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连锁经营的发展趋势
连锁经营在世界的发展
1859年第一家颇具规模的连锁商店市由乔治·F·吉尔曼和乔治·亨廷顿·哈特福特在纽约创办。
1865年,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 首创连锁经营式分销网络。从此雄霸美国市场。
20世纪50年代,麦当劳、肯德基引入连锁经营体系,公司得到迅速发展同时完善连锁经营业态。
20世纪60-70年代,连锁经营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冲破贸易保护主义的篱笆,从美国向世界各地蔓延。
1963年,日本成立了第一家连锁经营性质的连锁店--不二家西式糕点咖啡店,开始抛弃传统的直营式连锁经营业态。
70年代以后,日本的连锁经营以零售业和饮食业为中心迅速发展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连锁经营体系。
从80年代,全球连锁经营飞速发展,美国几乎每6.5分钟就有一家连锁店开业;马来西亚、新加坡连锁经营已上升为这些国家的国策。连锁经营的基础理论连锁经营最早出现在美国,第一家颇具规模的连锁商店市1859年乔治·F·吉尔曼和乔治·亨廷顿·哈特福特在纽约创办的大美国茶叶公司,在六年时间内,该公司发展了26家正规店,全部经销茶叶。在1869年更名为“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到1880年时已经发展到100多家分店的规模了。在同一时期的另一家通过连锁经营取得成功的公司是“胜家缝纫机公司”,它于1865年开始采用“特许经营”分销网络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收到很好的效果,迅速打开产品销路,成为该行业的领导者。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这一经营形式在世界各地得到迅速推广,尤其是日本的连锁店的发展速度更为惊人,以7—Eleven为例,1974年5月,日本的7—Eleven第一家本土便利商店在东京都江东区开张,到2003年时,7—Eleven的本土商店的总店数达到10000家,2005年5月,它在广东省开出中国内地的第200家店。
连锁经营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内地,中国连锁经营的起步应该是皮尔·卡丹专卖店在1984年落户北京。连锁经营的概念及分类连锁经营的概念 连锁店 连锁店是指经营同类产品或服务的若干企业,在总部的领导下,通过规范化经营,实现规模效益的经营形式和组织形态。对于连锁店的规模,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法律规定:欧美一般认为连锁店至少要有10家店铺。 连锁经营是经营同类产品或服务的若干经营单位,以同一商标、统一管理或授予特许经营权方式组织起来,通过对企业形象和经营业务的标准化管理,共享规模效益,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经营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连锁企业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连锁经营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当前最为常见的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集中程度来划分,包括:直营连锁、自愿连锁、特许连锁。直营连锁又称正规连锁,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连锁形式,也是连锁经营的基本形态。它是指连锁公司的店铺均由公司总部全资或控股开设,在总部的直接领导下统一经营。总部对各店铺实施人、财、物及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统一经营。
2001-2005年,是中国连锁业发展最快的几年。其中前四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的平均年店铺增长率达51%,年销售增长率达38%。连锁业快速发展的几年,也是政府管理部门探索连锁行业管理、连锁企业深入思考和实践发展模式的几年。
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2.0%。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5095亿元,增长13.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2082亿元,增长11.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56589亿元,增长12.6%;餐饮业零售额8887亿元,增长17.7%;其他行业零售额1701亿元,增长0.4%。
连锁经营在中国火爆起来,连锁经营已遍布整个第三产业的几乎所有行业,特别是被广泛地应用于服务业领域。 连锁经营正迅速成为中国最具获利能力的投资方式和创业途径。中国发展连锁经营的时机正在成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最富有潜力的连锁经营市场。
㈡ 中国连锁经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经营规模化、人才匮乏化、行业多样化、业态丰富化、地域差异化、扩张跨区化、资本多元化。
