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加盟资讯 » 盛京老四季加盟电话
扩展阅读
加盟店形象设计范本 2025-05-15 00:14:25

盛京老四季加盟电话

发布时间: 2023-05-19 08:49:05

⑴ 盛京老四季和老四季是一家吗

是。老四季是盛京老四季的简称,指的都是沈阳头号面条馆,地址位于辽兆罩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十三闷脊纬路94号。盛京老四季附近的公交有:125路、129路、258路族州、277路等。

⑵ 沈阳有哪些好吃的

老边饺子(中街玫瑰大酒店对面)
李连贵熏肉大饼(中街国美边上)
那家馆(好像开了不少店,我知道的是大南街环路胜利电影院车站有一家,好吃又便宜,记得去吃招牌菜哦~)
马家烧麦(中街国美往南走)
宝发园(沃尔玛超市往东走,十字路口左转)

其他的小吃就无数啦。以下是A来的,没经过考证,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去找找看哦~
1.艳粉街西的一间小铁皮车,每天晚上准时出现,出手烤串。夏天有时候城管下来查 的时候可能见不到。老板叫黄毛,一脸笑容。据说原来是艳粉街的蛊惑仔,后来洗手不做化剑为梨了。铁皮车周围经常停着一些专程从别处开车到这里吃串人的车。那里的鱿鱼串和酸甜烤鸡架味道的确独特。
2.育才中学前的那个早市街头上的小红伞,每天早上排满了从各处到这里来唛咸菜的长队.这里出售据说整个沈阳地区最棒的朝鲜咸菜.据早市的管理员说这个咸菜摊每年的营业额在30万元以上.
3.重工街十马路一家小店出售的顿肉米饭,10元一份.每天来这里吃肉的人踏破了门槛 .
4.洗城中花园西门一家小铁皮房子,每天上午开门,过了中午就关门,出售家常炒菜.没招牌没执照,黑店一个.人同样十络绎不绝,经常可以看到周围几家大饭店的老板来这个铁皮房子里来吃午饭.
5.辽宁大厦南边的杨家盒饭,5元1份,主要给出租车司机吃.不过味道很好,是沈阳最好的出租车盒饭.有时候专门坐车去那里吃盒饭,来回的车费可比盒饭贵多了.
6.五里河市场马家鸡架.十多年的店了,亲眼看着从街边的小摊变成现在的大排挡.想当年马家的鸡架好了之后整个市场的鸡架都卖不出去了.
7.于洪城郊马贝二饭店.那里有一排饭店,从马贝一,马贝二,一直到马贝六.但是只有马贝二人来人往,其他的饭店的生意冷淡多了.马贝二的酸菜白肉质与量绝对一流,三个人只一盆就够了.
8.中山广场,快乐迪附近,”烀饼”,绝对的火!就是一大口锅,里面顿菜,上面烀张饼!然 后有几个特色菜:五香扒皮鱼,孜然鸡脖子什么的,味道不错!饭口肯定没坐,响kfc似的,你在 那吃,旁边有两个站着等着的.
9.土豆泥!土豆泥!印度飞饼!印度飞饼!北行的红樱桃家的土豆泥好吃的不得了.
10.一进沈阳中街有一条胡同,那有好多家小吃店味道都不错.一家叫千日红的专门卖麻辣烫的小店,连汤带菜在一个小盆里端上来,一起在鸡架掉的满是辣椒的汤里煮熟撒上芝麻 ,孜然,来一勺密制的豆瓣酱.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家的那么好吃,可是撒地方又是在太小,总 共能坐十多个人吧.总是能看见一些西装革履的白领人士在门口站着等位置.
11.大东副食后身是一个市场,里面有一个摊位卖这沈阳很著名的张久礼烧鸡.离摊子很远就能闻到烧鸡的浓香.那个地方又是218车站的始发站,好多人到那买了烧鸡后就上车回家 ,总始弄的烧鸡香味在车里飘啊飘,我的哈喇子快流出来了.
12.岐山路又家紫竹子母火锅很又特色------不是中间隔开的始大圈套小圈,味道也不 错,特别始大厅离的特价羊肉,2元一盘,物美价廉.
13.八经街有一家店叫”甫亭阁”,王甫亭的家人开的,里面有很多老女排的合影(郎平啊什么的,很怀旧),他家的大个丸子很好吃.王府亭鲁菜一绝,在沈阳厨界备份很高,厨师长 是王府亭的孙子,叫王浩,以前是百富源的厨师长.他们家旁边的碗碗香,小世界也很好吃,小 世界的酒杯很爽一杯一瓶京八,就剩一口.
14.岩明的火勺没吃过遗憾死了!5毛一个,肉的,豆的,糖的,麻酱的,大馄饨,现在好像涨价了,3块一碗,同泽中学,老辽宁经济日报社,皇姑的留鸟茶艺馆附近都有店.
15.大二环东北方的那家全羊汤,分5元十元一大碗,小烧免费.
16.辽大门口的小红帽烧烤连城管的人都常去吃你说牛x不
17.在三好街数码时代广场对过的小胡同里有个卖盒饭的老太太,卖的酱菜特好吃,买的人多.三好街经典美食.
18.展览馆西门有家牛肉店,原汁牛肉好吃的不得了,但是限量发行,卖了了就关门,有个别时候12:00就关门了,饭店开成这样我以前没见过.
19.五一商店附近华夏家乡风味杀猪菜味道不错.估计比牛小伟的达达杀猪菜好吃多了 .
20.出了中街向西走600米左右到小西门,在胡同门口有一家叫”小毛头”暴米花,很值 得一尝,他家的暴米花分白糖,巧克力,荔枝味,橘子味,哈密瓜味品种齐全,又香又脆.每天下 班时间去买都要排队1个多小时.
21.五爱市场西区老字号的”关东长乐包”,特别软,还不干,每次路过我都想吃,从中午 一直到下午都要排队买,一块一个,猪肉馅,茴香馅,牛肉芹菜,萝卜馅,好吃,一般我吃2个就 走不动乐,207五爱街那站一过,整个车里都是大包子香.
22.大西路和奉天街交汇处开乐家”papa’s文化餐厅”是从长春过来的,韩式西餐,菜 很又特色,环境适合情人,富有小资情调.
23.商业城东口,挨着地下过街通道往南边的胡同里,有好几家五元店,式同一个老板开的,特火,经济实惠,在当地挺有号的,老有人酒足饭饱后出来就说什么在沈阳我有号,其实就 是一个骑倒骑驴的.那片治安不是很好.
24.和平区101中学门口老两口做粥,特别好吃,各种粥,熬的时间长有味道.
25.以前在中山广场挨着招行一家好像叫”重庆乌江鱼”好吃,据说现在搬到五一商店 附近乐,具体地点得区打听,到那问(地球人全知道).
26.新华广场西路口50米有个:新华园骨头馆”开乐3,5年乐吧,方圆几百里都知道,60元 一锅,一个半洗脸盆那么高得沙锅,骨头堆得象小山,点火现炖,然后还可以喝汤涮菜,5,6个 男得吃不成问题,特别经济实惠!好吃不腻!
27.泰山路附近有一家四方园麻辣烫非常好吃.最有名得是虾丸麻辣烫,别家没有,分 3元和5元.
28.原来在沃尔玛北边有一家新疆人开得 小饭店,正宗的新疆烤全羊和囊,做的汤美极 乐,烤羊肉一元一大串,现搬到南面的胡同里区乐.
29.在万豪和喜来登中间的路口进来,小背篓就不用说乐,在往里有家叫黄金豆的,做大 排挡海鲜,好多人特意跑来吃,在往里有一家川菜馆,叫蜀香园,他们家开业的时候菜很好吃 ,现在差乐好多,不过也还可以.淋香酥鲫鱼不错.在电台旁边有一家叫阿叉炖品,也不错,旁 边有一家一脉香川菜馆水煮鱼不错,夫妻肺片,筋到~!!!在往南,有一家国华烤肉,冷面好吃 .
30.老顺口酒家.在南塔街上距离文萃路口约30米.酒店有几分文化内涵(玻璃板的餐桌 下常压有励志小品和抒情短文),菌菜不错.酒店有外卖,对南塔地区不收服务费.
31.西塔朝鲜族医院斜对面的百帝园.以前经营高档韩餐为主.强力推荐红烧牛尾.此外 烤牛排和生鱼片也不错.生鱼片有点贵(中分鸦片鱼要480元),如果公款消费不妨一吃.生拌 牛肉也不错,很嫩.
32.沈阳小土豆绝对好吃,招牌小土豆,酱脊骨,大花卷(绝对大,几个人够吃一个)家炖黄 鱼,好吃实惠
33.西塔”景福宫” 的生吃八爪鱼, 让人觉得好玩儿又有点残忍. 盘子端上来后, 八 爪鱼的爪子仍然不停的动着, 而且八爪鱼的吸盘经常会吸在筷子上或嘴唇上..烤野生鳗鱼 , 生鱼片都不错, 哦, 对了,还有牛肚火锅…
34.还是西塔的张师傅参鸡汤, 专业,地道, 不能不吃!!!!
35.方形广场的奚记麻辣涮肚和麻辣烫相信很多人吃过, 虽然现在不如从前了, 但仍然 不是为沈城的一个较有名气的小吃.
36.西关回族聚居地, 金色时代楼下, 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店” 西关炖菜馆:” 纯正 的回民风味。

