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加盟来伊份要多少钱
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来伊份”)创立于1999年,作为中国休闲食品连锁经营模式的缔造者、践行者、领导者,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在江、浙、沪、京、津等18个省直辖市拥有逾2500家门店。截至2017年12月31日,来伊份全渠道会员数逾2100万人,为累计5亿以上人次提供了新鲜、安全、美味的休闲食品与服务,并持续引领消费者健康、休闲的生活方式。2016年10月12日,来伊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主板零食第一股”。
来伊份的产品覆盖炒货、肉制品、蜜饯、水产品、糖果/果冻、膨化、果蔬、豆制品、糕点等九大类,共计1000多种产品。同其他连锁业态相比,休闲食品连锁零售模式具有门店数量多、配送商品种类多、批量小、频率高的特点,采购信息、物流信息、销售信息等数据量大、实时性强,对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非常高。“来伊份”先后和海信合作引进ERP系统;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依靠体系化和制度化运作。公司设有“管理中心”和“配送中心”,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公司使用、内部网络2016年,来伊份提出了“万家灯火”计划,计划以直营店和加盟店齐头并进的方式在2022年实现一万家门店的规模,完成从江浙沪区域向全国的扩张来伊份休闲食品在发展的十余年中,相继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休闲食品知名品牌”、“上海市著名商标 ”,反映了消费者对来伊份品牌的信任和肯定来伊份带领诸多供应商负责人集体朗诵《教条示龙场诸生》。“王阳明心学是企业家、管理者的一生修炼心性的一生最重要的功课,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充分条件,是经营哲学。致良知可以让企业做稳做大,提升我们的心动力。来伊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连接上圣人文化的力量,有良知之心,用良知之人,做良知之事。”郁瑞芬说。来伊份经营的17年来,也一直对食品安全怀着宗教般的虔诚与敬畏,始终坚持用“工匠精神”来生产食品。
来伊份坚持工匠精神,致力于打造“产品品质——良心价值链”和“企业经营——良性价值链”,建立起了24道品质管理防线,从商品生产、流通的每一环节严格把控质量,建立了巡检、专项巡检、驻场、二方审核、三方审核等系统的品控系统。作为一家采用OEM模式的食品企业,来伊份始终坚持比自己生产“多一道”防线:供应商生产好的产品在送到来伊份库存时,需要通过来伊份再次感官和理化标准的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销售。此外,来伊份还在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建起了现代化物流与仓储中心,投入巨资率先引
❷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军区司令员有哪些
1、许世友司令员
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
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
2、李德生司令员
1930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3、杨得志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兼陕西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主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4、杨成武司令员
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5、秦基伟司令员
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历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等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至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常委。
6、杨勇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共闻名的“三杨”之一。
7、皮定均司令员
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军长兼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担任福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兰州、福州军区司令员等职。
