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加盟資訊 » 唐高祖加盟電話
擴展閱讀
福州美容spa加盟店 2025-05-19 13:43:57
南極人紙尿褲加盟代理 2025-05-18 04:29:12

唐高祖加盟電話

發布時間: 2021-05-31 06:10:03

『壹』 李淵臨去世前,他究竟對李世民說了哪些話

李淵臨去世前,他對李世民說:「汝殺吾子孫,他日汝子孫亦復如此!」

翻譯:你殘殺了我的兒孫,以後你的兒孫也會效仿你的做法。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戮了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並逼迫唐高祖李淵退位,最終得以黃袍加身。李淵對此事耿耿於懷,才於臨終之際說出此言。

後來太子李承乾因謀反被流放,其他皇子也應爭權奪位或被流放或被誅戮,李世民的十九個兒子中只有李治和李福得以善終。

(1)唐高祖加盟電話擴展閱讀

太宗朝激烈的皇位之爭玄武門事變給唐朝後代子孫做了一個很壞的榜樣:只要你有能力,皇位是可以不擇手段去爭取的。

所以唐朝300年,宮廷政變頻發,甚至還出現女性弄權等等。李淵的話沒過多長時期,便開始在李世民身上應驗了。李世民一共14個兒子,其中長孫皇後為他生了長子李承乾(太子),魏王李泰,唐高宗李治,是為嫡子。

皇位之爭的主角是李承乾和李泰,李承乾作為嫡長子,李世民登基後便被立為太子,名正言順,就像當初的李建成。李泰作為嫡子,卻想成為下一個李世民,於是處心積慮地想要奪嫡。

李承乾感受到了威脅,便想派人暗殺李泰,未能成功,便孤注一擲,起兵逼宮李世民,也未能成功,但是到了這個境地,事情已經沒有轉圜的餘地了。

最終李承乾被廢為庶人,充軍,次年鬱郁而終;李泰也因為奪嫡為李世民所不喜,降低爵位後趕出京城;最後人畜無害的李治成了最大獲益者。再來看看李世民其他兒子:二兒子楚王李寬,早逝,沒有後代。

『貳』 咬不得高祖生煎如何加盟

該店創始人劉先生透露,如果有投資者想加盟,前提條件是要擁有總面積200-300平方米且具備三個以上開間的店面,當然店面所處的位置必須極具人流量,最後經總部考察後認可方能洽談加盟事宜。此外,其加盟方式也很特別:總部不收投資者加盟費,而是由雙方共同出資,且在經營過程中,投資者無需操心管理和經營,只管分紅即可

『叄』 唐代詩人李白的簡介。。。越詳細越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自言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先世西涼武昭王李嵩之後,與李唐皇室同宗。幼時內遷,寄籍劍南道綿州(今四川省江油昌隆縣)。

李白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稱呼,活躍於盛唐,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合稱「李杜」。被賀知章驚呼為「天上謫仙」。

(3)唐高祖加盟電話擴展閱讀

李白於武則天大足元年(701年)出生,關於其出生地有多種說法,現在主要有劍南道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今青蓮鎮)和西域的碎葉(Suyab,位於今日的吉爾吉斯托克馬克附近)這兩種說法。

其中後一種說法認為李白直到四歲時(705年)才跟隨他的父親李客遷居蜀地,入籍綿州。李白自四歲(705年)接受啟蒙教育,從景雲元年(710年)開始,李白開始讀諸子史籍,開元三年時十四歲(715年)——喜好作賦、劍術、奇書、神仙:「十五觀奇書,做賦凌相如」。

在青年時期開始在中國各地游歷。開元五年左右,李白曾拜撰寫《長短經》的趙蕤為師,學習一年有餘,這段時期的學習對李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

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徵。

『肆』 唐朝撈面加盟費多少錢

大概十萬左右市口好不止

『伍』 誰認識李淵

李淵即唐高祖,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和唐太宗李世民的父親。

李淵字叔德,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一說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挑),生於566年1月13日。他是唐朝開國皇帝,史稱唐高祖,也是傑出的政治家和戰略家。他出身於北朝的關隴貴族,七歲襲封唐國公。隋末天下大亂時,他乘勢從太原起兵,攻佔長安。公元618年5月,李淵稱帝,改國號唐,定都長安,不久之後便統一了全國。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退位成為太上皇。貞觀九年(635年),李淵駕崩,葬於獻陵。

『陸』 關於唐朝事情!

