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加盟資訊 » 盛京老四季加盟電話
擴展閱讀
超市加盟店扶持計劃 2025-05-14 20:17:37
怎麼加盟店刷總代理 2025-05-14 20:07:35

盛京老四季加盟電話

發布時間: 2023-05-19 08:49:05

⑴ 盛京老四季和老四季是一家嗎

是。老四季是盛京老四季的簡稱,指的都是沈陽頭號面條館,地址位於遼兆罩蔽寧省沈陽市瀋河區十三悶脊緯路94號。盛京老四季附近的公交有:125路、129路、258路族州、277路等。

⑵ 沈陽有哪些好吃的

老邊餃子(中街玫瑰大酒店對面)
李連貴熏肉大餅(中街國美邊上)
那家館(好像開了不少店,我知道的是大南街環路勝利電影院車站有一家,好吃又便宜,記得去吃招牌菜哦~)
馬家燒麥(中街國美往南走)
寶發園(沃爾瑪超市往東走,十字路口左轉)

其他的小吃就無數啦。以下是A來的,沒經過考證,有機會的話大家可以去找找看哦~
1.艷粉街西的一間小鐵皮車,每天晚上准時出現,出手烤串。夏天有時候城管下來查 的時候可能見不到。老闆叫黃毛,一臉笑容。據說原來是艷粉街的蠱惑仔,後來洗手不做化劍為梨了。鐵皮車周圍經常停著一些專程從別處開車到這里吃串人的車。那裡的魷魚串和酸甜烤雞架味道的確獨特。
2.育才中學前的那個早市街頭上的小紅傘,每天早上排滿了從各處到這里來嘜鹹菜的長隊.這里出售據說整個沈陽地區最棒的朝鮮鹹菜.據早市的管理員說這個鹹菜攤每年的營業額在30萬元以上.
3.重工街十馬路一家小店出售的頓肉米飯,10元一份.每天來這里吃肉的人踏破了門檻 .
4.洗城中花園西門一家小鐵皮房子,每天上午開門,過了中午就關門,出售家常炒菜.沒招牌沒執照,黑店一個.人同樣十絡繹不絕,經常可以看到周圍幾家大飯店的老闆來這個鐵皮房子里來吃午飯.
5.遼寧大廈南邊的楊家盒飯,5元1份,主要給計程車司機吃.不過味道很好,是沈陽最好的計程車盒飯.有時候專門坐車去那裡吃盒飯,來回的車費可比盒飯貴多了.
6.五里河市場馬家雞架.十多年的店了,親眼看著從街邊的小攤變成現在的大排擋.想當年馬家的雞架好了之後整個市場的雞架都賣不出去了.
7.於洪城郊馬貝二飯店.那裡有一排飯店,從馬貝一,馬貝二,一直到馬貝六.但是只有馬貝二人來人往,其他的飯店的生意冷淡多了.馬貝二的酸菜白肉質與量絕對一流,三個人只一盆就夠了.
8.中山廣場,快樂迪附近,」烀餅」,絕對的火!就是一大口鍋,裡面頓菜,上面烀張餅!然 後有幾個特色菜:五香扒皮魚,孜然雞脖子什麼的,味道不錯!飯口肯定沒坐,響kfc似的,你在 那吃,旁邊有兩個站著等著的.
9.土豆泥!土豆泥!印度飛餅!印度飛餅!北行的紅櫻桃家的土豆泥好吃的不得了.
10.一進沈陽中街有一條胡同,那有好多家小吃店味道都不錯.一家叫千日紅的專門賣麻辣燙的小店,連湯帶菜在一個小盆里端上來,一起在雞架掉的滿是辣椒的湯里煮熟撒上芝麻 ,孜然,來一勺密制的豆瓣醬.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家的那麼好吃,可是撒地方又是在太小,總 共能坐十多個人吧.總是能看見一些西裝革履的白領人士在門口站著等位置.
11.大東副食後身是一個市場,裡面有一個攤位賣這沈陽很著名的張久禮燒雞.離攤子很遠就能聞到燒雞的濃香.那個地方又是218車站的始發站,好多人到那買了燒雞後就上車回家 ,總始弄的燒雞香味在車里飄啊飄,我的哈喇子快流出來了.
12.岐山路又家紫竹子母火鍋很又特色------不是中間隔開的始大圈套小圈,味道也不 錯,特別始大廳離的特價羊肉,2元一盤,物美價廉.
13.八經街有一家店叫」甫亭閣」,王甫亭的家人開的,裡面有很多老女排的合影(郎平啊什麼的,很懷舊),他家的大個丸子很好吃.王府亭魯菜一絕,在沈陽廚界備份很高,廚師長 是王府亭的孫子,叫王浩,以前是百富源的廚師長.他們家旁邊的碗碗香,小世界也很好吃,小 世界的酒杯很爽一杯一瓶京八,就剩一口.
