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泉州十大名小吃有哪些
泉州十大名小吃:肉粽、卤鸭、猪血汤、百兽龟、白米龟、碗糕、咸粽、芋果、元宵丸、桔红糕。
一、肉粽
“想不到利用猪血也能烹出如此美食。”许多第一次光顾水门国仔美食店的顾客在品尝了猪血汤以后都不禁发出赞叹,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猪血吃起来应该是干涩、无味的,谁料到该店猪血汤里的猪血块竟然富有弹性,且香润可口。
本次获得“泉州十佳名小吃”称号的“猪血汤”出自于水门国仔美食店,这是一家拥有三家分店的“中华老字号”。猪血汤具有良好的补血功能,食用时如能加入油渣、大肠等作为辅料,味道肯定会更为浓烈可口。
B. 泉州有什么特色美食
好多哦
1.面线糊
面线糊系以虾、蚝、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与面线煮成糊。煮时要掌握好火候,达到糊而不烂、糊得清楚。面线糊除以海鲜作配料外,还可加鸭肠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人面线糊中,使油脂融人其中。食用时可与油条搭配,并以炸葱花、胡椒粉调味,气味更浓烈可口。
2.肉粽
肉棕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富有引人品尝的魅力。肉棕以香菇、虾米、粟子、猪肉(或鸡肉)、糯米等为原料。制作时先把糯米浸后晾干,拌上卤汤、葱头油,放在锅里炒得又干又松,再与红烧猪肉、生粟子搅拌均匀,用竹叶包好煮烂。肉粽要趁热食用,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茸、红辣酱等调料,更是美味可口。
3.蚝仔煎
蚝仔煎是以新鲜蟹肉和切成半寸长的韭莱,调以少许番薯粉,放人平底锅煎至快熟时,再加进搅好的鸡蛋烹制而成。吃时还可以蘸些油炸葱花,加点永春老醋和辣椒酱调味,则五味俱陈,极为香软可口。
4.卤面
卤面是由各种配料做成卤汤与面团混起来的。口味香甜、滑润。调卤面的汤最好是骨汤或肉汤。汤料要上好的香菇、虾肉、猪肉、鱿鱼、笋丝,佐料扁鱼和芫荽、韭菜、豆芽、胡椒粉、沙茶酱、蒜香、蛋丝等。香菇、猪肉等料倒人汤中煮透,然后添加地瓜粉调稠,另加一些糖、盐、味精,以增加香甜、滑润的口感。进食时,加上芫荽菜、蛋丝、胡椒粉或沙茶酱,这样吃起来风味独特。
5.石狮甜粿
石狮甜粿形似满月,颜色洁白,质地软嫩,气味芳香,清甜可口。它以优质大冬糯米、白砂糖、蜜冬条、金橘、香料等为原料。
6.深沪鱼丸
深沪鱼丸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名点,其形状有圆状、块状或鱼形。它具有色泽雪白晶亮、下锅膨胀力强、质地柔韧、入口鲜美细腻等特点,系选用鳗鱼、马加鱼等上等鱼肉剁碎捣烂,与地瓜粉一起搅合制成。
7.土笋冻
“土笋冻”是一种环节动物,它的学名叫“星虫”。别看它身长不过三五厘米,却五脏俱全。它的全身都可以食用,经过精细加工熬煮,身上的胶质溶化人开水中,冷却后就成冻了。其色泽灰白,晶莹透明,鲜嫩清脆,质地柔韧,富有弹性,以多味佐料配吃,为冬春季佳品。
8.元宵丸
元宵丸是泉州元宵节食品。主料以花生米、芝麻、白糖、冬瓜糖、葱头及果味作馅,在糯米粉中团皮,下滚水中煮熟。元宵丸皮嫩、馅甜,是冬令佳点,备受游客欢迎。
9.永春榜舍龟
