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張庭的微商品牌STS,其品質究竟怎麼樣
提到酒窩美女,大家一定會想起張庭的,你對張庭又了解多少呢?還停留在《絕色雙嬌》《穿越時空的愛戀》《鐵齒銅牙紀曉嵐3》《武媚娘傳奇》等等裡面嗎?你真的以為她只是演員?不,她的微商也做的風生水起:
我覺得張庭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她建立的微商品牌應該是值得信任的,而且她自己本人也在用,如果有什麼副作用或者品質不好的話,她也不會用的,看了TST的配料表還有各項專利證明這個產品還是非常不錯的,很值得信賴,所以張庭的微商產品其實還挺不錯的,而且也有很多明星在用她家的產品,如果有想試試的,可以放心大膽的去試,不用擔心質量問題。
Ⅱ 張庭曬價值40億倉庫,她發展的118萬下線微商都賺錢了嗎
張庭曬價值40億倉庫,她發展的118萬下線微商都賺錢了嗎?
我感覺這個東西肯定有掙錢的,也肯定有不掙錢的,其實像做一些這樣的比較小的商業活動的話,可能有的人確實賺了很多錢,因為他們通過這種方式找到了一個適合自己的推銷的模式。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評論區點贊關注,我將會和大家積極互動,積極討論。
Ⅲ 「張庭案」舉報人:TST團隊規模或超1000萬 大都是寶媽、家庭主婦
鳳凰網《風暴眼》出品
文|連衛民 張天霖 歐陽倩倩
「0投資,0囤貨,0風險,0加盟費,免費加入TST庭秘密,做明星合夥人。」
在這誘人的口號和明星光環的加持下,無數家庭主婦、寶媽們選擇了加盟明星張庭、林瑞陽夫婦在2013年創立的日化品牌「TST庭秘密」,成為其成千上萬個代理商之一。
除了代理商外,趙薇、范冰冰、劉濤、陶虹、徐崢、林志玲、曹格等眾多明星都曾直接或間接的為TST站台,有的還曾是TST的股東。
2014年到2018年,TST在微商圈中爆火,被稱為「微商第一品牌」,張庭夫婦身價一度被傳高達300億元,張庭也被稱作「微商女王」。
張庭、林瑞陽夫婦
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張庭異常活躍,抖音粉絲數量超過3300萬。短視頻中的她被網友稱作「不老女神」,似乎仍然是《穿越時空的愛戀》中的那個單純善良的「小玩子」,很難將其和「傳銷」二字聯系起來。
然而,12月28日,一張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致李旭反傳銷團隊的查證函,卻將張庭夫婦以及其旗下的「TST庭秘密」,送上了「傳銷」的風口浪尖。
查證函稱,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TST庭秘密」的運營主體)涉嫌利用網路從事傳銷活動,依據《禁止傳銷條例》,該局於2021年6月5日對達爾威涉嫌傳銷立案調查。
實際上,很早之前TST就曾被質疑傳銷,只不過沒有引起關注。舉報人李旭在接受鳳凰網《風暴眼》專訪時透露,自己的團隊之前發布過很多篇涉及張庭涉嫌傳銷的文章,但都遭到了刪除。
「後來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我們才向石家莊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了一個查證函,之前也是沒有一個官方確認信息,現在終於得到官方的確認。」李旭表示。
李旭還透露,TST的團隊規模非常大,參與人員可能有千萬左右,涉案金額可能上億元,一些TST的人離開後還會創立一個和TST類似的新傳銷平台。
據李旭了解,參與TST微商模式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寶媽、家庭主婦,她們一般空餘時間比較多,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家庭中可能不太受尊重。她們急於擺脫這種角色,因此很容易陷入騙局。
李旭對鳳凰網《風暴眼》表示,自己從事反傳銷十五年,見到過各種各樣的傳銷。除了TST微商模式的經營性傳銷外,還有一些打著新金融、分享經濟、區塊鏈、虛擬貨幣等旗號的新式傳銷,而上當受騙的人中不乏一些白領、管理人員等高學歷人才。
「傳銷給人帶來的不僅僅是血本無歸的經濟損失,還有巨大的精神傷害。我見過有些進入傳銷的人對家庭、對父母子女不管不顧,為了發展下線幾乎得罪了身邊所有人,家庭沒了,親情友情都沒了。」李旭表示。
目前,達爾威公司涉嫌傳銷的案件已進入審計階段。張庭夫婦旗下公司究竟有著怎樣的傳銷套路?為何直到現在才被調查?在新的傳銷手段層出不窮的情況下,普通用戶如何識別傳銷套路?
鳳凰網《風暴眼》獨家專訪了「張庭夫婦涉傳銷案」舉報人、反傳銷專家李旭,揭秘微商帝國表面下的傳銷生意。
直播回放丨舉報人李旭在線答疑:我為什麼要舉報張庭夫婦傳銷
一、TST的模式完全符合禁止傳銷條例的三個特徵
鳳凰網《風暴眼》:您什麼時候開始接觸張庭傳銷的這個事情,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相關事件的背景?
