天氣冷,人們都不願意出門,所以只能做「半年」生意;北京馬路寬且隔離帶多,過馬路成本太高,只能做「半條路」生意;北京的夜生活習慣不是很強,所以只能做「半天」生意。
這樣的回答倒是十分簡單粗暴,但事實上,北京便利店開不起來還有一個地區特色原因——辦證難。
被一張許可證給難住的便利店
鮮食之於便利店,就像生鮮之於超市,是拉客流的利器,尤其是像便當、關東煮這類熱加工食品,毛利率十分可觀,通常在35%至70%之間,對於一家便利店來說,鮮食能佔到銷售額的一半以上。
而鮮食也是便利店差異化競爭的關鍵,比如甜點蛋糕你會想到羅森,關東煮你會想到7-Eleven,不過要想經營這些東西,得先拿到餐飲許可證。
2009年以後,食品衛生法被食品安全法取代,餐飲業歸衛生部門管轄,零售業歸工商局管轄,便利店的鮮食業務就顯得略為尷尬。普通快消食品需要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而像便當、關東煮這種現場制售類商品則需取得餐飲許可證。
雖然便當基本上是預加工食品,只需在店裡加熱一下即可,不屬於現場制售。但監管部門考慮到拆包裝會造成二次污染,所以這塊業務就一直沒有放開,也沒有明確的相關規范。
而從2012年起,北京市相關部門就基本不再向新店發放餐飲許可證,而7-Eleven2004年就進入北京,所以沒受太大影響,不過新店也很難拿到許可證。即便能辦下來,周期也十分漫長。一位便利店從業者告訴鈦媒體,北京各區縣的審核標准各不相同,效率也有快有慢,一個證拿下來少則幾月,多則半年。
不過,這一現象從去年開始稍有改觀,去年9月底,北京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通過了《北京市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試行)》,這一辦法自2016年11月1日起開始施行,將食品流通許可證和餐飲許可證將統一為一個證,即食品經營許可證,統一歸食葯監局相關部門管理。
雖然審核依舊嚴格,但是從辦證流程上簡化了不少。鈦媒體記者走訪了幾家便利店,去年年底開始新開的的一些便利店店裡基本都懸掛著這種新許可證,一些老店還是原來的兩個證。
「曲線救國」的社區O2O
北京的小賣部、夫妻店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似乎比「洋氣」的便利店要更具生命力。蘇寧小店在選址的時候會盡量避開那些夫妻店,因為當地人對夫妻店的忠誠度很高。
那麼,便利店們為什麼不把這些夫妻店收入囊中呢?拿7-Eleven來說,不同於它在全球大多數地區採用的特許經營模式,保守的日本人在剛進入一個新地區時,為了保證品牌能不變形的復制下來,他們往往會採取委託加盟的方式。
不同於特許經營帶著人和店一起加盟,委託加盟不需要自己准備店面或負擔租金,但是審核十分嚴苛,在7-Eleven通過各種方式確認加盟者可以勝任這份工作後且店鋪達到一定盈利點以後,才會把店放心交給經營者。
這樣一來,自己持有夫妻店的店主們不想也無法加盟,另外,這種加盟方式要求加盟者要將至少一半的利潤分給7-Eleven,這也嚇退了不少的加盟者。
但是,向現代化的便利店轉型是小型零售業態的必然趨勢,於是,就出現了一種「曲線救國」的改造方式——社區O2O,愛鮮蜂就是其中的代表,為小賣部們掛上亮黃色的招牌,對店內一些設備稍加統一風格,再給他們補上鹵味、生鮮等鮮食品類,雖然改造的簡陋了些,但是便利店的一些關鍵要素有了。
物流、供應鏈這些暫且不說,鮮食這塊還是需要一個線下場景,但就線上單量還是很難過盈利這一關。生鮮一直以來最大的難點就是物流、供應鏈成本高,而易果投資聯華超市、百果園並購果多美、盒馬鮮生基於實體店整合線上線下,都是通過采購、物流體系的合並來攤薄成本。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便利店突然火起來,也是社區O2O試錯後的結果,「曲線救國」終究沒能成功,所以大家不得不從輕模式的的道路上折回重模式。