永春榜舍龟是一种用糯米、绿豆、白糖等精心制成,历来博得人们的喜爱,堪与泉州绿豆饼、石狮甜粿媲美。因形状似龟,故人们就把这种食品取名“寿龟”,或简称为“龟”。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不光是好看还要味道好才可以吸引到人,常乐基餐饮算做的较好的,有特色鸡饭也有汉堡炸鸡薯条等,能满足各种顾客的需要。
D. 泉州有什么特色美食呢
1.面线糊
面线糊系以虾、蚝、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与面线煮成糊。煮时要掌握好火候,达到糊而不烂、糊得清楚。面线糊除以海鲜作配料外,还可加鸭肠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人面线糊中,使油脂融人其中。食用时可与油条搭配,并以炸葱花、胡椒粉调味,气味更浓烈可口。
2.肉粽
肉棕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富有引人品尝的魅力。肉棕以香菇、虾米、粟子、猪肉(或鸡肉)、糯米等为原料。制作时先把糯米浸后晾干,拌上卤汤、葱头油,放在锅里炒得又干又松,再与红烧猪肉、生粟子搅拌均匀,用竹叶包好煮烂。肉粽要趁热食用,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茸、红辣酱等调料,更是美味可口。
3.蚝仔煎
蚝仔煎是以新鲜蟹肉和切成半寸长的韭莱,调以少许番薯粉,放人平底锅煎至快熟时,再加进搅好的鸡蛋烹制而成。吃时还可以蘸些油炸葱花,加点永春老醋和辣椒酱调味,则五味俱陈,极为香软可口。
4.卤面
卤面是由各种配料做成卤汤与面团混起来的。口味香甜、滑润。调卤面的汤最好是骨汤或肉汤。汤料要上好的香菇、虾肉、猪肉、鱿鱼、笋丝,佐料扁鱼和芫荽、韭菜、豆芽、胡椒粉、沙茶酱、蒜香、蛋丝等。香菇、猪肉等料倒人汤中煮透,然后添加地瓜粉调稠,另加一些糖、盐、味精,以增加香甜、滑润的口感。进食时,加上芫荽菜、蛋丝、胡椒粉或沙茶酱,这样吃起来风味独特。
5.石狮甜粿
石狮甜粿形似满月,颜色洁白,质地软嫩,气味芳香,清甜可口。它以优质大冬糯米、白砂糖、蜜冬条、金橘、香料等为原料。
6.深沪鱼丸
深沪鱼丸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名点,其形状有圆状、块状或鱼形。它具有色泽雪白晶亮、下锅膨胀力强、质地柔韧、入口鲜美细腻等特点,系选用鳗鱼、马加鱼等上等鱼肉剁碎捣烂,与地瓜粉一起搅合制成。
7.土笋冻
“土笋冻”是一种环节动物,它的学名叫“星虫”。别看它身长不过三五厘米,却五脏俱全。它的全身都可以食用,经过精细加工熬煮,身上的胶质溶化人开水中,冷却后就成冻了。其色泽灰白,晶莹透明,鲜嫩清脆,质地柔韧,富有弹性,以多味佐料配吃,为冬春季佳品。
8.元宵丸
元宵丸是泉州元宵节食品。主料以花生米、芝麻、白糖、冬瓜糖、葱头及果味作馅,在糯米粉中团皮,下滚水中煮熟。元宵丸皮嫩、馅甜,是冬令佳点,备受游客欢迎。
9.永春榜舍龟
永春榜舍龟是一种用糯米、绿豆、白糖等精心制成,历来博得人们的喜爱,堪与泉州绿豆饼、石狮甜粿媲美。因形状似龟,故人们就把这种食品取名“寿龟”,或简称为“龟”。
E. 舌尖上泉州特色名小吃有哪些
1、面线糊
面线糊是以福建泉州为发源地,而后传至福建省闽南地区的小吃,呈糊状,是由细面线、番薯粉制作成。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一般为早餐食用,就着油条跟马蹄酥吃。
F. 福建泉州特色美食小吃
泉州特色小吃一直以来就很有名,这里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制作的美食丰富多样,别具风味,那么泉州特色小吃有哪些你知道吗?为你推荐福建泉州特色小吃排行榜,看看泉州好吃的东西都有什么。
