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摔碗酒意味著什麼
摔碗酒意味著吉利,平安的意思。現在和平年代當然沒有什麼壯士出征壯行的說法啦,現在更多的是商家的一種噱頭而已,客人喝完碗里的米酒後,將陶瓷碗摔碎「求吉利、保平安」,在西安永興坊特色美食街區,有這樣一家可以喝完酒又摔碗的店鋪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俗稱「摔碗酒」。
軻行至易水時,燕國太子前來壯行,荊軻接過燕太子手中的酒,一飲而盡,隨後將碗摔在地上,表示此行有去無回,不成功便成仁。
隨後喝酒摔碗被廣泛的流傳下來,在歷史上,喝酒摔碗還多用於一個特殊的場景,那就是犯人被斬首前,儈子手會喝掉半碗酒後將碗摔碎,然後行刑,這碗就也叫斷頭酒,表示一路走好,一去不復返之意。
❷ 怎麼給遊客介紹土家族摔碗酒
恩施土家族的摔碗酒,遠近聞名。到恩施旅遊而沒有喝到摔碗酒,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據說摔碗酒風俗起源於周朝。按本地的講法,與土家族的英雄先人巴蔓子有關,當年巴蔓子將軍因國內有難,去楚國搬救兵,楚國要求巴國給三座城。楚兵解救巴國後,楚使請巴國割讓城池,巴蔓子不忍割自己國家的城,遂割下自己的頭換取城池。重了信譽,保了國家。「將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而在割頭之前,喝酒後摔碎碗,再拔劍自刎。這種大義人,天下少見,想想也夠悲壯的。後人為紀念他,摔些酒碗也是學他的豪氣,學他的作派,學他的捨身取義,學他的決絕篤誠。
摔碗酒在恩施也叫「biang當酒」,極有趣的名字。biang當,是個象聲詞,東西落地碎裂的聲音。biang讀一聲,相當響亮。三五好友碰上了,說,走,喝biang當酒去!喝這酒一定是在農家樂,主要是在鄉村。矮桌子,柳木椅,冒辣泡的臘蹄子火鍋,少不了合渣、蕨粑、熏乾子、臘肉,還得有幾碟泡黃豆、泡辣椒、腌韭菜、蘿卜皮、豆豉、涼拌側耳根。摔碗酒是草根的,下里巴人的,和泥裹土的,不是豪門盛筵里的東西。我幾次喝此酒都是在村莊里,一桌有幾個火鍋,煮得熱火朝天,自然會摔得天翻地覆,雞飛狗跳。主人說,摔吧摔吧,碎碎平安!
以頭換城也好,碎碎平安也好,都是借口托詞,就是篤定了要摔這個碗,沖著「biang當」來的。因而摔碗要有這種摔碗的環境,要有這種摔碗的沖動和氣氛,桌上定不能有宵小之人。必是合性投意、割頭換頸的朋友才能湊一堆拚命摔一通碗,也沒有旁人呵斥你無禮粗野。我看如今只有像恩施這種外界少擾的地方才能摔這個碗了。山野莽漢,生性率真不羈,待客如火。想起他們的山歌:「皇帝老兒管得寬,管得老子想發癲。」山高皇帝遠,我兄弟們想摔就摔了,癲就癲一回,你又能把爺怎樣?在許久以前的年月,土司要女人們的初夜,官家要老百姓的糧稅,土匪要鄉親們的錢財,生活再怎麼苦,酒碗還是要摔的。這就是強力的生存哲學,男人們不摔幾個碗夠不上巴人後裔白虎血脈,有時女人也摔。摔得稀里嘩啦,轟轟烈烈,這陣勢,就是一個破壞,激烈的、報復的、兇狠的、果決的、壯美的破壞。以破壞完成感情,完成性格,完成民風,完成人生。摔的那個勁頭,就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不破不立,大破大立,重建一個自我,砸掉一個窩囊廢,成全一個純爺們。
❸ 永興坊摔碗酒怎麼樣可以說說嗎
永興坊摔碗酒是一種傳統民間文化,非常值得去試一試,感受一下西安當地獨特的風土人情。
