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语文知名特级教师有哪些
支玉恒、窦桂梅、于永正、张在军(方圆)、吴立岗、薛法根
支玉恒: 全国名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几十年,他勇于教改实践,追求完美,追求出新,挥洒自如,幽默风趣,形成了其独特的教学风格。他的教学在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创造能力、合作精神、学习习惯的形成诸方面,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
曾应邀到全国近 200 个城市讲学讲课,受到普遍欢迎。
靳家彦: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曾被国家授予 “ 人民教师奖章 ” 。是小学语文导读法的创始人之一。原南开小学校长,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41 年,多次应邀赴全国各省市讲学,课堂教学获天津市一等奖、全国一等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教育合作项目一等奖。
于永正: 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共党员,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任鼓楼区教研室主任。 1995 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张 伟: 现任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教体局副局长,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园丁,青岛市拔尖人才。 1989 年,获得全国首届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第一名。 张伟 老师独创的“球形”阅读教学理论在全国小语界有广泛影响。
薛法根: 现任教于吴江舜湖实验学校。 1998 年被评为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1999 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名教师”; 2000 年被评为苏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2001 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2002 年,获全国“十杰教师”提名奖。在《人民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等教育报刊发表教学论文 60 多篇,成为江苏省“新生代教师”的代表人物。
吉春亚 :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她教学自成一派——带有浓浓“语文味”的且不乏诗情画意的“言语学习型”的教学风格。曾主持和参与“语文思维训练”和“小学学科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等 6 项省级课题,其成果获得全国小语会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另还撰写出版了教学专著等书籍 18 本,又在《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参考》、《中国小学语文论坛》等报刊发表论文、教学设计 80 多篇, 80 余次在全国各地举行示范课和专题讲座。
李雪琴: 四川省特级教师,全国“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先进个人,其事迹被收入二十一世纪人才库。现任四川省绵阳市警钟街小学副校长。自 1978 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她主持和参与了“融合教育个案研究”、“快乐学习”等多个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教育报刊上发表论文、教学设计 40 多篇。主编了校本教材《课改笔记》《大课程学习》,参与编写了地方教材《综合实践课程》、《走进新课程》等。
孙双金: 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曾任江苏省丹阳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理事,江苏省青联委员,镇江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本科学历,研究生结业。曾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和镇江市首届名校长称号,是省 “333 骨干工程 ” 中耀眼夺目的明星。事迹收入《江苏教育名人录》、《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录》和《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精品录》。 1989 年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首届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获一等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近百篇文章,上海百花出版社出版了《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一书。
王崧舟: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浙江特级教师协会常务理事。先后出版了五部学术专著,他的语文课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有 100 多篇,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做教学观摩课并受到一致好评。
2. 语文十大难题
1.有知识漏点后很难跟上
2.阅读要多加练习
3.写作文时会抓不准重点‘
4.上课会觉得枯燥
(要方法吗?)
3. 写出语文十大病句句型,并举例.
一、成分残缺——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有的谓语不带着宾 语,如果一句话里缺少其中之一,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就是成分残缺。一般说来,成分残缺有三种情况①主语、谓语、宾语残缺;②必要的修饰语残缺;③关联词残缺。对于毛病,我们只要按“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格式去检查,就可以发现缺少什么成分。知道缺少什么成分,才可以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例题一: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表达不明确,因此这个句子缺少了主语) 例题二: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响应”一般与“号召”搭配在一起,不能说响应学习雷锋,因此改为: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的号召。)
