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明朝崇禎皇帝艾灸的故事你知道嗎
[編輯本段]崇禎帝簡介
朱由檢(1611年-1644年),漢族,生於立春日,父明光宗朱常洛,母劉氏,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弟弟。崇禎皇帝為明光宗第五子。天啟二年(1622年)受封為信王,天啟七年(1627年)即位(1627年—1644年在位),改元崇禎。他是明朝第16任(最後一任)皇帝。
17歲的崇禎帝繼承帝位。他即位後便誅殺了大宦官魏忠賢,為東林黨人平反。此時明朝統治階級內部黨爭激烈;連年天災,赤地千里,顆粒無收,導致了明末農民起義的爆發;外部後金(清朝)興起,不斷掠奪中原。崇禎皇帝竭盡全力,節儉勤勉,兢兢業業,付出全部的精力,是明朝少有的勤政皇帝之一。然而他專橫獨斷,剛愎自用,殺害抗清英雄袁崇煥,致使朝廷內部人人自危,最終眾叛親離;又橫征暴斂,向人民徵收「遼餉」、「剿餉」、「練餉」等苛捐雜稅。諸如此類種種原因,終於導致了明朝的滅亡。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農民軍攻入北京,崇禎皇帝在紫禁城後的煤山(今景山)上吊自殺。崇禎皇帝死後被南明政權尊為「思宗」,後改「毅宗」。清朝則上廟號為「懷宗」,謚號「庄烈帝」。
[編輯本段]崇禎帝年表
1611年:崇禎出生,他的生日在陰歷十二月二十四日,因此也有人誤為1610年。實際上按照陽歷,已經是1611年。
1614年:崇禎的母親去世。
1620年:父親病逝
1622年:被封為信王
1627年:兄長明熹宗病逝,即位為帝。誅殺魏忠賢。
1628年:袁崇煥提出五年平遼。全國性大災荒,陝西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
1629年:三月,定立魏黨「逆案」,入案者255人,分別懲處。
五月,以徐光啟主持用「西法」修定歷書,至崇禎8年修成《崇禎歷書》137卷。
1630年:春,陝西三邊總督楊鶴對農民軍剿撫並用,部分農民軍流動至山西。
十二月,加派「遼餉」153萬余兩,合原加派「遼餉」共計680萬余兩。
1631年:正月,賑濟陝西災民,定議對農民軍實行以撫為主的政策。
1633年:農民軍大批度過黃河,進入河南地區。
1634年:正月,以陳奇瑜為五省總督,主持圍剿河南、陝西等處農民軍。
1635年:正月,農民軍克鳳陽,掘皇陵。明廷調集各省精兵7萬余在中原進行會剿。
八月,以盧象升為總理,與洪承疇分責東南、西北的剿除農民軍戰事。
十月,下詔罪己。
1636年:秋,張獻忠、羅汝才部進入四川,攻克大批州、縣。
1641年:正月,李自成部復振,攻克洛陽,殺福王。
1642年:新年,揖拜閣臣,再圖振興。
二月,李自成部在襄城大敗明軍,殺陝西總督汪喬年。
三月、四月,松山等城相繼破,洪承疇被俘,降清。
五月,李自成部三圍開封。
七月,皇貴妃田氏病故。
1644年:自盡殉國。