李旭:我們是大概4、5月份就接觸到這個線人,舉報人本身就是TST庭秘密的團隊長。我們根據這個線人團隊長提供的線索、證據研判以後,感覺他所說的模式完全符合禁止傳銷條例三個特徵:
第一是入門費,繳納一定的費用,認購一定的產品,取得加入資格,升級囤貨、代理囤貨,都符合第一個特徵;
第二是拉人頭,因為他們要發展團隊,所以要形成這種商業的層級關系;
第三是團隊計酬,通過直接和間接發展人的數量來進行計酬和返利,因為微商改變不了這種模式,都是通過多層次激勵機制,如果沒有這種多層激勵機制就沒人玩這種 游戲 了。
鳳凰網《風暴眼》:TST庭秘密和其他傳銷組織有什麼區別?
李旭:它跟其他涉傳的其實沒有什麼區別。雖然它宣傳的是零投資、零風險、零門檻,沒有任何風險,也不囤貨。
但實際上你要升級必須要達到業績,不然拿不到它跟你承諾的提成,團隊長為了沖業績,就要去消費,自己去囤貨,這個條件完全具備入門費的特徵,我們的舉報人也投了40萬左右。
二、張庭的公司運行多年,為何現在才被舉報重視?
鳳凰網《風暴眼》:張庭的TST庭秘密存在很多年了,為什麼今年才有舉報,並且得到監管局的重視?
李旭: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因為他們這種微商團隊模式都是在互聯網上操作,都有網站APP,如果取證相對比較困難,如果沒有受害人、參與者積極舉報,想固定證據是相對比較難的,所以前期各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接到這種投訴不是很多。
其實各個微商團隊都要經歷這么一個過程。剛開始的時候發展很快,到後期這個微商平台太多了,而且團隊的忠實度也很低,別的團隊可能給他承諾的回報更高的話,很多團隊主管、比如團隊長就會帶著人走了。
近期我們就接到了TST很多人給我們爆料,說TST團隊有很多人又做了另外一個平台,跟TST差不多。還有一個原因,很多人囤了很多貨,但賣不出去,他就會反思,反應過來覺得這個東西有問題,就不參與了,還有很多人投了很多錢就積極去舉報了。
所以很多平台都會經歷這么一個過程,前期能賺錢的時候沒人舉報,到後期資金鏈斷了,或者返得越來越少了,這些人脫離了團隊,就去舉報了。
鳳凰網《風暴眼》:您能不能詳細介紹一下那個線人團隊長的情況,他是投了40萬,後來這40萬是完全打水漂進行不下去了還是怎麼樣?
李旭:他是手裡的產品囤了很多,但是賣不出去。因為他為了沖董事長那個級別,連續三個月都要買很多產品,但當他沖上去了一看,因為底下沒有業績,他還是沒有提成。他掙不到錢,選擇退出。
鳳凰網《風暴眼》:他最開始是怎麼意識到這是傳銷?
李旭:因為他感覺一個是他們的承諾的高回報達不到,另外他可能也上網查了一些資料,也感覺他的模式符合傳銷的三個特徵,所以就向我們咨詢。
鳳凰網《風暴眼》:這位團隊長加入的契機是怎樣的?他當時是怎麼受到這種財富夢想誘惑的?
李旭:據我了解,他本身是一個上班族,月收入可能也就是四千塊錢左右,當時也是同學介紹他消費其中一個產品,但是後來同學告訴他如果能升級,也就是拉更多的貨就可以賺到更多的錢,於是他也就開始沖業績,後來他一步一步卷進去了。
鳳凰網《風暴眼》:當時您的團隊接到這個舉報和線索時,是怎麼去做了解的?如何來最終來確定其傳銷性質的?
李旭:其實我們也就是民間機構。因為我們接到這個信息以後,發現證據比較充足,因此研判它涉嫌傳銷。也多虧裕華區監督管理局有多次查處網路傳銷的經驗。
像這個團長家裡是河北的,查證周期比較,因為互聯網的微商調查取證比較難,過程中還要調取證據,因為它還有網站、APP,這些都需要時間來形成一個證據鏈條,查證起來相對比較困難。
三、TST代理人可能有上千萬,大部分是寶媽、家庭主婦
鳳凰網《風暴眼》:我看一些報道,之前一直向您這邊反饋的這些受害者或者是一些代理人也好,他們有很多,像一般他們的家庭情況是什麼樣的?他們是怎麼走上張庭的傳銷模式的?
