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肉雞的肉雞養殖
選擇適宜的環境。初生雛雞體溫調節能力差,必須有適宜的溫、濕度,一般兩周前舍溫保證在30℃左右,以後逐漸降低,至5周時保持在21-25℃。
為避免雛雞因雞舍溫度高濕度過低造成脫水,在第一周舍內濕度保持65-70%的稍高濕度,兩周後應降低濕度,最後維持在55%-60%,保持舍內乾燥即可。同時注意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但要防止賊風。
為促進雞的採食和生長,採用合理有效的光照制度。育雛頭兩周光照強度應稍大,每平方米2-3瓦,以後每平方米1瓦左右即可,育雛頭兩天連續48小時光照,而後每天照明23小時,關燈1小時,至2周後間歇光照法(即1-2小時光照隨後2-4小時黑暗)。
商品肉雞的光線管理
從雛到2周齡,終日照明,這期間光照強一些,給10~20個勒克斯,便於採食、飲水。一般可以採用每30平方米配置一個60瓦燈泡,或每20平方米配置一個40瓦燈泡。這期間要把雛雞用的給飼、給水器完全換成育成肉雞用的給飼、給水器,當它適應以後,要變為較暗的照明,給1~2個勒克斯就可以了。育成肉雞舍如光線過亮,會抑制肉雞發育,光線暗些可以使雞群安靜,減少活動量,降低能量消耗,有利於快速增重育肥。因此,育成肉雞舍的亮度,夠工作人員進行操作即可(無窗雞舍)。
但是,2周齡終日照明也有缺點,即一旦發生停電,突然變暗,雞會發生驚恐、集堆,以致壓死壓傷。所以,現在普遍採用從最初開始就採用23小時照明,1小時黑暗的光照制度,讓雞具有對黑暗的適應能力,防止停電時發生事故,一般都認為這種光線管理效果好。
在開放雞舍,也有必要夜間照明,給予20勒克斯左右的亮度。同時,也有必要從開食就訓練其夜間關燈1小時,使之適應變暗的環境。
有些雞場(戶)採用調光器,能簡單地自由調節光線的亮度,方便。 1.棚架製作與安裝
為便於安裝與消毒,一般一個棚架面積為2㎡(長為2米,寬1米),其兩邊用兩根直徑各為5厘米的圓竹鑲邊,並等距離固定6根厚竹板作橫梁,在框架上固定或竹披(育雛期用棚架竹竿或竹披的間距為1.0~1.5厘米,育成期用棚架竹竿或竹披的間距為2.0~3.0厘米)。竹竿要求直立且直徑為1.5~2.0厘米,竹披要求厚度在0.5厘米以上,寬度為2.5~3.0厘米,並且要與框架等長。整個棚架要求圓滑無稜角,以免傷害雞體。育雛室採用回籠火炕式供暖,火道用磚砌成,上蓋水泥板,而後用水泥抹縫,確保不漏煙。室內火道以一定的坡度緩緩上升,以利提溫。在育雛室安裝棚架,要求棚架高出火道10厘米~15厘米鋪設,棚架用牢固的支撐物支起。整個棚架要求鋪得平整、堅固,並在育雛室的門口設立30~40厘米高的護圍。在育成舍,棚架要求離地面高度為40厘米~50厘米,同樣要求鋪設平整、堅固,門口處設護圍。
2.雞舍設計
離地棚養一般使用簡單雞舍,簡易雞舍可建與農村高出,舍內地面要求平坦、乾燥,向東南或南傾斜5度以下的北面。為離地飼養,枷架離開水面60~80厘米,適合與飼養脫溫至上市之間的肉雞。其結構骨架為木材或竹竿,舍頂克為單坡式,也可為雙坡式。舍頂用瀝青紙、竹條、薄膜材料等構成,雞舍前面總高一般不超過2米,後面高1.1~1.5米,寬度為2~5米不等。長度因飼養雞只數而差別較大,若超過3米時,可分為若干欄,一般每欄飼養50~200隻為好,若雞舍建於曠野的地方,建築物易受西風侵襲,因而舍頂一般可建成人字形,南側較北側高些。可為北高0.6~0.8米,南高1~1.5米,雞舍頂高為1.5~1.2米,這樣能防止被大風吹倒,又可增強舍內的採光和空氣流通。
3.飼養密度
離地棚養飼養密度較地面平養大,如通風條件好,可以更大。一般1~7日齡30隻/㎡,8~15日齡25隻/㎡,15~28日齡20隻/㎡,29~42日齡15隻/㎡,43~56隻/㎡。
肉雞生長採用「全進全出」制,每批雞出場後應徹底清掃消毒。
保持雞舍清潔乾燥。定期消毒,及時作好預防接種和預防性投葯工作,防止球蟲病、禽霍亂、雞白痢等疾病發生,從而降低肉雞的死亡率。 1日齡:孵化出殼24小時內,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
4日齡:腎傳弱毒苗、傳支H120,2倍量飲水或點眼。
