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七年之痒”是个舶来词
“七年之痒”是个舶来词,意思是说许多事情发展到第七年就会不以人的意志出现一些问题,婚姻当然也不例外。结婚久了,新鲜感丧失。从充满浪漫的恋爱到实实在在的婚姻,在平淡的朝夕相处中,彼此太熟悉了,恋爱时掩饰的缺点或双方在理念上的不同此时都已经充分地暴露出来。于是,情感的“疲惫”或厌倦使婚姻进入了“瓶颈”,如果无法选择有效的方法通过这一“瓶颈”,婚姻就会终结。
七年之痒,是指人们婚姻到了第七年可能会因婚姻生活的平淡规律,感到无聊乏味,要经历一次危机的考验(指可能发生婚外情、外遇、偷腥的现象),“痒”即不舒服之意。这个考验是感情中的转折点,一旦成功,感情便能朝向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反之,则可能二人分道扬镳、分崩离析,最终可能导致感情解体、劳燕分飞。当然假若婚姻真的出现问题,不一定为七年,或长或短,可能只要一年、两年,甚至结婚不久就可能痒起来了。
婚姻是需要经营的,两个人要有相同的共识,婚姻才能长长久久,夫妻才能白头偕老。
B. 韩语和朝鲜语有什么不同
南北方在语言上大致有以下一些差异:1)语音方面:음성
语调上南北有着明显的差异,总体来说韩国语的语调比较高,比较柔;而朝鲜语的则比较低、比较硬。
2)词汇方面:어휘
因为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韩国语的词汇更丰富、发展更活跃。而且在外来词方面,韩国接受得更多,像“와이프(wife)、나이프(knife)”这样的外来词在朝鲜语里就没有,朝鲜语一般只会说“안해(妻子)、칼(刀子)”。即便是像“收音机”这样在南北语言里都借用外来词的情况,两者间也会有一些差异,韩国叫“라디오”,而朝鲜语叫“라지오”。
3)语法方面:문법
朝鲜语与韩国语在语法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差异。
一是,韩国语里面有“首音规则”,即,朝鲜语的“녀자(女人)、리XX(李XX)”在韩国语里则是“여자、이XX”;朝鲜语的"룡(龙)"在韩国语里则是"용"。
二是,依存名词的隔写规则。如,表示可能的"수"在韩国语是与前面单词隔写,但是朝鲜语会连写。
4)日常用语:일상용어
举例来说,在说“没关系”时,朝鲜语说“일없습니다.”,韩国语里面则说“괜찮습니다.”.再比如,在说“厕所”时,朝鲜语说“위생실(卫生室)”,而韩国语里说“화장실(化妆室)”。
还有一些在韩国使用率很高的用法,在北朝鲜则基本不太使用,如韩国语里面表示猜测的“-나봐요”、"-가봐요"在朝鲜语基本不太使用。
C. 七八十年代风靡全国的“的确良”,现在为什么看不到了
现在,国人的生活水准提高了,穿衣服也讲究柔软舒适,对身体无害的纯棉或者纯毛制品了。那些穿着死板,对人体有害的化纤面料的确良则逐渐淡出人们的消费市场了。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大家的眼光也开始随着潮流走,不再是规矩穿着的年代,个性化的追求是大家的选择,不仅要质量好,还要美观时尚。
D. 信用卡业务行内专业推广方法
一、分行网络
通过激励分行员工,采取交叉营销,有利于快速形成一批风险系数低的优质规模卡量,这是各发卡银行推广初期所采用的主要策略。 然而,依托分行员工推广信用卡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分行承担着多项业务发展指标,二是由于受制于营销人员的规模容易出现营销人员为了单纯完成指标年末集中突击推广的现象。同时由于分行相对独立的经营地位,总行对推广费用标准的整体控制比较困难。从全行全成本核算的角度看,每张卡实际所付出的推广费用还较高。 因此,仅仅通过分行体系推广是难以实现“稳定持续增长”的信用卡发卡目标。
二、专业直销推广
专业直销推广可以分为行内、委外两种形式。
委外直销策略一般适用于分行网点及员工数量少的发卡银行,以此作为行内专业直销体系尚未建立阶段或地域的补充选择。 与银行直销相比,由于发卡银行无需承担因管理不善、市场变化、政策失当导致人均产能下降所引发的单卡成本上升的风险,而且发卡银行也无需支付人员的社保及福利性费用,因此,从财务及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对发卡银行较为有利。然而,需要发卡银行正视的一个现象是:即便在国内外巨额“热钱”活跃于中国资本市场以寻找投资机会的今天,仍鲜有规模性的行业资金或风险基金进入信用卡委外推广行业。同时,业内几家主要委外公司的损益状况也未见乐观,业务发展起伏很大。 因此,我国的信用卡委外推广仍难以称之为一个行业,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成熟。从资本的角度分析,信用卡委外推广的行业价值链、核心竞争力、行业利润及外延想象空间等诸多方面,都有待于发卡银行、行业投资者做出深入的调研、论证和分析。