李旭:其實參與這些微商模式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寶媽、家庭主婦,因為她們一般在家庭當中空閑時間比較多,也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所以有時候不怎麼受人尊重。
為此,她們就會急於擺脫這種角色,而微商團隊最善於造夢,就說你們一定要自強自立,要經濟獨立、財富自由,迎合了很多人的需求。而且它的氛圍確實也不錯,經常舉行一些會議,互相之間都以家人相稱,能感覺到一種家的溫暖。
鳳凰網《風暴眼》:我們現在能不能稍微了解一下,目前您這邊有了解到像全隊長也好,或者整個張庭的這種模式下涉及的資金情況大概是怎麼樣的?影響人員大概有多少?規模怎麼樣?
李旭:因為我們沒有辦法辦這個案子,詳細信息肯定需要向石家莊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確認,從目前透露的信息來說,涉案金額應該有上億,他們的團隊規模還是比較大,估計千萬左右。參與人員可能有千萬左右,這是披露出來的一個信息。
鳳凰網《風暴眼》:我看到您第一篇文章有提到,目前張庭的主體公司凍結了3億,包括其他的代理加在一起共凍結了6億,這個金額是怎麼得來的?
李旭:因為當時她的關聯公司凍結了三個億,通過團隊長還有經銷商那邊賬戶凍結了三個億,加起來是6億。
四、反傳銷工作中曾被刪文、威脅,作為民間團隊深感力量薄弱
鳳凰網《風暴眼》:我看你們之前說也是在您的公眾號上提到,之前有發布過很多篇涉及到張庭涉嫌傳銷的文章,但是都遭到刪除,這是什麼情況,張庭那邊有工作人員聯系過您嗎?
李旭:沒有,因為我們7月份發出以後,在很多自媒體平台遭到投訴,所以平台就把我們文章下架刪除了。
我們後續又陸續發了幾篇,包括前段時間我們又發了抖音,還是被他們投訴,又被刪除了。後來我們沒辦法就向石家莊裕華區那邊發出一個查證函,現在終於得到官方的確認。
鳳凰網《風暴眼》:做反傳銷這些年有遇到過一些打擊報復,或者遇到什麼危險嗎?
李旭:相對來說,我們在異地解救過程中風險還是比較大一點,也經常被圍攻、被電話威脅。這些年反網路傳銷也收到了很多威脅,甚至有的人在網上發帖。
最近我們曝光了雲聯盟華雲數字這個傳銷組織,廣西貴港市場監督管理局做了行政處罰,公安也立案了,但是這幫人在網上到處抹黑我們,說我們漢奸、賣國賊,是破壞民族企業的罪人,網上到處都是反咬我的一些抹黑的東西。
一般這些我不回應,一個是邪不壓正,第二你們在做什麼自己很清楚,我們避免更多人上當受騙,而且我們跟他們也沒有利益沖突,我們目的是喚醒更多人。
鳳凰網《風暴眼》:實名舉報張庭(涉傳銷)這個事情也有大半年了,期間有遇到過一些其他情況嗎?
李旭:其實我們在曝光TST的過程當中,我們深深感覺到作為一個民間團隊,我們的力量是特別薄弱的,跟這些很強大的組織斗的時候,可以說我們有時候感到特別無助,很無奈,甚至很難發聲。
因為我們的平台本身關注度比較低,傳銷又很小眾,有很多人認為很遙遠,不怎麼關注。而作為反傳銷、反詐騙(團隊)來說,我們這個團隊也不大,人也不多,粉絲也很少,包括我們抖音、快手等平台粉絲都非常少,關注度相對比較少,所以力量很薄弱,很多時候我們想發聲都很難,即使發出來了很快就會被這些公司投訴,很多文章我們連發都發不出來。
所以反傳防騙反詐也需要全 社會 都來努力,也希望我們這些企業一定要多承擔一些 社會 責任,不要去違法違規,一定要守法經營,而不是不讓我們這些曝光的人發聲,一定要多去整改,這樣合法合規才能走得更長遠。
五、張庭公司是否屬於經營性傳銷,可能面臨什麼處罰
鳳凰網《風暴眼》:有人覺得像張庭這個案子屬於經營型傳銷,這種模式怎麼看,它和您剛才提到的新的詐騙性傳銷有什麼區別?
李旭:這兩種還是有一些區別,因為《刑法修正案(七)》新增加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傳銷已經單獨入罪了。
如果是有公司也有產品,而且產品還不是欺詐性的,還是以銷售產品計酬的,不立案,它只是觸犯了禁止傳銷條例,歸市場監督管理局管,這是經營型傳銷。
如果是以拉人頭的,不是以銷售產品為主,就可以入刑,也就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有刑事責任。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證以後會移交給公安,公安再立案。
真正分辨區別還要看三點。第一主要是看它的產品,產品是不是三無產品、是否存在誇大宣傳、虛假宣傳;第二是看它是不是以囤貨,而非以銷售產品為主。如果它主要是以囤貨沖業績,這種就是以拉人頭為主的,這個肯定就有問題了。第三,看它的獎金分配製度,比如團隊計酬這種模式,就可以區分出微商、社交電商和傳銷這些的區別了。
鳳凰網《風暴眼》:一旦符合這三個原則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
李旭:如果以銷售產品為主的,行政立案;如果產品是一個幌子,主要以拉人頭為目的繳納入門費這種,可能就構成刑事犯罪。
鳳凰網《風暴眼》:也就是說張庭的這個可能只是作一個行政上的處理嗎?