[編輯本段]崇禎的境遇
崇禎在有明一代,算得上是一個勵精圖治有所作為的皇帝。只是時運不濟,他接手的是一個內外交困的爛攤子,衰亡的徵兆在他出生之前早已初見端倪。他力圖挽狂瀾於既倒,他勤於理政,事必躬親,常朝不停輟,召對時時舉行,十七年來未稍懈怠,然而「所用非人,卒至寇亂,身殉社稷」,崇禎最大的也是致命的缺點就是沒有識人的眼光、沒有用人的氣量,沒有納諫的氣度,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用人不專,疑神疑鬼,更調頻繁,懲處隨意,搞得臣下畏首畏尾,離心離德,及至魂歸煤山,陪他而去的只有貼身太監一人,願為他的社稷殉葬的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已。
崇禎即位之初,以雷厲風行之手段收拾了魏忠賢。民間歡呼不已,《五人墓碑記》稱頌他為「聖人」,天下對他中興明朝抱有極大的期望,然而因為他的多疑和剛愎,親手的處死了大明的長城民族英雄袁崇煥,親手的毀掉了大明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思宗以一己之力除去了魏忠賢顯然讓他對自己的政治才能產生了過高的估計。這樣,他的自信就慢慢變成了自負,進而變成了剛愎自用。所以,他一方面成為明朝最勤政的帝王之一;另一方面,他的事事親為卻沒有收到好的效果。正如他自己所說,他雖然不是亡國之君,但事事乃亡國之象。其中錯殺袁崇煥更是愚蠢之極。
袁崇煥祖籍廣東東莞。由於是南方人,思宗私下稱他為「蠻子」。袁崇煥的才能體現在軍事方面,即使是在他被殺之前的一段時間,思宗仍認為「守遼非蠻子不可」。袁崇煥「不愛錢,不怕死」,決定了他必然深受士兵們的擁戴,他的軍隊也由此成為明末最有作戰力的軍隊。崇禎即位,任命袁崇煥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等於是將遼東的防務全部委託給了袁崇煥,信任可見一斑。但僅僅過3年,袁崇煥便在北京的西市被凌遲處死,然後傳首邊關示眾。史學界對袁崇煥之死有多種解釋,如「五年平遼」的誇誇其談、擅殺毛文龍、黨爭的後遺症等,這些都是袁崇煥致死的重要原因。但是最終要了袁崇煥命的還是思宗的決定。僅僅3年前,對比3年前的平台召見、君臣面晤、賜尚方寶劍,真是天壤之別。其間的變化,真可以說明崇禎對袁崇煥由信任到懷疑態度轉變。
崇禎三年(1630)三月十六日,崇禎帝命令將袁崇還凌遲處死,妻妾兄弟流放到福建。《明史·袁崇還傳》說:「崇煥無子,家亦無余資,天下冤之。」袁崇煥一死,遼東的戰局便無人可以收拾。因此,當崇禎三年農民起義聲勢明顯壯大後,明王朝從此便陷入了內憂外患的雙重困境。但是,思宗好像從來都不會從失誤中吸取教訓。在此之後,他又密令孫傳庭在崇禎十五年(1642)殺死了李自成的同鄉賀人龍——一名在鎮壓農民起義中頗為悍勇的將領。據說,賀人龍被殺後,農民起義軍酌酒相慶說:「賀瘋子死,取關中如拾芥矣!」可見,思宗的多疑、擅殺,真是在自毀長城!!