银行直销是当前各家发卡银行普遍采用的推广策略,它通过建立一整套较为严格、缜密的薪酬考核体系、培训辅导体系和团队管理体系,不断地激发业务人员主观能动性、校准推广方向和规范作业流程,以达成专业、稳定、高效的推广产能目标。 行内直销是当前各发卡银行可以依赖的通路。与委外直销所不同的是,行内直销的投入、人力、管理均由发卡银行承担。 从全成本的角度分析,一般来说,目前银行直销的单卡推广费用水平高于分行及委外推广模式的费用。
银行直销的核心:
(1)如何提升团队组织管理及运营的控制能力,如何制定符合直销推广特点的授信/市场/激励等一揽子组合政策,如何根据直销特点全面提高后台处理及服务水平,以支持银行直销单位稳定产能、质量和有效人力,控制并降低单卡推广成本。
(2)丰富直销激励手段,完善直销考核体制,重视直销人员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以解决信用卡直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人员流动性大等突出问题,并吸引优秀人才加盟。
三、“鼠标+水泥”的网上营销
根据CNNIC第17次调查显示,2005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超过1.2亿,超过53%的网民尝试或愿意在网上消费,60%以上的网民月收入达到或超过2500元人民币。 信用卡网上营销通路的潜在目标客群规模巨大。
与直销推广营销模式相比,网上营销信用卡具有以下优势:
(1)打破营销宣传的时空限制,显著提升发卡银行的营销辐射力和渗透力。
(2)节约并优化营销成本。 首先,通过节约人力工资性及管理性费用的支出优化了营销费用结构,有助于形成差异性的信用卡产品竞争力。 其次,最大限度地控制了申请表的浪费,节省了大量的宣传单页印刷和配送费用。 最后,通过引导客户适用“网上对账单”,可缩减账单印制及邮寄成本。
(3)通过网上统一规范服务形象及宣传口径,可以解决长期困扰专业直销推广的不实宣传、虚假承诺等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有助于提升银行品牌。
(4)与线下直销推广相比,网上申请信用卡的客户资料填写规范性最好,最大限度地确保了申请人提供信息的完整性,更有利于后台征信作业的效率和判断。 同时,客户申办信用卡所提供的个人信息资料私密性及被挪用的案件将得到有效地控制和解决。
(5)线上营销可有效降低直销业务中存在的“推广人伪冒”案件的发生,并可最大限度发挥IT技术优势,为发卡银行更全面、更及时的侦测并发现推广风险案件,掌握“黑中介”等风险申请的手段提供实质性帮助。
在制定信用卡网上营销战略中,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第一,应开发符合网民需求、具有网络属性和特色的信用卡产品。
第二,网站人气的聚积(点击率)是网上营销成功的前提,因此,发卡银行应突破传统银行的服务及营销思维定势,深入探索“眼球经济” 的营销规律,通过数据营销的方式,提高营销成功率。
第三,认真分析网民习惯,改进申请流程,提高网上申请表填写的人性化水平。
第四,认真分析品质控制节点,最大限度地采用技术手段,提高客户有效进件量和网上信用卡进件风险的控制防范手段,降低后端作业成本。
目前,国内最大的信用卡专业门户网站“我爱卡”已联合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广发银行在其网站率先尝试信用卡的网上营销。
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和应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成熟,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必然成为发卡银行有效触达信用卡潜在目标客户、成功营销信用卡的重要有效通路。
四、通路组合策略的思考