李旭:具體還不是非常了解,就要看石家莊市場監督管理局最終調查結果,如果涉嫌犯罪,它就會移交給公安。
鳳凰網《風暴眼》:如果用了TST產品出現不良後果,作為消費者可以有渠道去索賠嗎?
李旭:可以,搜集這方面證據,積極向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投訴。
六、十個微商九個傳銷?普通人如何鑒別微商和傳銷
鳳凰網《風暴眼》:很多網友說十個微商九個都是傳銷,這個事情您怎麼看?
李旭:微商確實名聲很不好,朋友圈發屏,賣保健品、化妝品的,其實微商也需要去規范,我們正規公司的就是以銷售產品為主,對那種以欺詐型的產品,低買高賣的這種模式一定要杜絕,拉人頭的一定要遠離。
鳳凰網《風暴眼》: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我們怎麼去甄別它是傳銷組織還是微商?
李旭:如果涉及我剛才說的傳銷三個特徵,有入門費、拉人頭、團隊計酬這三個特徵,就一定要遠離。
因為現在傳銷也在千變萬化,打著新模式新業態,很多人難辨真偽。不過傳銷本質也非常簡單,不管你打著什麼旗號,穿著什麼馬甲,只要具備這三個特徵,我們就要遠離,不要參與。
鳳凰網《風暴眼》:您剛才也提到必須得符合三個條件才能認定傳銷,但有人也認為它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比如是拉人頭必須要達到三級分銷才能算涉嫌傳銷嗎?
李旭:是,一般定罪是三級,也就是說要累計發展下線,達到30人,並達到三層以上,才能符合立案追訴標准。
事實上刑法已經降低標准了,你組織管理培訓等職能,也可能構成犯罪。具體還要看賣產品為主還是拉人頭為主。
鳳凰網《風暴眼》:這個判定怎麼判定,好判定嗎?似乎有時候界限比較模糊,基本上微商都有拉人頭的性質,但它同時也會有商品。
李旭:這個判定起來就是比較困難,一般都需要市場監督管理局去調查,看它的側重點在哪裡。一個是產品質量要保證,比如賣三無產品,假冒偽劣這些產品,這個產品我們都知道是個道具了,這種好判定。
第二是性價比,也就是產品真正的價值,即出廠價跟最終賣給消費者是多少錢。比如我們接過一個全腦開發耳機的,它的耳機賣3980塊錢,但實際出廠批發價也就200塊錢,他們賣給最終參與人達到20倍的一個回報,這種模式肯定就是傳銷,而且也構成了詐騙行為,刑事犯罪了。
鳳凰網《風暴眼》:很多人在做微商的時候,不說自己做的傳銷或者怎麼樣,而說自己做的直銷,直銷和傳銷之間怎麼辨別,對於一些想做微商的人,有沒有一些快速的區分技巧?
李旭:在中國,直銷是一個特許行業,所以你要從事直銷,這個公司必須拿到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牌照,不是誰都可以做。如果沒有直銷牌照,且以直銷為名,(那)就要遠離了,(而且)直銷牌照也不是護身符,也要看它的直銷模式有沒有違法違規,如果是價值虛高,而且以拉人頭為主,這種模式也是違法違規,如果有這方面證據也可以積極向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舉報。
七、對現狀不滿、缺乏關愛、有賭徒心理的人最容易被傳銷
鳳凰網《風暴眼》:有哪些群體是很容易受到這種傳銷組織的鼓動?他們最後怎麼能夠走出來?
李旭:我覺得還是傳銷的洗腦很厲害。一個是抓住了你的需求點,因為有很多人對現實不滿意,想改變。最近幾年實體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很多人沒有渠道,就想著投資一些互聯網類項目,急於想翻身。
第二,在洗腦的過程中它也會利用愛國情懷,其實都是曲解國家政策,打著這些旗號來欺騙參與的人。
三是一些中老年人退休以後有時間有財力,就是缺乏關愛,所以傳銷組織就給他們這種溫暖。
四是傳銷組織抓住了一些人賭博的心態。前期讓你賺錢,看平台靠譜就追加投資,連本帶利復投,帶著親朋好友投,甚至賣房子、借高利貸去投,最終操盤手跑路,後參與的人又成韭菜了。
鳳凰網《風暴眼》:你覺得什麼樣的人群比較容易受到這方面影響?如果讓您做一個素描或者給他們做一個畫像,您覺得這類群體會有一些共性嗎?