14.岩明的火勺沒吃過遺憾死了!5毛一個,肉的,豆的,糖的,麻醬的,大餛飩,現在好像漲價了,3塊一碗,同澤中學,老遼寧經濟日報社,皇姑的留鳥茶藝館附近都有店.
15.大二環東北方的那家全羊湯,分5元十元一大碗,小燒免費.
16.遼大門口的小紅帽燒烤連城管的人都常去吃你說牛x不
17.在三好街數碼時代廣場對過的小胡同里有個賣盒飯的老太太,賣的醬菜特好吃,買的人多.三好街經典美食.
18.展覽館西門有家牛肉店,原汁牛肉好吃的不得了,但是限量發行,賣了了就關門,有個別時候12:00就關門了,飯店開成這樣我以前沒見過.
19.五一商店附近華夏家鄉風味殺豬菜味道不錯.估計比牛小偉的達達殺豬菜好吃多了 .
20.出了中街向西走600米左右到小西門,在胡同門口有一家叫」小毛頭」暴米花,很值 得一嘗,他家的暴米花分白糖,巧克力,荔枝味,橘子味,哈密瓜味品種齊全,又香又脆.每天下 班時間去買都要排隊1個多小時.
21.五愛市場西區老字型大小的」關東長樂包」,特別軟,還不幹,每次路過我都想吃,從中午 一直到下午都要排隊買,一塊一個,豬肉餡,茴香餡,牛肉芹菜,蘿卜餡,好吃,一般我吃2個就 走不動樂,207五愛街那站一過,整個車里都是大包子香.
22.大西路和奉天街交匯處開樂家」papa』s文化餐廳」是從長春過來的,韓式西餐,菜 很又特色,環境適合情人,富有小資情調.
23.商業城東口,挨著地下過街通道往南邊的胡同里,有好幾家五元店,式同一個老闆開的,特火,經濟實惠,在當地挺有號的,老有人酒足飯飽後出來就說什麼在沈陽我有號,其實就 是一個騎倒騎驢的.那片治安不是很好.
24.和平區101中學門口老兩口做粥,特別好吃,各種粥,熬的時間長有味道.
25.以前在中山廣場挨著招行一家好像叫」重慶烏江魚」好吃,據說現在搬到五一商店 附近樂,具體地點得區打聽,到那問(地球人全知道).
26.新華廣場西路口50米有個:新華園骨頭館」開樂3,5年樂吧,方圓幾百里都知道,60元 一鍋,一個半洗臉盆那麼高得沙鍋,骨頭堆得象小山,點火現燉,然後還可以喝湯涮菜,5,6個 男得吃不成問題,特別經濟實惠!好吃不膩!
27.泰山路附近有一家四方園麻辣燙非常好吃.最有名得是蝦丸麻辣燙,別家沒有,分 3元和5元.
28.原來在沃爾瑪北邊有一家新疆人開得 小飯店,正宗的新疆烤全羊和囊,做的湯美極 樂,烤羊肉一元一大串,現搬到南面的胡同里區樂.
29.在萬豪和喜來登中間的路口進來,小背簍就不用說樂,在往裡有家叫黃金豆的,做大 排擋海鮮,好多人特意跑來吃,在往裡有一家川菜館,叫蜀香園,他們家開業的時候菜很好吃 ,現在差樂好多,不過也還可以.淋香酥鯽魚不錯.在電台旁邊有一家叫阿叉燉品,也不錯,旁 邊有一家一脈香川菜館水煮魚不錯,夫妻肺片,筋到~!!!在往南,有一家國華烤肉,冷麵好吃 .
30.老順口酒家.在南塔街上距離文萃路口約30米.酒店有幾分文化內涵(玻璃板的餐桌 下常壓有勵志小品和抒情短文),菌菜不錯.酒店有外賣,對南塔地區不收服務費.
31.西塔朝鮮族醫院斜對面的百帝園.以前經營高檔韓餐為主.強力推薦紅燒牛尾.此外 烤牛排和生魚片也不錯.生魚片有點貴(中分鴉片魚要480元),如果公款消費不妨一吃.生拌 牛肉也不錯,很嫩.
32.沈陽小土豆絕對好吃,招牌小土豆,醬脊骨,大花捲(絕對大,幾個人夠吃一個)家燉黃 魚,好吃實惠
33.西塔」景福宮」 的生吃八爪魚, 讓人覺得好玩兒又有點殘忍. 盤子端上來後, 八 爪魚的爪子仍然不停的動著, 而且八爪魚的吸盤經常會吸在筷子上或嘴唇上..烤野生鰻魚 , 生魚片都不錯, 哦, 對了,還有牛肚火鍋…
34.還是西塔的張師傅參雞湯, 專業,地道, 不能不吃!!!!
35.方形廣場的奚記麻辣涮肚和麻辣燙相信很多人吃過, 雖然現在不如從前了, 但仍然 不是為沈城的一個較有名氣的小吃.
36.西關回族聚居地, 金色時代樓下, 一個非常不顯眼的小店」 西關燉菜館:」 純正 的回民風味。

