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加盟资讯 » 加盟生产一次性口罩利润
扩展阅读
酱酱冰加盟费多少 2025-05-21 12:46:00
不锈钢发光字代理加盟 2025-05-21 12:43:31
名品世家加盟电话 2025-05-21 12:26:53

加盟生产一次性口罩利润

发布时间: 2023-04-13 15:47:37

① 做一次性口罩利润多大

按照上海一次性医用口罩最高限价在0.46元/只计算,药店销售口罩的利润不高,主要的利润大部分被中间贸易商获冲丛取(如药店直接与生段举产企业对接散燃樱,利润必然向下游转移)。并且,目前有个别地区销售的口罩价格达到几十元。

目前国家对医用口罩出厂价格实行严格管控,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出厂价格在0.09元/只,医用外科口罩每个在0.4-0.5元之间。根据对成本的构成计算,一次性医用口罩的生产成本占比最大,占比超过59%,而品牌建设及生产利润成本,约占到总成本的18%。

② 生产口罩有多少利润

口罩属于医疗耗材,其技术含量本身较低,在它的生产成本中,原材料占比很大,原材料包括:外侧竖芦无纺布、过滤用的熔喷布、塑料包装袋、包装纸箱等。


口罩生产企业的利润很薄,生产企业主要是靠走量。医用普通口罩出厂价是每个9分左右,接近一毛钱。货发到每个药店,需要加上物流费用和销售费用,在平时的药店里,每个医用口罩售价平均为5毛钱左右。


受市场因素影响,2019年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很快,例如,2018年专用过滤材料熔喷布的市场价格为1.8万元/吨,目前市场价格涨到2.9万元/吨,余基带即使这个价格,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市场依旧很难买到货。



生产成本中占比第二大项是人工成本,近年来,人工成本不断攀升,尤其是今年,很多口罩生锋斗产企业临时在春节期间加班生产,加班费因素造成人工成本进一步加大。但绝大多数生产企业都能顾全大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生产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保持基本价格不涨,以实际行动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尽管口罩生产企业想方设法投入生产,但我国是第一人口大国,有14亿人口,口罩大多是一次性用品,短时间爆发出如此巨大的需求,近期市场短缺是在所难免,最好的办法是,能不动就不动,借用网上一句流行语:“几时能动,钟南山说动才动”。

③ 本人想在农村开一个一次性口罩加工厂请问怎么样去找销路和机器各种成本多少 利润多少

现在办口罩厂当然有销路贺早,前提是口罩返橘符合国家标准,如果现在生产的,销路是不愁问题的。

1、可以销售给药店

口罩比较常用医疗用品,且消耗较大,一般药店都会有口罩存货供广大用户选购。将口罩长期供销给药店,是间接找到消费客户的方式之一。

2、可以找食品生产、加工厂商

为确保食品卫生问题,食品生产、加工厂里工作是需要佩戴口罩的。因此,口罩是食品生产、加工厂商的日常消耗品之一。可将口罩长期供销给食品生产、加工厂商,长期合作不愁销路。

成本和利润:

1、口罩生产车间

小型家庭个体户,自家房屋无需租用车间,费用为0。

正规口罩生产厂,一条流水线机器占地面积25平米,操作预留空间15平米,四条线至少160平米,库存堆放区至少50平,监测设备放在库存堆放区附近节省空间,厂房租的偏僻一点,费用大约3000元一个月,一年36000元,规模越大费用越高。

2、口罩生产材料

一次性无纺布口罩的材料组件为纺粘无纺布、芯体熔喷无纺布、鼻梁筋、耳挂绳等。

无纺布现在约1.8万/吨,疫情爆发之前约1.2万元/吨。鼻梁筋2分钱一个,10万个2000元。耳挂绳0.15元/米,1万米1500元。

(3)加盟生产一次性口罩利润扩展阅读:

承担的风险:

1,时效性

很多上市的医药公司,以前都不生产口罩的,现在改改生产线就开始干了,而且手续政府特批后补。你若新手没有基础,厂址规划环评报建还没搞完,口罩早饱和了。生产许可办下来估计要一年多,一年之后口罩不一定还会紧缺了。

2,风险性

在非疫情暴发时期,口罩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采购方也一般会选择大厂,这样更安全更可靠。禅世雀小规模的口罩生产厂家基本没有什么市场,也没有竞争力,大的规模,无论是资金成本还是周转周期都会很长,所以还是要慎重抉择。

3,政策性

国家一定会对口罩加工生产销售,有一个严格的要求,手续防疫等一系列的流程要做好了,这个很麻烦。

④ 几百万单的口罩生意中间商能赚多少钱

这个属于薄利多销。几百万的单子能赚个百分之二庆哪十到三誉唯码十,也是能赚百十多万吧

疫情下的口罩历险记:做个中间商,只赚差价
他2块钱买到的口罩,收了你5块钱,就算是需要搭送一些快递费用,依然稳赚不亏,就算手上没有货物,单靠简单的空手套白狼山唯,也赚了小几百万的...

