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麥當勞的起源
1955年誕生的麥當勞連鎖快餐機構,至今已發展成為在世界范圍內擁有30000家分店的跨國公司。麥當勞是餐飲行業的世界第一品牌,年初,由國際著名品牌研究機構世界品牌實驗室推出的2003年世界最有影響力品牌100強中,麥當勞名列第二位。
麥當勞的成功緣於它的創始人創造了一種適應時代要求的商業模式,並通過制訂統一和規范化的標准,使其可以迅速的復制擴張。六、七十年代正值美國進入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人們生活工作節奏加快,用於吃飯的時間越來越短,特別是個人大量擁有汽車後,途中快速用餐的需求出現了,而在一些機場和高速公路路口設立的麥當勞快餐店滿足了人們的需要。麥當勞伴隨著美國經濟的騰飛而獲得巨大成功,無形中具有了某種政治文化意義,人們視其為代表了美國的國家形象,同時,能夠在麥當勞用餐被視為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特徵之一。在早期發展過程中,麥當勞逐漸形成了具有強烈美國CI理論特徵的以紅黃為基本色調、以M為品牌標志的CI體系。麥當勞的品牌內涵中包含了其產品品質、產品市場定位、品牌文化、產品標准化生產及品質保障機制、品牌形象推廣、特許經營的市場擴張模式等。麥當勞以其獨特的成功商業模式獲得了世界餐飲第一的地位,吸引了世界的強烈關注,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使得品牌得以快速傳播,很多人沒有見到麥當勞之前就在書本上、電影里熟悉麥當勞了,所以麥當勞進入新市場時不需要做廣告,往往就會顧客盈門。比如在中國,麥當勞登陸北京和上海時當日單店的造訪顧客都超過了萬人。相比之下肯德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就品牌影響力而言,它一直處在麥當勞光環的陰影下,彰顯了老大和老二間的不同際遇。
隨著工業時代的結束以及人們文化心理的變化,麥當勞的商業形象招致了眾多的非議。為了吸引顧客,麥當勞把兒童作為了主要的目標群體,並建立了滑稽幽默的麥當勞叔叔形象。正是這一錯誤定位使麥當勞從1998年開始業績連續下劃,幾年時間股票縮水70%。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麥當勞已經開始把青少年作為自己的主要目標人群了。
作為世界級的品牌巨頭,麥當勞在品牌傳播方面的投資是不惜血本的,但是由於操作不當存在著大量的敗筆,其根本原因在於企業本身忽視消費者心理研究,把自以為有價值的信息硬性灌輸給消費者,罔顧消費者的心理反應。套用一位美國企業家曾經講過的一段經典名言「我知道自己的廣告費有一半被浪費掉,遺憾的是我始終不知道是哪一半」,麥當勞的廣告費一半或者更多是浪費在自鳴得意自我欣賞方面。
全球統一宣傳策略,忽視地域國度區別
