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普通人的EQ是多少
何謂「EQ」? 如果你最近常閱讀報章雜志,可能已發現了一個新奇的名詞:「EQ」。到底什麽是 EQ 呢?從英文原文 Emotional Intelligence 來看,它是一種「情緒智力」,為了避免與大家印象中的智力或智商(IQ)相混淆,又將它譯為「情緒商數」,指的是管理情緒的能力,代表一個人能否適當的處理自己的情緒,它的意義包含了「自製力、熱忱、毅力、自我驅策力等(引自p.12)」。一個高 EQ 的人通常是情緒穩定的,不會因小事產生劇烈的波動,而且,在產生情緒反應時,能夠恰當的處理自己的情緒,對事與對人能有合理的想法,同時表現出合宜的行為。 「EQ」與「IQ」的差別? 「EQ」與「IQ」有何不同,簡言之就是感性與理性的差別。過去數十年來,普遍認為 IQ 可決定個人的成就。然而,我們常看到一些高智商的人表現平庸,而智力普通的人成就非凡。為什麽會如此呢?仔細探究其原因,智力泛指抽象思考和推理、學習、環境適應以及問題解決之能力,有高智力的人能夠學得很快、考上很好的學校或者提出具創意的企劃案,但這不保證他能夠了解自己的情緒、忍受挫折或者處理好人際關系。近兩年發生的幾件就讀國立大學的研究生因憤怒或嫉妒而傷害他人的案例,不就是明顯的例證嗎?許多研究結果告訴我們,IQ的高低與成就的關聯不高,事實上,只要 IQ 達到一般的水準,擁有高 EQ 的人會有較高的成就。 EQ 的重要性 EQ 的重要性表現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它決定了個人主觀上認為生活是否順心,也會影響個人與他人(如家人、朋友、配偶、上司、同事、客戶)之間的關系,甚至會影響學業及工作表現。試想:一個不能處理好自己情緒的人,必定很容易受情緒所左右,表現出沖動的行為,因而破壞人際關系;如果與身邊的人不能相處融洽,不論在家庭、學校及工作環境中都存在不滿的情緒,覺得大家都對不起他、認為一切都是別人的錯,或者陷入深深的自責中,形成惡性循環,當然活得不快樂。相反地,若能敏銳地察覺自己及他人的情緒,坦誠面對自己的負面感受,同理對方的感受,不任意批評,並且將生活中的困境視為合理的挑戰,有堅定的信念去完成艱鉅的任務,對人對事做出適切的反應,那麽就容易與他人保持良好的關系,能夠得到他人的幫助,這樣一來,許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以工作為例,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覺得工作是否順利圓滿,往往不是由能力決定,而是你能不能打開心扉傾聽同事或上司的不同意見,能不能將個人的好惡、利益與工作區分開來,將人際沖突的阻力化為助力,才是成敗的關鍵。 本文來自: ★中國娛樂生活網★ http://www.imzp.cn 詳細出處參考: http://www.imzp.cn/html/nannvqingse/200902/zhengchangrendeEQshioshao---8207-_42804.html
採納哦
❷ eq多少算高
86876
❸ EQ的標準是多少
人成功與否,20%在於智商(IQ),80%在於情商(EQ)
1.與你的戀人或者愛人發生爭吵後,你能在他面前掩飾你的沮喪。a.同意b.不同意
2.當工作進行得不順利時,你認為這是對未來的一個警告。a.同意b.不同意
3.在您最好的朋友開口說話以前,你就能分辨出他處於何種精神狀態。a.同意b.不同意
4.當你擔憂某件事時,你在夜裡幾小時難以入睡。a.同意b.不同意
5.你認為大多數人必須更加努力而不要輕易放棄。a.同意b.不同意
6.與你最好的朋友告訴您一些好消息相比,你更容易受一部浪漫影片的感染。a.同意b.不同意
7.當你的情況不妙時,你認為到了你該改變的時候了。a.同意b.不同意
8.經常想知道別人是怎樣看待你的。a.同意b.不同意
9.你對自己幾乎能使每個人高興起來而感到自豪。a.同意b.不同意
10.你厭煩討價還價,盡管你知道討價還價能使你少花20元錢。a.同意b.不同意