二、用词不当——我们在说话写文章时,应恰当地选用词语,否则就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题一:“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三、搭配不当——句子中的主、谓之间,谓、宾之间,主,宾之间,主要成分和附加成分之间,都要搭配正确。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例题一:“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四、语序混乱——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一:“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五、前后矛盾——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六、重复罗嗦——句子既要完整、正确,又要简洁、明了。不恰当地连续使用几个形容词,或者堆砌一些不必要的附加成分,都会弄巧成拙,造成句子意思重复,啰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七、不符逻辑——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 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一:“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八、分类不当——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 属混乱。例一:“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九、指代不明——说话写话时,为不避免重复,我们常常使用一些代 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语——代词。如:我、你、他、它、这、那等等。但是代词不能滥用。如果不该用的时候也用了,或者用得不正确,就会产生指代不明的毛病。 例一:“中午,许敏和童林一起上学,他问他下午的班会将讨论什么问题。”( 句中出现两个他,不知道是只许敏还是童林,因此改为:中午,许敏和童林一起上学,许敏问他下午的班会将讨论什么问题。)
十、关联词误用——复句中,我们一般用关联词把各分句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关系。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乱用,错用关联词语,也会造成病句。 例一:“不但黄山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而且我很想去游览一下。”(这句话构不成递进关系而是因果关系。因此,要把关联词“不但„„而且„„”改为“因为„„所以„„”) 例二:“你只有认真刻苦地学习,就能取得良好成绩。”(句子中“只有„„就„„”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为“只有„„才„„”)
4. 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步骤
1.条目征集。向社会各界特别是本刊广大读者,征集本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备选条目。
2.条目筛选。《咬文嚼字》编辑部对收集的条目进行筛选,整理出备选条目。
3..专家审核。编辑部组织语文专家,对备选条目进行逐一审核,形成“十大语文差错”初稿。
4.征求意见。把初稿分发给编辑部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定人士(外地语文专家、媒体记着),征求他们对初稿的反馈意见。
5.最后审定。根据反馈意见,编辑部再次组织专家,对“十大语文差错”进行最后认定。
5. 十大教育加盟店排行榜有哪些
1.爱达阅读
爱达阅读配以自主研发的高端教学阅读课程,从基础小时候便着手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激发阅读兴趣,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阅读。
2.两个黄鹂少儿口才
两个黄鹂少儿口才以教育口才和写作能力为主,产品覆盖口才、写作、等多个方面,以“新语文”教育体系不断的创新发展。
3.忆聚堂记忆学
忆聚堂记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记忆为主,总部的师资力量也是非常雄厚的。
4.香港伟才幼儿园
香港伟才幼儿园主要就是以孩子的学前教育为主,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加盟品牌。
5.百特少儿英语
百特少儿英语主要的辅导方向就是英语,英语现在成为课堂上很重要的一门课程,这个品牌致力于为中国孩子提供多方面的英语学习解决方案。
6.弘乐大语文
弘乐大语文在中小学国学的概念,打造成为国学品牌第1梯队。其语文是我们的的语言文化,学好语文是极为重要的。
7.弘乐教育
弘乐教育拥有比较强的专业性,已经覆盖了现有的各式科目的教学方向,有着很强的品牌鲜明性。
8.爱玩书
爱玩书是一项培养孩子喜欢上阅读的教育品牌,作为中国创意阅读的大品牌有着很好的口碑。
9.天津剑桥雅思
天津剑桥雅思主要就是以英语以及外语教育为主,以学生更好的成长发展作为办学宗旨和任务。
10.52世纪学习吧
52世纪学习吧的覆盖学习目标是非常广阔的,52世纪学习吧可以满足不同年级段学生的需求。
6. 著名语文老师介绍
语文教师中的泰山北斗 于漪,不过现在蛮老了。
还在教的比较有名的:
李镇西
程红兵
袁卫星
还有些,忘了。
7. 十大语文差错的榜单明细
一、诺贝尔奖报道中的用字错误:“生理学或医学奖”误为“生理学和医学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一些媒体在报道新闻时误“或”为“和”,把奖项名称说成“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诺贝尔奖在1900年创立,初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1968年,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习称诺贝尔经济学奖。生理学和医学是两门有着密切联系但并不相同的科学,只要在其中一个领域获得杰出成就,便有获奖资格。因此,奖项名称两个学科之间用表示选择关系的“或”字连接。如果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和”连接,意思则可能成为需要在生理学和医学上同时取得建树才有获奖资格。这显然不符合该奖项的设置本意。该奖项的英文名称,两个学科间用的连接词也是表示选择关系的“or”,而非表示并列关系的 “and”。