⑶ 老四季抻面为什么没有走出沈阳,成为全国连锁

提出这个问题,你应该没少吃兰州拉面,加州牛肉面,澳门豆捞,新奥尔良烤翅或者重庆鸡公煲。

没错,这几样烂大街的 美食 ,都是骗子。在沈阳满大街都是,但是在当地根本没有。

兰州没有拉面,加州也没有牛肉面,重庆也没有鸡公煲。

这可能是老四季没有走出沈阳的原因之一吧,不够山寨。

原因之二,老四季抻面不够东北特色。

说起沈阳,也是个东北城市。

谈起东北,一定要提酸菜,大米,猪肉,这都是妥妥走出东北的品牌,但是你说老四季抻面呢,东北特色可能就差了一点儿。

原因之三,老四季抻面味道不够浓烈。

从全国来看,最有品牌效果的面条当属重庆小面。麻辣味又不刺激,面条劲道顺滑,汤料香气扑鼻,味道浓厚。

重点是辣,有味儿。纵观这两年啥样的饭店开的最多?

麻辣烫、麻辣香锅。

因为它们和重庆小面一样,有味儿,而且重口味。近些年来,人们的口味越来越偏咸偏辣了。

从这点看,老四季不占优势。老四季鸡汤虽然有韵味,但是得慢慢品,而且沈阳人都吃习惯了,对那种鸡汤味有童年回忆。但不得不说,老四季的汤面还是偏淡了一点儿。

给其他地区的人吃老四季,未必能品尝出它的美来。

原因四,老四季是留给家乡人的念想。

沈阳是一个 美食 文化不太明显的城市,你说有什么是区别于其他东北城市的 美食 ,其实也没有。

但是老四季这个味道,是你在别的地方吃不到的,每次你吃了一口老四季,就有一种到家了的感觉。抻面鸡架老雪花,在许多沈阳人眼里可比吃山珍海味来的舒坦。

抻面用料上乘,面色白而透亮、面条筋道、口感好。

鸡架、鸡脖采用浓香的鸡汤烹制,再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味道深入骨髓,越嚼越香。

所以,这样的好东西,哪舍得外传呢?

你说是不?

沈阳老四季抻面是在1988年由张秉荣创立起来的一家具有沈阳特色的面食小吃。老四季抻面以抻面、鸡架闻名沈城,我们在任何时间在老四季都会找到几个朋友在一起,一盘鸡架、一盘鸡肚、几瓶啤酒畅饮的场面。老四季是沈阳人气非常高的面馆,为什么却只是墙里开花无法走出去呢?这个问题要从老四季抻面说起。老四季抻面的做法大家都知道,可以做成不同宽窄的面,里面放上榨菜和香菜,满满的一大碗很实在。汤是鸡汤,用熬鸡架的汤配上面是老四季抻面的特点。上面的朋友说的很中肯,鸡架只有在沈阳才会被做到如此的受追捧,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吃到鸡架。在全国各地有很多面馆,除了兰州牛肉面在全国做起来,无论是刀削面还是现在新崛起的重庆小面,都不是占据主导地位。为什么?因为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各地有各地喜欢的自己的面。我在哈尔滨吃的麻辣面在当地很火,但在沈阳没有一家。陕西面食绝对是品种繁多,但是真正靠面叫得响的也很少。厦门的沙茶面、江苏的锅盔面、广东的云吞面等等,在当地无不受到追捧,在外地却很少有人问津。不是说面不好,而是受到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影响,无法占领外地市场。老四季作为沈阳面食的一个品牌仍然会继续发展下去,但是要想走出沈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四季抻面,当之无愧的沈阳名牌,这块牌子不是哪个人发的,而是记在沈阳人的心里。

我家是九十年代初回迁到南市场的,出了楼门不到五十米,就是老四季面馆,三十年的时间,不能说我天天去吃抻面,但可以说这是我这辈子光顾次数最多的一家饭店,整个九十年代,一碗抻面二元钱,从早晨天一亮,一直到半夜,只要拿出二元钱,一碗热腾腾的鸡汤面就端到面前,放上各种调料,保你吃的满头大汗,心满意足,虽不是什么传统美味,但是每个吃过这碗面的人,心里想的就是这二元钱花的值!

我不会喝酒,所以对那鸡架子不感兴趣,吃过几百次抻面,没啃过一次鸡架,但听孩子们说,吃抻面不啃个鸡架,那你可拉下一空,到底有多好吃,去吃一次就知道啦。

三十年的时间不短了,老四季抻面不知道从什么时间涨价了,如今,只要你肯出五元钱,仍然是可以饱吃一顿,五元钱!还有比这便宜的东西吗?三十年,我们的平均工资从七八十元,已经涨到现在的三千元,翻了多少倍我没算过,这碗面条,只涨了一点五倍,由二元到五元,还是那碗面,还是那碗汤,还是那个味,不同的就是那店员换了一批又一批,这个店就是那么不温不火存在着,不管你是有钱人,还是穷光蛋,只要出五块钱,你就下一次馆子。

这个店这么亲民,为什么没把买卖做大?我们只是食客,不了解饭店的经营情况,只知道饭店的老板是个老太太,经营理念可能就是做好自己的生意,不想出奇冒泡放卫星吧,不知道我的猜测是否有道理,只能让别人去评说了。

我五年前就搬离南市,写这篇短文是临时起意,图片就拍不到了,惭愧!

上大学的时候就爱去,那个时候在我们沈阳大学小北边门那有个老四季,小店埋了埋汰,水泥地、地上全是油,手纸当餐巾纸用,一袋子的鸡架就在马路边用水冲,几口大黑锅,这就是九几年时候的老四季,那个时候俺还是一个穷学生没有钱,每次就吃一碗面,2元,鸡架是舍不得吃的,偶尔改改馋吃个鸡架,鸡屁股都没放过,都给造了,真好吃啊!后来上了班离开了沈阳,但是只要是想吃了,我开车100多公里也去一趟,就是为了那个味儿,情怀,没错,就是为了当年那个情怀。

原创图文及视频,如果非要挑出一家沈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男女老少都能谈起几句的店,那估计是非老四季莫属了。“冬暖夏凉兰香面,春华秋实神州汤”是刻在老四季抻面门口的金字招牌,在沈阳的面条馆只有两种,老四季和其他。

在沈阳老字号能和老四季相提并论的就是四季面条老边饺子杨记骨头馆,注意啊四季面条不是抻面,四季面条是机器压制的面条,还有一点类似老四季的味道就是边门抻面。招牌红底白字是四季面条,白底金字是老四季抻面馆。现在所有正宗老四季抻面都是叫做盛京老四季。

吃老四季注意,先点面条,然后交款,最后取面条,。 抻面品种有一细、二细、龙须、三角、四棱、韭叶、中条、宽条、皮带等九种各异的形态。吃面条有三宝:香菜、榨菜、辣椒油少不了,喜欢酸就来少许陈醋。