崇禎的果斷是有據可查的,誅魏氏,是他十七年皇帝生涯中最光輝的事情。之後,他的果斷就用錯了地方。
懷疑+果斷,是皇帝給所有忠臣良將最大的毒葯。袁崇煥,一個打死了努爾哈赤的功臣,一個讓所有滿洲人心驚膽寒的軍人,一個赤膽忠心,一心想學岳飛的人,最終與岳飛有了同樣的下場,死在了最低劣的抄襲來的反間計上,自毀長城,是崇禎的果斷。「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征決矣。」(《明史.袁崇煥傳》)。
[編輯本段]崇禎的品行
即使是對明朝大肆污衊的編了整整一百年的《明史》也不得不承認他兢兢業業,勤勉勤儉。崇禎下旨停江南織造,自己用的器物都是木頭鐵器。他把全部的內帑都用來充當軍餉,他寵愛的田妃墓葬里的金銀器都是銅鐵,萬年燈只有上面兩寸是油。(崇禎連宮里的人參和器具都變賣了湊軍餉。
可憐這樣一位帝王,因為他的政治意義,而被扣上太多不屬於他的罪名。其中有一條就是,他有內帑數千萬銀子,他寧肯殉國也不肯花錢。造謠的人和謠言傳播的人各有各的目的,盲目相信的人懶得去思考,以獲得一種自己勝過古人的粗陋快感。
❷ 我想了解一下明朝崇禎皇帝艾灸的故事你知道嗎
崇禎
崇禎上吊
舊歷1644年三月十九日的晚上,一向威嚴肅穆的紫禁城中一派凄涼景象。月色輝映下的這一處建築,格外死寂、凄清。
最近京城裡一直有種神秘的傳聞:據說夜晚走過紫禁城正門的行人,能夠聽到那些戰死疆場的將士們的鬼魂的喧鬧和幽靈凄厲的哀嚎。除非不得已,已經沒有人再願意靠近紫禁城一步。
崇禎皇帝朱由檢剛剛聽說他委派守城的親信太監曹化淳已經打開彰義門,迎接李自成進城,自知大勢已去,慌忙命人將皇太子朱慈烺、三兒子朱慈炯(即後來傳說的朱三太子)、四兒子朱慈炤連夜送出宮外。崇禎隨即來到後宮,令他驚訝的是,周皇後並沒有就寢,反而是穿戴得整整齊齊,彷彿正在等候他的到來。最讓人奇怪的是,皇後所穿的朝服,袖口、衣角及周身開口的地方都已經用線密密縫住,她就好像被裝在一個華麗的衣袋中。
崇禎來不及多想皇後為何是這樣地打扮,只是嚴肅地對周皇後說:「國破就在眼前。你身為國母,理當殉國。」
周皇後並不驚慌,她似乎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相當冷靜地說:「我跟隨陛下已經十八年了。十八年中,陛下從未聽過我一句忠言,所以才會有今天。」說完後有些鄙夷地望了崇禎一眼,從容地上吊而死。
崇禎一怔。他從來也沒有將這位性子耿直的皇後放在眼中,事實上除了他的女兒長平公主,他沒有真正在意過任何女人。當年周皇後的父親嘉定伯周奎為了幫女兒對付崇禎寵愛的田貴妃,特地從江南找來了絕色美女陳圓圓。崇禎第一眼看到陳圓圓的時候,也驚詫她驚人的美貌,可是當時崇禎正被軍國大事攪得頭昏腦脹,根本沒有心思。陳圓圓只得返回了周府,被到周府作客的吳三桂看中,才有了後來的「沖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
如今周皇後臨死前那番話的語氣、那蔑視的一眼卻深深震憾了崇禎,他心中一時不知道是什麼滋味,是驚?是悔?但情形已經不容他多想,呆了片刻,他又來到了壽寧宮找長平公主。
長平公主才十六歲,已經出落得秀麗高貴。崇禎已經為她挑選了周世顯為駙馬,若不是李自成逼近北京,公主早應該在幾天前下嫁。長平公主也沒有入睡,大概今晚的北京城中,沒有多少人能夠安然入睡。公主年紀雖小,卻也知道天下即將大變,見崇禎進來,上前拉住父親的衣袖哭泣,不勝悲慟,更顯得楚楚動人。