⑶ 老四季抻面為什麼沒有走出沈陽,成為全國連鎖

提出這個問題,你應該沒少吃蘭州拉麵,加州牛肉麵,澳門豆撈,新奧爾良烤翅或者重慶雞公煲。

沒錯,這幾樣爛大街的 美食 ,都是騙子。在沈陽滿大街都是,但是在當地根本沒有。

蘭州沒有拉麵,加州也沒有牛肉麵,重慶也沒有雞公煲。

這可能是老四季沒有走出沈陽的原因之一吧,不夠山寨。

原因之二,老四季抻面不夠東北特色。

說起沈陽,也是個東北城市。

談起東北,一定要提酸菜,大米,豬肉,這都是妥妥走出東北的品牌,但是你說老四季抻面呢,東北特色可能就差了一點兒。

原因之三,老四季抻面味道不夠濃烈。

從全國來看,最有品牌效果的面條當屬重慶小面。麻辣味又不刺激,面條勁道順滑,湯料香氣撲鼻,味道濃厚。

重點是辣,有味兒。縱觀這兩年啥樣的飯店開的最多?

麻辣燙、麻辣香鍋。

因為它們和重慶小面一樣,有味兒,而且重口味。近些年來,人們的口味越來越偏咸偏辣了。

從這點看,老四季不佔優勢。老四季雞湯雖然有韻味,但是得慢慢品,而且沈陽人都吃習慣了,對那種雞湯味有童年回憶。但不得不說,老四季的湯面還是偏淡了一點兒。

給其他地區的人吃老四季,未必能品嘗出它的美來。

原因四,老四季是留給家鄉人的念想。

沈陽是一個 美食 文化不太明顯的城市,你說有什麼是區別於其他東北城市的 美食 ,其實也沒有。

但是老四季這個味道,是你在別的地方吃不到的,每次你吃了一口老四季,就有一種到家了的感覺。抻面雞架老雪花,在許多沈陽人眼裡可比吃山珍海味來的舒坦。

抻面用料上乘,面色白而透亮、面條筋道、口感好。

雞架、雞脖採用濃香的雞湯烹制,再經過長時間的浸泡,味道深入骨髓,越嚼越香。

所以,這樣的好東西,哪捨得外傳呢?

