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火锅城的业务操作流程
我把我写的全给你,你自己找有用的吧
火锅加盟选择
朋友,建议你参考自己的所处的位置,了解当地人们的口味习惯等,再做选择,
现时代的火锅基本分3大流派,他们是:
1、重庆火锅
2、京满火锅
3、内蒙火锅
他们的特点是:
重庆火锅:麻、辣、香、鲜见长;
京满火锅:药香醇和、回味、滋补见长;
内蒙火锅:味厚略带药香,有羊味专长;
现在的蘸料,基本都融合了,各采众长,都很接近了,唯一在蘸料上,能保住自己的秘密配方的,就是草原小肥羊了!
我先说到这里,下面我来给你开店来点建议:
1、开店投资大,风险大,所以要慎重,
2、先了解本地人的普遍口味,和绝对不可能普遍接受的口味,带着这些了解,自己实地去考察一些有连锁经营的店。
3、好的连锁火锅店:
重庆风味:“德庄火锅”、“蜀王”、“谭鱼头” 、“皇城老妈” 。
京满火锅:“东来顺”、“王府火锅”、“金格格” 、“福华火锅”
内蒙火锅“小肥羊”、“草原小肥羊”、“锡盟小肥羊”、“顺风肥牛”
考察完毕,就是选址,装修,联系各供货商,宣传开业了,
集美堂主策划,复制或取章段节回答可耻!
开始了:
同喜篇:XXX火锅店,将于2008年X月X日隆重开业,本店创建的宗旨是:“服务大众,走向大众,创造精品,铸造品牌”。(附图片,找个人题字或者签名什么的)
风水篇:XXX火锅店,经过精心设计装修,培训了年轻、尚佳气质的专业服务人员;店面气派恢弘,店内宽敞明亮,富贵典雅;正在走向大众的XXX火锅店,位于(赣江之畔,毗邻透着文雅格调的滕王阁)。(门面的图片和服务小姐的礼仪照片)
笑脸篇:XXX火锅店定位于“服务大众”,物美价廉,具体的价格如下:
1、香辣鸡锅
2、XXXXXX
3、XXXXXX
4、XXXXXX
定餐电话:0000-0000888,投诉电话:0000-0000999
交通篇:XXX火锅店为于XXX大街XX号,毗邻XXXX,公交:XX、XX、XX、XX、XX路
XX站下,距离八一广场X分钟车程,距离XXX路步行街X分钟车程。
幸运篇:XXX火锅店开业大喜,与大家同乐,特在开业期间,每天的11时,12时,1时,18时,19时,20时进行6次的按座号抽奖活动,奖品简单有趣,乐在其中,只希望给您带来点欢乐愉快的气氛!(附卡通玩具的图片)
欢迎您携亲执友,光顾我店,将是我店的荣幸,我们将热忱地欢迎!
建议:在大专院校和中小学附近,大型超市,大的居民区,商业步行街散发!
