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加盟 » 泉州牛肉文加盟店
擴展閱讀
開珍珠奶茶店加盟多少錢 2025-07-29 15:42:47
卓雅女裝加盟費多少 2025-07-29 15:31:18
兒童業加盟費多少 2025-07-29 15:20:21

泉州牛肉文加盟店

發布時間: 2021-10-23 23:34:52

A. 泉州有什麼特色小吃和特產

肉粽: 提到泉州小吃,讓人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 就是這個肉棕了,個人覺得隔一段時間嘗一下還是很誘人的. 記得讀大學的時候每每回家總有外地的同宿者要我捎帶以滿足他們對泉州肉棕的嚮往,可惜這種很經典的正宗泉州小吃對食用條件的要求比較高(溫度軟硬都要火候控制,自己熱的味道會打折扣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醬料,沒有加精製的醬料,肉棕無非就是一團味道特別的糯米團而已)所以每次都拿另外一種好帶的泉州小吃去堵他們的嘴,至於是什麼下面會提到.直到畢業的時候有個傢伙硬是跟著我到泉州飽了口福,那人是誰這里就不點名了,咳咳 店名: 候阿婆肉粽(店址:東街、六灌路) 推薦"肉棕+肉燕" 面線糊: 另一種本土特色很濃的小吃,別的地方一定吃不到的味道.只是隨著物價的上漲這種看似很便宜的美食漸漸抬高身價,罪魁禍首其實是那些昂貴的配料,當然了沒有人會把面線糊當正餐的,如果真要的話,不花上20,30塊錢是填不飽肚子的,實在有負"小吃"之名. 1.店名: 西街面線糊(店址:福新花園城斜對面,六灌路,南俊巷法院對面) 2.店名: 水門巷國啊面線糊(店址:田安路豐盛假日城堡內、中山南路水門巷內、美食街內) 燒烤:燒烤算不上泉州本土的小吃,但是不管一種食品的原產地在哪裡,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因為水土及用料的關系味道肯定就會有些許變化,不變的是烹制者的技術.那麼我們來看看有古城泉州風味的燒烤精品都在哪裡吧 1.中山路人民影劇院附近(據說多刷花生醬味道更佳) 2.文化宮溜冰場旁邊那條路直走一間小食雜店店口(記得讀小學時放學的時候跟同行的夥伴遊盪到這里都會駐足賣根羊肉串或雞腿--視財政狀況而定^_^,蹲在一旁邊看老闆烤邊啃) 3.西教堂直走昇文小學對面 4.湖心第十中學門口向右走50米處(好像是叫"SK燒烤")推薦"多蜂蜜+花生醬" 5.東門頭"北國"燒烤(東街城基路口) 6.東方銀座對面的亞馬遜烤肉(自助的,每位39RMB.另外推薦裡面的生啤,不同顏色的啤酒哦) 田螺: 非常傳統的泉州小吃,除了前面的肉棕面線糊就非這個田螺莫屬了,田螺其實很普通,文章都在醬料上,當然了,吃田螺的另一樂趣就是"吸",不可以拿牙簽勾的,否則你體會不到這種樂趣,味道會打折扣滴,不過你要是真的這么笨,不靠牙簽吃不到的話,那嘗一下打了折扣的田螺也無妨,味道依舊很好. 另外這種黑白條紋相間小小的螺是不是叫田螺我至今沒搞清楚... 1.文化宮溜冰場數起過去第一個攤位(好多年了,不知道是不是還在,我記得long time ago我拿過這個攤位的田螺當魚餌第一次釣過魚,就在旁邊的百源清池,現在去釣估計只會釣起池底下人家隨手扔掉的易拉罐) 2.西街菜市旁一間小小的店面,攤位名叫"芬啊螺仔" 3.西門斜坡下來第一間,店名"炒螺王", 推薦"麥螺" 扁食: 誰說扁食沙縣小吃的最出名? 吃過泉州本地的扁食包你唇齒留香一點也不比正宗沙縣扁食遜色. 1.西教堂直走昇文小學門口(一大碗才1塊,多放醋好吃) 2.東街米蘭春天婚紗斜對面公交站後, 店名:扁食肉燕草包飯 牛餐: 所謂的牛餐包括牛排,牛肚,牛肉梗等用牛身上的"部件"做的美食.要求實惠非牛餐莫屬了.嚴格來講石獅的牛餐比較出名.不過下面提到的這幾家味道也是一流的. 在為午餐發愁嗎?吃牛餐吧 1.店名: 阿秋牛排店(龍宮菜市另一邊), 有一家開在湖心"胡絲嫩想"旁邊,推薦牛肚湯. 2.百匯正對面那家"石獅牛肉羹" 3.店名:東興牛肉店(泉州酒店對面) 4.店名:許記牛肉館(店址:南俊巷),推薦"牛肉炒飯" 5.店名:牛肉文(店址:泉秀路,與刺桐路交界的那個路口往東50米) 街頭攤點: 姑且放下衛生等問題不談,獨特的街頭攤點一向就是一個城市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大排擋,串串香等自不用說,做為街頭攤點代表的煎炸,跟燒烤一樣,因為烹飪設備簡單的關系,一般露天就可以就地搭建,攤前等候的人們自然就成為一道特別的風景線,觀者難敵誘惑,吃者旁若無人.雖然街頭攤點讓人覺得有些難登大雅之堂,但那種可以大聲說話的感覺卻是在室內小店裡所不能取代的. 1.泉州六中菲友溜冰館門口有一塊大空地,有一個煎炸攤,每天的下午五點多鍾開始就超多人在那裡吃. 