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紅遍全國的螺螄粉,在國外螺螄粉也這么受歡迎嗎
在走進工廠之前,螺螄粉和散落在全國各地的街頭小吃並沒什麼不同。然而,就是這樣一份價格低廉的地方小吃,在過去的幾年內卻藉助工業化升級,衍生出了一個年產值超60億元的產業,甚至成為柳州這座城市最耀眼的名片
同年10月,作為柳州市美食聯盟協會的會長,倪銚陽和協會配合柳州市委市政府在柳州會展中心搭建了一口直徑21米的大鍋,煮上螺螄粉,組織了一場有1萬多人參加的「萬人同品螺螄粉」活動,轟動一時。「裡面一共有12噸湯、1000斤螺螄、2000個鴨腳、1000個豬腳、1000個鹵蛋,還有300隻雞。」說起八年前的那場活動,倪銚陽還記憶猶新,這場活動趁著《舌尖1》的余熱,把螺螄粉的知名度又推上了一個小高峰。
「一個地方特色小吃的成名不會一蹴而就的,需要各種不同的活動來不斷推廣,也需要從業人員共同的保護。」他說。
到這時為止,螺螄粉走的還是一條相對傳統的發展道路:從地方起步,通過連鎖、加盟等方式向全國各地擴張,但仍局限在現制現售的餐飲行業之內。但是,螺螄粉的從業者們很快就發現了更大的市場:包裝食品。
2012年之後,陸陸續續有小的廠家看到商機,開始製作預包裝螺螄粉,通過淘寶平台出售。起初的產品保質期很短,只有15天左右,但受到消費者歡迎,賣得很快。快遞一般兩三天就能送到,消費者買到就煮來吃,15天的保質期勉強夠用。最早在淘寶上賣螺螄粉,也不需要提供什麼許可證,隨便開個店就可以賣了,行業缺乏管理,常有食品安全問題發生。柳州市委市政府逐漸意識到,該管管這個行業了。
2014年10月28日,柳州第一家預包裝螺螄粉生產企業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開始生產袋裝螺螄粉。這是柳州螺螄粉產業化的開端。
摸索
2020年8月的一個中午,《財經》記者見到螺霸王董事長姚漢霖的時候,他剛從溫州回到柳州沒多久。這次去溫州,他采購了一批價值2000多萬的設備,准備再一次給他的工廠擴產能。距離現有廠址20公里外的螺螄粉產業園附近,一棟新的廠房已經建成,計劃年底投產,那將是螺霸王的新廠址。現有2萬平方米的工廠,產能已經無法滿足旺盛的市場需求。
新廠緊鄰的螺螄粉產業園位於柳州市魚峰區,共有4棟標准廠房,集合了「李子柒」、「柳江人家」、「螺狀元」、「嘻螺會」等消費者熟悉的螺螄粉品牌的生產商。原料供應、加工產品、包裝、網路銷售、物流配送等產業鏈上的企業一應俱全。周朝友所在的廣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其中,他們自營「柳江人家」牌螺螄粉,也是李子柒品牌的代工廠。
福建人姚漢霖2000年左右來到柳州闖盪,完整見證了螺螄粉的工業化蛻變過程。福建的鐵觀音出名,他剛來柳州的時候,做的就是茶和酒的生意。「八項規定」出台後,煙酒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姚漢霖琢磨起了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