就这些了,2008年12月2日,集美堂主笔
种火锅的做法
好吃的东西,如果天天吃会怎么样?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倒胃”或“再也不想吃”,但这个通用法则在火锅面前彻底失灵。火锅可以吃上一周都不重样,而且会让食客越吃越上瘾,这不仅源于火锅的独特口味,更是因为它简单易做符合了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节奏。提前把主汤、小料备齐,火锅即可随涮随吃。
四川火锅
寒气袭人的秋冬季节,在家里熬制一锅四川火锅,鲜香味美,与家人共享,可谓情味两浓。自制川味火锅的方法并不复杂,所需原料也很大众化,在市场上都能买到。
材料:猪棒骨3-5个、植物油、牛油、辣椒、花椒、姜片、蒜片、芝麻酱、韭菜花、腐乳汁等。
制作方法:
1、首先将猪棒骨在大锅中加水大火熬成奶白色骨汤待用。
2、将炒锅烧热倒入适量植物油、牛油,依次下入干辣椒、花椒、姜片、蒜片、郫县豆瓣酱,煸炒出麻香,放几块冰糖,将煮好的骨头汤倒入,再将汤及所有调料倒入火锅。
3、加入涮料:如羊肉片、鱼片、生菜等。
4、吃时依个人口味调好小料:如蒜泥、辣油、香菜,再加点火锅中的汤汁。
重庆火锅
材料:干辣椒一堆,姜蒜一堆(半斤以上),牛油适量,火锅底料一包,郫县豆瓣若干,香料(三奈、八角、桂皮、草果等)适量,菜籽油一斤,筒骨一根,葱等。
制作方法:
1、筒骨熬汤3小时备用。
2、菜油进锅,烧热后下豆瓣(斩烂)、姜蒜(切成米粒状),爆香不粘锅时下干辣椒(剪成段),炒香,快变色时下火锅底料、香料,翻炒至底料完全融化时,下筒骨汤一大锅,大火烧开,小火开熬,放点打结的大葱。
3、捞出大葱,放牛油或老油,熬个把小时就可以。
4、做调料:芝麻油、蒜泥、鸡精、食盐,怕辣的可以加点醋。
飘香鸡火锅
材料:肉鸡1只,青笋500克,精制油100克,味精20克,鸡精20克,蒜5克,姜5克,葱5克,料酒20克,八角4克,香果2个,小茴香2克,胡椒粉5克,白汤3000克。
制作方法:
1、姜蒜洗净切成2毫米厚的片,葱切成“马耳朵”形。
2、鸡宰杀去毛、内脏、头、脚,洗净,斩成7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放汤锅氽水捞起。
3、青笋切成7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洗净,装入火锅盆待用。
4、炒锅置火上,下油加热。放姜蒜片、葱、八角、香果、小茴香、鸡肉炒香,掺白汤,放味精、鸡精、料酒、胡椒粉,烧沸去浮沫。倒入盛有青笋条的火锅盆即可。
什锦火锅
材料:熟红肉丸10个,熟橄榄肉丸12个,熟蛋卷12个,浸发粉丝250克,白菜400克,冬笋100克,水发香菇25克,猪瘦肉50克,熟猪肚50克,水发墨鱼50克,青蒜25克,胡椒粉1克,味精1克,酱油10克,熟猪油75克,肉清汤1000克。
制作方法:
1、将熟红肉丸从中切开成20个;白菜切块;粉丝切成长段;冬笋、瘦猪肉、熟猪肚、墨鱼切成长片;香菇洗净,大块切开;青蒜切段。
2、白菜、粉丝放入火锅,上放红肉丸、橄榄肉丸、蛋卷。
3、炒锅内倒入50克猪油,烧至六成热,下冬笋片炒几下,再下肉片、肚片、墨鱼片、香菇、酱油、盐,炒熟,倒入火锅内。
4、炒锅内放猪油25克,烧至六成热时,放入肉清汤,加入胡椒粉、青蒜、盐,烧开后倒入火锅,点燃火锅,烧沸,上桌即成。
水鱼火锅
材料:甲鱼1只,大白菜、冬瓜、白萝卜各100克,精制油10克,味精10克,鸡精20克,葱5克,姜5克,胡椒粉5克,料酒20克,大枣10粒,枸杞子20粒,白开水3000克。
制作方法:
1、姜葱切成7厘米长、2毫米厚的丝。
2、甲鱼宰杀去外皮和内脏,斩成4厘米见方的块,入汤锅氽水捞起待用。
3、大白菜、冬瓜、白萝卜切成5厘米长、5毫米厚的片,装入火锅盆,加姜葱丝、味精、红枣、枸杞子、鸡精、胡椒粉、料酒,掺白开水,放甲鱼,淋上精制油即可。
笋角鸡火锅
材料:半土鸡400克,春笋2只,水8-10碗,冬粉4扎,冬菜1大匙。
制作方法:
1、春笋切滚刀块与水一起煮开,改中火再煮10分钟,冬粉泡水备用。
2、鸡切块,另以沸水烫去血水洗净,即可放入煮好的笋汤中再多煮5分钟,调味后即可蘸酱食用。
3、食用时可下冬粉略烫,夹在碗中,撒上冬菜、淋上笋汤。
88朋友
⑵ 四川的火锅冒菜这么多,想问一下哪个口碑和品牌更适合加盟
人认为:自己有技术炒底料>购买成品火锅底料>加盟(最不推荐的)。
1.做火锅,最重要的就是锅底。关系到店铺的长远利益。是加盟还是自创还是外购呢?先说说加盟,比如大品牌,人气高,但是加盟费贵,还得押金等等,当然有钱就另说了。好处就是有品牌知名度,有口碑,自己省心省力,一切按标准来走。但就是前期投资大,回本比较慢。还是那句话有钱另说了。
中小品牌,只局限于部分地区有人气,有口碑,加盟费一般吧。就是自己省点心。其他没有多大优势,平时供应的菜品和锅底价格有些总部定价略贵(要先谈好,做好对比。这很容易掉坑,别问我为什么知道。)甚至有些口碑还不咋地,就收一堆乱七八糟的费用。
再来说说自制火锅底料,有两个方法,一个自己去学炒料和菜品等等火锅相关技术技巧。另一个请一个火锅大师傅回来,后厨的东西他搞定,价格不一定,看经验和你的魅力了!