8、贺炳炎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9、陈锡联司令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七大代表,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10、叶飞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骨司令加盟费多少钱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后留存的部队中国工农革命军,经过五次反围剿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1949年合并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等部队陆续改称为中国人民解银卜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事机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组织而成。
❸ 皇甫泰丰司令是真实人吗
不是。皇甫泰丰司令不是真实人,皇甫泰丰司令是电视剧《氏答陵海之谣》中的一个人物,海之谣是台州市广播电视台播出的国产电视剧。该剧导举铅演是周德华,主演是曾漪莲。电视剧《海之谣》是一部别出心裁的谍战题材电视剧,也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爱情史诗,兼具了谍战与爱情两条主线,故事从歼戚抗战时期缓缓叙述到改革开放之后,讲述了两骨肉兄弟和美丽女子跨越海峡两岸的起伏人生,既有两岸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又有满腔热血的爱国情怀,展现了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骨肉亲情。
❹ 《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陈大雷这个司令是什么官职
《我的兄弟叫顺溜》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抗战片,在这部剧中最为出名的人当属,陈大源空雷、顺溜(陈二雷),以及一口方言的三营长。
陈大雷作为六分区的司令员,然而手下人马却很少,而且经常直接和营级干源皮部对接。所以在我看来,陈大雷这个司令,应该相当于建制齐全时候团长一个级别。
所以综合上面两方面的情况看来,陈大雷在《我的兄弟叫顺溜》电视剧中,虽然被人称为司令员;但就其手下的实力看来,应该属于团长级别的官员;之所以会被称呼为司令员,是因为那时候建制还不齐备。
❺ 乱世三义中的司令是谁
电视剧《乱世三义》里人物吴司令,即吴玉相,由演员杨涵斌饰演。
《乱世三义》以清末日俄战争到九一八事变的东北为背景,讲述了结义三兄弟的爱恨情仇余昌唯和挽救国家命运的勇气。
该剧于2013年4月20日每晚19:30在安徽卫视、天津卫视、河南卫视和黑龙江卫视黄金档播出。
评价
如今的社会,人与人竖培之间早已沦落为利字当头,早无义字可言。更不用说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早被这个功利的社会抛之脑后了。也许,刘江导演正是号准了如今社会的脉,以一部《乱世三义》一阵见血的道出了这个社会迅知的病因,以史诗之名,解现实之惑。(木易孝敦评)
看了几段《乱世三义》,果然编得不错。革命党人冷酷无情,符合历史的逻辑。最妙的是一个老戏骨演的奉军司令官,开口“巴子”闭口“巴子”,从头骂到底。班子搭得见功力!张晞临这部该红了。除了田小洁、任正彬几位,谭峰刚毅也用得好!(文学评论家徐江评)
❻ 谁击毙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
1991年,美国战绩评审委员会要求美国海军最后判定到底是谁击落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但是美国官方一直没有做出明确答复,让“谁击毙了山本五十六”公案成了永远的谜。
1943年4月18日清晨,前往巴拉尔、肖特兰和布因前线阵地视察的山本五十六的座机, 遭遇到十几架P-38飞机的袭击,仅三分钟时间,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被击落。
两天后,日本搜索小队发现山本五十六端坐在飞机坐垫上,手握军刀,姿态威严,绶带和勋章都完好地挂在身上。
此时山本五十六的身体已经开始腐烂知谨,日军根据他左手少去的两根手指,以及他口袋里的小笔记本确认他就是山本五十六本人。
山本五十六的身体上共被击中两颗子弹,一颗子弹从后方射入,穿透了左胸,一颗子弹从颧骨打进,又从太阳穴穿出,这两处弹伤证明山本五十六在飞机坠落之前已经死亡。
那么山本五十六为何还能保持着端坐的姿势呢?
原来飞机坠落后,机上一名叫高田的军医还活着,为了维护山本五十六最后的体面和尊严,他把已经死亡的山本五十六摆放规整。
高田最终也因伤势严重,在救护人员到来之前失血过多而死亡。
山本五十六此次出行的行踪怎么会暴露呢?作为仅次于天皇和东条英机首相的日本第三号人物,山本五十六的去向应该属于高度机密,他此行的路线也由他本人制定,那么是谁泄露了机密呢?
山本五十六原名高野五十六,因为他的父亲高野贞吉56岁时才生下他,故而得此名。29岁时父母双亡,后过继给了他母亲的娘家,改名山本五十六。
17岁时,山本五十六考入军校,毕业后就在装甲巡洋舰当了一名见习枪炮官。21岁时在日俄战争中被炸成重伤,左手的中指和食指被炸飞,因此得了个“八毛钱”的绰号。
山本五十六喜欢出入烟花之地,那里的艺妓修指甲是按手指收费,一个指头一毛钱,正常人修指甲刚好一元钱,而山本五十六少了两个指头,只好收八毛钱,久而久之,艺妓都称他为“八毛钱”。
最终这个绰号被传入军营,成为山本五十六最大的笑料。
山本五十六32岁时,从日本海军大学校毕业,期间还去过美国哈佛大学学习。45岁时担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 他是偷袭美军珍珠港和发动中途岛海战的谋划者。
1942年4月18日正是美国轰炸东京的纪念日,时隔一年,怎样让这个日子更具有特殊性呢?美军领导人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同时也在寻找机会。 恰在此时山本五十六要去视察前线基地,时间巧合到令人难以置信 !
