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餐飲小吃 » 蛇肉火鍋加盟
擴展閱讀
面館加盟店的選擇 2025-09-12 22:03:57
樂字開頭的奶茶加盟店 2025-09-12 22:01:00
愛就推門玩具店加盟熱線 2025-09-12 21:46:51

蛇肉火鍋加盟

發布時間: 2025-09-12 20:41:10

『壹』 開個燒烤店賺錢多不多

開個燒烤店,從理論來上講是盈利的,很也能賺到錢,但是現在的經濟下滑,做生意大環境不太好,如果沒有客源的話,肯定會賠錢,所以還是謹慎一點吧!

『貳』 有沒有介紹全國小吃的網站。

http://www.tastenet.com.cn/each/place/default.asp?place=%D0%C2%BC%D3%C6%C2
去這個網址:飲食品網
有專門關於各地的特色小吃的介紹,覆蓋到世界范圍。

add:
全國105座城市特色小吃

1.台北:鴛鴦火鍋

很多香港藝人都為之瘋狂,據聞郭富城在離開時就把火鍋材料打包回去再過癮。火
鍋最重要的是湯底,有多少店就有多少種湯底,但沒有人知道湯底的材料和製作方法。
跟吃川菜一樣,火鍋的麻辣程度是分等級的,鴛鴦火鍋是一半辣一半不辣,任君選擇。
有別於其它火鍋的是,材料里不可缺少的是鴨血,還有豆腐、牛肚、牛什、雞肉等。價
格豐儉由人,摺合人民幣100元到上千元。

2.高雄:蚵仔煎

蚵仔高雄特產,是殼類海產的一種。先用線粉攪拌蚵仔,然後把雞蛋打散放油煎,
讓雞蛋包著蚵仔,像雞蛋餅一樣。

3.台南:炒鱔魚

台南特產。佐料有糖、鹽,以及九王,雖然用炒的做法,但魚依然可以保持鮮美,
還帶著淡淡的甜味。

4.香港:燒臘

燒臘包括燒鵝、乳鴿、乳豬、叉燒以及一些鹵水菜式。一般是先用秘制的醬汁腌制
一段時間再放到爐里烤,燒鵝、乳豬皮脆,肥美,口味略帶廣東人喜愛的甜味。深井燒
鵝、花田乳鴿是其中的「老字型大小」。廣東人逢年過節上香拜神都會帶上乳豬,電影
(視)開鏡也喜切乳豬圖吉利。鹵水菜式相對清淡,鹵水鵝掌(翼)、鹵水鴨腎等。

5.哈爾濱:得莫利燉活魚

哈爾濱郊區靠著馬路邊有一個叫得莫利的小村莊,村裡人在路邊上開了個小吃店招
待路上歇腳吃飯的過路人。把豆腐、寬粉條子和烏蘇里江里撈上來的鯉魚燉在一起吃是
老鄉們吃個熱乎的老做法。後來菜的做法不脛而走,傳遍了城裡的大街小巷。哈爾濱人
說:要是外地朋友不喜歡吃西餐和東北大菜,咱們吃得莫利燉活魚去。

6.大連:咸魚餅子

咸魚餅子從當地農村流入城市,現在所有小館子大飯店都吃得上。魚是秋天的海
魚,有棒魚也有黃花,巴掌長,放了姜蔥鹽腌,腌好了用油煎的焦黃。餅子是陳年的苞
谷面摻了豆面白面發的。把大鍋燒上水,餅子貼在鍋四周,想吃啊?等著熟吧!

7.梅州:客家釀豆腐

千年古城梅州,有「客都」之稱,中原人「衣冠南遷」到這里,不但帶來了讀書皆
上品的風氣,也形成了自己的飲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黃色,把豬
肉魚肉做成的餡「釀」入其中,放進蔥花,香油,盛在雞湯瓦煲內燜著,直到香氣四
溢。想來到了梅州的客家人一時無麥可包餃子,才創出如此美味。

8.齊齊哈爾:殺豬菜

過年了,村裡一戶人家殺了頭豬,這後腰腿的都是好東西,剩下的肥肉下水怎麼吃
?這就有了殺豬菜了:自家腌的酸菜做的血腸再加上肥肉原料就齊了。要好吃大肥肉不
能膩,要切成片放進過鍋里煮了過油,然後和酸菜、血腸一起燉。農村裡灶膛火映著大
娘的臉,鍋里放了姜蒜的燉菜煮得咕嘟,咕嘟。等這殺豬菜傳到了城市,城裡飯店加多
了工序,用足了料。

9.湛江:本地雞

湛江舊稱「廣州灣」,與茂名、陽江等地飲食習慣相通,湛江菜屬粵西菜之列講究
粗料精製,原汁原味。湛江本地雞一度風行廣州食肆。正宗的湛江雞選自湛江信宜縣吃
穀米和草長大的農家土雞,是生長速度慢或生下頭一窩蛋小母雞,這樣的雞肉質纖維結
實,易積聚養分。做好的雞外表金黃油亮,入口皮爽肉滑,香味濃郁,再加上一碟香油
蒜汁蘸料,「惹味」得很!

10.延安:羊腥湯

延安好吃的東西很多:洋芋擦擦甘泉豆腐子長煎餅,最應該嘗一嘗的是羊腥湯。羊
肉,羊雜加上作料熬的湯,原料做法簡單的很。圍著羊肚手巾的老鄉蹲在一起,手裡捧
著冒著熱氣的羊湯,在四季平均氣溫只有9攝氏度的延安,這個冬天不太冷。

11.西安:涼拌驢肉

驢肉具有補氣血,益臟腑等功能,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民諺。陝西關中盛產
馳名全國的「關中驢」。自清代咸豐年間起就有鳳翔臘驢肉,古時驢肉只有生熟兩種吃
法,現在又多了驢肉湯鍋和驢肉炒菜,加入了川菜和葯膳作法,肉美、味鮮。

12.湘潭:毛家紅燒肉

毛家菜因毛主席故鄉而聞名,毛家紅燒肉主席贊不絕口。正宗的毛家飯店位於湘潭
韶山沖,這里的紅燒肉選的是五花腩,把五層三花的肚腩肉用冰糖八角桂皮先蒸再炸後
入鍋放豆豉作料,做法非常講究和復雜。做好的毛家紅燒肉色澤金黃油亮,肥而不膩,
十分的香潤可口。

13.廣州:老火靚湯

煲湯是廣州主婦的必修課。地道的廣州人沒有不喜歡喝湯的,不管是家裡作的還是
大小館子里賣的,廣州的老火靚湯不外乎一個目的——滋補!夏天冬瓜煲排骨加扁豆,
赤小豆降火,冬天花旗參煲雞祛寒。如果你剛到廣州,上了計程車司機大佬會告訴你:
這里的水很熱氣呀,臉上會長痘痘,要喝湯吃涼茶……

14.順德:菊花魚生

順德自古都是富庶之地,當地人勞作之餘,喜用本地物產精心烹調,互相品評,整
體廚藝頗高,廚師輸往廣州、港澳及東南亞一些城市,「食在順德,廚出鳳城」。順德
菜式以清、鮮、爽、嫩、滑為特色。在聞名的炒牛奶、頂骨大鱔之外,菊花魚生也更具
是代表性風格。還有順德大良鎮的雙皮奶、陳村的魚餅……

15.延吉:狗肉火鍋

到了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不吃狗肉可不行。跟全國其它地方一樣這里也流行吃火
鍋,朝鮮人的狗肉火鍋。特色鍋底,燉的是狗肉,狗雜狗排骨。除了鮮就是辣。可能是
延吉太冷,因此狗肉大補還要加辣椒。一年四季吃,夏天吃最好,治感冒!