由于各个通路在成本、稳定性、客群触达率等方面各有优劣,发卡银行销售管理所面临的首要课题在于如何根据产品定位、授信指引、作业习惯制定通路组合推广策略,以实现发卡规模、卡种及客群层级组合比例等重要市场指标。
首先,通过分行公司银行、零售银行业务营销体系推广信用卡,应注意研究公私客户经理的业务特点及触达客群层次较高的特点,以交叉营销、项目营销为主线,积极引导其推广公务卡、白金卡、金卡等中高端信用卡产品,以质为先。
其次,就整体而说,直销通路以中低端目标客户居多,由于其大量采用“展示宣传”、“陌生拜访”等推广模式,对授信指引、市场促销、市场政策的依赖性和敏感性最强。同时,由于其相对专业的推广技能,应以推广发卡银行产品差异性较强的主题卡、联名卡等为主,以量为先。
最后,由于网上营销与线下推广在成本结构及水平上有着显著的区别,随着网上营销份额占比的提升,如何既发挥网上营销的财务成本优势,又可保护线下推广通路不受冲击,是网上营销策略中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区隔,应该是一个较为有效的解决手段。
E. 中央五台NBA解说员的身高
你 好!里面有你想知道的!
苏群 1、《体坛周报》篮球部主任
【个人简介】
生日:1968年8月26日
出生地:江苏无锡
毕业于无锡市一中、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新闻系
1992年起供职于《中国体育报》国际部、球类部
2000年起供职于《体坛周报》
2004年创办《篮球先锋报》,并担任总编辑
自1996年起采访过4届NBA全明星赛、2次总决赛、王治郅加盟NBA第一个赛季和乔丹2001年复出共32场常规赛。
采访过1994年和2002年两届亚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1995年瑞典哥德堡世界田径锦标赛等和2001年莫斯科申奥大会。
多次在CCTV5转播的NBA节目中担任嘉宾、主持人。
【个人风采】
江湖十年,目睹中国男篮兵败悉尼,兵败釜山;目睹NBA前辈共47位成名人物站在你面前;目睹乔丹带病打败马龙,瘫倒在皮蓬怀中;目睹第一个中国人踏上NBA球场……这么多江湖恩怨过后,还能求什么?唯一的感想和信条是:我可以不说真话,但我决不说假话。
【苏群博客】
http://blog.sina.com.cn/blog/1156966391
徐济成
著名的篮球评论员,圈内人称其为“大徐”,外语系的高材生,体育记者中的“盟主”。语言朴实却不失生动,在专业化的解说中,还时不时蹦出幽默逗趣的话语,善于将枯燥的篮球术语通俗化,希望自己的解说能让老大妈都能听懂。
[编辑本段]介绍
徐济成 山东人,1960年6月17日出生于青岛。1973年,读中学时因为身材较高入选市业余体校参加篮球训练,后加入北京军区青年男篮,当了五年专业运动员。1982年经高考进山东大学英语系,1986年毕业后调新华社体育部。现任新华社体育新闻部记者采访室主任,高级记者。专长报道篮球,与NBA结下不解之缘,编著《NBA五十年》一书。从1992年开始,被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聘为篮球转播顾问。从事体育报道十余年来,曾参加汉城奥运会、巴塞罗那奥运会、亚特兰大奥运会、悉尼奥运会和北京亚运会、广岛亚运会、曼谷亚运会,以及篮球、体操等世界和亚洲单项赛事采访。做体育记者18年,先后采访过篮球、足球、排球、射击、体操、曲棍球、皮划艇、击剑、羽毛球、网球和田径赛事,最痴迷的还是篮球,曾长期关注残疾人轮椅篮球,采访过全国聋人篮球锦标赛。
[编辑本段]经历
1960年6月17日出生于青岛。 1973年,读中学时因为身材较高入选市业余体校参加篮球训练,后加入北京军区青年男篮,当了5年专业运动员。
1982年考入山东大学英语系,
1986年毕业后分配至新华社体育部任体育记者。专长报道篮球,与NBA结下不解之缘,编著有《NBA五十年》一书。
从1992年开始,被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聘为篮球转播顾问。从事体育报道十余年来,曾参加汉城奥运会、巴塞罗那奥运会、亚特兰大奥运会、悉尼奥运会、雅典奥运会和北京亚运会、广岛亚运会、曼谷亚运会,以及篮球、体操等世界和亚洲单项赛事采访。现任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副部长、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常务副主任。
张卫平