樓主大概把唐高祖李淵和唐高宗李治弄混了。
高祖李淵稱帝,然後是其子太宗李世民,下一個皇帝就是高宗李治(太宗的兒子),武則天是李治的老婆,後來成為皇帝,再後來政權落到了玄宗李隆基(李治與武則天的孫子)手裡。

樓主所說的李宏是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一個兒子,因為與當政的母親政見不合,最後被殺,並不是皇帝。

『柒』 2013年冰淇淋加盟店,誰知道加盟費最低的品牌

這要看你所選的冰淇淋的品牌,以及你所選的銷售地理位置等因素來具體分析安妮公主冰淇淋蠻好的,我也吃過,味道很喜歡,三字經原文:看完就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黃道,日所躔。曰赤道,當中權。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曰岱華,嵩恆衡。此五嶽,山之名。古九州,今改制。稱行省,三十五。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宮商角,及徵羽。此五音,耳所取。匏土革,木石金。與絲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聲,宜調葉。九族者,序宗親。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曾玄。五倫者,始夫婦。父子先,君臣後。次兄弟,及朋友。當順敘,勿違背。有伯叔,有舅甥。婿婦翁,三黨名。凡訓蒙,須講究。詳訓故,明句讀。禮樂射,御書數。古六藝,今不具。帷書學,人共遵。既識字,講說文。有古文,大小篆。隸草繼,不可亂。若廣學,懼其繁。但略說,能知源。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辨王載,說仁義。中庸者,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大學者,乃曾子。自修齊,至治平。此二篇,在禮記。今單行,至治平。四書通,孝經熟。如六經,始可讀。六經者,統儒術。文作周,孔子述。易詩書,禮春秋。樂經亡,餘可求。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有國風,有雅頌。號四詩,當諷誦。周禮者,箸六官。儀禮者,十七篇。大小戴,集禮記。述聖言,禮法備。王跡息,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王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爾雅者,善辨言。求經訓,此莫先。古聖著,先賢傳。註疏備,十三經。左傳外,有國語。合群經,數十五。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古九流,多亡佚。取五種,修文質。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在上世。堯舜興,禪尊位。號唐虞,為二帝。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周共和,始紀年。歷宣幽,遂東遷。周道衰,王納墜。逞士戈,尚游說。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蠃秦氏,始兼並。傳二世,楚漢爭。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先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於獻。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迨至隋,一土宇。不再傳,失統緒。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梁唐晉,及漢周。稱五代,皆有由。趙宋興,受周祥。十八傳,南北混。遼興金,皆夷裔。元滅之,絕宋世。蒞中國,兼戎狄。九十年,返沙磧。太祖興,稱大明。紀洪武,都金陵。迨成祖,遷宛平。十六世,至崇禎。權閹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毀。清太祖,興遼東。金之後,受明封。至世祖,乃大同。十十世,清祚終。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後漢三,國志四。此四史,最精緻。先四史,兼證經。參通鑒,約而精。歷代事,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漢賈董,及許鄭。皆經師,能述聖。宋周程,張朱陸。明王氏,皆道學。屈原賦,本風人。逮鄒枚,暨卿雲。韓與柳,並文雄。李若杜,為詩宗。凡學者,宜兼通。翼聖教,振民風。口而誦,心而帷。朝於斯,夕於斯。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趙中令,讀魯論。波既仕,學且勤。披薄編,削竹簡。波無書,且知勉。頭懸梁,錐刺股。波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蘇明允,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波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若荀卿,年五十。游稷下,習儒業。波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志。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波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蔡文姬,能辯琴。謝道韞,能詠吟。波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波雖幼,身已仕。爾細學,勉而致。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幼習業,壯致身。上匡國,下利民。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帷一經。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三字經翻譯(譯文、解釋):————————————————————————————————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啟示: 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一樣,但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譯文】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啟示: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頭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必須時刻注意對孩子的教育,專心一致,時時不能放鬆。【譯文】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啟示: 孟子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做為孩子,要理解這種要求,是為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譯文】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啟示: 僅僅教育,而沒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嚴格而有道理。