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火鍋店的注意事項
開火鍋店的八大注意事項
一、如何選址:開一般的小吃店類的小店,應該選流動人口多的地方,如果是開飯店、火鍋店應該選居住人口比較多的地方!
二、開之前要充分了解周邊的消費水平,定價要合理。
三、裝修:裝潢很有學問,如果你開的是麵食、小吃之類的小店,特別是在車站,碼頭開這類的小店裝修不能夠太好,中檔偏下最好。總之,清爽就行!如果是開火鍋店,通風很重要。還有就是燈的選者,麵食店應該選者白色的燈,火鍋和小炒應該選者暖色的,這點相當重要,不要問為什麼?久了你自然就知道了!
四、開店規模:關於規模,首先要看周圍的人氣怎麼樣,不過建議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要盡量大點。特別是要比同地區同類型的店的規模要大!如果是資金不足的話建議你放棄!也不要問我為什麼,這裡面涉及的東西就太多拉,以後慢慢和大家扯!
五、關於主料和輔料,主料不要用太好,不過也不要用太差的。這點不用問為什麼吧。但輔料,就是佐料啊什麼的,一定要用最好的,特別是火鍋的輔料一定要用最好,不要怕貴!
六、關於前期的宣傳,特別是開大點的店,或者火鍋店前期的宣傳很重要!可以提前15-20天就開始宣傳,最好是發動自己的員工去宣傳就可以拉,就沒必要上報子或者電視拉!宣傳的方式:建議定做紙巾發放,很便宜的不超過2角一包,再加請周圍社區的老年秧歌或者腰鼓隊,沿著周邊宣傳幾天!
七、用人:這就是給個位老闆和准老闆們的建議了,堅持優點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則。不過建議你不要過於依仗某個人!
八、充分把握周邊的消費心裡,就拿火鍋來說比如在郊縣地區要突出的是菜品分量,味道要突出麻辣鮮,在市區等較繁華的地段應該突出菜品的花色、樣式、味道以鮮味回甜味,和其他特色味道為主!
2. 低成本小吃創業有什麼
1.麻辣燙。製作簡單,菜品豐富多樣,人均20以內,面對大眾消費群體,是個不錯的選擇。
2.煎餅或者手抓餅,選擇廠區附近,早上上班人挺多,有的趕時間匆忙買早餐,如果賣得好一早就是300,成本也就幾千元左右。出品速度很快,操作也較為簡單,成本實際上不大,主要是面和油,加雞蛋或者香腸另加錢,成本2元以內,單個售價就能達到4-6元了。
反正低成本的小吃挺多的,可以根據自己城市,地域的特色小吃去了解。以上這些都適合在路邊賣,特別是流動小攤位,沒房租壓力,但不管做什麼小吃還都是需要技術的,口味,衛生,口碑做出來了才能賺錢。利潤自然可觀了。
3. 在合肥開一家火鍋店要多少錢
你好,朝天門火鍋為您解答(以下回答,手打原創)。
影響火鍋店開啟整體費用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你城市級別,店面大小,品牌選擇,裝修定位風格等,都會影響到最終的開店費用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整體費用主要有幾個包括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門店租金(根據店面大小,地段,城市級別等)
裝修設計(根據裝修風格,定位等因素有關)
品牌授權(品牌專屬使用,維護,策劃等加盟費)
物料費用(火鍋店硬體,軟體等)
運營費用(底料,食材,備用金等)
總的來看,一家火鍋店開店費用最大的環節就是門店租金與裝修費用,總費用則跟上述諸多因素相關,但如果你在合肥開,按照200平的大小計算,整體開店費用應該是在50-100左右。
以上,原創回答,請同行勿復制轉發(否則舉報),如滿意望採納。
4. 連鎖餐飲的餐飲模式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穩定快速增長,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明顯提高,餐飲市場表現出旺盛的發展勢頭,餐飲消費成為拉動全年消費需求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
幾年的發展顯示:排名靠前的餐飲企業大多都是連鎖經營。我國餐飲企業開始重視品牌優勢的塑造,注重企業規模的擴大,注重利用連鎖經營和特許經營的方式進行擴張,市場的需求中體現出科學飲食的時尚中國大型餐飲連鎖經營尤其是直營連鎖業務發展勢頭強勁,快餐、送餐外賣、火鍋連鎖店、團體供餐發展迅速,連鎖經營已經成為許多地區餐飲業的主導經營模式。以快餐業為例:西式得有肯德基、麥當勞等;中式的有廖排骨、真功夫、永樂大王等;中西式的有澳德士、樂而美等 1、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 由於中國百勝餐飲集團是外資企業,所以小肥羊連續三年(2002-2004)是中國餐飲百強中當之無愧的「中國冠軍」。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創建於1999年8月,到2004年底擁有三個全資控股子公司、五個分公司、一個物流配送中心、六個省級總代理(代理八個省)、六個市級代理、703家連鎖店。公司直營及特許連鎖經營的「小肥羊火鍋店」遍布了全國32 省市(包括香港地區),2003年進入海外市場,在中國香港、美國及東南亞等地開設了六家連鎖店。幾年來陸續獲得「全國餐飲企業百強第二名」、「中國成長企業百強第一名」、「中國營銷創新獎」、「內蒙古名吃」、「中國名火鍋」、「中國企業500 強」等三十多項榮譽,入選2005中國成長企業100強,位列餐飲企業第一,成為「2006中國最具影響力財富企業」。
2、天津狗不理包子飲食集團 加盟店因管理疏散嚴重損害「狗不理」品牌形象,狗不理的眾多特許加盟店「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包子已經分明不是那個包子。據報道,顧客已經對北京、河南等地的幾家「狗不理」連鎖店的服務非常不滿。由於原天津「狗不理」授權旗下的連鎖加盟店使用「狗不理」品牌並簽訂了長期「牌匾費」合同,造成大量無形資產流失,嚴重影響了「狗不理」品牌形象。新天津狗不理為了重塑形象採取了重要舉措,下令提前收回在全國范圍內70多家加盟店的經營許可權,准備將加盟模式改為直營模式。 利潤及市場