1960年入什刹海业余体校学习,1964年入东城区业余体校学习。1965年入北京青年篮球队,1966年入北京篮球队(其所在队曾获得 年全国冠军),1973年入国家队。在国家队效力8年,司职二中锋,脚步动作扎实,篮下攻击能力强,人称“篮下魔术师”。
多次参加国际比赛,足迹遍及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所在队曾获:1974年第7届亚运会第3名(伊朗,德黑兰);1975年第八届亚洲锦标赛冠军(泰国,曼谷);1977年第九届亚洲锦标赛冠军(马来西亚,吉隆坡);1978年第8届亚运会冠军(泰国,曼谷);1978年第八届世界锦标赛第11名(菲律宾,马尼拉);1979年第十届亚洲锦标赛冠军(日本,名古屋)。1978年,在有美国、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巴西、意大利、加拿大等16支世界强队参加的第8届世界锦标赛中,取得个人总分排名第一的佳绩,被提名为最佳运动员,获得锦标赛“得分王”称号,并被大会誉为篮坛“神射手”。
1977年,在第九届亚洲锦标赛中,被评为最佳前锋。1978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79 年,获北京十佳运动员称号。1999年,获“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
退役后入北京体育学院学习。毕业后,1983年任北京青年男篮主教练。1984年任北京女篮主教练。1985年起任中国男子篮球队教练。任国家队教练期间,曾率队参加第十三届亚洲锦标赛(1985年,马来西亚,吉隆坡),获第3名;第十四届亚洲锦标赛(1987年,泰国,曼谷),获冠军;第十届亚运会(1986年,韩国,汉城),获冠军;第十 届世界锦标赛(1986年,西班牙),获第9名;第 届大学生运动会(1986年,前南斯拉夫,萨格勒布),获第 名;第二十四届奥运会(1988年,韩国,汉城),获第11名。
1988年赴美国学习、工作,期间多次协助安排、组织中国队和篮球俱乐部管理人员访美、训练、比赛、考察,并组织及协助美国教练来华讲学。
担任多届全国篮球教练员培训班授课教师及翻译。
多次主持全国青少年篮球夏令营。
中国青年女篮技术顾问,多次安排、组织球队去美国、澳大利亚训练、比赛。
1997至2000年任国际管理集团中国部高级经理。负责中国男篮甲A联赛的宣传与推广。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讲座栏目——《篮球课堂》节目主持,中央电视台NBA 、CBA现场转播解说顾问、特约嘉宾主持,曾多次对NBA总决赛、全明星赛进行现场直播报道及采访报道,创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收视佳绩,被广大电视观众誉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新华社《体育快报》“观战指南”专栏作者。NBA时空专栏作者。搜狐网站篮球专栏作者。多次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介绍、点评中国篮球及世界篮球。
拍摄出版了系列教学片《现代篮球教学法》(录像带10盘,VCD 10盘)。
著作有:《张卫平篮球训练营》、译著《 篮球运动实用知识规则》
2003年起,任中国男篮奥运希望队领队。
张卫平体育天资突出,五六十年代的青少年,有理想的身高、良好的身体素质、优秀的智能天赋,10岁迈进素有“健将摇篮”之称的北京什刹海业余体校,少年篮球班接受基础训练。十四、五岁猛窜高个儿,弹跳强,力量好,动作谐调而迅捷,有超常的篮球意识与手感。教练、行家看准他是打篮球的“料”。上中学后转入东城区体校定向培训崭露头角,1965年刚15岁就选入北京青年男子篮球队。当时,好苗子云集的青年集训队竞争激烈,他作为前锋队员,身高、弹跳和力量占优,手脚迅捷“有活儿”,篮下攻击力强,头脑清醒睿智、意识好,基本技术底子磁实,进攻方式多,左右手都能投(篮),3--5米跳投精准。凭实力,他不到一年入选北京男篮一队。紧接“文革”狂飙席卷,运动队瘫痪,人员散失,而他仍保留队中。1973年国家体委全面恢复各项运动、他选入钱澄海执教的新一届国家男子篮球队,司职二中锋。1974年,他作为中国男篮队前锋参加第七届亚运会男篮比赛,获季军。