作為世界范圍內具有廣泛影響的跨國公司,麥當勞想當然地採取了無差別的品牌宣傳策略,這固然可以獲得規模化的優勢,但是由於各國文化心理審美習俗差異往往導致效果差強人意。比如麥當勞的廣告片里擁有大量的滑稽鏡頭,這也許符合部分美國受眾的欣賞習慣,但是卻不一定適合理性務實的東方消費者;麥當勞聘請一些大牌體育明星作為品牌代言人,這些明星本人以及他從事的運動在美國也許有很多人追捧,但是在另外一些國度可能卻波瀾不起;麥當勞快餐店在歐美發達國家可能只是中低檔餐廳,其顧客是藍領等中低收入消費者,而在發展中國家卻是中高檔餐廳,出入者大多是收入較高學歷較高的白領階層,顯然他們的價值觀念和審美習慣不會是相同的。不同人種的口味是不同的,麥當勞食品以牛肉為主,而東方人對雞肉更感興趣,即使在麥當勞,雞肉的銷量是牛肉的七倍,這是經營者不願意麵對的尷尬事實。麥當勞有意無意中在品牌宣傳過程中渲染了美國本土的文化觀念和價值觀,在一些民族意識強烈的國度引發了人們的反感。頑固的全球統一化策略,是其在一些國家遭遇抵制並制約其在世界范圍內擴張的根本原因。
品牌定位不準,宣傳顧此失彼
麥當勞在相當長時間內把兒童作為自己的目標人群,為此他們塑造了麥當勞叔叔形象,並在餐廳里建立了兒童樂園,通過文藝作品和電子技術創造了大量卡通人物和游戲,經常派人在公園和幼兒園向兒童派發帶有M標識的小禮品,希望能夠吸引以兒童為中心的家庭消費者。盡管推廣活動做的十分精彩,效果卻令人大失所望,兒童所佔顧客比例低的出人意料。原因在於兒童沒有自我消費能力,他們在家庭消費決策方面的影響力也十分有限。這一策略的危害在麥當勞逐漸步入困境後才被管理層認識到,使他們決心把宣傳的重點目標轉向青少年。另外,麥當勞作為一家從事提供方便快餐的服務機構,為了開展多元化,經營與其品牌屬性差別甚遠的童裝,是其對自身定位和消費者定位把握失當最為明顯的表現。
廣告理念陳舊,廣告表現拙劣
麥當勞的廣告理念還停留在表現具有強烈美國特徵的VI(視覺CI)符號和近乎雷同的商業信息灌輸,表現方式則是西方的滑稽擴張情節+簡單的商品促銷信息。比如一則電視廣告里:一對夫婦帶著一個兒童坐在公元里,兒童吹起氣球,氣球變大後把他身體帶起,父親一把把他拉住。旁白:一切不足為奇,只因有麥當勞, 雙層吉士堡只賣六元。這類看似創意奇特的滑稽廣告如果偶爾出現還能夠博得受眾的好奇,可是類似的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畢竟滑稽不等於幽默,搞笑不同於有趣。在著名的鞦韆寶寶廣告里:一個嬰兒坐在搖動鞦韆里,當鞦韆搖近窗戶時,嬰兒咧嘴笑了,當鞦韆遠離窗戶時嬰兒就哭了,這時鏡頭一轉,觀眾看到窗外有一個麥當勞的黃色M標志。看到這樣的廣告我們不禁要問,一個還不會吃飯更沒有吃過麥當勞的嬰兒會對麥當勞有所認識有所喜好嗎?顯然創意者為了追求嘩眾取寵的效果而忽視了廣告情節的內在邏輯,而看到M就笑看不到就哭的嬰兒已經被描繪成為一個只會條件反射的小動物。「多多選擇,多多快樂」是麥當勞廣告想傳遞的品牌承諾和體驗感受,但是僅僅通過一些滑稽的情節堆積是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的。麥當勞廣告盡管個別來看無不創意獨特新穎,但是整體上缺乏深度。盡管能夠提高品牌知名度並達到強化提示的作用,但是無助於提升品牌形象和提高品牌的忠誠度和偏好度。需要強調的是以強化視覺識別系統為主的美國式CI理論已經證明不適合亞洲人,而以日本為代表的強調行為和理念識別的CI系統更容易成功。
忽視消費者感受,危機公關策略缺失
「顧客是上帝」、「讓顧客滿意」似乎是太平庸的口號,但是「提高客戶滿意度」卻確確實實是當今國際一流公司的最高企業經營宗旨。意外的是,而我們發現麥當勞是不太關心顧客是否滿意的。在著名的TOM財經網站有一個針對麥當勞滿意度的網上調查,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認為很不滿意的有6050票, 佔41.31%; 認為一般的 5563票, 佔37.98% ;認為還行的3034票 ,佔20.71%。