NO1姜母鸭
姜母鸭是发源于泉州的一道传统美食,“姜母鸭”不仅好吃,也是一种药膳,营养价值极高,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吃姜母鸭正好,滋补强身,温而不燥。姜母鸭用红面番鸭作为主料,炒香然后加入老姜和米酒炖煮,步骤比较简单,姜母鸭肉质酥嫩,汤鲜味美。
NO2肉粽
肉粽是泉州特色小吃中的代表了,香甜可口,在全国都很有名气。肉粽和我们节日吃的粽子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糯米加上猪油和卤汁等等,然后加上卤煮肉块,香菇,练字等配菜一起包好煮烂,这种小吃油而不腻,金黄酥香,带着浓浓的糯米香。
NO3面线糊
面线糊在泉州也是很常见的一种小吃,由细面线、番薯粉做成的,里面加入了很多的配菜,比较常见的有大肠,小肠,还有虾仁和简单,醋肉等等,泉州人一般将面线糊当做早餐来吃,最好配上一根刚炸的油条。面线糊口感丰富,糊而不烂。
NO4醋肉
醋肉是泉州特色小吃之一,是油炸美食。将猪肉切片加入糖、盐、醋、蛋清等调味料腌制一段时间,然后放进油锅里面炸一炸,地道的泉州醋肉采用的是纯瘦猪肉,色泽金黄,外酥里嫩,还散发着醋香味,脆香可口,焦香入味。
NO5海蛎煎
海蛎煎是一种闽南小吃,也被叫做是蚵仔煎,也是当地特有的,在外地很难吃到。海蛎煎制作并不难,但是足以代表当地风味,很多的小吃店里面都有这道小吃卖,在街边也可以买到,海蛎煎起锅后撒点胡椒,吃的时候蘸上一些芥辣、辣酱,味道会更好。
G. 泉州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泉州的特色美食有:
1、肉粽:
卤肉饭是江南一带的传统名小吃,制作原料主要有猪五花肉、鹌鹑蛋、米饭等,肥而不腻、甜咸适口、香浓四溢。带有厚重口感的卤肉,配上一碗蒸的不软不硬的白饭,每一粒米都吸透黑红的汤汁。
H. 泉州有什么特色小吃
1,洪濑鸡爪
洪濑鸡爪,是福建省闽南地区汉族传统风味小吃,产于福建省南安市洪濑镇。南安的洪濑镇因卤味鸡爪而出名,所以其又被称为“洪濑鸡爪”。
2,崇武鱼卷
崇武鱼卷是福建闽南传统的特色名吃,属于泉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其主要原料为精选优质鱼,其中又以马鲛、鳗、鲨等最佳,高质量的鱼卷,入口柔润清脆。
3,姜母鸭
姜母鸭起源于福建泉州,而后传至中国其它地区如台湾等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地方传统的名小吃。
4,烘猪脚
烘猪脚,闽南泉州地区一道色香味俱佳的传统风味小吃,是一种将猪蹄置于小沙锅中,放在炭火上文火烘煨而成的闽南菜肴,带有“封猪脚”的意思。
5,土笋冻
土笋冻,起源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海,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土笋冻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相传发明人是民族英雄郑成功。
I. 泉州有哪些特色美食
泉州风味小吃
泉州风味小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流传着许多“食”文化的故事。小吃品种繁多,式样翻新,造型美观,且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有小菜、热菜、汤羹、主食、甜点、水果六种类别。厨师利用丰厚的特产,融合了泉州地方美食炒、炸、煎、烩等传统工艺,综合体现了闽南小吃的风味特色,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内容。
