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木马乐队主场 和木玛是同一个人吗
是啊,他是乐队主唱兼吉他手
木马乐队
Muma
木马乐队是由医生、诗人和火车司机的儿子于1998年3月在长沙初组,4个月后正式在北京成军。主唱兼吉他手木玛是个非常有才气的家伙,在美院混迹多年的经历使得他创作的作品充斥着很强的画面感和空间感,其首张同名专辑《木马》的封套设计创意即出自其手;贝斯曹操在三人中年龄最大,为人沉默,却有着精良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音乐理念;鼓手胡湖和鲁迅出生在同一个地方,虽然他这辈子成为文豪的概率比较低,但从多方面来讲,他却很有希望在若干年后成为他的家乡除孔乙己和茴香豆之外又一个让大家可以作为谈资的项目。
木马乐队1998年底签约于Badhead,后转签于摩登天空。1999年,乐队首支单曲“没有声音的房间”收录在合辑《摩登天空3》中,以其低调唯美的曲风被众多乐评人所津津乐道,同年12月底,乐队首张同名专辑《木马》正式在中国内地发行,成为对中国乐迷影响最大的“哥特”风格乐队。2001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键盘手冯雷的加入,使乐队在音乐上更加丰富饱满。2002年4月,乐队的首张EP《Yellow Star》由摩登天空发行。
关于木马,似乎可以说的太多,所有敏感或者痛楚仿佛都可以得到他们温热平静的抚慰,也似乎所有忧伤的气质都可以从他们中感觉到,他们永远是那样的低调,就象曹操总是在演出中背对着观众,就象木玛在演出中总是旋转和摇晃。突然好象明白了他们名字的意义,象童年一样的温柔的回忆,象木马一样的晃动。
⑵ 咨询关于木玛的疑问
木玛原名谢强,湖南株洲人,年龄应该30往上走。
木马乐队是由医生、诗人和火车司机的儿子于1998年3月在长沙初组,4个月后正式在北京成军。主唱兼吉他手木玛是个非常有才气的家伙,在美院混迹多年的经历使得他创作的作品充斥着很强的画面感和空间感,其首张同名专辑《木马》的封套设计创意即出自其手;贝斯曹操在三人中年龄最大,为人沉默,却有着精良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音乐理念;鼓手胡湖和鲁迅出生在同一个地方,虽然他这辈子成为文豪的概率比较低,但从多方面来讲,他却很有希望在若干年后成为他的家乡除孔乙己和茴香豆之外又一个让大家可以作为谈资的项目。 木马乐队1998年底签约于Badhead,后转签于摩登天空。1999年,乐队首支单曲“没有声音的房间”收录在合辑《摩登天空3》中,以其低调唯美的曲风被众多乐评人所津津乐道,同年12月底,乐队首张同名专辑《木马》正式在中国内地发行,成为对中国乐迷影响最大的“哥特”风格乐队。2001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键盘手冯雷的加入,使乐队在音乐上更加丰富饱满。2002年4月,乐队的首张EP《Yellow Star》由摩登天空发行。 关于木马,似乎可以说的太多,所有敏感或者痛楚仿佛都可以得到他们温热平静的抚慰,也似乎所有忧伤的气质都可以从他们中感觉到,他们永远是那样的低调,就象曹操总是在演出中背对着观众,就象木玛在演出中总是旋转和摇晃。突然好象明白了他们名字的意义,象童年一样的温柔的回忆,象木马一样的晃动。
详情参见木马乐队贴吧。
⑶ 木玛乐队的主唱声音问题(了解木马的进)
作为MUMA的歌迷,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MUMA主唱谢强,湖南人,没有更换过。
木马是他们以前的组合的名字,出过一张《果冻帝国》的唱片,及EP若干,颇有成就,但近来罕被谢强提起,可能那段经历里有不愿回忆的不愉快因素吧。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木玛&third party,是谢强解散木马后重组的乐队,但其实 third party中也有原木马的成员,解散重组的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现在在公开场合谢强已经自称“我们是third party”,木玛一词逐渐淡漠了。
木马时期的音乐风格我觉得偏向哥特,因此声线厚重低沉,加之录音效果粗糙。
木玛&third party时期音乐走向流行,风格更多元,甚至有歌剧、前卫的成分在里面,因此声音比较真实。
其实两个时期的我都喜欢,主要是源于对谢强的喜爱啦。不过针对风格而言还是早期的哥特后朋风格更合口味。
谢强主页:
http://blog.sina.com.cn/mumakingdom
⑷ 木玛&THIRD PARTY成员的资料
木玛乐队
介 绍:
“木玛”乐队的成员是医生、诗人和火车司机的儿子,木玛(吉他/主唱)、曹操(贝司)、胡湖(鼓)三个人最初于1998年3月在长沙初组“木马”,4个月后正式在北京成军,并且跟“舌头”、“散伙的虫子”等相当一批晋京乐队一起散落分布于京城的西北角一处叫西北旺的地方。
主唱兼吉他手木玛是个非常有才气的家伙,他的记性似乎不太好,但在美院混迹多年的经历使得他创作的作品充斥着很强的画面感和空间感,另外他们的同名专辑《木马》的封套设计创意也出自他的脑袋;贝司手曹操在3人中年龄最大,其实也才24岁,他不太爱说话,但是他为人太好了;鼓手胡湖和鲁迅出生在同一个地方,虽然他这辈子成为文豪的概率比较低,但从多方面来讲,他却很有希望在若干年后成为他的家乡除孔乙己和茴香豆之外又一个让大家可以作为谈资的项目。
在跟“木马”签约之前,“摩登天空”的老板沈黎晖先听了他们的四五首作品,然后就决定跟他们签约了。那会儿是1998年底,记得当时沈黎晖说过,做“木马”不一定能赚钱,但他还是要这样做。
时隔半年之后,“木马”开始进棚录制他们的第一张专辑《木马》。对于专辑中的作品都运用了哪些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这个问题,曹操回答说:“这个不好说,因为都不是特别明显。你如果说重金属是有重金属,但又不完全是;朋克也有,但也不是很明显。我们把各种音乐风格作为一种素材,而不是单纯地做某一种东西。我们不是想做特别狭隘的那种音乐,比如你玩重金属就只玩重金属,你玩布鲁斯就只玩布鲁斯,我们就是把所有的手法都拿来用,不管它是什么。”
这张《木马》专辑的制作人是“老炮儿”骅梓,不知道“木马”怎么评价,木马说,“因为我们没有经验,有些录音方面的事儿不太了解,他比较有经验嘛,所以就来跟我们一块儿做。但是我仍然觉得找骅梓做制作人是一个误会。”——Why?
“因为我觉得制作人在制作一张专辑的时候太重要了,但是他首先得了解你的这种音乐,”木玛接着说,“我们是在自己录完了一首歌,出了很多问题的时候,公司才派他来当制作人的。我们的音乐已经排成型了,骅梓他来了以后只是在录音方面做些监听的工作。我想他对我们这种音乐类型的把握也不是很熟悉,听完他的专辑再听我们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曹操跟着补充说:“说他是制作人吧,可其实骅梓在音乐上没怎么干涉我们,音乐主要就是我们自己控制了,骅梓主要是在一些技术和经验上给我们把把关。我们的合作还算比较愉快。”对于发表出来的《木马》这张专辑里的作品,木玛认为绝对是有一些缺憾。各方面原因造成的,尤其是经验上和专业上都没达到很好。而具体到作品风格、内容等问题,木玛说:“这些东西不是很好说,歌这种东西不太能解说。还是以后大家有机会听了自己去想吧。这张专辑没有放得多大,青春嘛,完全就是一种状态。”
在“木马”眼里和他们的作品里,青春是一种什么样子?灰暗的?颓废的?
“不是,”木玛说道,“主要是我们对这种东西的看法,作为我们个人来说处在这种环境里的状态——焦虑吧。”
“主要就是那段时间的一种状态。”胡湖插话说。
木玛接着补充:“比较复杂,就像那种季节交换时候的心情。而生活里面不一定完全就是这样的。他们生活里面还是挺简单的。基本上的活动就是排练、演出、呆在家里。也没有要为了生活所迫去酒吧演出挣钱,生活上的苦难就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他们三个人不住在一起,“以前在地下室的时候一起住过,一起排练,”木玛不无留恋地回忆说,“有时候一排就排到晚上10点多钟吧,我们也不知道,所以我们就希望我们的歌能够特别长,有一种律动,我们特别迷恋那种东西。”
“木马”坦言他们对于唱片作为一种商品的商业性并不排斥,木玛说,我们对于知名度没什么看法,因为我们生活当中就没有体现出任何这种东西带来的好处,当然在心理上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而胡湖的补充显得很有意思:“就像你刚搬去一个新的地方住,没有什么人认识你,过两天小卖部的人认识你了,你就可以赊账了。”对于发了专辑之后会有怎样的期待这个问题,木玛认为,期待肯定会有,肯定希望好一点。“但是现实放在这儿,我估计不会很好,各方面的反应都不会很好。喜欢听摇滚乐的他会觉得我们这种东西不够摇滚、没有力量、不彻底;听流行的他又会觉得旋律什么的他理解不了、接受不了,所以我们是处于中间的。但是这张专辑对于我们意义非常大,因为第一次经历这么多事。”
胡湖说:“我们认为我们的音乐还是摇滚。只不过在国内可能很多人的意识还跟不上。”而曹操的话显得比较深思熟虑:“喜欢我们的音乐的人可能都会有相似的经历和感受,有过这种体会的人他们自然会喜欢。”
2007年秋天 乐队与非官方形式宣布解散 主唱木玛(谢强)签约汉亚文化 出版个人专辑《丝绒公路》 贝司曹操准备单干 而鼓手和键盘则自谋出路
以后 不会再有木马的存在 有的或许是木玛
⑸ diss马东、凭封信获《后来》改编权木马是什么宝藏乐队
“花钱乐夏,米未女孩,木马乐队向大坏蛋发出挑战!马东是个大坏蛋!”
