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种蘑菇需要什么条件和设备
蘑菇,又称食用菌、食用蕈菌、食用真菌,是指具有食用价值的子实体的大型真菌的统称。食用蘑菇广泛分布于地球各处,在森林落叶地带最为丰富。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迄今为止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食用蘑菇,学名为双孢蘑菇,通称为蘑菇。概述目前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室内床栽、玉米或大豆与平菇间作、塑料大棚栽培、常温常规生化高温反应熟化及防污双重处理改良培养料免蒸无感染栽培平菇的国际领先技术等。室内床栽普通蘑菇的种植场一般需要生产设备有,温棚,加温器,冬季需要供暖设备,具体设备设施如下:菇房建造可把现有的空房、地下室等,改造为菇房。有条件的也可以新建菇房。菇房应坐北朝南,设在地势高、 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菇房大小以房内栽培面积20平方米为宜。屋顶、墙壁要厚,门窗安排要合理,有利于 保温、保湿、通风和透光。内墙和地面最好用石灰粉刷,水泥抹光,以便消毒。另外,可建造简易菇房,即从地面 向下1.5—2.0米的半地下式菇房。为了充分利用菇房空间,还可在菇房内设置床架,进行栽培。床架南北排列,四 周不要靠壁、床架之间留60厘米宽的走道 。上下层床面相距50厘米,下层离地20厘米,取上层不要超过窗户,以免影响光照。床面宽不超过1米,便于管理。床面铺木板,竹杆或秸秆帘等。平菇间作1. 栽培时间:在6月末三遍地铲趟完毕,在玉米或大豆地垄沟种菇。因玉米或大豆在7—8月份枝叶生长茂盛,封垄较好, 垄沟湿度大,正好适合平菇子实体生长。2. 培养料:选用整轴玉米芯或整捆豆秆,用2%石灰水浸泡24小时捞出,控出多余水分,备用。3. 栽培方法:栽二垄,空一垄为作业道。首先将垄沟清理一下,然后铺一层整轴玉米芯或豆秆,撒一层菌种,再铺一层 料,再撒一层菌种。最后用脚踩实,上面覆盖2厘米厚土或覆盖地膜。4. 管理:接种20天后,菌丝长满培养料。如果天气无雨,较干旱的地区,可浇一次重水,一周左右就能出菇。管理方法 及采收同前。平菇生料栽培1、菌种选育,精选优良菌种2.菌种活化及一级菌种制备菌种活化:将平菇菌种挑取菌丝接种到PDA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20—25℃条件下恒温培养,待菌丝长满斜面后备用。一级种制备:将活化好的菌种转接到PDA斜面上,20—25℃条件下恒温培养,制成一级菌种备用。3.二级菌种制备固体培养基:玉米芯55%,木屑30%,麸皮10%,玉米粉5%,石膏1%,石灰1%培养基制备:按二级培养基配方制备二级种培养基,含水量55%-60%,装瓶高压蒸汽灭菌备用。接种培养:将长好一级菌种截取相同大小菌快接种到固体二级菌种培养基中,25℃条件下恒温培养。4.三级菌种制备固体培养基:玉米芯77%,麸皮20%,生石灰1%,石膏1%,糖1%培养基制备:按三级种培养基配方制备三级菌种培养基,含水量55%-60%,装袋高压蒸汽灭菌,备用。接种培养:将长好的二级固体菌种接入到干重500g的菌袋中,菌袋含水量60%,接种量为每瓶接一袋。20-25℃条件下恒温培养。5.制作出菇菌袋(生料栽培)栽培袋配方:玉米芯80%,麸皮15%,生石灰4%,石膏1%,多菌灵0.1%生料栽培培养基制备:按栽培袋培养基配方制备菌袋,含水量55-60%。接种培养:将长好的三级菌种,10%接种量接种到生料栽培袋种,发菌培养,25—30天菌丝长好后,进行出菇管理,观察记录各个品种的品质及产量。平菇生料栽培的工艺相对简单,出菇菌袋不需要进行灭菌,平菇具有耐碱力,用生石灰提高PH值控制染菌率,但不宜过量,当PH值超过10的时候会影响抑制正常的菌丝生长,所以加入4%的生石灰,使培养料的PH值在8—10左右即可,石膏在平菇培养料种的作用是增加钙质,稳定PH值,加多了也会对菌丝生长不利。6.出菇期间的管理(1)出菇菌袋开始现小菇蕾的时候,温、湿度非常关键,平菇属于低温品种,出菇期间温度应在15—18,湿度保持在70以上,如果在刚现小菇蕾时温、湿度保持不好,会导致小菇蕾干枯死亡,(2)光线不宜过强,保持有散射光即可,(3)必须注意按时通风,防止染菌,塑料大棚栽培可按东西走向作畦栽培,也可与高杆蔬菜(黄瓜、豆角架中间的垄沟内)间种, 也可作菌砖栽培,还可以用塑料袋栽培。培养料的调制、播种、管理同前。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棚内温度变化较大,需要根据气候变化,注意调节温度。当气温偏高时,白天盖上草帘,以免太阳照射而增温;傍晚揭去草帘,并打开通风窗上的薄膜,以降低棚内温度。当气温降低时,白天揭开草帘,利用日照增温,晚上盖好草帘,关严通风窗,以利保温。
⑵ 蘑菇是在室内种吗,30平米投资多少钱,可以盈利多少
蘑菇可以室内种植。30平米一般需要投资6000元左右。
⑶ 我家有个大阳台,想蘑菇室内种植,但不知道怎么种