竇燕山能夠使五個兒子和睦相處,都很孝敬父母、並且學業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開的。【譯文】五代時,燕山人竇禹鈞教育兒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同時科舉成名。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啟示: 嚴師出高徒,嚴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徑。對孩子的嚴格要求雖然是做父母和老師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應該理解父母和老師的苦心,才能自覺嚴格要求自己。【譯文】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親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 啟示: 一個人不趁年少時用功學習,長大後總是要後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記住這樣一句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要趁視自己生命的黃金時刻。【譯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能有什麼用呢?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啟示: 一個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樣,玉在沒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頭沒有區別,人也是一樣,只有經過刻苦磨練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譯文】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啟示: 學會親近好的老師、好的朋友,並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有益的經驗和知識。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不斷地豐富自己的頭腦。【譯文】做兒女的,從小時候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裡學習到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和知識。香九齡 能溫席 孝於親 所當執 啟示: 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孝敬父母,這是做人的准則。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順父母,並激勵自己刻苦學習。【譯文】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融四歲 能讓梨 弟於長 宜先知 啟示: 從尊敬友愛兄長開始,培養自己的愛心。要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就不應該計較個人得失,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和歡迎,也才會感受到他的溫暖。【譯文】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首孝弟 次見聞 知某數 識某文 啟示: 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是做人的基礎;能文會算是做人的本錢。要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就必須這從兩點做起。【譯文】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並且要知道基本的算術和高深的數學,以及認識文字,閱讀文學。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萬 啟示: 一到十看來很簡單,但變化起來卻無窮盡,算術這門學問越來越深奧了。幾乎各個科學門類都離不開數學,所以必須認真地從簡單的數目學起,為將來學習其他知識打好基礎。【譯文】我國採用十進位算術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數字,然後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一直變化下去。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啟示: 人類只有認識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電、風、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魚蟲百獸,而人又是萬物之靈。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運用掌握的知識去改造世界。【譯文】還應該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識,如什麼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個方面。什麼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陽、月亮、星星。三綱者 君臣義 父子親 夫婦順 啟示: 要使人與人之間有一個良好和諧的關系,每個人都要認清自己的地位,人人從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寧,人類永遠和平。【譯文】什麼是「三綱」呢?三綱是人與人之間關系應該遵守的三個行為准則,就是君王與臣子的言行要合乎義理,父母子女之間相親相愛,夫妻之間和順相處。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時 運不窮 啟示: 春、夏、秋、冬是因為地球在繞著太陽運轉時,有時面向太陽、有時背向太陽、有時斜向太陽,因此有了溫度不一樣的四季變化。【譯文】再讓我們看一看四周環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這四時季節不斷變化,春去夏來,秋去冬來,如此循環往復,永不停止。曰南北 曰西東 此四方 應乎中 啟示: 我們的祖先最早用鐵發明了「羅盤」,也就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從而使確定方位變得十分簡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針的作用太大了。在我們人類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譯文】說到東、南、西、北,這叫作「四方」,是指各個方向的位置。這四個方位,必須有個中央位置對應,才能把各個方位定出來。