李旭:其實參與這些項目的人,什麼年齡段的都有。比如虛擬貨幣、區塊鏈這些項目,參與的人就是層次相對高一點,因為這些APP裡面操作比較復雜,一般學歷低的人玩不了,看不懂。
所以這部分人都是一些高端人群,甚至是公務員、白領、一些企業的中層的幹部。他們為什麼玩這個東西?因為他們把它當成一個投資,這種模式有高額回報,也滿足了很多人賭博的心態,他知道這個模式早晚會崩盤,但是他賭的是我跑得快,我要撈一把。
還有中老年人玩的就是所謂「民族大業」的詐騙,說買這個卡那個卡,以後要開網會分紅,這種相對比較多。微商這個群體主要是寶媽、家庭主婦這部分人還是比較多的。
所以網路傳銷這些互聯網項目其實各個層次的人都有去玩的,基本上可以分出來他們玩的是哪些項目。
八、剛陷入傳銷的人很難意識到被騙,最後往往血本無歸、眾叛親離
鳳凰網《風暴眼》:我們還想再了解一下您接觸到這些傳銷案例中,有沒有特別嚴重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李旭:一是經濟上的損失,有些人全身心投入,把一生的積蓄,把養老錢都投了進去,甚至有人還為此放棄了自己的工作。
可騙子是很狡猾的,你前期都想有高回報,他們會以這種高回報來吸引你,有的人復投,連本帶利又投進去,但後面把平台一關,你就成了被收割的韭菜,有可能血本無歸,這種網路難民特別特別多。
二是精神上的打擊。參與這個項目的人還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會全身心投入,所以對家庭、對子女、對父母不管不顧,每天都拿手機,天天在手機APP上報單、看視頻、聽課什麼的。這樣就導致家庭親情也沒了,整個家就陷入危機當中。
這些人還把親朋好友人脈全都傷了,因為他們要發展身邊親朋好友,眾叛親離,一個家雞犬不寧。他們中的很多人十年八年出不來,因為他們接觸的圈子全部都是這種分享各種項目的人,從一個騙局掉進了另外一個騙局。
鳳凰網《風暴眼》:您有沒有做過一些觀察或者統計,想來找您求助的這些曾經上當受騙的人,他們是怎麼意識到了這種傳銷騙局,像這種參與過的人後來會意識到自己是參與了傳銷騙局嗎?
李旭:他們都需要一個過程,前期這個平台還在的時候,還給他返利的人,他就不認為是一個騙局,你怎麼勸也勸不回來。直到這個網站、平台關了以後,他才知道跑路了。
他們要跑路的時候都有前兆的,一說我們網站在升級,基本就可以確定這個網站要跑路了。但是因為好多人還抱著一個僥幸心理,不願意去舉報,導致有的平台跑了很長時間都沒有人舉報,當發現的時候這個平台數據已經被銷毀了。
也有一部分家屬發現以後,強力阻止,他們勸不了的,因就聯系我們勸說、反洗腦,當然對這些人不是一會兒就能醒悟的,我本人就要勸兩三天,因為很多人參與的項目太雜了。
鳳凰網《風暴眼》:以前對傳銷好像有南派與北派的說法,我不知道南派和北派它有什麼區別,到現在這個情況是不是又有了新的一個變化?
李旭:南北派這種傳銷是傳統的異地聚集式的傳銷,就是以找工作、網戀、介紹工作、做生意、為主,主要目的是把你騙到外地。
像有的北派就屬於低端的,我們知道的那種吃大鍋飯、睡地鋪,通過暴力手段禁錮你,不讓你走。南派傳銷就是以資本運作,相對比較高端,吃住自由,也不控制手機,而且租住在一些高檔小區。
南派傳銷在異地傳銷當中玩得比較高端,什麼西部大開發之類的,他們會利用國家的一些政策,謊稱有多少錢交給國家了,把你騙到外地給你洗腦,最終目的還是要投資項目。
相對來說南派傳銷比較可怕一點,它的傳銷理論比較完善,有很多歪理邪說、很多謊言,很難破解,一般人進去可能三四天、四五天就掉進去了。
九、很多之前被嚴打的老傳銷,藉助互聯網又開始干新式傳銷
鳳凰網《風暴眼》:你們在做這個項目的時候有接觸過他們這些傳銷的頭目嗎?您對這種人群有了解嗎?他們是什麼樣的群體?是屬於行業內的慣犯還是怎麼樣?
李旭:其實資金盤包括網路傳銷很多項目的操盤手或者代理人,這些人其實很多都是老傳銷。據我們了解,因為2010年左右,廣西那邊是南派傳銷的重災區,當時就進行了嚴打,所以很多團隊垮掉了,很多老傳銷就藉助互聯網,從傳統傳銷轉到互聯網了。
所以據我們了解,現在很多操盤手、資金傳銷他們都是異地的老傳銷玩的,甚至有很多人玩了兩年今天開個盤,過兩天跑路了,還是原班人馬又開始收割韭菜,而且很多老傳銷都是不用真名,很狡猾,甚至是跑到境外,所以更難。
應該嚴厲打擊他們,還有操盤手、設計軟體的這些人。因為專門有互聯網公司給他們設計軟體,給它制訂獎金分配製度、維護網站,如果把這些犯罪團伙的頭目打掉,對打擊傳銷還是非常有利的。希望以後能深挖,把這頭全都抓了,給這些幫凶也給他們抓了。
鳳凰網《風暴眼》:您也從事了大概十五六年反傳銷的活動,您能不能給鳳凰網的網友們分享一個比較印象深刻的故事?