推薦"炸雞殼"(本地話) 2.狀元街中段的那家串串香(原先在東街豪客來斜對面),從來沒去注意店名叫什麼,但是只要朋友中有人提議去吃串串香,首選的就是這家. 3.老兵大排擋,戰友大排擋,在美食街的這兩家大排檔每到黃昏就人聲鼎沸,知名度很高.兄弟喝兩杯嗎?去美食街的大排檔吧. 4.津淮街中段的碧娥海鮮館,這個路邊攤地方大,夏天生意很好,總是人滿為患,冬天會差一些,為什麼?地方太大會喝西北風的. ^_^ 海蠣煎: 別的做法的海蠣我是不會去動的,唯有用煎的我才吃.之所以把這個泉州最有特色的小吃放在這么後面是因為我吃過的最好吃的海蠣煎出自我家老媽之手,雖然偶爾她會發揮失常(這個東西不好做,我親自嘗試過,都以失敗告終),但也絕對比外面餐館做的好吃.導致我不屑除此之外的海蠣煎. 此項空缺,知道的朋友請補完,不過在這之前,別忘了先到我家來嘗嘗:p 其它各類小吃: 小籠包:1.店名:遠芳小籠包(中山南路僑光影劇院門口)推薦小籠包+牛肉羹 2.東街米蘭春天婚紗斜對面公交站後,店名:扁食肉燕草包飯 3.塗門街關帝廟對面,上島咖啡旁邊那條路直走. 靠右, 一間"沙縣小吃" 4.泉州市政府大榕樹下溝邊,"沙縣小吃". 推薦"醬料花生醬+醬油、扁食" 羊肉: 1.胭脂巷口,靠中山南路,賣咸飯的對面那家... 2.水門巷口好幾家都不錯,味道差不多,所以沒重點. 醋肉:泉秀路歡樂迪旁邊那條路直走,到了菜市場口進去10米左右有一間小間的面線糊店,裡面的醋肉超好吃,不過老闆不單賣的 拉麵:東街鍾樓的宏利文具旁邊那間蘭州拉麵 鹵味攤:無可挑剔的下酒菜首選,不想動手做菜又苦於沒有東西"搭"酒的,切些鹵味就行了,方便快捷.同樣注重醬料的菜式. 1.津淮街菲妮鞋店旁邊有一攤叫"斌啊鹵味" 2.中山南路大眾電影院對面,原來在義全街樓口的 3.說到鹵味攤不能不說到"洪瀨雞爪", 很多鹵味攤都打著"洪瀨雞爪"的字型大小其實都不正宗, 正宗的"洪瀨雞爪"當然在南安洪瀨了,分"貽慶"和"紅毛"兩個派系.美食街那家好像是"貽慶"的分店. 此外,贊一下我家老媽的鹵雞爪,可以自成一派了,衍生出來老妹吃雞爪的技術,啃完每一根都可以做雞爪的骨骼標本... 川菜: 近來川菜占據的市場份額日漸被後進的湘菜蠶食,餐館的質量數量已大不如前兩年,但其中不乏精品撐著這菜系: 1.津淮街前坂"川夢情" 2.南俊巷"鄉情" 3.花巷"小竹樓" 4.縣後街"蜀園" 5.六灌路附近的"重慶小天地",推薦花椒牛肉. 湘菜:日漸興起的湘菜,與川菜的麻辣不同,湘菜辣得自由,菜式不拘一格,越來越多的泉州人也漸漸喜歡上這種菜系. 1.美食街靠近津淮街入口左手第一家"湘湘館",湘菜的首選.推薦裡面的魚頭,干鍋田雞(有個同事很喜歡這道菜) 2.湘湘館對面的"毛家湘菜館",有幾家分店,浮橋那邊有一家. 推薦"粉蒸肉","炒豆苗", "霸王肘子"(好像是叫這個名字). 餐館: 這里推薦一些好吃的餐館(排名不分先後) 1.塗門街尾安記的二樓的小點心 2.六灌路的"老城區"系原鯉城區政府"行政飯店"(南俊巷區政府內)的分店,推薦"蒜泥白肉卷". 3.美食街口(靠九一路)好來川對面,店名"老字型大小薑母鴨" 4.美食街靠近"老字型大小薑母鴨"的"不見不散". 5.鍾樓狀元街1號區3號樓"紅石咖啡館",推薦"蜜制雞翅", "龜苓膏+煉奶", "葡國雞飯", "黑椒牛柳炒意粉", "炸魷魚圈" 6.關帝廟旁"祥發美食樓" 7.百匯對面"西海岸咖啡廳" 8.泉秀路農行大廈旁的"豪佳香" 9.田安路中段的"榕樹下",海鮮很不錯哦 10.泉秀路法院對面的"客家美食",裡面有個豆腐很好吃,忘了叫什麼了. 特色小吃:既然推薦美食,當然不能漏掉以下這些特色小吃了 1.貢糖:我知道的有兩家,六灌路一家(靠近大高雄刨冰),指揮巷(鯉酒下來一點點),別看這糖包裝簡陋,一點點就要十幾塊錢,貴哦!但是好吃,如果你不怕長痘痘的話. 2.綠豆餅: 這就是前面提到的"好帶的"特產了,不好吃我敢帶去堵舍友挑剔的嘴嗎?雖然綠豆餅是廈門的特產,但是泉州浦西的綠豆餅一點也不遜色,相比之下我更喜歡泉州的綠豆餅,七中旁邊那家. 其它:這里也有很多好料 四果湯:1.南門天後宮正大門(七中本校)旁邊,用料一點也不馬虎,2元起. 2.六中菲友體育館正門口旁邊的一家店, 人很多的那間就是了. 粥類: 1.美食街靠津淮街右手邊一家叫"粵式粥"什麼的...裡面的田雞粥 2.南俊巷"奇味鴨仔粥" 3.九一路的曉風書屋旁邊的"粥公館",這里的刨冰也不錯 刨冰: 1.塗門街綠洲附近的"不見不散",還有一家分店在網通大廈斜對面 2.六灌路的"大高雄" 3.六灌路的"我愛蘋果" 4."綠洲西點廳(塗門街,豐澤廣場)"的刨冰也不錯,加果汁的 中山路鍾樓直下,靠右100米左右,在"葡京"和"歡立杯"旁邊有一間小小的巷子,裡面的蔥排不錯. 美食街口的酸菜面 胭脂巷的咸飯 百匯對面的墨魚羹,鍋仔飯 "綠洲西點廳"的芋泥 田安路雙秀附近的那家"廣東燒鴨"(好像是這樣叫), 記得向老闆多要幾包梅子醬