崇禎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望著最心愛的女兒嘆息說:「你為什麼要生在帝王之家?」終於狠下心,用左手擋住臉,右手拔刀出鞘,向公主砍去。公主尖叫了一聲,那一聲中充滿了驚恐,她無論如何也不相信她最愛的父親會殺她。她本能地揮出柔弱的手臂去擋鋒利的刀。
畢竟是親生骨肉,崇禎的手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到彷徨,但仍然咬著牙砍了下去。刀砍斷了長平公主的左臂,但沒有砍中要害,頓時血流如注,公主當場暈絕地上。崇禎再也下不了手,掩面而出。
(李自成進宮後,發現了血泊中的長平公主,嘆息說道:「上太忍。」(《甲申傳信錄》)。他以為公主已死,便命人將公主送往皇親周奎的家中。長平公主暈厥五天後才蘇醒過來,這才發現父親已經上吊而死,李自成已經入主北京,大明變成了大順,不禁悲痛欲絕。長平公主後來落入了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手中。然而風雲變化莫測,四十天後,大順又變成了大清。清軍入城後,攝政王多爾袞專門派人訪尋到長平公主及其他未死的嬪妃,特別優待。長平公主只剩下一條手臂,國破家亡,大有天地無容身之處的感覺,於是給滿清上書,自稱是九死臣妾,要求出家當尼姑。滿清沒有答應,反而下詔命准駙馬周世顯與長平公主完婚,並賜予田產宅第車馬等物。回憶起狠心要砍死自己的父皇,面對並不是傳說中窮凶極惡的敵人,長平公主不由得感慨萬千,不禁黯然泣下。在盛大的婚禮上,公主沒有一絲喜悅,揮之不去的是無奈的哀傷。後來長平公主於順治三年(1646年)病死,賜葬在廣寧門外。事見《明史·卷121·公主傳》、清·嚴有禧《漱華隨筆》。關於長平公主,後世敷衍出很多故事。金庸小說《碧血劍》中美艷絕倫的阿九、《鹿鼎記》中武功高強的九難,以及梁羽生數部小說中提到呂四娘的師傅獨臂神尼,都是指的長平公主。)
處理完兩個身份地位最重要的人,崇禎心中再無顧慮,他趕到昭仁殿砍死了另一個女兒昭仁公主,又砍死了妃嬪數人,這才換了平民衣服,帶著大太監王承恩出中南門,摸黑來到成國公朱純臣的府邸避難。此時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已經到了北京城下,李自成一旦進城,第一件事就是進紫禁城,所以皇宮已經成了天下最不安全的地方。
但無論王承恩如何叫門,如何狐假虎威地擺出天子駕臨的威風,朱純臣命人堅決不予開門。這個時候,崇禎皇帝已經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甚至連落難的平民都不如,因為他不但是個燙手的山芋,還會將致命的危險帶到他走到的任何地方。
崇禎皇帝這才知道他自己已經是眾叛親離,不由得長嘆一聲,重新回到皇宮。而城外已經是火光映天,喊殺聲不斷。
崇禎皇帝回到前殿,依然沒有死心,鳴鍾召集百官,等了好久,沒有一個人到來。崇禎皇帝這才萬念俱灰,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他來到崇文門,想出去卻是不能。於是改走齊化門,打算奪門而出。守門的太監見這些人形跡可疑,疑為奸細,發炮射擊。王承恩連忙喊道:「這是皇上!」幸好沒有打中。
崇禎又來到正陽門,只見那裡掛著三隻白色燈籠,是為李自成軍發出的投降信號。崇禎知道無論如何已經逃不出去了,這才在大太監王承恩的陪同下,回到皇宮換了衣服,來到煤山(現在的景山)的壽皇亭,嘆息道:「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無一人相從?」然後才無可奈何地自縊於於一棵樹下,年僅三十五歲。