李旭:我就講最近比較典型的這么一個大姐的例子吧。這個大姐是退休的女工,四五年前去了廣西,做了異地南派傳銷。當時她老公女兒怎麼勸都不聽,幹了兩年後她干不下去了,回來了。
回來以後,她又卷進了資金盤傳銷。但她不認為這是騙局,還認為是自己的老公、女兒反對才導致她拉不到下線,認為是模式的問題。
因為互聯網這種項目不用去外地,也不用租房子,在家裡就可以,這樣成本也低,所以她就卷進去了,搞了很多項目。剛才我講的這些虛擬貨幣、區塊鏈、消費返利、原始股股權投資,分享經濟,各種項目基本上玩了個遍。
後來這些平台基本上都跑路了。她又幹了幾年,後來把家中的積蓄全都搭進去了。我打開(她)手機,上面全是各種傳銷APP,這些APP也打不開了,但是她還不死心,還在等著這些平台,因為那些平台忽悠她會開網。
她有點學歷,也隱隱約約知道這些平台的錢可能回不來了。但是她之後又陷入一個所謂「民族大業」的詐騙平台,每天幾乎所有時間都用來學習道德經,裡面人給她洗腦,告訴她要有大愛,說以後國家會給他們發錢,讓他們學習,而且在學習過程當中還不能脫崗,還要截屏。
她現在已經覺得之前的平台都是假的了,但還把這個項目當做最後一個翻盤希望。她被帶到我這兒來以後,我就一個一個勸說讓她徹底醒悟。最後她也明白了,最後這一個所謂的「民族大業」,也是一個詐騙團伙。
鳳凰網《風暴眼》:這位大姐為什麼經歷這么多的項目,還一直堅信這個事情呢?
李旭:實際上很多人對傳銷的危害還沒有正確認識,還不知道傳銷的騙局為什麼是騙局。長期在這種資金盤、網路傳銷裡面待的人都有兩種心態,一個是賭博的心態,就像賭徒一樣,輸了以後還想把錢拿回來;另一個是投機心理,總想著可能其他項目都是假的,我最後再撈一把,把以前的損失撈回來。
十、如果親朋好友加入了傳銷,我們該怎麼辦?
鳳凰網《風暴眼》:有網友問,如果遇到親朋好友加入傳銷,怎麼都勸說不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李旭:確實這種事是很難辦的,他已經進去了,說白了被洗腦了,你要再拉他出來就非常難,因為他們在裡面抱團取暖,感受到溫暖,最重要是他感受到給了他夢想,所以很多人說白了不到最後他不會回頭的。
鳳凰網《風暴眼》:您接下來還有什麼新的舉報對象或者反詐騙的活動嗎?
李旭:其實我感到這兩天的壓力更大了。為什麼呢?因為TST這個事情發酵以後,有很多網友加我們微信,給我們提供了好多證據。不僅僅是TST,還有很多互聯網項目想通過我們平台給他們舉報了。
但是作為民間組織,我們的力量和精力是很有限的,所以我有時候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反詐道路很漫長,還需要更多志願者加入我們團隊,共同努力,舉報他們,曝光他們。也希望執法部門加大打擊力度,遏制它猖狂蔓延的勢頭,避免更多的老百姓上當受騙。
Ⅳ tst怎麼代理
直接去庭商城申請就可以了,不需要任何費用的,記得,不需要費用
Ⅳ 張庭96套房被查封,1200萬被騙的寶媽自述:那都是我們的血汗錢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微商教母」張庭曾在一檔節目中宣稱,她做微商和賣營養品, 「不為賺錢,我是做善事」 。
旁邊的李湘一臉無奈地回懟道: 「那你的營養品不應該賣,直接送就好。」
張庭「做善事」的結果,是微商品牌銷售額接近百億,自己成為億萬富翁。
而最近的處理,也真應驗了李湘的「預言」:張庭公司被罰沒2100萬,最近又被查封了價值17億的96套房產。
「做善事」掙來的這些,真的都「送」給了國家。
靠著「TST」發家致富的張庭,到底有多豪呢?