1943年初春,“伊号作战”结束之后,为了鼓舞士气,山本五十六决定抽出一天时间,去巴拉尔、肖特兰和布因等前线基地视察,为了保证此次出行的顺利,他规划了详细路线。
这些路线用机密电报发送到前线基地,但让日军没想到的是丛猛敏,这份日军自以为很难破译的乱码电渗枝报,被美军截获,并在几个小时之后成功破译了出来。
时任美国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兼太平洋舰队司令的切斯特•尼米兹,决定趁机干掉山本五十六,因为干掉他等于摧毁了日本的战神,对日军会造成最沉重的打击。
尼米兹的想法也得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同意,他授意尼米兹,行动时要注意美国形象, 要对截获日军情报一事严格保密,干掉山本五十六也要做伏击的假象!
1930年4月18日凌晨,担任伏击山本五十六座机任务的美国第339战斗机中队,一切准备就绪即将出发。
此次任务由中队长约翰•米歇尔亲自指挥,任务分成两组,一组由托马斯•兰菲尔领队的攻击组,有六架战机组成。另一组则是由米歇尔带领的掩护组,有12架飞机组成。
这18架P-38飞机均加装了大容量的机腹副油,为了避开雷达,飞机需要绕行,总行程627千米,飞行的时间大约两小时。
广袤的南太平洋上空,米歇尔率领的伏击组如大海捞针一样,在寻找山本五十六的机群。幸运的是他们竟然成功地发现了日军飞机。
为山本五十六护航的6架飞机,也发现了突然出现的十几架飞机,日军飞机紧急向上爬升,但已经来不及。双方飞机进入殊死搏斗,仅三分钟时间,山本五十六的座机便被击中。
此时靠近山本五十六座机的正是兰菲儿,他看着山本五十六的飞机坠落,便紧急返航,在中途他向驻扎在瓜岛的总部报告:“ 我打下了山本! ”
随后着陆的兰菲儿受到最热烈的欢迎,他成为击毙山本五十六的英雄,得到了晋升,并荣获了最高荣誉国会勋章一枚。
但是为了不暴露美军破译日军密码的机密,兰菲尔被紧急送回了美国,他所获得的荣誉也没有公开。
为确保伏击山本五十六的战斗详情不被泄露,美军警告所有参战的将士必须守口如瓶,否则将接受军法审判。
1960年山本五十六座机被美军击落的话题,重新被提起,美军截获情报的事情也众所周知。击毙山本五十六的兰菲儿,他的战斗回忆经过遭到了质疑,因为导致山本五十六死亡的子弹是从后方射入,而兰菲尔在飞机右侧。
1975年,日本东京航空博物馆实地考察山本五十六坠机地点,发现他的座机两个机翼都完好无损。这说明在飞机右侧攻击的兰菲儿并没有打中山本五十六。
在后来调查中发现,兰菲尔的僚机雷克斯•巴伯正处在山本五十六座机后方,正是他给了山本五十六致命一击。
1997年3月,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巴伯才是击毙山本五十六的真正英雄。
究竟是谁击毙了山本五十六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美军339战斗机中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干掉了日本最出色的统帅山本五十六,有力地打击了日军士气,让日本投降更近了一步。 他们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斗赢得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
❼ 1942年,八路军规定:不许随意捕杀汉奸!司令员还拒绝解释原因
抗日战争期间出现的大批数典忘祖、为虎作伥的汉奸,其危害性比鬼子更甚,故而每每成为抗日军民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然而到了华北敌后抗战最为艰苦的1942年,八路军鲁中军区却出台了一项规定:不经军区批准,不许随便捕杀汉奸特务。
这条规定出台后,在军民中引发了轩然大波。然而,签署这个命令的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舜初却拒绝解释原因。非但如此,1945年日军投降后,老百姓们擒获鲁中著名的汉奸特务林洪洲时,准备将其绳之以法时,鲁中军区敌工部还出面将其“保”了下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1942年鲁中军区出台的那项“奇葩”规定,目的是为了保护打入日伪内部的我方情报人员。而在当年在山东地区臭名昭著的林洪洲,其真实身份是受鲁中军区敌工部派遣,渗入日军特务机关核心圈的“余则成”。