中國餐飲業一直保持高速發展的狀態,2011年我國餐飲收入突破2萬億元。2010年度我國餐飲百強企業營業額為1395.84億元,比2009年度餐飲百強營業額增長了11.69%,佔2010年全社會餐飲收入的比重為7.91%。2010年度百強企業直營店資產總額346.36億元,直營店利潤總額超過60億元,直營店從業人員約28.74萬人。
從經營業態來看,餐館酒樓、快餐送餐以及火鍋類企業依然是百強榜單中的主力軍,占據了84個席位,與2009年度相比多了4個席位。前10強涵蓋了除西餐外的所有業態,火鍋類企業依然是前10強企業中的佼佼者,占據4個席位,緊隨其後的是餐館酒樓和快餐,但從前50強來看,餐館酒樓類企業多於火鍋類企業。快餐類企業雖然從前10強和前50強的席位數來看,不及火鍋及餐館酒樓類企業,但上榜企業的營業額總和高居榜首,佔百強企業營業額的比重接近40%,比餐館酒樓和火鍋類企業的佔比約高出了15個百分點。
2011年百強企業中火鍋業態營業額321.26億元,佔比23.02%。連鎖經營在中國的歷史還是比較短,只有二十幾年的歷史,但是連鎖經營在餐飲服務領域的魅力和功能作用已經不容置疑的,全國百強餐飲企業當中90%都是連鎖經營,連鎖企業通過現代工藝的加工提高了食品的加工速度,並且能夠適應大規模市場的需求,有效降低了成本。
5. 火鍋種類介紹
火鍋的種類有很多,比如:重慶人習慣叫「火鍋」,廣東一帶叫做「打邊爐」,寧夏直接稱作「鍋子」,而江浙地區叫為「暖鍋」,北京則稱為「涮鍋」。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國的火鍋花色紛呈,千鍋百味,下面我羅列一部分來看看你都吃過嗎。
北派有:老北京火鍋,內蒙肥羊火鍋,東北白肉火鍋,山東肥牛火鍋,羊蠍子火鍋,羊湯火鍋等;
老北京火鍋
銅鍋涮羊肉是老北京地道的火鍋吃法,它對器具和食材的選用非常講究,銅鍋、清水、涮鮮羊。吃起來就一個字兒:「純」!湯底用的是清水,頂多放蔥姜;羊肉的鮮味純,可不像吃羊肉凍卷,那可是新鮮羊肉手切片,用筷子一提溜,變色後撈出。
川系火鍋,四川火鍋,魚頭火鍋,串串香火鍋、重慶火鍋等;
重慶火鍋
提起重慶第一就會想到火鍋,重慶是火鍋的發源地,重慶火鍋最大的特點就是麻辣,又麻又辣,據說重慶每六家餐館中有五家都是火鍋店,一件事物對人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成為其日常,火鍋很明顯已經成為重慶人民的日常。
粵系火鍋:海鮮火鍋,粥底火鍋,豆撈火鍋,潮汕牛肉火鍋,豬肚雞火鍋,鈣骨火鍋等;
潮汕地區是廣東省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的統稱。地域面積並不廣闊。拿小城汕頭來說,這里的海洋面積是陸地的五倍。然而,牛肉火鍋卻打敗了海鮮,一舉拿下潮汕美食扛把子的地位。
雲系火鍋:菌菇火鍋,臘排骨火鍋,黑山羊火鍋,滇味火鍋,酸湯魚火鍋等;
貴州的酸湯是用清米湯或糟辣椒發酵而成的,帶著渾厚的自然酸香。獨特的湯底,酸有酸的突出,辣有辣的講究,現宰的新鮮活魚煮在酸湯里,味道真的美極了!再加上糅合了湘西「蘸水」和川渝油碟的風味蘸醬,感覺一碗湯能幹掉一鍋飯!
江浙系有:菊花暖鍋,一品鍋,本地雞窩,什錦暖鍋,八生火鍋,三鮮火鍋等。
蘇杭一帶的菊花暖鍋,火鍋湯汁為雞湯或肉湯,並輔以肉、魚、雞等薄生片與菊花一起涮著吃,清香爽神,風味獨特。
其做法是將鮮菊花瓣浸泡洗凈後,再放入加有明礬的水中漂洗一遍,撈起瀝干備用。在火鍋中加入雞湯或肉湯之類的湯汁,煮沸後先將雞片、肉片、魚片等等生料投入,過1分鍾左右投入菊花瓣,再煮片刻然後就可以蘸汁食用了。芬芳撲鼻,別具風味的偶可是被視為火鍋家庭中之上品。
6. 我想問大家,我相信大家都吃過火鍋,你覺得火鍋有技術含量嗎
今日來探店, 美食 能解憂,我是小吃貨井顥,翻開某井的美味手賬,來回答下這個問題~[靈光一閃]
首先,某井吃過火鍋,火鍋應該是現代人很喜歡的食物體現方式之一了,川鍋九宮格、自助小火鍋、日式壽喜鍋……都是某井的最愛[可愛]
而火鍋需不需要技術含量,某井覺得是需要的哦~
[心]第一,底料。
鍋底料,永遠是一家火鍋店能不能長存的關鍵,很多人可能覺得那我購買了一個鍋底料後,這不就不需要技術了嗎?其實不然,每個城市的口味都不同,即使是加盟,難道不因為為了迎合人們的口味做下更改嗎?
[心]第二,菜品。
老字型大小,大品牌的火鍋店,一些羊肉牛肉真的是自己來弄得,這就很需要技術了呀。
[心]第三,蘸料。
現在多是自助蘸料了,其實很多好吃的火鍋店蘸料都是按份賣的,而某井也覺得這種更正宗一些,像我們吃老北京銅火鍋就是麻將腐乳韭菜花,四川九宮格就是油碟……這些可都是技術活。
[互粉][互粉]希望某井的答案能為您解惑~還有就是,世上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兩頓~[玫瑰]
火鍋其實是非常有技術含量的。火鍋好不好吃,重要的是在底料上面。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喜歡在超市裡面購買炒好的底料。比如海底撈的底料、名揚的底料,各種各樣的底料,五花八門。豐富了廣大想過火鍋癮的消費者的需求。
村夫當然是自小吃火鍋,其實自己購買的底料與火鍋店裡吃的火鍋,味道差別是非常大的,所以火鍋好不好吃,還看火鍋底料炒得好不好,村夫自己研究了一下吃火鍋如果才能製作出美味的火鍋底料。用四川話說就是巴適到板。
主料:火鍋底料一包、棒子骨300克
輔料:干辣椒20克、青花椒20克、八角2個、茴香4顆、香葉2片,生抽少許、生薑1個。
買的火鍋料味道都是適合大眾口味的,不辣不麻的。點都不過癮。所以要買回家後重新加工一下。
做法:1.熬制高湯。 將棒子骨放入鍋中開大火10分鍾,小火1個小時,熬制好棒子骨湯。
2.炒料。 炒鍋燒熱,放入植物油50克,待油溫後將生薑倒入鍋中包兩秒,再加入干辣椒、青花椒、八角、茴香、香葉爆香後加入高湯。 注意要溫熱,不然料會被炒糊喲。
3.放入料包。 鍋中湯燒開後,將買的火鍋料包加入到湯中,料包完全溶解後就可以裝入火鍋用的鍋具中,上電磁爐,燙各種菜餚了。
剛好之前有錄一個商業火鍋底料的視頻,您可以去看看,希望能幫助您
火鍋有技術含量嗎?
