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加盟的时候和加盟的品牌拥有者产生了纠纷应该怎么样解决啊
当合约终止时,对加盟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取回保证金。此时,总部会检视加盟者是否有违反合约或是积欠货款,同时,总部可能会要求加盟者自行将招牌拆下,如果一切顺利且无积欠货款,总部即退还保证金。但若是发生争议时,是否要拆卸招牌往往成为双方角力的重点。某些总部甚至会自行雇工拆卸招牌,加盟者遇此情况,需视招牌原先是由何者出资而定。若由加盟者出资的话,那么招牌「物」的所有权就应归加盟者所有,总部虽然拥有商标所有权,但不能擅自拆除。若真想拆,就必须透过法院强制执行,如果总部自行拆除,即触犯了毁损罪。
⑵ 加盟纠纷一般都是谁赢
加盟商与加盟公司相比在加盟纠纷诉讼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1、加盟合同的条款对加盟公司有利。加盟合同都是加盟公司预先提供的格式版本,加盟商在签订加盟合同时没有修改的权利,加盟公司早已在加盟合同中写明了对自己有利的条款。
2、加盟纠纷的管辖法院在加盟公司所在地。加盟公司在加盟合同中预先写好了,起诉必须在“甲方所在地”或“合同签订地”,也就是在加盟公司所在地法院管辖。加盟商往往都是异地加盟,如果要起诉加盟公司,必须异地起诉,付出更多费用和时间。而加盟公司在本地应诉,以逸待劳。
3、加盟公司诉讼经验更丰富。加盟商作为个人,可能是一生中第一次打官司去法院。而加盟公司面对许多加盟商,加盟纠纷诉讼只是加盟公司日常业务,是公司运营的正常工作。
4、加盟公司是团队,加盟商是个人。人力、物力、财力,无论从哪一方面讲,加盟公司都比加盟商个人有优势。
5、加盟合同纠纷案件,法律上定义为“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案件,属于知识产权案件,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民事纠纷案件或合同纠纷案件,有特殊的法律规定,审理程序更为复杂。相对没有任何经验的加盟商个人而言,参加诉讼更为困难。
(2)加盟商和品牌商的纠纷扩展阅读:正是基于上述情况,国家制订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等三部法律法规用以规范加盟公司,保护加盟商。?(网站可查看加盟合同纠纷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依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
特许人和被特许人应当在特许经营合同中约定,被特许人在特许经营合同订立后一定期限内,可以单方解除合同。
⑶ 各位帮帮忙啊关于商家与加盟方的责任问题
你要是把问题问的更明白就好了。
一般来说这个名称应该是 品牌商与加盟商。
品牌商是产品总部。
加盟商是地方代理商。
个人认为,如果品牌商有统一的店面要求,有统一的装修要求。加盟商全部按照装修了。那么如果出现意外,应该品牌商有重要责任。如果加盟商没有完全按照品牌商的要求做,出现了意外,品牌商应该有一定责任,因为没有监管到位。
那如果品牌商没有店面与装修要求,出现意外只是加盟商的责任。
⑷ 加盟店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加盟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当事人可以先行协商,协议优先;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有关组织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有仲裁的可以仲裁;没有仲裁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⑸ 如果早教机构中品牌方与加盟方是加盟关系,不是直营关系的话,加盟方涉及合同违约诉讼,品牌方有责任吗
品牌方有责任。这个相当于民事中挂靠关系. 加盟方属于挂靠人,品牌方属于被挂靠人。当挂靠人与第三人发生纠纷时,挂靠人和被挂靠人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在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体系中,尚无明确的规定,仅就如何确定诉讼主体作出了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也仅对类似情况下如何确定诉讼主体作出了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三条规定:“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挂靠集体企业并以集 体企业的名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在诉讼中,该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与其挂靠的集体企业为共同诉讼人。”第五十二条又规定:“借用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盖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银行帐号的,出借单位和借用人为共同诉讼人。”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可以推定:当挂靠人挂靠在被挂靠人名下以被挂靠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交易,如果第三人与挂靠人产生纠纷,第三人可以以挂靠人和被挂靠人为共同被告,一并追究其连带责任。
⑹ 加盟了某一个品牌,现在出现纠纷,如何处理
诉讼没有任何优势
合同,肯定是捍卫自己的利益
我也是一个品牌加盟商,当我读到合同要求供应商(维护您的利益吗?)
他们说这是如出租公寓房东肯定要自己保护自己的利益。
你说什么...