安海土笋冻、洪濑鸡爪、捆蹄、海蜇皮、酸甜萝卜、德化淮山、安溪卤豆干、凉拌青瓜、糖醋莲藕片、蒜泥茄子、香油拌海带、卤水花生(带壳)、沙鱼冻、凉拌苦瓜、辣油笋菜、海蛎煎、桂花蟹、通心河鳗、香芋焖鸭、芥菜炒虾皮、十香全鸭、嫩饼菜、包烧豆腐、石狮牛肉粳、水丸鱼卷汤、红菇肉片汤、炒湖头米粉、炕软蕃薯、花生仁汤等
泉州风味小吃
泉州风味小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流传着许多“食”文化的故事。小吃品种繁多,式样翻新,造型美观,且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有小菜、热菜、汤羹、主食、甜点、水果六种类别。厨师利用丰厚的特产,融合了泉州地方美食炒、炸、煎、烩等传统工艺,综合体现了闽南小吃的风味特色,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内容。
安海土笋冻、洪濑鸡爪、捆蹄、海蜇皮、酸甜萝卜、德化淮山、安溪卤豆干、凉拌青瓜、糖醋莲藕片、蒜泥茄子、香油拌海带、卤水花生(带壳)、沙鱼冻、凉拌苦瓜、辣油笋菜、海蛎煎、桂花蟹、通心河鳗、香芋焖鸭、芥菜炒虾皮、十香全鸭、嫩饼菜、包烧豆腐、石狮牛肉粳、水丸鱼卷汤、红菇肉片汤、炒湖头米粉、炕软蕃薯、花生仁汤等
J. 泉州的特色美食
俺老家就是福建泉州
蚝仔粥
泉州人有食粥的习惯,时值初春蚝肥韭菜香的季节,选用盛产季节的蟳埔蚝,调配糯米制成粥,口味特佳。且蚝素有海中牛奶之美称,用蚝做的粥味鲜美,营养丰富。
一、原料
主料:糯米150克,(虫寻)埔鲜蚝500克,熟猪五花肉150克。
辅料:水发香菇20克,嫩姜50克,精盐5克,味精5克,胡椒粉5克,油炸葱花、芹菜末适量,蒜泥、白酒适量,猪骨汤1000克。
二、制法
1、将蚝仔洗净捞起沥干,把猪五花肉、香菇切成米粒状,嫩姜切成细丝并泡于清水中。糯米用清水泡2小时后洗净,放入蒸笼蒸透米心,待用。
2、锅置旺火上,下猪骨汤烧至八成热时,放进糯米烧沸,然后稍微搅动,以免成团粘锅。煮至5分钟,待米心熟透,加入猪五花肉、鲜蚝、香菇、精盐、味精调好味,即可起锅盛入碗中,食时撒上胡椒粉、芹菜末、油炸葱花、蒜泥、白酒即可。
特点:此粥质润味鲜美,荤香馥郁。
芋包
一、原料
1、主料:芋头750克,大米500克。
2、辅料:猪五花肉250克,鲜虾仁50克,水发香菇50克,盐20克,味精5克,花生油20克。
二、制法
1、将芋头去皮洗净,与大米分别磨成浆,放入纱布袋沥干水分。
2、将五花肉、虾仁、香菇切碎,加盐、味精下油锅炒熟做馅。
3、把芋泥分别放在5-6厘米宽的各个小碗内,中间放馅料,表面再覆盖一层芋泥,放入蒸笼,旺火蒸20分钟即熟,趁热在表面洒上适量葱油、青葱珠即可食用。
特点:此芋包不油腻,清淡,松软可口。
炒米粉
“米粉”是闽南特产,是大众喜爱的菜肴。米粉制得最好的是安溪县湖头,传说那里有一处特别的泉水,用湖头的泉水制出的米粉特别的柔韧,不会粘糊在一起。
一、原料
1、主料:米粉400克。
2、辅料:鲜虾仁50克,鲜鱿鱼50克,小白菜50克,猪五花肉50克,蒜仁5克。
3、调料:味精4克,花生油50克,上酱油6克,葱白5克,高汤600克。
二、制法
1、将鱿鱼、五花肉、小白菜切成丝状,蒜仁压松。
2、炒锅放在旺火上,倒入花生油、蒜仁、葱白爆锅,放入肉、鱿鱼丝、虾、菜煸炒,浇入酱油。放汤(占汤的1/3),汤沸15秒钟后,放入米粉,加盖,焖1分钟,翻炒后再加汤,焖2分钟,又再翻炒,汤全倒入,炒至汤干,加入味精、尾油,拌好装盘。