“文革”结束后,中国体育重归国际体联大家庭,参加的第一个世界级篮球大赛,就是1978年在马尼拉举行的第八届世界篮球锦标赛,获第11名。此前,他代表国家队夺得第八(1975年)、第九(1977年)两届男篮亚锦赛和第八届亚运会(1978年)篮球比赛,摘得“三连冠”(军),已经加冕“亚洲最佳前锋”、“运动健将”耀眼桂冠的他,再彪加“篮下魔术师”的绰号。
第八届世锦赛,有美国、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巴西、意大利和加拿大等世界“超级强队”角逐,16支世界劲旅交锋大战,中国队夺得第11名,令世界篮坛不可小觊,张卫平的上佳表现和最高得分功拔头筹。他被赛会提名为最佳运动员、誉为“神射手”、获得“得分王”称号。张卫平进入自己篮坛生涯的巅峰期,时年28岁,即至1979年代表国家队夺得第十届男篮亚锦赛冠军(“四连冠”),戴上“北京十佳(运动员)”之冠,他选择了激流勇退。
他退役后入北京体育学院学习深造。1983年,从体院专科篮球专业毕业的他出任北京青年男篮主教练;1984年任北京女篮主教练;1985年任国家队教练。张卫平辅佐钱澄海执教国家男篮跨四个年头,成绩斐然,除1985年带队迈出低迷期拿了第13届亚锦赛第3名;1986年第10届亚运会、1987年第14届亚锦赛连夺亚洲冠军、重显“霸主”之身。1986年作为调研组成员赴西班牙考察、并率队参加第10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获得第9名,首次跨进世界十强之列、创造了历史新章。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男篮保住第11位、较之他的前任们是从未取得过的最好名次,但对他尚存些许抱憾。
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张卫平23年(含“文革”7年“无战事”),征战国内外比赛千余场、退役后完成大学专科学业,30岁出头进入国家队执教,进而1988年奥运会后离开国家男篮赴美国深造学习、考察乃至工作(将近10年),他的运动生涯、人生轨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体坛,给一拨又一拨走下冠军领奖台的运动员们,呈现再创人生二次辉煌的“张卫平模式”,开“一代先河”。
近10年“舶”美的张卫平,身没离篮坛,情不凉祖国,期间往来大洋两岸,多次协助安排、以至组织中国篮球(男、女)队、省、市的篮球俱乐部经理人员访美,选外援,协调社会多方面力量开拓深层次、分批量以赛带练、兼考察,曾组织(协助)美国资深教练来华讲学送“经”。摸索先进的篮球理念、现代科技训练、比赛的“外学内用”;他担任(多届)全国篮球教练员培训班授课讲师加翻译。他从国家利益出发,思考的触角和视野深远而隽永,那就是“体育的变革性发展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及其演进论断。
世纪之交十多年间,他多次主持全国青少年篮球夏令营活动,营造序列化、传统化社会大背景,开办“张卫平篮球课堂”训练营,把发现培养篮球新人的路拓宽,成才几率加大。令国人好一阵惊喜、更希冀厚望的新人王治郅、姚明们已经在世界篮坛彰显中国的骄傲与未来,也在史实般的接力并领跑着张卫平们播引的篮球生涯的价值轨迹。
90年代归来的他,为职业化变革方兴未艾的大中国球市构建“软件”平台。他用全新的思维、定位自己同快速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篮球运动助推模式,市场条件下篮球运动的经济属性“发酵”,篮球运动的文化元素以广义的人性化融合切入当今人们的生活,快乐篮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卫平的投入与辛苦是开创性、前卫意义的先驱之举,功载中国篮球职业化变革史册。2003年,张卫平改任中国男篮奥运希望队的总教练;2005年兼任CUBA篮球事务资深主管。
张卫平身兼中国青年女篮顾问、频繁“架桥”组织中国球队去美国、澳大利亚训练、比赛;肩负国际集团中国部高级经理;宣传中国男篮甲A联赛、推广青少年乃至教练员的技术培训;受聘主持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篮球课堂》、《篮球公园》——“攻防解析”演示节目、NBA、CBA、CUBA比赛现场转播解说嘉宾、顾问,屈指十年,成为球迷与广大电视观众感悟生活乐趣的“一道意味独特的阳光窗口栏目”。
