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加盟 » 山西有名的面加盟店
擴展閱讀
現在開餐廳有沒有加盟店 2025-05-24 17:00:43
山西火鍋食材店加盟店 2025-05-24 16:59:01

山西有名的面加盟店

發布時間: 2021-06-21 03:02:00

⑴ 面館加盟店十大品牌有哪些

對於想要做面館加盟店生意的朋友,一定想知道全國面館加盟店10大品牌有哪些?哪些面館品牌是名氣大的面館加盟店10大品牌?接下來小編就為您一一道來這10個面館加盟店品牌。

面館加盟店10大品牌NO.1 魏王面:首先要介紹的是以三國為主題的麵食餐飲企業—魏王面面館。既然是做餐飲的那口味好才是王道,怎樣做出好的吃的面條,魏王面面館加盟對此可謂是研究頗深。魏王面取南北麵食的精華,在融合的同時經過六年的潛心研製,在2014年正式對外招商加盟,這就是特色中的融合。開家魏王面管不算房租租金的話,投資只需要三萬元左右就能開家特色面館,這才是小本創業的真正選擇。安徽魏王面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安徽的一家專業從事餐飲管理、技術研發餐飲公司,總部位於安徽省會合肥。魏王面公司主要產品有紅湯面、白湯面、拌面20多個單品,另有炒麵、蓋澆飯、風味冷盤、上海湯包、煎餃等安徽魏王面在2014年榮獲誠信、用戶放心十佳品牌

⑵ 陝西有名的麵食的加盟店有哪些呀急需知道詳細情況

我只知道陝西的扯麵加盟店,具體地址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江北利民開發區南京路大眾國際。

⑶ 山西最有名氣的面條叫什麼

山西的刀削麵名揚海內外,被譽為我國著名的五大麵食之一。家庭主婦們托起揉好的面團,站好優美的姿勢,飛刀之下面條如流星落地,魚跳龍門,削出的面條又細、又薄、又長。山西刀削麵內虛、外筋、柔軟、光滑,深受人們喜愛。 刀削麵同北京的打鹵面、山東的伊府麵、河南的魚焙面、四川的擔擔面,同稱為中國五大麵食名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關於刀削麵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蒙古韃靼侵佔中原後,建立元朝。為防止「漢人」造反起義,他們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全部沒收,並規定10戶用廚刀一把,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後再交回韃靼保管。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和好面後,讓老漢去取刀,結果刀被別人取走,老漢只好返回。在出韃靼的大門時,老漢的腳被一塊薄鐵皮碰了一下,他順手撿起來揣在懷里。回家後,鍋開得直響,全家人等刀切面條吃,可是刀沒取回來,老漢急得團團轉,忽然想起懷里的鐵皮,就取出來說:就用這個鐵皮切面吧!老婆婆一看,鐵皮薄而軟,嘟囔著說:「這樣軟的東西怎能切面條?」老漢氣憤地說:「切不動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團放在一塊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鐵片,站在開水鍋邊「砍」面,一片片面葉落入鍋內,煮熟後撈到碗里,澆上鹵汁讓老漢先吃,老漢邊吃邊說:「好得很,好得很,以後不用再去取廚刀切面了。」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晉中大地。後來,「鳳陽」出了朱皇帝(朱元璋)統一了中國,建立明朝,這種「砍面」流傳於社會小攤販,又經過多次改革,演變為現在的刀削麵。刀削麵柔中有硬,軟中有韌,澆鹵、或炒或涼拌,均有獨特風味。傳統的操作方法是一手托面,一手拿刀,直接削到開水鍋里,其要訣是:「刀不離面,面不離刀,胳膊直硬手平,手端一條線,一棱趕一棱,平刀是扁條,彎刀是三棱。」要說吃了刀削麵是飽了口福,那麼觀看刀削麵則飽了眼福。1985年山西財貿系統在太原技術比武時,飲食行業的削麵高手每分鍾削118刀,每小時可削25公斤麵粉的濕面團,看得人眼花繚亂。有順口溜贊曰:「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做刀砍面先用面、水5∶3的比例和好面(水溫為冬熱、夏涼、春秋溫),然後用濕布蓋住,醒20分鍾。把醒好的面團揉成橢圓形面塊放在面案上,左臂托案,右手拿砍面刀(砍面刀是一種特製帶把的刀,刀長40厘米左右,刀寬6厘米左右,刀片很薄,刀的重量輕),用右手的四指握住刀把,用小拇指頂住刀柄頭,砍面時先從面塊的里端開刀,第二刀接前部刀口,用前挑後砍的方式砍下一根根長約30厘米的面條下入鍋。普通刀削麵做法是,先用面、水2∶1的比例和好面。將面加水打成面穗後揉成面團,然後用濕布蒙住,醒半小時後揉勻、揉軟、揉光,揉成圓柱形後就可以削了。左手托住和好的面塊,削時由右至左一刀接一刀向前削入沸水鍋中。注意出力要平,用力要勻,這樣削出的面葉兒,一葉連一葉,恰似流星趕月,在空中劃出一道弧形白線,面葉落入湯鍋,湯滾面翻,又像銀魚戲水,煞是好看,熟練的廚師,每分鍾能削一百多刀,每條面葉的長度,恰好都是六寸。
拉麵---