16.長春:地三鮮

我國民間歷來有立夏之日嘗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的習慣。說起這地三鮮,指的
是新鮮下地的時蔬:莧菜、元麥和蠶豆(或是蒜苗),炒在一起吃的就是鮮嫩。到了長
春,地三鮮成了當地的名菜。現在也有把土豆、茄子、辣椒炒在一起三鮮。這可是地地
道道的東北菜。

17.佳木斯:酸菜豬肉燉粉條

東北人愛吃燉菜,吃起來名堂也多,什麼大鵝燉土豆、小雞燉蘑菇、豬肉酸菜燉粉
條子,還都能顧名思義,也無一不是寒風里臘月天吃的鄉土菜。東北高棵大白菜腌漬的
酸菜切成的火柴梗子粗細的絲,幫白葉綠,久煮不糜。本地的土豆粉則易熟耐煮,出鍋
黃白鮮亮用筷子挑起簡直是春柳倒掛。用殺豬時煮肉和骨頭的老湯,放入爆炒過的五花
肉文火燉出的豬肉酸菜粉條子,可口的香氣繞屋脊!

18.沈陽:四川火鍋

就像在其它城市,四川火鍋一樣風行於沈陽的大街小巷。四川火鍋的味道厚重講究
鮮辣不但和東北菜的濃烈粗獷相似,也正投了沈陽人脾氣對了沈陽人的口味。說起來吃
辣,東北人也是佼佼者,其實真正到了沈陽四川火鍋店的老闆們才感覺找對了地方,沈
陽人的熱情簡直讓他們把這里當成了第二故鄉。

19.呼和浩特:蒙古烤肉

馬背民族的地道風味是烤出來的。等你進過了蒙古包,喝過了奶茶,雙手接過熱情
好客的牧馬人雙手遞過來的哈達!等你圍著熊熊篝火,享受著草原徐徐微風送來的烤肉
香,你肯定會想起「風吹草底見牛羊」。

20.北京:水煮魚

「麻上頭,辣過癮」,本是重慶的名菜,如今卻在京城流行得一塌糊塗。間接反映
了川菜在北京的重新崛起和東北家常菜的沒落。水煮魚工序簡單:將新鮮的魚切成薄
片,用鹽稍稍腌漬一下,再上滾水氽。真正味道的好壞關鍵取決於麻椒、辣椒原料的好
壞以及熬制紅油的水平。
21.吉林:狗肉湯

在吉林的朝鮮飯店,所有的狗肉湯都是當天的新鮮肉一天一燉,沒有老湯。這樣做
出來的狗肉湯叫清湯。要吃狗肉,名堂多了狗肉燉豆腐、狗肉乾白菜、狗肉火鍋。可不
管你吃什麼樣的狗肉,一碗狗肉湯可少不了,這一碗湯入口,回味一下,覺得鼻腔里都
有了香氣這狗肉才會越吃越香。

22.深圳:重慶老火鍋

深圳好像是一個很容易登陸的城市,什麼風格的飲食都能找到一席之地,當然現在
最熱的是火鍋。一家叫深圳易的網站就推出了「火鍋」的飲食專題。重慶火鍋、(火加
巴)子火鍋、原汁原味古法火鍋、潮泰火鍋、肥牛火鍋、徽派火鍋、「譚魚頭」火鍋、
日式火鍋……好一場火鍋大比拼!重慶火鍋以麻辣為主,咸鮮、酸辣味兼有,分清湯火
鍋、紅湯火鍋和鴛鴦火鍋。它以調湯考究見長,具有原料多樣,葷素皆可,適應廣泛,
風格獨特,場面熱烈等特色,因而最熱辣鵬城。

23.珠海:黃骨魚

四川人吃的黃辣丁,南方人叫做黃骨魚。珠海是一座吃慣海鮮的城市,又多移民,
沒有什麼自己的菜系,只好嘴大吃四方。這款時興的黃骨魚,就是湘菜出品。

24.廈門:水煮活魚

這道菜近年的走紅至少說明胃口一直非常挑剔甚至頑固的廈門人對川菜的認同,很
多人把這歸結為這個城市外來人口的劇增所導致的外來菜式在廈門的大舉登陸。僅2000
年一年,廈門這個人口僅60萬的小城稍上檔次的川菜館就新開了近30家。但水煮活魚的
味道也的確不錯,雖用料簡單且大眾(草魚),烹制方法也未必奇特(水煮),但其辣
與鮮的奇妙結合既滿足了廈門人對魚類海鮮持久不易的好味,同時也是其傳統「沙茶情
結」在整個川菜流行大趨勢中的延伸。

25.龍岩:酒醉河田雞

這稱得上是一道客家經典菜了,前些年曾在閩粵的一些城市(如福州、廈門、潮州
等)流行,但是在龍岩,即便現在川、湘菜已席捲全國,這道酒醉河田雞仍然可稱上是
長盛不衰。出自長汀的河田雞號稱世界五大名雞之一,據說以三黃(嘴、腳、毛)三黑
(兩翅、內側、尾端)三叉(冠頂及兩爪)著稱,但這道菜最絕的卻是在酒上,只有用
客家酒釀烹制才能做出集鮮、嫩、香於一雞的美味。

26.成都:泡椒墨魚仔

一個叫「毛了」的作者是這樣寫川味海鮮的:自從海鮮變節從了川菜以後,它彷彿
煥發了它的第二春!鐵例之一便是泡椒墨魚仔。這菜全靠四川的泡海椒(子彈椒),要
選色澤鮮紅、體大肉厚的海椒,泡的也需恰到好處。成菜紅白分明,賞心悅目!泡椒的
味全在墨魚仔裡面,還帶點回甜的味道。

27.宜賓:黃辣丁魚火鍋

長江邊上的黃辣丁,是「巴實黃辣丁」。啥叫「巴實」?這是四川話,就是好得不
能再好的意思。在宜賓做出的黃辣丁不是紅燒或清蒸,而多是川菜的吃法,黃辣丁魚火
鍋,肉質鮮嫩,無比。