中国优秀运动员的知识化进而向“博士化”的总趋势,是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走向成熟进程中的“体育现象”之一景。张卫平同样不失为先导者。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他早期的论文《篮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分析》、《策应打法成功的决窍》等见诸于《篮球》等专业杂志或中央级报端。有着鲜明的实战质感与理性经验谈。近期出版专著贯穿现代篮球理念张力、知识辨析的导向特质,展示撰著者的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张卫平篮球训练营》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加大年轻读者、球迷及普及教练人员的看点,还有译著《篮球运动实用知识规则》,都是普及性读物。而他编撰、录制、出版的系列教学片《现代篮球教学法》(录像带10盘;VCD10盘)是其代表性力作,集现代篮球理念、科技训练思想方法之大成。
现任体坛周报篮球部主任
中央电视台篮球解说顾问
30而立,生于北京,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师哥师弟遍天下。
采访过三届全运会,1997上海(当年还在实习),2001广东,2005江苏;
三届夏季奥运会,2000悉尼,2004雅典, 2008北京
一届冬季奥运会,2002盐湖城,第一次采访冰雪项目,亲眼目睹大杨扬冲破冬奥中国第一金;
然而安身立命之本,还是篮球。
经历四届亚洲锦标赛,1999福冈,2001上海,2003哈尔滨,2005多哈;
两届世界男篮锦标赛,2002印第安那,2006扎幌琦玉;
两届世界女篮锦标赛,2002江苏 2006巴西;
先后九次孤身深入美国,探访NBA人文地理;
王治郅在达拉斯,巴特尔在丹佛,姚明在休斯敦;
唯一曾经在这三地,全景目睹三大中锋加盟和奋战NBA的中国记者;
一路走来,不敢停步。
2004年雅典之后,离开《北京青年报》,与苏群、孟晓琦创建《篮球先锋报》任副总编,销量日升。
现为体坛周报篮球编辑,中央电视台特约嘉宾
少读三国,左传,战国策,24史读到《明史》之后,不愿再读。
人生格言:平生不弄险,但不等于会在机会面前退缩
杨毅是中国最早深入报道NBA的一群人,他的风格以独到幽默著称
于嘉
生于北京
籍贯哈尔滨
年龄:28岁
职业:主持人、演员
身高:1.77 cm
体重:70KG
籍贯:哈尔滨
特长:游泳、唱歌
爱好:滑雪、开越野车
毕业院校:上海谢晋影视学院——表演系
最喜爱的CBA球队:江苏南钢
2000年3月,就读杭州商学院(现为浙江工商大学)外语系二年级的于嘉在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全国NBA解说员大赛中,从一万余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两名优胜者之一,从而代表中央电视台前往美国奥特兰解说于2月13日举行的第49届NBA全明星赛。
中央电视台体育评论员
《篮球先锋报》高级顾问,看惯NBA直播的人都熟悉他那张表情生动的脸。单打能力突出,文字鲜活火热富有激情。正如他自己所言,篮球已经彻底融入他的血液他的生活。
9岁的时候第一次看NBA,记住了戴着蜻蜓眼睛一样眼镜的贾巴尔和沃西,忘了那个把球和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魔术师;12岁的时候第一次看奥运会,记住了“梦之队”的一切,忘了自己还有小学升初中考试;14岁第一次在全国俱乐部联赛决赛里看见大郅,忘了他身边那时还年轻的四大国手;19岁第一次采访CBA总决赛在电梯里碰见姚明,忘了这家伙还算是个明星。
每到这个时候,总会觉得自己的幸运。总觉得那个橘红色的篮球里,蕴涵着一种力量。这样的一种力量,已经彻底地融入了我的血液,被热烈跳动的心脏压向全身每一个地方,在孤单无助的时候,放射出温暖而坚强的光芒。这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鲜活而火热的力量。
总想说说自己的幸运,都因为自己从青涩的年代所挚爱的篮球。篮球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肤之亲,而是一种不死的欲望,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在我孤单无助的时候,放射出温暖而坚强的光芒。
鲜活而火热的力量.