平静,平静的,不告诉钱过不去。
如果你不想做合同项下的图片。
⑺ 招商加盟纠纷应该怎么进行处理
法律分析:招商加盟纠纷的处理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可以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申请仲裁解决,或是其法院诉讼解决。招商加盟目的就是推动商业或者经济的发展,当然这其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纠纷也是经常存在的,要学会主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努力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双方都能得到经济利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第四条 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⑻ 加盟店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属于合同纠纷,可以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三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⑼ 加盟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目前,为了能够快速开店,很多人会选择以加盟的方式经营,如果因为加盟合同产生纠纷,应该怎么处理?首先,要了解清楚特许人是否具有法律规定的资质和履约能力,是否尽到信息披露的义务。按照《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规定,特许人须为合法成立的企业,有成熟的经营模式、经营体系和指导加盟方经营的能力。特许人在合同签订前,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尽到信息披露的义务,使加盟人充分了解加盟经营情况及风险。如果特许人不具备相应条件、能力,或者未尽到信息披露义务,甚至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信息,加盟方有权撤销或者解除合同。再次,要看合同约定内容是否合法,是否公平合理,特许方是否尽了提醒、说明、告知的义务。大多数加盟合同都采用格式条款,如果合同约定不公平或者未向加盟方提醒、说明,损害加盟方合法权益的,加盟方可以主张无效、撤销。如果特许人未依照合同约定履行相关义务,加盟方可以要求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或者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此外,为保护加盟方权益,法律赋予了加盟方在合同签订后的合理期限内反悔,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加盟方可根据需要选择协商和解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双方纠纷。
【法律依据】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商业特许经营(以下简称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下称特许人),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以下称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作为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七条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并具备为被特许人持续提供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等服务的能力。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
⑽ 加盟商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在加盟维权领域,加盟者退费的理由一般是多种多样,退费的情形也是个案不同,但是对于退费的情况,基本上可以分为未开店经营和已经开店经营两种情况。未开店经营前面已经讨论过就很多次,那么实务中,很多加盟者实际上是已经开店经营的,客观上来说也只有实际开店经营才能具体了解到加盟企业的品牌资源、服务能力等情况,那么很多加盟者困惑,特许加盟后已经开店了,还能够主张退费么?
目前特许加盟在我国主要城市其实已经比较繁荣,因此也产生很多纠纷,笔者看到很多律师也在做这方面的业务,对退费问题往往持非常乐观的态度,其实笔者作为较早从事这一领域办案的律师,在办理大量案件的基础上,可以客观的说:已经开经营的加盟者退费还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有基础的法律事实,也需要有专业的诉讼经验的律师才有可能成功退费。一般而言,笔者认为在开店经营后要想退费,一般有如下情形:
1、是根本违约。根本违约的认定是比较苛刻的,很多加盟者认为掌握了加盟企业的某些违约情形,就可以退费,这是错误的,一般而言根本违约,应当是违反主合同义务,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根本违约来主张退费,往往需要专业的合同催告和解除程序,否则很难主张,笔者在合肥办理的三起特许加盟纠纷案件,就是利用根本违约来主张退费,最终诉请都得到法院支持。
2、是违反信息披露义务且影响合同目的实现。这也是比较常见的理由,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违反信息披露义务,一般是在审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较多的城市的法院更倾向于适用,比如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有一些地域的法院裁判思路比较保守,是不轻易轻易适用的。这里也要纠正一个误区,很多加盟者甚至笔者看到很多不负责任的律师宣传,认为加盟公司只要存在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就可以退费,这也是错误的,这里有一个严格的限制,就是需要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才可以。比如笔者在天津办理两起的案件,就以加盟公司未能尽到信息披露义务导致加盟者产生错误判断,影响合同履行从而支持解除合同的诉请。
3、出现和僵局的情形。主要是由于客观现实情况导致合同履行出现了僵局,一般而言,这种情况的出现,适用于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比如余律师在 山东青岛办理的酒店类加盟案件,法院支持了合同僵局不利于经济原则的观点,从而判决解除合同,支持退费。
4、是存在欺诈等可撤销的情形。
5、是不可抗力因素。
6、不具备成熟的经营资源,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因此,加盟后已经开店经营再主张退费,此类情况较为复杂,建议遇到此类情况,应当及时咨询律师判断是否符合上述条件,如果不具备上述情形,笔者一般不建议轻易提起诉讼。
合肥余智明律师在国内是较早一批代理加盟案件的律师,在全国各地代理过大量加盟案件,具有专业的办案经验,相关法律问题可以咨询余律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