火鍋也分為南北東西地域的不同,人們說吃著火鍋也有不同。比如北京的涮羊肉,廣東的打邊爐,廣西的狗肉火鍋,福建江浙一帶的海鮮鍋。西北地區的羊蠍子火鍋,川渝地區的麻辣牛油火鍋。
火鍋當然有它的技術含量,存在眾多的火鍋裡面,技術含量最高的當然要數川味火鍋。不管是對原材料的嚴格挑選,香辛料配方的搭配,精心的炒制工藝,都是其他火鍋不能比的。
【辣椒搭配】二荊條,石柱紅,滿天星,子彈頭,新一代,這是川味火鍋常用的辣椒。
【花椒】四川茂文花椒,漢源花椒,陝西韓城花椒,甘肅武都花椒,金陽青花椒,川味火鍋常用的花椒。
【郫縣豆瓣】火鍋老豆瓣,火鍋紅油豆瓣。
【香辛料】普通火鍋,相信料的配比一般在七到八種,也有很多老火鍋不放香辛料,或者是放很少的全新料。某些所謂的大師,支撐自己的火鍋底料放二三十種香辛料,那都是扯淡。放二三十種不一定有七八中的香。
【牛油】川味火鍋不管是新派火鍋還是老火鍋基本都選用的是純牛油。
【技術含量】:辣椒的科學配比,煮燙辣椒的時間。香料的搭配,粉碎顆粒的大小,牛油煉制的溫度下豆瓣炒制的溫度以及時間。辣椒炒制的時間溫度,下花椒的時機以及香辛料炒制的時間。以上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技術實踐的沉澱。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火鍋現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變得越來越普遍了,它經常會出現在我們的家庭聚餐當中,因為一群人圍著一張桌子,吃著熱騰騰的火鍋,會感覺特別的熱鬧,氣氛烘托得特別足。也是因為這種特色,所以說火鍋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歡,尤其是它能夠自由的搭配食材,調配自己喜歡吃的口味。
不過在最近有一件事情卻讓大家特別的關注,就是咱們中國特別的 美食 ,卻在一檔節目當中公開的「diss」火鍋。他表示說,火鍋的文化和價值看起來都特別的單調,吃什麼東西都是直接往裡邊扔上一些煮熟就可以了。看起來確實很簡單方面的,但是真的提不上是有什麼重要的本身含義。他的這一句話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很多喜歡吃火鍋的網友都不幹了,尤其是重慶和四川人,更是表示不滿。
因為在他們的認知當中,火鍋的精華就是那個鍋底,一到鍋底想要做的好吃,得經過老師傅的手不斷的搭配調料,才能讓我們滿意。王小兵也覺得網友說的這句話是挺有道理的,然而面對這位 美食 家,對於火鍋的「diss」,我也忍不住要和中國網友站在同一戰線了,畢竟我對火鍋的喜愛程度也是相當高的。
如果想了解火鍋,就必須先了解它的 歷史 ,今天給大家講講吧。
火鍋遠可考究到戰國時期,在《韓詩外傳》中記載,古代祭祀或慶典,要「擊鍾列鼎」而食,即眾人圍在鼎的周邊,將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這可能就是最原始的火鍋吃法了。
而在北宋時期,吃火鍋蔚然成風,著名的學者林洪的《山家清供》里就記載了宋代火鍋的做法:
林洪訪問隱士,兩個人抓了一隻兔子,幾個人在桌上放個生炭的小火爐,爐上架個湯鍋,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醬、椒做成調味汁,等湯開了夾著著片在湯中涮熟,蘸著調味料吃。
後來到了清朝時期,火鍋故事中最富盛名的便是乾隆皇帝舉辦「千叟宴」了,乾隆甚喜火鍋,大宴四方,據說千叟宴上同時吃火鍋者達到5000人,光火鍋便有1500個之多;盛席之上,言笑晏晏,亦是火鍋之魅力,亦是大國之氣度。
現如今,火鍋亦是風流俱矣,在 美食 行業中占據極重要的地位,有人笑言,世上沒有什麼事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至於火鍋的發源地,也是多種多樣的說法,有人說是成都,有人說重慶,真是眾說紛紜,從我做 美食 這么多年經歷,和查找資料來看,發源地是在重慶江北。這是毫無疑義的,先說重慶火鍋的發源地江北,重慶火鍋屬於碼頭火鍋,那是因為當時的碼頭工人發明的,在哪個衣不附體的年代,吃不飽穿不暖是很正常的,碼頭工人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他們為了吃飽,就用那些牛羊肉豬肉的下水各種雜碎清洗干凈,加各種香料,花椒,麻椒、干紅辣椒、八角,桂皮等等香料,再用牛油爆出香味,煮的紅油滾滾,又下那些各種動物雜碎和各種青菜,大煮特煮,真有一鍋煮百味的氣勢,沒想到真是好吃的無法想像,以後這些大眾吃法,收到很多人的青睞,精明的小飯店老闆們,就開始做出更精緻的做法,後來就成了現在的火鍋,再後來又在整個四川傳開,又傳遍中國各地。所以重慶火鍋味道,屬於麻辣適度,鮮香味醇,熱情似火,紅油翻滾,滋味十足,底料越熬越辣,麻中帶辣,辣中帶麻,屬於重麻重辣重油味道。
民間還有流傳的說法有三種:第一種發源地在重慶江北;第二種:自貢鹽場;第三種:瀘州小米灘,但是這三種說法均未有確鑿材料證實,至今火鍋的起源尚無定論。不管發源地在哪個地方?愛吃好吃才是硬道理。
這下知道火鍋原來是一門學問了吧。
火鍋的種類繁多,大致分為四種:北京火鍋、重慶火鍋、粥底火鍋、粵式打邊爐火鍋,它們都是各有特色。
只是相對來說現在最出名的是重慶火鍋了,你或許以為火鍋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只要將菜丟下去煮熟就行了。
如果你抱著以上想法那可以說是大錯特錯了。不管是對於鍋底所需要的各種材料的選材,還是對於各種材料何時下鍋,所煮的時間,比例,甚至溫度的多少這些都是有學問的。
這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技術實踐的沉澱,這也是為什麼每個掌握其中獨家秘方的廚師會被高價聘請,而且在做的時候都是自己做,還不會讓老闆去看到。
當然有技術含量,火鍋底料的炒制,菜品的腌制等等
導語:我想問大家,我相信大家都吃過火鍋,你覺得火鍋有技術含量嗎?