你說是不?

沈陽老四季抻面是在1988年由張秉榮創立起來的一傢具有沈陽特色的麵食小吃。老四季抻面以抻面、雞架聞名沈城,我們在任何時間在老四季都會找到幾個朋友在一起,一盤雞架、一盤雞肚、幾瓶啤酒暢飲的場面。老四季是沈陽人氣非常高的面館,為什麼卻只是牆里開花無法走出去呢?這個問題要從老四季抻面說起。老四季抻面的做法大家都知道,可以做成不同寬窄的面,裡面放上榨菜和香菜,滿滿的一大碗很實在。湯是雞湯,用熬雞架的湯配上面是老四季抻面的特點。上面的朋友說的很中肯,雞架只有在沈陽才會被做到如此的受追捧,全國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吃到雞架。在全國各地有很多面館,除了蘭州牛肉麵在全國做起來,無論是刀削麵還是現在新崛起的重慶小面,都不是占據主導地位。為什麼?因為各地有各地的風俗習慣,各地有各地喜歡的自己的面。我在哈爾濱吃的麻辣面在當地很火,但在沈陽沒有一家。陝西麵食絕對是品種繁多,但是真正靠面叫得響的也很少。廈門的沙茶麵、江蘇的鍋盔面、廣東的雲吞面等等,在當地無不受到追捧,在外地卻很少有人問津。不是說面不好,而是受到當地人的飲食習慣影響,無法佔領外地市場。老四季作為沈陽麵食的一個品牌仍然會繼續發展下去,但是要想走出沈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四季抻面,當之無愧的沈陽名牌,這塊牌子不是哪個人發的,而是記在沈陽人的心裡。

我家是九十年代初回遷到南市場的,出了樓門不到五十米,就是老四季面館,三十年的時間,不能說我天天去吃抻面,但可以說這是我這輩子光顧次數最多的一家飯店,整個九十年代,一碗抻面二元錢,從早晨天一亮,一直到半夜,只要拿出二元錢,一碗熱騰騰的雞湯面就端到面前,放上各種調料,保你吃的滿頭大汗,心滿意足,雖不是什麼傳統美味,但是每個吃過這碗面的人,心裡想的就是這二元錢花的值!

我不會喝酒,所以對那雞架子不感興趣,吃過幾百次抻面,沒啃過一次雞架,但聽孩子們說,吃抻面不啃個雞架,那你可拉下一空,到底有多好吃,去吃一次就知道啦。

三十年的時間不短了,老四季抻面不知道從什麼時間漲價了,如今,只要你肯出五元錢,仍然是可以飽吃一頓,五元錢!還有比這便宜的東西嗎?三十年,我們的平均工資從七八十元,已經漲到現在的三千元,翻了多少倍我沒算過,這碗面條,只漲了一點五倍,由二元到五元,還是那碗面,還是那碗湯,還是那個味,不同的就是那店員換了一批又一批,這個店就是那麼不溫不火存在著,不管你是有錢人,還是窮光蛋,只要出五塊錢,你就下一次館子。

這個店這么親民,為什麼沒把買賣做大?我們只是食客,不了解飯店的經營情況,只知道飯店的老闆是個老太太,經營理念可能就是做好自己的生意,不想出奇冒泡放衛星吧,不知道我的猜測是否有道理,只能讓別人去評說了。

我五年前就搬離南市,寫這篇短文是臨時起意,圖片就拍不到了,慚愧!

上大學的時候就愛去,那個時候在我們沈陽大學小北邊門那有個老四季,小店埋了埋汰,水泥地、地上全是油,手紙當餐巾紙用,一袋子的雞架就在馬路邊用水沖,幾口大黑鍋,這就是九幾年時候的老四季,那個時候俺還是一個窮學生沒有錢,每次就吃一碗面,2元,雞架是捨不得吃的,偶爾改改饞吃個雞架,雞屁股都沒放過,都給造了,真好吃啊!後來上了班離開了沈陽,但是只要是想吃了,我開車100多公里也去一趟,就是為了那個味兒,情懷,沒錯,就是為了當年那個情懷。