28.長沙:干窩帶皮蛇

2000年口味蝦在全長沙市狂熱,家家餐館、排檔無一不做口味蝦,而隨著近期草龍
蝦的斷檔,與它一同出道的口味蛇就順勢佔了上風。口味蛇與口味蝦有異曲同工之妙,
把蛇剁成條同樣是用湖南的特產辣醬、大料、香葉、青紅尖椒,蔥姜味精一燉猛煨。大
火炒制後還用子火煨透、入味。淋了汁擺在盤中,肥肥的蛇段已被浸得通體紅亮,蛇肉
緊實,絲絲泛著透明的油光,順著肌理一咬,彈性十足的蛇肉在舌間就漸漸化成了香
氣,那種隨後覺出的辣,辣得人猛吸涼氣卻也欲罷不能。

29.海口:砂窩文昌雞

號稱海南「四大名菜」之首的文昌雞因產於海南文昌市而得名,重約1.5千克左
右,傳統吃法是白斬,最能體現文昌雞鮮美嫩滑的原汁原味。同時配以雞油雞湯精煮的
米飯,俗稱「雞飯」。海南人稱「吃雞飯」即包含白斬雞在內。在全國砂鍋一片熱的影
響下,海南的文昌雞也有砂鍋化趨勢。

30.三亞:紅咖喱金瓜加積鴨

加積鴨,俗稱「番鴨」,是瓊籍華僑早年從國外引進的良種鴨,其養鴨方法特別講
究:先是給小鴨仔餵食淡水小魚蝦或蚯蚓、蟑螂,約二個月後,小鴨羽毛初上時,再以
小圈圈養,縮小其活動范圍,並用米飯、米橡摻和捏成小團塊填喂,20天後便長成肉
鴨。其特點是,鴨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間夾一薄層脂肪,特別甘美。再加以紅咖
喱與金瓜,更顯活色生香。

31.南昌:藜蒿炒臘肉

鄱陽湖的草,南昌人的寶——說的就是這道菜。南昌與九江兩大城市聯手製造的這
道菜雖不昂貴,卻是江西人的愛物,一有機會就點給外地朋友和離開江西太久的人吃。
藜蒿是鄱陽湖區特有的一種水草,中醫認為其味甘、性平、微毒,可清熱、利濕、殺
蟲。藜蒿取其嫩莖與臘肉合炒,加些韭菜才能「襯」出藜蒿的「原香」。結局是臘肉咸
香柔軟,藜蒿脆嫩香甜。湘菜中也有這道菜,但是取藜蒿根炒,且陸上藜蒿不夠香脆。

32.贛州:贛南小炒魚

很多人不小心把贛南小炒魚說成贛南炒小魚,大謬。「魚餅」、「魚餃」和「小炒
魚」合稱贛州「三魚」。贛南小炒魚是明代凌廚子首創的地方風味菜,吃到今天還流
行。因為是小酒(贛州習慣稱醋為小酒)炒魚而得名。小炒魚選用鮮草魚,去掉魚頭魚
尾,批成塊狀,加以生薑、四季蔥、紅椒、小酒(醋)、醬油、水酒等作料烹飪而成。
色澤金黃、味鮮嫩滑、略帶醋香。

33.萍鄉:辣子炒薰肉

「江西人辣不怕」,辣在萍鄉。因為毗鄰湖南的關系,萍鄉人在吃辣上煞是生猛,
據說連水蒸蛋都要放辣椒末。辣子炒薰肉則是典型的辣菜,但辣味補給到了薰肉身上,
使薰肉香的抒發更加酣暢濃烈。

34.吉安:井岡山煙筍燒肉

八百里井岡是竹的海洋,不同品種的竹筍易製成筍干。將煮過的筍用炭火焙烤乾,
因為呈黑褐色,叫烏煙筍。以其燒肉,肉味甘美,而筍味綿長。

35.安順:炒餌塊

餌塊燒、煮、炒、鹵、蒸、炸均可,炒餌塊最顯餌塊的風采。把餌塊切成寸方小薄
片,加火腿片、酸腌菜末、大蔥、韭菜、豌豆尖炒制,澆以甜、咸醬油,拌以少許油辣
椒,吃起來香甜濃厚,咸辣醇正,色彩豐富,濃烈如油畫。

36.銀川:雪花羊肉

雪花羊肉為一貫以腥膻味厚著稱的羊肉製造了一種最浪漫輕盈的聯想。此菜以熟白
羊肉片去皮拍松,切成骨牌塊又加料漬勻。再用鮮牛奶、雞蛋清拌進了雞肉、鱖魚肉的
細茸,入小籠屜蒸透後撒上了百合粉,復雜的工序至此還遠未結束,將抽打起泡的雞蛋
清分別舀在蒸透的羊肉塊上才是形似雪花冰瑩玉潔的由來。坐勺上火,再層層加料、勾
芡,最後淋入雞(鴨)油,一道造型爽亮,入口松軟鮮嫩,如雪花之即融的"雪花羊肉"
這才終於大功告成。用工之考究實在很有些賈府茄子的味道。

37.柳州:螺絲雞

能進晉式滿漢全席的二十四座底,成為席面24道菜中的一味,螺絲雞確有非凡之
處。而事實上這種下蛋雞的市場價並不貴。

38.瀘州:魚頭火鍋

四川火鍋起源於長江與沱江交匯處的川南重鎮瀘州,這里的火鍋業興旺,造就了許
多品牌的火鍋店。魚頭火鍋有長江鮮魚黃辣丁、沙鍋魚、半湯魚,家常麻辣,鮮美而不
燥火,川南風味突出。

39.敦煌:雙塔魚

敦煌食風受草原游牧民族的影響較大,「烤全羊」是市內所有飯店、賓館必有的一
道菜。但「安西三絕」——飲鎖陽酒,品瓜州瓜,食雙塔魚,是安西也是敦煌飲食文化
之源流。鎖陽酒以葯固精壯陽,瓜州(即敦煌)出蜜瓜已有3000多年歷史。周穆王宴請
西王母及諸侯即有瓜州蜜瓜;雙塔淡水魚肉脂細嫩爽口,為今日敦煌「大漢雄風」、
「盛唐氣象」、「敦煌新景」、「市井百吃」四大美食系列之中的保留菜單。

40.泉州:薑母鴨

泉州人嘴饞,古城美食街上,**薑母鴨大受歡迎。泉州人「補冬」買雞鴨蝦蟹,圖
方便則買現成的薑母鴨。泉州的薑母鴨分別從**和廈門傳過來,是閩菜烹飪一絕。薑母
鴨有咸、淡、辣三種口味製作,做法是猛火開、溫火燉、補葯下鍋翻三翻,起鍋油而不
膩,口味獨特,流香溢彩。
41.彭州:九尺板鴨

彭州的鵝鴨脖子都特別長,伸遍川西,整個平原都在流口水。彭州是成都近郊素有
養鴨傳統的市,九尺鎮是彭州的小家禽集散地,農民將一隻只剛宰殺的鵝、鴨裝上車,
運往成都,成都人吃「九尺鮮鵝腸火鍋」正上癮。最「常青樹」的還屬九尺板鴨,它已
是四川名「鴨」級的美食了。