7日齡: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AA雞、愛維茵、紅寶等快速型肉雞可免)。
8日齡:新城疫Ⅱ系2倍或Ⅳ系苗1.5倍量飲水或滴鼻點眼。
10日齡:預防新城疫用Ⅳ系苗,使用方法:滴鼻或滴眼。新城疫疫區或發病嚴重雞場,可將活疫苗與滅活苗同時使用,即用1頭份活疫苗滴鼻,同時新城疫油佐劑滅活苗0.2毫升,肌肉注射。
11日齡:IBD中等毒力苗1倍量滴口或1.5倍量飲水。
13日齡:小雞三聯油乳苗(新城疫、法氏囊、傳支二價三聯苗)每羽皮下注射0.3—0.5毫升。
14日齡:預防傳染性支氣管炎,用呼吸型、腎型、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油乳劑滅活苗0.3毫升。使用方法:肌肉注射。
17日齡:預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法倍靈)。使用方法:飲水給予。
20—25日齡:禽霍亂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快速型雞可免)。
28日齡:預防新城疫Ⅳ系苗,使用方法:飲水給予。
40—45日齡:新、副、支(新城疫、副粘病毒、傳支二價)三聯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肉雞養殖業以它本身一直固有的高效率、低成本等優勢,成為了中國畜牧業領域中產業化程度最高的行業。我國雞肉總產量已由1984年的135.8萬噸增至2009年的1144萬噸,並以每年5%—10%的速度持續增長。由於品質得到廣泛認可,國產雞肉不僅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家,像肯德基這些對食品安全一向高要求的跨國餐飲品牌采購的基本也都是國產雞肉。僅2010年,肯德基所屬中國百勝就采購了18萬噸雞肉原料,這些雞肉98%來自中國本土的供應商。
伴隨著肉雞產業的發展,人均雞肉消費量也遠超豬肉和牛肉。目前,中國已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大雞肉生產國,人均雞肉消費量也僅次於豬肉 。
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的調研報告顯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已基本形成由肉雞養殖、屠宰分割、雞肉製品深加工、冷凍冷藏、物流配送、批發零售等環節構成的肉雞產業體系,並涌現出一大批經營規模較大的肉雞養殖加工龍頭企業,如北京華都,大成集團,山東仙壇、六和、民和、新昌、中慧、春雪、九聯,福建聖農,河南永達等企業。由於品質得到廣泛認可,國產雞肉不僅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家,像肯德基這些對食品安全一向高要求的跨國餐飲品牌采購的基本也都是國產雞肉。僅2010年,肯德基所屬中國百勝就采購了18萬噸雞肉原料,這些雞肉98%來自中國本土的供應商。2009年肯德基所屬中國百勝與大成集團、福建聖農和山東新昌簽訂協議,承諾總金額超過50億元人民幣的采購訂單。 雞肉的規模化養殖,相比於農戶散養,更便於科學系統地管理,便於及時引進和運用新技術,能大大降低成本,提升畜禽產品的生產效率。同時,規模化的養殖通過建立完善的全程質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監控體系,保障了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
不僅如此,我國肉雞在加工、物流和銷售環節也採取了嚴格的過程式控制制。通過對產品溫度、微生物、理化指標等的控制,保證雞肉加工過程的食品安全;通過建立物流配送「冷鏈」系統,確保雞肉產品的新鮮衛生;通過強化自檢自控能力,確保雞肉產品「從農場到餐桌」全程的食品安全。 規模化養殖保障了肉雞的安全生產,而相較於傳統土雞較長的生長周期,肉雞較快的生長速度也導致了部分消費者的擔心,培養怪雞、使用激素的說法不脛而走。為此,中國畜牧業協會於2010年11月09日-11月23日期間,委託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對我國快大型白羽肉雞產品抽樣進行關於激素含量的定性、定量的全面檢測工作,涉及激素達32種,其中內源性激素5種,外源性激素27種。檢測結果顯示,所有激素均未檢出。
