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成都骨头王:从1家到200余家店,“一把骨”做对了什么
本期【餐饮面孔】——一把骨创始人佘仕祥
从1家店到近180余家加盟店、30余家直营店;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品牌到成都川菜代表品牌;从一个不为人知的普通餐厅到亚洲熊猫美食节推荐餐厅;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餐饮企业壮大为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川菜委员会会员单位;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
他15岁入行,在30年的餐饮生涯中,务实、可靠、很多人叫他“骨头一哥”、“成都骨头王”。
他能够抓住时代机遇,活在当下,紧跟消费者需求。有着自己一直恪守的生存之道。他就是本期嘉宾一把骨创始人——佘仕祥。
提起成都美食你会想到什么?
串串香、担担面、口水鸡、夫妻肺片……抑或是一桌滚烫的老火锅。但可能鲜有人知,成都本地人也爱吃骨头,啃完骨头还能喝汤,一碗浓郁骨汤下肚,所有的阴郁全部被治愈。
而最能代表“成都骨气”的餐饮品牌,正是佘仕祥创建的一把骨餐饮品牌。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仅川渝两地门店,一把骨接待顾客46000人次,重复消费率高达60%以上,其中不乏专程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
为何一家开了18年的骨头老店能经久不衰广受欢迎?这一切还要从创始人佘仕祥的童年故事讲起。
01 穷人孩子早当家
1974年,成都双流县。
“佘家女娃,去帮忙打盆水!老二,快去田里头把你家老汉叫回来!”
佘仕祥的大姐和二哥当年可能无法想象,他们的三弟日后会为这个家庭带来怎样的变化。
在村里,老佘家经济状况属于中等偏下,算不上富足。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看天吃饭,庄稼收成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此外也会养养猪、喂喂兔子,作为家庭的增收项目。
佘仕祥学生时期,求学之路充满艰辛,每天要走三公里崎岖不平的山路,有时候碰上下雨天,在泥泞的山路里蹒跚而行,花费的时间就更长了。即便如此,每天也是打完草,喂完兔子才能开始写作业。
佘仕祥看着那些能在雨天穿一双黄胶鞋的同学,心里十分羡慕。相比自己,只有在农闲时节,趁天气转寒之际,他才能穿到一双母亲缝制的新布鞋。至于拥有一个新书包的想法,就更不要奢求了。
但即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佘家父母还是对老三表现出特别的爱。每到夏天打谷子的时候,家里基本就断粮了,煮饭时只有最上面薄薄一层米,下面都是红薯,而父亲盛饭时,佘仕祥碗里米饭最多。
打小经历过贫苦生活,不仅培养了佘仕祥吃苦耐劳的品质,还让他从小树立艰苦朴素的消费观,适合自己就行,不盲目追求外在物质。成为父母之后的他,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在教育方面,佘仕祥的父母虽没有什么文化,却非常支持他去求学。
学生时期的小佘,应该算是“调皮捣蛋”类型的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志不在此。加上他明白,学费对家里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虽然咬咬牙也可以继续读下去,但还是选择了另一条路。
即使无法准确预测未来,但仍要大胆拥抱未来。
不到15岁的佘仕祥,提前离开学校,步入了社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打工人”。
初入社会,对于未来并没有清晰规划,佘仕祥曾在建筑工地上给人打下手,干了半年左右。
199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成都一家餐馆需要人手,经亲戚介绍,佘仕祥踏上餐饮之路。
在第一家餐馆,也是他人生的第一站,一干就是七年。
从一个小帮厨做起,慢慢涉及食材采购,自己掌勺上炉子炒菜,积累了很深厚的后厨经验。
不过在他眼里,这七年的日子也不算很累,因为打小农活干多了,餐馆这些劳作都不叫事儿。而且时不时还能吃口好的,他挺满足。