特点:柔又韧,滑润爽口,鲜香,是别具一格的点心菜。
五香卷
五香卷是泉州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肴馔,普通家庭都能烹饪,可请客可祭祀,可作家宴。
一、原料
1、主料:猪五花肉500克,鲜虾仁50克。
2、辅料:净荸荠100克,干淀粉100克,豆腐衣6张,油炸葱花20克,鸡蛋2个,葱白200克,精盐6克,味精6克,白糖15克,芫荽、酸萝卜、辣椒酱少许,五香粉15克,花生油1000克(耗50克)。
二、制法
1、将猪五花肉切成4厘米长的丝状,把虾仁、葱白切成粒状,荸荠均剁成丝状。
2、将猪五花肉丝、虾仁放入盆中,加精盐、味精、白糖、五香粉、鸡蛋搅拌均匀,稍腌片刻,然后放入干淀粉再拌匀,最后加入葱白、荸荠、油炸葱花,搅拌成馅料。
3、把豆腐衣平放在案板上,将馅料放在豆腐衣的一端,理成圆条状卷,卷成直径为2厘米左右的长条数份,即成五香卷的生坯。
4、炒锅置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烧至半成热时,将制好的五香卷生坯,沿锅边逐条滑下,待浮出油面后,用筷子稍翻,使各部分炸匀。炸至呈赤褐色时捞起,沥去油,再切成小块装盘。 上菜时与酸萝卜、芫荽、辣椒酱盛小碟佐食即可。
特点:此菜色泽赤褐,皮香酥脆,馅料嫩滑,热食味道甚佳。
面线糊
一、原料
1、主料:精制面线75克。
2、辅料:虾糠150克,猪骨汤1000克,熟鱼肉200克,精盐15克,味精6克,淀粉50克,胡椒粉、芫荽、白酒(浸泡过当归)适量。
二、制法
1、将虾糠包扎于纱布中放入1000克清水锅中,用中火煮半小时,捞起虾糠后,汤汁过滤待用。把熟鱼肉撕成丝。
2、锅置旺火上,倒入猪骨汤和用虾糠煮过的汤汁,浇沸。将精制面线稍捻碎放入沸汤锅中,加入精盐、味精调准味。淀粉调水徐徐舀入锅中,并不停推勺至面线浮起,锅中汤汁成糊状即可。
3、用餐前可根据各人的口味,加入卤大肠、小肠以及各种熟食品和油条,食用面线糊时撒上胡椒粉、芹菜末、白酒以及卤汁,味道更美。
特点:此面线糊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泉州地方风味。
鸡卷
一、原料
1、主料:净鸡肉150克,猪中段肉350克,猪网油3张。
2、辅料:干炸葱片15克,精盐6克,味精6克,净荸荠100克,白糖15克,葱白150克,干淀粉100克,五香粉10克,鸡蛋1个。
二、制法
1、将鸡肉、猪肉分别切成丝条状,荸荠洗净切成粗条状,葱白切成马蹄状。
2、将鸡、猪肉一并放于盆中,加入精盐、味精、白糖拌匀,稍腌片刻,加入干淀粉、干炸葱片、鸡蛋、荸荠、葱白搅拌均匀,成为馅料。
3、将豆皮洗净,放在案板上,包入馅料,卷成直径为3厘米的圆形条状数条,放入蒸笼用旺火蒸20分钟至熟取出(也可凉后切成小块下油锅油炸),装盘即可,食时配上芫荽、酸萝卜、酱料,盛于小碟佐食。
特点:此菜色泽雪白,质嫩鲜香,蒸食、炸食均宜。
米糕
一、原料
1、主料:糯米400克,晚米100克。
2、辅料:精盐10克,花生油1500克。
二、制法
1、将糯米、晚米浸泡过夜后,淘洗干净,加入精盐拌匀,倒入蒸笼,置火上蒸至米心熟透。
2、取出蒸笼,将米倒在竹篇上待凉,用滚筒夺成4厘米厚的米糕,再用刀切成一块块菱形状(一块约50克),待用。
3、锅置火上,倒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米糕,炸至呈金黄色时捞起即成。
特点:外香酥,内软润
牛肉锅贴
一、原料
1、皮料:中筋面粉500克,精盐3克,热水300克(约70℃)。