採納哦

B. 店鋪上牛肉三文錢一斤羊肉五文錢一斤有人買牛羊肉一共28斤結賬了八戒把牛肉算

全看成羊肉:3×28=84(文)
牛肉斤數:(100-84)÷(5-3)=8(斤)
羊肉斤數:28-8=20(斤)
正常的錢數:3×8+20×5=124(文)
100+24-100=24(文)
答:豬八戒是虧了,虧24文.

C. 泉州的著名小吃

面線糊:水門巷的國啊(多加白酒、胡椒粉、新鮮的蟹肉或大腸,放油條,美食街增開分店),舊順濟橋下,西街老記面線糊(已在津淮後街開分店) 、南門車橋頭的面線糊店,聖湖移動通訊斜對面的「遠記面線糊」。

海蠣煎:中山南路原群眾戲院出口處、塗門街百匯商場對面石獅牛肉羹店。

肉 粽:東街的候阿婆。

豬 腳:鳳池、東湖龍潭的豬腳煲,津淮後街「南記真味館」的白水豬腳(精肉羹、腸灌腸、方肉)。

扁 食:西街升文小學門口,奎霞巷內。

肉 燕:承天寺對面的肉燕美食園、買新鮮肉燕到豐澤新村菜市場內(菜市場內往裡拐左一間較干凈,小攤子)、餡多、味道好。

豬 血:面線糊店國啊(多加點白酒,美食街有分店)、前坂的面線糊店。

鹵 面:美食街(豐澤街入口)「鐵記大排檔」正宗的泉州鹵面。

拌 面:奎霞巷內的一家、鎮武巷的干拌面。

煎 包:水門巷口、衛校門口的煎包便宜又干凈,原「福人頤煎包」可以到衛校旁邊的一家小吃店買到。

小籠包:遠芳小籠包(僑光電影院側小巷子內的小店)。

包 子:豐澤新村旁邊後坂小區有一家東北人做的包子店。

水 餃:閩泉酒店(還有炒鵝腸)。

牛肉:大洋百貨四樓、阿秋牛排店裡面的牛排和蘿卜湯(湖心街花園大酒店附近,另一店在龍宮上帝村)、塗門街關帝廟對面好成財牛肉店、庄府巷的東興牛肉店(「牛雜」、「牛蹄」)、百匯對面石獅牛肉羹店的「牛尾巴湯」,南俊巷的「許記牛肉館」最干凈,寶州路「好成財牛肉店」的牛排,東街一院旁的阿知牛肉。