首先应该保证阳台通风换气要好。可以种植多种蘑菇品种。例如平菇,金针菇,茶树菇,香菇,猴头菇等等,可以根据季节气温变换品种。具体技术可以登录江苏食用菌网。那里有很多蘑菇栽培的技术资料和视频。可以参考一下。
⑷ 怎样室内养蘑菇
黑木耳在养菌期间要求暗光和近似恒温。接种后第1~4天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6~28℃,这样可促进菌种迅速复活;第5~12天室内温度以25~26℃为最好;12天后温度应控制在23~25℃。养菌室的门窗用黑布遮光,上架的菌袋用纸覆盖,以避免光线和温差刺激,有效地防止养菌期在袋内壁过早分化耳芽。为保证养菌室有足够的氧气,室内每天要换气2次,每次20~30分钟。经过接种后的料袋称为菌丝体或叫菌袋。它是子实体生长的物质基础。菌丝体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菌袋培育期需40~60天,这期间称为发菌和养菌阶段,具体做法如下:
(1)菌袋排放培养室应预先消毒,方法可参照接种、消毒的要求。菌袋进房后,长袋的采取卧倒排放,或“井”字形交叉重叠排放。短袋和瓶栽应立式排放。早春接种,因室内气温低,可把袋子集中重叠放在1~2个架床上,用薄膜围罩,发菌2~3天,使之增加袋温,加快菌丝定植,然后分开排放。(2)调节适温黑木耳菌丝生长对温度的要求,应按照不同的生长阶段分别掌握。
①萌发期:即接种后15天内,室内温度头3天以26~28℃为宜,使菌丝在最适的环境中加快吃料,定植蔓延,占领培养料,造成优势,减少杂菌污染,但不宜超过30℃。从第四天起至15天内,随着菌丝的生长发育,袋内温度逐渐上升,一般袋温会比室温高2℃,因此要把室温调节在25~26℃。
②健壮期:第16天起至35天,是菌丝分解吸收营养能力最强阶段,菌丝舒展、旺盛、健壮,新陈代谢加快,袋温继续升高,室温以23~24℃为宜。
③成熟期:即35天之后,菌丝进入生理成熟阶段,即将由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室温以18~20℃为宜。要掌握好温度,必须在室内挂温度计,随时观察温度变化。调节温度的办法:在农村尚未普遍使用空调的情况下,主要靠门窗的开关。山区早春接种发菌气温低,可关门或用炭火升温。若是烧煤,应设排气筒,以防止二氧化碳危害菌丝。关门增温时,一定要注意通风,此时温度下降,关门后仍可升温。(3)控制湿度菌丝培育阶段要求室内干燥。空气相对湿度应在55%~65%之间,后期不超过75%。两天湿度大,除随时打开门窗,加大通风量和增加通风次数外,可在培养室的地面撒些石灰粉,以降低空气相对湿度。(4)宜暗避光菌丝培养阶段要求黑暗环境,因黑木耳菌丝一接触光线,就容易形成耳芽。如果菌丝在生理成熟前出现耳芽,对产量有影响。为此,要把门窗用黑布遮挡,但要保持通风良好。当菌丝长到离袋瓶底85%~90%时,可提前2天进行暴光,诱引耳芽的形成。(5)通风增氧黑木耳是好气性菌类,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要求空气新鲜,以保证有足够的氧气维持正常的代谢作用。为此,必须注意每天通风换气1~2次,每次30分钟,以促进菌丝生长。
⑸ 室内蘑菇种植技术
建议在学之前,先到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上了解一下食用菌方面的知识, 有视频,有专家,有资料,你可以参考一下,希望会你有所帮助。
⑹ 关于蘑菇种植培训
蘑菇种植这个东西其实简单,经过他们的培训,基本的操作是会的。然而他们的培训收钱几千元,我觉得不值。这行业的钱其实没有传说的那么好赚,非常辛苦。
搞这个行业的基本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
我都自己种植了许多,在家里或者小规模的生产。
当然我不是培训出来的,我是视频学习,加上我亲自到大棚种植的农民那里参观、看他们如何管理。
你要是有心,可以跟个种菇农民交朋友,给他几百元或者请客吃饭、几条便宜香烟就够了。你学到的东西(包含市场的情况)比去学习班要多得多。呵呵 祝好运
⑺ 室内蘑菇种植产值怎样
室内栽培蘑菇,要求一定的设施,如房屋、床架等。在种植过程中,培养料和土粒的搬运又大大增加了菇农的种植成本和大量人工,并且菇房由于年年种菇,房间内杂菌、害虫的密度增大,消毒灭虫工作稍有疏忽,会造成蘑菇减产,质量降低。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土地的管理,要大规模发展食用菌,建设标准化的蘑菇房将会遇到较大困难。因此,将蘑菇种植由室内向室外发展成了今后大规模种植蘑菇的方向。 重庆沙坪坝区蘑菇生产基地的菇农,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成功地在闲置的冬季稻田种植,其产量达到每平方米7~9千克,而且设施简单,成本低,病虫害少,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用工量。种植蘑菇后的菌渣,就地处理,又成为稻田的有机农家肥,创造了良好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其栽培措施是:
1.选地搭棚 稻田种菇是利用水稻收获后闲置的冬水田来种植蘑菇。当水稻在散籽后,排干稻田水,开始整地作厢有:2沟3厢式,中厢1.5米,边厢1米,厢沟宽0.3米,深0.3米,长度10~15米;3沟两厢式,厢宽1.5米,沟宽0.3米。作厢时,将沟中的田地挖出,垒在厢边上,形成土埂,用以挡住培养料。厢沟又作操作人员的走道和排水之用。 在厢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撑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间用大竹竿连接成顶梁。用地膜覆盖顶梁,拉直两边成自然的三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麦草用重型夹成大毛扇靠放在顶梁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经过顶梁后,两边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两头,用草帘遮光。棚外应做好四周的排水沟。
2.培养料的发酵 培养料的配方与室内种菇相同。可采用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室外二次发酵法不用燃料加温,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温来达到二次发酵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方法是用砖、石做垫墩,高约20厘米。在热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一个床架,做成宽1.5米,长不定的基座。把经过前发酵的料堆,调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调pH值到7.8~8。然后将培养堆在基座上,预置木棒或竹成通气孔。料堆成高0.8~1米,通气孔作成丁字形,当料堆好后,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内空气交换之通道。用0.5%敌敌畏或三氯杀螨醇喷雾料堆表面杀虫。再在料堆四周用竹搭成一个简易的框架,离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贴到培养料上影响发酵。最后罩上薄膜。料堆在薄膜严密封闭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阳光增温,加上料堆中积累的发酵热,使料堆温度迅速上升到62℃以上。 当高温结束后,每天降温1~2℃,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控温在50℃左右,6~7天发酵结束,最后将温度降到45℃以下时,就可把料搬进人字棚。
3.铺料与播种 在料进棚前两天,用0.5%的敌敌畏对栽培床进行全部喷雾杀虫,作好培养料进棚的准备。 培养料进棚铺在床面时,料含水量掌握在63%~65%,用手捏有1滴水为宜,料pH值7~7.5,无氨味。铺料厚度在13~17厘米,边铺边拌,力度均匀。料铺好后,应用温度计测定料温,若料温在28℃以下是老谋深算可以播种。播种多使用班次粒种,每瓶种可播0.7~0.8平方米。播前操作人员将手、工具和菌种瓶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播种时,用菌种的2/3撒于培养料的表面,然后用手翻拌到料的踣,再将余下1/3的种撒于料面,并用干净木板轻轻压实。
4.发菌及出菇管理 播种后的3天内,紧闭人字棚,棚两头用草帘遮严,保温保湿,以促使菌种萌发和吃料。3天后,晚上可以适当掀开棚两头,通风换气。15天后,料内菌丝基本长满,就可以覆土了。覆土采用湿土拌砻糠。分次将粗土、细土均匀覆盖在料面上。当菌丝长上土缝时,开始喷一次重水,促使蘑菇迅速长大,在整个了菇期间,对水分管理,采用轻喷勤喷,保持覆土湿度即可。 开春后,气温上升,注意增加喷水量,力争多出春菇,4月份整个稻田种菇结束,就可以拆去人字棚,菌渣撒入稻田,667平方米地的菌渣可撒2700~3300平方米地。菌渣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增加稻谷产量,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稻田种菇,是一项开发稻田资源,引导农民致富的好途径。
⑻ 室内种蘑菇
你的投资环境不大。5000块以内就能打住。基本上什么蘑菇都可以种植的,因为我也是在一个60方的房间种植的,可是是挣不了多少钱的,真的
⑼ 本钱(加盟费)多少 哪里能学蘑菇种植技术
不知你是什么地方的。很大地方都可以学习到蘑菇种植技术。费用可大可小。以通过网络私信告诉你具体的联系方式。可以去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