此图片作者行行摄摄中授权发布,很多作者盗图就不太好了。

那么老四季为什么没有加盟到外地?沈阳也不太多呢? 正宗的老四季是张秉荣老人家创立的,1988年7月她把自家临街的15平方米小平房粉刷一新,在热闹的十三纬路开了个 “四季抻面馆”。 1992年初秋,张秉荣回迁到十三纬路原址,并改名为“老四季”。这次回迁和更名是她生意上的一次大发展,结合东北人的饮食习惯,融入了兰州抻面的地域特色,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抻面、鸡汤、鸡架的制作标准和工艺配方,生意 火了之后各种模仿者相继出现各种四季抻面馆、四季抻面、四季手擀面等当然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全都是一家,味道大相径庭。

老四季抻面总店位于沈阳和平区十三纬路, 据称他们都是 自己家人开,目前不会加盟也不会卖配方给别人,老四季面条 对于沈阳人都是一种回忆。劲道的面条,浓汤里带着一点点淡淡的鸡肉香,就着热气,榨菜末,加些辣椒油,点上些许老陈醋,再来两瓶老雪,开心的不开心的一口闷进肚里,酒过三巡开始吹牛B。

那么到底能不能复制出老四季的味道,当然是肯定的,能开八季也不会有人念着你家的味道如何,老四季为什么很多人下飞机就去吃,这就是一种情怀。

韭叶抻面

鸡架6元一个,我们图片都是原创实拍,买2个鸡架拍。


很多人没有看过老四季的视频吧,我前几天特别拍摄一段视频。那热气和人声鼎沸中氤氲着的,是人间烟火的香气, 视频原创。

老四季面条馆有三十年 历史 ,吃碗面要排队,创造沈阳餐饮行业的奇迹,除了过年休息三天之外,全年营业到半夜一点。

相比或豪华或文艺的大馆子,老四季抻面显得更为贴地气。没有豪华的装修没有过分热情的服务员,就像多年的老朋友,没有客套全是默契。 往来的人不用区分所谓的身份,无论是拎着公文包的白领还是随意穿着的市井小民,一切都融化在那一碗面汤中。

前几天和闺蜜去了老四季,正值中午,排队的人很多,关键是没有空位置。

我和闺蜜只好出去转转,等待过了饭口再来。下午一点,我们俩又回到了老四季,人依然很多,但还好有空位置了,我们就点了鸡架和面条,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大堂里十分吵杂,说话基本靠喊,人们边吃边聊,东北人天生的大嗓门,吃的嗨,当然就更愿意表达出来。

老四季是沈阳人的老味道,老沈阳人的味觉里不可缺少的,但可能由于经营理念亦或地域的限制,一直没有走出沈阳,真的感觉有点遗憾,希望未来的掌门人能大刀阔斧把我们的 美食 也遍布全球。

老四季抻面我经常去,在沈阳了说是家喻户晓。其面美味可口,劲道绵滑。鸡架更是松嫩适度,香气袭人。

除了独具的特色美味外,价格低廉更是受到了老百姓的喜爱和推崇。

老四季在沈阳有几家分店,生意都红火的不得了!

老四季不对外加盟,全部分店都由家里人控制,这是为了口味一致,也是为了不砸自己的金字招牌。加上地域的口味和限制,这就直接导致了老四季不能走向全国。

出租车司机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最爱,另外就是酒蒙子居多。因为便宜,所以人多。至于没能全国连锁的问题,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 美食 和百年老字号,你何德何能啊?说在哪个城市开分号就开?如今的 美食 单靠知名度,便宜也是不够的,另外一个地方品牌想走向全国这是很难的。况且,在地方已经赚的盆满泊满了,所以有些个体老板就不扯那淡了。

很简单,因为沈阳人没有走出全国。任何全国性饮食,要么是生产者走出去(兰州,青海化隆,沙县),要么是消费者走出去(川渝粤),沈阳四季不具备条件。

说起老四季抻面不得不提鸡架,全国还没哪个城市都像沈阳这么爱吃鸡架的,熏鸡架,烤鸡架,炸鸡架,一个鸡架7块钱,加两瓶老雪,这是抻面店的标配。

说起鸡架也标明沈阳人民的无奈,沈阳是重工业城市,工人比较多收入不高,想改善伙食时只能选性价比,比较高的鸡架来改善伙食,用鸡架吊汤,汤煮面条,鸡架还可以当菜下酒。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儿时的味道,就像妈妈做的饭一样,它可能在别人眼里不是美味佳肴,但绝对是你心中最想吃的味道!

每一个地方的小吃都是当地人儿时的味道,但不一定是别的地方的味道,就像河南的胡辣汤,河南人可以天天喝,东北人受不了,内蒙人可以顿顿吃肉,一般人我保证你吃不了10天。老四季抻面是沈阳人40岁以上的人儿时的味道,现在的00后很少光顾。因为他们小的时候很少吃,同样他也不适合走出沈阳!

⑷ 老四季抻面为什么没有走出沈阳这个地方,成为全国连锁

提出这个问题,你应该没少吃兰州拉面,加州牛肉面,澳门豆捞,新奥尔良烤翅或者重庆鸡公煲。没错,这几样烂大街的美食,都是骗子。在沈阳满大街都是,但是在当地根本没有。兰州没有拉面,加州也没有牛肉面,重庆也没有鸡公煲。这可能是老四季没有走出沈阳的原因之一吧,不够山寨。

原因四,老四季是留给家乡人的念想。

沈阳是一个美食文化不太明显的城市,你说有什么是区别于其他东北城市的美食,其实也没有。但是老四季这个味道,是你在别的地方吃不到的,每次你吃了一口老四季,就有一种到家了的感觉。抻面鸡架老雪花,在许多沈阳人眼里可比吃山珍海味来的舒坦。

⑸ 沈阳不得不尝的美食有哪些

沈阳是一个美丽而又有 美食 的地方,不管是去沈阳 旅游 ,还是去沈阳出差,只要去沈阳,怎么也要尝尝沈阳的 美食 ,不然真是白去了。我给大家推荐推荐沈阳有哪些必吃的 美食 吧!

1、马家简胡烧麦馆



推荐理由:200多年的 历史 老字号,沈阳人都知道的百年老店,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清真烧麦真是一绝。一方的饮食混合着的是一方的风土人情,所以马家的烧麦吃起来和南方的一点也不一样。肉很实在,咬上一口满满的都是肉馅,蘸上酱汁,味道很不错。吃到嘴里的感觉还是香香的,再配着爽口的凉菜,那才能体会到什么是吃到嘴里就是很幸福。

推荐菜品:烧麦、羊杂汤、捞拌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北四路12号

2、老边饺子馆



推荐理由:沈阳老字号的饺子馆,名气基本上和马家烧麦一样的。最有名的应该就是老边自创的煸馅饺子和冰花饺子。煸馅饺子,话说真的很好吃。据说是煸馅后熟的包在饺子里,但很神奇的是虽然熟的但是竟然会有汤水,还很鲜!冰花饺子,简单来说类似于锅贴,不过一锅真的好多,竟然有18个,但不向锅贴底那么厚。锅包肉是地道的东北菜,这里的锅包肉,酸甜正合适,嘴里咬下去也满满的都是肉,很香。

推荐菜品:煸馅饺子、冰花饺子、锅包肉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中街路208号(玫瑰大酒店对面)

3、老四季面条(十三纬路店)



推荐理由:老四季抻面,沈阳老字号了,这么多年了面条一直是那个价钱确实挺不容易的。更多的是勾起你对那个年代的回忆,去那来碗抻面,来个鸡架,抻面和鸡架都放上一层厚厚的辣椒油,吃起来十分过瘾,再配上沈阳的老雪花,大家可能爱的就是这个味道吧!而且他家辣椒油榨的很香,不搭配吃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不知道多少人几天不吃就想念这个味道。

推荐菜品:鸡架、抻面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十三纬路(近大西菜行车站)

4、西塔大冷面



推荐理由:西塔大冷面算是沈阳一家 历史 悠久的饭店了主营的就是大冷面和狗肉、墨斗、桔梗等各种朝鲜族拌菜。无论春夏秋冬,人都非常多,尤其是夏天,更是爆满。他家的冷面和其他家的不同,只有一种咸口的,而且比较淡,需岩山要自己在吃的时候要加酱油或者辣椒面调味。比较喜欢他家的狗肉,现烀的,抹上厚厚的辣椒面,掰成很大的一块,吃在嘴里非常过瘾。PS:是个亲朋好友聚会的好去处,特别适合喜欢喝上两口的朋友们!