羊肉、狗肉:水門巷內(進水門的左邊以前是第一間,現在是第二間),西街那邊(好像還沒到田螺王那邊,位置在左邊,有二個店面的,挺大的地方。裡面的雞卷也不錯)。

永春白鴨:湖心街花園大酒店對面的永春嫡傳永春白鴨湯。

鹽燒鴨:百匯對面橋仔頭建來發煮的還可以。

炒田螺:西街的田螺王(西教堂再往西走,對面是雙塔菜市場,店裡發出各種吱吱的響聲,呵就是了),小商品街入口處上帝村。

啾啾螺:西街電影院門口。

鹵味攤:西菜市口(右邊那攤的比較好吃,攤主是個胖胖的男的)、西街孝感巷口對面的鹵料店。

雞翅燒烤:人民影院邊、文化宮後門、溫陵路小商品街入口處的烤雞翅+香腸、西街燒烤。

燒 烤:東街一院對面的北國燒烤。

醋 肉:舊順濟橋的面線糊店、新世紀酒店和泉州假日酒店中間那座橋邊的小攤、泮宮口國啊旁邊的炸醋肉。

綠豆餅:南菜市七中旁邊的泉茂綠豆餅。

石花膏四果湯:南門的石花膏四果湯(南門天後宮側原桐城飯店)、威遠樓前面的四果湯、菜頭酸湯和楊桃湯,人民影院的菜頭酸湯。

幾家小吃店:
中山北路靠近鍾樓的地方左手邊有個兩人多寬的小入口,(牆上好像寫了個好大的面字)裡面的沙茶麵和排骨麵。
南俊巷的「鄉情」(川菜)、花巷的「小竹樓」、庄府巷旁邊的「小洞天」、美食街的「姐妹」、少林路口的「好望角」、後坂的「小花園」、新華小區的「伏芳」等等。

清蒙坪的老良狗肉、後諸港的老錢海鮮、宿燕寺的素菜、雙陽市場的印尼菜、浦西路一家煎包店,那裡的煎包、大腸羹和腸灌腸湯、陽光巴黎二期有一家小吃店裡面的三層肉、南俊巷偉華的手桿餃子、雲谷小區的鄭記「上海水煎包」。

清源山上天湖的青菜,首推空心菜、炸地瓜、炸芋頭、雞翅、雞腿、香腸,帶上好茶到上面品茶吃菜是不錯的享受。

二、 外地口味

湘 菜:豐澤街東段的「贛湘樓」味道很好;美食街毛家飯店的「江山一片紅」、「臭豆腐」,瀟湘館的「洞庭春」。

川 菜:前坂「川夢情」,溫陵路「蜀都大酒樓」。 福建人在上海

水煮活魚:東街的蜀園,前坂的重慶小洞天,湖心後街群盛酒店後面有家四川人開的飯店,前坂的香園(但菜很貴)、六灌路的孟家灣。

酸菜魚:前坂的孟家灣。

烤羊腿:六灌路的天鵝王餃子館。

串串香、麻辣燙:狀元街榕樹下的小攤味道較好、西街影院前面的麻辣燙。

蘭州拉麵:東街東門車頭那家最先進入泉州比較正宗,東街候阿婆肉棕旁那家也不錯的。

三、 其 他

安溪縣:閬山美食城:湖頭米粉、腸子湯,賓友酒店的三層肉梗湯。

永春縣:永春東平的鹵鰻和牛鞭。

石獅市:上帝街有一家芋圓、石獅愛群幼兒園前面的芋圓、大侖街的阿喊牛肉店、華林酒店門口的烤雞翅、觀音亭和三落埕的牛肉粳,鴛鴦池橋記的鴨仔粥和面線糊,綠島酒店(綠晶酒店也有)的芋頭褒、石湖的紅膏鱘、管上的牛肉粳、馬腳橋的肉粽、湖邊的肉丸、蚶江海邊的田螺。

晉江市:牛筋:華洲的牛肉友(過泉州大橋往青陽方向,過了隘門再向前概4百米,正手邊,有一排10來間店面的破舊平房倒數第二間店面就是了)。東石海岸線的海鮮、高速公路晉江入口處張林遠華飯店的薑母鴨、安海下虛巷最尾部的土筍凍、深滬菜市場裡面的馬鮫魚羹和酸雞爪。