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數 啟示: 「五行」學說包括很深的哲學道理,非常復雜、我們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譯文】至於說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這是中國古代用來指宇宙各種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據一、二、三、四、五這五個數字和組合變化而產生的。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啟示: 和「五行」一樣,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們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記年外,記時已多不用了。【譯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記時的標記。曰黃道 日所躔 曰赤道 當中權 啟示: 地球在不斷自轉運動中,同時繞著太陽轉動,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而太陽系又繞著銀河系轉,而銀河系只是宇宙的一個小點點,天地之大實在是不可想像的。【譯文】地球圍繞太陽運轉,而太陽又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運轉。太陽運行的軌道叫「黃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條假想的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這就是赤道。赤道下 溫暖極 我中華 在東北 啟示: 我們國家所處的位置在整個地球的東北邊,由於面積遼闊,熱帶、溫帶、寒帶三個溫帶都有。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是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國家。【譯文】在赤道地區,溫度最高,氣候特別炎熱,從赤道向南北兩個方向,氣溫逐漸變低。我們國家是地處地球的東北邊。曰江河 曰准濟 此四瀆 水之紀 啟示: 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全長五千多公里。我國最聞名的河流是黃河,她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五千年文明的發源地。【譯文】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這四條大河是中國河流的代表。曰岱華 蒿恆衡 此五嶽 山之名 啟示: 現在我們都知道,我國境內的喜瑪拉亞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號稱世界的屋脊。中國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國,每座山都有著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傳說。【譯文】中國的五大名山,稱為「五嶽」,就是東岳泰山、西嶽華山、中嶽蒿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這五座山是中國大山的代表。曰士農 曰工商 此四民 國之良 啟示: 由於社會的發展,今天人民的職業已經不僅僅是這四種了。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管從事什麼職業,只要對社會有好處,都是光榮的。【譯文】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知識分子、農民、工人和商人,是國家不可缺少的棟梁,稱為四民,這是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曰仁義 禮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啟示: 五千年的中國文明史,有多少仁義之士用他們的生命和熱血,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業跡。這些人實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譯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義、禮、智、信這五種不變的法則做為處事做人的標准,社會就會永保祥和,所以每個人都應遵守,不可怠慢疏忽。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陸 啟示: 人類所食用的「五穀雜糧」就屬於植物。人類的生存有賴於大自然。我們應該了解它們,掌握這些知識,以便為人類服務。【譯文】除了人類,在地球上還有花草樹木,這些屬於植物,在陸地上和水裡到處都有。有蟲魚 有鳥獸 此動物 能飛走 啟示: 無論大自然中的植物還是動物,都是人類永恆的財產,我們要愛護周圍的環境,保護好我們生存的環境。【譯文】蟲、魚、鳥、獸屬於動物,這些動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飛,有的能在陸地上走,有的能在水裡游。稻梁菽 麥黍稷 此六穀 人所食 啟示: 人要吃飯就得耕耘播種。當我們吃到香噴噴的飯菜時,千萬不要忘了辛勤耕種的農民。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愛惜每一粒糧食。【譯文】人類生活中的主食有的來自植物,像稻子、小麥、豆類、玉米和高梁,這些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馬牛羊 雞犬豕 此六畜 人所飼 啟示: 人類真不愧萬物之靈,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動物,通過馴服和人工喂養成為人類的工具和食品。【譯文】在動物中有馬、牛、羊、雞、狗和豬,這叫六畜。這些動物和六穀一樣本來都是野生的。後來被人們漸漸馴化後,才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曰喜怒 曰哀懼 愛惡欲 七情俱 啟示: 七情是人生來具有的,誰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為一個有志者,是決不能被感情牽著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復雜的,要學會妥善處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樂而有意義。【譯文】高興叫作喜,生氣叫作哀,害怕叫作懼,心裡喜歡叫愛,討厭叫惡,內心很貪戀叫作欲,合起來叫七情。這是人生下來就有的七種感情。青赤黃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識 啟示: 用色彩學的標准解釋,色彩的由黃、紅、藍三個原色和橙、綠、紫三個間色組成。五色是我國傳統的名稱,如黃色已成為我們的民族色彩,據說太陽升起的第一道顏色是黃色,所以黃色代表東方。【譯文】青色、黃色、赤色、黑色和白色,這是我國古代傳統的五種顏色,是人們的肉眼能夠識別的。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啟示: 我們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辯出酸、甜、苦、辣、咸,是由於人的舌頭上有許多叫味蕾的粒狀組織。