不過便利店這道路在北京到底會如何走,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它應該會與日本走過的路不大相同。
有人說電商之所以在日本發展不起來,主要是以便利店為代表的實體店太強大了。日本便利店更像一個社區服務站,這里提供票務、快遞、洗衣、影印、ATM等諸多服務。最大不會超過150平方米的便利店,sku很難超過3000以上,但是,提供服務價值卻可以不受賣場空間的限制,帶動業績的增長。完善的線下服務讓日本人的更習慣去線下去獲取服務。
而在中國則恰恰相反,O2O走到了便利店前面,O2O火熱的那兩年把所有能搬到線上的服務都演練了一遍,所以我們更習慣於等著快遞小哥上門。
不過,線下場景必然不能缺席,便利店也被看作線上線下融合的一個不錯入口,但僅是一些「黑科技」的嵌入還不足以重構原來的小賣部模式,畢竟日本便利店完善的商品管理、情報系統、產供銷體系都不是一朝一日練成的,鈴木敏文對美國7-Eleven的重建也花了近二十年才徹底完成。北京的便利店能否追上上海的腳步這不得而知,但註定得走一條穩扎穩打的路。
9. 加盟京東便利店怎麼樣靠譜嗎知乎
京東的便利店計劃的局戰還是比較迎合迎合市場痛點的,正值資本「風口」。一個角度是,快消品B2B很熱,因為海量的夫妻店資源。既是龐大的「出貨口」,也是重要的社區流量入口。現在城市裡面大家都在爭奪「最後一公里」,京東一半以上的開店目標在農村。正是解決農村最後一公里,買到好產品、正品產品、平價產品的痛點。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件事情不光是公司團隊主導,資方也會主導這件事情進行下去。
而且便利店的線下模式跟京東本身的戰略也很吻合。第一, 京東的方向是「平台+金融+物流」,「線下+線上」的模式則是未來方向,便利店不僅是用戶積累和銷售,還解決了部分商品的物流配送問題。第二,站在京東和阿里巴巴的角度,不做這件事那就是重大戰略失誤。京東作用有著成熟完備的供應鏈和物流體系,這種先天優勢如果不去爭取這個空白就太浪費了。
整個業態最大的障礙也無非在上游品牌商或生產商這一塊。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全國社區夫妻小店680萬家,中商惠民儼然是目前合作商鋪最大的。中商惠民又不是非賣品。這個意義上說,現在圈個幾千個終端站點的地網,賣給京東是完全有機會的。再來說「100萬」這個數,一百萬家便利店並不是直營,其實是京東inside的供應鏈邏輯,這個數量是可以達成的。
任何項目都存在一定風險,一定要了解行情想清楚了再加入;不過機會、風口轉瞬即逝,入行時機也很重要哦。
10. 便利店加盟賺錢嗎 怎麼開便利店
想開間進口便利店,首先關注的必定是利潤問題,零食利潤相對於酒水、護膚品來講,利潤是低一些,但薄利多銷,而且進口零食的價格比國產零食稍高一些,而且價格不透明,所以利潤比國產高些。如果店鋪的零食種類多的話,且能夠保證口感和價格方面的優勢,這樣店鋪就能夠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的到來的,收益也會不錯。
好的店址將決定店鋪日後生意好壞的重要因素,因此開便利店,選個好地址是毋庸置疑的。作為人們日常中缺一不可的吃食,最佳的選址由考察依據來評估。a、人流量b、車流量c、交通d、馬路寬窄與停車問題 e、人口勘察。根據這些選址開店,可粗略分為兩種:一種開在人來人往的鬧市口,一種開在居民新村。而經營店鋪,最重要的還是要把市場做專做深做透,同時緊緊抓住顧客消費特點採取相對銷售手段來迎合他們的購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