F. 市舶司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唐玄宗开元间(713~741),广州即设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担任,是为市舶司前身。
北宋开宝四年(971)设市舶司于广州,以后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陆续于杭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泉州、密州(今山东诸城)设立市舶司。除广州市舶司外,其余几处在政和二年(1112)前曾一度被停废。三年,宋政府在秀州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县)设市舶务。南宋建炎二年(1128)复置两浙、福建路提举市舶司。从此,又恢复了两浙、福建、广南东路三处市舶司并存的局面。乾道二年(1166),罢两浙路提举市舶司。北宋中期以前,各处市舶机构皆称为市舶司。北宋末大观元年(1107)始将各处管理外贸的机构改称“提举市舶司”,而将各港口的市舶司改称市舶务。南宋前期,两浙、福建、广南东路的市舶司通称“三路市舶司”或“三路市舶”。罢两浙路市舶司后,原属两浙路市舶司各港口市舶机构只称“场”或“务”。福建、广南东路市舶司设在泉州、广州,下设场、务。
宋代市舶官制变化十分频繁。北宋前期,市舶司由所在地的行政长官和负责地方财政的转运使共同领导,而由中央政府派人管理具体事务。元丰三年(1080),免除地方行政长官的市舶兼职,而由转运使直接负责市舶司事务。后又专设提举官。南宋时,各处市舶司曾一度并归转运司,或由提点刑狱司、提举茶事司兼管,但为时不长。两浙路各处市舶务的“抽解职事”由地方官负责。福建、广南东路的市舶司仍设“提举市舶”一职。
宋代没有关于市舶制度的统一、完整的规定,市舶司的职责主要包括:①根据商人所申报的货物、船上人员及要去的地点,发给公凭(公据、公验),即出海许可证;②派人上船“点检”,防止夹带兵器、铜钱、女口、逃亡军人等;③“阅实”回港船舶;④对进出口的货物实行抽分制度,即将货物分成粗细两色,官府按一定比例抽取若干份,这实际上是一种实物形式的市舶税;所抽货物要解赴都城(抽解);⑤按规定价格收买船舶运来的某些货物(博买);⑥经过抽分,抽解、博买后所剩的货物仍要按市舶司的标准,发给公凭,才许运销他处。
市舶收入是宋王朝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北宋中期,市舶收入达42万缗左右。南宋前期,宋王朝统治危机深重,市舶收入在财政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南宋初年,岁入不过1000万缗,市舶收入即达150万缗。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财政。宋政府还通过出卖一部分舶物增加收入。太平兴国二年(977),初置香药榷易署,当年获利30万缗。
宋代的造船技术十分发达,所造海船载重量可达5000石(300吨)。北宋后期,指南针已广泛应用于航海,还出现了记载海路的专书——《针经》。与宋王朝有海上贸易的达五六十国,进出口货物在400种以上。进口货物主要为香料、宝物、药材及纺织品等,出口货物主要是纺织品、农产品、陶瓷、金属制品等。
宋王朝对海外贸易十分重视,南宋时期更是如此。对市舶司中能招徕商舶的有功人员,往往给予奖励,对营私舞弊的行为也曾三令五申加以禁止。
至元十四年(1277),元朝政府在攻取浙、闽等地后,立即在泉州、庆元(今浙江宁波)、上海、澉浦(今属浙江海盐)四处港口设立市舶司。后来又陆续添设广州、温州、杭州三处。经过裁并,到13世纪末,只在庆元、泉州、广州三处港口设置。