⑤ 疯狂的口罩!厂商:从暴富到血亏只用了半个月

工人们在生产 受访者供图

王刚的企业生产的一次性防护口罩受访者供图

4月中旬投资生产口罩,10天内两笔订单,3天生产完,利润三四十万。王刚回忆,那时,看到口罩机就像看到金山。

之后形势便急转直下。4月底,随着市场饱和,供大于需,再没大订单;口罩利润也骤降,王刚和合伙人投资的300多万,眼见要打水漂。

五一劳动节时,觉得做啥都没意思,王刚天天靠打 游戏 麻醉自己。

业内有这样的说法:“先来的住豪宅,后来的上天台。”稳赚不赔的,是口罩、原材料和口罩机的“倒爷”们。

对“口罩机就像印钞机”“有口罩重镇造出许多千万富翁”等传言,业内人士多避讳不谈。“中国人讲究富不外露。另外,也担心被骂发国难财。”

其中一人强调:“你们只看到那些笑的,没看到那些哭的。”

“我们每只赚5毛,一天一夜就赚了15万。”王刚说,“你想想那是什么感觉”

疯狂时

一天赚15万“感觉就等着数钱了”

近些天,王刚在考虑转行。

2012年,从销售员做起的王刚,作为小股东,和合伙人在山东济宁开了家无纺布袋厂。2016年开始主做外贸订单,每年销售额600多万,利润还算可观。

因为没钱,今年34岁的王刚一直没有买房。疫情发生前,靠这几年做外贸攒下的五六十万积伏激蓄,他在济南看中一套二手房,交了定金,计划年后办手续。

这一切,被疫情打乱了。

2020年3月下旬,王刚的工厂复工。当时,国外疫情已经暴发,根本没外贸订单。国内需要无纺布袋的展会、活动,也都停办。“压力很大,没有订单,工人就会流失,重新招聘、培训,都有成本。”王刚回忆。

促使王刚和合伙人决心杀进口罩市场的主要原因,是有不少同行转型生产口罩,“听说赚了几百万”。他们认为,公司一直做外贸,算是优势。

4月7日,曲阜宝利医疗 科技 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办好。4月10日,通过微信群买来的四套二手一次性口罩机到货并调试好,开始生产。因为一直做外贸,王刚深知质量的重要性。4月15日,公司拿到SGS中国和欧盟CE认证。

刚拿到认证,公司就接到意大利110万只一次性防护口罩订单。当时,过滤95%级的熔喷布每吨50多万,核算下来每只口罩成本人民币9毛,可卖一块三四。因为是外贸公司订单,对方拿走过半利润,每只口罩还能赚两三毛。

“对方要得非常急,我们铆足了劲生产,两天两夜就完成了订单。”王刚回忆,最终,口罩顺利通关,质检也合格。两天赚了二三十万,王刚感觉很疯狂。

“看着口罩机,就像看到了‘金山’。”王刚说,那时,感觉就等着数钱了。

因为是二手口罩机,也非大厂出的,总是出现问题,比如压片不整齐,需要调试,影响生产进度。王刚和合伙人毫不犹豫,就把这四套口罩机卖了。原本每套20万买的,卖了18万。然后,重新采购一套大厂的一次性口罩机。

4月20日,花200万采购的N95口罩机也到了厂。这距他们付完全款已经15天。

紧跟着,公司就接到一笔30万只的订单,对方只要N95口罩的“白片”(注:口罩切片机比较贵,可能对方企业不愿投资),拿过去二次加工,然后出口到新加坡衡厅埋。

“我们每只赚5毛,一天一夜就赚了15万。”王刚说,“你想想那是什么感觉”。

利润惊人,投入也不低:加上改造无菌车间的40万,投资已达300多万。

趁房价低,已经把所有积蓄投资进去的王刚,甚至重新开始看房。他盘算着,即使自己是小股东,两个月也能分一百多万,“到时候直接全款买房了”。

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口罩行情会在半个月内急转而下。

疫情初稳开始进场的口罩生产线投资者咐蚂,90%都无法收回成本。“上了N95口罩机的,亏损百万很正常。”