永興坊,原地為唐朝魏徵府邸舊址,是西安市為了繼續完善順城巷歷史風貌,充分彰顯古城歷史底蘊,擴大西安知名度和影響力在2007年在原址上建造的,為古城再添了一個「坊」式的精品項目。
不得不說,摔碗酒也確實是一個很吸引眼球的營銷方式。而且帶動的遊客亮,包括網上的宣傳所帶來的由線上流量轉為線下客流量的過程,無疑是為商家,經銷策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
或許這種獨辟蹊徑,線上線下配合的宣傳會對現在的旅遊業,特別是農村特色的旅遊業帶來一點好的範例與啟示。
❹ 風靡各地的摔碗酒,有什麼講究
風靡各地的「摔碗酒」其實源於土家族,在古代這是土家兒女上戰場之前的一種壯行酒。最早之前是由土司王主持這個飲酒儀式,當時還不是直接喝,而是「吸」,人們直接用竹管或者是麥稈吸酒,名為「咂酒」。每個將領依次吸一口,然後一同起誓「只向前,不退後」,用這種方式來激勵將士。
前段時候抖音上一段「摔碗酒」火爆了,人們都慕名而去,想要展現一把自己的英雄氣概,其中不乏也有想發泄自己心中的壓力和郁悶的存在,畢竟現在上班族壓力太大,喝完了以後心中自然有一種豪邁的感覺。
❺ 除了摔碗酒,永興坊還有什麼
一說到西安的永興坊,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網上那個摔碗酒的網紅店。
魏徵之所以能夠擁有民本思想,跟他自身的經歷和遭遇密不可分。年少的曲折,讓他非常能夠體會下層民眾的難處和不易,在其受到君主重用的時候,他的一系列諫言都是千方百計地為唐朝的民眾考慮,制定的一系列惠民的政策,得到了百姓的極大的支持。
❻ 摔碗酒是哪裡的風俗
摔碗酒恩施土家族的風速,摔碗酒作為恩施特色,摔碗酒將土家兒女的熱情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恩施,摔碗酒也叫「biang當酒」,三五好友碰上了,說一聲,走,喝biang當酒取!
矮桌子,柳木椅,冒辣泡的臘蹄子火鍋擺起來,其中少不了合渣、蕨粑、熏乾子、臘肉等,喝著摔碗酒,吐著豪言壯語,伴隨著清脆的摔碗聲,喝摔碗酒的場面熱鬧非凡。
關於摔碗酒的傳說故事。
「摔碗酒」緣於土家族,與土家族的英雄先人巴蔓子有關。當年巴蔓子將軍因國內有難,去楚國搬救兵,楚國要求巴國給三座城。楚兵解救巴國後,楚使請巴國割讓城池,巴蔓子不忍割自己國家的城,遂割下自己的頭換取城池。重了信譽,保了國家。
「將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而在割頭之前,喝酒後摔碎碗,再拔劍自刎。這種大義人,天下少見,想想也夠悲壯的。後人為紀念他,摔些酒碗也是學他的豪氣,學他的作派,學他的捨身取義,學他的決絕篤誠。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感受土家豪情 恩施瑞硒摔碗酒正式上線蘇寧眾籌
❼ 曾經十分火爆的「摔碗酒」如今怎麼銷聲匿跡了
提到摔碗酒的話,我相信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 特別是在2018年那時候摔碗酒特別火。在某音短視頻上面, 基本上我們刷到的十個短視頻裡面,就有三四個是有關於摔碗酒的,正是因為摔碗酒的爆火。才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去西安旅遊,在那一段時間裡面,我們甚至可以說摔碗酒把西安帶成了網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