堂堂的麥當勞居然只有20%多的顧客對其基本滿意,說明盡管其品牌知名度很高但美譽度和忠誠度卻很低。餐廳是顧客對品牌進行體驗和直接溝通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場所,如果顧客的消費體驗和其預期相差甚遠,不管你的品牌宣傳的多麼好對他們都不再發揮作用。近期關於顧客投訴麥當勞的事例很多,比如麥當勞「紅茶消毒水事件」、「毒油外泄事件」、「顧客流血事件」等被媒體廣為報道。令公眾關注的不僅是麥當勞這樣的國際知名企業居然會出現這樣的惡性事件,更令人不解的是麥當勞在應對顧客投訴時的傲慢無禮。從專業角度看,麥當勞在應對事件時採取的迴避推委表現了與其世界知名企業極不相稱的危機公關能力的短板,這對一個著名品牌來講是十分致命的。
麥當勞變臉,能否返老還童
面對連年的業績下滑,麥當勞也嘗試了很多辦法,但大多因效果不理想而不了了之。而重新定位目標人群,由兒童轉向青少年是麥當勞營銷戰略變革中最大的轉折。目標人群鎖定青少年無疑是正確的,因為之前就是青少年一直支撐著麥當勞的大半江山。2003年 9月,麥當勞在全球統一實行品牌更新。9月25日,麥當勞在中國全面更新品牌LOGO、口號、個性、電視廣告及主題歌曲、員工制服等,中國560多家麥當勞分店的員工脫去傳統著裝全部換上黑或紅的運動T恤衫,戴上棒球帽,原來延續了近50年的「常常歡笑,嘗嘗麥當勞」全面更新為「我就喜歡」,時尚現代的價值觀取代了麥當勞以往「溫馨」的品牌理念。為了迎合目標人群具有崇拜明星、追求時尚潮流、略帶叛逆個性的心理特徵,麥當勞大打體育牌,不僅出資贊助奧運會,還請姚明、王力宏擔任自己的代言人。對於這種變革從整體戰略來講是非常正確的,但在實際執行中卻有不盡人意之處。
首先,麥當勞的標准色由金黃色和紅色變為金黃色和黑色是不是合理。青少年具有標新立異和叛逆的心理特點,把紅色變為黑色就是為了表現和迎合這一心理特徵。黑色可以表現另類、魔力,但是黑色並不是一種具有積極意義的色彩,黑色往往還代表破壞、罪惡。在文藝作品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魔鬼、陰謀者往往是以黑色為標志的。叛逆乃至破壞傾向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部分心理特徵,以黑色作為標准色會起到強化青少年叛逆心理作用。從電視劇《流星花園》的禁播,我們不難得出迎合青少年性格中的某些缺點是不為社會所容許的,對於一個立足長期發展的國際化企業,麥當勞顯然更應該兼顧商業和社會道德關系。
其次,麥當勞作為一個提供快速食品的服務機構,其品牌屬性是有別於一般快速消費品和運動用品的。和體育綁在一起是不是最好的選擇、聘請體育明星是不是最合適的選擇都有待商榷。在麥當勞網站關於對顧客最有影響的人物的網上調查中,筆者得到了支持自己觀點的論據:有 43560人參與了投票,認為對自己最有影響的是:父母 : 43.514%, 18955票 ; 電影明星/歌手: 6.421% , 2797票; 運動員 : 6.053%, 2637票 ; 教師: 26.003%, 11327票; 政治家: 6.046% 2634票 其它 11.960% 5210票 。可見大多數麥當勞的顧客 最容易受到父母和老師的影響,而不是明星或者運動員,這些名人也許吸引力很大,但是影響力就很低了。麥當勞的店員內襯黑色體恤外套白色籃球運動服的打扮,是各種品牌要素的簡單堆積,畢竟餐廳不是迪廳也不是路邊酒館,如果在麥當勞餐廳來一段迪士高,或者吃過兩個漢堡包後翻兩個跟頭,那是令人難以想像的。
Ⅱ 在學校附近開什麼店好