推荐菜品:冷面、拌蚬子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市粗咐中府大路31号(朝鲜族百货大楼对面)

5、老山记海城馅饼大酒店



推荐理由:老字号的意思大概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家店是海城馅饼创始人毛青山开的老店,1946年将店从海城迁来沈阳的,所以是唯一一家正宗海城馅饼。口味真的很不错,馅饼好吃不贵,挺实惠的,对得起老字号的招牌,一定要趁热吃,烫嘴的比较有感觉,也可以试试它家的东北菜!

推荐菜品:青椒馅饼、锅包肉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五马路131号(近振兴街)

6、李连贵熏肉大饼(皇姑店)



推荐理由:老店味道很好,就算现在吃起来还是有惊艳的味道,服务员的服装也很有特色。熏肉大饼好吃就不用说了,这里的老式锅包肉味道更是正宗,最赞的就是熏得干豆腐卷,吃起来好好吃。店内活动可以半份叫餐适合两个情侣去吃,人少还想多吃几样菜。这样地道的东北味道更适合家庭聚会等,全家人一起热热闹闹的吃好吃的,性价比也很高,开心又好味。

推荐菜品:熏肉大饼、素烩汤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中山路4甲1号(近沈阳站)

7、鹿鸣春饭店



推荐理由:沈阳久负盛名的百年老店,以前曾经关门一阵子,现在又重新开业了。鹿鸣春是正宗辽菜的口味。葱烧辽参真叫绝,汤汁侵入到海参中,咸鲜适口,葱香浓郁。比粤菜做法好吃,更适合北方人的口味呀。虾是用深海大虾,足有15厘米长,虾肉饱满,皮焦肉嫩的;九转大肠的卖相好看,个个都向小芋头似立着,吃一口就满口香,不仅原汁原味更有回味。基本上每道菜都是经典。

推荐菜品:豆沙包、葱烧辽参、九转大肠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40号(近南六经街)

8、三盛轩回民饺子



推荐理由:最造的时候吃的是三盛轩的馅饼和羊汤,那家伙早上老多大爷大妈一起排队,人老多了。饺子皮不是那种死死的面,很厚实,有嚼劲,而且那种咬上去很Q弹。还是比较薄的,里边的肉是很正的牛肉,充斥着牛油的香气。在嘴巴里面回味,很好吃!现在人还是很多的,还是经常去吃!

推荐菜品:饺子、馅饼、干炸羊肉

地址:沈阳市大东区大什字街4号

9、张久礼烧鸡



推荐理由:对于80年代出生的沈阳人,那真是小时候首屈一指的美味!以前都是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来了重要的客人才有得吃,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被爸爸或者妈妈带着去买,印象中一直要排队,每次都会买一只最小的,不光是价格的问题,更是因为小一点的入味。买好了会第一时间得到一只鸡翅膀或者鸡腿,开心得不得了,回家路上巴巴地吃一路,好开心!绝对正宗的东北烧鸡的味道,虽然微微有点咸,但是遮盖不了鸡肉的香味。

推荐菜品:烧鸡

地址:沈阳市大东区东顺城街65栋大东农贸市场

10、宝发园名菜馆



推荐理由:溜肝尖味道确实独特,有惊艳感觉。环境一般,有点像大众饭店。来吃饭的人不少,热热闹闹的。冲着百年老店招牌来的,菜的品质确实不错。如果对东北的印象还停留在酸菜炖粉条、小鸡炖蘑菇,那就赶紧到他家来吃正宗的东北菜。有一个有名的四绝菜,其中熘肝尖和溜腰花都是不错的!

推荐菜品:熘肝尖、溜腰花

地址:沈阳市大东区小什字街天源巷1号

祖传郭家汤圆

烤鸡鸡架子


大包子和小笼包,饺子烧卖,大馅饼

冷面,拉面类

1.宝发园2.那家老院子3.八大碗4.铁西群乐5.西塔太白山烧烤6.长寿参鸡汤7.新奉天8.老边饺子9.李连贵熏肉大饼10.小咕咚11.中国工业博览馆-工人食堂12.鹿鸣春13.大清花饺子14.新洪记15.詹师傅香辣蟹16.白玉串城17.西塔斗牛家18.铁亭子豆腐馆19.海城馅饼20.马家烧卖。。。。。。


网上搜了一搜,原来沈阳那么多好吃的啊,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去玩一次!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沈阳特色 美食 排行榜

从榜单我们可以看出饺子是榜首,街头经常见的冷面是第二名,熏肉大饼是第三名,好接地气的排行榜,下面我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些 美食 。

第一名:老边饺子

推荐理由:这老边饺子跟我们普通吃的饺子不一样,其造型独特,选料讲究,从外表看就像一副艺术画,都不知道从何入口。我记得夹起一个入口的时候,口味鲜醇,一点也不腻,一口一个,味道极其好吃,而且著名艺术大师侯宝林也吃过老边饺子,还给了极其高的评价:边家饺子,天下第一。如此高的评价,也只有边家饺子了。

推荐店铺:老边饺子铺,地址:中街路208号

第二名:冷面

推荐理由:我刚开始听说这个冷面的时候,以为是街边的烤冷面,没想到是这么精致的一碗面。据说这个冷面时一道朝鲜族风味的特色面食,吃的时候可以加上香辣的蒜酱,加上肉,十分美味,很多食客到沈阳都是必吃的一种 美食 。

推荐店铺:西塔大冷面

地址:市府大路31号

第三名:李连贵熏肉大饼

推荐理由:这肉饼名字很奇怪,但是很好吃。熏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我看着都饿了,而且它的大饼外酥里脆,层层分离,香味飘散,再配上一碗小米粥,那就无敌了。

推荐店铺:李连贵熏肉大饼店(沈阳站店)

地址:中山路4甲1号

第四名:沈阳回头

推荐理由:现在的 美食 名字一个比一个神秘,让人猜不透为什么叫这样的名字?沈阳回头看起来有些像油条,但是呢它并不是油条,回头是当地的清真小吃,口感鲜香,回味无穷。

第五名:打糕

推荐理由:打糕顾名思义就是用锤子打击糯米,将其打击成年糕状的甜点,这样的甜点更加有口感,弹性十足,而且打糕中间有豆沙馅,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这个打糕在沈阳的很多朝鲜族餐馆都有提供,来沈阳记得要尝一尝哦。


沈阳的 美食 :烤串配老雪,西塔大冷面,老边饺子,李连贵熏肉大饼…等等。让你吃上以后,欲罢不能。

沈阳好吃的太多了,洋洋洒洒回答一下吧。

如果你想吃一顿早饭的话,推荐吊炉饼、豆腐脑和鸡蛋糕。饼又香又脆,豆腐和鸡蛋都滑嫩热乎,最适合冬天。

老沈阳特别喜欢鸡架抻面,比如老司机,哦,不对,老四季。一定是“老四季”哦,注意带个老字,因为太火爆了,所以叫四季面条的店有很多,只有老四季才是最正宗的。老四季的标配是抻面和煮鸡架,鸡架一定要用手撕开,不要用刀切,据说味道是不一样的。

西塔的烤肉,以及各种烤串,非常值得一试。最好吃的烤肉是那种泥炉子、铁网子的传统烤肉,肉汁丰富,外焦里嫩,配湿料干料都很棒。烤串就不用说了,随便都好吃,毕竟整体水平摆在那。