人身體的結構非常復雜,認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譯文】在我們平時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辯出來的,有酸、甜、苦、辣和咸,這五種味道。膻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啟示: 我們人類有視覺,可以分辯顏色、形狀;有味覺可分辯各種滋味;嗅覺可以辨別氣味;觸覺可區分冷暖各種刺激。【譯文】我們的鼻子可以聞出東西的氣味,氣味主要有五種,即羊膻味、燒焦味、香味、魚腥味和腐朽味。匏土革 木石金 絲與竹 乃八音 啟示: 音樂可陶冶人的情懷,我國文明久遠、歷史悠久,文化豐富,音樂也非常突出。好的音樂可以增強人的修養,調劑人的身心,優美的東方音樂更具迷人的特色。【譯文】我國古代人把製造樂器的材料,分為八種,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塊、石頭、金屬、絲線與竹子,稱為「八音」。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聲 宜調協 啟示: 我國的古代詩詞非常優美動人,讀起來和諧順口,這不僅是詩詞本身的內容感人,而且是由於詩詞運用了平、上、去、入四聲的規律變化,所以使我們聽起來更加優美動人。【譯文】我們的祖先把說話聲音的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種。四聲的運用必須和諧,聽起來才能使人舒暢。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孫 啟示: 人類的繁衍,一代接著一代,生命的延續永無止境。真是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我們每個人都擔負著承上啟下的責任和義務。【譯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親,父親生我本身,我生兒子,兒子再生孫子。自子孫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倫 啟示: 九族之間的關系不僅是血統的承續關系,更是一種血濃於水的親情。在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應該認識到自己的長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應負的責任和義務, 家庭才能和睦。【譯文】由自己的兒子、孫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孫和曾孫。從高祖父到曾孫稱為「九族」。這「九族」代表著人的長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統的承續關系。父子恩 夫婦從 兄則友 弟則恭 啟示: 家庭成員之間要禮貌相待,和睦相處,這樣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們中國人很注重家族觀念,因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每個家庭都能和睦相處,社會也必然安定了。【譯文】父親與兒子之間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間的感情要和順,哥哥對弟弟要友愛,弟弟對哥哥則要尊敬。長幼序 友與朋 君則敬 臣則忠 啟示: 中國人從古到今,都十分重視禮義。這就是長幼的次序、朋友之間的信用。中國自古稱為禮義之邦,象「桃園三結義」,至今受到人們的稱頌。【譯文】年長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長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處應該互相講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們就會對他忠心耿耿了。此十義 人所同 當師敘 勿違背 啟示: 社會是復雜的,每人有各種親屬關系和社會關系。古人提出「十義」,這是處理各種相互關系的准則,乃至今日這些准則仍是維持社會安寧、推動社會發展的保證。【譯文】前面提到的十義:父慈、子孝、夫和、妻順、兄友、弟恭、朋信、友義、君敬、臣忠,這是人人都應遵守的,千萬不能違背。斬齊衰 大小功 至緦麻 五服終 啟示: 社會在發展,今天一些古老的喪葬儀式已經見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後,活著的人就要為他們送葬,以開追悼會的方式寄託後人的哀思。【譯文】斬衰、齊衰、大功、小功和緦麻,這是中國古代親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時穿的五種孝服。禮樂射 御書數 古六藝 今不具 啟示: 社會的不斷發展,文化科技的門類越來越多。但對於學生來說,要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譯文】禮法、音樂、射箭、駕車、書法和算數是古代讀書人必須學習的六種技藝,這六種技藝到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同時具備了。惟書學 人共遵 既識字 講說文 啟示: 語文、數學、外語這三門學科,已經成為各門類的基礎學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門專業學科的工具課,所以一定要努力學好, 為將來的進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礎。【譯文】在六藝中,只有書法現在還是每個人都推崇的。當一個人認識字以後,就可以去研究《說文解字》,這樣對於研究高深的學問是有幫助的。有古文 大小篆 隸草繼 不可亂 啟示: 我們今天通行的是隸、楷、行、草四種體式,但對於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這對於我們學習和繼承前人的知識有很大的幫助。【譯文】我國的文字發展經歷了古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這一定要認清楚,不可搞混亂了。若廣學 懼其繁 但略說 能知原 啟示: 現在講究的是一專多能,對於研究學問也必需做到從大處著眼,要理清思路,提納挈領,才能抓住問題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譯文】假如你想廣泛地學習知識,實在是不容易的事,也無從下手,但如能做大體研究,還是能了解到許多基本的道理。凡訓蒙 須講究 詳訓詁 明句讀 啟示: 人們在開始讀書的時候必須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首先是講讀發音要正確,辭意要清楚,要學會正確劃分句子,這樣才能領會文章中所表達的含義和觀點。【譯文】凡是教導剛入學的兒童的老師,必須把每個字都講清楚,每句話都要解釋明白,並且使學童讀書時懂得斷句。為學者 必有初 小學終 至四書 啟示: 為學必有初始階段,任何一個大學問家,他的知識都是一點一滴積累的,只有扎扎實實打下良好基礎,才能進軍更高深的知識。【譯文】作為一個學者,求學的初期打好基礎,把小學知識學透了,才可以讀「四書」。論語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記善言 啟示: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論語》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捌』 話劇 唐朝也有流星雨 劇本

