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加盟 » 独家优品加盟店
扩展阅读
自主招生培训加盟代理 2025-05-23 18:36:57
加盟益堂奶茶需要多少钱 2025-05-23 18:36:29

独家优品加盟店

发布时间: 2025-05-23 11:36:57

❶ 兰州蜀大侠火锅品牌加盟有哪些优势

蜀大侠火锅加盟店优势有哪些

一、口味优势

在保留重庆火锅麻辣鲜香的同时,蜀大侠火锅尊重自然,注重养生。采用纯中草药熬制的全牛油锅底,麻辣鲜香俱全,不腻也不燥,合适不同季节来品尝使用。蜀大侠火锅优雅的装修环境、融洽的氛围、美的菜肴、温馨的服务为自己在市场上赢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二、秘制锅底优势

蜀大侠火锅拥有独家的秘制调料,结合酸、甜、香、辣、麻等口味自由搭配成不同特色的套餐,口味与养生并重,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夏季的泉水冰锅、冬季的优品捞、四季皆宜的创新汤底,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美味自在。

三、合作优势

1.品牌优势

人气餐饮品牌,四川火锅十大连锁品牌,历经数十年的积累沉淀

2.团队优势

平均拥有工作经验丰富的团队管理,定期提供培训

3.投资优势

凭借蜀大侠的良好口碑以及极高的市场认同度,投资蜀大侠火锅,市场有保障,最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

4.经验优势

经营管理经验丰富,独特而又科学的火锅店经营管理模式。

5.产品优势

始终坚持”坚持好食材,用心做品质”的核心价值理念,精选原料,好吃不腻

6.技术优势

拥有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随时满足技术性的支持服务

7.三专优势

蜀大侠只做火锅,形成了完全而系统的火锅产业链。

8.武侠文化

独特的武侠文化主题设计风格,从装修到布置,随处可见武侠元素,体现档次与品位。

❷ 京东为什么要联手锤子手机

前不久,京东集团与锤子科技共同签署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锤子科技即将发布的新品,将在京东独家首发;在协议期内,618、双十一锤子将推出京东独家定制版。


随后,围绕着锤子的春版新机,京东官微开始不断的为其预热和背书,哪怕预热之后,锤子小伙伴一个没忍住,跳票5月,也照样力挺。让人不禁感慨,除了罗永浩很情怀的自嘲北半球“六月一号之前都是春天”外,京东和锤子确实是“叫春”的真爱啊。

锤子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就在锤子决定和京东站在一起之时,有好事者借助苏宁云商公布了其2016年年度报告中包含了其入股锤子科技的盈亏状况,为锤子科技算了笔帐:锤子科技2016年底总资产4.2亿,负债6.63亿,所有者权益-2.43亿,原因是2016年度营业收入8亿元,亏损4.27亿所致。

不管怎么算,总之是在亏。罗永浩和他的锤子手机,很显然在这几年的情怀营销中,只是赢得了人气,却没有完成掏兜的既定动作。

可罗永浩的目标依然宏大,据他和另一个“罗胖”罗振宇一起闲聊的大热节目《长谈》中透露:2017年锤子公司的销量目标将是400到600万台,明年则要争取1000万销量。

要实现这样的跨越式正在,而不是步子迈大了,跨越式扯蛋,就必须有大招。线下开设锤子手机专卖,很显然是不够滴,哪怕有苏宁云商帮忙背书;靠罗永浩宣称的该机“外观设计上跟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手机都不一样,可以说是惊艳”这样的王婆卖瓜,显然也是不够滴,大家围观发布会的热情似乎只是聚焦在单口相声上了。

由此,和京东的合作,独家的首发权、独家的定制版也就成为了罗永浩能够换来站队京东的入场券。尽管,在不长的锤子历史上,它家的产品已经有过多次京东首发的实战,尽管依靠京东的3C招牌、物流速度,买过不少,但依然不能解决亏本的问题。

咋办?明年千万级的销量,其实并不是此次合作的关键,别太当真。

此处要有独家3C

真正需要锤子站队的,是财大气粗的京东。尽管在合作仪式上,配合罗永浩的,只是京东集团副总裁、3C事业部总裁胡胜利。

但已经很有范了,因为京东需要用锤子,再敲下一块3C上的坚冰,这块京东发家的“龙兴之地”,丢不得,丢了丢人,尤其是手机这一块。

请不要忘记小米,在依靠小米手机的饥饿营销和一连串小米系3C产品和智能硬件的配合下,小米网早在多年前就成为了B2C的第三极。

看似京东、小米没有对战的交集,小米家还分别在京东和天猫上开了店,但京东很清楚,自家的3C没有真正的独家产品。

2015年,借助创业咖啡热推出的JD+智能奶茶馆,本质上也是希望借助双创大环境,通过智能硬件这个突破口来孵化一批独家产品。可惜,没什么然后……

京东在这一点上,甚至不如它的B2C同行,当当有优品,尽管不是图书;阿里也有自己的几款硬件,并且有阿里影业的大文娱为未来开发更多衍生品。

京东必须突破,就在锤子站队前,3月底,一加手机宣布和京东达成了3年的战略合作协议。锤子几乎就是依样画葫芦的翻了个版而已。

唯一的不同则是,尽管锤子和一加的段位差不离,但锤子因为有个“相声演员”坐镇,名气更大,合作所带来的涟漪波及面也越广。

只是,对于锤子来说,这可以带来短时间内的影响放大,以及更多的平台资源倾斜,多卖几部手机;而对京东来说,下一家是谁,还要多久才上钩,才是衡量合作成败的关键。

典型要树起来,竖起“京东特产”大旗

树锤子这个典型的关键,就是春天的这个新锤子,到底能卖成什么样!