11.第十分相信直率地說話,而且認為這樣能使一切事情變得更容易。a.同意b.不同意
12.盡管你知道自己是正確的,也會轉移這一話題,而不願來一場爭論。a.同意b.不同意
13.你在工作中做出一個決定後,會擔心它是否正確。a.同意b.不同意
14.你不會擔心環境的改變。a.同意b.不同意
15.你似乎是這樣一個人:對於周末去干什麼,你總是能夠提出很有趣的設想。a.同意b.不同意
16.假如你有一根魔棒的話,你將揮動它來改變你的外貌和個性。a.同意b.不同意
17.不管你工作多麼盡心盡力,你的老闆似乎總是在催促你。a.同意b.不同意
18.你認為你的戀人或愛人對你寄以厚望。a.同意b.不同意
19.你認為一點小小壓力不會傷害任何人。a.同意b.不同意
20.你會把任何事情都告訴您最好的朋友,即使是個人隱私。a.同意b.不同意
評定:同意記1分,不同意記0分
總分=20題的分數相加。
如果總分>=16,分析:你對你的能力很是自信和放心,因此,當處於強烈情感邊緣時,你不會被擊垮。即使你在憤怒時,你也能進行有效的自我控制,保持彬彬有禮的君子風度。在控制你的情感方面,你是出類拔萃的,與他人相處得很融洽。但是,你太依賴社交技巧而忽視成功所需的其它重要因素,例如艱苦奮斗的作風和好的主意。
如果總分<16並且>6,分析:你意識到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但有時忽視它們,不明白這對你的幸福是多麼重要。你對下一步的提升和買一幢更漂亮的房子等諸如此類事情的關心支配著你的生活。然而,無論實際多少物質目標,你仍然感到不滿足。試著去分析和理解你的情感,並且按照它去行動,你會更幸福。記住,人們可能壓抑你,使你暫時消沉,但是,你總是能夠從挫折中吸取教訓,重新創造你的優勢。
如果總分<=6,分析:你必須多一點對別人的關心,少關照自己。你喜歡打破社會常規,並且不會擔心通過疏遠別人來取得自己想得到的東西。你可能在短期內就會取得一定成果,但人們不久就將開始抱怨你。控制住你易沖動的天性,不是以粗暴的方式,而是試著去通過迎合他人來得到你所想要的一切。如果你得分不高,不要沮喪。你要學會去控制你的消極情感,充分利用你的積極情感。
❹ eq.是什麼單位啊
eq是emotion
quotient是情商的意思,只有point(點數)沒有單位哦
❺ 關於EQ,,,,,,
EO是「情緒智商」的簡稱,由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在1995年出版的書中提出。
戈爾曼認為,EQ包括抑制沖動、延遲滿足的剋制力,包含了如何調適自己的情緒如何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感受別人的 感受的能力,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自動自發的心靈動力……簡單說來,EQ是一種為人的涵養,是一種性格的素質。
以下例子,都屬於EQ所涵蓋的層面:
自動自發
一個EO高的孩子,懂得自動自發,自動做事、自動讀書、自動做功課…因此,就算他們的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不比別人高,但成績也可以比別人好。在工作上,自發性地提升自己也是很重要的。舉例而言,如果我們的心態是要和人競爭。我們會想:「我要努力,因為我要比老王好,為什麼他在各個方面都比我好?」如此,你是在跟老王競爭,你在以他為目標,就算就能做到,最多是和他一樣好,而不會比他好。反之,如果是自發性的,你想:「是,他不錯,我要向他學習,我要看自己能做到什麼地步。」反而,你會無限量地發揮,就算你不可以,你也不會對老王存在歧見,不會因此討厭他;老王不會覺得你在跟他競爭,心態上完全不一樣。也就是說,你的人際關系,也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控制情緒