南安市:豐州四黃的鵝肉、炒碎肉、豐州橋頭的蘭州拉麵,豐州橋頭的土殺煲、土鯽魚,碼頭:銷食丹燉豬腳、溪魚。

泉州美食「吃透透」

1、六灌路的「家鄉居」韓國菜館,清一色韓國菜,三個人100內搞定;

2、西街從影劇院往西依次有老字型大小面線糊(貴)、侯阿婆肉棕店、「田螺芬」、狀元圓(一盒7塊)、蘭州拉麵(泉州最正宗的蘭州拉麵,在西街與新華路交叉口),過了新華路約500米,有一碗一塊錢的路邊攤扁食(傳統的非絞肉餡兒)、扁食攤對面的烤翅店(個人覺得不比人民影劇院的差)、田螺園(這里的田螺據稱加了17種調料,超正點)、田螺王。。。。。。

3、水煮活魚1999年開始在泉州大流行,美食街的不見不散和三峽、泉秀路溫陵新城的「水煮活魚」店、豐澤酒店對面小巷的「四川菜館」以及田安路前坂的川夢情酒樓是做得最好地。

4、大排擋也是泉州的一大特色,98年以前,鯉城大廈樓下的「驢仔大排擋」絕對老大,後來舊城改造就沒了。現在最有名的是美食街的老兵大排擋、津淮街的碧蛾大排擋、大坪山頂大排擋、百匯對面東觀西台左側的大排擋以及清真寺旁的祥發海鮮大排擋,,,,,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錢的話,就開車去東海濱城師院旁海邊的「長江海鮮排擋」和後渚港「老錢」,這里是大排擋的菜,酒店的價格。泉州的腐敗分子每周都來這里吃。

5、客家菜:公交車站旁的「葉記」和塗門田安交叉路口的「安記」是打著客家旗號最久得餐館,但現在他們的菜已經漸漸粵化了。塗門街棋盤園進去右側一家客家菜館才是正宗的客家菜,里邊還提供客家水酒和老酒,好喝容易醉。泉秀路靠近交通局又開了一家客家菜館,還沒去嘗過。

6、鹵面:在泉州不能不吃鹵面,根據我和眾多華大吃友的經驗,刺恫飯店、泉酒和前面說的幾家大排擋的鹵面都不錯。不過最最經典的還是華大正門天橋下的大排擋,以前是露天的,老闆每天至少要賣出100碗面,現在好象換了廚師,味道有點,,,,,

7、咸飯:這個好象不算泉州的特色,反正五中旁邊和七中旁邊以及承天巷的咸飯都夠好吃,不一定干凈,呵呵。起碼比好成財、牛肉文和百匯旁的牛肉店裡的好。 福建人在上海

8、西餐:塗門的「綠洲」以前開在金魚巷,系泉州最早的西餐廳,有點特色。狀元街的「紅石」也相當經典,很多華大的都去吃。至於那些帶「豪」字的、「典」字、「上」字等西餐咖啡廳,大路貨。

9、自助餐:文化宮的「華盛頓」流行於90年代末,記得當時期末考一完,准因為來消費華大的僑生太多而無處找座兒。現在大家比較多去泉酒和千億的米蘭春天。

10、素食:開元寺紫雲屏左側、承天寺對面、清蒙的宿燕寺都有味道不錯的素食館。

福建人在上海

11、惠安崇武的魚卷、深滬灣的漁村海產(海邊現捕現做)、永春的榜舍鬼(一種米糕)、永春石鼓白鴨湯和東平土雞土鴨、石獅(深滬?)甜藕丸、安溪的豆乾、米粉、冬瓜糖、德化淡水魚,,,,也都不錯,但要到當地去吃才能吃到原味的。

12、素食最好吃的還有東街藍與白後面的菩提素食(它原來是在承天寺對面的)

13、清源山上有一家農家飯庄的山豬肉、狗肉、雞肉和鴨肉很好吃,不過山豬肉要預定。

14、大排擋現在有一個新去處——江濱美食城,味道很不錯,環境更不錯。椒鹽蝦、海蠣煎……

15、康橋庭院咖啡的板燒套餐(台灣風味)、田安路名典咖啡的港式排骨飯。田安路在「我家咖啡」對面金帝大廈樓下的「韓師傅」做的韓國料理,雲谷豐澤街好世界大酒店的日本料理自助餐(中午88元、晚上98元)可以去嘗嘗。

D. 如何加盟牛肉火鍋店

要想加盟牛肉火鍋,首先就是要選擇一個比較靠譜的加盟商,像這種加盟商你是可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的,然後就是准備好金錢交加盟費,然後還要租店鋪裝修,所以費用還是挺大的。