是的,我吃過很多次火鍋,也經常吃火鍋。火鍋肯定是有技術含量的
火鍋的技術含量完全在製作火鍋底料的方法。例如:先用油炸香料,而且是分幾次炸,油溫多少?比例多少?具體製作流程,配料的原材選取等等,都比炒一道菜要麻煩技術要高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重慶人,經常吃火鍋,基本每月都會吃3-4次,我覺得火鍋是有技術含量的,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
第一,火鍋底料。這是火鍋技術含量高與低的關鍵。一家火鍋,底料不一樣,品牌,口味肯定都是不一樣的。重慶火鍋,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品牌火鍋,比如秦媽火鍋,德庄火鍋等,這類火鍋味道中規中矩,主要吃的品牌和環境。第二類,老火鍋,這類火鍋,環境可能一般,但是味道不錯,因此,很多地道的重慶都會選擇去吃老火鍋。
第二,火鍋的技術含量和位置環境也息息相關,有的網紅火鍋店,環境優美,因此會吸引很多回頭客聚會。
第三,有的火鍋店可能環境一般,但是有其特色,比如甜品有特色,菜品有特色,調料有特色,位置有特色,人氣旺等等,也會吸引很多本地,外地的小夥伴前去打卡。
第四,現在很多好吃的火鍋店,到了飯點一般都要排隊一兩小時,如果火鍋沒有技術含量,那麼每家店都一樣,為什麼大家寧願排隊也一定要去吃特定的火鍋呢?
綜上所述,我認為火鍋肯定是有技術含量的。
希望以上可以幫助到你,謝謝!
7. 火鍋有多少種類
我國的火鍋花色分成百鍋千類,著名的火鍋也有很多,
比如重慶的麻辣火鍋、純香名聞天下;
廣東的海鮮火鍋、蓋骨火鍋食而不膩,味美無窮;
還有北京的羊肉涮鍋,風味別致,吊人胃口。
此外,杭州的三鮮火鍋、湖北的野味火鍋、東北的白肉火鍋、香港的牛肉火鍋,
以及重慶的鴛鴦火鍋、子母火鍋、上海的什錦火鍋等,也風味別具、誘人饞涎,堪稱寒冬里的席上春風,為食客們所津津樂道。
8. 有沒有介紹全國小吃的網站。
http://www.tastenet.com.cn/each/place/default.asp?place=%D0%C2%BC%D3%C6%C2
去這個網址:飲食品網
有專門關於各地的特色小吃的介紹,覆蓋到世界范圍。
add:
全國105座城市特色小吃
1.台北:鴛鴦火鍋
很多香港藝人都為之瘋狂,據聞郭富城在離開時就把火鍋材料打包回去再過癮。火
鍋最重要的是湯底,有多少店就有多少種湯底,但沒有人知道湯底的材料和製作方法。
跟吃川菜一樣,火鍋的麻辣程度是分等級的,鴛鴦火鍋是一半辣一半不辣,任君選擇。
有別於其它火鍋的是,材料里不可缺少的是鴨血,還有豆腐、牛肚、牛什、雞肉等。價
格豐儉由人,摺合人民幣100元到上千元。
2.高雄:蚵仔煎
蚵仔高雄特產,是殼類海產的一種。先用線粉攪拌蚵仔,然後把雞蛋打散放油煎,
讓雞蛋包著蚵仔,像雞蛋餅一樣。
3.台南:炒鱔魚
台南特產。佐料有糖、鹽,以及九王,雖然用炒的做法,但魚依然可以保持鮮美,
還帶著淡淡的甜味。
4.香港:燒臘
燒臘包括燒鵝、乳鴿、乳豬、叉燒以及一些鹵水菜式。一般是先用秘制的醬汁腌制
一段時間再放到爐里烤,燒鵝、乳豬皮脆,肥美,口味略帶廣東人喜愛的甜味。深井燒
鵝、花田乳鴿是其中的「老字型大小」。廣東人逢年過節上香拜神都會帶上乳豬,電影
(視)開鏡也喜切乳豬圖吉利。鹵水菜式相對清淡,鹵水鵝掌(翼)、鹵水鴨腎等。
5.哈爾濱:得莫利燉活魚
哈爾濱郊區靠著馬路邊有一個叫得莫利的小村莊,村裡人在路邊上開了個小吃店招
待路上歇腳吃飯的過路人。把豆腐、寬粉條子和烏蘇里江里撈上來的鯉魚燉在一起吃是
老鄉們吃個熱乎的老做法。後來菜的做法不脛而走,傳遍了城裡的大街小巷。哈爾濱人
說:要是外地朋友不喜歡吃西餐和東北大菜,咱們吃得莫利燉活魚去。
6.大連:咸魚餅子
咸魚餅子從當地農村流入城市,現在所有小館子大飯店都吃得上。魚是秋天的海
魚,有棒魚也有黃花,巴掌長,放了姜蔥鹽腌,腌好了用油煎的焦黃。餅子是陳年的苞
谷面摻了豆面白面發的。把大鍋燒上水,餅子貼在鍋四周,想吃啊?等著熟吧!
7.梅州:客家釀豆腐
千年古城梅州,有「客都」之稱,中原人「衣冠南遷」到這里,不但帶來了讀書皆
上品的風氣,也形成了自己的飲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黃色,把豬
肉魚肉做成的餡「釀」入其中,放進蔥花,香油,盛在雞湯瓦煲內燜著,直到香氣四
溢。想來到了梅州的客家人一時無麥可包餃子,才創出如此美味。
8.齊齊哈爾:殺豬菜
過年了,村裡一戶人家殺了頭豬,這後腰腿的都是好東西,剩下的肥肉下水怎麼吃
?這就有了殺豬菜了:自家腌的酸菜做的血腸再加上肥肉原料就齊了。要好吃大肥肉不
能膩,要切成片放進過鍋里煮了過油,然後和酸菜、血腸一起燉。農村裡灶膛火映著大
娘的臉,鍋里放了姜蒜的燉菜煮得咕嘟,咕嘟。等這殺豬菜傳到了城市,城裡飯店加多
了工序,用足了料。
9.湛江:本地雞
湛江舊稱「廣州灣」,與茂名、陽江等地飲食習慣相通,湛江菜屬粵西菜之列講究
粗料精製,原汁原味。湛江本地雞一度風行廣州食肆。正宗的湛江雞選自湛江信宜縣吃
穀米和草長大的農家土雞,是生長速度慢或生下頭一窩蛋小母雞,這樣的雞肉質纖維結
實,易積聚養分。做好的雞外表金黃油亮,入口皮爽肉滑,香味濃郁,再加上一碟香油
蒜汁蘸料,「惹味」得很!