42.南陽:鎮平道口燒雞

一定要在南陽的梅溪肘子、肉丸扣碗、白土崗辣子雞等美食中選一道,南陽人忍痛
割愛還是選了道口燒雞。你吃過整雞一抖骨肉分離的燒雞嗎?從清宮御膳房的御廚那裡
出來的燒雞秘方,成就了三百年口碑的道口燒雞。

43.邵陽:爆炒豬血丸子

邵陽人會做生意,湖南發噠大財的都是些邵陽人。寶慶豬血丸子,亦稱血粑,是邵
陽的傳統食品,主要原料是豆腐,先用紗布將豆腐中的水分濾干,然後將豆腐捏碎,再
將新鮮豬肉切成肉丁或條狀,拌以適量豬血、鹽、辣椒粉、五香粉以及少許麻油、香
油、味精、芝麻等佐料,攪拌勻後,做成饅頭大小橢圓形狀的丸子,放在太陽下曬幾
天,再掛在柴火灶上讓煙火熏干,煙熏的時間越長,臘香味越濃。也有做一鐵架,架下
用火爐焚燒鋸木屑、糠皮、谷殼或木炭熏烤,此種熏法特別講究火候,不能過急過猛,
否則口味不佳。丸子熏干後即可食用。但最流行的吃法是爆炒了。

44.西雙版納:傣味拼盤

北緯21度10分—22度40分,東經99度55分—101度50分,西雙版納是地球上北回歸
線沙漠地帶上唯一的一片綠洲。香芋草烤魚、香竹飯、油炸青苔、炸牛皮之後,最應該
品嘗的大概就是這道傣味拼盤了。

45.天水:天水雜燴

天水被譽為「隴上小江南」。報人范長江先生《中國西北角》寫道:「甘肅人說到
天水,就等於江浙人說道蘇杭一樣,認為是風景優美,物產富裕,人物秀美的地方」。
在天水呱呱、天水漿水、天水豬油盒、秦安麻腐饃、秦安肚絲湯等小吃之外,還有更受
歡迎的天水雜燴。把雞蛋清和蛋黃攪勻,攤成薄餅。取鮮五花肉剁碎,放入鹽、粉面、
花椒後拌勻,加在兩層薄蛋餅中間壓平,上籠蒸熟,切成條形,便做成夾板肉。以夾板
肉為主,配以響皮條、丸子,澆上雞湯,撒上蔥花、香菜、木耳等,盛入湯盆,量足湯
多,葷素搭配,邊喝邊吃,不油不膩,味道鮮美。

46.周庄:萬三蹄

萬三蹄、萬三肉、焐熟藕、腌菜莧,萬三野鴨等已成為周庄美食的代表。尤以「萬
三蹄」為最,相傳江南巨富沈萬三「家有筵席,必有酥蹄」。萬三蹄以豬腿為原料,佐
以調料,用旺火燒煮,經過蒸燜,皮潤肉酥,湯色醬紅,肥而不膩,咸甜適中,肉質酥
爛,入口即化。它的吃法更是特別,在兩根貫穿整隻豬蹄的長骨中,將一細骨輕抽而
出,蹄形紋絲不動。以骨為刀,蹄膀被順順當當地剖開,讓人們分而食之。萬三蹄已經
成為周庄人逢年過節、婚慶喜宴的主菜,意為團圓,遊客則拎著真空包裝的新鮮萬三蹄
走。

47.烏魯木齊: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的鮮美其實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是因為「用手抓」,而是因為新疆當地
的羊、當地的水還有當地的烹飪方法。整隻羊去皮去內臟,放大鍋中,以天山雪水煮
之。待要起鍋時抓大把鹽撒入鍋中,或者直接以出鍋羊肉蘸鹽巴,便可大快耳朵!

48.伊犁:馬肉

伊犁馬聞名天下,伊犁馬肉不由分說勝過天下馬肉。以調料熟煮馬肉之後,大刀片
之,碼於盤中,立時可食,其肉質貴在香而不膩,經久耐嚼。然馬肉畢竟還屬於「昂
貴」食品,即便是在伊犁,吃馬肉也只能是偶一為之的「大餐」。

49.喀什:饢坑肉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到了喀什不吃饢坑肉只能算白跑一趟。維族人家家門口
都有一個用來做饢的土坑,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把抹上佐料的整隻羊封閉在饢坑
內,暗火慢烤。烤到一定時辰,打開饢坑,香氣四溢,用「十里」形容不為誇張。

50.鄭州:鯉魚三吃

鄭州也喊振興豫菜,但又自嘲:凡是需要振興的東西,離滅亡也就不遠了。鯉魚三
吃是鄭州的名菜,從前那鯉魚是要號稱黃河鯉魚的,飯館買回鯉魚來,必須在清水池裡
面養兩三天,把土腥味吐干凈,才可以撈出來下鍋。現在這種講究就有點奢侈了,不過
一魚三吃還是讓人食指大動。一半干吃,一半糖醋瓦塊,頭尾雜加蘿卜絲做湯,最有意
思的是把糖醋汁拌一窩線面條吃,跟杭州西湖醋魚拌面有異曲同工之妙。

51.開封:芝麻翅中翅

到開封你要吃正宗的豫菜——這里可是千年開封府啊!豫菜的用料一般都很家常,
妙在調味和火候。芝麻翅中翅其實就是腌雞翅外裹蛋汁再蘸芝麻,放油中炸。炸熟的蛋
汁酷肖蟬翼。豫菜中難得有這樣美麗又美味的菜。

52.洛陽:連湯肉片

洛陽喜歡吃水席,幾十道菜,湯湯水水下來,吃得人連呼過癮。連湯肉片是水席中
不可缺少的名菜,又以主營豫菜的老店「真不同」所做為最佳,它以精瘦肉為主料,木
耳、金針、大綠豆等為輔料精心製作而成,肉片滑嫩,微酸利口。

53.安陽:扣碗酥肉

中原地帶安陽,口味偏淡,但近年來川菜、粵菜、東北菜接連進入,到飯館吃飯,
安陽人喜歡各種菜式都點一點。當地的傳統菜式八大碗依然受歡迎,紅白喜事尤其少不
了。以現在的口味而論,扣碗酥肉最具繼續傳揚的潛力。傳統小吃三不粘、粉漿面其實
最能代表安陽飲食的特色。

54.石家莊:抓炒全魚

從傳統菜的角度看,石家莊太年輕了,年輕得沒有自己的特色,所謂的石家莊菜,
其實就是吸收了京、魯等地菜系特點,再加以創新而成。本地菜里有一道抓炒全魚頗見
石家莊人的這種「胸襟」。抓炒全魚用的是大鯉魚,精彩之處在於刀功。端盤上桌,一
盤菜就佔去三分之一桌面,好吃又有氣氛。