对于京东来说,这是一场只能胜,不能败的局。毕竟这个典型树立的成功与否,将是能否吸引更多“中华酷联米”之外的手机厂商前来投靠的关键。

一旦急需流量和销量的手机们,以独家、定制的方式加盟京东,则京东将能撑起3C电商的新世界,至少在手机领域——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爱来不来。

由此,打破在天猫上几乎无所不包的手机品牌店所带来的威压。毕竟,小米自建电商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在天猫上开设旗舰店,除了特价+特价外,没有平台赋能的资源优势可言。

锤子若成功被树成典型,在后智能手机时代,没有更多技术颠覆之下,不愁没有中小手机厂商来投靠,更不愁京东自营变成京东特产,植入更多京东需要的元素,以及京东服务优化的软内容来满足用户需求。而下一步,京东则可以向整个3C领域发出“邀请函”或提供可复制的模式。

差异化的局,就此可以真正在其实没有特色的京东的产品销售线路上逐步展开。围点打援,其阵真谛亦在于此。围着一个手机,击败其他同档次手机,为自己吸引更多造“特产”的同盟军,然后继续围住下一个点,重播、再重播……

❸ 想问下“都市丽人”跟“都市恋人坊”是不是同一家

这肯定不是了,要是一家还是应该是一家的名字,连锁店名另算的!

❹ 名创优品建立私域新玩法

名创优品建立私域新玩法

名创优品建立私域新玩法,对于处境尴尬的名创优品来说,一方面,头顶“百国千亿万店”小目标,自身却多项症结环,名创优品正在经历成长“阵痛期”。名创优品建立私域新玩法。

名创优品建立私域新玩法1

壮年的叶国富,脱下了以往的西装领带皮鞋,一一换成了T恤慢跑裤运动鞋。

他要给自己“改头换面”。“我们做的是年轻人的消费,一定要了解每个时代年轻人喜欢什么东西,年轻人喜欢什么东西我们就跟着走。”

不是叶国富害怕变老,是名创优品不能脱离年轻人。

“性价比”不再是优势,叶国富得找新故事

2004年,叶国富瞄准低价女性饰品市场,开创“哎呀呀”连锁饰品店,在2010年便发展至近3000家门店,年销售额超10亿元。但几年后的电商崛起让“哎呀呀”逐渐没落,叶国富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2011年开始叶国富频繁在美国、日本、韩国等零售业较为发达的国家考察学习。有一次,他惊讶地发现在日本有许多200日元店,那时200日元相当于12元人民币,重点是,这些店里的产品大部分是“中国制造”。这给了叶国富很大的启发。

两年后,叶国富回到国内创办了以“日本设计+中国制造”为搭配的名创优品。当年11月,名创优品第一家店坐落于广州中华广场。凭借性价比优势以及门店快速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名创优品迅速发展至全国各大城市,一年后开店273家,2015年开店已至1075家。

创业之初多次采访中,叶国富都会强调名创优品就是要让人们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更高品质的产品。曾在与媒体聊至激动时,其二话不说撩起裤腿指着自己的袜子,骄傲地说,“名创优品,十块钱三双!”

2020年10月15日,名创优品以20美元定价登陆纽交所,发行3040万股ADS(美国存托股),市值高达69.92亿美元。快速出圈的名创优品,被Frost&Sullivan称作“全球规模最大的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商”。

(图源:网络)

而叶国富的野心远大于此。2017年,他曾豪迈地定下“百国千亿万店”战略计划,“名创优品将在2019年进驻100个国家,开设10000家门店,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

截至去年底,名创优品门店突破5000家。而对于未完成的上述计划,叶国富将期限调为2022年。

不过,对于叶国富而言,眼前还有更烫手的事儿。

上市后名创优品交出的第一份年报并不尽人意。据名创优品财报显示,2020年6月30日至2021年6月30日,其总营收为90.72亿元,同比仅增长1.03%。同期,经调整后净利润为4.80亿元,同比-50.55%。

此外,经营亏损进一步扩大,财报显示,2020年6月30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其经营亏损为14.29亿元,同比去年同期亏损的2.60亿元扩大5.49倍。

到了2021年Q3,名创优品的营收增速也值得注意。据其财报显示,2021年Q1、Q2、Q3,分别取得营收22.29亿元,24.72亿元、26.5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6.51%、59.18%、28.09%。也就是说,相对于Q2的增速,Q3下降了,不仅如此,据名创优品预计,2021年Q4的营收在25-2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8.8%-17.51%,增速进一步下滑。

不太好看的财报数据下,还伴随着高瓴进场又撤资等传闻。

2021年第三季度高瓴减持了名创优品约540万股。在此期间,名创优品的股价由2021年6月30日的收盘价20.79美元/股,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收盘价15.42美元/股。

同年12月23日,多家媒体爆料称,名创优品正与美银、瑞银合作,商议有关在香港二次上市事项,预期募资数亿美元,对此,名创优品表示不予置评。

不过,从种种的迹象足以见得,名创优品的“性价比”光环正在褪去,“百国千亿万店”的梦想,必须找下一个支撑点了。

放弃性价比,拥抱新零售?

平日里,叶国富常做两件事,一是下店,二是刷小红书。

以往每周他都要 “下店”,可能在周四深夜抵达某个城市,逛两天街,周六晚返粤,“我逛遍了全世界的购物中心!”叶国富所到门店,门额,墙面,货架,陈列,新的小玩意儿都是不能错过的细节,浏览完毕,还要跟员工“一条一条输出观点”。

他对新消费需求的灵感,除了通过“下店”获取,就是刷小红书。“我几乎每天要刷小红书 1 个小时以上,看到好东西就转给商品中心。”

名创优品的增速放缓,让叶国富变得焦虑。他也意识到,性价比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有性价比还不行,产品要有独特性,有设计。”

与漫威的合作,让叶国富看到了新的希望。2019 年,名创优品广州漫威黑金店在天河游戏城开业,“每天排队,很恐怖”。很多产品比非 IP 产品价格提高至少 30%,依然大受追捧,销售额比非主题店业绩翻了 2 倍以上。叶国富也从中看到,“兴趣真的是非常有价值。”

(图源:网络)

尝到联名IP的甜头,名创优品加速了布局。正如叶国富所言,“我们过去主要以生活家居为主,现在逐渐增加一些潮的东西。”

2020年10月29日,名创优品携手迪士尼,推出“草莓熊抱”系列联名产品。并将线上线下渠道打通,线下打造12家草莓熊主题门店。线上发起“快把草莓熊带走”活动,建立11个“草莓熊”主题社群,日均互动量达6000+,在小红书,相关笔记超70万。据悉,草莓熊相关产品在预售期全部售罄。

