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菜鳥驛站的客服電話是多少
菜鳥消費者服務熱線:9519666
菜鳥合作夥伴服務熱線:400-178-7878
機構名稱:菜鳥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辦公地址:杭州市西湖區文一西路588號中節能西溪首座B1樓
菜鳥服務熱線服務內容:為菜鳥合作夥伴和消費者在菜鳥裹裹,菜鳥驛站,菜鳥自提櫃,菜鳥農村物流等業務場景下提供物流服務咨詢。
(1)哈爾濱加盟菜鳥驛站加盟費九萬擴展閱讀:
菜鳥驛站入駐標准
1、合作類型:非快遞公司承包區的快遞代辦點、以菜鳥驛站模式切入創業的站點、部分零售類及服務類店鋪。
2、硬體設備:店內有聯網電腦或智能手機、專業包裹貨架、監控、煙霧報警器、自動應急照明設備、防毒口罩、長膠手套(耐強酸強鹼)、滅火器、電子面單列印、PDA等。
3、經營空間:專業點店鋪實際場地面積≥20㎡,小站店鋪實際場地面積≥10㎡。需要有獨立的包裹存放區域,可以容納開展業務所需的接待台、貨架等。
4、經營時間:08:00-22:00內不低於10小時,且營業時間內有專人值班。
參考資料來源:
菜鳥驛站官網-聯系方式
菜鳥驛站官網-入駐標准
2. 剛剛,菜鳥驛站宣布:以後將免費送貨上門
官宣:菜鳥驛站自今天開始,免費送貨上門。
打心裡講,看到這一刻,我先是一絲興奮,尋思著,再也不要為了快遞跑上跑下,一絲興奮後,繼續陷入沉思,這確定是真的么?
確實是真的,幸福來得太突然,如夢初醒般,有網友表示不信,叫板:如果開通上貨上門,表演倒立嗦粉。
再仔細看,目前只限有北京、上海、杭州三座城市支持該服務,廣州、深圳、濟南、哈爾濱等更多城市測試運行中。
其實十年前,送貨上門這事,是必須要完成的,但現在不管你是在家還是不在家,一條簡訊,甚至簡訊都沒有,直接放在了驛站。
自從快遞驛站起來後,網友表示:已經兩年沒見過快遞員長啥樣了。
最後的這一公里,從爭議的話題,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01
最難的最後一公里
目前能做到快速送貨上門的,只有順豐快遞和京東快遞。其他所有的快遞,基本上統一由菜鳥驛站,聚集在一起完成派送,其實就是收件人自提。
然而早期,快遞員是送貨上門的,而一些上班族因收貨不方便,包裹放在臨近的便利店,有的還要額外出1元費用,大部分轉嫁給收件人付。
便利店是最初的快遞驛站。
然而,便利店為了搶流量,部分開始出現免費。免費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不顧包裹安全,包裹丟失或者破損等一系列問題經常發生。
隨著網購不斷興起,快遞數量,持續長達二十年50%以上年增長率;逐漸便利店,開始容不下如此大的量,包裹堆積到如山,擺滿門前空地,任憑風吹雨打,此時,也無法滿足包裹暫存量。
2013年阿里巴巴創辦菜鳥,順豐、四通一達(現三通一達)領投,驛站開始成立。最後一公里,全部由驛站承包,解決最後一公里的難題。
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200億件,用時僅83天,比2020年突破這一數字快了整整45天,平均一天就有2.4億個快遞,商業部預計,今年包裹總運輸數量超950億件。
要知道20年前,全國總快遞件,才1.1萬件。20年時間,總量增加近860萬倍。
阿里巴巴年報報道:菜鳥驛站包裹量較去年,強勁增長100%。
快速的數量每年驟增,也迎來了價格戰。9.9包郵,1包郵等,低價格還在不斷血拚,低價又持續帶來高量增長。
但低毛利率的單件,不斷暴增的包裹數量,以及不斷增長的人工成本,徹底壓垮了最後一公里路程。
做個推演,一個快遞員送貨上門,一件平均用時3-5分鍾,一個小時內,完成20件,一天12個小時不休息,頂多完成240件。每天面對過千件快遞,對快遞員和公司都是災難性的一步。