由網路天後芙蓉姐姐和京城喜劇之王張成曉勇聯袂主演的賀歲原創喜劇《唐朝也有流星雨》12月22日將在北京八一劇場隆重首演。昨天(12月8日),眾主創為該劇緊張綵排。 這部戲的公演,無論是張成曉勇還是對芙蓉姐姐來說,意義都非同一般。這部戲是京城著名民營劇社「雷子樂笑工廠」為芙蓉姐姐量身打造的一部「大劇」,劇情橫跨上下五千年。而且,它是芙蓉姐姐的第一部話劇作品。不僅如此,這部戲還是雷子樂笑工廠成立2周年紀念的驚俗之作。這樣的強強聯合,精心打造的話劇,被眾多「雷迷「們所看好,也讓很多觀眾翹首以待,現在網上訂票和電話訂票非常火爆,有人預計該劇有望創下京城小劇場話劇年末票房之冠。 《唐朝也有流星雨》的梗概是:由於安史之亂,朝內的大臣把唐朝衰敗的原因全都推到了楊貴妃(芙蓉姐姐飾演)的身上,他們讓唐玄宗(張成曉勇飾演)處死楊貴妃,從而換取將士的信心。一邊是江山,一邊是美人,這下可把唐玄宗推到了一個兩難的境地。楊貴妃希望唐玄宗能夠拿出點勇氣來面對他們的愛情,但是,玄宗還是退縮了。絕望的楊貴妃毅然拿起白綾走到了一棵歪脖樹下,把白綾綁好。這時她從口袋裡拿出一顆荔枝給玄宗剝開吃了,然後發下毒誓:下輩子她要愛上所有吃荔枝的男人。話音剛落,有一顆流星劃過夜空。 此後的楊貴妃開始遊走於各個時空,她通過秋香、林黛玉、潘金蓮、慈禧太後等名女人的轉換過程體驗生活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或主動或被動吃荔枝的愛情。 那麼,網路天後芙蓉姐姐是如何結緣笑工廠的?記者獨家采訪了雷子樂笑工廠的總裁、和芙蓉姐姐搭檔演出的著名演員張成曉勇。據他透露,邀請到芙蓉姐姐加盟演出笑工廠的話劇,主要出於兩種考慮:第一,雷子樂笑工廠今年年底正好成立2周年,究竟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形式,來慶賀這個具有紀念價值的日子?思忖再三,張成曉勇說,用一檔最能讓觀眾開心,最能給觀眾解壓的話劇來慶賀是最為恰當的,而芙蓉姐姐又是網路紅人之一。這樣的「網路紅人+著名話劇社團」聯合,將會達到意想不到的驚喜。第二、《唐朝也有流星雨》這個劇是用更輕松的方式,表現「愛的主題」,然而,愛情是需要勇氣的,恰恰芙蓉姐姐具有愛的勇氣,過人的膽量。演過電影、開過演唱會的她這次又首次進軍話劇舞台,轉型之作更是令人期待。劇中芙蓉姐姐除了主演楊貴妃外還將飾演秋香、林黛玉、潘金蓮、慈禧太後等幾大角色,先後跟唐玄宗、唐伯虎、賈寶玉、武大郎等人談起了戀愛,上演一出為愛瘋狂的對手戲。 芙蓉姐姐要出演雷子樂笑工廠的話劇消息被曝光後,很多媒體記者聞風而動,都想一睹她的「經典造型」。但當他們去排練場采訪過芙蓉姐姐之後,不少記者都覺得芙蓉姐姐和他們想像的不一樣,生活中的芙蓉姐姐很安靜,為人低調,不事張揚。觀眾如果想要了解芙蓉姐姐是怎樣的一個人 ,還要親自走進八一劇場。只要你來,從12月22日開始的一個月內,每天都能看到她的經典風采。 張成曉勇說:「這次的《唐朝也有流星雨》就不是給專家看的,是給辛苦工作了一年的老百姓看的,就為讓他們開心減壓。走進劇場,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里,暫時忘掉自己的不快。當然,我們想要讓老百姓開心的同時,還能獲得生活的啟迪,這樣,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你可以沒有房子,沒有車子,但是你一定要有一顆健康快樂的心。」