经过几年打磨,20出头的佘仕祥荣升为厨师长,负责统筹管理整个厨房大小事务。
02 初次创业生意火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七年之后,佘仕祥已成家,接下来该考虑如何立业。
和从事美发行业的爱人一合计,想着这些年手头也有了些积蓄,于是拿出8万多盘了一家80多平的餐馆。
所有决定都不是拍脑袋就做的。开餐馆这个决定并没有外人看起来的那么轻松,毕竟这么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干一件不确定的事情,他心里还是有些担忧。
在做决定的前两晚,他辗转反撤没都睡着,最后在爱人的支持下,决定放手一博。
店开业了,生意出乎意料的好。但风风火火做了半年,却因为拆迁而不得不中途放弃。
这算是他第一次自主创业,虽然只有短短半年,但过程很辛苦。采购、处理菜品、掌勺烹饪,这些都是佘仕祥自己亲力亲为,每天基本半夜两三点后才能回家。
这段开店的经历对于他来说很珍贵,最后无疾而终,只能说运气不太好。
但命运这事儿谁又能算得准,如果当时没有拆迁,夫妻俩继续做下去,大概率会收获美满的生活,但可能也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
俗话说山不转水转,脚踏实地的人总会得到命运女神眷顾。
此后,佘仕祥来到重庆,承包了一间40多人的厨房。做了一年多,月收入已达到一万元。即便在20年后的今天,这在当地也算是高收入了,更不用说当年。
从重庆回川之后,佘仕祥的眼界和思路都开阔很多,再次起了餐饮创业的念头。
根据当时流行的食材,他决定卖蛙肉,而且还请电视台的朋友做广告,结果一下子就火了。每天下午5点就开始排队,一个月营收有10多万,那是2000年。
自己家生意红火,但旁边一家开中餐馆的店铺却门前冷落,佘仕祥开始琢磨着不如拿下这家店。2003年佘仕祥拿出5万盘下了这家店,但当时并没想好做什么。
后来,几个师傅一合计,最终决定做骨头,也就是今天的一把骨。
一把骨店内主打特色:炖大棒骨
当时一把骨的菜品很简单,就是卤棒骨和萝卜炖大骨这两道主打菜,当时猪肉棒骨卖得也很便宜,一锅四五斤仅售36元,份量大的不得了。店里辅以麻婆豆腐、回锅肉这些传统中餐川菜。
口味方面一开始也没什么标准,厨师的舌头就是标准,咸了淡了都需要尝一尝。不像现在,卤骨头有着严谨的流程,用多少香料都标准化。
但是不管怎样,跟之前卖牛蛙一样,生意火爆,一把骨开业第一天就排起了长队。更夸张的是,最多一次排号多达300人,有的客人来了四五次,都没能吃上一顿。一时间,在成都掀起了一阵啃棒骨的浪潮。
佘仕祥回顾这段经历,他表示,自己那时并没有连锁意识,在第一家店旁边盘的那家店,也仅是为了距离近,方便管理。至于做连锁,标准化,这些并没有太多思索。
03 一把骨传奇之路
一把骨为什么会火,佘仕祥总结了以下原因。首先,一把骨的棒骨是特色,在当时成都还没有,顾客来就是想吃一个新鲜。其次,就是味道、份量、价格,大家觉得一把骨吃起来实惠。
一把骨爆红之后,很多同行都来“考察学习”,甚至还把菜单都“偷走”了,但一把骨的很多模仿者最后都关门了。
因为,一把骨在模仿者看不见的地方做到了极致。当天要用的棒骨,头天夜里一两点就要焯水、准备好卤料,每天四五点起来熬汤,晚上如果没用完就倒掉。一切都是为了保证最醇厚的口感。
加上佘仕祥本人始终充满激情、投以专注,甚至一天工作12小时,不曾停步,一往无前。
他们可能是看到了一把骨的“形”,但没有学到一把骨的“魂”。
一把骨之所以能18年一路走来基业长青,佘仕祥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杀手锏,那就是不断求“变”。
他不仅是老板也是主厨,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开发新菜品,推出棒骨炖菜系列,比如酸菜炖棒骨、番茄炖棒骨、甚至还有烧烤棒骨,根据食客口味不断推陈出新。
随着生意火爆,第二家店也随即开业了。佘仕祥与圈内很多厨师朋友关系都很好,打下了开店的人脉基础,人到位了,就再找新店面,接着合伙开新店,就这样一家家新店在成都及其周边铺散开来。
但当时佘仕祥和爱人,以及各位股东,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一把骨不做加盟。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一把骨并没有进行连锁品牌经营,直到2016年完成菜品标准化制作,并且引进运营、技术、培训方面的人才,觉得时机到了,才逐步开放加盟,
加盟一放开,佘仕祥更忙了,有时候甚至一个月好几家加盟店同时开张。