传统 美食 还有饺子。比如中街的老边饺子、新洪记饺子、大清花饺子。延伸出来还有各种包子,还有马家烧麦,李连贵熏肉大饼……太多了,都可以去试试。

杀猪菜现在年轻人比较少吃了,可能会觉得有点腻,不过喜欢吃肉的不要错过。简单说就是那种传统的东北酸菜炖锅,里面有白肉、酸菜,还可以放血肠,大火炖到软烂,各种食材的味道充分融合,汤浓肉香。

最后要说一说传统辽菜。最正宗的辽菜包括“九菜二点”。“九菜”指的是:葱烧辽参、小鸡炖蘑菇、锅包肉、焦熘里脊、赛熊掌、靠大虾、扒三白、拔丝地瓜、三鲜火锅,“二点”指的是烧卖和煸馅饺子。这些菜传统辽菜餐厅都有,比如鹿鸣春,可以一试。改良辽菜可以去商场里面吃,高端商场里有很不错的。

沈阳,在我的印象里,沈阳是一座大都市,人称‘小上海’,这一站为什么要选择沈阳?因为我们去葫芦岛有事情,随手一查发现沈阳还不错呦,小吃不算多,但是 美食 确也不少,那有人肯定要问:沈阳有什么景点吗?我会这样回答哪里有 美食 我们就会去那里!但是美景还是要有的,要不然旅途是不会完整的!

一次旅行的开始总是这么兴奋,虽然常年身在北方,但也对未知的城市表现的异常兴奋,照旧我们查了攻略,收拾了衣物,订了票,就这么开始了葫芦岛和沈阳的旅途!

有人说 旅游 就是出来玩的,出来享受的,其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我想说我们是在旅行,不同的就是心态!前言是否太过于啰嗦这点我无从考究,但是我想说的是正文马上来了。

沈阳交通

我们呆了6天,虽然也很长时间但是并没有办公交卡,不过发现了一件事情,现在有交通联合发布的卡在好多城市可以用!沈阳的公交1-2元,一般都是1元,不过一元没有空调,这个天气炒鸡热,我们住在南塔所以去中街什么的30多分钟就可以去了,很方便!

注意事项

沈阳消费不高,就算是老字号价格也还是可以接受!东北菜一顿吃下来70左右,而且还特别的饱,沈阳小吃不是很多,我们是7月去的,还挺凉快,比天津凉快哦!27-32度左右!过马路一定小心,沈阳红绿灯很少,重要路口也没有,这个一定要给差评!还有一点:堂堂省会城市共享单车少的可怜!

省钱攻略

路费办公交卡可以打折

沈阳共享单车虽然少但是还是有的,利用起来,环保 健康 实惠!

美食 看团购App,基本都有

多多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有优惠

住宿可以选择青旅、名宿,性价比很高的

出行必备

感冒药、肠胃药、创可贴、霍香正气胶囊等药品,雨伞、洗漱用品、防晒喷雾、防晒衣等,现金不用准备太多以防丢失,充电宝一定要准备,手机一定不能没电!

沈阳景点

中街

铁西1905创意园区

南湖公园

张氏帅府

清沈阳故宫

九一八 历史 博物馆

沈阳站

沈阳 美食

在我的印象里东北菜是最最最实在的了,果不其然一天三顿都劝都是一吃即饱的,沈阳小吃不多,但是对我而言没有一个是不好吃的,比如:老边饺子、海城馅饼、老四季抻面、李连贵熏肉大饼、马家烧麦、特色烀饼、杀猪菜、东北大拉皮、吊炉饼等等!

豆皮一绝

豆皮这个我记得我小时候见过也吃过,但是不在沈阳,我在山西吃过,这是我在沈阳小吃街吃的,我也知道这个不是沈阳特有的,但是确实值得一吃!

【卖相】挺有食欲的,黄灿灿的,看着就想吃!

【口味】孜然和辣酱的味道很浓,超级香哦!

【口感】软软的虽不是入口即化也是差不多的感觉,不需要嚼太长时间哦!

【价格】5元12支,我3分钟吃完了,买5元尝鲜10元吃爽!

【地址】中街小吃街第一家(地图APP帮你找)

【推荐】豆皮一绝

李连贵熏肉大饼

人家说来沈阳不吃熏肉大饼一定不行,我不信,那我得试试咯,那么去吃熏肉大饼最有名的无非是李连贵了。

【卖相】满分10分,我给7分!

【口味】其他配菜我就不说了,说说熏肉吧,这种熏肉基本都是瘦肉,咸香可口,熏肉味极其浓郁,酱香是应该是甜面酱但是有一点不同,葱很新鲜!

【口感】瘦肉口感一点都不柴,反而是软软嫩嫩尤其是配合葱和酱简直美味哎!

【价格】我们点的是双人套餐一共69元,千万不要去总店吃,人多环境还不好,推荐你们去豫珑城四楼那家,便宜实惠环境还好!

【地址】北中街路豫珑城4楼(地图APP帮你找)

【推荐】熏肉大饼

妙香天品特色烀饼

沈阳的特色烀饼,哈哈,烀你一脸,真的可以,这个饼很大,其实做法跟豆角焖面差不多,但是特色就是他这个饼,吃起来简直爽爆了!

【卖相】满分10分,我给8分!超有食欲对不?

【口味】素烩汤咸香口,吃起来很可口,汤汁很鲜淡配合有浓郁香味的烀饼实乃美味!

【口感】烀饼超级软,软踏踏,对,可以用这个词,而且这种软是虚软,所以配合软软豆角和筋头巴脑口感爆炸咯!

【价格】

【地址】南山东堡路72号(地图APP帮你找)

【推荐】豆角烀饼、素烩汤、筋头巴脑烀饼!

老边饺子馆(中街)

看看沈阳城中颜值最高的一款饺子,老边饺子,来沈阳不吃老边饺子对不起沈阳,但是我吃了一下发现一般般吧!

【卖相】满分10分,我给8分!冰花煎饺很美

【口味】冰花煎饺应该是韭菜味,百年煸焰蒸饺肉鲜味十足!

【口感】冰花煎饺上面脆脆的加上饺子本身的紧实口感算是饺子界的创新,百年煸焰蒸饺的口感一般!

【价格】一共花了61元,百年煸焰蒸饺24元(10个) 冰花煎饺30元(18个)1人一元的餐具费,价格;略贵,性价比一般!

【地址】中街店(地图APP帮你找)

【推荐】冰花煎饺

马家烧麦

这家的烧麦不冲老字号的名气也要冲他家的味道啊,味道一绝,口感一绝,我就想说:还有谁?

【卖相】满分10分,我给8分!烧麦做的跟花朵一样了,很有艺术感呢!

【口味】对于烧麦而言他家味道拿捏的很好,不管是肉馅还是素菜馅味道真的没得说,尤其是配合辣油和醋,香辣酸三位一体一口下去充满口腔的满足!

【口感】口感由松到紧的那种层次变化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我给满分,推荐

【价格】一共花了29元,就是单纯的为了体验一下他家的烧麦,传统、玉翠、双素烧麦都是8元一份,一份有4个,传统泡菜5元,价格挺实惠的!

【地址】马家烧麦 豫珑城(地图APP帮你找)

【推荐】传统、玉翠、双素烧麦,传统泡菜!

老四季抻面

没来之前沈阳小伙伴告诉我说,来沈阳一定要来老四季,点一份鸡架,几瓶老雪花,约上好友可以畅聊一下午,走前还饿就来碗面!

【卖相】满分10分,我给5分!就是很家常的品相,没什么了不起的!

【口味】四棱面,皮带面的汤头都一样,很不错,吃起来很香,鸡架一口一口吃起来很香,再来一瓶老雪花就像沈阳人那样美滋滋的呆一下午也不错!

【口感】面的口感很劲道,鸡架脱骨软烂,老雪花很冰爽!

【价格】一共21,元,鸡架小份6元,面5元一碗,老雪花2元,手套2毛一副。很便宜可以去像沈阳人一样体验一下!