到了2020年12月,名创优品公布了旗下首个独立运营的潮玩品牌“TOP TOY”,定位于“亚洲潮玩集合店”,正式进军潮玩市场。首家门店于2020年12月18日在广州正佳广场开业,面积超400㎡,拥有超4000个SKU,汇集Hello Kitty、漫威、迪士尼、DC、火影忍者等IP及潮玩品牌。

截至2021年9月30日,TOPTOY门店数累计72家,其中梦工厂店9家,集合店63家。据财报显示,2021年Q3单季度TOPTOY实现营收1.09亿元,首次突破亿元,环比增长64%。据了解,TOPTOY“因表现不错,还被纳入上市体系”。

向潮玩进军,联名IP,名创优品似乎找到了年轻人的消费密码,只是,潮玩没那么简单。

名创优品的潮玩筹码

叶国富看似给名创优品撕开了一道新潮玩的口子,但真正要填的东西还很多。

首先,要填成本。

TOP TOY门店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而扩充带来的最直接问题,便是运营成本的上升及毛利增速放缓。据财报数据显示,最新一季度营收成本录得15.5亿,其中营销及销售成本同比上升18.9%至3.41亿。

与此同时,名创优品2021年三季度毛利率增速开始放缓,且一直未超过28%,对比2019年巅峰期32%的毛利率,仍有一定差距。

最重要的是,还要填IP。

在名创优品旗下,除Twinkle、Yoyo等自有IP外,更多的,是如草莓熊、漫威等联名IP。据了解,名创优品已与全球超过80个IP版权达成战略合作,包括漫威、迪士尼、火影忍者等。

然而,非独家联名IP,也就意味着,你有,别人也可以有,本身并不具备独特性,也就失去了壁垒。

(图源:网络)

缺少自有IP打造,这样的问题也存在在TOPTOY上。目前TOPTOY以外采与和合作IP的潮玩为主,品牌外采和原创产品的比例约为7:3,更像是知名潮玩产品与IP的集合店。

而即便打造IP,对于名创优品和TOPTOY而言也不是一件轻松事。当下,随着资本的青睐,竞争者剧增,潮玩赛道一派拥挤,其中就包括泡泡玛特、52Toys、十二栋文化、酷乐潮玩等在内的实力强劲的对手。

去年,在泡泡玛特运营的85个IP中,有12个自有IP和22个独家IP。与名创优品联名IP难出圈不同,据泡泡玛特2020年年报显示,非独家IP占销售额从1.59亿元增长到4.44亿元,占营收比重从2019年的9.5%,上升到2020年的17.7%。

如今,TOPTOY的短板或在于,原创比例偏低使其难以构筑出足够高的竞争壁垒,模式能否持续下去仍存疑。

再来看潮玩赛道,表面红红火火,细究其中也会发现,要把潮玩卖给年轻人,也有一定难度。年轻人的喜好多变,加之潮玩本身具备新鲜好玩的特性,这对名创优品的产品能力、设计能力也极具考验。

总而言之,名创优品试图依靠TOPTOY、潮玩来续接“百城千亿万店”梦想,道阻且长。

名创优品建立私域新玩法2

近日,名创优品再传“谋求回港上市”,即使官方对此不予置评,但营收放缓、股价腰斩和频繁的资本操作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对于处境尴尬的名创优品来说,一方面,头顶“百国千亿万店”小目标,自身却多项症结环绕;另一方面,创始人叶国富试图跟着年轻人跑,却对新兴潮流品牌的冲击与围剿应接不暇。

回港IPO并非万能解药,名创优品正在经历成长“阵痛期”。

自2016年起,名创优品的战略重点转向海外。作为公司老板,叶国富摇旗呐喊和加油鼓劲自然在情理之中。不过形势比人强,近日腾讯减持了新加坡互联网公司东海集团(Sea limited)的股份至18.7%,相关新闻令不少人多少感到咂舌,这意味着鹅厂主动放弃了自身对于Sea的控制能力,战略收缩意味明显。

有媒体分析,在目前的国际政经形势下,中企出海的黄金时代可能已经过去,很多曾登陆美股上市的公司也开始陆续回流港股。去年12月23日,多家媒体爆料名创优品将在2022年返港上市,并已聘请美银、瑞银负责安排上市事宜。

虽然名创优品官方表示对上市传闻不予置评,但种种迹象表明,消息并非是空穴来风。为何短短数年,名创优品就能坐拥数千家门店?拓展海外市场对于名创优品而言是壮大还是自救?名创优品能实现叶国富曾说过的到2022年“百国千亿万店”的目标吗?

目前,名创优品在国内共有 850 个加盟商,其模式简单概括为加盟商出钱,但不参与日常经营;店面的人员管理和日常运营,都由公司总部牢牢把控。

一方面,类加盟模式让加盟商帮助名创优品快速占领市场,提高市场份额,在供应商面前也拥有更多话语权,扩大规模效应。但对于加盟商而言,名创优品的毛利率不足以支撑公司运营,因此风险由总部转移、分摊至自身。

另一方面,名创优品的快速扩张严重依赖加盟商,加盟商层次不齐导致在与经销商利益相关(比如说分红)等问题意见多元,而总部的流程化管理难免遇到推行阻力。

本质上,名创优品是一家B2B企业,不断加快扩张规模才能保证销售额越滚越大,总部也能赚得越多。

C端,质不优、价不廉;低不成,高不就。

从成立至今,名创优品的绝招就是“极致性价比”。直到目前,名创优品门店当中95%以上的产品价格仍然维持在50元以内,也因此号称“最牛十元店”。

如今的名创优品虽然光环依旧,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也成为名创优品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一是疫情影响下名创优品也没能独善其身。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整个零售产业都是重创,对于名创优品这样的新零售企业来说,虽然企业的发光点很多,但是归根结底还是零售产业,既然是零售产业也就没有办法回避自身的问题,这就是疫情对于零售的冲击,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名创优品2020年的业绩其实是不及预期的,而且再加上2021年全世界受到疫情的影响还在继续,不时还有新的毒株出现,名创优品也自然会随着市场的波动出现起起伏伏的现象,虽然这个现象更多是宏观经济原因,但是名创优品的市场波动也的确是市场上的问题。

面对着资本市场的不待见,回香港是个选择,不过在回香港之前,名创优品可能还是需要给资本市场更多的新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香港资本市场信服。

名创优品建立私域新玩法3

“欢迎光临名创优品,随意挑选,随意看。”自2013年成立以来,名创优品通过主打多品类、高颜值、高性价比的生活好物集合店,快速发展,于2020年10月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全球门店超过4000家。

如今,名创优品上市一年多,股价坐上“过山车”,从2021年2月34.8美元/股的高点跌至2021年年底9.25美元/股的低点,市值蒸发近75亿美元,近500亿元。

股价下滑背后,名创优品亏损待解。2021财年,名创优品实现营业收入90.72亿元,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营业利润为4.01亿元,同比下滑47.72%;全年亏损14.29亿元,与2020财年亏损2.6亿元相比,亏损幅度扩大。

作为规模最大的日用百货集合店,名创优品股价为何不好看?号称“低毛利、不赚快钱、永续发展”的名创优品究竟赚不赚钱?