市舶司由行省直接管辖。每司设提举二人,从五品。元朝政府曾在中央设立泉府司(院),管理替国家经营买卖的商人,同时也经管市舶事务,但为时不长。市舶司的主要职责是:①根据舶商的申请,发给出海贸易的证明(公验、公凭);②对准许出海的船舶进行检查,察看有无挟带金、银、铜钱、军器、马匹、人口等违禁之物;③船舶回港途中,派人前去封堵(封存货物),押送回港;④抵岸后,差官将全部货物监搬入库,并对全体船员进行搜检,以防私自夹带舶货;⑤将舶货抽分,细色(珍贵品)十取一,粗色(一般商品)十五取一。后改为细货十取二,粗货十五取二。另征收舶税,三十取一。之后,发还舶商自行出售。对于来中国贸易的外国商船,市舶司也采取类似的管理办法。市舶司的收入甚多,仅至元二十六年,就向元政府上交珠400斤,金3400两。当时人说市舶收入是“军国之所资”,可见它在元政府财政开支中占有重要地位。
市舶司初建时,一般均沿用南宋制度,日久弊生,严重影响市舶收入。至元三十年,元政府制订了“整治市舶司勾当”的法则22条。延祐元年(1314),又修订颁布了新的市舶法则22条。这两个法则,对市舶司的职责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控制,增加更多的收入。元代的市舶法则比宋代更为严密,说明封建国家在管理海外贸易方面已经具有更为丰富的经验。但是,贵族官僚常常带头破坏规定,使它流于空文。
元代见于记载的与中国建立海道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在100个以上,东起日本、高丽(今朝鲜),西至东北非和西南亚。进口的舶货,种类繁多。据庆元市舶司的资料,细色130余种,粗色约90种,共220余种,主要是香料、药材、布匹、宝物等。经市舶司允许出口的货物有纺织品、陶瓷器、日常生活用品等。海外贸易的开展,有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市舶司的设立,使海外贸易趋于制度化,初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市舶司是封建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存在官僚机构的种种弊端,往往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开展,元代中期以后特别明显。
明代沿袭前朝之制,市舶司管理海外诸国朝贡和贸易事务,置提举一人,从五品,副提举二人,从六品,属下吏目一人,从九品。提举,或特派,或由按察使和盐课提举司提举兼任。市舶司隶属于布政司。因此,税收大权完全掌握在布政司等长官手中。直至明末,采取了定额的包税制,才改由提举负责征收。
吴元年(元至正十二年,1367)设市舶提举司于直隶太仓州黄渡镇(今江苏太仓附近),洪武三年(1370)以太仓逼近京城改设在广东的广州、福建的泉州(后移至福州)、浙江的宁波各一司。在广东的是专为占城(越南)、暹罗(泰国)、满刺加(马来西亚)、真腊(柬埔寨)诸国朝贡而设,在浙江的是专为日本朝贡而设,在福建的是专为琉球朝贡而设。七年,上述三司曾经一度废止。永乐元年(1403)又在广州设怀远驿,在泉州设来远驿,在宁波设安远驿,由市舶司掌管接待各国贡使及其随员。广东怀远驿,规模庞大,有室二十间。广东市舶司命内臣提督。六年,为了接待西南诸国贡使,又在交阯云屯(今越南广宁省锦普港)设市舶提举司。嘉靖元年(1522),因倭寇猖獗,罢去浙江、福建二司,唯存广东一司。不久亦被废止。直到三十九年,经淮扬巡抚唐顺之的请求,三司才得到恢复。四十四年,浙江一司以巡抚刘畿的请求,又罢。福建一司开而复废,至万历中始恢复。自此以后,终明之世,市舶司无大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