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县城里开个助听器连锁店行吗会不会赚钱
助听器也属于残疾用品的范畴,他不是人手一个甚至N多个的手机,而且使用年限最少也是4年左右。你想想一个县城能有多大的需求量,还要负责售后处理。建议你以一颗帮助他人的心来看待助听器行业可能会有意外收获哦。
❷ 助听器的利润有多少
利润为0
❸ 助听器行业利润有多少
您好,您问助听器行业利润有多少
助听器不是卖,是需要经过专业的检测、调试,验配的。是为需要的人谋福利,买东西都是要有利润的,不然怎么生活。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❹ 助听器有没有什么靠谱的连锁店可以加盟啊,投资回报
现在助听器行业很少会做加盟店,因为加盟店在管理和经营上比较难以规范,一般都做直营店,在专业和管理上都比较规范,客户体验上也比较好。
❺ 卖西门子助听利润多少
利润要根据经销商给的价格定。
西门子助听器,拥有130多年的历史,在助听器产品创新、助听器品质提升、佩戴舒适度的增强方面不断的努力,以满足消费者所需要的生活方式。我们的助听器产品主要分为耳内式助听器和耳背式助听器。其中,“耳内式助听器”亦称为“定制式助听器”,它是根据每个人不同耳型单独定制的,可完全隐蔽在耳道中。耳背机被广泛用于各种类型(从轻度至重度)的听力损失人群,它们拥有从小型BTE到大型超大功率助听器等多种不同风格,许多耳背机配备了多通道指向性麦克风系统,提高了嘈杂环境下的言语理解。
中文名
西门子助听器
外文名
Siemens Hearing Aids
历史
130多年
总宗旨
产品创新、助听器品质提升
对象
听力损失人群
快速
导航
基本介绍
发展历程
1878年 电话话筒本质上改善了声音的传输质量。
通过使用维尔纳·冯·西门子发明的电话话筒,听力损失患者可以更好地与人交谈.
1902年 电子听力测听器
西门子(或者说前身Reiniger, Gebbert & Schall公司)发明了电子听力测听器.
1911年 迈出了电子助听器发展的第一步
Louis Weber(Siemens&Halske)为听障人群开始了第一个设备的开发.
1913 Esha-Phonophor
1913年 Esha西门子开始了首批的助听器量产.
1949年Phonophor Alpha
西门子推出了首款盒式助听器.
1959年 Auriculette 326
西门子推出了第一款耳背式助听器.
1966年 Siretta 339
西门子推出了第一款耳内式助听器.
1987年 Telos
西门子推出了听力技术世界的第一款遥控器.
1997年 Prisma
❻ 助听器真的是一个暴利行业吗
助听器的利润,一直是助听器使用者所关注的重点,因为人们会认为, 这么小的一个东西,为什么动辄上千上万元,比起一些大的家电什么的,都要贵很多,也许是习惯问题,人们并不纠结于一副眼镜上千上万元,因为已经成为了习惯,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助听器确实面临着被质疑的是问题,相比眼镜的暴利,助听器的利润真的可以说是少的可怜。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进口产品关税高
由于我国的助听器的研发水平,不足以满足我国居民的需求,因此大多数的助听器都是由国外引进,因此引进到国内必然要收取高额的关税,去过国外的小伙伴都知道,国外相同的产品,要比国内便宜三分之一左右。这样就导致了助听器隐形成本的提高。
2、国外技术,国内购买专利成本高
其次,国外的产品,国外的技术,都带来了附加的成本,国内对于助听器的不重视,导致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去研制助听器,就让我国助听器的命门被外国人所掌握,国人应当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关部门也应当重视起来,做出我们自己的助听器,从而将对成本。
3产品更新快,产品过多积压