股价“变脸”

从哎呀呀到名创优品,湖北老板叶国富向外界展示了“小产品也有大生意”。如今,随着名创优品上市一年多股价持续下滑,叶国富的生意经似乎不太好讲。

2020年10月15日,名创优品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当日股价报收20.64美元/股,随后其股价持续走高,于2021年2月上涨至34.8美元/股的历史高点,市值一度突破100亿美元。

然而好景不长,自此之后名创优品股价持续下跌,截至2022年1月10日,其股价报收9.99美元/股,较高点跌去71.29%,总市值31亿美元,较高点蒸发约75亿美元。

股价大跌、市值缩水的名创优品也引起了市场关注:作为全球规模较大的生活好物集合店,为何名创优品不被资本市场青睐?

根据财报,截至2021年9月,名创优品在全球拥有超过4800家MINISO零售门店,其中中国超过3000家,海外超过1800家。随着门店规模不断扩大,名创优品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并没有同步增长。

2019-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3.95亿元、89.79亿元、90.72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10.17亿元、7.67亿元、4.01亿元,均呈现下滑趋势。

对此名创优品在财报中表示:“受疫情影响,来自海外业务的收入减少,中国的销售增长放缓。”

据了解,截至2021年6月底,名创优品海外市场有205家门店未恢复营业,而恢复营业的店铺大多数处于半开门状态或减少了营业时间,导致国际市场的收入从2019财年的30.31亿元逐年降至2021财年的17.8亿元。

而名创优品国内市场的营业收入也在2020财年下降5%至60.44亿元,2021财年,名创优品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为72.91亿元。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名创优品的产品更加突出设计文创的特点,给人有趣且价格不贵的'体验,但在实际发展中存在实体门店不宜过多、需要更加突出文创的附加值等问题。

“实体门店的运营成本较高,过密的门店,使得每个门店的商圈半径缩小,最佳门店选址地也越来越少,导致新开门店的选址都不是特别理想,很难有好的收益。”赖阳表示,应适当控制开店数量,同时加强文创设计,提升设计和文创的溢价,保障产品的收益。

名创优品自成立以来就通过合作伙伴模式实现“轻资产”运营,快速扩张,但仍面临盈利问题。

亏损14亿?

“在中国,能看懂名创优品模式的人,不超过10%。”叶国富曾表示。那么,名创优品模式是什么?

财报显示,截至2021财年,名创优品拥有900多家国内外供应商,通过有计划的集中采购、以量制价、买断制、30天以内快速回款合作模式,建立稳定的供应商资源。

而在终端市场,名创优品又通过合作伙伴模式,快速“跑马圈地”。

在这种模式下,传统的加盟商角色变成了投资人,出钱和资源,负责门店选址、店铺租金、装修费、人工、电费等日常运营费用,以及缴纳特许商标使用金5万元/年和60万元的货品保证金;而门店布局和装修、室内设计、员工培训、定价、产品管理和库存等实际经营则由名创优品负责。

和君咨询资深连锁经营专家文志宏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名创优品这种合作伙伴模式,优点在于公司对门店的掌控能力较强,同时又不需要去承担门店扩张的投入,能保持比较快的扩张速度;但另一方面,对名创优品运营管理能力、供应链能力的要求较高,且由于是双方利益分成,如果门店的经营情况不好,可能会是双输的结果。

名创优品公开资料显示,名创优品对合作伙伴的利润分配政策为:每天营业额的38%为投资商的收入,食品是33%。

“依托优质的供应链网络及高效商品运营体系,以高性价比产品为核心,轻资产类直营模式扩渠道,实现规模经济和持续扩张。”国元证券研报显示。

然而规模效应下,名创优品的净利润却大幅下滑。

根据名创优品财报,2021财年亏损14.29亿元,相较2019-2020财年分别亏损2.94亿元、2.6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对此名创优品财报显示,2021财年亏损14.29亿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应赎回及其他优先权利的实收资本或具有其他优先权利的可赎回股份的公允价值变动等等,剔除掉相关指标,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净利润为4.8亿元。

“会计准则要求应该做抵减项,但实际经营并没有那个损失。”业内分析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即便如此,与2020财年9.71亿元的净利润相比,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净利润仍然下降了50.57%,同期其毛利率也从30.4%下滑至26.8%。

名创优品2021财年增收不增利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新闻周刊曾就此相关问题致函名创优品,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2021财年,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销量,名创优品曾先后聘请王一博、张子枫、陈飞宇为其全球品牌代言人。受此影响,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营销和广告费用为2.15亿元,同比增长近70%。

低价策略能走多远?