目前加盟店做的最久的,已经有八九年时间了。跟着佘仕祥一路干的股东、厨师、员工,其中时间最长的有20多年了。
一把骨创始人佘仕祥及员工们
一把骨成功的秘诀在于,除了佘仕祥凡事亲力亲为,躬身入局之外,餐饮面孔认为,在他身上还有一种「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做好」的思维准则。
成败,往往就藏在这些细节里。
比如,加盟店选址,他至少要考察半个月以上。周围有多少人口流量,平均消费能力是多少,这些都要去帮加盟商了解清楚。
佘仕祥规定,加盟店的员工必须到一把骨总部来培训,至少20天以上。且派驻总部厨师去加盟店上班,这样是为了避免味道不统一,影响加盟店客人用餐体验。
在加盟店不断扩张的过程中,佘仕祥也成就了很多合作伙伴的人生。每一家分店的老板、厨师长也是股东,早期的加盟商,现在都已经成家立业买车买房。特别是一些买房早的,当年一百万的房子,现在已经涨到了三四百万。
开放加盟四年来,一把骨已有180多家加盟店,甚至开到了九寨沟。
04 创新与传承
成都是一座旅游城市,但跟那些网红店不同,佘仕祥要做让老百姓填饱肚子的餐馆。
在成都,提起骨头,特别是提起吃骨头,一把骨这个品牌已经刻在老成都人的味蕾记忆中。
很多一把骨的顾客早已不叫顾客,他(她)们早已变成了一把骨的亲人,曾经有大学生在朋友圈写到:“今天生日怀旧,相同的位置,10岁那年爸妈陪我,今天朋友陪我,物是不人非,那位服务员姐姐已经变成了服务员大妈。”
十三年卖出1亿根骨头,十三年45000万人(次)的到店消费,作为一个骨头品类,这个传奇式的记录迄今无人打破。
这样的成功跟创始人是分不开的。佘仕祥没事的话,就会去守店,很多事亲力亲为,始终秉持吃苦耐劳的精神。
客人提的意见,他都会反复思考,力求拿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只要是客人说菜咸了或者淡了,都会要求经理直接马上换,没有任何理由。一切要从客人的角度出发,一把骨是一个能让人吃饱、吃好、心满意足的地方。
活在当下,持续进化,做亲民生意,倾听客人的心声,根据客人需求而改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佘仕祥不断提升自己,促进一把骨品牌砥砺前行。
一把骨门店图
另外,虽然已经年逾不惑,但佘仕祥在营销方面的意识,可谓紧跟时代潮流。他认为,做餐饮,一定要“活在当下”。这句什么意思,他举了个例子。
前几年的公众账号,这几年的抖音,这些营销的动作一把骨都要有,哪怕需要投入几十上百万。开业营销活动策划,在美团、今日头条、当地的吃喝玩乐公众号进行投放推广,这些宣传费用他认为必须要出的。
善于钻研产品,同时又具备数字化营销意识,一把骨的成功靠的不仅是运气,更是实力和格局。
这些也是佘仕祥自己餐饮之路的血泪史,都是花钱买来的教训。2005年的时候,门店生意出现了明显下滑,长达十年的排队,逐渐变得冷清。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看到店里存在的不足,前厅、后厨、产品、装修等等都没跟上快速变化的餐饮市场,痛定思痛,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整改。
去做的好的餐饮门店考察学习,运用到店里,结合季节食材研发更新菜品,蹲守门店,听到顾客的心声,找到客人需求的变化。一系列的整改让一把骨重新焕发生命力。
“不能守株待兔,想着只要把菜品做好就可以了,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营销大数据和餐厅需要紧密结合,营销是做餐饮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些也是他对想要入行餐饮创业小白们的叮嘱。
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承的要求,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品牌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如今的一把骨,以传统为基础正在创新的道路上飞速奔跑。
也正是凭借这份韧劲、执着、勤奋、智慧,佘仕祥成为天府棒骨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手艺人。
采访 | 李洁
文 | 阿远
编辑 | 李洁
② 昆明六家好吃的傣味店
在昆明,傣味餐厅很多,那哪几家的口味比较正宗而且美味呢?在这我为大家搜罗了昆明六家比较好吃的傣味餐厅,赶紧看过来吧!
