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平台費用 » 陝西漢中涼皮米皮加盟費
擴展閱讀
牛肉館加盟熱線電話 2025-07-18 11:14:22
加盟店比打工掙錢嗎 2025-07-18 11:07:06

陝西漢中涼皮米皮加盟費

發布時間: 2022-02-14 01:13:59

㈠ 陝西漢中熱米皮

好像漢中熱麵皮是確少這方面的介紹。(自己看吧,適當選擇您認為合適的)
漢中熱麵皮,是將大米磨碎製成的麵皮蒸熟後,用鹽、辣椒、醋等調味料攪拌,再配以時令蔬菜即可食用的一道美食。漢中熱麵皮,口感鮮香麻辣,麵皮筋道適合各類人群食用。
漢中麵皮起源於秦漢時期,相傳劉邦在漢中稱王,命蕭何修築山河堰,糧食連年豐收。農民為改善生活,把麵粉加水稀釋,蒸成薄餅,切條涼拌而食,味道很美。一日,劉邦微服出訪,進入百姓之家,好客的農民便以涼拌蒸餅絲條招待。劉邦邊吃邊稱贊,問及名稱,農民說不出來,劉邦聽了製作方法哈哈一笑,信口說道:「此乃蒸餅也。」後來,人們改用重疊式竹籠,一次可蒸數張,而且又大又簿。切成細條,筋絲柔韌,軟而不斷,恰像皮條,改名「麵皮」。 說起麵皮,漢中還流傳著一個「麵皮知府」的故事。清代康熙年間,漢中人張某在河南汝陽當縣官。有一年朝廷派欽差大臣到汝陽視察,張知縣未備酒宴,只有家鄉的麵皮簡單招待。欽差大人沿途吃喝,早覺胃口油膩,一嘗麵皮,喜之不盡。問起製作方法,張知縣一一奉告。欽差回朝不久,張知縣就提升為洛陽知府。人們一致猜定,很可能是一餐麵皮討得欽差心歡,美言上奏天子而陞官爵。此事傳回漢中,被老百姓戲稱為「麵皮知府」。但令人遺憾的是,北京人至今不會蒸麵皮。可能是欽差大人把製作方法全忘了,即使想吃也做不出來。
麵皮被譽為漢中風味小吃的「四絕」之首,它是把大米(最初用麵粉)放入水中浸泡四個時辰,然後推(或打)成米漿,上籠蒸成薄薄的餅子,置於通風處降溫,抹上菜籽油切成細條,調入精鹽、米醋、醬油、胡椒粉、薑汁、蒜泥及紅油辣椒等佐料,拌勻即可食用。也可配點蘿卜絲、豆芽菜,看起來白里透紅,或配以菠菜白綠相間。吃起來微辣微咸,酸香可口。自古而今,漢中人就有用麵皮招待親友的習慣。漢中盆地氣候濕潤,水源豐富,土地肥沃,物產豐腴,盛產稻米,素有「魚米之鄉」稱譽。漢中米麵皮子就是以當地盛產的優質大米為原料,頭天將大米淘凈,浸泡磨成漿,漿不可過稠過稀,以薄糊狀為宜,然後以特製的白鐵皮平底圓鍋盛漿,置滾水中,稍燙便熟。提出平底鍋,涼水中略浸,以筷頭順鍋沿一旋,反扣,一張雪白柔軟的麵皮子便成了。將麵皮抹點熟油,疊折後用刀切成指頭寬的面條。這麵皮柔韌平常,入口綿軟,光滑細膩,口感極佳。當然,麵皮離不陪襯,一般加點黃瓜絲或滾水氽過的豆芽,豇豆,多為爽脆之物,彼此相得益彰。此外,絕少不了調料:醬油、醋、蒜泥、味精、辣椒、芥末、芝麻醬、香港、一一俱全。尤其辣椒。是最上味的調料,倘缺少了紅油辣椒,便少了魂。 吃麵皮不分節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均有做有賣,隨時可得。米麵皮子是漢中人待客的上等飯食。大小賓館,上席便金樽美酒,山珍海味,決不可少一大盤麵皮,而且這麵皮準定最受歡迎,最先吃凈的。即使那病得茶飯不思的人,也想吃碗米麵皮子,開開口胃。後來,人們改用重疊式竹籠,一次可蒸數張,而且又大又簿。切成細條,筋絲柔韌,軟而不斷,象面條狀,改名「麵皮」。(這里的麵皮的面指:用大米做的非麵粉做的。) 然而,漢中人製作麵皮的工藝越來越精。如今早由原來的麵粉稀釋改為大米磨漿。配料、調味更為講究。冬天吃麵皮你能保暖,夏天吃你能消署,春天吃你能解乏,秋天吃你能去濕,真可謂是四季皆宜的、不可多得的天然綠色無公害食品。 《本草綱目》上說:米能養脾,麥能補心。脾好了,人性柔,心好了,人實誠。 漢中麵皮又叫涼皮,根據原料選用的不同,叫法也不同,用(大)米製作的叫米皮,又叫涼皮,用面(粉)製作的叫麵筋麵皮,按口味分為漢中麵皮和秦鎮麵皮,由於漢中麵皮比秦鎮麵皮鮮嫩、滑爽,口感好。存放時間適當長些的麵粉比新磨的麵粉的品質好,民間有「麥吃陳,米吃新」的說法。故大米要用新米。