原創圖文及視頻,如果非要挑出一家沈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男女老少都能談起幾句的店,那估計是非老四季莫屬了。「冬暖夏涼蘭香面,春華秋實神州湯」是刻在老四季抻面門口的金字招牌,在沈陽的面條館只有兩種,老四季和其他。

在沈陽老字型大小能和老四季相提並論的就是四季面條老邊餃子楊記骨頭館,注意啊四季面條不是抻面,四季面條是機器壓制的面條,還有一點類似老四季的味道就是邊門抻面。招牌紅底白字是四季面條,白底金字是老四季抻面館。現在所有正宗老四季抻面都是叫做盛京老四季。

吃老四季注意,先點面條,然後交款,最後取面條,。 抻面品種有一細、二細、龍須、三角、四棱、韭葉、中條、寬條、皮帶等九種各異的形態。吃面條有三寶:香菜、榨菜、辣椒油少不了,喜歡酸就來少許陳醋。

此圖片作者行行攝攝中授權發布,很多作者盜圖就不太好了。

那麼老四季為什麼沒有加盟到外地?沈陽也不太多呢? 正宗的老四季是張秉榮老人家創立的,1988年7月她把自家臨街的15平方米小平房粉刷一新,在熱鬧的十三緯路開了個 「四季抻面館」。 1992年初秋,張秉榮回遷到十三緯路原址,並改名為「老四季」。這次回遷和更名是她生意上的一次大發展,結合東北人的飲食習慣,融入了蘭州抻面的地域特色,進一步完善和提高抻面、雞湯、雞架的製作標准和工藝配方,生意 火了之後各種模仿者相繼出現各種四季抻面館、四季抻面、四季手擀麵等當然不了解的人還以為全都是一家,味道大相徑庭。

老四季抻面總店位於沈陽和平區十三緯路, 據稱他們都是 自己家人開,目前不會加盟也不會賣配方給別人,老四季面條 對於沈陽人都是一種回憶。勁道的面條,濃湯里帶著一點點淡淡的雞肉香,就著熱氣,榨菜末,加些辣椒油,點上些許老陳醋,再來兩瓶老雪,開心的不開心的一口悶進肚裡,酒過三巡開始吹牛B。

那麼到底能不能復制出老四季的味道,當然是肯定的,能開八季也不會有人念著你家的味道如何,老四季為什麼很多人下飛機就去吃,這就是一種情懷。

韭葉抻面

雞架6元一個,我們圖片都是原創實拍,買2個雞架拍。


很多人沒有看過老四季的視頻吧,我前幾天特別拍攝一段視頻。那熱氣和人聲鼎沸中氤氳著的,是人間煙火的香氣, 視頻原創。

老四季面條館有三十年 歷史 ,吃碗面要排隊,創造沈陽餐飲行業的奇跡,除了過年休息三天之外,全年營業到半夜一點。

相比或豪華或文藝的大館子,老四季抻面顯得更為貼地氣。沒有豪華的裝修沒有過分熱情的服務員,就像多年的老朋友,沒有客套全是默契。 往來的人不用區分所謂的身份,無論是拎著公文包的白領還是隨意穿著的市井小民,一切都融化在那一碗面湯中。

前幾天和閨蜜去了老四季,正值中午,排隊的人很多,關鍵是沒有空位置。

我和閨蜜只好出去轉轉,等待過了飯口再來。下午一點,我們倆又回到了老四季,人依然很多,但還好有空位置了,我們就點了雞架和面條,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

大堂里十分吵雜,說話基本靠喊,人們邊吃邊聊,東北人天生的大嗓門,吃的嗨,當然就更願意表達出來。

老四季是沈陽人的老味道,老沈陽人的味覺里不可缺少的,但可能由於經營理念亦或地域的限制,一直沒有走出沈陽,真的感覺有點遺憾,希望未來的掌門人能大刀闊斧把我們的 美食 也遍布全球。

老四季抻面我經常去,在沈陽了說是家喻戶曉。其面美味可口,勁道綿滑。雞架更是松嫩適度,香氣襲人。

除了獨具的特色美味外,價格低廉更是受到了老百姓的喜愛和推崇。

老四季在沈陽有幾家分店,生意都紅火的不得了!