10.延安:羊腥湯
延安好吃的東西很多:洋芋擦擦甘泉豆腐子長煎餅,最應該嘗一嘗的是羊腥湯。羊
肉,羊雜加上作料熬的湯,原料做法簡單的很。圍著羊肚手巾的老鄉蹲在一起,手裡捧
著冒著熱氣的羊湯,在四季平均氣溫只有9攝氏度的延安,這個冬天不太冷。
11.西安:涼拌驢肉
驢肉具有補氣血,益臟腑等功能,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民諺。陝西關中盛產
馳名全國的「關中驢」。自清代咸豐年間起就有鳳翔臘驢肉,古時驢肉只有生熟兩種吃
法,現在又多了驢肉湯鍋和驢肉炒菜,加入了川菜和葯膳作法,肉美、味鮮。
12.湘潭:毛家紅燒肉
毛家菜因毛主席故鄉而聞名,毛家紅燒肉主席贊不絕口。正宗的毛家飯店位於湘潭
韶山沖,這里的紅燒肉選的是五花腩,把五層三花的肚腩肉用冰糖八角桂皮先蒸再炸後
入鍋放豆豉作料,做法非常講究和復雜。做好的毛家紅燒肉色澤金黃油亮,肥而不膩,
十分的香潤可口。
13.廣州:老火靚湯
煲湯是廣州主婦的必修課。地道的廣州人沒有不喜歡喝湯的,不管是家裡作的還是
大小館子里賣的,廣州的老火靚湯不外乎一個目的——滋補!夏天冬瓜煲排骨加扁豆,
赤小豆降火,冬天花旗參煲雞祛寒。如果你剛到廣州,上了計程車司機大佬會告訴你:
這里的水很熱氣呀,臉上會長痘痘,要喝湯吃涼茶……
14.順德:菊花魚生
順德自古都是富庶之地,當地人勞作之餘,喜用本地物產精心烹調,互相品評,整
體廚藝頗高,廚師輸往廣州、港澳及東南亞一些城市,「食在順德,廚出鳳城」。順德
菜式以清、鮮、爽、嫩、滑為特色。在聞名的炒牛奶、頂骨大鱔之外,菊花魚生也更具
是代表性風格。還有順德大良鎮的雙皮奶、陳村的魚餅……
15.延吉:狗肉火鍋
到了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不吃狗肉可不行。跟全國其它地方一樣這里也流行吃火
鍋,朝鮮人的狗肉火鍋。特色鍋底,燉的是狗肉,狗雜狗排骨。除了鮮就是辣。可能是
延吉太冷,因此狗肉大補還要加辣椒。一年四季吃,夏天吃最好,治感冒!
16.長春:地三鮮
我國民間歷來有立夏之日嘗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的習慣。說起這地三鮮,指的
是新鮮下地的時蔬:莧菜、元麥和蠶豆(或是蒜苗),炒在一起吃的就是鮮嫩。到了長
春,地三鮮成了當地的名菜。現在也有把土豆、茄子、辣椒炒在一起三鮮。這可是地地
道道的東北菜。
17.佳木斯:酸菜豬肉燉粉條
東北人愛吃燉菜,吃起來名堂也多,什麼大鵝燉土豆、小雞燉蘑菇、豬肉酸菜燉粉
條子,還都能顧名思義,也無一不是寒風里臘月天吃的鄉土菜。東北高棵大白菜腌漬的
酸菜切成的火柴梗子粗細的絲,幫白葉綠,久煮不糜。本地的土豆粉則易熟耐煮,出鍋
黃白鮮亮用筷子挑起簡直是春柳倒掛。用殺豬時煮肉和骨頭的老湯,放入爆炒過的五花
肉文火燉出的豬肉酸菜粉條子,可口的香氣繞屋脊!
18.沈陽:四川火鍋
就像在其它城市,四川火鍋一樣風行於沈陽的大街小巷。四川火鍋的味道厚重講究
鮮辣不但和東北菜的濃烈粗獷相似,也正投了沈陽人脾氣對了沈陽人的口味。說起來吃
辣,東北人也是佼佼者,其實真正到了沈陽四川火鍋店的老闆們才感覺找對了地方,沈
陽人的熱情簡直讓他們把這里當成了第二故鄉。
19.呼和浩特:蒙古烤肉
馬背民族的地道風味是烤出來的。等你進過了蒙古包,喝過了奶茶,雙手接過熱情
好客的牧馬人雙手遞過來的哈達!等你圍著熊熊篝火,享受著草原徐徐微風送來的烤肉
香,你肯定會想起「風吹草底見牛羊」。
20.北京:水煮魚
「麻上頭,辣過癮」,本是重慶的名菜,如今卻在京城流行得一塌糊塗。間接反映
了川菜在北京的重新崛起和東北家常菜的沒落。水煮魚工序簡單:將新鮮的魚切成薄
片,用鹽稍稍腌漬一下,再上滾水氽。真正味道的好壞關鍵取決於麻椒、辣椒原料的好
壞以及熬制紅油的水平。
21.吉林:狗肉湯
在吉林的朝鮮飯店,所有的狗肉湯都是當天的新鮮肉一天一燉,沒有老湯。這樣做
出來的狗肉湯叫清湯。要吃狗肉,名堂多了狗肉燉豆腐、狗肉乾白菜、狗肉火鍋。可不
管你吃什麼樣的狗肉,一碗狗肉湯可少不了,這一碗湯入口,回味一下,覺得鼻腔里都
有了香氣這狗肉才會越吃越香。
22.深圳:重慶老火鍋
深圳好像是一個很容易登陸的城市,什麼風格的飲食都能找到一席之地,當然現在
最熱的是火鍋。一家叫深圳易的網站就推出了「火鍋」的飲食專題。重慶火鍋、(火加
巴)子火鍋、原汁原味古法火鍋、潮泰火鍋、肥牛火鍋、徽派火鍋、「譚魚頭」火鍋、
日式火鍋……好一場火鍋大比拼!重慶火鍋以麻辣為主,咸鮮、酸辣味兼有,分清湯火
鍋、紅湯火鍋和鴛鴦火鍋。它以調湯考究見長,具有原料多樣,葷素皆可,適應廣泛,
風格獨特,場面熱烈等特色,因而最熱辣鵬城。
23.珠海:黃骨魚
四川人吃的黃辣丁,南方人叫做黃骨魚。珠海是一座吃慣海鮮的城市,又多移民,