㈡ 陝西涼皮和漢中涼皮是一種嗎

一般陝西涼皮指的是擀麵皮,也就是用麵粉做的,通過揉搓洗出麵筋,剩餘的漿蒸熟;漢中涼皮一般都叫做麵皮
,是用米做的,是將米磨成漿然後再蒸熟

㈢ 陝西漢中涼皮的製作在那可以學

涼皮在陝西漢中,一般叫麵皮,根據原料不同,麵粉稀釋蒸出的叫麵皮,米漿蒸出的叫米皮,俗稱為「麵皮」或涼皮,又叫釀皮。陝西大街小巷的餐館,小吃店基本都有供應,其中又以漢中涼皮最受歡迎。一來口感筋柔適口,涼皮調料風味獨特;二來涼皮的起源也從古漢中開始。涼皮可以說是陝西的風味小吃中最受歡迎的品種,被譽為漢中風味小吃的「四絕」之首。麵皮以「白、薄、光、軟、釀、香」而聞名。涼皮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因為「涼」,所以在夏天吃的人更多。在冬天,熱麵皮,又是人們的最愛,將剛蒸出的麵皮簡單一切或不切,淋上熱的調料汁,就是漢中熱麵皮。陝西涼皮種類繁多,涼皮的做法各具特色,口味也不盡相同。從製作方法上可大體分為:蒸麵皮、擀麵皮和烙麵皮。蒸麵皮的主要製作方法是由麵粉(將麵筋洗出)或米粉加水均勻攪拌製成糊狀,盛入圓形平底的金屬容器,搖擺涼皮容器使面/米糊平展得鋪在容器底,然後放入開水鍋或蒸籠內蒸制(蒸熟後的圓形整張皮子大約0.5厘米厚,直徑近1米)。隨後把蒸出的皮子過涼水冷卻,抹上菜籽油,用近1米長、20餘厘米寬的大鍘刀切成寬0.5厘米至2厘米的長條(根據製作材料不同,顏色有稍許不同,漢中米皮雪白透亮,麵皮微黃),調入精鹽、米醋、醬油、胡椒粉、薑汁、蒜泥及紅油辣椒等佐料,拌勻即可食用。也可配點蘿卜絲、豆芽菜,看起來白里透紅,或配以菠菜白綠相間。吃起來微辣微咸,酸香可口。涼皮要好吃,不僅蒸出的皮子勁道,關鍵也是要調好配料。

㈣ 本人是陝西漢中人,我想開一家熱米皮店,不知道取什麼店名,不想要什麼陝西涼皮,漢中熱米皮這樣的名字,

這個店名要簡單好記,假如你姓李就起個李記熱米皮等就行

㈤ 陝西漢中涼皮的來源那個最好

我覺得這個比較靠譜;