又叫甩面、扯麵、抻面,是山西城鄉獨具地方風味的麵食名吃。清末陝西人薛寶展著的《素食說略》中說,在陝西、山西一帶流行的一種「楨面條」做法以山西太原平定、陝西朝邑、同州為最。其薄如韭菜,細似掛面,可以成三稜子,也可成中空之形,耐煮不斷,柔而能韌。這種楨條面就是現在山西的拉麵。拉麵可以蒸、煮、烙、炸、炒,各有一番風味。拉麵的種類也很多,有大拉麵、小拉麵、龍須面及空心面等等。一般7扣以下的為大拉麵,7扣以上的為龍須面,一般家庭做的為小拉麵。大拉麵的表演在太原街頭巷尾並不鮮見,但「麵食技藝團」的師傅們如此絢麗奪目的表演我還是第一次見。為了美觀和營養,面團被和成了綠色的蔬菜面,抻開,捲起,再抻開,再捲起,如此數扣之後,師傅們將拉好的面放在撒滿麵粉的幾案上抖開,而後兩手像搭毛線般地將面抻開並抖動著。整個景象就如碧綠的瀑布嘩嘩瀉下一般,蔚為壯觀。片刻之後走上前去,看到拉好的面已如絲般纖細,這已是龍須面的標准了。
龍須拉麵---

是流行太原一帶的傳統麵食,以其獨特的風味和精湛的製作工藝,馳名中外。它原是宮廷的一種食品後來傳到民間。傳說「龍須」是古代皇帝的賜名,可能因為這種拉麵細如須發,不絕如縷的原因。由於抻面姿勢優美,猶如交織在一起的龍須,入口香軟可口,故而得此名。在山西,人們壽誕生辰、聚友團圓時,常常要吃這種面,以示長壽和喜慶。龍須面配料精細,製作講究,其製作方法過去曾被認為是絕招,秘而不傳。拉麵做法:先用面、水5∶3的比例和好面,然後在上面抹點香油醒著,將醒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揉勻或搓成長條,雙手提兩端稍晃,再搓成長條狀,擀成片形,略醒後用刀橫切成小手指粗的長條,撒勻麵粉或抹勻香油,逐根或幾根並拉,拉成細條投入沸水鍋內,煮熟配上鹵即成。
八姑(拔姑)---

相傳在唐朝貞觀年間,八百里秦川天旱三年,顆粒不收,於是皇上李世民下旨百姓向綿山求雨,果然大雨傾盆而下,救活了莊稼,為此李世民特帶領滿朝文武赴綿山朝聖,隨同前往的還有他的叔妹世姑。豈料世姑到達綿山後即拜五龍聖母為師,不願再返長安。一日,她為一老婆婆做飯,但她自幼生長在皇宮,哪會做飯呢?所以和面時,面幹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終久和成了稀面,實在無法下鍋。於是順手拿了一隻筷子向鍋里撥面,但是怎麼撥也撥不斷,結果便撥成了長面,老婆婆吃飯時,順口問了一聲:「孩子,這叫什麼?」可是世姑卻因心慌將「這」字誤聽為「你」字,此時她已身入空門,不願再說真名,只好將乳名說了出來:「叫八姑」。從此,介休便有了「八姑」這種麵食。做「八姑」時先用面、溫水5∶3的比例和好面,然後不斷加水,不斷揣面,直至水面適中後,再用濕布蓋在面上,約醒放半小時置於碗內或盤中,下鍋的時候左手端碗,右手用削尖的筷子沿碗邊向沸鍋中撥出,煮好後撈出,澆上澆頭即可。

⑷ 山西太原最好吃、最有名的麵食館是哪家地址在哪兒

我知道兩個,非常不錯,你可以去吃吃看,在山大一院那有個(銀河飛渡)刀削麵一絕,還有在漪汾街後北屯村口,有個(給力面館)很給力的!!謝謝,手機碼字不容易啊!

⑸ 山西的麵食最有名的面是什麼面

⑹ 山西有哪些麵食比較出名

山西的麵食是一絕,不說有多少種澆頭,就光麵食的形狀都讓人看花了眼,據說得有一百多種麵食。



其實山西除了麵食出名以外,很多小吃也是很不錯的,例如平遙的牛肉乾,渾源涼粉、太谷餅、石子餅等。這么簡單一羅列,就能發現山西的美食確實數不勝數,並且還有很多美食等待著大家挖掘哦!


我是越南子柒,挑逗味蕾,不管飽!

⑺ 山西臨汾都有什麼比較有名的面館

一看就不是臨汾人,給你介紹下
臨汾最受歡迎的面是牛肉丸子面、大盤雞、削麵及其他麵食。
牛肉丸子面比較好的吃的比較多的是
貢院街的十鳳
彩虹橋頭的薛老五以及眾多的白家丸子面(排名不分先後)...
大盤雞的話就屬瑞氏大盤雞了
削麵比較好的是
老三和行家了,....
需要詳細地址
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