国内疫情趋稳后,不少个人和企业还留有库存,口罩的需求量也随之减少。

转变时:

“先来的住豪宅,后来的上天台”

第二个大订单后,虽然国内几百只(多是家庭自用)、五千一万只(企业复工用)的订单还有,但王刚的口罩厂从4月底开始就再没接过大订单。

当时,口罩市场已经饱和。

王刚慌了,开始发朋友圈,发动所有亲戚朋友帮忙卖口罩,但效果甚微。“有朋友找到一个地方防疫指挥部的领导,一问,人家还库存了许多口罩。”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以工商登记为准,1月1日至5月31日,我国口罩相关企业新增注册70802家,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255.84%。其中,4月35260家,5月开始下降,为10283家。此外,据央视报道,3、4月,中国验放出口的口罩就达278亿只,约为去年全球口罩总产量的3倍。4月24日一天,就出口10.6亿只。

到五一劳动节,王刚彻底失去信心,“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天天打 游戏 麻醉自己,晚上一直打到累得受不住才睡。唯一出去的时候,就是买烟”。

不说没订单,即使有订单,按后来的口罩利润率想收回投资,也不可能。眼见积蓄要打水漂,王刚感觉,活得很失败。

多名业内人士说,疫情严重时期,因封路管控,想杀进口罩市场不容易。当时,“许多厂转产生产口罩机”,仍一机难求。最高时,N95口罩机炒到230多万,一次性口罩机100多万。订机要全款,而且发货多在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后。结果是,疫情初稳时杀进口罩市场的投资者,能在三月中下旬投产都算是早的。而且,当时口罩机厂根本不上门安装,许多口罩机调试不好就“趴窝”在那。

据这些业内人士观察估算,疫情初稳开始进场的口罩生产线投资者,90%都无法收回成本。“不上N95口罩机还好些,上了N95口罩机的,亏损百万很正常。”

业内有这样一句话:先来的住豪宅,后来的上天台。

投资者的下一步

决定把机器留下来,“边做边看吧”

五一假期过后,经过朋友开导,王刚感觉好了一些,愿意出来做事了。

王刚听说,浙江一些同行在国内疫情初稳时,就开始做口罩,“做了一段,立马就把机器卖掉了”。如今,一次性口罩机的价格已跌到二三十万,但也是有价无市。王刚与合伙人商量后,还是决定不卖机器。5月,曾有口罩厂找到他们,提出让他们把口罩机放厂里,然后根据口罩生产数量分成,他们也拒绝了。

王刚说,目前,无纺布袋市场在恢复,他们决定以无纺布袋为重心,将口罩作为副业。原因是,周围正规口罩生产企业不多。

和王刚遭遇类似的李磊(化名),与王刚选择不同。他是国内某口罩重镇人,姐夫家是开口罩厂的。国内疫情初稳时,他花200多万上马一套N95口罩机,相比一次性防护口罩,每只N95口罩的利润要高很多。然而,口罩机一直调试不好,无法投产。担心口罩机降成废铁价,他以30万的价格,把口罩机卖了。

即使如此,前期“倒口罩”的李磊说,他还赚了十几万。

疫情期间,像李磊这样,倒口罩机、口罩、熔喷布的,稳赚不赔,许多都发了财。不过,最赚钱的,还是那些原本就生产口罩,以及疫情早期杀进市场的。

一场疫情,留下了“口罩机就像印钞机”“有口罩重镇造出许多千万富翁”等传言。

对此,这些业内人士多避讳不谈。“中国人讲究富不外露。另外,也担心被骂发国难财。”

现在,市场上原本达不到口罩生产标准的80%级(过滤效率)以下熔喷布,已从四五十万每吨,暴跌到每吨万元。95%级熔喷布,也从最高时六七十万降到25万,99%级熔喷布则从70多万降到30万。

“我们愁得不行,在考虑开网店,拓宽口罩和无纺布袋销量。”王刚说,现在,国内口罩市场已经饱和。不过,那些轻工业欠发达的国家,对口罩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只要质量达标,仍然可以出口。现在口罩出厂价还是比疫情前高,相比之前每只口罩几分钱的利润,现在的利润还是可观的。

“在外面也是报喜不报忧,父母问,也都是说还行。”王刚只能咬牙硬撑着,“仅剩的希望在出口,谁也不知道以后的疫情形势如何,边做边看吧”。

(来源:成都商报)