崇禎皇帝死後,王承恩也上吊自殺,總算沒有讓崇禎皇帝孤獨上路,全了他一點面子。
走到今天的局面,總得有人來承擔責任吧?崇禎皇帝臨死前下詔書切責,說:「我手下的大臣們都是亡國之臣,都是這些內外的大臣們誤了我。」他口中的空談、亡國之臣,後來在李自成手上成了阿諛奉承之輩,但到了滿清人手上,卻變成了中興之臣。這種變化著實令人駭異。中國的古話中總說,良禽擇木而棲。如果崇禎不自殺,李自成或許不會殺他,到了滿清,也許還個封個侯什麼的;這個時候他再來看這些「亡國之臣」的表現,應該會明白忠臣必賴明君的道理。
崇禎斷然將眼前的這場滅國災難歸咎於手下的每一個人,就是認為他自己沒有責任。此人至死不悟,可謂是執拗之極了。拿最後一件事來說,成國公朱純臣不肯開門接納皇帝,誠然有懼禍的心理;但從另一方面說,崇禎皇帝生性多疑,史載「帝刻忌。」何謂刻忌?猜忌和嫉妒,再加對待手下大臣刻薄無情,盡忠報國的袁崇煥就落了個被凌遲處死的悲慘下場。前車之鑒,後車之覆,明朝的大臣們自然不肯出死力為皇帝所用,平時都是得過且過,自保為上。所以崇禎皇帝到了最後關頭,他最信任的太監曹化淳打開城門投降,最親信的大臣朱純臣閉門不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明朝滅亡並非完全是崇禎皇帝的責任,自然也不能怪崇禎的大臣們,但曾在崇禎朝中供職的大多數臣子們,卻總有一種沉重的感受——他們這些臣子確是亡國的罪人。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這有點像意念導向,崇禎反復這樣訓斥他的臣子們是亡國之臣,臣子們也先入為主地這樣認為了。
戶部尚書倪元璐的懺悔最為典型。他在自殺之前,象徵性地面朝北,對他的皇帝說:「臣為社稷重臣,而未能保江山,臣之罪也!」右副都御史施邦耀,對明朝的滅亡也表達了同樣的負罪感,他在自縊之前,寫下一副對子:
愧無半策匡時難,
惟有捐軀報主恩。
既然臣子們都被皇帝認為是無能之輩,自然危急關頭也就沒有人出死力了,這也是敲鍾無人肯來的原因。崇禎皇帝每次下詔罪己,聞者沒有一個感動;危急之際飛檄勤王,征者沒有一個趕來。這實在是他的悲哀,也是最值得他反思的地方。在常人眼光看來,崇禎下罪己詔責備自己,不過是做做樣子,可是皇帝自己怎麼會有責任呢?崇禎更是一個習慣推卸責任的人;他召各地赴京勤王,有袁崇煥這樣回京勤王被殺的前車之鑒,誰還敢拿自己的生命來冒?甚至包括在崇禎與李自成長期的較量中,明朝一度佔了優勢,但崇禎自毀大將,給了李自成喘息的機會,今天國破家亡的局面,崇禎自己是有責任的。
所以一位當時人寫道:「然有是君乃有是臣,而曰朕非亡國之君,天下萬世其誰信之。」(見趙宗復《李自成叛亂史略》)
憑心而論,崇禎是一個比明朝任何皇帝都要對國事認真負責的統治者,自登基以來,他幾乎沒有睡過一天好覺,但勤治天下的責任心並不能彌補他的缺乏經驗、多疑和剛愎自用——這些性格特點與1644年到來有直接的聯系。無論如何,崇禎從來沒有被看成是中國歷史上的好皇帝,他的死亡留下的只是一個悲劇事實。
❸ 惡心淋巴瘤用艾灸哪個穴位好
相信我的話,建議你不要在服用異煙肼,利福平這類的葯物等.副作用太大.對肝臟等不利.特別是肝功能 ,腎功能等.使肝功能惡化,副作用實在是太大了."就是二十年都吃葯(包括開刀等在內).也是不能治癒的.還是會復發.如果說你硬要服用,沒辦法唯用後悔來收場.說實話,本病目前現代西醫學沒有治療淋巴結核葯物,雖可用抗結核葯物,開刀等法治療,只能起到延緩作用,但療程漫長,遷延難愈,康復率極低。就好象兩種不同的病用同一種葯物等方法來治療.你說效果會怎麼樣? 