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畜牧獸醫所副所長文傑研究員表示,肉雞之所以生長快、出欄早,主要得益於以下五大因素:
1. 不斷優化的品種
肉雞的快速成長,主要得益於雞種的不斷優化和改良,諸多國內外育種公司和科研機構長期從事肉雞品種的研究和選育,不斷培育出具有優良特徵的新品種,如體型大,長得快等。
2. 科學的飼料配方
肉雞從雛雞到出欄,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素的需求不同。現代養殖技術根據肉雞各個生長階段的特點和營養需求,將玉米、豆粕、油脂、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等原料進行科學配比,提供適合每個階段的科學飼料配方,從而為肉雞健康、快速的生長提供物質基礎。
3. 有效的防病防疫措施
潔凈無污染的生長環境、嚴格的疫病防控措施,是肉雞得以健康生長的必要條件。為避免外界病毒的侵害和干擾,大多肉雞養殖企業都坐落在偏遠的鄉村或人煙稀少的山區。此外,從出生到出欄,肉雞均經過疫苗免疫,確保了健康成長。
4. 標准化的雞場設施
肉雞生長的雞舍是一個自動控制溫度、濕度的全封閉環境,24小時的通風體統,自動供水,自動供料,這為雞的成長提供了穩定舒適、適合生長的環境。
5. 科學的飼養與管理
科學的飼養方法和管理條件,包括建立符合肉雞生長規律的光照、喂料、供水、通風等程序,以及按雞群生長規律分階段飼養等手段,確保了肉雞從雞雛到出欄,快速並健康的成長 。 眾所周知,一隻母雞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可以繁殖大約150隻後代,一頭母豬能夠繁殖約20頭後代,一頭母牛在一年半至兩年的時間內,只能繁殖1頭後代。雞與豬和牛比較,在一個代次優選方面的比例是150:20:1。這就足以使雞在遺傳選育時能從更多的後代里選出最優秀的雞種,在遺傳育種進展方面遠遠優於豬和牛。
我們看到在過去的20多年:
同為49日齡肉雞,1984年只雞重2kg,到2008年只雞重3.23kg,日增重增長了25.1g,平均每年日增重增長1.05g。
長到2kg,1984年需要49天, 2001年降到了42天,到2008年只需要35天,24年內縮短了14天,平均每年縮短0.58天。
肉雞遺傳育種水平持續提高,極大的改善了肉雞生產效率,推動了肉雞產業快速發展。 《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的數據表明,與豬肉等紅肉相比,作為白肉的雞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的營養特點。從環保節能的角度看,雞肉同樣具有優勢。與豬、牛等家畜相比,肉雞的飼料轉化率更高,消耗的資源更少,相比牛肉、羊肉、豬肉,雞肉生產更加低碳,更有利於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的人均雞肉消費水平與國際水平相比尚存較大差距。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眾膳食的肉類消費結構也在發生著深刻變革,以豬肉為代表的紅肉消費逐年遞減,預計到21 世紀30 年代,雞肉將超過豬肉成為中國大眾肉類膳食結構中的主流消費品。
隨著中國消費者對於雞肉產品更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逐步擺脫「怪雞」、「激素養雞」的負面影響,中國雞肉行業的發展將迎來另一個春天。
『貳』 30日齡的817白羽肉雞的最隹舍溫是多少度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