在學校的周邊開店,學生自然是店內的主要消費群體,所以在項目的選擇上一定要選擇適合學生消費的東西。
1、開個炒貨店
在學校周邊開一家小的炒貨店,學生便是店裡消費的主要顧客。店鋪一天中沒有明顯的高峰與清淡時段的差異,而中小學生的消費也有局限,所以在產品的選擇和銷售價格上一定要做好合理的規劃,不僅口味要好,還要足夠新奇有個性,才能牢牢吸引住青少年的目光,形成可持續的消費。
4、文具店
學校附近當然還可以再開一些文具店,孩子們都有文具,特別是一些精緻的文具,有一些愛好,他們把文具買回去當成了一種心情,並不是完全要用掉它,而是把它當成調節心情的一種工具,所以說開一個文具店也是不錯的選擇,當然文具店裡面要放一些稀奇古怪好玩的玩意。
(2)熱狗兄弟加盟費擴展閱讀
適合學校門口做的小吃
煎餅果子
煎餅果子作為早餐比較方便,近年來開始在北方各城市流行。在煎餅(加雞蛋)里裹上油條(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區,山東北部的樂陵市稱之為餜子),所以叫「煎餅餜子」。
煎餅餜子由綠豆面薄餅,雞蛋,還有油條或者薄脆的「餜篦兒」組成,配以面醬,蔥末,辣椒醬(可選)作為佐料,口感咸香,如今的煎餅餜子原料已經不僅限於綠豆面攤成的薄餅,還有黃豆面,黑豆面等等多種選擇。
Ⅲ 店名「麥當勞」的由來
- 因為一開始那對兄弟姓 麥當勞~
1937年麥當勞兄弟(理查.麥當勞 Richard McDonald,莫里森.麥當勞 Maurice McDonald)在洛杉機東部的巴沙地那(Pasadena)開始經營當時美國極其流行的汽車餐廳時,還是一個規模簡陋的小餐廳,兩兄弟自己煎熱狗、調奶昔,准備一打左右有傘的椅子,並且自行帶位,此外僱傭了3名汽車服務員負責招待停車場內車中的客人。由於當時汽車餐廳整個行業的發展,到1940年兄弟兩人又在聖伯丁諾(San Bernardina)開設了一家規模更大的汽車餐廳,餐廳佔地600平方尺(僅為一般洛杉機汽車餐廳的一小部分而已),餐廳本身呈八角型,前半部自天花板到櫃台為大窗戶,並把廚房暴露在顧客眼前,餐廳內沒有設有桌椅,沿著櫃台旁邊,到是放了幾張凳子。櫃台以下的壁面全部包以不銹鋼,就是這樣一家餐廳卻引起了消費者的注意。到40年代中期,餐廳已經擴大至可容納125部汽車,並僱傭了20名服務員,菜單上提供25項產品,年營業額竟達到20萬美元。到1948年,麥當勞兄弟已經積累了相當的財富。就在同時他們也感到一系列的壓力:仿效者越來越多;由於汽車餐廳的模式使得餐廳食品價格低廉,但成本越來越高;快餐業是人力資源密集的行業,他們還要爭取到服務員;以及餐具破損嚴重等這一系列的壓力迫使麥當勞兄弟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縮短服務速度以增加產量,將原來的服務員點餐模式改為顧客直接到廚房窗口自助點餐的形式;縮減菜單控製成本,將原來菜單上的25項食品減到9項;用一次性的餐具替代原有餐具;降低食品價格;創造以兒童為主的新型顧客;生產線般的食品生產及服務方式;並且嚴格了工作程序等。一系列的變革使麥當勞更受歡迎,1951年,這家小小的餐廳銷售額高達到277000美元,較變革前增長了40%,而到了50年代中期,麥當勞的收益,高達每年35萬美元。1952年7月《美國餐廳雜志》(American Restaurant Magazine)以封面故事介紹了麥當勞的全新經營模式,使得全美許多人都想加盟麥當勞,做麥當勞的連鎖經營店。這時,麥當勞兄弟開始尋找連鎖店代理人。雷.克羅克走入了這個舞台。