專治淋巴結核(肺門除外) 治癒後再付款 淋巴結核概述及臨床 淋巴結核 亦稱瘰癧性皮膚結核,民間稱「老鼠瘡」或「九子爛羊」,是一種皮膚結核。淋巴結核屬世界性頑疾,是醫學界公認的難治性疾病,常因淋巴結結核、骨結核或關節結核繼發而來, 呈多顆淋巴結腫大、散在性、可推動。隨疾病發展可融合成團塊、固定、不能推動,最後乾酪樣壞死,形成寒性膿腫,破潰後形成慢性竇道。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熱、盜汗、食慾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狀。本病,目前現代西醫學沒有治療淋巴結核葯物,雖可用抗結核葯物等法治療,只能起到延緩作用,但療程漫長,遷延難愈,康復率極低。 劉氏治療淋巴結核,在祖傳百年的基礎上,採用其獨創的開放性針療+外敷法治療淋巴結核(不是梅花針、挑治、火針、金針),不吃葯、不打針、不開刀,縮短了治療時間,減少了醫療費用,減輕了淋巴結核患者痛苦。經過多年的臨床驗證,療效極為顯著,無復發。至今治療患者數百人,有效率 100%,全愈率99%。 治不好,不收錢,只要是淋巴結核,(末開刀)都能100%治癒,開刀動手術過的患者只要在體質基本正常的情況下都能治癒,保證永不復發。簽合同治療! 重慶市范圍內的上門治療! 地址:重慶市西南大學校內 聯系方式可到雅虎"知識堂"或各健康網站」lwd2119的博客」
❹ 濟寧太白小區艾灸養生館電話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❺ 艾灸後的反應!
1·治療反應 2·舊病復發反應 3·排病反應1·治療反應:患者在經治療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一些特殊症狀,我們將這種反應稱之為治療反應。如肝病患者經治療後,出現了雙目紅腫羞明,頭暈目眩,下陰潮濕等現象。這是疾病經治療受創後通過經絡渠道進行逃竄的反應,也是經過治療初步見效的反應。另外,還有一種現象,就是經治療後,疾病有短暫病情加重反應,這是疾病與人體元氣正邪交爭的「掙扎」現象,絕不會導致病情惡化。因此,不必有所顧慮和懷疑,如果治療過程中,由始至終都無這種反應,那麼,這個病恐怕難以治療,或者說難以真正治癒。2·舊病復發反應:患者接受治療後,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所患的疾病又重新發作,稱為舊病復發反應。如有過骨折病史的,在其骨折部位又重新出現疼痛;有過胃病病史的人,胃部的症狀又重新出現等。這說明,以前所患的疾病並未徹底痊癒,由於元氣功能的發揮,進行整體調整時,又將其清理出來,最終是要將其消滅排除的。這樣看來,這是件大好事。這種反應,是一種良好的治療反應,對機體具有保護性,絕不會因為以前曾患過腦溢血,這次反應就一定會再犯腦溢血,以前曾有過骨折病史,這次反應就一定會造成骨折部位的再次折斷。由此看來,劉氏的綜合治療方法,不單純是針對患者當前的疾病進行治療,而是同時對機體進行整體調整治療的一種方法。也就是說,患者在治療當前疾病的同時,其它一些原有的舊病老病也得到了很好的調整治療。3·排病反應:疾病經皮毛、孔竅、情志以及其他方式向體外排出所出現的反應,稱排病反應。排病反應復雜多變,我們在此簡單地介紹如下:(1)排風寒反應:對各種風寒所致的疾病,只有將風寒排出體外,疾病才能治癒。經臨床觀察,風寒的外排,多以感冒、噴嚏、流涕等方式排出,或從經絡的一些孔竅及四肢末梢排出,還有少數患者從呼吸之氣及放屁中排出。