林洪洲本名郭善堂,在八路军山东纵队刚成立那会儿,曾加入过第4游击支队的募集队,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后来,随着山东纵队整编的深入,为减轻人民负担,募集队编制一再缩减,很多人被精简回家。其中大多数是老弱病残,或是因为这样那样的情况不太适宜继续留下的人,但也有不少人是敌工部门着眼于长期斗争而预伏下的“闲棋冷子”,郭善堂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因为募集队主要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并不实际参加对日伪作战,所以队员们身上的“红色”印记相对较浅,精简回家后很快则局就能淡化抗日经历,重新回归百姓生活。加之因宣传工作需要,募集队队员大都头脑灵活、能说会道、擅长交际,这对于打入日伪内部也是十分有利的。
1941年年底,已经精简回家一段时间的郭善堂受鲁中军区敌工部派遣,化名林洪洲,潜入泰安当起了街头擦鞋匠,并很快弄到了张“良民证”。此后,他在同为精简回家的原募集队队员侯希机的帮助下,开始为日本浅石洋行收购散布在民间的铜钱,运回日本作军工原料。
这个浅石洋行不仅是个日本掠夺我国资源的经济单位,而且还是日军驻山东部队特务机关的一个情报站。勤快的郭善堂不仅收购铜钱的业绩突出,而且平时乐于和洋行里的日籍人员打交道,甚至加入了日伪组织的“青年会”,很快就引起了以洋行经理为掩护的日本特务浅石的注意。鲁中军区敌工部还隔三岔五弄几张过期的《解放日报》让郭善堂交上去,浅石认为这是研究八路的重要资料,故而将他认为“很有培养前途”的郭善堂引荐给了日本军山东部队参谋长山田。
机灵的郭善堂顺利通过了山田对他的考察甄别,成了他麾下的中国籍特务。山田派给郭善堂的第一个任务,是想办法到鲁中根据地内部插“钉子”。为此,鲁中军区敌工部在我地方政权内特意虚拟了一个灰色角色,以配合郭善堂的潜伏行动,并紧一搭、慢一搭地通过郭善堂这条线给山田送去经过我方严格筛选、真假掺半的“情报”,进一步巩固郭善堂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
很快,山田招募了一个“对皇军忠诚而又很有办法的林桑”的消息在日军内部传开了,不但济南日本宪兵队将郭善堂纳入正式编制,驻济知态南的日军特务机构梅花公馆、泺源公馆、南新公馆、鲁仁公馆也竞相给郭善堂发聘书。一时间,郭善堂竟成了日伪方面炙手可热的“红人”,不仅能打骂伪军官兵,甚至还能当面顶撞日军下级军官。不过,在中国百姓中,“林洪洲”这个名字可就臭大街了。不知有多少恨得牙痒痒的热血人士必欲除之而后快。
在虎穴中混得风生水起的郭善堂并没有忘却初心,他日夜与魔鬼们周旋,想方设法通过联络员将获得日伪政治、经济、军事情报传回根据地。有一次,郭善堂的联络人之一,同样以汉奸特务身份打入日伪内部的李庆亭在传递情报途中,遭遇我鲁中泰西公安分局伏击身亡。由于郭善堂等人的真实身份只有鲁中军区敌工部的少数负责人掌握,而且我军这些“余则成”们的信息在任何我方文件中都寻不见踪迹,因此抗日军民都误以为铲除了一个危害甚大的汉奸特务,为此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然而,鲁中军区敌工部为此却是有苦难言。故而在向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舜初详细汇报来龙去脉后,军区才出台了本文开头所说的孙猛让那项令军民们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的“奇葩”规定。
就在李庆亭被误杀后不久,郭善堂又不顾个人安危,送回了日军正调集兵力,准备分别从蒙阴和大汶口分进合击突袭李家楼子,妄图一举打掉我泰宁军分区指挥机关的重要情报。这份情报得到了我方从其他渠道获得情报的印证,因此预有准备的我军顺利粉碎了日军这次志在必得的突袭行动,并毙伤日伪军数百人。