E. 牛肉文是什麼玩意

您好,牛肉文是一家中式牛排快餐連鎖店的名字,總部在哈爾濱,總去他家吃飯,很有特色的一家店,最愛吃的是秘制牛排、紅燜羊排及商務套餐、還有拌窩骨、拌牛腱等等,超級好吃!還有營養,聽他家服務員說牛肉文的意識是牛肉文化的意思。以文載道的意思。

F. 泉州首府附近是不是有一家非常好吃而且正宗的牛肉店有去吃過的朋友可以指路下嗎從新車站怎麼去呀!

吃「牛肉文」吧!如果你從新車站出來就沿著泉秀路一直走,到刺桐路交界處有一家五星級悅華酒店,悅華酒店斜對面,85度C往前一個路口拐進去就到了,味道很不錯。老泉州都知道那家。比泉州酒店對面的東興牛肉好吃。如果不知道地址可以臨時問下路人。希望你喜歡泉州這個城市^_^

G. 泉州什麼東西最好吃

肉粽: 提到泉州小吃,讓人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 就是這個肉棕了,個人覺得隔一段時間嘗一下還是很誘人的. 記得讀大學的時候每每回家總有外地的同宿者要我捎帶以滿足他們對泉州肉棕的嚮往,可惜這種很經典的正宗泉州小吃對食用條件的要求比較高(溫度軟硬都要火候控制,自己熱的味道會打折扣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醬料,沒有加精製的醬料,肉棕無非就是一團味道特別的糯米團而已)所以每次都拿另外一種好帶的泉州小吃去堵他們的嘴,至於是什麼下面會提到.直到畢業的時候有個傢伙硬是跟著我到泉州飽了口福,那人是誰這里就不點名了,咳咳 店名: 候阿婆肉粽(店址:東街、六灌路) 推薦"肉棕+肉燕" 面線糊: 另一種本土特色很濃的小吃,別的地方一定吃不到的味道.只是隨著物價的上漲這種看似很便宜的美食漸漸抬高身價,罪魁禍首其實是那些昂貴的配料,當然了沒有人會把面線糊當正餐的,如果真要的話,不花上20,30塊錢是填不飽肚子的,實在有負"小吃"之名. 1.店名: 西街面線糊(店址:福新花園城斜對面,六灌路,南俊巷法院對面) 2.店名: 水門巷國啊面線糊(店址:田安路豐盛假日城堡內、中山南路水門巷內、美食街內) 燒烤:燒烤算不上泉州本土的小吃,但是不管一種食品的原產地在哪裡,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因為水土及用料的關系味道肯定就會有些許變化,不變的是烹制者的技術.那麼我們來看看有古城泉州風味的燒烤精品都在哪裡吧 1.中山路人民影劇院附近(據說多刷花生醬味道更佳) 2.文化宮溜冰場旁邊那條路直走一間小食雜店店口(記得讀小學時放學的時候跟同行的夥伴遊盪到這里都會駐足賣根羊肉串或雞腿--視財政狀況而定^_^,蹲在一旁邊看老闆烤邊啃) 3.西教堂直走昇文小學對面 4.湖心第十中學門口向右走50米處(好像是叫"SK燒烤")推薦"多蜂蜜+花生醬" 5.東門頭"北國"燒烤(東街城基路口) 6.東方銀座對面的亞馬遜烤肉(自助的,每位39RMB.另外推薦裡面的生啤,不同顏色的啤酒哦) 田螺: 非常傳統的泉州小吃,除了前面的肉棕面線糊就非這個田螺莫屬了,田螺其實很普通,文章都在醬料上,當然了,吃田螺的另一樂趣就是"吸",不可以拿牙簽勾的,否則你體會不到這種樂趣,味道會打折扣滴,不過你要是真的這么笨,不靠牙簽吃不到的話,那嘗一下打了折扣的田螺也無妨,味道依舊很好. 另外這種黑白條紋相間小小的螺是不是叫田螺我至今沒搞清楚... 1.文化宮溜冰場數起過去第一個攤位(好多年了,不知道是不是還在,我記得long time ago我拿過這個攤位的田螺當魚餌第一次釣過魚,就在旁邊的百源清池,現在去釣估計只會釣起池底下人家隨手扔掉的易拉罐) 2.西街菜市旁一間小小的店面,攤位名叫"芬啊螺仔" 3.西門斜坡下來第一間,店名"炒螺王", 推薦"麥螺" 扁食: 誰說扁食沙縣小吃的最出名? 吃過泉州本地的扁食包你唇齒留香一點也不比正宗沙縣扁食遜色. 1.西教堂直走昇文小學門口(一大碗才1塊,多放醋好吃) 2.東街米蘭春天婚紗斜對面公交站後, 店名:扁食肉燕草包飯 牛餐: 所謂的牛餐包括牛排,牛肚,牛肉梗等用牛身上的"部件"做的美食.要求實惠非牛餐莫屬了.嚴格來講石獅的牛餐比較出名.不過下面提到的這幾家味道也是一流的. 在為午餐發愁嗎?吃牛餐吧 1.店名: 阿秋牛排店(龍宮菜市另一邊), 有一家開在湖心"胡絲嫩想"旁邊,推薦牛肚湯. 2.百匯正對面那家"石獅牛肉羹" 3.店名:東興牛肉店(泉州酒店對面) 4.店名:許記牛肉館(店址:南俊巷),推薦"牛肉炒飯" 5.店名:牛肉文(店址:泉秀路,與刺桐路交界的那個路口往東50米) 街頭攤點: 姑且放下衛生等問題不談,獨特的街頭攤點一向就是一個城市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大排擋,串串香等自不用說,做為街頭攤點代表的煎炸,跟燒烤一樣,因為烹飪設備簡單的關系,一般露天就可以就地搭建,攤前等候的人們自然就成為一道特別的風景線,觀者難敵誘惑,吃者旁若無人.雖然街頭攤點讓人覺得有些難登大雅之堂,但那種可以大聲說話的感覺卻是在室內小店裡所不能取代的. 