由于助听器的竞争激烈,所以为了更好地达到竞争对手,助听器的新产品层出不穷,助听器投放市场的成本太高,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一过程耗时、费力、花钱。如果频度增加,原来的“老产品”其实还很新,但是为了新产品不得不去把精力投放在一些没有必要的额外成本上,经销商同样需要跟上这样的步伐。
❼ 西门子助听器加盟利润怎么样
目前西门子已经被收购了,现在是西嘉助听器。
❽ 卖助听器能挣钱吗
只要有市场就能挣钱,有几个关键点1、你是否有好的渠道,进货价格比较低,自己的利润空间比较大2、如果做一些宣传推广工作,让更多有这个需求的人能找到你3、如何挖掘出边缘人群的购买需求,告诉他用这个产品可以给他带来什么好处4、是否有关系和当地民政部门谈合作,让他们帮你推给用户。
希望对你有帮助。
❾ 卖助听器的都是暴利,到处都是店,这里面水太深啦。
助听器确实是水很深!当然,做这个行业的人可能是不爱听的。
我是外行人,但是从外行角度谈谈自己的观点吧,有不对的地方见仁见智,不必纠结。这次因为一个亲戚需要配助听器,所以也做了一些了解,说白了,那些人都很会忽悠,助听器质量和服务固然重要,但是想办法把钱从你的口袋里忽悠出来也很重要的。
大家都知道,眼镜店很赚钱吧,牙科很赚钱吧,助听器也类似,很赚钱的!毕竟属于医疗器械,不像眼镜店大家都可以卖。举个例子,买个老花镜,你花10元买一个也是可以好用的,花3000元买一个,难道会好300倍的东西吗?很显然已经超出实用性(性价比)范围了,可能有品牌效应、钱多或者眼镜框材质特殊性、收藏价值等等。
回到说助听器,助听器是医疗器械,不允许随便生产或山寨的,这本身门槛就把价格透明度卡住了。其实说白了,他就是一个电子产品,原理就是一边接收声音(话筒),一边播放声音(耳机),那么声音处理(音质、抑制降噪)、通道数(均衡器调节)就关键了,没错,因为小(某店验配师忽悠说生产工艺比电脑芯片还复杂,我心想,能跟电脑CPU比吗?),成本是会相对高一些,但是也不至于几万几十万吧,其实我觉得几千元都贵了,毕竟这个和玩音响发烧又有区别的,因为通常只是要求患者做不同频段的音量补偿,而不是变成金耳朵来欣赏美妙细腻的音乐,从而搞的很悬。
那么好了,配助听器一般是两个过程:1选硬件+2验配,硬件刚才说了,就是一个声音处理的电子产品,好比如说话筒、声卡、耳机道理,按现在的科技水平完全可以很低成本,但是因为一些门槛原因,使它利润变高,我后来找熟人买(虽然给我打5折,但我估计还是很高)。关于验配,他们说的高大上就是验配师水平,比如涉及到心里辅导,那确实不好说了,说不清啊,因人而异的,大部分人是不需要的,然后就是助听器调整到适合自己的,如何调节呢?首先要测试一下耳朵听力情况,测试一下患者在不同频段能够听到的音量,他们有仪器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范围是125HZ到8KHZ之间,主要测500到4K范围即可),患者一旦听到了就示意一下,我后来发现下载手机APP也有这个软件,回家后给他带上耳机自行测试了一下,测试结果大致差不多,确定了听力情况后就可以调节助听器了,当然太低端的助听器就不说了,多通道可编程的助听器就比较好了,插上编程器,对不同频段音量调节,根据实际听损情况做适当的补偿,通道越多可调节的越细致。那么这一步因为家里没有编程器,所以自己就不好去弄了,稍微知道声学或有玩过音乐声音编辑处理的人更容易理解,也就相当于均衡器调整。
后来呢,我发现少数助听器居然可以连接手机通过APP进行操作,自行调整通道音量补偿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舒适度,那么这样的话,懂得玩的人确实就方便很多了,值得推广。
看到评论里有人问APP名称,我之前有试过几个,都可以试试,好像有些做的还不错,当时截图在电脑,现在不知有没有新的出来,我发出来给你参考一下:
❿ 卖西门子助听利润多少
很高😞而且西门子现在都买了助听器这块,以后得售后服务很麻烦。西门子这个牌子只能用两年之后要改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