【地址】老四季十三纬路店(地图APP帮你找)

【推荐】鸡架、四棱面、细面

那家老院子

一家吃东北菜的大餐厅,而且装修环境特别符合东北人的热情红火,上菜也是极其的热闹!哎,上菜咯,小鸡炖蘑菇...........哈哈

【卖相】满分10分,我给9分!很有食欲不多说,嘿嘿

【口味】老式锅包肉太甜了,恩,吃第一口:哇,好好吃哦,第二口:咦,好腻,第三口:额,我不能吃了,太腻了,吃不下,小米拉皮超级好吃,强烈推荐,农家杀猪菜酸菜味浓郁,猪血肠没有怪味很棒!

【口感】锅包肉太硬了,不好下口,小米拉皮入口即化,杀猪菜炖的很软烂。

【价格】老式锅包肉32元 小米拉皮32元 农家杀猪菜 36元 红豆饭 5元 湿巾2元 打包盒2元 芒果汁36元 一共147元 价格略贵!

【地址】那家老院子 三经街店(地图APP帮你找)

【推荐】小米拉皮

文萃杨家吊炉饼

一家开了挺长时间的吊炉饼,话说吊炉饼也是沈阳的特色 美食 之一,我们就来这家尝尝。

【卖相】满分10分,我给5分!一般

【口味】鸡蛋糕的卤配菜多,跟老豆腐的卤子差不多,咸香口!吊炉饼味道想葱花饼加油条的味道,有点油,不过挺好吃!

【口感】鸡蛋糕软软的,入口即化,吊炉饼有点像葱油饼,表皮挺脆的!

【价格】鸡蛋糕2元,吊炉饼2元一张,小米粥2元!

【地址】北文萃路文萃社区旁(地图APP帮你找)

【推荐】鸡蛋糕、吊炉饼

西塔大冷面

顾名思义就是吃冷面的地方,吃的都是朝鲜风情的 美食 ,我还是很期待的哦!服务员态度很不好,哎!

【卖相】满分10分,我给6分!一般

【口味】拌桔梗一般,挺辣的,打糕没什么味道,不过挺香,米饺是豆沙馅的,甜甜的,不过吃着好像是隔夜的吧,快坏了...冷面还不错,酸甜口,好吃得很!泡菜就一股辣味,不好吃!

【口感】冷面口感爽滑,入口冰冰凉,吃起来美滋滋,其他的俺就不推荐啦!

【价格】一共46元,价格一般吧,服务和口味也一般!

【地址】西塔大冷面 市府大路店(地图APP帮你找)

【推荐】冷面

洪老师炸酱俱乐部

【卖相】满分10分,我给6分!每一样看着都超有食欲的有木有!

【口味】咖喱乌冬面味道超棒,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乌冬面了,蒜味炸鸡虽然没有蒜味但是炸鸡本身还是很香的,辣味炸酱面的虽然辣味十足,但是炸酱的香味更加出色,这个也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炸酱面了!

【口感】乌冬面一咬即断很爽,炸鸡硬脆硬脆的,口感太棒了!炸酱面很要劲道!

【价格】一共68,乌冬面20+炸酱面20+炸鸡28,价格略贵,但是值

【地址】兴华北街6-1网点8门(地图APP帮你找)

【推荐】辣味炸酱面、咖喱乌冬面

中街雪糕

来沈阳一定要吃中街雪糕,来沈阳一定要吃中街雪糕,来沈阳一定要吃中街雪糕,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都不够!【卖相】满分10分,我给8分!我认为比一般雪糕好看哦!

【口味】所有的雪糕都特别好吃,各种味道都很棒,来中街一定要吃哦!哦,对了我第一次吃麻酱味的雪糕,还不错哦!

【口感】口感上奥琪玛的和泡沫苏打很不错,可以试试!

【价格】一个一元,有没有惊艳到你,如果天津有这个雪糕,其他牌子的我一概不吃!

【地址】加佳便利店(地图APP帮你找)

【推荐】所有,一定要吃,夏天一天2根不过分!

沈阳大学三食堂

沈阳的第一个高校食堂 探索 就来到了沈阳大学三食堂,据说沈阳大学是沈阳所有大学最好吃的一个大学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口味】排骨饭三素一荤排骨很香,各类素菜也是蛮可口的,酸菜河粉一般般咯!

【口感】河粉的口感爽滑,排骨软烂!

【价格】排骨饭8元,酸菜河粉5元!

【地址】沈阳大学三食堂(地图APP帮你找)

【推荐】排骨饭

东北大学

沈阳的第二个高校食堂:东北大学风味食堂,这个食堂好多外人,估计就是因为这个,阿姨态度真的超级差!

【口味】鱼香肉丝很家常还不错哦,鸡蛋饼和玉米饼也是挺好吃的!

【口感】就是很常见的盖饭,肉丝很软,易入口!

【价格】鱼香肉丝8元,四个饼4元。再说一遍,卖鸡蛋饼的阿姨态度很差。

【地址】东大风味食堂(地图APP帮你找)

【推荐】盖饭还是不错的!

我喜欢酒店,喜欢酒店的 美食 。比如这次去沈阳 旅游 度假,入住了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并且在酒店里品尝了不同的美味佳肴。所以,这次我最想推荐的还是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各种诱人的餐饮 美食 。

比如冬天吃火锅,而且是在冰屋里。酒店营造了一个冰屋火锅餐厅,让更多人体验到了在沈阳独一无二的用餐环境。结合当地的习俗,采用特制的锅底,同时又兼备本地餐饮的火锅。深受宾客们的喜爱。新鲜的食材是酒店最讲究的地方,也能确保餐饮上的美味。

而辽咖啡全日餐厅也是非常值得推荐的。汇聚了世界各地的 美食 ,各种海鲜此身,烧烤,以及火锅和甜点,还有当地特色中街雪糕。完全可以让你扶墙进扶墙出。

而夏宫中餐厅也是很赞的,这里提供有来自香港九龙香格里拉大酒店夏宫餐厅主厨亲自传授的糕点和名扬沈阳城的老边饺子。在这里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老龙口黑椒和牛粒。中餐厅还提供有来自康定的“香·薯”,也是不可缺少的 美食 哟。

酒店30楼的新鲜日料餐厅,是沈阳城最棒的日本料理餐厅,如果幸运还能亲眼跟欣赏主厨娴熟的给您煎顶级牛排和鹅肝,还有新鲜的刺身也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就是价格有些美丽,所以选择来30楼的新鲜日料餐厅,还真是有点小奢侈,对了,这里还有最棒的沈阳夜景。可付款车水马龙的青年大街。

当然,我知道 社会 餐厅也有非常好吃的店面值得推荐,那么请熟悉沈阳餐饮的您给我补充了。

如果您喜欢,欢迎跟我互动。

沈阳是国家文化 历史 名城,有2300年的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饮食文化更是 历史 悠久,品种繁多。下面分享几种特色 美食 :

【老边饺子】

久负盛名 选料精细 口味鲜醇

【李连贵熏肉大饼】

肉色棕红 肥而不腻 瘦而不柴

【老式锅包肉】

东北名菜 色泽金黄 口味酸甜

【五彩大拉皮】

色泽透亮 爽滑筋道 质感光滑

【西塔大冷面】

现吃现压 劲道易嚼 汤头清凉

【盛京老四季面条】

鸡味清汤 柔软劲道 老少皆宜

【白肉血肠】

色泽红白 口味醇厚 汤美味浓

【满汉全席图】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恭迎八方来客,品尝风味 美食 !