快遞物件止步在驛站的原因是:
一、快遞員難:隨著包裹量的增加,快遞員的壓力日漸增加,派件效率難以提高。最讓快遞員害怕的是丟件、延誤、被投訴。一被投訴就是罰款。
二、消費者難:包裹寄放在門衛、物業、保安室有風險,冒領、丟件時常發生,有的門衛甚至不給放置。另外快遞單上個人信息和隱私也容易被泄漏。
三、基層驛站難:一方面是租金上漲,快遞加盟網店租金成本往往佔到運營成本的20%左右,有時還會有來自總部的罰款,另一方面行業競爭激烈,快遞價格難以提高。只有存件的驛站已經生存艱難,額外增加派件,難上加難。
順豐、京東快速是如何做到最後一公里的呢?是人海戰術,順豐在職員工數量26萬人,京東員工數量超32萬人。
而申通員工數量是15萬,圓通員工數量是10萬人。遠低於順豐、京東。
順豐、京東兩位老大哥,完成最後一公里的代價是,前者價格高得離譜,後者十年才盈利。
驛站自取,是最好的一公里距離。
02
驛站戰勝了最後一公里
這兩年,驛站已經逐漸普及,目前菜鳥旗下的菜鳥驛站已經覆蓋了全國各大城市和縣區,總數量超過5萬多個驛站,基本上覆蓋到絕大部分社區。
數量還在增加,近期,網路上流行著開驛站創業的潮流風。
因為加盟費比較低,0傭金,可以坐著收錢的好生意,這兩年驛站快速發展。是否飽和不做判斷,但基本上到了量變到質變的階段,這個質變就是完成最後1公里送貨。
菜鳥驛站也可以開始實現最初的服務宗旨了。
菜鳥驛站最終的服務是:持續提升末端運作效率,並為用戶提供包裹暫存、代寄等服務,致力於完善最後100米多元化末端服務。
在曾經驛站數量不足之下,完成100米末端服務比較難,現在驛站數量完全普及。是時候完成阿里巴巴最後的100米。
加盟一個驛站,0傭金。每一單存件可以返佣0.35-0.8元/件不等,平均0.6元。對於快遞價格戰血拚的現在而言,義烏網路單件發貨費用已經低至2.3-2.8元/件,這個返佣比例超過了10%,已經是很高了。
這么大的高比例返佣到快遞驛站,加上0門檻,7年時間里,終於實現了驛站基本上普及度。完成最後1公里,送貨上門,就從今天開始實現了。
快遞公司無法實現的事情,最終,在阿里巴巴旗下的快遞驛站幫助下實現了。
這個時間點,也恰好是阿里巴巴被罰182億,螞蟻被三次約談後的一個大利好宣布。也剛好可以沖淡近期阿里過多的負面新聞。
同時,這一刻,快遞驛站,整合了整個快遞企業,又可以圍攻京東和順豐。
阿里巴巴自京東成立後,因京東有自己物流,可以輕松實現隔日達/當日達,並且可以送貨上門等優勢,對淘寶形成降維打擊。
自京東對戰淘寶以來,十年了,期間阿里收購中通快遞,成立淘寶超市,兩個大佬正面交鋒,在物流這塊短板上,一直無法超越。
今天阿里終於在最後1公里,揚眉吐氣,目前唯獨在速度上,不及京東和順豐。
但別忘了,驛站負責送貨上門,也就代表了,驛站以後可以無縫對接快遞公司,幫助快速公司省下大量派送員。有效節約成本。
快遞行業,成本是生存和競爭的最大優勢,有了更低的成本,可以持續跟順豐更持久的價格戰。
三通一達,在阿里的帶領下,又添了一筆勝券在握的希望。
03
迎合政策
除了以上服務上的優勢外,未來也可以更好地迎合政策。
上周時間,《郵政快遞包裝法管理辦法》公布一條政策,未來會改變快遞的包裝方式。
新法規定:寄遞企業應優先採用可重復使用包裝物優化包裝、減少包裝物的使用。
暗示了以後寄件,快遞公司優先使用可重復使用的快遞包裝盒,減少其他包裝帶來的塑料泛濫使用。這種快遞盒,必須要歸還快遞公司。
主要是降低塑料的使用量。降塑令實行後,生活中多個環節,涉及塑料使用的地方,都在降低使用率,包括快遞包裝上的透明膠。
而送貨上門,良好的服務體驗上,可以無縫對接回收的快遞盒政策。
目前盡管數量龐大,普及時艱難,但在未來的時間,政策發生變化時,已經做好了跟上服務體驗的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