再说说外购火锅底料,首先大范围买回来慢慢筛选,找到自己和家人和亲戚朋友满意的味道,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最好,符合该地区大部分人的口味就行。然后谈价格,问卖家兑换方法等等,菜品那些可以自己整理资料,请教一些有经验的师傅,请一个配菜师傅最好。有些火锅底料供应商也可以提供一些指导(费用可能另算,但是都是经验积累,可以去争取。)自己也得学会整个火锅流程。这个方法成本相对不会很高,味道也能稳定(当然得找有实力的供应商,不要找那些投机倒把的。指不定哪天你联系不上了就傻了)
最好开业前先试营业一段时间,发现问题及时找方法解决。
2.地段问题,肯定找人流量大的地方啦(客户群体),现在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打个很简单的比方,一个地方月租8000,每天100人经过,假如我们转化率是10%,那就是一天有10个客户进来消费,假设每人消费100元,那就是每天流水1000元,净利润按20%算,一天盈利200元。每月盈利6000元(特么的还亏本,只是假设,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就行了)。另外一个地方月租10000算。人流量是1000人经过,假设我们转化率也是10%,那就有100人进来消费,每人消费100元,那一天就是10000元,净利润按10%(假设人工多请几个,成本高些)算,利润有1000元。月盈利就是30000元(这下不亏本了)现在是流量为王的时代。不要在意前面几个月的租金给你省下多少钱。要往后看,味道好了,服务跟上,口碑好了不愁没有客户进门。还有一点就是,门口或者周边要方便停车,要不然客户没办法停车只能走了。周围没有开了很久的老牌火锅店(竞争对手),隔壁没有大型的酒水店(酒水利润也是餐饮的主打)。这是选址,大概意思应该明白的哦?
3.装修。火锅店装修最重要的就是布线啦,你想搞明火还是电锅?明火的话买桌子的时候要记得买防火的那种,要不然有你受。然后做好消防工作,逃生指示和通道等等…用电的话记得选好一些的电磁炉,布线一定要接地线,暗线最好,提前画好图纸,不要后面又来乱拉电线,很危险的。然后做好通风排气。最好能装个变压器,稳定电压,要不然这么多大功率电器带不动就尴尬了…还有其他琐碎的事情就懒得写了,火锅做好这些规划和布局就差不多了!装修的有特色一些就行。不要随大流,有可能因为有特色还火了呢!可以参考重庆火锅店的一些风格!度娘大把图片…反正过不了几年还得重新装修(因为油烟熏几年黑乎乎油腻腻有点恶心,必须得重新装修的,但是也不能偷工减料…)
4.人员配备,后厨:一个配菜,一个墩子,一个师傅(熬汤兑锅等等),刷盘子算不?那就3-4人就够了。服务员:200平。不知道你的啥桌子,就算20桌吧。平均每人看4桌的话服务员5人左右。收银1人。前台接待1人(或者不要也行)。总共10多个人吧…具体看你自己的安排和计划了!