“名创优品为什么能这么快地走向全世界?我觉得是因为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做好产品和好设计;二是坚持做低毛利,不赚快钱。”叶国富曾表示。

截至2021财年,名创优品95%以上的产品在中国的零售价低于50元。名创优品通过低价策略获得消费者喜爱,积累了超过3300万会员,但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抄袭等事件,触及消费者底线。

近日,上海消保委通过比较试验50件保暖袜发现,有不少样品宣称使用石墨烯、远红外等特定纤维原料的方法达到保暖目的,但个别样品的保温率不理想,其中就包括标称商标为MINISO的110D天鹅绒发热连裤袜(自然肤),保温率仅21%,远低于测试样品近40%的平均保温率。

2019-2020年,名创优品多次因口罩质量不合格、指甲油致癌物超标、儿童用餐具被检出三聚氰an迁移量项目不合格等问题,被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等监管机构点名。

截至2022年1月12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名创优品产品质量堪忧、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等投诉近900条。

与此同时,名创优品频频陷入“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企查查数据显示,名创优品及相关企业被起诉的裁判文书超20件,涉及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纠纷约占37%。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名创优品售价25元的“MINISO棉花糖控油四色散粉”与国际知名美妆品牌纪梵希(Givenchy)的“明星四宫格散粉”从外观到颜色相似度较高。

图片来源:天猫纪梵希旗舰店截图、名创优品小程序 左图1、2为MINISO棉花糖控油四色散粉,右图为纪梵希明星四宫格散粉

在文志宏看来,“名创优品采取超值低价的策略,代工生产,上游生产商的利润空间可能也非常小,容易出现产品品质问题。核心问题在于名创优品有没有一套非常严格的体系来确保产品质量。”

此外,文志宏指出,名创优品这种新兴的零售业态,在美国和日本也有类似的“十元店”或折扣店,且发展得较为成熟,因此名创优品在国内国外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竞争加剧、路在何方?

根据Frost&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全球品牌零售市场的总GMV(商品交易总额)规模为520亿美元,预计从2020年到2024年将继续以11.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在此情形下,涌现出HAYDON黑洞、HARMAY话梅、番茄口袋、九木杂物社等大批美妆、潮流集合店,不断挑战名创优品的业务面。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潮玩注册企业5480家。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集合店相关企业近7600家,仅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达1471家,同比增长18%。

行业市场规模较大,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名创优品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应该怎样发展?

赖阳表示,对于名创优品,应该控制开店的规模,更多以形象店、体验店来展示品牌形象,逐渐探索线上销售;布局一些超小店铺,卖一些必需品或销售情况最好的商品,提升门店坪效。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当前国内潮玩用户仍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向下渗透率不高,整体市场占有率也较为分散,存在进一步开拓的空白市场。

而在此方面,海外成熟市场的日用杂货品牌已有相关经验。

作为美国最大平价日用杂货零售商龙头,达乐(Dollar General)通过社区杂货店定位,主打小包装、优质平价商品,门店面积小,深入拓展下沉城市和低线城镇,与Walmart等大型连锁超市错位竞争,快速拓店并形成规模效应。

国元证券研报显示,2021财年,Dollar General拥有17000多家门店,实现营业收入337.5亿美元,净利润26.5亿美元,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约42.3%,排名第一。

相比之下,名创优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Frost&Sullivan报告显示,2019年,名创优品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为10.9%,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为5.2%。

赖阳认为,名创优品还应在保障产品品质上下功夫,避免在品质上出现争议,同时加大研发设计,提高产品的溢价能力;产品也需要不断创新,“如果还停留在前些年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产品结构上,没有进一步突破,消费者也会审美疲劳。”

名创优品财报显示,其核心SKU超过8800个,每隔7天推出大约100个新的SKU。

为了提升竞争力,名创优品开始涉足潮玩领域,于2020年12月推出了潮玩品牌TOPTOY。截至2021年9月,TOPTOY合计有72家门店,拥有包括盲盒、积木、美漫手办、日漫手办、娃娃模型等8个品类。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达到295亿元,预计2023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将达到575亿元。TOPTOY能否成为名创优品的业绩增长点?

2021年11月,拥有精品集合店KKV和KK馆、美妆集合店THE COLORIST调色师、潮玩集合店X11四大零售品牌的KK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随着KK集团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国内品牌零售行业将有哪些变化,有待时间检验。

❺ “最牛十元店”如今怎样了

“最牛十元店”如今怎样了

“最牛十元店”如今怎样了,截至去年底,名创优品门店突破5000家。上市后名创优品交出的第一份年报并不尽人意。此外,经营亏损进一步扩大,“最牛十元店”如今怎样了。

“最牛十元店”如今怎样了1

“欢迎光临名创优品,随意挑选,随意看。”自2013年成立以来,名创优品通过主打多品类、高颜值、高性价比的生活好物集合店,快速发展,于2020年10月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全球门店超过4000家。

如今,名创优品上市一年多,股价坐上“过山车”,从2021年2月34.8美元/股的高点跌至2021年年底9.25美元/股的低点,市值蒸发近75亿美元,近500亿元。

股价下滑背后,名创优品亏损待解。2021财年,名创优品实现营业收入90.72亿元,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营业利润为4.01亿元,同比下滑47.72%;全年亏损14.29亿元,与2020财年亏损2.6亿元相比,亏损幅度扩大。

作为规模最大的日用百货集合店,名创优品股价为何不好看?号称“低毛利、不赚快钱、永续发展”的名创优品究竟赚不赚钱?

股价“变脸”

从哎呀呀到名创优品,湖北老板叶国富向外界展示了“小产品也有大生意”。如今,随着名创优品上市一年多股价持续下滑,叶国富的生意经似乎不太好讲。

2020年10月15日,名创优品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当日股价报收20.64美元/股,随后其股价持续走高,于2021年2月上涨至34.8美元/股的历史高点,市值一度突破100亿美元。

然而好景不长,自此之后名创优品股价持续下跌,截至2022年1月10日,其股价报收9.99美元/股,较高点跌去71.29%,总市值31亿美元,较高点蒸发约75亿美元。

股价大跌、市值缩水的名创优品也引起了市场关注:作为全球规模较大的生活好物集合店,为何名创优品不被资本市场青睐?

根据财报,截至2021年9月,名创优品在全球拥有超过4800家MINISO零售门店,其中中国超过3000家,海外超过1800家。随着门店规模不断扩大,名创优品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并没有同步增长。

2019-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3.95亿元、89.79亿元、90.72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10.17亿元、7.67亿元、4.01亿元,均呈现下滑趋势。

对此名创优品在财报中表示:“受疫情影响,来自海外业务的收入减少,中国的销售增长放缓。”

据了解,截至2021年6月底,名创优品海外市场有205家门店未恢复营业,而恢复营业的店铺大多数处于半开门状态或减少了营业时间,导致国际市场的收入从2019财年的30.31亿元逐年降至2021财年的17.8亿元。

而名创优品国内市场的营业收入也在2020财年下降5%至60.44亿元,2021财年,名创优品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为72.91亿元。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名创优品的产品更加突出设计文创的特点,给人有趣且价格不贵的体验,但在实际发展中存在实体门店不宜过多、需要更加突出文创的附加值等问题。

“实体门店的运营成本较高,过密的门店,使得每个门店的商圈半径缩小,最佳门店选址地也越来越少,导致新开门店的选址都不是特别理想,很难有好的收益。”赖阳表示,应适当控制开店数量,同时加强文创设计,提升设计和文创的溢价,保障产品的收益。

名创优品自成立以来就通过合作伙伴模式实现“轻资产”运营,快速扩张,但仍面临盈利问题。

亏损14亿?

