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加盟 » 加盟店食品出問題陪多少錢
擴展閱讀
太平保險加盟店 2025-05-21 22:21:57
防滑托盤代理加盟 2025-05-21 21:52:55
加盟奶茶店從哪個渠道 2025-05-21 21:47:40

加盟店食品出問題陪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1-07-12 18:09:32

1. 實體加盟店跑了,購買的食品有食品安全問題,我能找品牌商索賠嗎

可以索賠了,直接投訴到12315就可以了,如果是電商平台購買的,也可以投訴到對應的電商平台。

2. 食品出現質量問題是10倍賠償嗎

是十倍賠償。

3. 食品安全問題 賠償底限是多少

在現行《食品安全法》實行10倍價款懲罰性賠償的基礎上,又增設了消費者可以要求支付損失3倍賠償金的懲罰性賠償;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1000元的,為1000元。
具體內容如下:
2015年4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經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自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黃薇介紹,新法修改力度非常大,從原來104條增加50條變成154條,對八大方面的制度構建進行了修改,並明確建立最嚴格的全過程監管制度。
針對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宣傳中存在的問題,新法明確要求:保健食品聲稱保健功能,應當具有科學依據,不得對人體產生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內容應當真實,與注冊或者備案的內容相一致,載明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標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並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葯物」。
在消費者關注的嬰幼兒配方食品方面,新法強調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全程質量控制,規定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實施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對出廠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實施逐批檢驗,保證食品安全。特別強調: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產品配方應當經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注冊。注冊時,應當提交配方研發報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學性、安全性的材料;不得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同一企業不得用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
對於廣受關注的轉基因食品,新法增加規定: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應當按照規定進行標示。同時規定,未按規定進行標示的,沒收違法所得和生產工具、設備、原料等,最高可處貨值金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新法將網購食品納入監管范圍,規定了經營者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義務,包括消費者通過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購買食品,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入網的食品經營者或者食品生產者要求賠償。
此外,新法還強化了民事法律責任的追究。一是增設了消費者賠償首負責任制,規定食品生產和經營者接到消費者的賠償請求以後,應該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二是完善了懲罰性賠償制度。在現行《食品安全法》實行10倍價款懲罰性賠償的基礎上,又增設了消費者可以要求支付損失3倍賠償金的懲罰性賠償;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1000元的,為1000元。三是強化了民事連帶責任。在現行《食品安全法》對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規定了連帶責任的基礎上,新法對網路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能履行法定義務,食品檢驗機構出具虛假檢驗報告,認證機構出具虛假的論證結論,使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也要求與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四是強化了編造散布虛假食品安全信息的民事責任。新法增加了條款,要求編造、散布虛假食品安全信息的媒體承擔賠償責任。

4. 食品出現質量問題是10倍賠償嗎食品吃出雜物能叫賠償嗎

食品出了質量問題是有10倍賠償標准,但是你吃出了雜物也是質量問題,但需要你提供證據如:人證、物證等。但你已開封包裝,也說不清楚,只能去找同批次食品去鑒定中心鑒定該食品是否有質量問題?

5. 食品質量問題怎麼賠償

要看適用的具體法規,法規不同,規定不同。一般是賠償三倍和十倍的規定。

根據「新消法」第55條規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消費者可要求商家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價款或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

而根據「食安法」第96條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拓展資料: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按照法律規定,如果消費的商品為食品且該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應優先適用《食品安全法》10倍賠償條款。

如果商家存在故意隱瞞商品質量問題的行為,則適用於「新消法」的欺詐行為,可以要求商家三倍賠償,最低500元的賠償。如果商家的行為不屬於故意,則不適用於「新消法」第55條。

另外,從商家的銷售行為來看,商家自身也無法判斷水果內部的質量問題,不存在故意欺騙行為,所以不適用「新消法」第55條的規定。同時也不適用於「食安法」的「十倍賠償」的規定。

6. 食品出現問題經銷商找誰賠償

對於食品質量問題,消費者可以向生產商索賠,也可以向銷售商索賠。
如果屬於生產商責任的,銷售商在向消費者支付賠償後,可以向生產商追索賠償。
如果屬於銷售商責任的,生產商在向消費者支付賠償後,可以向銷售商追索賠償。
如責任人拒不支付賠償,可以向法院起訴解決。

7. 朋友開了一家食品加盟店現在提供的原料出問題了 公司該承擔責任嗎

應該,產品出現問題要及時解決。若特別嚴重要先給客戶穩定情緒能夠給予多一點補償,一點點的重新讓客戶走到你身邊。原料有問題直接去找廠家,廠家也會調查明白後給予退貨的,運費也是廠家負責的。放心有錯就及時改正。

8. 廠家食品質量問題。把我顧客吃出問題,怎麼賠償

廠家食品出現質量問題導致顧客受損,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8)加盟店食品出問題陪多少錢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條食品經營者履行了本法規定的進貨查驗等義務,有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所采購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並能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的,可以免予處罰,但應當依法沒收其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百四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 食品出現質量問題都十倍賠償嗎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實際上在司法實踐中,對此法條的適用問題沒有存在多大的爭議。該款明確規定「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所謂的「消費者」,那肯定是與賣主發生了交易關系的買主,買主的損失且不論是否食用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造成身體健康損害損失,至少是存在購買此產品的金錢財產損失。只有發生了現實交易關系,才存在「消費者不但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的情況。故此,顯然是要有消費者的損害事實結果存在。
其次,《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共有兩款。其第一款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此規定與第二款的規定是相承的、一體的,不能割裂開來理解,也不是說二者存在什麼遞進或包含關系。從法律邏輯看,第一款是大前提,正因為有個大前提,第二款的小前提行為才可得出結論,要求賠償損失,進而可以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這里「十倍價款的賠償金」屬懲罰性賠償。這無可厚非,目的也是懲罰食品生產經營者生產或者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這一性質比較嚴重的違法行為,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也是人身權優於財產權的一方面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