好了,大概就想到这些…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⑶ 成都骨头王:从1家到200余家店,“一把骨”做对了什么
本期【餐饮面孔】——一把骨创始人佘仕祥
从1家店到近180余家加盟店、30余家直营店;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品牌到成都川菜代表品牌;从一个不为人知的普通餐厅到亚洲熊猫美食节推荐餐厅;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餐饮企业壮大为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川菜委员会会员单位;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
他15岁入行,在30年的餐饮生涯中,务实、可靠、很多人叫他“骨头一哥”、“成都骨头王”。
他能够抓住时代机遇,活在当下,紧跟消费者需求。有着自己一直恪守的生存之道。他就是本期嘉宾一把骨创始人——佘仕祥。
提起成都美食你会想到什么?
串串香、担担面、口水鸡、夫妻肺片……抑或是一桌滚烫的老火锅。但可能鲜有人知,成都本地人也爱吃骨头,啃完骨头还能喝汤,一碗浓郁骨汤下肚,所有的阴郁全部被治愈。
而最能代表“成都骨气”的餐饮品牌,正是佘仕祥创建的一把骨餐饮品牌。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仅川渝两地门店,一把骨接待顾客46000人次,重复消费率高达60%以上,其中不乏专程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
为何一家开了18年的骨头老店能经久不衰广受欢迎?这一切还要从创始人佘仕祥的童年故事讲起。
01 穷人孩子早当家
1974年,成都双流县。
“佘家女娃,去帮忙打盆水!老二,快去田里头把你家老汉叫回来!”
佘仕祥的大姐和二哥当年可能无法想象,他们的三弟日后会为这个家庭带来怎样的变化。
在村里,老佘家经济状况属于中等偏下,算不上富足。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看天吃饭,庄稼收成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此外也会养养猪、喂喂兔子,作为家庭的增收项目。
佘仕祥学生时期,求学之路充满艰辛,每天要走三公里崎岖不平的山路,有时候碰上下雨天,在泥泞的山路里蹒跚而行,花费的时间就更长了。即便如此,每天也是打完草,喂完兔子才能开始写作业。
佘仕祥看着那些能在雨天穿一双黄胶鞋的同学,心里十分羡慕。相比自己,只有在农闲时节,趁天气转寒之际,他才能穿到一双母亲缝制的新布鞋。至于拥有一个新书包的想法,就更不要奢求了。
但即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佘家父母还是对老三表现出特别的爱。每到夏天打谷子的时候,家里基本就断粮了,煮饭时只有最上面薄薄一层米,下面都是红薯,而父亲盛饭时,佘仕祥碗里米饭最多。
打小经历过贫苦生活,不仅培养了佘仕祥吃苦耐劳的品质,还让他从小树立艰苦朴素的消费观,适合自己就行,不盲目追求外在物质。成为父母之后的他,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在教育方面,佘仕祥的父母虽没有什么文化,却非常支持他去求学。
学生时期的小佘,应该算是“调皮捣蛋”类型的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志不在此。加上他明白,学费对家里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虽然咬咬牙也可以继续读下去,但还是选择了另一条路。
即使无法准确预测未来,但仍要大胆拥抱未来。
不到15岁的佘仕祥,提前离开学校,步入了社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打工人”。
初入社会,对于未来并没有清晰规划,佘仕祥曾在建筑工地上给人打下手,干了半年左右。
199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成都一家餐馆需要人手,经亲戚介绍,佘仕祥踏上餐饮之路。
在第一家餐馆,也是他人生的第一站,一干就是七年。
从一个小帮厨做起,慢慢涉及食材采购,自己掌勺上炉子炒菜,积累了很深厚的后厨经验。
不过在他眼里,这七年的日子也不算很累,因为打小农活干多了,餐馆这些劳作都不叫事儿。而且时不时还能吃口好的,他挺满足。