“在中国,能看懂名创优品模式的人,不超过10%。”叶国富曾表示。那么,名创优品模式是什么?

财报显示,截至2021财年,名创优品拥有900多家国内外供应商,通过有计划的集中采购、以量制价、买断制、30天以内快速回款合作模式,建立稳定的供应商资源。

而在终端市场,名创优品又通过合作伙伴模式,快速“跑马圈地”。

在这种模式下,传统的加盟商角色变成了投资人,出钱和资源,负责门店选址、店铺租金、装修费、人工、电费等日常运营费用,以及缴纳特许商标使用金5万元/年和60万元的货品保证金;而门店布局和装修、室内设计、员工培训、定价、产品管理和库存等实际经营则由名创优品负责。

和君咨询资深连锁经营专家文志宏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名创优品这种合作伙伴模式,优点在于公司对门店的掌控能力较强,同时又不需要去承担门店扩张的投入,能保持比较快的扩张速度;但另一方面,对名创优品运营管理能力、供应链能力的要求较高,且由于是双方利益分成,如果门店的经营情况不好,可能会是双输的结果。

名创优品公开资料显示,名创优品对合作伙伴的利润分配政策为:每天营业额的38%为投资商的收入,食品是33%。

“依托优质的供应链网络及高效商品运营体系,以高性价比产品为核心,轻资产类直营模式扩渠道,实现规模经济和持续扩张。”国元证券研报显示。

然而规模效应下,名创优品的净利润却大幅下滑。

根据名创优品财报,2021财年亏损14.29亿元,相较2019-2020财年分别亏损2.94亿元、2.6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对此名创优品财报显示,2021财年亏损14.29亿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应赎回及其他优先权利的实收资本或具有其他优先权利的可赎回股份的公允价值变动等等,剔除掉相关指标,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净利润为4.8亿元。

“会计准则要求应该做抵减项,但实际经营并没有那个损失。”业内分析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即便如此,与2020财年9.71亿元的净利润相比,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净利润仍然下降了50.57%,同期其毛利率也从30.4%下滑至26.8%。

名创优品2021财年增收不增利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新闻周刊曾就此相关问题致函名创优品,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2021财年,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销量,名创优品曾先后聘请王一博、张子枫、陈飞宇为其全球品牌代言人。受此影响,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营销和广告费用为2.15亿元,同比增长近70%。

低价策略能走多远?

“名创优品为什么能这么快地走向全世界?我觉得是因为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做好产品和好设计;二是坚持做低毛利,不赚快钱。”叶国富曾表示。

截至2021财年,名创优品95%以上的产品在中国的零售价低于50元。名创优品通过低价策略获得消费者喜爱,积累了超过3300万会员,但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抄袭等事件,触及消费者底线。

近日,上海消保委通过比较试验50件保暖袜发现,有不少样品宣称使用石墨烯、远红外等特定纤维原料的方法达到保暖目的,但个别样品的保温率不理想,其中就包括标称商标为MINISO的110D天鹅绒发热连裤袜(自然肤),保温率仅21%,远低于测试样品近40%的平均保温率。

2019-2020年,名创优品多次因口罩质量不合格、指甲油致癌物超标、儿童用餐具被检出三聚氰an迁移量项目不合格等问题,被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等监管机构点名。

截至2022年1月12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名创优品产品质量堪忧、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等投诉近900条。

与此同时,名创优品频频陷入“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企查查数据显示,名创优品及相关企业被起诉的裁判文书超20件,涉及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纠纷约占37%。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名创优品售价25元的“MINISO棉花糖控油四色散粉”与国际知名美妆品牌纪梵希(Givenchy)的“明星四宫格散粉”从外观到颜色相似度较高。

图片来源:天猫纪梵希旗舰店截图、名创优品小程序 左图1、2为MINISO棉花糖控油四色散粉,右图为纪梵希明星四宫格散粉

在文志宏看来,“名创优品采取超值低价的策略,代工生产,上游生产商的利润空间可能也非常小,容易出现产品品质问题。核心问题在于名创优品有没有一套非常严格的体系来确保产品质量。”

此外,文志宏指出,名创优品这种新兴的零售业态,在美国和日本也有类似的“十元店”或折扣店,且发展得较为成熟,因此名创优品在国内国外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竞争加剧、路在何方?

根据Frost&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全球品牌零售市场的总GMV(商品交易总额)规模为520亿美元,预计从2020年到2024年将继续以11.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在此情形下,涌现出HAYDON黑洞、HARMAY话梅、番茄口袋、九木杂物社等大批美妆、潮流集合店,不断挑战名创优品的业务面。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潮玩注册企业5480家。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集合店相关企业近7600家,仅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达1471家,同比增长18%。

行业市场规模较大,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名创优品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应该怎样发展?

赖阳表示,对于名创优品,应该控制开店的规模,更多以形象店、体验店来展示品牌形象,逐渐探索线上销售;布局一些超小店铺,卖一些必需品或销售情况最好的商品,提升门店坪效。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当前国内潮玩用户仍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向下渗透率不高,整体市场占有率也较为分散,存在进一步开拓的空白市场。

而在此方面,海外成熟市场的日用杂货品牌已有相关经验。

作为美国最大平价日用杂货零售商龙头,达乐(Dollar General)通过社区杂货店定位,主打小包装、优质平价商品,门店面积小,深入拓展下沉城市和低线城镇,与Walmart等大型连锁超市错位竞争,快速拓店并形成规模效应。

国元证券研报显示,2021财年,Dollar General拥有17000多家门店,实现营业收入337.5亿美元,净利润26.5亿美元,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约42.3%,排名第一。

相比之下,名创优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Frost&Sullivan报告显示,2019年,名创优品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为10.9%,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为5.2%。

赖阳认为,名创优品还应在保障产品品质上下功夫,避免在品质上出现争议,同时加大研发设计,提高产品的溢价能力;产品也需要不断创新,“如果还停留在前些年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产品结构上,没有进一步突破,消费者也会审美疲劳。”

名创优品财报显示,其核心SKU超过8800个,每隔7天推出大约100个新的SKU。

为了提升竞争力,名创优品开始涉足潮玩领域,于2020年12月推出了潮玩品牌TOPTOY。截至2021年9月,TOPTOY合计有72家门店,拥有包括盲盒、积木、美漫手办、日漫手办、娃娃模型等8个品类。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达到295亿元,预计2023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将达到575亿元。TOPTOY能否成为名创优品的业绩增长点?