昆明好吃的傣味餐厅:曼回索傣家美食
曼回索傣家美食以其纯正的食材、极具富含傣族风情的店内环境、以及傣族人名特有的热情款待,将会给您带来独特的享受。曼回索傣家美食的美食有很多,比如香茅草烤鱼、傣味鬼鸡、烤五花肉、傣家牛脚汤、傣家牛肉、菠萝饭等等。这里应有尽有绝对能够满足你的味蕾。
招牌菜:鬼鸡、烤鱼、菠萝饭...
推荐指数:★★★★★
电话:0871-63339520
地址:五华区护国路35-37号(工商银行斜对面)
昆明好吃的傣味餐厅:凤尾竹傣味餐厅
他们家融合了芒市傣味和版纳傣味精髓,店内装修极富傣族特色、环境简洁优雅、空间宽敞、还有独具特色的木制独立包房可提供商务宴请、家庭聚会等就餐需要。凤尾竹傣味餐厅的选料都来自食材的原厂地,保留食材纯正、原汁原味的特点制作出最纯正的傣味菜品!让你在享受纯正傣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傣家风情!
招牌菜:酸笋炒牛肉、炒水节菜、柠檬撒...
推荐指数:★★★★★
电话:0871-67377556
地址:官渡区中苜蓿村皇廷饭店大门口3-4号
昆明好吃的傣味餐厅:芒市傣家
他们家选用新鲜食材、独特配料,制作出香味浓郁、地道风味的正宗傣味美食,一定让吃货的你大饱口福!
招牌菜:鬼鸡、烤五花、烤鱼...
推荐指数:★★★★★
电话:13888847049
地址:官渡区老民航路206号
昆明好吃的傣味餐厅:傣宏缘
他们家的餐厅装修以傣族特色为主。傣宏缘,选用新鲜食材,用料考究,每一道佳肴经过大厨的用心烹饪,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这样炎热的季节在他们家用餐,真的很爽口开胃哦!除此之外,傣宏缘以傣族人热情的待客之道,让你尽享地道的傣家美食。
招牌菜:老奶洋芋、柠檬鸡、酸巴菜、炒芭蕉花...
推荐指数:★★★★★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人民中路17号昆明走廊3、4楼
电话:13008656799
昆明好吃的傣味餐厅:盈江傣味园
这可是一家有10年历史的老店,传承傣家传统制菜工艺,做真正健康美味盈江味,全新环境,原汁原味,在金马碧鸡坊再展新颜。盈江傣味园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干净整洁,服务热情周到,菜品新鲜,无添加剂、纯绿色食品!在你享受美味的同时还不用担心衣服上会残留火锅的味道哦!
招牌菜:傣味火锅
推荐指数:★★★★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金马碧鸡坊商业步行街(仟和骨头王旁)
电话:0871-65116788,18860771985
昆明好吃的傣味餐厅:阿力可香
这是一家源自美丽西双版纳的餐厅,原生态、自然、风情构成了爱伲人的餐饮文化。阿力可香有美味竹筒鸡、酸笋炒牛肉、特色手抓饭等。风味独特、营养健康、诱惑难挡!爱伲人居住于大山中,依山伴水,用最生态的食材制作最美味的菜品是爱伲人的饮食风格,爱伲菜肴丰富多样,风味独特,形成了爱伲菜鲜香开胃、健康美味的风格特点。
招牌菜:竹筒鸡、酸笋炒牛肉、特色手抓饭
推荐指数:★★★★
电话:0871-63631009
地址:西山区金马碧鸡旅游商场JB2-4幢105号(昆明儿童医院旁)
③ 东昌府羊肉汤 东昌府烩牛肉 能加盟吗 谁可以告诉我怎么加盟 !小弟先谢谢了 !淄博哪里有开的。去尝尝。
肯定能了, 这个你最好去随便找个一家去详细咨询人人家。
具体的找老板。 在这里没有去当面说清楚
④ 云南大学学校附近最好吃的饭馆有哪些
说起云大附近的美食,也许最被人忽略的就是北门附近了。北门临着一二一大街,整条街聚集着众多数码产品商场,如果说这附近有什么美味的小吃,那就不得不说云南民族大学旁的那条巷子了。
走进巷子,就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众多的小吃摊,大理白族凉粉、玉溪风味小吃、担担饺、炒拉面、炸洋芋、酸辣粉等等各种各样的小吃琳琅满目,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臭豆腐米线。在云南当然四处都能吃得到米线,如土鸡米线、豆花米线、凉米线、罐罐米线等,但这臭豆腐米线就不是那么容易找到了,而在这里只要花上三块五毛钱,就能吃上一碗风味独特的臭豆腐米线了。沿着巷子继续走下去,来到铁路旁就能看到一些小餐馆了,门面不大,却是有着地道的美食。这里就“藏”着一家经常找不到空位子的“冬冬”串串香火锅店。蔬菜也好,各种肉类也好,都用一根半尺来长的竹签子串着,一串串的按种类整齐的摆在架子上,想吃什么只管去拿,一串只需两毛,再花上五元的锅底钱,就可以吃上一顿麻辣鲜香的火锅啦!