TST庭秘密運營主體達爾威, 3年收入91.7億元。
眼下被查封的96套房產,就是其位於上海浦東新區黃浦江畔的整棟辦公大樓。
日進斗金時, 娛樂 圈眾多明星為其站台宣傳,好閨蜜陶虹為此不僅獲贈過一層樓,分紅也能拿走4.2億。
張庭自己,也多次在公開場合炫富:
抱怨老公只喜歡賺錢,不喜歡拿錢,給現金不要,給卡也不要。
有一次老公忘記帶錢,打電話罵她怎麼沒給他准備錢,她直接回懟:
「你有沒有搞錯!你要錢自己拿,保險箱里錢多的是。」
調侃身家太大,麻煩事兒也多。
女兒很小的時候,很多生意夥伴都來要求定個娃娃親,她不得不想:
「 是不是因為家庭背景不一樣,他們想讓自己兒子少奮斗20年。 」
吐槽在上海的皇宮一樣的臨江豪宅房子太多、院子太大,害她邀請朋友過來都得帶路,因為「 通常第一次來我家都是會迷路 」。
自己也不能簡單一點過少奶奶的生活,就每天喝喝膠原蛋白、吃吃燕窩就好,做飯時要到空中花園里「現摘」蔬果,而且「老公下班後還拉我去一千多平的院子里撿草……」
日常生活中,也要為各種瑣事所累,因為家裡 浴缸太大,需要放水兩個鍾頭才能滿 ,甚至,因為太多繁瑣事,家裡5個保姆都感覺不太夠用。
如今再看,當時有多猖狂,現在就有多凄涼。
很多全職媽媽在家帶孩子,沒個人收入來源,花多少錢都要向老公要。
她們想掙錢、想經濟獨立;想改變現狀、想被尊重。
而正是看中了這一點, 張庭及林瑞陽夫婦研發了一套又一套精準話術,引導每一個被騙入局的人越陷越深。
至於如何騙,我們以TST代理張女士的遭遇為例,順一遍套路。
張女士,一位全職媽媽。
兒子出生就辭了工作,6年後又生了女兒,8年時間里,每天都是鍋碗瓢盆、吃喝拉撒,在孩子、老人、家庭間周旋……
2016年初,在海南 旅遊 時偶然認識了一位TST代理,一開始,她毫無興趣甚至反感,可隨著那位代理填充了她的單調生活,用近乎相同的經歷引導著她傾吐出近些年積壓的種種不快,她覺得這個朋友可以交心,與她惺惺相惜。
TST代理告訴張女士:自己的孩子也剛兩歲,同樣是一懷孕就辭職,不同的是她辭職後就開始做了TST,第一年就小賺了一百萬,隨後喜提寶馬,最近還准備買新房。
接著,通過斷斷續續的微信聊天,看似不經意的朋友圈炫富,引得張女士動心了。
她越來越想逃離自己生活的一地雞毛,越來越羨慕TST代理每個月能拿2萬、20萬的掙錢能力,於是,她開始主動咨詢怎麼做TST、怎麼賺錢……
這時候,張庭多次宣稱的話術 「0投資,0囤貨,0風險,0加盟費,只要一部手機,就能免費加入做明星合夥人」 就有用了。
放下戒心,張女士一頭扎了進去。但沒多久,對方的話術就變了。
宣傳的「0投資」變成了「花2500元買產品」,給的理由是「給別人推銷產品,自己都沒用,怎麼介紹?」
雖明顯是陷阱,但也確實有邏輯。
有了這2500元的投入之後,後面就容易了:如果不繼續的話,前面投的錢不就打水漂了嗎?
看著朋友圈裡的「友商」月賺上萬、喜提法拉利,而她也發現想靠多賣幾套面膜掙錢是不可能的,想賺錢必須要多拉人「升級」。
為此,她甚至像著了魔一樣逢人就講TST。兒子埋怨不送他上學、老公抱怨沒好好做飯、父母斥責不管家,她都無所謂,一心想著只要能月賺幾十萬。
她相信張庭所說的話: 只要做成了,就會成為一家人的驕傲。
努力賺錢的目的,就是要成為父母、子女、一家人的依靠,不讓自己後悔。
終於,功夫不負苦心人,不到兩個月,她拉來了100個人開卡。
但當她興沖沖去找上線「升級」的時候,卻又得知「還需要3個月考核,每個月10萬銷售額」。
就在她差點就清醒過來的時候,上線又說「等你連續3個月考核期滿,下線人數早就超過1000了,平均每人買幾百塊,30萬元一個月就能回本。」
而且,一旦達成目標,就可以是公司上市時的「原始股東」,職務還可以世襲,也就是哪怕她不幹了,她的級別還可以給她的孩子,什麼時候都能有收益。
於是,再一次,她在「創始人」同事數不清的購車、購房截圖中,迷失了自我,信用卡、花唄、借唄輪番上陣到處借錢,3個月、30萬的業績完成,她成了「創始人」。
看著張庭、林瑞陽親自發來的歡迎視頻,她甚至認定自己很快就是月入20萬的「白富美」。
不過,高興沒多久,她又發現,成為「創始人」之後,每個月都要完成10萬的月度考核,一旦不達標,就要被降級。
馬上就在眼前的發財夢,怎麼可能容許就這樣被破滅?