2021年11月,拥有精品集合店KKV和KK馆、美妆集合店THE COLORIST调色师、潮玩集合店X11四大零售品牌的KK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随着KK集团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国内品牌零售行业将有哪些变化,有待时间检验。

“最牛十元店”如今怎样了2

壮年的叶国富,脱下了以往的西装领带皮鞋,一一换成了T恤慢跑裤运动鞋。

他要给自己“改头换面”。“我们做的是年轻人的消费,一定要了解每个时代年轻人喜欢什么东西,年轻人喜欢什么东西我们就跟着走。”

不是叶国富害怕变老,是名创优品不能脱离年轻人。

“性价比”不再是优势,叶国富得找新故事

2004年,叶国富瞄准低价女性饰品市场,开创“哎呀呀”连锁饰品店,在2010年便发展至近3000家门店,年销售额超10亿元。但几年后的电商崛起让“哎呀呀”逐渐没落,叶国富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2011年开始叶国富频繁在美国、日本、韩国等零售业较为发达的国家考察学习。有一次,他惊讶地发现在日本有许多200日元店,那时200日元相当于12元人民币,重点是,这些店里的产品大部分是“中国制造”。这给了叶国富很大的启发。

两年后,叶国富回到国内创办了以“日本设计+中国制造”为搭配的名创优品。当年11月,名创优品第一家店坐落于广州中华广场。凭借性价比优势以及门店快速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名创优品迅速发展至全国各大城市,一年后开店273家,2015年开店已至1075家。

创业之初多次采访中,叶国富都会强调名创优品就是要让人们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更高品质的产品。曾在与媒体聊至激动时,其二话不说撩起裤腿指着自己的袜子,骄傲地说,“名创优品,十块钱三双!”

2020年10月15日,名创优品以20美元定价登陆纽交所,发行3040万股ADS(美国存托股),市值高达69.92亿美元。快速出圈的名创优品,被Frost&Sullivan称作“全球规模最大的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商”。

(图源:网络)

而叶国富的野心远大于此。2017年,他曾豪迈地定下“百国千亿万店”战略计划,“名创优品将在2019年进驻100个国家,开设10000家门店,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

截至去年底,名创优品门店突破5000家。而对于未完成的上述计划,叶国富将期限调为2022年。

不过,对于叶国富而言,眼前还有更烫手的事儿。

上市后名创优品交出的第一份年报并不尽人意。据名创优品财报显示,2020年6月30日至2021年6月30日,其总营收为90.72亿元,同比仅增长1.03%。同期,经调整后净利润为4.80亿元,同比-50.55%。

此外,经营亏损进一步扩大,财报显示,2020年6月30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其经营亏损为14.29亿元,同比去年同期亏损的2.60亿元扩大5.49倍。

到了2021年Q3,名创优品的营收增速也值得注意。据其财报显示,2021年Q1、Q2、Q3,分别取得营收22.29亿元,24.72亿元、26.5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6.51%、59.18%、28.09%。也就是说,相对于Q2的增速,Q3下降了,不仅如此,据名创优品预计,2021年Q4的营收在25-2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8.8%-17.51%,增速进一步下滑。

不太好看的财报数据下,还伴随着高瓴进场又撤资等传闻。

2021年第三季度高瓴减持了名创优品约540万股。在此期间,名创优品的股价由2021年6月30日的收盘价20.79美元/股,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收盘价15.42美元/股。

同年12月23日,多家媒体爆料称,名创优品正与美银、瑞银合作,商议有关在香港二次上市事项,预期募资数亿美元,对此,名创优品表示不予置评。

不过,从种种的迹象足以见得,名创优品的“性价比”光环正在褪去,“百国千亿万店”的梦想,必须找下一个支撑点了。

放弃性价比,拥抱新零售?

平日里,叶国富常做两件事,一是下店,二是刷小红书。

以往每周他都要 “下店”,可能在周四深夜抵达某个城市,逛两天街,周六晚返粤,“我逛遍了全世界的购物中心!”叶国富所到门店,门额,墙面,货架,陈列,新的小玩意儿都是不能错过的细节,浏览完毕,还要跟员工“一条一条输出观点”。

他对新消费需求的灵感,除了通过“下店”获取,就是刷小红书。“我几乎每天要刷小红书 1 个小时以上,看到好东西就转给商品中心。”

名创优品的增速放缓,让叶国富变得焦虑。他也意识到,性价比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有性价比还不行,产品要有独特性,有设计。”

与漫威的合作,让叶国富看到了新的希望。2019 年,名创优品广州漫威黑金店在天河游戏城开业,“每天排队,很恐怖”。很多产品比非 IP 产品价格提高至少 30%,依然大受追捧,销售额比非主题店业绩翻了 2 倍以上。叶国富也从中看到,“兴趣真的是非常有价值。”

(图源:网络)

尝到联名IP的甜头,名创优品加速了布局。正如叶国富所言,“我们过去主要以生活家居为主,现在逐渐增加一些潮的东西。”

2020年10月29日,名创优品携手迪士尼,推出“草莓熊抱”系列联名产品。并将线上线下渠道打通,线下打造12家草莓熊主题门店。线上发起“快把草莓熊带走”活动,建立11个“草莓熊”主题社群,日均互动量达6000+,在小红书,相关笔记超70万。据悉,草莓熊相关产品在预售期全部售罄。