经过几年打磨,20出头的佘仕祥荣升为厨师长,负责统筹管理整个厨房大小事务。
02 初次创业生意火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七年之后,佘仕祥已成家,接下来该考虑如何立业。
和从事美发行业的爱人一合计,想着这些年手头也有了些积蓄,于是拿出8万多盘了一家80多平的餐馆。
所有决定都不是拍脑袋就做的。开餐馆这个决定并没有外人看起来的那么轻松,毕竟这么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干一件不确定的事情,他心里还是有些担忧。
在做决定的前两晚,他辗转反撤没都睡着,最后在爱人的支持下,决定放手一博。
店开业了,生意出乎意料的好。但风风火火做了半年,却因为拆迁而不得不中途放弃。
这算是他第一次自主创业,虽然只有短短半年,但过程很辛苦。采购、处理菜品、掌勺烹饪,这些都是佘仕祥自己亲力亲为,每天基本半夜两三点后才能回家。
这段开店的经历对于他来说很珍贵,最后无疾而终,只能说运气不太好。
但命运这事儿谁又能算得准,如果当时没有拆迁,夫妻俩继续做下去,大概率会收获美满的生活,但可能也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
俗话说山不转水转,脚踏实地的人总会得到命运女神眷顾。
此后,佘仕祥来到重庆,承包了一间40多人的厨房。做了一年多,月收入已达到一万元。即便在20年后的今天,这在当地也算是高收入了,更不用说当年。
从重庆回川之后,佘仕祥的眼界和思路都开阔很多,再次起了餐饮创业的念头。
根据当时流行的食材,他决定卖蛙肉,而且还请电视台的朋友做广告,结果一下子就火了。每天下午5点就开始排队,一个月营收有10多万,那是2000年。
自己家生意红火,但旁边一家开中餐馆的店铺却门前冷落,佘仕祥开始琢磨着不如拿下这家店。2003年佘仕祥拿出5万盘下了这家店,但当时并没想好做什么。
后来,几个师傅一合计,最终决定做骨头,也就是今天的一把骨。
一把骨店内主打特色:炖大棒骨
当时一把骨的菜品很简单,就是卤棒骨和萝卜炖大骨这两道主打菜,当时猪肉棒骨卖得也很便宜,一锅四五斤仅售36元,份量大的不得了。店里辅以麻婆豆腐、回锅肉这些传统中餐川菜。
口味方面一开始也没什么标准,厨师的舌头就是标准,咸了淡了都需要尝一尝。不像现在,卤骨头有着严谨的流程,用多少香料都标准化。
但是不管怎样,跟之前卖牛蛙一样,生意火爆,一把骨开业第一天就排起了长队。更夸张的是,最多一次排号多达300人,有的客人来了四五次,都没能吃上一顿。一时间,在成都掀起了一阵啃棒骨的浪潮。
佘仕祥回顾这段经历,他表示,自己那时并没有连锁意识,在第一家店旁边盘的那家店,也仅是为了距离近,方便管理。至于做连锁,标准化,这些并没有太多思索。
03 一把骨传奇之路
一把骨为什么会火,佘仕祥总结了以下原因。首先,一把骨的棒骨是特色,在当时成都还没有,顾客来就是想吃一个新鲜。其次,就是味道、份量、价格,大家觉得一把骨吃起来实惠。
一把骨爆红之后,很多同行都来“考察学习”,甚至还把菜单都“偷走”了,但一把骨的很多模仿者最后都关门了。
因为,一把骨在模仿者看不见的地方做到了极致。当天要用的棒骨,头天夜里一两点就要焯水、准备好卤料,每天四五点起来熬汤,晚上如果没用完就倒掉。一切都是为了保证最醇厚的口感。
加上佘仕祥本人始终充满激情、投以专注,甚至一天工作12小时,不曾停步,一往无前。
他们可能是看到了一把骨的“形”,但没有学到一把骨的“魂”。
一把骨之所以能18年一路走来基业长青,佘仕祥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杀手锏,那就是不断求“变”。
他不仅是老板也是主厨,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开发新菜品,推出棒骨炖菜系列,比如酸菜炖棒骨、番茄炖棒骨、甚至还有烧烤棒骨,根据食客口味不断推陈出新。
随着生意火爆,第二家店也随即开业了。佘仕祥与圈内很多厨师朋友关系都很好,打下了开店的人脉基础,人到位了,就再找新店面,接着合伙开新店,就这样一家家新店在成都及其周边铺散开来。
但当时佘仕祥和爱人,以及各位股东,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一把骨不做加盟。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一把骨并没有进行连锁品牌经营,直到2016年完成菜品标准化制作,并且引进运营、技术、培训方面的人才,觉得时机到了,才逐步开放加盟,
加盟一放开,佘仕祥更忙了,有时候甚至一个月好几家加盟店同时开张。
目前加盟店做的最久的,已经有八九年时间了。跟着佘仕祥一路干的股东、厨师、员工,其中时间最长的有20多年了。