气急败坏的济南宪兵队四处寻找泄密源头,最后竟将郭善堂也给逮了起来,什么老虎凳、辣椒水、电刑都给他用上了。理由是他们认为这位“林桑”平日里不嫖不赌还不抽大烟,做派和其他汉奸大不一样,因而怀疑他“暗通八路”。不过,机敏的郭善堂通过受审时的察言观色,正确判断出日军并没有掌握关于他真实身份的确凿证据,故而无论受到如何残酷的折磨都一口咬定自己是无辜的,宪兵队抓错人了。
郭善堂就这么硬生生扛过了整整一周的审讯,以至于宪兵队队长山本不得不怀疑自己“神经过敏”,最后不得不亲自向“林桑”道歉,并摆酒压惊。活着走出“阎王殿”后,郭善堂又受山本派遣前往东都镇活动。
虽说此时鲁中军区已经出台了未经军区批准不能随意捕杀汉奸的规定,但这规定只对我方党政军机关、部队有约束力,广大对此“想不通”的百姓却不太买账。结果,郭善堂在东都镇意外地遭到痛恨汉奸的当地农民暗算,被打成重伤,差一点就丢了性命。不过如此一来,反倒打消了日军对他尚存的一点怀疑,从此对他信任有加。郭善堂也没有因为“里外不是人”而心灰意冷,而是继续积极地为党工作。他不仅积极搞情报,而且还利用日军对他的信任,积极营救落入敌手的我方重要干部,并多次设计处置叛徒。
有一次,冀鲁豫军区敌工部部长武思平潜入济南活动时不幸被捕。但武思平扛住了审讯,没有出卖组织和同志,也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是坚称自己只是个与八路军有往平的生意人,此次是受八路之托来济南采购根据地紧缺物资的。
组织上获悉武思平被捕后,动用各种关系展开营救。其中就包括指示郭善堂借参加审判的机会,将组织上制定的营救计划传递给武思平。郭善堂成功完成了任务,并取得了武思平的信任。武思平随后依计而行,假装表示愿意前往济南集贸市场指认八路军物资采购人员,以此“将功折罪”。刚开始,日军对武思平严加防范,在指认现场及往返途中布下了大批特务。但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几天下来日方的监控渐渐松懈下来。武思平遂在我方营救分队的接应下成功脱离监控特务视线,顺利返回了根据地。
不过,革命队伍中并不全是武思平、郭善堂这样的意志坚定者。1943年,曾任泰安县县委副书记兼县委组织部部长的刘根明,因乱搞男女关系之事败露,害怕受到组织处理而叛变投敌,向泰安日本宪兵队队长宾川供出了大量我方机密,致使根据地遭受重大损失。
于是,像《潜伏》中的廖三民一样,郭善堂也很快收到了鲁中军区敌工部的“除虫”指示。一天,带着特务队在集市上四处晃荡的郭善堂与鲁中军区敌工部人员合演了出“双簧”。“目光如炬”的郭善堂在人群中揪出了一个八路军,当场从他身上搜出了封信,然后在押解过程中故意制造机会让其成功脱逃。最后,郭善堂只得“悻悻地”带着这封信找宾川队长复命。
这出戏演得颇真,随行的汉奸特务们都没瞧出破绽,个个在宾川面前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如何奋力追捕,奈何集市上人太多,八路又太狡猾,以至于功败垂成。宾川拆开信一瞧,发现是鲁中军区敌工部负责人写给刘根明的,祝贺他迅速取得了日军信任,并表示已经收到了他发回来的情报,勉励他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胜利。
刚开始,宾川并不十分相信这封信的内容,因为刘根明供出的根据地机密已经得到了证实,而且根据他提供的线索日方也捕杀了我方几个重要干部,如果刘根明真是“假投降,真潜伏”,那八路军方面下的本钱也未免太大了些。况且这信得来的过程太过戏剧性,内容也未经过加密处理,怎么看都有些“小儿科”。
不过,宾川虽然将信将疑,但却架不住郭善堂在一旁“拱火”。于是,宾川决定给刘根明上刑,算是考验考验他。可还没等日本宪兵动真格的,这软骨头就熬不住了,立即顺着审讯者的口风编瞎话,说自己是受鲁中军区敌工部派遣打入日军内部的。不过,他同时表示自己要真心悔过,为“皇军”效犬马之劳。
既然当事人自己都招了,宾川也就深信不疑了。于是,他要求刘根明作“双面间谍”,给根据地送假情报。但刘根明出了审讯室就后悔了,觉得一切都与自己原先预想的不一样,如今落得两面不讨好,里外不是人。于是,他悄悄给鲁中军区写了封悔过信,请求同志们宽恕,今后愿意竭诚为人民做事,以求立功赎罪。
从这一点来说,刘根明还真不是做“双面间谍”的料。他也不想想,自己都“招”成那样了,日本人会不监控他吗?于是,刘根明的悔过信不出意外地被宪兵队截获了。这一次,日本人直接将他做战俘处理,塞进闷罐车运往东北挖煤服苦役,从此不知其所终。虽说此次“除虫”行动没能让刘根明立刻毙命,但如此结局也将其危害性降低到了最低限度,我方目的也算达到了。