火锅的话,我觉得可以尝试伊斯美清真火锅,价格好,味道也OK。

烧烤的话,选择真是太多了,西塔那边地炉烤肉比较原始。

冷面的话:西塔大冷面,沈阳名小吃。

馅饼、馄饨、饺子:三盛轩,也是沈阳名小吃,一定要去,真是性价比高啊。

日料:心日本料理,价格好味道好,店里还有一个日本师傅。

麻辣涮串:方家栏附近有一个路边摊不错,应该就是晚上才出。

如果你喜欢看旅行 美食 、运动、服饰搭配、度假酒店分享,欢迎关注我的自媒体账号。

⑹ 沈阳的鸡架为什么难以火遍全国

说起沈阳的鸡架,这种食物简直让无数沈阳人欲罢不能。沈阳2400多年的 历史 ,除了丰富的 历史 文化沉淀,还有就是对鸡架的解读。在沈阳,只要是你想约朋友出来小酌一杯,或者是休闲 娱乐 ,很多人都会点一盘鸡架。

在沈阳,鸡架的制作方法有很多。QQ鸡架、酱鸡架、熏鸡架、煮鸡架、电烤鸡架、铁板鸡架、辣炒鸡架、辣炒鸡架,没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你没尝到的。每一种都做法都让你根本停不下来。关于鸡架,之前有不少人问过我,有问过“沈阳人为什么爱吃鸡架?”的,还有问“吃沈阳鸡架是一种什么体验?”的,也有求推荐沈阳鸡架店的。

所以关于沈阳鸡架的介绍我就不再多介绍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我之前的问答,或者综合一下度娘科普。在这里我就针对“为什么沈阳鸡架不能火遍全国?”这个问题来仔细答一下。

首先,我觉得沈阳的鸡架虽然五花八门,但是缺少在全国都叫得响的品牌。就拿沙县小吃和周黑鸭来说。这两种本身都都是来自南方外地。但是在沈阳却也火的不要不要的。这是为什么?关键原因还是好吃,价格还亲民。但是沈阳的鸡架也好吃啊!所以我们还要看一些其他原因,沙县小吃和周黑鸭都有一个统一的品牌,全国连锁,这样整齐划一,保留特性,很容易让人记住。

再有,就是沈阳的鸡架适不适合外地人的口味?拿在沈阳很火的川菜来说,川菜馆子在沈阳有很多,也没有独立品牌,为什么还会这么火?因为沈阳的天气寒冷,吃点辣的会暖身子。而且辣味食物口味都偏重,这和沈阳人的饮食习惯不谋而合。反观沈阳的鸡架,想要走出沈阳,走向全国,那就必须要适合当地人的口味才行。再举个例子,臭豆腐。这种东西在沈阳也很火,但是沈阳人吃到的臭豆腐和正宗的安徽臭豆腐可完全不一样。因此,沈阳的鸡架要走出全国,就必须要结合当地人的口味进行适当的改变。

还有就是,沈阳的鸡架在外地不具有规模化效应。就拿沈阳街头的杭州小笼包来说吧,虽然没有统一的品牌,而且每个杭州小笼包店都不大,甚至很不起眼,但是为什么在沈阳会火?我感觉除了口味的原因,就是因为沈阳的小笼包店特别多,基本上每个小区附近都有一两家。这种狂轰滥炸式的概念植入,让沈阳人不接受都难。反观沈阳的鸡架,在南方基本上看不到几家店,不具有规模效应。

再有就是外地也有相似的食物,这就面临着同类产品的替代性问题。在南方,大家称鸡架为“鸡壳”,虽然不像沈阳人这样热衷,但是终究还是有相似的食物。如果沈阳的鸡架不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那就很难被外地人接受。

以上是我的答案,欢迎评论!

我给你们讲讲鸡架为啥流行的原因,我最早吃鸡架,就是在抻面馆,鸡汤抻面,应该是89-90年左右。

为啥是在抻面馆,因为煮鸡架的老汤,是为了鸡汤面。然后煮完的鸡架手撕一下,客人就可以吃了,一举两得。

再有当年东北改制,下岗的人多,皇姑区和铁西区是重工业区,更有很多的工人下岗,收入低,所以抻面,鸡架,啤酒,我记得当时三样应该是3.5元一共。时间太久了,当时我9岁左右。

现在吃鸡架就是一种喜欢,一种回忆,算不上 美食 ,端不上正经的宴席,哥几个街边撸串啤酒还可以,想传遍大中国,太难了。中国的 美食 ,太多啦!

鸡架“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是一千多年前古人对此食材的精彩定义,三国杨修也因此物丢了性命。

吃鸡架大概是九十年代初,好像在沈阳八一公园附近的饭店开始兴起,当是最火的有家乐园饭店熏鸡架异常火爆,后随着抻面在沈阳的兴起,鸡架也走进沈阳的大街小巷,从此兴盛,形成千年不倒的盛京特色。走遍祖国大好河山,像沈阳这样把鸡架吃的五花缭乱,执着以恒的,难得一见的食文化,为何在沈阳如此火爆,其他地区却难得一见(啃鸡架)?不能传播下去那。

其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食材本身照成的,即使有一万种吃法,一万种味道,其食材本身还是无味的,都是烹饪方法和调味料的千变万化形成的。我们可以看看沈阳的特色产品,即使沈阳文化 历史 悠久2500年,5000年也好,传承下来的有什么?真的没有什么,100年以上的都少见,机场买几袋不老林糖送给外地朋友,算是最好交代的沈阳特色地产了,即使鸡架再有沈阳特色、也没见有人敢做沈阳特色真空包装鸡架出售,。要是真有人带沈阳鸡架送人、还不让人骂,肉你吃了、骨头留给送我了。

所以沈阳人不傻,没有千里带鸡架的习惯,外地人也不傻,这破东西没人喜欢吃。

一个商品要能成为爆款销售,一定有他的价格优势。鸡架批发一个不足两元,适合专业化批量生产加工,一般个六元左右,利润空间有,价格适中,加之沈阳经济和百姓收入不见起色,此物又适合吹牛逼侃大山喝小酒,所以,只有沈阳这种环境滋生的沃土、才使鸡架在此大行其道,经久不衰。

说得不知道对不对,就当酒后胡说八道了。

但真的本人感觉,在沈阳鸡架真的和经济有关,鸡架文化造就成沈阳人文化特点和鸡架经济特点。

沈阳我的大沈阳,从吃的讲:有 历史 ,没传承;有文化,没品位。

如果我们还是一代一代的把鸡架啃下去,那这一代一代真的完了。

什么时候,鸡架文化在沈阳倒下去了,沈阳的经济就起飞了。

原因很简单,一个是价格,一个是进食难易程度。

鸡架本身来说价格不会很贵,一般一个撑死也超不过10元,这个价格使得天生就失去了一部分中高端客户,相比之下麻辣小龙虾一类的食物虽然说被认为大宗食品,但是一盘的话,至少几十元起。而且的话还可以做的高端,即使是在高档一些的饭店也完全可以有一席之地,相比之下鸡架只能徘徊在低端市场,这样的话先天就失去了一半客人。

第二,鸡架的进食比较费力,需要一点点的去啃,而且整个鸡架上并没有太多的肉,所以这种情况并不太适合于佐餐,仅仅适合于下酒,而且需要配合抻面或者其他食物,抻面的话,可以说在各地都会碰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无论是热干面炸酱面还是油泼面等等,各地都有自己比较擅长的面条类食品。

你在沈阳的话煮鸡架的汤可以用来做抻面,互不耽误,而在外地的话煮鸡架的汤基本上就无所用处,因为人家不可能因为爱吃你的鸡架就在同时爱着你的抻面。[捂脸]

而炸鸡架烤鸡架的话,仅仅适合于下酒,而下酒类食物,各地也有自己的擅长和当地百姓习惯口味的食物,价格和鸡架相似的非常之多,竞争对手实在太过强烈,直接去改变人家的饮食习惯是很难的,并且鸡架,也并没有像麻辣小龙虾那样非常突出的麻辣味或者是香味等等,所以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总的来说,机架本身的缺点使得他根本无法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在沈阳由于有抻面的配合,还可以有一定的战绩,加上沈阳的饮食生活习惯,喜欢喝酒的人很多,而经济条件不好的也同时也很多,鸡架可以很好的满足下酒的需求,所以还沈阳还有一定的销量,其他地方就很难推广开来。[捂脸][捂脸]

弄清这个问题,很可能把沈阳的鸡架打造成享誉国内的品牌 美食 。

我2005年至2009年在沈阳读的大学,那时我们的学校还没有搬迁到新校区,位于铁西。学校周边是居民区,到处都是小饭馆和农贸市场之类的地方,非常有烟火气。

我们这些学生很少到食堂吃饭,周边的各种吃食既价格便宜又种类丰富,足够我们解决一日三餐。鸡架当然是沈阳人必不可少的吃食,可以说随处可见。

那时我经常从两个地方买鸡架吃。

第一个地方是每天晚上在校门口卖鸡架的摊位。老板是个三十岁到四十岁的男人,看起来还挺干净的。他卖的是铁板鸡架,距离摊位很远时就能闻见香味,特别的香。我至今觉得鸡架最好吃的吃法其实是铁板鸡架。