如果说云大附近最集中、最有特点的美食,那就要数西门附近的文化巷和文林街了。岁月的变迁,文化巷已不再是那个破旧的小巷道了。在文化巷里渗入了更多的异国情调和美食,韩国的、泰国的、日本的……整条街上的店面一家挨着一家,“汉江”、“自由自在靓菜馆”、“吗哪”、“阿里郎”、“特蕊莎”、“印度厨房”“锅子楼”等等,店面琳琅满目,让你目不暇接。
仅韩国料理店“汉江”在这条巷子上就有两家店。老板是个韩国人,在云南开店已经有几年了,“汉江”也发展了好多个连锁店,我个人觉得它家的海贝汤饭味道极美,汤汁浓厚,吃完后满嘴都是海味特有的鲜香。“自由自在”的菜味道很不错,价格也不贵,平时同学朋友去那里聚一下是很不错的选择。“印度菜菜”没有去吃,朋友说味道很好,特别是那的咖喱很地道,就是价格上有点偏高。“吗哪”是很值得去的地方,风味牛肉、金沙玉米是经典菜,特别是抹茶蛋糕,透着茶的清香和蛋糕的糯香。在“吗哪”有一种不能不吃的东西,它的主要成分是白奶油、咖啡、巧克力粉、洋酒等,因为吃的时候才从冰箱里拿出来,所以美其名曰“冰蛋糕”。吃起来凉凉的,呷一小口咖啡,这种感觉只能意会了,而这等惬意仅标价十元。负责人告诉我“吗哪”是圣经里的一种美食,就算只是冲着这么美妙的名字,也要去品尝一下这里的味道。挨着“吗哪”的是一家叫“迦涞”的店,这家店主要是经营泰式火锅,若是有喜欢泰味的朋友,可以来这里尝尝。来这条路有一家店千万不能错过,那就是“胡九小吃”了。这家店主要是玉溪风味,特色小吃像冰稀饭、豌豆粉、凉卷粉,都很地道,特别是玫瑰凉糕,吃上去又香又甜,糯糯的口感,好多女孩子来这家就是为了吃这个。在这里要强烈给大家介绍一个吃干锅的店,叫开心金太阳香辣蟹火锅店,在一个叫做凤翥街的地方,街道名字听着陌生,其实店面距离云大不远,出了文林街,从龙翔街的胡同左转再前行几十米就到了。这家的干锅辣的味道很是很特别的,红红的辣椒油沉在锅底,引诱着你的味蕾。要上一份干锅,再点上一些其它的菜放在一起爆炒,吃的时候一面感叹辣的浓香,一面感叹味道的绝美,而且价格又适中。哦!差点忘了,建设路上的“义兴斋”也是吃东西的好去处,尤其是冬天的来临,在那要上一罐民间瓦罐的汤,各种各样的汤很适合天凉的时候喝,再要上几个破酥包,还可以买只烤鸭,喝着汤吃着包子就着烤鸭,美哉美哉啊!