到了2020年12月,名创优品公布了旗下首个独立运营的潮玩品牌“TOP TOY”,定位于“亚洲潮玩集合店”,正式进军潮玩市场。首家门店于2020年12月18日在广州正佳广场开业,面积超400㎡,拥有超4000个SKU,汇集Hello Kitty、漫威、迪士尼、DC、火影忍者等IP及潮玩品牌。

截至2021年9月30日,TOPTOY门店数累计72家,其中梦工厂店9家,集合店63家。据财报显示,2021年Q3单季度TOPTOY实现营收1.09亿元,首次突破亿元,环比增长64%。据了解,TOPTOY“因表现不错,还被纳入上市体系”。

向潮玩进军,联名IP,名创优品似乎找到了年轻人的消费密码,只是,潮玩没那么简单。

名创优品的潮玩筹码

叶国富看似给名创优品撕开了一道新潮玩的口子,但真正要填的东西还很多。

首先,要填成本。

TOP TOY门店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而扩充带来的最直接问题,便是运营成本的上升及毛利增速放缓。据财报数据显示,最新一季度营收成本录得15.5亿,其中营销及销售成本同比上升18.9%至3.41亿。

与此同时,名创优品2021年三季度毛利率增速开始放缓,且一直未超过28%,对比2019年巅峰期32%的毛利率,仍有一定差距。

最重要的是,还要填IP。

在名创优品旗下,除Twinkle、Yoyo等自有IP外,更多的,是如草莓熊、漫威等联名IP。据了解,名创优品已与全球超过80个IP版权达成战略合作,包括漫威、迪士尼、火影忍者等。

然而,非独家联名IP,也就意味着,你有,别人也可以有,本身并不具备独特性,也就失去了壁垒。

(图源:网络)

缺少自有IP打造,这样的问题也存在在TOPTOY上。目前TOPTOY以外采与和合作IP的潮玩为主,品牌外采和原创产品的比例约为7:3,更像是知名潮玩产品与IP的集合店。

而即便打造IP,对于名创优品和TOPTOY而言也不是一件轻松事。当下,随着资本的青睐,竞争者剧增,潮玩赛道一派拥挤,其中就包括泡泡玛特、52Toys、十二栋文化、酷乐潮玩等在内的实力强劲的对手。

去年,在泡泡玛特运营的85个IP中,有12个自有IP和22个独家IP。与名创优品联名IP难出圈不同,据泡泡玛特2020年年报显示,非独家IP占销售额从1.59亿元增长到4.44亿元,占营收比重从2019年的9.5%,上升到2020年的17.7%。

如今,TOPTOY的短板或在于,原创比例偏低使其难以构筑出足够高的竞争壁垒,模式能否持续下去仍存疑。

再来看潮玩赛道,表面红红火火,细究其中也会发现,要把潮玩卖给年轻人,也有一定难度。年轻人的喜好多变,加之潮玩本身具备新鲜好玩的特性,这对名创优品的产品能力、设计能力也极具考验。

总而言之,名创优品试图依靠TOPTOY、潮玩来续接“百城千亿万店”梦想,道阻且长。

“最牛十元店”如今怎样了3

近日,名创优品再传“谋求回港上市”,即使官方对此不予置评,但营收放缓、股价腰斩和频繁的资本操作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对于处境尴尬的名创优品来说,一方面,头顶“百国千亿万店”小目标,自身却多项症结环绕;另一方面,创始人叶国富试图跟着年轻人跑,却对新兴潮流品牌的冲击与围剿应接不暇。

回港IPO并非万能解药,名创优品正在经历成长“阵痛期”。

自2016年起,名创优品的战略重点转向海外。作为公司老板,叶国富摇旗呐喊和加油鼓劲自然在情理之中。不过形势比人强,近日腾讯减持了新加坡互联网公司东海集团(Sea limited)的股份至18.7%,相关新闻令不少人多少感到咂舌,这意味着鹅厂主动放弃了自身对于Sea的控制能力,战略收缩意味明显。

有媒体分析,在目前的国际政经形势下,中企出海的黄金时代可能已经过去,很多曾登陆美股上市的公司也开始陆续回流港股。去年12月23日,多家媒体爆料名创优品将在2022年返港上市,并已聘请美银、瑞银负责安排上市事宜。

虽然名创优品官方表示对上市传闻不予置评,但种种迹象表明,消息并非是空穴来风。为何短短数年,名创优品就能坐拥数千家门店?拓展海外市场对于名创优品而言是壮大还是自救?名创优品能实现叶国富曾说过的到2022年“百国千亿万店”的目标吗?

目前,名创优品在国内共有 850 个加盟商,其模式简单概括为加盟商出钱,但不参与日常经营;店面的人员管理和日常运营,都由公司总部牢牢把控。

一方面,类加盟模式让加盟商帮助名创优品快速占领市场,提高市场份额,在供应商面前也拥有更多话语权,扩大规模效应。但对于加盟商而言,名创优品的毛利率不足以支撑公司运营,因此风险由总部转移、分摊至自身。

另一方面,名创优品的快速扩张严重依赖加盟商,加盟商层次不齐导致在与经销商利益相关(比如说分红)等问题意见多元,而总部的流程化管理难免遇到推行阻力。

本质上,名创优品是一家B2B企业,不断加快扩张规模才能保证销售额越滚越大,总部也能赚得越多。

C端,质不优、价不廉;低不成,高不就。

从成立至今,名创优品的绝招就是“极致性价比”。直到目前,名创优品门店当中95%以上的产品价格仍然维持在50元以内,也因此号称“最牛十元店”。

如今的名创优品虽然光环依旧,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也成为名创优品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一是疫情影响下名创优品也没能独善其身。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整个零售产业都是重创,对于名创优品这样的新零售企业来说,虽然企业的发光点很多,但是归根结底还是零售产业,既然是零售产业也就没有办法回避自身的问题,这就是疫情对于零售的冲击,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名创优品2020年的业绩其实是不及预期的,而且再加上2021年全世界受到疫情的影响还在继续,不时还有新的毒株出现,名创优品也自然会随着市场的波动出现起起伏伏的现象,虽然这个现象更多是宏观经济原因,但是名创优品的市场波动也的确是市场上的问题。

面对着资本市场的不待见,回香港是个选择,不过在回香港之前,名创优品可能还是需要给资本市场更多的新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香港资本市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