我的晚饭通常就是一个铁板鸡架,配两个馒头,有时还配一罐雪花啤酒。花很少的钱就能吃上一顿美味的晚饭,那种滋味至今让我非常怀念。

第二个地方是距离学校不远的一家四季面馆。夏天的午饭我经常去那里解决,要一碗鸡丝面,一份拌鸡架,再来一杯扎啤,这个搭配是对付炎热盛夏的最好搭配,当扎啤进到肚子里时,会感到非常的过瘾。

想一想,这些已经是十几年前的往事了,如今连老校区都拆掉了,必然是物是人非了。人生最好的时间段可能就是大学时代,真怀念那时的生活状态啊。

至于鸡架为什么没能在全国火起来,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南方和北方的口味差异吧。大胆试想,如果把鸡架做成鸭脖的味道没准会火。哪位想要创业的沈阳人,不如研究一下,没准真的把沈阳的鸡架打造成全国的品牌啦。

鸡架作为下角料,真正得到青睐是80年代,沈阳国企改制,上百万产业工人下岗,过上了紧巴日子。薰鸡架、烤鸡架1-2元钱一个,来碗抻面,再喝瓶雪花啤酒,很是惬意。虽然花费不多,但许多好这口的人说吃,这吃得是情怀,也是艰难岁月里的情有独衷。但是,现在要说走向全国,很不可能,与全国天南地北、眼花缭乱的 美食 小吃相比,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太具备,更没有象盛京人的那种殷殷情缘。不管怎么说,我时常会吃个拌烤鸡架,吃着吃着就想起5角钱一个鸡架的那段岁月了。[啤酒][啤酒][捂脸][捂脸]

鸡架,对咱沈阳人来说可是好玩应。俗话说:“宁可舍孩子,也不舍鸡架。”有位老哥带孩子去市场买鸡架,老远就闻到烤鸡架的香味,三步并作两步赶过去。等拿到鸡架后,才想起来还差点啥事?孩子拉后边了。

都说沈阳人最能吃饺子,来客人、过生日、双休日、家人过寿、节假日、出远门、从远地儿回来、好朋友聚会、节气变化……反正借点啥引子就吃饺子。如今不是了,添项目了,不光吃饺子,还吃鸡架。

沈阳人吃鸡架做法海海的,煎炒烹炸炖,拌烀烤熬蒸,只要能把它整熟了,咋吃都好吃。不光咱们爱吃,就是“那边”的人也爱吃。这不,马上就要到清明节了,我嫂子说了——

“咱老爸生前就爱吃烤鸡架、酱鸡架各种吃。今年去给他扫墓,多做点带去,别让他老人家在那边亏着嘴了。”

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什么时候沈阳人有鸡架情怀的呢?简单点说,那几年沈阳人活得很累,大批大批下岗失业人员无所依靠,这鸡骨架简直就是最便宜的盛宴,情怀就是那时养成的。你们其它地方的人没有这经历,也不会有这情怀。

第一,地域偏,东北很多名小吃,都走不出去,惟有饺子得到发扬光大。目测麻辣烫也做得有声有色,但规模还有差距。说到底,东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消费者覆盖面积。

第二,口感。偏咸,微辣。北方和长江流域还行,东南沿海就不怎么适合。

第三,经营体系。东北的商业都比较传统,小店,夫妻档,烧烤摊,是最常见的。可是说他成为品牌,做连锁推广,背后的难度就大了。需要团队和模式,以东北地域文化和商业基因,稍显不足。也就是说自己做可以,但是吸引全国客户加盟,没把握

想想,黄焖鸡,杨国福,喜茶等等,都要花功夫宣传炒作的。

第四,饮食文化。这个见仁见智,东北喝酒,习惯啃鸡架,撸串子。湖北湖南鸭脖子,臭豆腐。四川兔头,鸭头。广东福建吃小海鲜。如果不作为主食,而是辅材,佐餐,那点单的几率小很多。也是一个致命的要素。

沈阳鸡架名声响 但口味在辽宁省内也不是最好 沈阳人口较多 而且有情怀有“ 历史 ” 所以鸡架的销路非常好 只要不难吃都可以卖得不错 并非所有东西都可以居安思危 如果卖得好 就很难考虑改善口味 曾经令全辽宁省人民都“心旷神怡”的QQ鸡架现在相仿产品非常多 而且口味有很多比“原版”更好 离沈阳几十公里远的鞍山 生活更加安逸 餐饮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 曾经“老四季”的鸡架也是那里最流行的小吃之一 可没有了沈阳这样的人流 那里的竞争更加激烈 如果不是非常好吃几乎没办法立足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 包括鸡架在内的很多吃食都在与时俱进 反观沈阳鸡架 口味变化不大 而且缺乏更有力的品牌 曾经在其他城市火爆一时的QQ鸡架也没有继续发展的意思 这也反映了很多东北人现时的心态 希望更加安逸的过日子 而不愿意迎接更大的挑战…如果从业者的心态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那将是另一番景象

⑺ 我想开一家四季面条餐馆,不知道怎么加盟,如有知道的请告知

去沈阳加盟培训2万,还不一定学的会。本人是四季面条师傅 781556695

⑻ 老四季的盛京老四季面条历史

张秉荣原是沈阳市一家国有企业的车间党支部书记,1988年4月退休。退休后,张秉荣成了“自由人”。她反复咀嚼“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句话,越嚼越觉得有滋味,便萌生了开饭馆的念头,并把市场定位在普通工薪消费群体上。1988年7月她把自家临街的15平方米小平房粉刷一新,在热闹的十三纬路开了个 “四季抻面馆”。

“保证质量,薄利多销,把最大的实惠让给消费者”,这是张秉荣的经营宗旨。抻面馆开张不久,就以洁净卫生、服务热情、经济实惠,迎来八方来客。颇有头脑的张秉荣,对抻面和鸡汤的配料不断改进,努力追求自己的个性。为此,小抻面馆挺火。有时,那些抢不到座位的顾客不得不捧着大碗蹲在门户外吃面。可是好景不长,1991年初夏,小抻面馆动迁,作为共产党员,张秉荣在那片第一个停业拆除。利用这个机会,她到外面转了一圈,吃遍了各种风味的面条,并得到了一些同业高人的指点。回来后,她在全国闻名的五爱市场附近兑了一个饭店。初来乍到,生意清淡,张秉荣就用大红纸写了一张告示张榜门外:原十三纬路老张太太“四季抻面馆”因动迁迁移此处,欢迎新老顾客光临。别说,这招儿还真管用,抻面馆又一天天兴旺起来了。
1992年初秋,张秉荣回迁到十三纬路原址,并改名为“老四季”。这次回迁和更名是她生意上的一次大发展。她采取“负债经营”策略,不但租了间40平方米的门市,而且把相邻的一家酒店兑了过来,将两面打通,重新装修,安上了空调,添置了消毒设备、不锈钢炊具、高级餐桌和固定彩色座椅,连卫生间都模仿了酒店的格局。同时,结合东北人的饮食习惯,融入了兰州抻面的地域特色,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抻面、鸡汤、鸡架的制作标准和工艺配方。
当“老四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广大顾客面前时,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当有的顾客建议适当提高抻面、鸡架价格时,张秉荣笑着说:“我不能把扩建装修的费用转嫁给消费者。”
“老四季”好似一个温馨的港湾,当人们到这里品味尝鲜,小憩片刻,会感到无比的惬意。人们都说,这里是大饭店的环境,小吃部的价格。有的老顾客还送来了楹联:“冬暖夏凉兰香面,春华秋实神州汤“;“以德经商不取非义财;以诚待客日久见人心”。 张秉荣终于圆了“做一个先富起来的人”的梦。
——引自董蕴慈《张秉荣和她的“老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