从云大南门出去就来到了翠湖北路。翠湖一直昆明人休闲娱乐的一个重要场所,各类酒吧、茶吧、情调餐厅不胜枚举。“金嘎纳”、“金海岸”、“一饮相思”、“圣地淘沙”等等,众多的西餐厅一家挨着一家。如“圣地淘沙”,一直都致力于向时尚人士们推荐咖啡的文化,它最早引进世界各国咖啡地图展示,能让你了解到世界著名咖啡的基本知识和世界各地的咖啡文化。并推出绝无仅有的“咖啡现场桌边服务”,将煮咖啡的全过程呈现在客人的面前,并按照客人的喜好“量身定做”属于自己的咖啡。喝着咖啡,品着圣地特色意粉和夏威夷干果牛扒,一种惬意的心境自然就在心中萦绕。那种严谨而浪漫的西餐,在昆明被诠释得很经典。摇曳的烛光、晶莹的红酒、漂亮的水果色拉、神秘的花式咖啡等高贵的西方美食,常常与本地的酸辣面、蛋炒饭混杂在一张桌子上。除了西餐厅,南门附近的几家火锅店,如“味腾海火锅”、“仟和骨头王火锅”,这家的招牌就是骨头锅,一大砂锅的秘制酱骨头,配套的餐具里会有一副手套和一只吸管,方便顾客用手啃骨头,而那个吸管是用来吸骨髓的,很是贴心的小细节。不过去这里吃饭得提前预定,要知道享受美食是大家都乐此不疲的。
如果说翠湖北路的店是“阳春白雪”,那么云大东门附近园西路上的店就是“下里巴人”了。这里绝对是平民消费,而且有着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吃,“兰州拉面”、“山东杂粮煎饼”、“蒙古烤肉”、“西安凉皮”、“贵阳花溪米线”、“台北鸡油饭”……还有云南的特色小吃,“腾冲饵丝”、“傣族人家”、“富源拽米线”等等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食客。特别是“傣族人家”,傣味烤鱼、傣味酸汤、菠萝饭、酸笋炒肉、老奶洋芋和很有特色的炒芭蕉花、烤五花肉、香茅草烤鱼,听名字就让你咽口水。特别是鬼鸡,名字听着恐怖,其实不然,火红的辣椒,味道浓重的大蒜,加之富有柔韧感的稚嫩鸡丝,使这道菜的色彩缤纷,加上浓郁香辣的味道使人食欲大增。而这条路上我个人认为最值得给大家介绍的就是金土锅过桥米线。一个大大的砂锅,配上一碗米线,一盘配料,将米线和配料倒入还在翻滚的汤锅中,搅拌一下就可以享用美食啦。米线又滑又嫩而又入味,喝上一口汤,整个胃里都是温暖的,而它的汤是要用一个大的汤勺才可以从这个高高的砂锅里舀出来,更是添加了一番情趣。
⑤ 昆明新开的比较好吃的火锅店有没有好推荐
金马碧鸡附近
先说说市中心,因为堵车太厉害,不在附近的朋友就不用再折腾了。市中心美食区域的发展状况较好,新开了不少的火锅店,从祥云美食片区开始,重庆来的苏大姐火锅连锁店,香辣的红油传统火锅很受欢迎。金碧广场的仟和骨头王火锅人气非常旺,经常要排队侯座,那里的清汤大骨头火锅里,堆满了各种素菜、荤菜,是去年开始昆明最流行的火锅吃法,油腻少、对健康很有益,而且价格实惠,78元一大锅,够4个人吃了。
北市区
北大美食一条街曾经是火锅的天堂,经过3年多的洗牌,现在留下来的已经不多。首先值得品尝的是著名的重庆小天鹅火锅金星店,是这个区域最好的老牌子火锅店,也很好定座位,其红汤过瘾,新创的滋补养身火锅系列也非常受欢迎。
钱柜KTV面对的重庆风光老灶火锅,也是经常排队,价格与味道最具有有吸引力,环境虽然不如大店,但是玩的就是大众消费,人均在20元以内。
金实小区的酒楼近年来异常火爆,但是好的火锅店一直是个空缺。现在有小米辣火锅连锁店、李朝园韩国火锅店2家较为有特色。特别是李朝园韩国火锅店的泡菜鱼火锅,酸辣之中,注入了许多韩国文化的元素,人均消费在开业的初期就30元以内。