據《漢中日報》載,相傳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漢中之戰,曹操部下用船押運糧食途經褒河,陰雨連綿,河水暴漲,一船大米被淹在水中,三日過後,河水下跌,整船大米被水浸泡的無法運走,曹操部下將押運看管運糧船隻的士兵打的死去活來,當時給軍營做飯的衡志四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暗暗流淚,一則不願讓士兵挨打,二則不能讓貴重的大米白白浪費,經過一夜苦思冥想,第二天把侵泡的大米磨成濃米漿,加上適量的白糖,在竹籠里蒸成米糕饃,切成方塊給士兵吃,一舉成功,衡志四大喜,又將濃米漿加入適量的水放在竹籠里蒸成薄皮,切成條狀,調入鹽、醋等調料,使士兵吃後大喜。沒有來得及做的就晾乾成粉,用時再加水調漿做麵皮。一船浸泡的米消除完,衡志四覺得曹操部下不問青紅皂白毒打士兵,不知那一天會輪到自己頭上,便告別軍營回到故鄉城固縣上元觀。幾年過後,家鄉連遭洪水,衡志四無法生計,便想起了他在軍營作麵皮的事,便借債設制了一套竹笆笆等工具,在上元觀做起了蒸麵皮的生意,久而久之,人們也用紅薯粉、土豆粉、麵粉單獨蒸或相互混和蒸制麵皮獲得成功,麵皮遂開始在漢中流傳。

在這里看到的:網頁鏈接

㈥ 求漢中米皮的配方

漢中麵皮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漢中人從小就是吃麵皮長大,對麵皮的製作方法半點也不陌生。原來小的時候,家在農村的父母都是用石磨將泡好的大米磨成米漿,然後來蒸麵皮。現在城市裡的人,都是用打漿機直接來打,因為這樣快並且省時間。還有一些外地人的說麵皮不好吃,那是因為他們吃的都不正宗,基本上超市裡賣的這種都是用麵皮機蒸出來的,自然沒有手工的好吃。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麵皮是統一的叫法,製作原料其實有很多,比如大米、紅苕粉(這種做出來的有的叫粉皮,但基本上需要調配下,因為單用紅苕粉蒸出來的麵皮很黑,但味道卻很獨特)、麵粉(就是傳統說的洗麵筋的做法)。今天本站主要以大米制的麵皮為例,分步驟寫一下麵皮的製作方法。

1、打米漿

打米漿之前要把大米進行泡一下,大約需要泡1個小時左右;在打的時候不要放太多的水,因為清水放的太多了會讓米漿太稀,蒸出來的麵皮不夠好吃;打好的米漿放起來沉澱一下,蒸的時候用勺子將米漿均勻的攪拌。

2、蒸麵皮

蒸麵皮的時候,在鍋里燒點開水,把特製的麵皮巴巴放在熱水上面,一定要放平,以防止加了米漿之後會傾斜;鋪上麵皮布布(上面要用菜子油刷一遍,鋪的時候把兩個特殊的角留在外面,方便蒸好後將麵皮提出來),然後把打好的米漿均勻的倒在布布上面,不要倒太多,用勺子將米漿抹均勻;蓋上鍋蓋,加上柴火,開始蒸,等到鍋的氣圓了,或者麵皮開始鼓起氣泡,即可以起鍋了;用手提起麵皮布布的兩個角,將蒸好的麵皮倒在案頭上放涼。

3、切麵皮和備料

將放涼的麵皮一張一張的折疊起來,用大刀切成細條,裝入碗內備用。接下來開始准備一些料,比如配菜,可以選自己的喜歡,常見的有豆芽、菠菜、土豆絲、芹菜、紅蘿卜絲等,將這些菜在熱水裡過一下,熟的程度根據個人喜好,過了之後需要用涼水涼好。

第二步就是最重要的配麵皮水水了。這塊的學問最為關鍵,一些很好吃的麵皮都有自己的獨特配方,麵皮里的調料非常之多,蔥花、姜米、花椒、草果、大料、蒜蓉、醋、香油、麻油、辣椒油等。准備好這些調料,就可以開始最後一半了,拌麵皮。

4、拌麵皮

麵皮一般不會單獨的放鹽,都會把鹽加在醋里(自己吃是這樣,不要生鹽),但現在有些地方也會加生鹽,因為自己的口味不一樣,但建議一定要放細鹽。將弄好的配菜放在碗底,把切好的麵皮加上一些,然後分別加上准備好的調料,拌勻即可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麵皮可以根據各人的習慣,切粗或是切細,味道絕對不同,一定要自己演講才會知道喲!