而且,放棄是可恥的。
張庭早就不止一遍地說 「不是成功來得太慢,是我們放棄得太早。做了100次,才能遇到101的完美。」
於是,她開始瘋狂推銷TST,一刻不停地奔忙,哪怕家庭關系已經劍拔弩張,愛人憤怒、爸媽斥責、兒女疏遠,親戚朋友見了都躲,家裡全都是囤貨……她不願想,也不敢想,更不能停下。
她甚至把所有的勸阻當做磨難,堅信張庭所說的: 「如果你遇到困難,就去勇敢地面對,因為這是老天爺給你的機會,讓你磨煉,讓你更好。」
只不過,就這樣持續兩三年之後,她卻悲涼地發現,自己幾乎什麼都沒賺到。
1200萬代理大軍被套路的過程,都和張女士大同小異。
張庭夫婦的金錢帝國,就是靠這些代理的金錢和血淚鑄就的。
張庭的老公林瑞陽在其自傳《林瑞陽告別林瑞陽》中,不止一次提到一句話: 「夢是全世界通用的貨幣。」
確實,深諳人性的他們,用「美貌、財富、獨立」為越來越多的女性編織了一場美夢,並通過一次次粉絲見面會、一場場明星演唱會、一條條炫富的朋友圈不斷強化「美夢可以實現」的幻象。
事實證明,他們,成功了;而為這場美夢買單的那些媽媽們,共同為張庭夫婦奉上了96套房的房產證。
TST和張庭夫婦必將得到應有的懲罰,但他們的垮掉,並不意味著騙局的終結。
這些年,傳銷詐騙、微商詐騙、電信詐騙橫行,其中很大一群受害者,是那些渴望贏得人生價值的全職媽媽。
全職媽媽不應被騙,但全職媽媽容易被騙。
因為她們脫離 社會 、「一孕傻三年」、渴望為家庭掙得一些收入,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讓他們成了類似騙局的絕佳對象。
而這種現象的背後,更有一個 社會 思潮在起作用: 媽媽應該能夠平衡事業和家庭。
但這是能平衡的嗎?把這一難題強加給女性,把既要管孩子又要掙錢這一焦慮強加給媽媽,本身就幾近苛刻。
每一個孩子,小的時候,都在向父母索要一件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時間。
而每一份工作,絕對需要毫無保留付出的、無可替代的東西,也是時間。
對於全職媽媽而言,既然選擇了做全職,就一定是決定特定的一段時間內在事業和家庭的取捨中偏向了家庭,那又為何再被逼得背上沉重的「掙錢」枷鎖?
很多時候,我們說夫妻最關鍵的在於「勢均力敵」,但所謂的「勢均力敵」一定是掙錢能力嗎?
學樂君相信,一個安安心心好好陪孩子,給幼小的生命一個豐盈的身心、一個有愛有趣有靈魂的童年;給丈夫一個溫馨有愛、有歸屬有吸引力的家的女人,不太會被看低、被拋棄。
台灣知名作家馬家輝在《圓桌派》上就提到自己的妻子,一開始,對於妻子要做全職太太的提議,他堅決反對,因為他覺得那樣下去會導致兩個人分處兩個交際范圍,沒有共同語言,兩條路越走越遠會很麻煩。
但他妻子堅持不工作多年之後,他發現自己錯了,因為在家讀書、思考的妻子在精神上給了他莫大的幫助。
「我在生活上面、經濟上面養她,我太太在精神上面養我。」
馬伊琍也曾說: 我絕對不相信誰可以把光鮮亮麗的職業成功女性和優秀的媽媽兩者兼並,絕對不可能。
因此,每一對夫妻,在特定時期都應該重新理解夫妻關系和分工,全職媽媽不應該承擔「掙錢」的焦慮。
如此,則被哄騙入局的媽媽們就能少很多。
參考資料:
風暴眼工作室:張庭案前代理爆料內部套路:稱下線為兒子孫子 拿上市畫大餅
澎湃新聞:專訪張庭案舉報人:TST團隊規模或超千萬,大部分是家庭主婦
《年代秀》
《廚房的秘密》
《我是大美人》
《圓桌派》
首發鏈接:96套房被查封,價值17億,張庭辯稱:我做微商不為賺錢,只想做善事
Ⅵ 被認定為傳銷的TST4月仍在招代理,管控措施為何沒有跟得上
被認定為傳銷的TST4月仍在招代理,管控措施不是沒能跟上,而是因為疫情的原因有所推遲。
張庭、林瑞陽夫婦創辦經營的達爾威公司因從事傳銷活動,導致公司名下96套房產被石家莊裕華區市監局查封,價值17億元。 該案件目前處於調查後期的階段,但由於上海疫情的影響,該案的調查會有所推遲。
一、傳銷事件的起因。
這件事情是由一位代理的舉報而浮出的水面。隨後達爾威公司就被有關部門調查,並進行了相應的處罰,目前任然還在調查當中,後續或還可能發生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