55.大同:燴菜

大同人口味雜,不講究,各路菜系照單全收。基尾蝦、紅燒甲魚這些都是上面子
的,實惠又好吃的燴菜其實被當地的廚師操練的最到火候。燴菜有點東北菜的味道,土
豆、白菜、粉絲、豬肉一鍋燉煮,大魚、大蝦也不吝下鍋,暖胃。

56.秦皇島:清蒸海鮮

到秦皇島去自然要大啖海鮮,當地人喜歡清蒸海鮮,不管是螃蟹、蝦還是蛤,放上
水,清蒸,吃的時候蘸點姜醋汁,那個鮮!吃海鮮是有季節的,螃蟹一年兩季,四月底
開始吃皮皮蝦,當然也可以不論季,吃養殖的,在秦皇島人眼裡那就不叫海鮮了。近年
來燒烤海鮮開始流行,有一種小雜魚叫青皮子,細長,脊背那兒有點青,不能炒著吃,
只能烤著吃,有味道而且特便宜,當季的時候5元錢可買兩斤、兩斤半。

57.太原:過油肉

太原的餐館被粵、川、京、魯菜占據了,本地菜系叫得上名字似乎還就是些面點小
吃。過油肉也有點面點小吃的意思,不過它正兒八經是當地的一道頗受歡迎的傳統菜。
選用上等精肉,切成薄片,外面薄薄蘸一層雞蛋勾成的芡,在油里氽一下,撈出來,煸
炒,隨便哪家飯館都會做,做出來的味道也相差無幾。雖則名字讓人疑心,味道卻是香
而不膩,值得一試。

58.南京:蘆蒿炒香乾

鹽水鴨現在還是南京人待客不可或缺的一道菜,但每每要歉疚地加上一句:現在這
鴨子是越來越肥了。外地人來南京,慕名要吃的是蘆蒿炒香乾,南京人也以「桐蒿只有
南京才有」而自居。其實產桐蒿的地方多了去,但都沒有南京人對待素菜的那份精細。
南京人吃桐蒿,一斤要掐掉8兩,單剩下一段乾乾凈凈、青青脆脆的蘆蒿桿兒尖。炒香
干也是「素」炒,除了一點油、鹽,幾乎不加別的佐料,要的就是蘆蒿桿兒尖和香乾相
混的那份自然清香,食後唇頰格外清爽。

59.蘇州:蔥烤鯽魚

蘇州人愛吃魚,不過挑嘴,有人不吃鯉魚,有人不吃鰱魚,唯有鯽魚,從不曾聽說
有人忌口——蘇州小孩學會說「鮮得來」這句話,準是在吃鯽魚的時候。蔥烤鯽魚這道
菜突出的就是鯽魚的鮮美。在滴著醬紅湯汁的鯽魚背上,放著半寸來長脆生生的蔥段。
雖然不明白為什麼這樣就是「蔥烤」了,但這兒總是人最先下箸的地方。

60.無錫:肉骨頭

無錫叫化雞現在是沒人吃了,肉骨頭大受歡迎。無錫人喜歡吃酸酸甜甜的東西,肉
骨頭的味道會令人想到糖醋排骨,但是骨頭上面的肉更松、更厚、更酸甜適度,連骨頭
都酥得可以咬著吃。好幾年前肉骨頭就做成了真空包裝,火車站常見人八盒、十盒地往
車上提。

61.揚州:清燉蟹粉獅子頭

揚州人對自己家的菜式、口味有著不容更改的偏好。粵菜風行之際,揚州人也吃早
茶,但從點心到吃法都是地道的維揚式,邊吃邊加上評論:「我們揚州老早就有早茶
了。」清燉蟹粉獅子頭據說也有近千年歷史了,到現在還是百吃不膩。所謂"獅子頭",
用揚州話說是大?肉,普通話就是大肉丸子,但肉裡面還有螃蟹肉、蟹黃、調料,下面
再墊上青菜心,上籠燜。用揚州人的話說:「豬肉肥嫩,蟹粉鮮香,菜心酥爛,須用調
羹舀食,食後清香滿口,齒頰留芳,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62.南通:天下第一鮮

凡是有海的地方餐桌上大抵都少不了蛤,可是只有南通的大人小孩敢於說自家碗里
的是「天下第一鮮」。菜花黃的時候,是南通人踩蛤的狂歡節。光著腳丫在海灘上踩,
那蛤憋不住氣露了頭,帶回家養兩天,或煮或燒,奇鮮無比。南通的蛤是文蛤,這一帶
海灘獨有,一隻可重達半公斤以上,如今文蛤很少能上市場。往往是漁民正在采捕,小
販已經來到海灘與你商談價錢問題,而在遠處的公海上,日本、韓國的船早已停在那
里,在等小販的船送貨上門了。想吃?只有自己去踩了。
63.徐州:sha湯

徐州菜的特點是黑乎乎、粘乎乎、辣乎乎,因為愛放醬油、愛用澱粉、愛顯示自己
嗜辣。有一道用麥仁、雞絲、海帶絲、筍絲做成的湯,味道極鮮,每每?

『叄』 十堰有什麼好吃的

為了保住在吃貨屆叱吒江湖的地位,特意挑選了一些比較冷門,但確實好吃得讓人不容錯過的 美食 推薦給大家,看看你都吃過沒有?可不要像我一樣被人說是假的十堰人…

(ps : 以下推薦你可能會有起雞皮疙瘩的症狀,能怎麼辦呢?稍微克制一下吧~)

香酥魚鱗

店家:丹江漁村

位於漢江河邊的一家店。丹江口的淡水魚美名遠揚,這些因丹江大壩修建蓄水,在特定環境中繁衍生存的地域性特色淡水珍品,渾身是寶。魚肉魚湯魚泡魚皮想必各位好吃包們都吃過,其實魚鱗也是可以做菜的,口感還很不錯,又脆又香,都可以當零食吃了。

據說魚鱗除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還有鐵、鋅、鈣和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膠質,是上等的 美食 材料。

地址:丹江口老橋頭潘家岩路78號(老橋橋頭 右岸側)

烤麻雀

店老闆:小計回民

這家店沒有招牌,名字還是在菜單上看到的,店家說:「都是回頭客,不需要招牌。」除了麻雀,還有羊臉、牛轉頭等冷盤,回民小店,沒有豬肉。烤出來的麻雀,香氣撲鼻,吃在嘴裡有一種原始而又充滿野性的滋味,讓我不禁想起記憶深處的烤麻雀,想起那個物資匱乏但又快樂無比的童年。

地址:東風大道和黑龍江路交叉口。(乘坐20、25、26、7路公交車在茅箭醫院公交站下車)

油炸螞蚱

店家:比盛坊全羊館

這家店以草原文化為特色,油炸螞蚱是一個特色菜。對!螞蚱就是蝗蟲,大名鼎鼎的害蟲,卻能止咳平喘、對百日咳、支氣管炎有較好的療效。在泰國「油炸飛蝦」(油炸螞蚱)的大名無人不知。這盤油炸螞蚱口感香酥脆,尤其是鉗子,吃起來賊香,嘎吱嘎吱!!