沒有什麼自己的菜系,只好嘴大吃四方。這款時興的黃骨魚,就是湘菜出品。
24.廈門:水煮活魚
這道菜近年的走紅至少說明胃口一直非常挑剔甚至頑固的廈門人對川菜的認同,很
多人把這歸結為這個城市外來人口的劇增所導致的外來菜式在廈門的大舉登陸。僅2000
年一年,廈門這個人口僅60萬的小城稍上檔次的川菜館就新開了近30家。但水煮活魚的
味道也的確不錯,雖用料簡單且大眾(草魚),烹制方法也未必奇特(水煮),但其辣
與鮮的奇妙結合既滿足了廈門人對魚類海鮮持久不易的好味,同時也是其傳統「沙茶情
結」在整個川菜流行大趨勢中的延伸。
25.龍岩:酒醉河田雞
這稱得上是一道客家經典菜了,前些年曾在閩粵的一些城市(如福州、廈門、潮州
等)流行,但是在龍岩,即便現在川、湘菜已席捲全國,這道酒醉河田雞仍然可稱上是
長盛不衰。出自長汀的河田雞號稱世界五大名雞之一,據說以三黃(嘴、腳、毛)三黑
(兩翅、內側、尾端)三叉(冠頂及兩爪)著稱,但這道菜最絕的卻是在酒上,只有用
客家酒釀烹制才能做出集鮮、嫩、香於一雞的美味。
26.成都:泡椒墨魚仔
一個叫「毛了」的作者是這樣寫川味海鮮的:自從海鮮變節從了川菜以後,它彷彿
煥發了它的第二春!鐵例之一便是泡椒墨魚仔。這菜全靠四川的泡海椒(子彈椒),要
選色澤鮮紅、體大肉厚的海椒,泡的也需恰到好處。成菜紅白分明,賞心悅目!泡椒的
味全在墨魚仔裡面,還帶點回甜的味道。
27.宜賓:黃辣丁魚火鍋
長江邊上的黃辣丁,是「巴實黃辣丁」。啥叫「巴實」?這是四川話,就是好得不
能再好的意思。在宜賓做出的黃辣丁不是紅燒或清蒸,而多是川菜的吃法,黃辣丁魚火
鍋,肉質鮮嫩,無比。
28.長沙:干窩帶皮蛇
2000年口味蝦在全長沙市狂熱,家家餐館、排檔無一不做口味蝦,而隨著近期草龍
蝦的斷檔,與它一同出道的口味蛇就順勢佔了上風。口味蛇與口味蝦有異曲同工之妙,
把蛇剁成條同樣是用湖南的特產辣醬、大料、香葉、青紅尖椒,蔥姜味精一燉猛煨。大
火炒制後還用子火煨透、入味。淋了汁擺在盤中,肥肥的蛇段已被浸得通體紅亮,蛇肉
緊實,絲絲泛著透明的油光,順著肌理一咬,彈性十足的蛇肉在舌間就漸漸化成了香
氣,那種隨後覺出的辣,辣得人猛吸涼氣卻也欲罷不能。
29.海口:砂窩文昌雞
號稱海南「四大名菜」之首的文昌雞因產於海南文昌市而得名,重約1.5千克左
右,傳統吃法是白斬,最能體現文昌雞鮮美嫩滑的原汁原味。同時配以雞油雞湯精煮的
米飯,俗稱「雞飯」。海南人稱「吃雞飯」即包含白斬雞在內。在全國砂鍋一片熱的影
響下,海南的文昌雞也有砂鍋化趨勢。
30.三亞:紅咖喱金瓜加積鴨
加積鴨,俗稱「番鴨」,是瓊籍華僑早年從國外引進的良種鴨,其養鴨方法特別講
究:先是給小鴨仔餵食淡水小魚蝦或蚯蚓、蟑螂,約二個月後,小鴨羽毛初上時,再以
小圈圈養,縮小其活動范圍,並用米飯、米橡摻和捏成小團塊填喂,20天後便長成肉
鴨。其特點是,鴨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間夾一薄層脂肪,特別甘美。再加以紅咖
喱與金瓜,更顯活色生香。
31.南昌:藜蒿炒臘肉
鄱陽湖的草,南昌人的寶——說的就是這道菜。南昌與九江兩大城市聯手製造的這
道菜雖不昂貴,卻是江西人的愛物,一有機會就點給外地朋友和離開江西太久的人吃。
藜蒿是鄱陽湖區特有的一種水草,中醫認為其味甘、性平、微毒,可清熱、利濕、殺
蟲。藜蒿取其嫩莖與臘肉合炒,加些韭菜才能「襯」出藜蒿的「原香」。結局是臘肉咸
香柔軟,藜蒿脆嫩香甜。湘菜中也有這道菜,但是取藜蒿根炒,且陸上藜蒿不夠香脆。
32.贛州:贛南小炒魚
很多人不小心把贛南小炒魚說成贛南炒小魚,大謬。「魚餅」、「魚餃」和「小炒
魚」合稱贛州「三魚」。贛南小炒魚是明代凌廚子首創的地方風味菜,吃到今天還流
行。因為是小酒(贛州習慣稱醋為小酒)炒魚而得名。小炒魚選用鮮草魚,去掉魚頭魚
尾,批成塊狀,加以生薑、四季蔥、紅椒、小酒(醋)、醬油、水酒等作料烹飪而成。
色澤金黃、味鮮嫩滑、略帶醋香。
33.萍鄉:辣子炒薰肉
「江西人辣不怕」,辣在萍鄉。因為毗鄰湖南的關系,萍鄉人在吃辣上煞是生猛,
據說連水蒸蛋都要放辣椒末。辣子炒薰肉則是典型的辣菜,但辣味補給到了薰肉身上,
使薰肉香的抒發更加酣暢濃烈。
34.吉安:井岡山煙筍燒肉
八百里井岡是竹的海洋,不同品種的竹筍易製成筍干。將煮過的筍用炭火焙烤乾,
因為呈黑褐色,叫烏煙筍。以其燒肉,肉味甘美,而筍味綿長。
35.安順:炒餌塊
餌塊燒、煮、炒、鹵、蒸、炸均可,炒餌塊最顯餌塊的風采。把餌塊切成寸方小薄
片,加火腿片、酸腌菜末、大蔥、韭菜、豌豆尖炒制,澆以甜、咸醬油,拌以少許油辣
椒,吃起來香甜濃厚,咸辣醇正,色彩豐富,濃烈如油畫。
36.銀川:雪花羊肉
雪花羊肉為一貫以腥膻味厚著稱的羊肉製造了一種最浪漫輕盈的聯想。此菜以熟白