如支氣管哮喘患者經治療後,出現無原因的感冒、噴嚏、流涕以及呼吸之氣極為寒冷的現象;婦女坐月子期間所患的風寒痹症,經治療後,常常出現四肢末梢向外冒涼氣的感覺。(2)情志抑鬱所致的疾病,多以情志方面的反應及肛門排氣和呃逆等形式排出。一般女性患者經治療後,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煩躁、悲傷、委屈欲哭等情況,數日後自然消失,疾病亦隨之顯著緩解或痊癒。肝胃不和的患者常出現大量的肛門排氣,或經食道從口腔大量噫出。(3)痰濕所致的疾病,多以大量咳痰、無誘因的尿頻、腹瀉、大量排汗等方式排出。(4)火毒所致的疾病,多以瘡、癢、腫痛,發燒,尿赤,肛門灼熱腹瀉等方式排出。
❻ 關於艾灸後的反應
1·治療反應
2·舊病復發反應
3·排病反應
1·治療反應:患者在經治療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一些特殊症狀,我們將這種反應稱之為治療反應。如肝病患者經治療後,出現了雙目紅腫羞明,頭暈目眩,下陰潮濕等現象。這是疾病經治療受創後通過經絡渠道進行逃竄的反應,也是經過治療初步見效的反應。
另外,還有一種現象,就是經治療後,疾病有短暫病情加重反應,這是疾病與人體元氣正邪交爭的「掙扎」現象,絕不會導致病情惡化。因此,不必有所顧慮和懷疑,如果治療過程中,由始至終都無這種反應,那麼,這個病恐怕難以治療,或者說難以真正治癒。
2·舊病復發反應:患者接受治療後,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所患的疾病又重新發作,稱為舊病復發反應。如有過骨折病史的,在其骨折部位又重新出現疼痛;有過胃病病史的人,胃部的症狀又重新出現等。
這說明,以前所患的疾病並未徹底痊癒,由於元氣功能的發揮,進行整體調整時,又將其清理出來,最終是要將其消滅排除的。這樣看來,這是件大好事。這種反應,是一種良好的治療反應,對機體具有保護性,絕不會因為以前曾患過腦溢血,這次反應就一定會再犯腦溢血,以前曾有過骨折病史,這次反應就一定會造成骨折部位的再次折斷。
由此看來,劉氏的綜合治療方法,不單純是針對患者當前的疾病進行治療,而是同時對機體進行整體調整治療的一種方法。也就是說,患者在治療當前疾病的同時,其它一些原有的舊病老病也得到了很好的調整治療。3·排病反應:疾病經皮毛、孔竅、情志以及其他方式向體外排出所出現的反應,稱排病反應。排病反應復雜多變,我們在此簡單地介紹如下:
(1)排風寒反應:對各種風寒所致的疾病,只有將風寒排出體外,疾病才能治癒。經臨床觀察,風寒的外排,多以感冒、噴嚏、流涕等方式排出,或從經絡的一些孔竅及四肢末梢排出,還有少數患者從呼吸之氣及放屁中排出。如支氣管哮喘患者經治療後,出現無原因的感冒、噴嚏、流涕以及呼吸之氣極為寒冷的現象;婦女坐月子期間所患的風寒痹症,經治療後,常常出現四肢末梢向外冒涼氣的感覺。
(2)情志抑鬱所致的疾病,多以情志方面的反應及肛門排氣和呃逆等形式排出。一般女性患者經治療後,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煩躁、悲傷、委屈欲哭等情況,數日後自然消失,疾病亦隨之顯著緩解或痊癒。肝胃不和的患者常出現大量的肛門排氣,或經食道從口腔大量噫出。
(3)痰濕所致的疾病,多以大量咳痰、無誘因的尿頻、腹瀉、大量排汗等方式排出。
(4)火毒所致的疾病,多以瘡、癢、腫痛,發燒,尿赤,肛門灼熱腹瀉等方式排出。
❼ 山東萊蕪劉氏中醫理療怎麼樣
我萊蕪的,沒聽說過劉氏中醫理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