一把骨创始人佘仕祥及员工们
一把骨成功的秘诀在于,除了佘仕祥凡事亲力亲为,躬身入局之外,餐饮面孔认为,在他身上还有一种「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做好」的思维准则。
成败,往往就藏在这些细节里。
比如,加盟店选址,他至少要考察半个月以上。周围有多少人口流量,平均消费能力是多少,这些都要去帮加盟商了解清楚。
佘仕祥规定,加盟店的员工必须到一把骨总部来培训,至少20天以上。且派驻总部厨师去加盟店上班,这样是为了避免味道不统一,影响加盟店客人用餐体验。
在加盟店不断扩张的过程中,佘仕祥也成就了很多合作伙伴的人生。每一家分店的老板、厨师长也是股东,早期的加盟商,现在都已经成家立业买车买房。特别是一些买房早的,当年一百万的房子,现在已经涨到了三四百万。
开放加盟四年来,一把骨已有180多家加盟店,甚至开到了九寨沟。
04 创新与传承
成都是一座旅游城市,但跟那些网红店不同,佘仕祥要做让老百姓填饱肚子的餐馆。
在成都,提起骨头,特别是提起吃骨头,一把骨这个品牌已经刻在老成都人的味蕾记忆中。
很多一把骨的顾客早已不叫顾客,他(她)们早已变成了一把骨的亲人,曾经有大学生在朋友圈写到:“今天生日怀旧,相同的位置,10岁那年爸妈陪我,今天朋友陪我,物是不人非,那位服务员姐姐已经变成了服务员大妈。”
十三年卖出1亿根骨头,十三年45000万人(次)的到店消费,作为一个骨头品类,这个传奇式的记录迄今无人打破。
这样的成功跟创始人是分不开的。佘仕祥没事的话,就会去守店,很多事亲力亲为,始终秉持吃苦耐劳的精神。
客人提的意见,他都会反复思考,力求拿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只要是客人说菜咸了或者淡了,都会要求经理直接马上换,没有任何理由。一切要从客人的角度出发,一把骨是一个能让人吃饱、吃好、心满意足的地方。
活在当下,持续进化,做亲民生意,倾听客人的心声,根据客人需求而改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佘仕祥不断提升自己,促进一把骨品牌砥砺前行。
一把骨门店图
另外,虽然已经年逾不惑,但佘仕祥在营销方面的意识,可谓紧跟时代潮流。他认为,做餐饮,一定要“活在当下”。这句什么意思,他举了个例子。
前几年的公众账号,这几年的抖音,这些营销的动作一把骨都要有,哪怕需要投入几十上百万。开业营销活动策划,在美团、今日头条、当地的吃喝玩乐公众号进行投放推广,这些宣传费用他认为必须要出的。
善于钻研产品,同时又具备数字化营销意识,一把骨的成功靠的不仅是运气,更是实力和格局。
这些也是佘仕祥自己餐饮之路的血泪史,都是花钱买来的教训。2005年的时候,门店生意出现了明显下滑,长达十年的排队,逐渐变得冷清。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看到店里存在的不足,前厅、后厨、产品、装修等等都没跟上快速变化的餐饮市场,痛定思痛,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整改。
去做的好的餐饮门店考察学习,运用到店里,结合季节食材研发更新菜品,蹲守门店,听到顾客的心声,找到客人需求的变化。一系列的整改让一把骨重新焕发生命力。
“不能守株待兔,想着只要把菜品做好就可以了,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营销大数据和餐厅需要紧密结合,营销是做餐饮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些也是他对想要入行餐饮创业小白们的叮嘱。
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承的要求,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品牌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如今的一把骨,以传统为基础正在创新的道路上飞速奔跑。
也正是凭借这份韧劲、执着、勤奋、智慧,佘仕祥成为天府棒骨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手艺人。
采访 | 李洁
文 | 阿远
编辑 | 李洁
⑷ 怎么做才能把一元一串火锅店经营好
旋转小火锅还是火锅,只是餐厅布局和用餐方式不同。
大家能看到街边有不少人把小火锅店做倒了,不是因为项目不行,归结原因,无非在于把餐饮创业,把开店的事想的太简单了,想着就是个火锅,随便找个位置,买个旋转设备,批发点火锅底料就做了。
大多倒闭原因无非在于选址不对、口味不行、不懂经营、控本,资金链断裂,还有部分是吃不了苦。