雷.克羅克在他可以退休的時候,也就是領社會救濟金前的13年,以無名之身,投下最大的賭注,而得到了最大的彩金。以至於很多人都認定,克羅克創辦了第一家麥當勞。在他投身麥當勞還不到30年,就已經成為全美家喻戶曉得傳奇人物,被認為是重要新產業的創始人,並在商業界奠定了不朽的地位。克羅克其實是一個推銷員。當他高二輟學後,便開設了一家音樂社,將他在鋼琴上的才華諸於商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渴望到外國去,所以虛報了年齡,成為紅十字救護車駕駛員。戰後,他將彈琴與銷售二種技巧合而為一。25歲後以及接下來的25年中,克羅克一直從事推銷工作。克羅克1954年7月第一次與麥當勞兄弟見面,便決定加入其中。1955年3月2日做為麥當勞連鎖店的代理人在芝加哥創立了麥當勞系統公司(McDonald''s System.Inc.)後,他以麥當勞兄弟原先制定的麥當勞營運方式為基礎,並在增進效率和系統一致的營運工作中做出了一系列變革,制定出了麥當勞連鎖店連鎖運營方案及機制,將麥當勞推向連鎖的輝煌。
Ⅳ 麥樂炸雞 製作方法
[原料/調料]
材料:大隻雞腿 5隻(約2斤)
蛋黃 2個
炸粉材料:太白粉 2杯
麵粉 1杯
白鬍椒粉 2小匙
鹽 2小匙
泡打粉 1/2小匙
蛋黃 2個
鹽 1小匙
醬油 1大匙
糖 1小匙
白鬍椒粉 少許
太白粉 2大匙
[製作流程]
(1)將雞腿腌好,放置2小時。
(2)將炸粉混合調好,雞腿放入輕輕裹一層炸粉,再裹一層蛋液,接著再裹一層炸粉。要留意裹粉的次序,這樣炸出來的炸雞外形才會飽滿酥脆。
(3)6杯熱油燒至七分熱,將雞腿一一投入炸油中,用小火炸,要翻動,約5~8分鍾,起鍋前改大火炸15秒。(可依個人喜好調整油炸酥脆程度,但一定要炸熟,趁熱沾胡椒鹽食用)
Ⅳ 什麼是美式快餐美式快餐有什麼樣的品種
快餐(a quick lunch (or meal); a snack; fast food )kuài cān 預先做好的能夠迅速提供顧客食用的飯食,如漢堡包、盒飯等。又叫盒飯。港台一帶獲譯作速食、即食、便當等,而消費者對快餐的理解是多種多樣的,遠不止外來語原意所能包容。但無外乎這么幾點,即快餐是由食品工廠生產或大中型餐飲企業加工的,大眾化、節時、方便,可以充當主食。
快餐 最早出現於西方世界,英語稱為″quickmeal「或″fastfood″。引入中國之後,中文名稱就叫″快餐″,即烹飪好了的,能隨時供應的飯食。其實通常我們所說的″快餐″准確地來說應該叫中式快餐,俗稱盒飯。它是中餐吸收外國飲食文化而形成的飲食方式。它以明快、方便、節約的顯著特徵走進了千家萬戶
唐代市場有一種叫「立辦」的酒席,這「立辦」,便是唐代的快餐。據李肇的《國史補》記載:唐德宗臨時召見吳湊,任命他為「京兆尹」,而且要他立即赴任。吳湊在上任前,邀請親朋好友家中聚餐,雖然時間很緊迫,可是接到邀請的客人到來時,酒宴已在桌上擺好了。有些客人大惑不解,吳府的人回答道:「兩市日有禮席,舉鐺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饌,可立辦也。」到了宋代,在東京、杭城等地,市場上有一種比比皆是的叫「逐時施行索喚」和「咄嗟可辦」的餐飲,如同今日所謂的方便快餐了。
快餐的主要分類
1、按經營方式、工業化程度可分為:傳統快餐、現代快餐;
2、按菜品風味可分為:中式快餐、西式快餐、中西合璧式快餐、其它快餐;
3、按品種形式可分為:單一品種快餐、組合品種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