羊肉片去皮拍松,切成骨牌塊又加料漬勻。再用鮮牛奶、雞蛋清拌進了雞肉、鱖魚肉的
細茸,入小籠屜蒸透後撒上了百合粉,復雜的工序至此還遠未結束,將抽打起泡的雞蛋
清分別舀在蒸透的羊肉塊上才是形似雪花冰瑩玉潔的由來。坐勺上火,再層層加料、勾
芡,最後淋入雞(鴨)油,一道造型爽亮,入口松軟鮮嫩,如雪花之即融的"雪花羊肉"
這才終於大功告成。用工之考究實在很有些賈府茄子的味道。
37.柳州:螺絲雞
能進晉式滿漢全席的二十四座底,成為席面24道菜中的一味,螺絲雞確有非凡之
處。而事實上這種下蛋雞的市場價並不貴。
38.瀘州:魚頭火鍋
四川火鍋起源於長江與沱江交匯處的川南重鎮瀘州,這里的火鍋業興旺,造就了許
多品牌的火鍋店。魚頭火鍋有長江鮮魚黃辣丁、沙鍋魚、半湯魚,家常麻辣,鮮美而不
燥火,川南風味突出。
39.敦煌:雙塔魚
敦煌食風受草原游牧民族的影響較大,「烤全羊」是市內所有飯店、賓館必有的一
道菜。但「安西三絕」——飲鎖陽酒,品瓜州瓜,食雙塔魚,是安西也是敦煌飲食文化
之源流。鎖陽酒以葯固精壯陽,瓜州(即敦煌)出蜜瓜已有3000多年歷史。周穆王宴請
西王母及諸侯即有瓜州蜜瓜;雙塔淡水魚肉脂細嫩爽口,為今日敦煌「大漢雄風」、
「盛唐氣象」、「敦煌新景」、「市井百吃」四大美食系列之中的保留菜單。
40.泉州:薑母鴨
泉州人嘴饞,古城美食街上,**薑母鴨大受歡迎。泉州人「補冬」買雞鴨蝦蟹,圖
方便則買現成的薑母鴨。泉州的薑母鴨分別從**和廈門傳過來,是閩菜烹飪一絕。薑母
鴨有咸、淡、辣三種口味製作,做法是猛火開、溫火燉、補葯下鍋翻三翻,起鍋油而不
膩,口味獨特,流香溢彩。
41.彭州:九尺板鴨
彭州的鵝鴨脖子都特別長,伸遍川西,整個平原都在流口水。彭州是成都近郊素有
養鴨傳統的市,九尺鎮是彭州的小家禽集散地,農民將一隻只剛宰殺的鵝、鴨裝上車,
運往成都,成都人吃「九尺鮮鵝腸火鍋」正上癮。最「常青樹」的還屬九尺板鴨,它已
是四川名「鴨」級的美食了。
42.南陽:鎮平道口燒雞
一定要在南陽的梅溪肘子、肉丸扣碗、白土崗辣子雞等美食中選一道,南陽人忍痛
割愛還是選了道口燒雞。你吃過整雞一抖骨肉分離的燒雞嗎?從清宮御膳房的御廚那裡
出來的燒雞秘方,成就了三百年口碑的道口燒雞。
43.邵陽:爆炒豬血丸子
邵陽人會做生意,湖南發噠大財的都是些邵陽人。寶慶豬血丸子,亦稱血粑,是邵
陽的傳統食品,主要原料是豆腐,先用紗布將豆腐中的水分濾干,然後將豆腐捏碎,再
將新鮮豬肉切成肉丁或條狀,拌以適量豬血、鹽、辣椒粉、五香粉以及少許麻油、香
油、味精、芝麻等佐料,攪拌勻後,做成饅頭大小橢圓形狀的丸子,放在太陽下曬幾
天,再掛在柴火灶上讓煙火熏干,煙熏的時間越長,臘香味越濃。也有做一鐵架,架下
用火爐焚燒鋸木屑、糠皮、谷殼或木炭熏烤,此種熏法特別講究火候,不能過急過猛,
否則口味不佳。丸子熏干後即可食用。但最流行的吃法是爆炒了。
44.西雙版納:傣味拼盤
北緯21度10分—22度40分,東經99度55分—101度50分,西雙版納是地球上北回歸
線沙漠地帶上唯一的一片綠洲。香芋草烤魚、香竹飯、油炸青苔、炸牛皮之後,最應該
品嘗的大概就是這道傣味拼盤了。
45.天水:天水雜燴
天水被譽為「隴上小江南」。報人范長江先生《中國西北角》寫道:「甘肅人說到
天水,就等於江浙人說道蘇杭一樣,認為是風景優美,物產富裕,人物秀美的地方」。
在天水呱呱、天水漿水、天水豬油盒、秦安麻腐饃、秦安肚絲湯等小吃之外,還有更受
歡迎的天水雜燴。把雞蛋清和蛋黃攪勻,攤成薄餅。取鮮五花肉剁碎,放入鹽、粉面、
花椒後拌勻,加在兩層薄蛋餅中間壓平,上籠蒸熟,切成條形,便做成夾板肉。以夾板
肉為主,配以響皮條、丸子,澆上雞湯,撒上蔥花、香菜、木耳等,盛入湯盆,量足湯
多,葷素搭配,邊喝邊吃,不油不膩,味道鮮美。
46.周庄:萬三蹄
萬三蹄、萬三肉、焐熟藕、腌菜莧,萬三野鴨等已成為周庄美食的代表。尤以「萬
三蹄」為最,相傳江南巨富沈萬三「家有筵席,必有酥蹄」。萬三蹄以豬腿為原料,佐
以調料,用旺火燒煮,經過蒸燜,皮潤肉酥,湯色醬紅,肥而不膩,咸甜適中,肉質酥
爛,入口即化。它的吃法更是特別,在兩根貫穿整隻豬蹄的長骨中,將一細骨輕抽而
出,蹄形紋絲不動。以骨為刀,蹄膀被順順當當地剖開,讓人們分而食之。萬三蹄已經
成為周庄人逢年過節、婚慶喜宴的主菜,意為團圓,遊客則拎著真空包裝的新鮮萬三蹄
走。
47.烏魯木齊: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的鮮美其實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是因為「用手抓」,而是因為新疆當地
的羊、當地的水還有當地的烹飪方法。整隻羊去皮去內臟,放大鍋中,以天山雪水煮
之。待要起鍋時抓大把鹽撒入鍋中,或者直接以出鍋羊肉蘸鹽巴,便可大快耳朵!