地址:六堰廣場文化街三公司十五中院內(乘坐5、35、58路公交車在人民廣場站下車)

豬腦

店家:九村烤腦花

近期推薦過的這家,反響一片大好。豬腦這種東西,我的內心是超級拒絕的,那模樣簡直不可描述……(我不想再放那張圖了)可是又抵不住大家的美味誘惑。吃起來什麼味道呢?鮮嫩爽滑、入口即化,我最喜歡吃靠近錫紙的部分,又焦又嫩、又油膩又清爽、又脆又綿……反正吃完這份烤腦花兒,我的靈魂無比絢爛地炸了!

地址:茅箭區上海路金座旁(乘7、13、35、39路上海路金座站下)

湘味姜辣蛇

店家:背簍人家

《本草綱目》記載:「南人嗜蛇」。應該說的是湖南人吧?湖南人喜歡吃蛇這是不爭的事實。這家湘土菜館必然少不了這道湘味名菜。蛇肉緊實,有彈性。做的時候要用大量老薑來燒制,再加上大量的辣椒、秘制葯材烹制而成,端上來姜香味濃。大塊的蛇肉段燒的非常入味,肉質細膩味道香辣濃郁。相比廣東比較常見的椒鹽蛇的做法,湖南製作蛇大都是採用紅燒,清燉等烹調方法,比較注重口味。

地址:天津路泰安國際9號(乘坐7、20、58路公交車在晨光改造廠站下車上行100米左右)

兔肉湯鍋

店家:芭夯兔

兔肉可能大家都吃過,這家店的兔肉養身湯鍋有些與眾不同。我印象中兔肉比口感比較鮮嫩,但稍微有點腥的,所以重口的吃法比較常見。服務員推薦的特色竹珍鍋卻比較清淡,但是挺鮮的,兔肉選用的兔裡脊也比較嫩滑,湯很好喝。習慣吃辣口味的,也有雙椒鍋、兔頭兔腿烤兔。還有涼拌兔肚,也是第一次嘗試。

地址:十堰市上海路金座廣場負1—4芭夯兔(乘坐7、13、35、39路公交車在上海路金座下車)

鹵甲魚、鵪鶉、牛鞭

店家:鹵味外賣(暫未起名)

這家店沒有起名,但是提起來街坊都知道,在武當山口口相傳,30年鹵菜手藝,基本都是回頭客。比一般的鹵菜店品種要特別一些,鹵甲魚(鱉娃兒)、鵪鶉、牛鞭、羊腳是特色。除了選料和廚師的手藝外,最重要的就是那鍋鹵,是店家的鎮店之寶,好的鹵味應該是各種食材與時間共同沉澱的味道,層層疊疊交融,鮮香不疾不徐,不死咸,不膩口,在口舌里千回百轉。

地址:武當山特區農貿市場樓上,外賣電話:15997821222。(在火車站公交5公司乘坐202路公交車)

驢肉乾鍋

店家:老叫驢肉館

這家店之前也推薦過,這篇需不得不提了。驢肉原本就不太常見,驢肉跟蝦組起的CP干鍋,聽起來就挺驢的...這樣的一盆干鍋裡面除了驢肉和蝦、還有西紅柿、麻花、豆乾、洋蔥、魔芋等,這樣大雜燴似的各種食材,可不是隨隨便便的組合的,互相提鮮補味,滋味十分美好,吃完還想舔舔手指頭的內種~

地址:十堰東城路1號(乘27路到張灣公交站即可)

螺螄粉

店家:民眾樂園負一樓

作為讓人愛恨交集的螺螄粉,愛它的人覺得它無比的香,厭它的人覺得它臭得不行。這一家的螺螄粉沒有傳說中那麼的臭,可是味道卻沒有打折扣喔。吃起來絕對爽!是吃辣族的福音哦,米粉細而Q彈,料足湯鮮。有人說它是「怪味 美食 」,被不喜歡的人嗤之以鼻,被喜歡的人為之深深著迷。

地址:六堰民眾樂園(乘坐5路、8路、35路在文化宮站下車)

步步高炒雞蛋

店家:武當山風景區農家菜館

很多人不知道「步步高」是什麼菜,如果是武當山本地人應該很熟悉。步步高是種野菜,生長在野山瘦間,常年霧氣籠罩,味道更加鮮美一些。藤長不過半尺,色白如玉,上生綠葉,兩兩相對,橢圓,肥厚,形如人眼,小如米粒,嫩脆水靈。可以單炒,也可炒辣椒和雞蛋,吃起來滑溜溜的,口感清新,若配著雞蛋會很下飯,襯著山裡的清新空氣,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建議再點些當地的小野魚,一餐生態美味。

地址:武當山風景區內各農家菜館均有售

鹿肉

店家:東北鹿肉館

這家店的鹿肉選的是梅花鹿(圈養鹿)的肉,主打菜是鹿肉鍋,鹿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熱量低,易消化吸收,總的來說,就是營養美味而且吃不胖,據說乾隆爺也喜歡吃鹿肉呢!鹿肉不僅有賣相,而且也非常好吃。鍋子香辣可口,鹿肉鮮嫩不膩味,塊兒大肉薄,瘦肉居多,結締組織少,一塊兒下去爽口彈牙、唇齒留香。

地址:張灣區車城路總裝廠對面43小學旁

看了網上很多很多十堰地方小吃,都是N久N久的了,90%都已經不復存在了。

本人是個吃貨,花了一晚上的時候,來整合一下,現在所說的,不敢都說全部好吃,但都存活多年,肯定有一定的道理,而且每一家都真實存在,能找到的。

十堰主要的就是三合湯,酸漿面,紅薯粉,酸菜面條,苞谷澄,面籽,黑馬咕嘟,其他品牌都是外來戶,唱響十堰,爭奇斗艷,一飽口福,最近幾年到處拆遷,有很多好吃的,不是拆遷就是其他原因,市場洗盤,都已經不存在了。

五堰地稅後有家熱乾麵做的很好吃,名字忘了,在東山苑門口,老虎溝二中路口有個余記牛肉粉,味道很不錯;三堰太和醫院對面俏大娘肉夾饃做的很地道,純正香脆;李二酸菜魚,番茄魚味道不錯價格也不錯,涼面涼面就大嶺路的譚二拉麵,俏大娘的涼皮涼面做的不錯,味道好象不是陝西味兒。

1.重慶人在江蘇路開的珍珠薄葉面和酸辣粉又麻又鮮又好吃

2.介紹幾個柳林溝裡面的小店:柳林賓館斜對面的孟老三餃子館,不管是餃子還是炒菜都很實惠地道,而且配以自作的泡菜、鹵花生更是愜意。

3.柳林溝的清涼寺做的牛肉粉,老闆是個回民,做的湯很爽口,早晚價格好象不一樣;4.柳林賓館正對面,孟老三往前走不到六七十米有一個青海酒店,裡面的炒菜、雞湯也不錯的。