你會發脾氣嗎,你曉得什麼時候應該發脾氣,什麼時候不應該發脾氣嗎?如果你在走路時,碰到別人開車從你身邊一擦而過,使你大吃一驚,你是否會破口大罵呢?很多人會因此發脾氣,甚至為此不高興一天。反之,忍住不發脾氣一定是好的嗎?比如,當你的孩子在念書時,隔壁的音響開得很大,你只管忍耐,不伸張權益,這等於在縱容別人做不該做的事情。兩種情況對照,說明EQ的另一特徵,是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的人,適度地發脾氣。
眼光放遠
EQ的提出者戈爾曼在書里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研究者請來了一批小孩,把他們一個個帶進房間,告訴他們:「這里有棉花糖,你們可以馬上吃,但如果你們等我出去辦完事,回來才吃,你們可以得到雙份棉花糖。」他說完走了。有些孩子看他一走,便急不可待,拿起棉花糖,往口裡塞;另一些孩子/等了幾分鍾,便不再等,也把棉花糖吃了。剩下的孩子,決心等研究者回來。這項實驗的結果是,那些有耐心等的孩子,長大後,比較能適應環境、比較討人歡心。比較敢冒險、比較有信心、比較可靠;那些要滿足眼前慾望的孩子,他們沒有辦法克制自己,他們的EQ比較低,長大後,各方面的成就,都比能剋制自己的孩子低。
自我認識
很多時候,我們發現,身邊的朋友和親人,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和他出門,你說什麼,他都說:「隨你啊!」日子久了,你會覺得內疚:「我是不是剝奪了這個朋友的自由權?我是不是有點虧待他,他什麼都依我,只有我高興/慢慢地,內疚感演變成厭惡感,你不再覺得和他在一起是有趣的事。事實證明,這種感情表達有障礙的人,對別人的感情也比較冷模。原因是他沒有能力了解自己的感情,又如何了解別人的感情呢?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提升自己的EQ,也包括了學習但然表露自己的情感。比如,你今天趕著回家,不能夠答應同事的要求送他一程,就應該坦誠相告:「我有要事,沒辦法送你,很抱戳/通常,對方不會因此生氣,反而,他和你做朋友,會覺得自在。
人際技巧
提升EQ,包括搞好人際關系。要搞好人際關系,應培養所謂的同理心——感覺別人的感受。很多嚴而不慈的父母,都缺乏同理心。他們關心孩子有沒有吃飯、沖涼、讀書,他們會監督孩子,但孩子不會感受父母的關愛,只感受到家庭的壓力。反之,嚴而慈的父母,通常會參與孩子的活動,不只問孩子到底讀書了沒有,也會用時間和孩子溝通、說話。只要你每個星期肯定有一段時間和孩子溝通,孩子在感情和情緒上發生問題時,他會想:「下星期,當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時,我一定要告訴他們。」反之,如果你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你什麼時候跟他在一起,他根本沒有準備好要跟你提,即使你突然出現,他也不會告訴你。
此外,我們跟人說話,吵架,都是一種人際關系的交流。我們在跟人溝通時,沒有辦法控制別人怎麼想、怎麼感覺,沒有辦法預知別人的行為。但是,我們卻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用這種自製力影響和感染別人的行為和情緒。例如,當一個顧客生氣地投訴公司的服務時,如果你忙著辯護,他會越講越生氣,但是,如果你表現出有同理心,讓他知道你在聽他說話,他生氣是有道理的,他的口氣將會逐漸放軟的。
所以,我們要提升自己的EQ,也應該培養同情心,進而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改變別人的情緒。 "EQ到底是什麼?"
"怎樣才能知道我的EQ高不高?"
這是我最常被問到的兩個問題。尤其在企業界做訓練時,每當談及了EQ對工作成就的重要影響:"職位愈高,EQ對於成功就愈重要",話剛說完,總是會有學員不解地舉手:"不會吧!?我們老總脾氣超爛,動不動就發火,EQ這么差,還不是做到了總經理?!"
好問題,這個看似"低EQ,高成就"的現象,其實是因為我們還沒完全了解EQ的真正內涵之故。因為一個人的EQ高不高,不光只是看他會不會發脾氣而已。
那,EQ到底是什麼呢?