㈢ 连锁店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1年度中国特许经营投资景气调查”结果日前发布。景气调查旨在对特许经营在新一年的发展走势进行预测。年初,协会对国内78家特许总部、24位加盟商和7位业内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发现,2011年,加盟店的增速将基本保持在10%以上,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将加盟开发速度设定在20%以上。被调查企业普遍认为,人工成本和房租上涨是今年的最大难题,而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则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增长的主要手段。 在调查涉及的45个行业、业态中,特许总部和加盟商关注度高的行业和业态包括儿童教育培训、网上购物、汽车养护美容、经济型酒店、速递/物流、便利店、汽车租赁、家政服务、婴幼儿用品零售、中式快餐、火锅、休闲饮品、美容美体和房屋中介等。 儿童消费和服务市场被普遍看好。儿童教育培训已连续三年被特许总部、加盟商和专家一致首推的最具发展潜力且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业;婴幼儿用品零售业务也被特许双方视为具有潜力和投资价值的行业。 今年最具成长性的前10位中,网上购物排名第二,上升幅度最大。虽然纯粹的网上零售商还较少涉足实体连锁的开发,但实体连锁进军互联网已成流行趋势,目前影响网上购物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诚信和规范的缺失,本次调查也反映出特许领域在此问题上的共识。 受益于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快递服务业也被推选为最具成长性前10位行业,但目前连锁经营方面还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 以汽车养护美容和汽车租赁为代表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业也得到业内人士的青睐,汽车养护美容的发展前景和投资回报水平都位列第三,但市场的不规范问题也较为突出。 家政服务是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行业,但家政服务连锁的盈利能力,还没有找到突破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家政服务的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餐饮业是推动特许加盟发展的主要力量,火锅、中式快餐和休闲饮品是其中最活跃的部分。在本次调查所涉及的餐饮业8个细分业态中,火锅的投资回报处于领先,中式快餐的发展潜力最大,休闲饮品则孕育着整合机遇。 经济型酒店与便利店仍然被投资人看好。但投票结果显示,经济型酒店、便利店与房屋中介未来将最可能发生并购重组。这几个行业的连锁化程度相对较高,在发达城市的网点密度和竞争程度已接近白热化。便利店的投资回报水平在被调查的45个行业和业态中处于低水平,房屋中介受房地产政策的影响,经营压力骤增,市场进入洗牌阶段。并购和整合会成为近期上述行业和业态的热点和看点。 美容美体、化妆品专卖也是特许企业较为关注的行业,一是其发展前景和投资回报被看好,二是该领域不规范现象也较为突出,特别是消费安全。 本次景气调查还发现,特许企业对开拓海外市场的热情空前提高,已有15%的特许总部在海外开店,更有30%的企业计划招募海外加盟商。在网上零售业务开拓方面,已有三分之二的特许企业建立了网上销售平台,其中绝大多数企业的网上销售额都在总销售的10%以下。对私募股权投资,由于看好本土资本市场的高市盈率,特许企业更青睐本土PE。 参考: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
㈣ 分析连锁店及超级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想扩大经营连锁当让是最佳选择!如今竞争这么激烈,超市综合了各种物质资源。前景无限好!
超市也可以连锁经营啊!沃尔玛,家乐福。
㈤ 连锁经营在中国有哪些地方在发展
连锁经验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发展,通常在于零售服务业(超市,饭店,蛋糕店等)
㈥ 在中国目前最好最新的连锁便利店模式和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景感觉还是可以的
㈦ 中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前景
发展历程: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没什么所谓的连锁零售业,改革开放后,在上海,广州等等出现了外资的。
在我国,超级市场被引入始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1983年1月3日,中国第一家超级市场在北京市海淀区开业,那时购买者几乎都是外国人。2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去超市购物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外资大举入侵,我国的资本市场在转变。同时我国的零售业开始发展,有的由国企支持,或者由国家支持。
沃尔玛、普马、家乐福、麦德龙、百盛等无数个国际顶尖商业巨头充斥中国大陆超市经济的态势下,中国大陆也出现了一些超市,如郑州的亚细亚。
现状:
从资本来看,外资控制了中国零售业的绝大部分,这是大超市,而且小超市也是这样的。我在上海,上海的alldays,family mart,keide可的等等也是由大超市控股的。
正因此,有人说,我国的消费终端被外国人控制了,定价权也由他们说了算。从现在最新的资料看,国家在布局零售业区域规划,在西部地区,要经过国家规划局同意,对于大的超市来说。
其实是一种限制,在东部大城市的超市,正在发生一些小的转移。
未来前景:外资超市的存在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改变。正如外资化妆品牌一样,也如外资合资汽车一样。
但出于国家利益考虑,一定会改变现状,至于如何改变,可能会因为国家利益博弈而产生改变。有一点可以确定,一定会从西部开始收回消费终端,拿回商品定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