㈦ 跪求陝西漢中正宗涼皮做法配方

手工蒸涼皮資料:1.麵粉10斤加35℃溫水5斤和成面團,靜止保溫醒發30分鍾。2.將面團放入常溫水中揉洗出麵筋,面漿低溫沉澱5-8小時。3.去掉面漿上部清水,攪勻後用婆美比重計測量面漿濃度為16-18波美度,再加入8-10克筋力源(提前2小時用涼水溶解)、0.5斤食鹽攪拌均勻,靜止20-30分鍾後過濾。4.旋子擦油放入開水上預熱,再加入200克-300克涼皮糊,搖晃勻後放入開水鍋內,蓋鍋蒸2-3分鍾即可出鍋。5.麵筋加泡多源上籠蒸30分鍾,熄火停5分鍾出鍋。

㈧ 涼皮加盟條件,涼皮加盟費多少錢

涼皮不需要加盟就很好做,學技術自己開店,在夜市或學校邊上都可以,小店要不了多大面積

㈨ 陝西漢中涼皮怎麼做的!!配料有什麼講究!!

製作米皮首先要用專用的蒸籠,要求密封好,篾面光滑平整,打漿機,一次成漿,不出渣,和打豆漿的不同,市面上有售。
泡米:把米洗一遍,浸泡四小時左右,入口咬即碎即可。
打漿:打漿機填料口上方放一水龍頭,水流成線不斷即可,泡好的米濯凈瀝干,打開機器,添米。
燙漿:十比二的開水,緩倒入米漿,順一個方向攪動米漿
蒸制:火要旺,鍋要深,籠屜內放濕籠布,也可以在布上放塑料膜,優點是蒸出來的米皮不會和布沾在一起,並且光滑。把放好籠布的籠屜先蒸幾分鍾,然後在布上刷油,根據需要的米皮的厚度放漿攤均勻。蒸到米皮起泡即可。整個過程要快,大約二分鍾左右,最多不超過四分鍾,超過四分鍾還不起泡的米皮只有喂豬或仍掉,原因是火不行,或鍋不深水太少,籠密封不好漏氣.時間過長,米皮水分揮發太多,乾裂,蒸汽形成小水滴滴到涼皮上,都會導致出廢品。最底下的籠屜容易出現水滴的問題,簡單的解決辦法是不放漿當擺設,但也放籠布。器皿上刷油,兩手提籠布的一端,倒扣在上邊,刷油。下一張扣在第一張上面,刷油,依次類推。
蒸好的米皮檢查一下:厚度=米漿的多少硬度=米漿的稠稀筋度=燙漿根據自己的需要可以做適當調整,滿意為止
這是地道的家鄉做法,市場經營的還可以放添加劑,使工序簡單,或米皮更白更筋更晶瑩剔透。不過屬於畫蛇添足一類的小伎倆,失去了米皮應有的外觀和風味。

我是漢中人,正宗的漢中熱米皮(漢中人叫熱麵皮)是用大米打漿蒸出來的,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要准備的東西有:豆漿機,蒸籠(配套的布),蒸鍋,大米(事先用水泡好),各種調料,黃瓜,豆芽(或者其他喜歡吃的蔬菜)

1、將泡好的大米打成漿。

2、准備好蒸籠,將布弄濕,平鋪在籠屜上,然後將打好的米漿攤在上面(千萬不要攤厚了,要不成糕了)等籠屜上汽一分鍾左右就可以將蒸好的麵皮連布一起從籠屜上取下,貼在案板上(最好是鐵的),按照個人愛好切成條狀,一般熱的切的比較寬(5CM左右為宜)。

3、關與配料問題,其實黃瓜跟豆芽口味都比較不錯,黃瓜切絲直接放進去,豆芽用開水抄一下再跟麵皮一起調,漢中本地用黃豆芽的較多。

4、調料最重要的是油潑辣子
將以下材料八角170克花椒220克薑片150克良姜50克甘草100克畢卜50克桂枝100克桂皮100克白鬍椒100克茴香50克肉扣80克白扣50克丁香25克,當然主要還是干辣椒磨碎,後攪勻,將燒冒煙的菜油涼至不冒煙,澆到辣椒上,油要多,高度超過辣椒

至於其他的鹽,醬油,醋就看個人愛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