『玖』 唐朝著名的戰役

1、唐滅東突厥之戰

唐貞觀三年(629年)十一月至四年三月,在唐與突厥的戰爭中,唐王朝為消除北方威脅而攻滅東突厥頡利可汗部的重要作戰。

頡利可汗率萬餘人慾逃過磧口,遭李績軍堵截,其大酋長皆率眾投降。頡利逃往靈州(治今寧夏靈武西南)西北的沙缽羅部落,欲投奔吐谷渾,被大同道行軍副總管張寶相俘獲送往長安。

此戰過後,突厥對中原的襲擾得到了遏制,還對周圍的其他少數民族政權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唐朝此後極少收到來自其他民族的襲擾。

而且突厥的實力得到了極大的削弱,從而保障了中原地區的經濟發展,給後來的開元盛世創造了安定的環境;同時增廣了唐的北方統治面積,為後來的北庭都護府的建立提供了條件,也為後來的殲滅西突厥創造了機會。

2、唐擊吐谷渾之戰

唐擊吐谷渾之戰是發生在唐太宗貞觀九年的一次唐朝對外戰爭。由於吐谷渾王慕容伏允拒絕朝貢,唐太宗派軍隊征討。

唐軍老將李靖高齡掛帥出征,在猛將侯君集、李道宗等人的配合下,唐軍大破吐谷渾,吐谷渾全國投降於唐朝,伏允自縊而死。此役為唐軍在西北各部族樹立了威信,也向西擴大了唐朝疆域的實際控制范圍。

3、唐滅薛延陀之戰

唐滅薛延陀之戰,是唐太宗時期滅亡漠北薛延陀的戰爭。貞觀前期,唐朝曾與薛延陀結盟,對付強大的東突厥汗國,630年擊滅東突厥。東突厥失敗後,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接管了東突厥的故土。

薛延陀臣服於唐,暗中在擴大自己的力量。639年,唐太宗試圖恢復東突厥,擁立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以抗衡薛延陀的崛起,薛延陀與新恢復的東突厥進行多次戰爭,以防止唐朝的抗衡。

為了避免薛延陀打敗東突厥,唐將李勣在641年戰勝薛延陀。但是644年,趁唐太宗征討高句麗的機會,薛延陀部隊發起新一輪攻勢,擊敗東突厥,迫使阿史那思摩逃回中原。

隨後,高句麗尋求薛延陀的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與唐朝直接戰斗。645年,夷男死後,他的兒子多彌可汗拔灼開始和唐朝大軍作戰。

646年,唐軍反擊並打敗拔灼後,薛延陀的附庸回紇出兵,將他殺死。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軍投降,薛延陀滅亡。

4、唐滅西突厥之戰

顯慶二年閏正月二十一日,唐以蘇定方為伊麗道行軍總管,率燕然都護任雅相、副都護蕭嗣業,發唐兵與回紇兵萬餘人,從北道討伐西突厥沙缽羅可汗。

又命右衛大將軍阿史那彌射和左屯衛大將軍阿史那步真為流沙安撫大使,自南道招集西突厥余眾。十二月,蘇定方率軍在金山(今阿爾泰山)北,擊破處木昆部,其俟斤懶獨祿等率萬余帳歸降,蘇定方征調其千名騎兵從軍。