48.伊犁:馬肉
伊犁馬聞名天下,伊犁馬肉不由分說勝過天下馬肉。以調料熟煮馬肉之後,大刀片
之,碼於盤中,立時可食,其肉質貴在香而不膩,經久耐嚼。然馬肉畢竟還屬於「昂
貴」食品,即便是在伊犁,吃馬肉也只能是偶一為之的「大餐」。
49.喀什:饢坑肉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到了喀什不吃饢坑肉只能算白跑一趟。維族人家家門口
都有一個用來做饢的土坑,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把抹上佐料的整隻羊封閉在饢坑
內,暗火慢烤。烤到一定時辰,打開饢坑,香氣四溢,用「十里」形容不為誇張。
50.鄭州:鯉魚三吃
鄭州也喊振興豫菜,但又自嘲:凡是需要振興的東西,離滅亡也就不遠了。鯉魚三
吃是鄭州的名菜,從前那鯉魚是要號稱黃河鯉魚的,飯館買回鯉魚來,必須在清水池裡
面養兩三天,把土腥味吐干凈,才可以撈出來下鍋。現在這種講究就有點奢侈了,不過
一魚三吃還是讓人食指大動。一半干吃,一半糖醋瓦塊,頭尾雜加蘿卜絲做湯,最有意
思的是把糖醋汁拌一窩線面條吃,跟杭州西湖醋魚拌面有異曲同工之妙。
51.開封:芝麻翅中翅
到開封你要吃正宗的豫菜——這里可是千年開封府啊!豫菜的用料一般都很家常,
妙在調味和火候。芝麻翅中翅其實就是腌雞翅外裹蛋汁再蘸芝麻,放油中炸。炸熟的蛋
汁酷肖蟬翼。豫菜中難得有這樣美麗又美味的菜。
52.洛陽:連湯肉片
洛陽喜歡吃水席,幾十道菜,湯湯水水下來,吃得人連呼過癮。連湯肉片是水席中
不可缺少的名菜,又以主營豫菜的老店「真不同」所做為最佳,它以精瘦肉為主料,木
耳、金針、大綠豆等為輔料精心製作而成,肉片滑嫩,微酸利口。
53.安陽:扣碗酥肉
中原地帶安陽,口味偏淡,但近年來川菜、粵菜、東北菜接連進入,到飯館吃飯,
安陽人喜歡各種菜式都點一點。當地的傳統菜式八大碗依然受歡迎,紅白喜事尤其少不
了。以現在的口味而論,扣碗酥肉最具繼續傳揚的潛力。傳統小吃三不粘、粉漿面其實
最能代表安陽飲食的特色。
54.石家莊:抓炒全魚
從傳統菜的角度看,石家莊太年輕了,年輕得沒有自己的特色,所謂的石家莊菜,
其實就是吸收了京、魯等地菜系特點,再加以創新而成。本地菜里有一道抓炒全魚頗見
石家莊人的這種「胸襟」。抓炒全魚用的是大鯉魚,精彩之處在於刀功。端盤上桌,一
盤菜就佔去三分之一桌面,好吃又有氣氛。
55.大同:燴菜
大同人口味雜,不講究,各路菜系照單全收。基尾蝦、紅燒甲魚這些都是上面子
的,實惠又好吃的燴菜其實被當地的廚師操練的最到火候。燴菜有點東北菜的味道,土
豆、白菜、粉絲、豬肉一鍋燉煮,大魚、大蝦也不吝下鍋,暖胃。
56.秦皇島:清蒸海鮮
到秦皇島去自然要大啖海鮮,當地人喜歡清蒸海鮮,不管是螃蟹、蝦還是蛤,放上
水,清蒸,吃的時候蘸點姜醋汁,那個鮮!吃海鮮是有季節的,螃蟹一年兩季,四月底
開始吃皮皮蝦,當然也可以不論季,吃養殖的,在秦皇島人眼裡那就不叫海鮮了。近年
來燒烤海鮮開始流行,有一種小雜魚叫青皮子,細長,脊背那兒有點青,不能炒著吃,
只能烤著吃,有味道而且特便宜,當季的時候5元錢可買兩斤、兩斤半。
57.太原:過油肉
太原的餐館被粵、川、京、魯菜占據了,本地菜系叫得上名字似乎還就是些面點小
吃。過油肉也有點面點小吃的意思,不過它正兒八經是當地的一道頗受歡迎的傳統菜。
選用上等精肉,切成薄片,外面薄薄蘸一層雞蛋勾成的芡,在油里氽一下,撈出來,煸
炒,隨便哪家飯館都會做,做出來的味道也相差無幾。雖則名字讓人疑心,味道卻是香
而不膩,值得一試。
58.南京:蘆蒿炒香乾
鹽水鴨現在還是南京人待客不可或缺的一道菜,但每每要歉疚地加上一句:現在這
鴨子是越來越肥了。外地人來南京,慕名要吃的是蘆蒿炒香乾,南京人也以「桐蒿只有
南京才有」而自居。其實產桐蒿的地方多了去,但都沒有南京人對待素菜的那份精細。
南京人吃桐蒿,一斤要掐掉8兩,單剩下一段乾乾凈凈、青青脆脆的蘆蒿桿兒尖。炒香
干也是「素」炒,除了一點油、鹽,幾乎不加別的佐料,要的就是蘆蒿桿兒尖和香乾相
混的那份自然清香,食後唇頰格外清爽。
59.蘇州:蔥烤鯽魚
蘇州人愛吃魚,不過挑嘴,有人不吃鯉魚,有人不吃鰱魚,唯有鯽魚,從不曾聽說
有人忌口——蘇州小孩學會說「鮮得來」這句話,準是在吃鯽魚的時候。蔥烤鯽魚這道
菜突出的就是鯽魚的鮮美。在滴著醬紅湯汁的鯽魚背上,放著半寸來長脆生生的蔥段。
雖然不明白為什麼這樣就是「蔥烤」了,但這兒總是人最先下箸的地方。
60.無錫:肉骨頭
無錫叫化雞現在是沒人吃了,肉骨頭大受歡迎。無錫人喜歡吃酸酸甜甜的東西,肉
骨頭的味道會令人想到糖醋排骨,但是骨頭上面的肉更松、更厚、更酸甜適度,連骨頭
都酥得可以咬著吃。好幾年前肉骨頭就做成了真空包裝,火車站常見人八盒、十盒地往
車上提。
61.揚州:清燉蟹粉獅子頭
揚州人對自己家的菜式、口味有著不容更改的偏好。粵菜風行之際,揚州人也吃早
茶,但從點心到吃法都是地道的維揚式,邊吃邊加上評論:「我們揚州老早就有早茶
了。」清燉蟹粉獅子頭據說也有近千年歷史了,到現在還是百吃不膩。所謂"獅子頭",
用揚州話說是大?肉,普通話就是大肉丸子,但肉裡面還有螃蟹肉、蟹黃、調料,下面
再墊上青菜心,上籠燜。用揚州人的話說:「豬肉肥嫩,蟹粉鮮香,菜心酥爛,須用調
羹舀食,食後清香滿口,齒頰留芳,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62.南通:天下第一鮮
凡是有海的地方餐桌上大抵都少不了蛤,可是只有南通的大人小孩敢於說自家碗里
的是「天下第一鮮」。菜花黃的時候,是南通人踩蛤的狂歡節。光著腳丫在海灘上踩,
那蛤憋不住氣露了頭,帶回家養兩天,或煮或燒,奇鮮無比。南通的蛤是文蛤,這一帶
海灘獨有,一隻可重達半公斤以上,如今文蛤很少能上市場。往往是漁民正在采捕,小
販已經來到海灘與你商談價錢問題,而在遠處的公海上,日本、韓國的船早已停在那
里,在等小販的船送貨上門了。想吃?只有自己去踩了。
63.徐州:sha湯
徐州菜的特點是黑乎乎、粘乎乎、辣乎乎,因為愛放醬油、愛用澱粉、愛顯示自己
嗜辣。有一道用麥仁、雞絲、海帶絲、筍絲做成的湯,味道極鮮,每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