5.軍分區開了一家「鑫炎牛肉粉」,還不錯,價格也不便宜。

6.十堰2中路口有刀削麵,它那還有手擀麵啊, 海鮮面什麼的。碗筷全是一次性的,很好吃。不過早上別去,你搶不到的,全是2中的學生買。

7.張灣醫院往外走,南京湯包現在引進了「楚街一品」熱乾麵,味道不錯。

8.東岳路25廠的武漢豆皮,兩口子做的,很好吃,皮很脆,也開了十來年了。邊上的肉夾饃雖開了很久,個人覺得不怎麼樣,常買到冷饃。

9.老虎溝菜市場處有一個店名叫「安慶混沌店」,味道非常不錯,混沌個大,味香,以前每一星期的早餐幾乎要去光顧兩到三次。

10.六堰廣場邊上的老鴨粉絲湯做的也不錯。

11.人民公園,非凡婚紗對面的俏大娘炸醬面很好吃的喲,每一份都是現煮的,就是沒有座位,看到很多人買了就在門口開吃。

12.二二廠路口的燒烤,夜市一條街還不錯的。

13.炎龍村的大蝦,十堰人都知道的,生意火了這么多年

14.李二鮮魚村就理不用說了,全國開了很多店,味美價廉。

15.張灣南京湯包店的混沌好吃!!蛋花米酒也不錯,黃白相間,甜而不膩、潤滑可口

16.當地土菜蝌蚪面(發音為河馬咕嘟)。徐家溝的「竹籬茅舍」小學對面有當地土菜蝌蚪面(發音為河馬咕嘟),是十堰的人都知道現在不常見了這倒菜。

17.吃麻辣燙一定要在紅衛,汽院附近的小歐雞鍋味道不錯.

18. 紅衛的小夏熱乾麵也算是一絕,個人覺得一般,但天天上午排隊買

19. 鄖縣的王氏三合湯,對面的酸漿面,都是地方一絕,多次獲獎了。

20.機關幼兒園對面的新花溪王牛肉粉味道一級棒,今年好象把俏大娘肉夾饃也引進到了店裡,就是不知道是老闆加盟的還是聯營開的。

21.張灣醫院橋頭有家夫妻兩個做的面窩,很好吃,上面有芝麻!

22.二汽 體育 館對面開的黃龍魚頭,味道不錯,粉蒸肉,炒粉皮,炸紅燒肉,口水啊。

23. 六里坪開的劉氏「畜牲」粉條包子,很大,2元一個,粉條湯,很多十堰人開車過去吃。

24.深圳街吃的也很多,重慶面館,陝西面館,二大隊邊上的三合湯都開了好多年的。

25.三堰加油站對面「鄉村鍋巴飯」,現在改成真不同 美食 城,商業化運作了,火了幾家,關了幾家,味道已經沒有以前的好了,里邊的粥倒是不錯,王記三合湯也不錯。

26.四一廠里有家餛飩店,兩口子開的,男的做熱乾麵,女的做餛飩,都是3塊錢,現在全市都沒有的價格了,主要的是味道不錯,車架廠食堂對面一個小巷子里。

27.方向盤廠,十堰熱電廠路口左邊有個地方賣魚雜火鍋,同時還有洪湖的特色菜,比如鹵藕什麼的,價錢不貴,就是衛生差了點,味道一級棒,偶可是經常打車去那裡飯飯,想起他的豆乾紅燒肉偶就。。。。。。口水把鍵盤都打濕了。

28.東岳市場的牛肉餅,還有邊上的大煎餃。 炸的糗豆腐,我不喜歡吃,但很多人買。29.老虎溝邊上一個韓二拉麵,很實惠,味道很適合十堰人吃。

30.新凱悅的煲仔飯還可以,不過,現在的凱悅已經不如當年了,很久沒去吃了,不知道現在做的怎麼樣?

31.六堰 體育 館對面有家「第一粥店」,那裡的生肉粥及皮蛋瘦肉粥做得非常棒,雖以粥出名,但其小炒也不容忽視,我愛吃那裡炒的「地三鮮」,小炒價格適中,生意很火,常常去了還要等位置。它在三堰也開了家分店,但粥的味道遠不及六堰的好吃。

32.在六堰圖書館附近有家賣「生煎包子」,那家的包子皮微微煎黃,十分的好吃。

33.熱乾麵還是喜歡三堰襄味天下的,以前有黑芝麻醬的。

34.牛肉粉,再給你們介紹一個地方,十堰供電局對面那個胡同裡面有一家很不錯的,湯熬的好啊 {十堰供電局對面有條小道進去20米,有家做牛雜粉的,(沒有店名)味道不錯,每天早上有好多人開小車到哪去吃。}}

35.吃王八應該到44廠橋頭那個「青蓮酒店」,雖然貴 但味道絕對地道,不像去年41廠那邊流行的那個太差。

36.鄖縣 紅綠燈邊上的下崗面館,湯面值得一嘗,主要的是這家的酸菜,每次都吃一大碗。

37.花果48廠橋頭有一家牛肉麵,每次路過都要來一碗。

38. 夏家店新農村農家樂,這家的菜都是本地土生土長的土菜,肉都是土豬肉,肉塊很大,蘿卜燜肉,蘿卜塊也大,確不膩口,再來一碗酒,很有當年梁山好漢的感覺。

39.二汽青年廣場的趙富國燒雞店,燒雞,我只吃這一家的,很多十堰人當做禮物帶給外地的朋友和親人,這么多年了,味道一直沒有變。

40.十堰老街朝陽路邊上開了一家土灶台,真正的柴火灶,很值得一嘗。

41.俏大娘的肉夾饃、涼皮涼面,炸醬面,都不錯,現在十堰開了很多肉夾饃店,味道都沒有這家的好,好象開了很多分店。

另外爆個小道消息,聽他們員工說,以前的六堰廣場的譚二拉麵找俏大娘老闆合作,偷學俏大娘的技術,合作了一年,就把俏大娘趕走了,自己做肉夾饃,外表一看,沒什麼不一樣,一吃味道就知道是仿冒的,俏大娘做了一年的招牌,譚二拉麵坐享其成,商家,真是無商不奸啊。

42.朝陽路銷售處百姓廚房,香菜泡花生米,一級棒,手撕鴨也值得一吃喲

43.鄖十路邊的土瓦房做的是地道的柴火飯,這家的土腐超好吃,好嫩的。

44.廣東路有一家小飯館,他家的豆皮和湯面都做的不錯。

45.突然想起來,六堰有家陳氏燒雞公,雖然生意做的大,以前也常吃,個人覺得沒有四一有一家陳胖子燒雞公做的好,可能是生意做大了,陳氏燒雞公老闆不自己做了,陳胖子燒雞公都是老闆自己做,現在生意還是老闆自己動手做才地道。