⑥ 那些疫情卖口罩想发家致富的人:有些从暴富到血亏,只用了半个月

王刚的企业生产的一次性防护口罩。受访者供图

“辛辛苦苦攒下来的积蓄,一下回到了解放前。”6月2日,在济宁投资开口罩生产厂的王刚(化名)如此向澎湃新闻描述自己杀进口罩市场的遭遇。

4月中旬投资生产口罩,10天内两笔订单,3天生产完,利润三四十万。王刚回忆,那时,看到口罩机就像看到金山。

之后形势便急转直下。4月底,随着市场饱和,供大于需,再没大订单;口罩利润也骤降,王刚和合伙人投资的300多万,眼见要打水漂。

五一劳动节时,觉得做啥都没意思,王刚天天靠打 游戏 麻醉自己。

业内有这样的说法:“先来的住豪宅,后来的上天台。”稳赚不赔的,是口罩、原材料和口罩机的“倒爷”们。

对“口罩机就像印钞机”“有口罩重镇造出许多千万富翁”等传言,业内人士多避讳不谈。“中国人讲究富不外露。另外,也担心被骂发国难财。”

其中一人强调:“你们只看到那些笑的,没看到那些哭的。”

一天赚15万,“感觉就等着数钱了”

近些天,王刚在考虑转行。

2012年,从销售员做起的王刚,作为小股东,和合伙人在山东济宁开了家无纺布袋厂。2016年开始主做外贸订单,每年销售额600多万,利润还算可观。

因为没钱,今年34岁的王刚一直没有买房。疫情发生前,靠这几年做外贸攒下的五六十万积蓄,他在济南看中一套二手房,交了定金,计划年后办手续。

这一切,被疫情打乱了。

2020年3月下旬,王刚的工厂复工。当时,国外疫情已经暴发,根本没外贸订单。国内需要无纺布袋的展会、活动,也都停办。“压力很大,没有订单,工人就会流失,重新招聘、培训,都有成本。”王刚回忆。

工人们在生产。受访者供图

促使王刚和合伙人决心杀进口罩市场的主要原因,是有不少同行转型生产口罩,“听说赚了几百万”。他们认为,公司一直做外贸,算是优势。

4月7日,曲阜宝利医疗 科技 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办好。4月10日,通过微信群买来的四套二手一次性口罩机到货并调试好,开始生产。因为一直做外贸,王刚深知质量的重要性。4月15日,公司拿到SGS中国和欧盟CE认证。

刚拿到认证,公司就接到意大利110万只一次性防护口罩订单。当时,过滤95%级的熔喷布每吨50多万,核算下来每只口罩成本人民币9毛,可卖一块三四。因为是外贸公司订单,对方拿走过半利润,每只口罩还能赚两三毛。

“对方要的非常急,我们铆足了劲生产,两天两夜就完成了订单。”王刚回忆,最终,口罩顺利通关,质检也合格。两天赚了二三十万,王刚感觉很疯狂。

“看着口罩机,就像看到了‘金山’。”王刚说,那时,感觉就等着数钱了。

因为是二手口罩机,也非大厂出的,总是出现问题,比如压片不整齐,需要调试,影响生产进度。王刚和合伙人毫不犹豫,就把这四套口亏链罩机卖了。原本每套20万买的,卖了18万。然后,重新采购一套大厂的一次性口罩机。

4月20日,花200万采购的N95口罩机也到了厂。这距他们付完全款已经15天。

紧跟着,公司就接到一笔30万只的订单,对方只要N95口罩的“白片”(注:口罩切片机比较贵,可能对方企业不愿投资),拿过去二次加工,然后出口到新加坡。

“我们每只赚5毛,一天一夜就赚了15万。”王刚说,“你想想那是什么感觉”。

利润惊人,投入也不低:加上改造无菌车间的40万,投资已达300多万。

王刚的企业的无菌车间。受访者供图

当时,合伙人打趣说,自己有两个儿子要娶媳妇,王刚也要娶媳妇,照这样下去,一个月可以赚三百万,“娶5个媳妇的钱也够了”。

趁房价低,已经把所有积蓄投资进去的王刚,甚至重新开始看房。他盘算着,即使档好自己是小股东,两个月也能分一百多万,“到时候直接全款买房了”。

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口罩行情会在半个月内急转而下。

“先来的住豪宅,后来的上行空铅天台”