西市区
西市区的好火锅店也不多,西山区政府旁的重庆小天鹅火锅连锁店算是档次最高的,冬天最好提前预订座位。
西山区政府右面的曲靖花白鲢鱼火锅也是一家开了多年的江湖旺店,1公斤以上的大花鲢鱼清汤煮出来后,蘸上香辣的糊辣椒蘸水,非常过瘾。这里应该是昆明最早的糊辣鱼火锅起源地,它与大滇园的煳辣鱼不同,它不用鲫鱼、罗非鱼,使用的是肥大的花白鲢鱼,刺少而肉肥嫩。
在丰宁小区幼儿园旁的火锅一条街,有连成排的火锅店。其中的小敏羊肉火锅店的红烧羊肉最好吃,土陶的锅、碗、杯子很有味道,环境虽然差一点,却是朋友家人聚会的好去处。这里的苞谷酒卖得很好,老板称之为“散装五粮液”。
西站立交桥往黄土坡走200米处,有一家酸萝卜乌江鱼火锅,也是一家很小的江湖旺店,便宜好吃之外,他们的鱼片煮在汤中很滑嫩。
东陆桥头的糊辣鱼火锅店,一直旺了3年多,去晚了就没有座位。也是肥大的花鲢鱼煮白汤,蘸水麻辣过瘾。这里传统滇味的苏子包子非常好吃,香甜可口,6元一大盘,分量十足,正好用来解除火锅的辣。如果服务员问你能不能吃辣子,你不用回答,在这里,减少了辣子的火锅味道就不过瘾了。老店环境比新店差,但是味道更正宗。
西园路上的成都何老幺河鲜火锅,也是这个区域的特色火锅。它是来自四川的连锁火锅店,来昆明的时间不到一年,专门售卖河里的鲜鱼,味道不错,价格比起旁边的糊辣鱼火锅来说,适宜于请客与应酬。
白马小区的香草鸡火锅,是白马片区最有特色的火锅,它是贵州酸汤鸡火锅的一种另类,酸味纯正、开胃过瘾、香辣适中,经常也是爆满。
关上片区
这个片区的火锅仍然是云南野生菌火锅的天堂,野生菌一条街历来是云南人宴请外地人、外地人来昆明必去的地方。
野生菌一条街的火锅店很多,云座山珍火锅、园林野生菌火锅,野菌王火锅、野生菌火锅、京川酒楼野生菌火锅等,人气极其旺盛。
关上的品牌火锅还是以小天鹅火锅最有知名度,吃品牌火锅的人们还是首选小天鹅。它的斜对面有一家重庆地摊老火锅,生意也因为便宜非常好。
东市区
东部的火锅似乎很不成气候,东风东路延长线著名的秦妈老火锅已改名换姓,叫重庆火锅。这里的味道醇厚,老油味重香浓。
东风东路延长线顶端的威远羊肉汤火锅店近年来名声大震,因为这里的田鸡火锅很好吃,羊肉火锅很过瘾。60元一市斤的仔姜田鸡,鲜嫩麻辣、刺激无比,人均消费达到了50元以上,经常没有座位。这些田鸡据说是四川运来的人工养殖的,在四川也卖得非常好。这是昆明今年最流行的火锅之一。
南市区
昆明南部的火锅也不多,滇池路上的小天鹅旗舰店算最有面子。这里近日在搞火把节,除了传统火锅之外,还有各类的滋补型新火锅。传统的重庆火锅自助区域,35元就可以吃到100多个品种,走向了大众化。
在滇池路口的新人人海鲜酒楼,也应时推出了海鲜火锅、乌鱼火锅、粥底火锅,羊肉火锅系列,便宜好吃,非常实惠。128人一锅的海鲜火锅够4人吃,人均在30多元,将昆明火锅的市场推向了一个低价的无利润阶段。
西坝路片区
西坝路有火锅一条街,酸汤鸡火锅、香辣虾火锅、贵州郭记狗肉火锅昆明店、贵州花溪清汤鹅火锅、重庆刘一手火锅西坝店、重庆秦妈老火锅、红乌蒙昭通天麻火腿鸡火锅店,都是特色火锅。
西坝路口的贵州花溪清汤鹅火锅的汤好,卤制的鹅头、鹅翅膀的味道很好。红乌蒙昭通天麻火腿鸡火锅店人均消费10元也就非常过瘾了,店内一句广告词很好玩:冬吃萝卜夏吃汤,不如喝碗天麻汤。
因为不是昆明人,所以找了个资料,不好意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