46說起四一,以前的甲魚也火了整個夏天,後來的牛肉湯,又火了一年多,現在都是冷鍋冷灶了。現在還是有不少人去吃。

47.四三廠的熊氏雞湯館,湯很鮮美喲

48.以前老有人說六堰的老馬燒烤做的怎麼地道,去了幾次,覺得老闆太黑了,死貴,後來改到消防處新華燒烤,那裡的燒烤,麻雀,肉串,金槍魚都不錯,對面也開了很多帳篷式的路邊攤燒烤,都做的不錯

49.說起燒烤,值得一推的六堰廣場邊上,有一個院子里,蒙古包,這家的肉串相當好吃,2元/串,還有炒花飯,聽老闆說,炒花飯用了點羊油,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很特別,好吃。

50.五堰堰豐附近,應該就在凱悅對面一個小巷子里,一個老太炸的油角,很好吃,用米油發的面,微甜,每天賣到10點左右就收攤了。

51.柳林溝幼兒園門口有家大秦餅,兩口子做的,2元/個,每次路過捎兩個,很香很脆又不貴,不過每天上午做,10點左右就鎖門了。

52.天津路有一家綠野仙蹤,菌湯很好喝。

53.夏家店賓悅酒店的老媽粉條很好吃,一大盆,每次去都要叫兩盆,嘎嘎。54.三千里韓國燒烤,里邊的青酒喝了半瓶交警查不出來,本人親測,呵呵,吹了兩次。55.東岳路東來順涮羊肉里的炸花捲好吃

56.九頭鳥酒店以前的豆皮熱乾麵好吃,現在一般了,不過,火鍋湯還是一級棒,除了這一家,去了別家,我只吃稠的,不喝湯。

57.最後一條了,不再想了,方山路上的四方山莊,牛骨湯一級棒,牛骨也超大個,老闆說,文火要熬一天呢,難怪好吃更好喝。

頭都想暈了,肯定有遺漏的,以上是個人觀點,個人喜好,不代表任何立場,也歡迎大家推薦,然後在修改整理。

來十堰,一定要嘗嘗讓你回味無窮房縣小花菇,是正宗的十堰房縣土特產,1970年神農架自然保護區成立,林區2/3由房縣劃出,故神農架特產與房縣特產同源。2009年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在央視舌尖2《腳步》中也有推薦這種房縣小花菇,因它外型美觀、香味濃郁、鬆脆可口、營養價值極高,而被稱為菌中之王,席上佳品,是高山上不可多得的美味。花菇最大的特點就是香,直接聞乾的,就有一股沉鬱的香氣,這是烘乾過程凝聚起來的鮮味物質散發出的強烈鮮味,所以它泡發後,連沾了水的手指都帶著香氣。

十堰市是著名的 汽車 城,也是鄂西生態 旅遊 圈的核心城市,有著優美的自然風景。著名的武當山風景區就位於十堰市,所以到了十堰,自然要欣賞一下這里的自然景觀,除了欣賞美景外,十堰的許多地方 美食 也不容錯過。

1、三合湯

三合湯是十堰鄖陽地區的一道傳統小吃,距今已經有500多年的 歷史 。一碗正宗的三合湯中都含有當地農戶的紅薯粉,牛肉片以及碗中幾個小餃子,是三種主要食品成分的組合,因此叫做"三合"。三合湯已成為鄖陽地方的一道名吃,更是鄖陽飲食文化的一種標志,所以到了十堰,三合湯是必吃的。

2、瓦塊魚

瓦塊魚也是十堰鄖陽地區的一道地方名吃,因魚塊形式瓦塊而得名,已經有幾十年的製作 歷史 ,直到如今,瓦塊魚依然是十堰人們喜歡吃的一道名菜。瓦塊魚有清蒸、炸燴兩種吃法,風味各異。清蒸瓦塊魚魚色白、肉嫩,味鮮;焦炸灌汁瓦塊魚色黃、肉嫩,鮮美可口。

3、酸漿面

提起鄖陽的酸漿面,十堰人應該並不陌生,這道風味小吃,酸香撲鼻,味美爽口,老幼皆宜,不少家庭都會做。鄖陽人本身就很愛吃酸菜,每家每戶都會自己腌上一些酸菜來吃,慢慢就催生出來現在吃的酸漿面。酸漿面因口感勁道、酸辣開胃而備受歡迎,傳承至今已經有二百多年的 歷史 了。

4、竹溪碗糕

竹溪碗糕是十堰市竹溪縣的一種漢族風味小吃,已經有500多年的悠久 歷史 。竹溪碗糕色澤雪白,質地松軟,味甜不膩,不僅富有營養,還有保骨健腸、生津止渴之功效,深受食客喜好。在竹溪,出門辦事或者出外求學,臨行前都要吃一碗碗糕,以示出門吉利,辦事圓滿,時至如今,仍有不少人還在沿襲此傳統。

5、丹江口全魚宴

丹江口水庫里的水不僅清澈甘甜,而且漁業資源豐富,有翹嘴鮊、黃魚、沙丁魚等幾十個品種,其中丹江口翹嘴鮊已被納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全魚宴選自水庫裡面的魚,肉質鮮嫩,營養價值相當豐富,種類也比較多,做出來的這種全魚宴在當地更是非常的有名氣。

6、鄖西馬頭羊

如果問十堰人,哪裡的羊肉好吃,大多數人肯定告訴你的是鄖西馬頭羊。馬頭羊肉色鮮紅,肉質細嫩,脂肪分布均勻,在吃法上也是五花八門。燉羊肉,炒羊臉,蒸羊肚,泡羊肝,燒羊腳,皆是上佳菜品,讓人百吃不厭。

十堰特產有武當山凍豆腐、房縣黑木耳、龍峰茶、酸漿面、竹溪碗糕等。

1.武當山凍豆腐:

武當山凍豆腐選用黃豆作為主要原料,再利用武當的山泉水製成豆腐,然後將豆腐切成塊狀,在自然環境下冷凍而成。


2.房縣黑木耳:

房縣黑木耳色鮮、肉厚、朵大、質優、營養豐富,因其「形似燕,狀如飛」,又被稱為「燕耳」,有「山珍之王」的美稱。


3.龍峰茶:

龍峰茶是湖北省十堰竹溪的特色產品,竹溪有著非常優越的地理環境,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降水充沛,十分適茶樹的生長,所產出的龍峰茶香氣撲鼻,清爽純凈,鮮醇甘爽,品質優良。


4.酸漿面:

酸漿面起源於清朝。選用黃細面和酸菜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的製作方法製作而成,所製作出來的酸漿面酸辣可口,十分美味。


5.竹溪碗糕:

竹溪碗糕選用優質的百米和黃豆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的製作方法製作而成,所製作出來的碗糕色澤雪白,質地松軟,味甜不膩。


6.竹溪貢米

竹溪貢米,湖北省竹溪縣特產,唐代始封「貢米」,米質白如玉,形狀似梭,粒大個長,色澤光亮,晶瑩飽滿,漿汁如乳,香柔可口,富含人體所需鈣、鐵、鋅、硒等微量元素。

目前沒有啥好吃的,有好吃的早已變成難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