二、“九三”阅兵式报道中的概念错误:“抗战胜利纪念日”误为“日本投降日”。
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有媒体在报道新闻时,把1945年9月3日说成“日本投降日”。这个说法有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正式签字,中国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两个日子都和日本投降直接有关。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和“日本投降日”是不同的概念。
三、“抗战”纪念活动中的用字错误:“罄竹难书”误为“磬竹难书”。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各地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在回忆抗战历史、控诉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报道中,“罄竹难书”常被误成“磬竹难书”,如“日军暴行磬竹难书”“日本军国主义罪恶磬竹难书”。“罄”本指(器皿)空,引申指用尽;古人用竹简书写,“罄竹难书”意思是把竹子用完了也难以写完,形容事实多得不可胜数。而 “磬”是古代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 误“罄”为“磬”和字形相似有关。
四、APEC会议报道中的概念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误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
2015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一些媒体在报道会议出席情况时出现了“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的说法。这是经不起推敲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11月成立。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现在共有21个正式成员,其中既有主权国家,也有地区经济体。“成员”和“成员国”不能混为一谈。
五、“反腐倡廉”新闻报道中的文字错误:“严惩不贷”误为“严惩不怠”。
2015年反腐倡廉仍在深入开展,“严惩不贷”是媒体的高频用词,但常被误成“严惩不怠”。网络上还有“严惩不殆”“严惩不待”等多种错误写法。这都和没有正确理解“贷”字的字义有关。“贷”义为宽恕;“严惩不贷”指严厉惩罚,决不宽恕。“严惩”和“不贷”在逻辑上是前后呼应的。“怠”本义为轻慢,引申指懒惰、松懈等;误为“严惩不怠”有点前言不搭后语。
六、《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的常见用字错误:“勠力同心”误为“戮力同心”。
用10年时间研制而成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已于2013年6月正式公布。这是社会文字运用的法律依据。综观2015年的媒体用字情况,有些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已做出明确规定,但在社会用字中没有得到有力执行。“勠力同心”误为“戮力同心”便是典型的例子。 “勠”义为合、并;“勠力同心”意思是协同用力,团结一致。“勠”曾作为异体字被废止,其含义由“戮”字承担。但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勠”字已恢复使用,此后仍把“勠力同心”写成“戮力同心”,是不合规定的。
七、名人报道中容易混淆的词:身价/身家。
名人财富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比如2015年“双十一”过后,许多媒体争相帮马云计算财富,报道中常用“身价”一词来表示他的家产增额,有人说增加了十几亿,有人说增加了二十几亿。这种表述无疑混淆了“身价”和“身家”两个不同的词语。“身价”旧时指卖身钱,现在多用来表示知名人士的出场费、劳务费、转会费等,显然都与马云沾不上边。计算马云的家产应用“身家”一词。“身家”本指自身和家庭,可引申指家庭资产。
八、足球赛事报道中的概念错误:“发角球”误为“罚角球”。
中国足球虽在低水平徘徊,但足球赛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2015年足球赛事报道中, “发角球”常被误成“罚角球”。足球比赛中,球被守方队员踢出底线,攻方队员获得发球权,在离球出界处较近的球场角落角球区内发球,此称“发角球”,也称“踢角球”“开角球”等。“罚”即处罚。在足球、篮球等球类比赛中,一方队员犯规时,由对方队员执行射门、投篮等处罚,此称“罚球”。守方队员把足球踢出底线,是正常的踢球行为,不构成犯规。“角球”不属“罚球”范围,所以是“发角球”而非“罚角球”。
九、医学报道中的用词错误:“综合征”误为“综合症”。
2015年5月,韩国爆发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引起了世界关注,但许多中文媒体在报道中把“综合征”误成了“综合症”。征,意思是征象、表征;症,意思是疾病、病症。在表示具体的疾病时,用“症”;在表示疾病的症状时,用“征”。这种用字分工,在医学界已形成共识。综合征,即代表一些相互关联的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它指的不是某种具体的疾病,因此用“征”字。中东呼吸综合征,是指由于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而表现出发热、咳嗽、气短、肌肉酸痛等病征,因病例多集中在中东地区而得名。
十、电影片名中的表达错误:《失孤》。
《失孤》是一部以“打拐”为题材的电影,由刘德华、井柏然、吴君如等主演。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孩子走失,雷泽宽走上了长达十几年的寻子之路。途中偶遇四岁时被拐的修车工曾帅,两人结伴同行,并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谊。最后雷泽宽帮曾帅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而他自己则带着曾帅送他的导航仪,独自踏上寻子之路。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也指年老无子的人。无论是父亲走失孩子,还是孩子被拐与父母分离,都不能称为“失孤”。《失孤》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名字。 “议案”“提案”混淆:今年的十大语文差错排在第一的是“两会”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议案”“提案”混淆。“两会”召开期间,网络及部分传统媒体上常见政协委员提交议案、人大代表提交提案之类说法。这无疑是混淆了“议案”和“提案”两个不同的概念。