想要经营好一家旋转小火锅店,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旋转小火锅有其自身局限性,火锅不可能天天吃,一般一周两周吃一次,所以一定要开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广开客源。
宣传要到位,有知名度,或者起码让别人知道有这个地方。把店的名声做起来,做到店周边大家都知道,想吃火锅时,特别是一个人,人少时会第一时间想到你。现在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宣传必不可少。
食品安全很重要,菜品一定要好吃,不是一般般。最好有自己的特色,有特色能留人。
价格一定要合理,高性价比是王道。
善于交流,把顾客吸引来之后,还要想办法留住客户,你能和顾客成为朋友,他也能成为你的老顾客,并且帮你免费宣传,多收集食客意见,及时调整。
多销售一些其他或周边的东西,单一的销售模式容易令人厌倦。
保证店里的环境是舒适的,别夏天太热,冬天太闷,保证食材的新鲜,员工的服务。
活动上可以定期在节假日做些全场菜品8.8折,或者消费满20送2元抵用券下次使用,这样既促进了消费,又打好下次消费的基础。
郑州 金菊旋转小火锅
⑸ 写篇重庆火锅文章
这是一篇记叙文,希望能帮助你
曾两次去重庆游玩,领略过山城迷人的风采和重庆人的豪爽性格,然而最使我难忘的是重庆的火锅。
重庆火锅以麻辣著称,素以大盆代锅,盆里是翻滚的红汤,汤面上漂浮着麻椒、花椒,以及一些我叫不出名来的作料。这样红红的锅底看上去就给人又麻又辣的感觉,常常使我们这些外来游客望而生畏。但是感受过几回重庆火锅之后,我慢慢地喜欢上了它,觉得它有许多好处。一是它比较卫生。在煮沸的汤里烫食物,达到了高温消毒,至今还未听说吃火锅后有食物中毒的。二是可以节约食品。吃火锅时丰俭随意,吃多少涮多少,不会浪费。三是可以减少程序,使饮食变得简单。如果在家里与亲友小聚,必定是忙里忙外,灶上灶下累得够呛,而重庆火锅将复杂的厨房运作变得简单化,只需将各种食品清洗干净,亲友们便可围坐一桌品尝佳肴了。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火锅不失为一种方便、快捷的饮食享受。四是重庆火锅具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即便是在炎夏,吃火锅的人也不少。围着火锅,打着赤膊,流淌着大汗,吃得不亦乐乎的食客比比皆是,这已成为重庆一景。据说吃火锅出一身淋漓大汗,胜似桑拿浴,具有保健作用。重庆人都认为吃火锅比洗桑拿浴来得更经济实惠。重庆男子大都精干,女子大都苗条,这除了与重庆人每天上坡下坡的形体锻炼有关以外,吃火锅也是重要原因。
在重庆吃火锅还有许多讲究。现在的锅大都以大号不锈钢脸盆代替,中间分成两格,称做“鸳鸯火锅”,一格放红汤,一格放清汤,分别供食辣者与不食辣者享用。吃火锅离不开油碟,就是用小碟子装入麻油,调入蒜泥等作料,将烫好的各种菜肴放入油碟中蘸着吃,不仅可以增加口感,据说麻油还有清凉败火的功效。
重庆火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巴蜀时期,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和自然条件,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重庆俗称雾都,气候潮湿,为了驱寒祛湿,纤夫、农夫等体力劳动者就地取材,在几块石头搭成的灶上,燃起火来,架起瓦罐,烧沸开水,将大把的辣椒、花椒等放入沸水中,将食物烫熟后食用,这就是火锅的雏形。几千年形成的饮食习惯,跟随着历史的发展潮流,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重庆火锅。
在饮食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重庆火锅更是生意兴隆,长盛不衰。具有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底蕴的重庆火锅,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还走出了国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重庆人对火锅的痴迷程度位列全国前茅。随着重庆经济文化的发展,重庆火锅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面对“辣得死去活来,麻得翻江倒海”的重庆火锅,你敢品尝吗?