某乐队居然在《乐队的夏天2》的舞台上,面对面diss马东,发泄他们的不满?
想必前奏响起,那魔性的几句“马东!马东!” 就能让屏幕外的观众乐得合不拢嘴。这究竟是什么宝藏乐队啊?
对于那些在《乐队的夏天2》上才认识了木马的观众来说,对这个乐队初亮相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主唱木玛了。
于是木马给原曲作者写了封信,自我介绍时称木马中文发音听起来像恋人亲吻脸颊发出的声音“muma”,其实名字的意思是小孩子喜欢玩的摇动木马。
信件的最后木马请求道 :“请不要拒绝这支有着恋人亲吻声音一样名字的摇滚乐队” 原曲作者看完应该很开心,回中文邮件说谢谢,祝木马有个好成绩,并提供翻唱版本授权。
⑹ 温岭木玛儿童摄影把我小孩周岁照搞砸了 要求退预付款2000
找媒体投诉啊 电视台最好
⑺ 木玛的评价
这张《木马》专辑的制作人是“老炮儿”骅梓,不知道“木马”怎么评价,木玛说,“因为我们没有经验,有些录音方面的事儿不太了解,他比较有经验嘛,所以就来跟我们一块儿做。但是我仍然觉得找骅梓做制作人是一个误会。”——Why?
“因为我觉得制作人在制作一张专辑的时候太重要了,但是他首先得了解你的这种音乐,”木玛接着说,“我们是在自己录完了一首歌,出了很多问题的时候,公司才派他来当制作人的。我们的音乐已经排成型了,骅梓他来了以后只是在录音方面做些监听的工作。我想他对我们这种音乐类型的把握也不是很熟悉,听完他的专辑再听我们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曹操跟着补充说:“说他是制作人吧,可其实骅梓在音乐上没怎么干涉我们,音乐主要就是我们自己控制了,骅梓主要是在一些技术和经验上给我们把把关。我们的合作还算比较愉快。”对于发表出来的《木马》这张专辑里的作品,木玛认为绝对是有一些缺憾。各方面原因造成的,尤其是经验上和专业上都没达到很好。而具体到作品风格、内容等问题,木玛说:“这些东西不是很好说,歌这种东西不太能解说。还是以后大家有机会听了自己去想吧。这张专辑没有放得多大,青春嘛,完全就是一种状态。”
在“木马”眼里和他们的作品里,青春是一种什么样子?灰暗的?颓废的?
“不是,”木玛说道,“主要是我们对这种东西的看法,作为我们个人来说处在这种环境里的状态——焦虑吧。”
“主要就是那段时间的一种状态。”胡湖插话说。
木玛接着补充:“比较复杂,就像那种季节交换时候的心情。而生活里面不一定完全就是这样的。他们生活里面还是挺简单的。基本上的活动就是排练、演出、呆在家里。也没有要为了生活所迫去酒吧演出挣钱,生活上的苦难就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他们三个人不住在一起,“以前在地下室的时候一起住过,一起排练,”木玛不无留恋地回忆说,“有时候一排就排到晚上10点多钟吧,我们也不知道,所以我们就希望我们的歌能够特别长,有一种律动,我们特别迷恋那种东西。”
“木马”坦言他们对于唱片作为一种商品的商业性并不排斥,木玛说,我们对于知名度没什么看法,因为我们生活当中就没有体现出任何这种东西带来的好处,当然在心理上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而胡湖的补充显得很有意思:“就像你刚搬去一个新的地方住,没有什么人认识你,过两天小卖部的人认识你了,你就可以赊账了。”对于发了专辑之后会有怎样的期待这个问题,木玛认为,期待肯定会有,肯定希望好一点。“但是现实放在这儿,我估计不会很好,各方面的反应都不会很好。喜欢听摇滚乐的他会觉得我们这种东西不够摇滚、没有力量、不彻底;听流行的他又会觉得旋律什么的他理解不了、接受不了,所以我们是处于中间的。但是这张专辑对于我们意义非常大,因为第一次经历这么多事。”
胡湖说:“我们认为我们的音乐还是摇滚。只不过在国内可能很多人的意识还跟不上。”而曹操的话显得比较深思熟虑:“喜欢我们的音乐的人可能都会有相似的经历和感受,有过这种体会的人他们自然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