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而“提案”是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向政协全体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提出的书面意见和建议。 “入驻”误为“入住”:中央巡视工作报道中的常见用字错误:“入驻”误为“入住”。中央巡视组进入某地或某单位,是为执行公务而驻扎,而不是普通的居住,因此应用“入驻”,不用“入住”。 “单独二孩”误为“单独二胎”:国家计生新政宣传中的概念错误:“单独二孩”误为“单独二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二孩”指两个孩子,“二胎”指两个胎次。如果生育的是双胞胎,一胎已经有两个孩子,再允许生“二胎”,就可能有三个或四个孩子。这可能导致对新政的误读。 病态词语:“国际间”:apec会议报道中的一个病态词语:“国际间”。2014年11月中旬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一些媒体上出现了“国际间”的说法,如“把apec会议当成国际间的交流平台”等。际,即彼此之间。“国际”自然是指国与国之间。其后再加上“间”,便成了叠床架屋。把“国家间”说成“国际间”,这是一种病态表述。 “通信”误为“通讯”:马航mh370失联事件报道中用词滞后:“通信”误为“通讯”。在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有关“通信系统”的话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但许多媒体都把“通信”误为“通讯”。“通信”特指用电波、光波等传送语言、文字、图像等信息。“通讯”是“通信”的旧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早于2006年已审定公布“通信”为规范词形。“通讯”则专指一种新闻体裁。 “拘留”误为“逮捕”:明星“污点”事件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拘留”误为“逮捕”。2014年8月14日,房祖名因涉毒事件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当时许多媒体报道时却说“房祖名被警方逮捕,成龙代为致歉”等等。“拘留”和“逮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在拘留期限内,公安机关收集到足够的证据证明其犯罪事实,办理逮捕手续将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逮捕。”房祖名经审查,北京检察机关在9月17日以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对其批准逮捕。可见,“逮捕”是在“拘留”之后发生的事。 阿拉伯数字和“几”连用:经济新闻报道中的常见数字用法错误:阿拉伯数字和“几”连用。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跌跌不休”,媒体上说:“国际油价跌至每桶70几美元”,“油价跌至60几美元每桶”。“70几”“60几”应写成“七十几”“六十几”。“几”是数词,表示二至九之间的不定的数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明确规定:含“几”的概数,应采用汉字数字。如:几千、二十几、一百几十、几十万分之一。 “碑文”误为“墓志铭”:清明纪念活动报道中的常见知识错误:“碑文”误为“墓志铭”。清明时节,社会各界组织扫墓活动。在追忆逝者生前事迹时,常引用墓碑上的一些文字,媒体报道时常将之称为“墓志铭”。其实,碑文和墓志铭是两回事。墓志铭,一般分志和铭两部分。志,多用散文写成,记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等;铭,则用韵文写成,内容是对死者的赞扬、哀悼等。墓志铭刻在石上,埋在墓内。在墓地上不可能看到墓志铭。碑文是刻在墓碑上的文字,内容为死者的姓名、生卒年月以及子孙姓名等,有时也刻有死者的生平事迹。 “松树”误为“松(繁体)树”影视作品中的常见繁体字使用错误:
影视作品中,常有用繁体字的场合。多部影视作品中,“松树”误为“松(繁)树”。如年内热播的《红高粱》电视剧中,便有“三径寒松(繁)含露泣”的联语。其实,“松”“松(繁)”是两个不同的字。“松”即松树,本有其字。“松(繁)”本义是头发乱蓬蓬的样子,引申出与“紧”相对的意思,进一步表示酥脆、放开、解开等义。简化字颁布实施后,“松”“松(繁)”合并为“松”。但“松树”不能因此写成“松(繁)树”。 “折桂”误为“折桂冠”:文体新闻报道中的用典错误:“折桂”误为“折桂冠”。2014年8月31日,香港小姐总决 赛落幕,邵佩诗获得冠军,许多媒体称之为“折桂冠”。“桂冠”可以夺得、赢得,但不能说“折”。这一错误也常见于体育比赛的报道中。 将“像”错为“象”: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 “戌”与“戍”字用错:将丙戌年的“戌”字错成“戍”字,这在大量的台历、挂历中出现。“戌”:地支的第十一位,属狗。;用于计时:~时(下午七点至九点)。 “戍”:军队防守(戍,守边也。——《说文》。按,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戍者,下人上戈,人何戈也。) 将神舟六号的“舟”字,错成“州”字:神州是指中国(如九州、赤县);神舟的舟,是船,是载具(轻舟已过万重山)。 “即”字与“既”字用错:如“既来之”错为“即来之”,图书出版物中出现不少这样的混淆。 “发”与“发”字用错: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发。如:‘美容美发中心’。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髪’也不能写作‘美发’。‘发’音fā,是‘出发’的‘发’;‘髪’音fà,是‘头发’的‘发’。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 文体中,将“启事”写成“启示”:“启示”的意思是启发指示、使人有所领悟的意思。至于“启事”的“启”,则为陈述表白的意思。“启事”即为公开声明某事而刊登在报刊上或张贴在墙壁上的文字。 “哈密瓜”错写为“哈蜜瓜”:新疆的“哈密瓜”因地名而得名,但在大量的商店招牌中,将“密”字错为“蜜”字。 标点符号的使用:在标点符号使用中,很多人在寄信时喜欢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而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用在信封上则是错的。 “火烧圆明园”: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但在众多的地方将其错称为“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而八国联军是在1900年入侵北京的。 孟子的“食色,性也” ,常被人引为孔子的名言:语出《孟子·告子上》:孟子与告子辩论,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即生活和性。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