EQ(Emotional Quotient)是"情緒商數"的英文簡稱,它代表的是一個人的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之能力。簡單的來說,EQ是一個人自我情緒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緒的能力指數。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EQ誕生的過程。
早在一九二零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索戴克(E.L. Thorndike)就首先提出了社會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認為擁有高社會智力的人「具有了解及管理他人的能力,而能在人際關繫上採取明智的行動」。
一九二六年推出了第一份社會智力測驗(George Washington Social Intelligence Test),問卷的題目包括了指認圖片中人物的情緒狀態,以及判斷人際關系中的問題等等。
然而接下來的幾十年,心理學界在這方面的努力停頓了下來,主要因為大家都忙著發展及研究IQ測驗,當時認為IQ(亦即一個的數學、邏輯、語文、以及空間能力)會決定每個人的學習及受教的能力,因而會影響將來的工作發展及表現。
一直到一九八三年,美國心理學家嘉納教授(Howard Gardner)提出了影響現今教育體系甚鉅的"多元智力"理論。他認為原先只重數理語文能力等的傳統定義"智力"的方式(亦即IQ)需要大幅修改,因為一個人的IQ除了對學校學習的成績有很高的正相關(IQ愈高,功課愈好),對於其它方面,例如工作表現,感情及生活滿意度等並無太大的關系。
嘉納教授在他的多元智力理論中,多加了幾項智力,包括了音樂,體育以及了解自我和了解他人之能力。而這後兩項,讓"社會智力"的概念再一次地受到教育界及心理學界的重視。
第一個使用"EQ"這個名詞的人是心理學家巴昂(Reuven Bar-on),他在一九八八年編制了一份專門測驗EQ的問卷(EQ-i),根據他的定義,EQ包括了那些能影響我們去適應環境的情緒及社交能力。其中有五大項:(1)自我EQ(2)人際EQ(3)適應力(4)壓力管理能力(5)一般情緒狀態(樂觀度,快樂感)。
接著又有心理學家沙洛維及梅耶(Salovey&Mayor)在一九九0年提出情緒智力的定義。他們認為情緒智力應和樂觀等人格特質區分開來,所以他們對EQ的定義強調在了解並運用情緒之方面。
目前另一個在各國受到廣泛使用的EQ測驗(MSCEIT),即為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的問題有幾大項(1)察覺及表達情緒之能力(2)在腦中想像情緒狀態之能力(3)了解情緒的能力(4)控管情緒的能力。
真正讓「EQ」一詞走出心理學的學術圈,而成為人人朗朗上口的日常生活用語的心理學家是哈佛大學的高曼教授(Daniel Goleman)。他在1995年出版的《EQ》一書(Emotional Intelligence),登上了世界各國的暢銷書排行榜,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EQ熱潮。
高曼發現一個人的EQ對他在職場的表現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舉例而言,一個針對全美國前500大企業員工所做的調查發現,不論產業別為何,一個人的IQ和EQ對他在工作上成功的貢獻比例為IQ:EQ=1:2,也就是說,對於工作成就而言,EQ的影響是IQ的兩倍,而且職位愈高,EQ對工作表現的影響就愈大。此外對於某些工作類別,例如行銷,業務以及客戶服務等等,EQ的影響就更為明顯。
因此高曼針對職場的工作表現,提出了他的工作EQ架構。經過不斷的測試和修正,目前高曼的工作EQ內容共有4大項,以及18小項。
想知道你的工作EQ高不高嗎?請一起來檢查一下你的各項工作EQ能力。
<十八項重要的工作EQ>自我情緒管理能力:一、自我察覺(1)意識到自己情緒的變化:解讀自己的情緒,體認到情緒的影響。
(2)精確的自我評估:了解自己的優點以及不足之處。
(3)自信:掌控自身的價值及能力。
二、自我管理(4)情緒自製力:能夠克制沖動及矛盾的情緒。
(5)坦承:展現出誠實及正直;值得信賴。
(6)適應力:彈性強,可以適應變動的環境或克服障礙。
(7)成就動機:具備提升能力的強烈動機,追求卓越的表現。
(8)沖勁:隨時准備採取行動,抓住機會。
人際關系之管理能力:三、社交察覺(9)同理心:感受到其它人的情緒,了解別人的觀點,積極關心他人。
(10)團體意識:解讀團體中的趨勢、決策網路及政治運作。
(11)服務:體認到客戶及其它服務對象的需求,並有能力加以滿足。
四、人際關系管理(12)領導能力:以獨到的願景來引導及激勵他人。
(13)影響力:能說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
(14)發展其它人的能力:透過回饋及教導來提升別人的能力。
(15)引發改變:能激發新的做法。
(16)沖突管理:減少意見相左,協調出共識之能力。
(17)建立聯系:培養及維持人脈。
(18)團隊能力:與他人合作之能力;懂得團隊運作模式。
這么多的內容,足足有18項,真的是十八般武藝,樣樣都不簡單。而要十八般武藝俱全,豈不難如登天?