国内疫情趋稳后,不少个人和企业还留有库存,口罩的需求量也随之减少。

第二个大订单后,虽然国内几百只(多是家庭自用)、五千一万只(企业复工用)的订单还有,但王刚的口罩厂从4月底开始就再没接过大订单。

当时,口罩市场已经饱和。

王刚慌了,开始发朋友圈,发动所有亲戚朋友帮忙卖口罩,但效果甚微。“有朋友找到一个地方防疫指挥部的领导,一问,人家还库存了许多口罩。”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以工商登记为准,1月1日至5月31日,我国口罩相关企业新增注册70802家,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255.84%。其中,4月35260家,5月开始下降,为10283家。此外,据央视报道,3、4月,中国验放出口的口罩就达278亿只,约为去年全球口罩总产量的3倍。4月24日一天,就出口10.6亿只。

到五一劳动节,王刚彻底失去信心,“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天天打 游戏 麻醉自己,晚上一直打到累得受不住才睡。唯一出去的时候,就是买烟”。

不说没订单,即使有订单,按后来的口罩利润率想收回投资,也不可能。眼见积蓄要打水漂,王刚感觉,自己“一下回到了解放前”,活得很失败。

多名业内人士说,疫情严重时期,因封路管控,想杀进口罩市场不容易。当时,“许多厂转产生产口罩机”,仍一机难求。最高时,N95口罩机炒到230多万,一次性口罩机100多万。订机要全款,而且发货多在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后。结果是,疫情初稳时杀进口罩市场的投资者,能在三月中下旬投产都算是早的。而且,当时口罩机厂根本不上门安装,许多口罩机调试不好就“趴窝”在那。

据这些业内人士观察估算,疫情初稳开始进场的口罩生产线投资者,90%都无法收回成本。“不上N95口罩机还好些,上了N95口罩机的,亏损百万很正常。”

业内有这样一句话:先来的住豪宅,后来的上天台。

在国内某口罩重镇,一位开着玛莎拉蒂的口罩业务员告诉澎湃新闻,后入场陷进去的不少,这些多是亲戚朋友合伙投资,赔了钱,难免闹矛盾。“你们只看到那些笑的,没看到那些哭的。”

还是决定把机器留下来

五一假期过后,经过朋友开导,王刚感觉好了一些,愿意出来做事了。

王刚听说,浙江一些同行在国内疫情初稳时,就开始做口罩,“做了一段,立马就把机器卖掉了”。如今,一次性口罩机的价格已跌到二三十万,但也是有价无市。王刚与合伙人商量后,还是决定不卖机器。5月,曾有口罩厂找到他们,提出让他们把口罩机放厂里,然后根据口罩生产数量分成,他们也拒绝了。

王刚说,目前,无纺布袋市场在恢复,他们决定以无纺布袋为重心,将口罩作为副业。原因是,周围正规口罩生产企业不多。

和王刚遭遇类似的李磊(化名),与王刚选择不同。他是国内某口罩重镇人,姐夫家是开口罩厂的。国内疫情初稳时,他花200多万上马一套N95口罩机,相比一次性防护口罩,每只N95口罩的利润要高很多。然而,口罩机一直调试不好,无法投产。担心口罩机降成废铁价,他以30万的价格,把口罩机卖了。

即使如此,前期“倒口罩”的李磊说,他还赚了十几万。

疫情期间,像李磊这样,倒口罩机、口罩、熔喷布的,稳赚不赔,许多都发了财。不过,最赚钱的,还是那些原本就生产口罩,以及疫情早期杀进市场的。

一场疫情,留下了“口罩机就像印钞机”“有口罩重镇造出许多千万富翁”等传言。

对此,这些业内人士多避讳不谈。“中国人讲究富不外露。另外,也担心被骂发国难财。”

现在,市场上原本达不到口罩生产标准的80%级(过滤效率)以下熔喷布,已从四五十万每吨,暴跌到每吨万元。95%级熔喷布,也从最高时六七十万降到25万,99%级熔喷布则从70多万降到30万。

王刚告诉澎湃新闻,此前熔喷布难买,担心涨价,在生产第一批意大利的订单时,公司东拼西凑买了两吨多,还有一半没用。按现在的口罩价格,再生产卖出去只能保本。更悲催的是,连订单都没有。

“我们愁得不行,在考虑开网店,拓宽口罩和无纺布袋销量。”王刚说,现在,国内口罩市场已经饱和。不过,那些轻工业欠发达的国家,对口罩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只要质量达标,仍然可以出口。现在口罩出厂价还是比疫情前高,相比之前每只口罩几分钱的利润,现在的利润还是可观的。

“在外面也是报喜不报忧,父母问,也都是说还行。”王刚只能咬牙硬撑着,“仅剩的希望在出口,谁也不知道以后的疫情形势如何,边做边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