1.泉州六中菲友溜冰館門口有一塊大空地,有一個煎炸攤,每天的下午五點多鍾開始就超多人在那裡吃. 推薦"炸雞殼"(本地話) 2.狀元街中段的那家串串香(原先在東街豪客來斜對面),從來沒去注意店名叫什麼,但是只要朋友中有人提議去吃串串香,首選的就是這家. 3.老兵大排擋,戰友大排擋,在美食街的這兩家大排檔每到黃昏就人聲鼎沸,知名度很高.兄弟喝兩杯嗎?去美食街的大排檔吧. 4.津淮街中段的碧娥海鮮館,這個路邊攤地方大,夏天生意很好,總是人滿為患,冬天會差一些,為什麼?地方太大會喝西北風的. ^_^ 海蠣煎: 別的做法的海蠣我是不會去動的,唯有用煎的我才吃.之所以把這個泉州最有特色的小吃放在這么後面是因為我吃過的最好吃的海蠣煎出自我家老媽之手,雖然偶爾她會發揮失常(這個東西不好做,我親自嘗試過,都以失敗告終),但也絕對比外面餐館做的好吃.導致我不屑除此之外的海蠣煎. 此項空缺,知道的朋友請補完,不過在這之前,別忘了先到我家來嘗嘗:p 其它各類小吃: 小籠包:1.店名:遠芳小籠包(中山南路僑光影劇院門口)推薦小籠包+牛肉羹 2.東街米蘭春天婚紗斜對面公交站後,店名:扁食肉燕草包飯 3.塗門街關帝廟對面,上島咖啡旁邊那條路直走. 靠右, 一間"沙縣小吃" 4.泉州市政府大榕樹下溝邊,"沙縣小吃". 推薦"醬料花生醬+醬油、扁食" 羊肉: 1.胭脂巷口,靠中山南路,賣咸飯的對面那家... 2.水門巷口好幾家都不錯,味道差不多,所以沒重點. 醋肉:泉秀路歡樂迪旁邊那條路直走,到了菜市場口進去10米左右有一間小間的面線糊店,裡面的醋肉超好吃,不過老闆不單賣的 拉麵:東街鍾樓的宏利文具旁邊那間蘭州拉麵 鹵味攤:無可挑剔的下酒菜首選,不想動手做菜又苦於沒有東西"搭"酒的,切些鹵味就行了,方便快捷.同樣注重醬料的菜式. 1.津淮街菲妮鞋店旁邊有一攤叫"斌啊鹵味" 2.中山南路大眾電影院對面,原來在義全街樓口的 3.說到鹵味攤不能不說到"洪瀨雞爪", 很多鹵味攤都打著"洪瀨雞爪"的字型大小其實都不正宗, 正宗的"洪瀨雞爪"當然在南安洪瀨了,分"貽慶"和"紅毛"兩個派系.美食街那家好像是"貽慶"的分店. 此外,贊一下我家老媽的鹵雞爪,可以自成一派了,衍生出來老妹吃雞爪的技術,啃完每一根都可以做雞爪的骨骼標本... 川菜: 近來川菜占據的市場份額日漸被後進的湘菜蠶食,餐館的質量數量已大不如前兩年,但其中不乏精品撐著這菜系: 1.津淮街前坂"川夢情" 2.南俊巷"鄉情" 3.花巷"小竹樓" 4.縣後街"蜀園" 5.六灌路附近的"重慶小天地",推薦花椒牛肉. 湘菜:日漸興起的湘菜,與川菜的麻辣不同,湘菜辣得自由,菜式不拘一格,越來越多的泉州人也漸漸喜歡上這種菜系. 1.美食街靠近津淮街入口左手第一家"湘湘館",湘菜的首選.推薦裡面的魚頭,干鍋田雞(有個同事很喜歡這道菜) 2.湘湘館對面的"毛家湘菜館",有幾家分店,浮橋那邊有一家. 推薦"粉蒸肉","炒豆苗", "霸王肘子"(好像是叫這個名字). 餐館: 這里推薦一些好吃的餐館(排名不分先後) 1.塗門街尾安記的二樓的小點心 2.六灌路的"老城區"系原鯉城區政府"行政飯店"(南俊巷區政府內)的分店,推薦"蒜泥白肉卷". 3.美食街口(靠九一路)好來川對面,店名"老字型大小薑母鴨" 4.美食街靠近"老字型大小薑母鴨"的"不見不散". 5.鍾樓狀元街1號區3號樓"紅石咖啡館",推薦"蜜制雞翅", "龜苓膏+煉奶", "葡國雞飯", "黑椒牛柳炒意粉", "炸魷魚圈" 6.關帝廟旁"祥發美食樓" 7.百匯對面"西海岸咖啡廳" 8.泉秀路農行大廈旁的"豪佳香" 9.田安路中段的"榕樹下",海鮮很不錯哦 10.泉秀路法院對面的"客家美食",裡面有個豆腐很好吃,忘了叫什麼了. 特色小吃:既然推薦美食,當然不能漏掉以下這些特色小吃了 1.貢糖:我知道的有兩家,六灌路一家(靠近大高雄刨冰),指揮巷(鯉酒下來一點點),別看這糖包裝簡陋,一點點就要十幾塊錢,貴哦!但是好吃,如果你不怕長痘痘的話. 2.綠豆餅: 這就是前面提到的"好帶的"特產了,不好吃我敢帶去堵舍友挑剔的嘴嗎?雖然綠豆餅是廈門的特產,但是泉州浦西的綠豆餅一點也不遜色,相比之下我更喜歡泉州的綠豆餅,七中旁邊那家. 其它:這里也有很多好料 四果湯:1.南門天後宮正大門(七中本校)旁邊,用料一點也不馬虎,2元起. 2.六中菲友體育館正門口旁邊的一家店, 人很多的那間就是了. 粥類: 1.美食街靠津淮街右手邊一家叫"粵式粥"什麼的...裡面的田雞粥 2.南俊巷"奇味鴨仔粥" 3.九一路的曉風書屋旁邊的"粥公館",這里的刨冰也不錯 刨冰: 1.塗門街綠洲附近的"不見不散",還有一家分店在網通大廈斜對面 2.六灌路的"大高雄" 3.六灌路的"我愛蘋果" 4."綠洲西點廳(塗門街,豐澤廣場)"的刨冰也不錯,加果汁的 中山路鍾樓直下,靠右100米左右,在"葡京"和"歡立杯"旁邊有一間小小的巷子,裡面的蔥排不錯. 美食街口的酸菜面 胭脂巷的咸飯 百匯對面的墨魚羹,鍋仔飯 "綠洲西點廳"的芋泥 田安路雙秀附近的那家"廣東燒鴨"(好像是這樣叫), 記得向老闆多要幾包梅子醬