我难忘重庆的火锅!
⑹ 为什么苏州人特别喜欢吃面
苏州有着悠久的历史,良渚文化的考古与发掘说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活,其中赵陵山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鱼米之乡”更是描写了苏州景色宜人、物产丰富。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苏州麦子的产量都微乎其微,但苏州人为什么喜欢吃面呢?特别是早上吃面条的量,不低于任何北方城市,这个问题要从历史说起:
靖康之乱后,宋朝迁都临安,也就是今天杭州,宋朝时期苏杭等地都属江南道,随着都城迁移,大量人口从开封等地南下而来,兵荒马乱的岁月,交通又不发达,能千里南下的都是达官贵族,杭州作为政治中心,官居较多,苏州(平江府)作为江南的经济中心,商贾居多,这些人虽渐渐的适应了米饭,但同时也把吃面的习惯渗透到当地的饮食中。于是淮河以南才渐渐有了麦子的种植。
江南秀丽的人文特点,北方而来的面条也慢慢改变了模样,从指头宽甚至腰带宽变成了只有一毫米多的细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食文化。
下面说说苏州当地的特色面
一、奥灶面
奥灶面历史悠久,传说很多,据说乾隆吃过后说“面灶奥妙,奥妙的面灶”,无证可考。其特点是宽汤、面硬、重浇头,传统的奥灶面的汤是用青鱼的鱼鳞、鱼鳃、鱼骨、鱼身粘液一起熬制的,味美鲜醇;面硬是因为面在滚汤中烫几下捞起,保持鲜香爽滑的特点;奥灶面的浇头很多,有爆鱼、卤鸭,牛肉、鳝丝、雪菜、笋尖等,以红油爆鱼面和白汤卤鸭最为著名。
二、藏书羊面
藏书羊肉历史悠久,起源苏州藏书镇(现木渎镇)以其独特的烧煮技艺,烹调成各式羊肉菜肴,因其肉香汤鲜、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是冬令进补佳品,成为传统的苏州地方风味小吃而风靡江南。藏书羊肉面主要有红汤带骨肉和白汤纯肉两种。
三、奥鸭面
清光绪年间,昆山周市厨师吴金福学得此艺后,利用周市当时盛产野禽之自然条件,开设以主烹奥鸭的“太和馆”,其特点是色、香、味俱佳,有“一家爊煮,满街飘香”之誉。奥鸭面结合奥灶面的特点,汤汁甜度小一些,浇头以鸭鹅肉及肫肠为主,肉有红(酱)白(卤)之分。
⑺ 为什么成都火锅比重庆火锅更能走出去
重庆火锅对比成都火锅,为何成都会更能叫人知道,难道是因为这一点,夏日的来临也代表今年已经过了一半,时间非常的快。虽然夏天非常的炎热,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人去吃火锅,不过一般外面的火锅店都会有空调,所以吃起来的话并不会太热。对于热衷火锅的人来说,每个月至少会去上两次以上,不知道你是不是这一类的人群?
成都火锅汤汁中名堂很多,即使最普遍的红味火锅,也以鸡、鱼、牛棒骨熬汤。在香味上,是以五香味和豆瓣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