2、馅料:牛肉850克,酱油13克,味精5克,精盐5克,胡椒粉2克,香油5克,葱10克,姜5克,花生油10克。
二、制法
1、将牛肉去筋膜并剁成末,姜、葱均剁末,同放入盆中,加酱油、精盐、味精、胡椒粉、香油和水250克搅匀,成为馅料待用。
2、面粉放案板上,加入精盐和热水(70℃以上)300克,均匀地和好面粉,并摊开晾凉(即烫面和面法),再揉搓至纯滑,即为汤面皮。
3、将揉搓好的面团搓条摘成60块剂子,用擀面杖擀成中间较厚、边缘稍薄的皮子,各包入馅心,捏成褶纹饺。
4、把锅贴饺摆入已抹油并烧热的平底锅里,先煎半分钟后,加水至锅贴的1/3高,加盖煎至水干饺熟,底呈金黄焦色即可。
特点:这种咸点小吃上部柔嫩,底部酥脆,牛肉馅味鲜美,别具风味。
豆粽
一、原料
1、主料:上糯米2000克,软骨竹叶500克(8厘米左右宽)。
2、辅料:牛角黑豆(或黑壳青仁豆)500克,精盐35克,味精5克。
二、制法
1、糯米放水,浸1小时后,淘洗干净捞起,放入箩中静放,沥干水。
2、黑豆放水中淘洗干净,浸1小时后捞起,沥干水。
3、取一大锅加热,把糯米倒入锅中,放入精盐、味精、黑豆,炒20分钟至香味飘起时盛入盆中。
4、取竹叶一张,从中间处弯折成漏斗状(叶在朝里),用左手托住,放入拌匀的糯米豆约40克,用右手将竹叶盖住米面,两边折拢,然后将竹叶长出的部分向右折转,用水草绕两圈捆扎住(要扎紧)。
5、取大锅一只,加水至八成满烧沸,把裹好的粽子放入锅中(锅内的水要浸没粽子,不要露出,以防止煮出夹生粽子),在旺火上连续煮1.5小时即成,吃时剥去竹叶。
特点:此粽显淡淡的棕色,吃时有黑豆的清香
闽南煎包
一、原料
1、主料:精面粉1000克,老酵母150克,鲜猪肉(瘦七肥三)500克。
2、辅料:净荸荠300克,葱白300克,食碱7克,味精10克,上等酱油50克,香油15克,白糖200克,腐乳汁20克。
二、制法
1、先将750克面粉倒在案板上,加入老酵母,再加适量清水,调成面团,用一块湿布盖着,静置发酵。待发酵后,把剩下的250克面粉撑开揣入碱水,加白糖150克,卷起揉匀,揉到面团光滑为止。搓成35克重的小面团剂子,将每个剂子擀成中间稍厚、边略薄的皮子。
2、将鲜猪肉剁成小丁状,葱白切成珠状,荸荠拍碎。将剁好的肉放在盆中,加酱油、腐乳汁、味精、白糖50克、香油、葱白珠、荸荠拌匀,作为馅料待用。
3、左后拿皮,右手挑馅料,把馅料舀入面皮上,用右手拇指和食指顺边捏10个小褶。把口捏紧后,放入平底锅略蒸,然后再加入适量清水,加盖,用旺火煎10分钟至熟即成。
特点:皮薄馅大,甘甜润香,味美可口。
西垵土笋冻
土笋冻是用一种像蚯蚓一样的软体动物熬制成的胶状体。这种小动物生长在浅海滩涂里,呈灰白色,圆筒笋状,所以名叫“土笋”。晋江安海、东石一带都有出产,但以安海镇五里桥中亭港附近的土笋最肥最大。土笋冻的制作以西垵村最为出名。土笋冻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药用价值,当你喉咙疼痛时,吃了它立即止痛,胜似灵丹妙药。它能降火消炎,清凉解热,是人们在大热天十分喜爱的小吃。
一、原料
1、主料:新鲜海土笋500克,精盐10克。
2、辅料:香醋4克,酱油6克,蒜泥10克,姜丝3克。
二、制法
1、用石槌不断碾磨海土笋,滚出全部内脏杂物。把土笋放入清水中,将其体内的泥土漂洗干净,呈白亮捞起。
2、锅置火上,把凉井水750克和海土笋一起倒入锅中,放入盐,熬至沸熟胶质溶出后连汤舀起,分装在6厘米左右的小瓷碗中静放在露天过夜,自然冷却凝成固体物(夏天要放入冻箱才会凝结)。
3、用竹签挑出,配以陈香醋、酱油、蒜泥、姜丝等佐料,即可上席。
特点:晶莹透明,清热补脾润肺,鲜嫩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