H. 泉州哪一家牛肉好吃

泉秀路,世紀巨星旁邊,一家牛肉文,我以前都去那邊吃,超好吃的,很多開寶馬奔駛的都到那邊吃,中午很多人!對了,還有那邊的鹹菜一級棒!好久沒去那邊吃了,饞啊!看圖:牛肉文小吃

I. 泉州牛肉羹的由來

相傳泉州牛肉羹的問世與800多年前的南宋名臣陸秀夫有關。」許作曉介紹,據說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泉州市舶司提舉蒲壽庚降元,並與元兵一同追殺文天祥等人。 四月宋瑞宗死後,陸秀夫等人擁立年僅八歲的趙昺為帝。為逃避元兵追殺,他們時而居住在船上,時而上岸覓食,處境十分狼狽。一天,陸秀夫帶著幼帝潛入法石山討食,荒野里只住一戶人家,父女相依為命。家中唯一一條老耕牛幾日前被元兵宰殺,只剩下一張牛皮和四個牛蹄。無奈,陸秀夫只得與那父女一齊用刀將牛皮上殘留的肉屑一點點地刮下來,將刮下的牛肉放入沸湯中煮熟,並隨手加入一些海鹽和薑末,不料竟香氣四溢,令幼帝飽餐一頓。
第二年,宋元兩軍決戰,宋軍大敗。陸秀夫背著幼帝投海,南宋滅亡。但由陸秀夫和那農家父女共同製作的牛肉羹,經農家父女改進後,在閩南一帶流傳了下來。到了明代,隨著番薯從呂宋引入福建,番薯粉替代綠豆粉成了製作牛肉羹的主要原料,並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