請先別擔心,事實上一個人只要能在這十八項EQ能力中,有五、六項EQ能力特別突出,而且是平均分布在四大項能力中的話,那他在職場上的表現,就會非常亮眼了。
要測量工作EQ,目前相當廣為使用的量表是情緒能力問卷(ECI:Emotional Competence Inventory),總共有110個題目,很特別的是ECI使用360度全方位的資料收集方法,它不只是問當事人,也會從他的上司、屬下、和同事來了解當事人的工作EQ,得出來的結果當然就比較客觀而准確。
所以,只要掌握了工作EQ,你就能造就工作成就。
❻ EQ多少才算好
情商本身就是一個難以測量的數據,即使測試了也意義不大,因為情商通俗來講是指一個人的性格意志品質如何,用一個比方來說就是:一個是是善是惡有沒有具體的標准?惡人也有善的一面,所謂善良人也有壞的念頭,情商也一樣,沒有特別的意義,就像智商,智商高不一定就有成就,偉人中智商一般的也有,如果是你自己的測試,大可不必在意,如果你要考察另一個人,那也不要迷信情商指數
❼ EQ怎麼開發!
論現代高等教育和我校學生EQ的培養 http://www.fe.e.cn/organization/jiaofu%26fushu/zashe/erfe/0001-06.htm 或者按照下面的EQ特點.對照一下自己.彌補一下不足. 高EQ孩子的特點 最早提出情商這一概念的是美國心理學家彼得·梅耶教授.他在1990年把情商描述為由3種能力組成的結構.1995年.丹尼爾·戈爾曼對情商做了更明確的說明.他認為情商包括5個方面的能力: 1.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 2.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3.以自己的情緒激勵自己行為的能力 4.了解別人情緒的能力 5.與別人友好相處的能力 擁有較高水平的情商.將有助於幼兒創造力的發揮.它是所有學習行為的根本.國外一項研究顯示.要預測孩子在幼兒園或學校里的表現標准.不是看小孩子積累了多少知識.而是看其情感與社會性的發展.例如是否具有足夠的自信心.好奇心.是否知道何種行為較恰當.並能剋制不當行為的沖動--這些都是情商的基本成分. 一般來講.高EQ的孩子都具有如下特點: 1.自信心強 自信心是任何成功的必要條件.也是情商的重要內容.自信是不論在什麼時候.目標為何.都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有能力和決心去達成. 2.好奇心強 好奇心是對許多事物都感興趣.想弄個明白. 3.自製力強 自製力就是善於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有時是善於迫使自己去完成應當完成的任務.有時是善於抑制自己不當行為的發生. 4.人際關系良好 能與別人友好相處.在與其他孩子相處時.積極的態度和體驗(如關心.喜悅.愛護等)佔主導地位.而消極的態度和體驗(如厭惡.破壞等)很少. 5.具有良好的情緒 高EQ的孩子活潑開朗.對人熱情.誠懇.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許多研究與事實也表明.良好的情緒是影響人生成就的一大原因. 6.同情心強 同情心是指能與別人在情感上發生共鳴.這是培養孩子愛人.愛物的基礎. 八大智能與EQ 霍華德·加德納教授提出的八大智能理論中的人際智能和內省智能與EQ的含義相近. 人際智能: 指察覺並區分他人的情緒.意向.動機及感覺的能力.包括對臉部表情.聲音和動作的敏感性.辨別不同人際關系的暗示以及對這些暗示做出適當反應的能力.總體來講.就是與人相處的能力. 內省智能: 指個人自我了解.分析省思的能力.也就是建構正確自我知覺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價值很敏感.有發展良好的自我感覺.有直覺能力.會自我激勵.懂得設定目標並自我完成.也就是孩子學習了解包括自己的優缺點.認識自己的情緒.動機.興趣和願望.以及自尊.自省.自律.自主等的能力.總體而言.就是了解自我.掌控自己情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