唐朝採納右領軍郎將薛仁貴建議,爭取泥孰部(弩失畢五俟斤之一)共襲沙缽羅。蘇定方率唐及回紇兵萬餘人至曳咥河(今新疆額爾齊斯河)西,沙缽羅率十姓兵10萬將其包圍。

蘇定方命步兵持矛環據南原,自率騎兵列陣於北原。沙缽羅軍三沖南原未逞,蘇定方率騎兵乘勢反擊,大敗沙缽羅軍,追擊30里,斬獲數萬人。

次日,唐軍繼續前進,胡祿屋等五弩失畢舉部歸降,沙缽羅與處木昆屈律啜數百騎西遁。五咄陸部聞沙缽羅兵敗,也歸附阿史那步真率領的南路唐軍。

蘇定方於是命令蕭嗣業與回紇婆閏率騎兵向邪羅斯川(曳咥河南)進發,追擊沙缽羅,蘇定方與任雅相率新附之眾繼後。時遇大雪,深約二尺,諸將建議待天晴後再進軍。

蘇定方說服部眾,利用沙缽羅以為唐軍必然休兵的僥幸心理,踏雪晝夜兼程地繼續追擊。進至雙河(今新疆伊寧北),南北兩路唐軍會師,又長驅200里,直抵金牙山(今中亞塔什干東北)沙缽羅牙帳。

沙缽羅及其將士正准備外出打獵,蘇定方乘其無備,突然發起攻擊,斬俘數萬人。沙缽羅與其子咥運、婿閻啜等逃往石國西北之蘇咄城。

蘇定方乃息兵,令西突厥各部落返回居所,修通道路,設置驛站,掩埋屍骨,慰問疾苦,劃定疆界,恢復生產。並將沙缽羅擄掠的牲畜、財物等,全部歸還原主。

蘇定方命蕭嗣業率兵繼續追擊,自引大軍凱旋。沙缽羅逃到石國,被石國人誘捕,送交蕭嗣業。十一日,唐在西突厥故地設置漾池、昆陵二都護府,以阿吏那步真、阿史那彌射為都護,分統其十姓各部。

此戰,蘇定方對西突厥實行分化和重點打擊相結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及時反擊,窮追猛打,連續作戰,終獲大勝。

5、裴行儉破西突厥之戰

西突厥阿史那步真可汗去世後,各部落多有散失,酋長阿史那都支、李遮匐,收集余眾,附於吐蕃。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攻陷西域18州,唐天山南路之地盡為吐蕃所佔。

二年四月,唐廷令都支為左驍衛大將軍兼匐延都督,安集所屬部眾。調露元年,都支及其別帥李遮匐聯合吐蕃,進兵

安西(都護府治所碎葉鎮,今俄羅斯托克馬克),威脅唐在西域的統治。六月,唐廷商議發兵討伐事,裴行儉提出智取之策。

唐廷遂命裴行儉為安撫大食(今阿拉伯)使,以護送波斯王子回國繼位為名,領兵西進,欲在途經西突厥境地時,見機行事,擒獲都支等人,以安定西突厥各部。

七月,行儉等進至西州(治今新疆吐魯番東南),召集當地豪傑子弟千餘人跟隨;揚言天熱,需待秋涼再西行,使都支等人不加戒備。

隨後,又以打獵為名,徐召四鎮(龜茲、毗沙、焉耆、疏勒四都督府,均在今新疆境)諸部落子弟近萬人,數日後,令其倍道西進。

行至距都支部落10餘里,先派使者向都支問安,繼派使者促其相見。都支與李遮匐原本相約於秋中抗拒唐使,不料唐軍速至,被迫率兒侄首領等500餘騎出迎,行儉遂盡俘都支等人。

然後,傳其契箭,悉召諸部酋長前來聽命,一並執送碎葉城。同時派出輕裝精銳騎兵,晝夜兼程,進襲李遮匐。

途中恰遇李遮匐使者,即令其返回勸諭其主子,並講明都支被擒等情況。李遮匐計穹,被迫投降。於是裴行儉遣波斯王子,自行還國,留副使王方翼於安西,加築碎葉城。親自押俘都支與李遮匐返回長安(今西安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朝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