郭善堂的真实身份,直到抗战胜利,1945年,当不明真相的群众愤怒地要惩办他这个汉奸时,八路军鲁中军区敌工部才对外公布:这是自己人。解放战争时期,归队的郭善堂担任了我山东军区政治部保卫部科长,继续在隐蔽战线上为党和人民工作。解放后,组织上出于各方面考虑,让郭善堂改名罗国范,继续留在军中做保卫工作。他的最高职务是北京军区保卫部部长,上世纪80年代以副军职待遇离休。
2021年10月7日,这位传奇特工离世,享年102岁。
本文作者:殷杰,“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❽ 朱德总司令
他的名字叫起来很响宴碰稿亮,在中文中这两个字正好是红色的品德的意思。
他貌不惊人,是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想铁打的一样。
他也许有五十三四岁,但每次都说五十六了。他同现在这位夫人结婚后就不再记年龄了。这位夫人是个骨骼粗壮的农村姑娘,枪法高明,骑术高超,自己领导过一支游击队,把吵桥受伤战士背在身上,大手大足像个男人,身体壮实,作战勇敢。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德总司令。
他是一个战术高超的军事家和革命家。在南方的这些年月里,朱德指挥全军打了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
在中国没有见到过任何可以与朱德统帅长征的杰出领导相比的情况。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的,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雄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
难怪中国民间流传他有各种各样神奇的本领:四面八方能够看到百里以外,能够上天飞行,精通道教法术,在敌人面前呼风唤雨,迷信的人相信他刀枪不入,不是无数的枪炮弹药都没有能打死他吗?也有人说他有死而复活的能力,国民党不是一再宣布他已死亡,还详细的描述了他死去的情况吗?在中国,许许多多的人都知道朱德的大名,但是不论对谁来说,这是这十年历史中不可磨灭的名字。
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打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他的夫人康克清在谈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说,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他说话非常朴实,不忙的时候就帮助农民种庄稼。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他喜欢运动,但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喜欢开玩笑。他一般没有脾气,但打仗时却要发怒,总是在前线指晌孝挥,没有受过伤。
朱德具有诚实可靠的品质。他远道跋涉,到上海、北京、柏林寻找共产党,可以看出,他日后成为三次革命领袖所具备的自发精神和坚定目标。
他和毛泽东是两个孪生天才,许多中国人把他们看作是一个人。毛泽东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冷静的政治头脑,朱德是他的热烈的心,以行动赋予了它生命。他们的联合不是互相竞争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他没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能接受命令,也能发布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
他是一个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人,他的名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