老四季不對外加盟,全部分店都由家裡人控制,這是為了口味一致,也是為了不砸自己的金字招牌。加上地域的口味和限制,這就直接導致了老四季不能走向全國。

計程車司機和進城務工人員的最愛,另外就是酒蒙子居多。因為便宜,所以人多。至於沒能全國連鎖的問題,其實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 美食 和百年老字型大小,你何德何能啊?說在哪個城市開分號就開?如今的 美食 單靠知名度,便宜也是不夠的,另外一個地方品牌想走向全國這是很難的。況且,在地方已經賺的盆滿泊滿了,所以有些個體老闆就不扯那淡了。

很簡單,因為沈陽人沒有走出全國。任何全國性飲食,要麼是生產者走出去(蘭州,青海化隆,沙縣),要麼是消費者走出去(川渝粵),沈陽四季不具備條件。

說起老四季抻面不得不提雞架,全國還沒哪個城市都像沈陽這么愛吃雞架的,熏雞架,烤雞架,炸雞架,一個雞架7塊錢,加兩瓶老雪,這是抻麵店的標配。

說起雞架也標明沈陽人民的無奈,沈陽是重工業城市,工人比較多收入不高,想改善伙食時只能選性價比,比較高的雞架來改善伙食,用雞架吊湯,湯煮麵條,雞架還可以當菜下酒。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有兒時的味道,就像媽媽做的飯一樣,它可能在別人眼裡不是美味佳餚,但絕對是你心中最想吃的味道!

每一個地方的小吃都是當地人兒時的味道,但不一定是別的地方的味道,就像河南的胡辣湯,河南人可以天天喝,東北人受不了,內蒙人可以頓頓吃肉,一般人我保證你吃不了10天。老四季抻面是沈陽人40歲以上的人兒時的味道,現在的00後很少光顧。因為他們小的時候很少吃,同樣他也不適合走出沈陽!

⑷ 老四季抻面為什麼沒有走出沈陽這個地方,成為全國連鎖

提出這個問題,你應該沒少吃蘭州拉麵,加州牛肉麵,澳門豆撈,新奧爾良烤翅或者重慶雞公煲。沒錯,這幾樣爛大街的美食,都是騙子。在沈陽滿大街都是,但是在當地根本沒有。蘭州沒有拉麵,加州也沒有牛肉麵,重慶也沒有雞公煲。這可能是老四季沒有走出沈陽的原因之一吧,不夠山寨。

原因四,老四季是留給家鄉人的念想。

沈陽是一個美食文化不太明顯的城市,你說有什麼是區別於其他東北城市的美食,其實也沒有。但是老四季這個味道,是你在別的地方吃不到的,每次你吃了一口老四季,就有一種到家了的感覺。抻面雞架老雪花,在許多沈陽人眼裡可比吃山珍海味來的舒坦。

⑸ 沈陽不得不嘗的美食有哪些

沈陽是一個美麗而又有 美食 的地方,不管是去沈陽 旅遊 ,還是去沈陽出差,只要去沈陽,怎麼也要嘗嘗沈陽的 美食 ,不然真是白去了。我給大家推薦推薦沈陽有哪些必吃的 美食 吧!

1、馬家簡胡燒麥館



推薦理由:200多年的 歷史 老字型大小,沈陽人都知道的百年老店,沈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真燒麥真是一絕。一方的飲食混合著的是一方的風土人情,所以馬家的燒麥吃起來和南方的一點也不一樣。肉很實在,咬上一口滿滿的都是肉餡,蘸上醬汁,味道很不錯。吃到嘴裡的感覺還是香香的,再配著爽口的冷盤,那才能體會到什麼是吃到嘴裡就是很幸福。

推薦菜品:燒麥、羊雜湯、撈拌

地址:沈陽市和平區太原街北四路12號

2、老邊餃子館



推薦理由:沈陽老字型大小的餃子館,名氣基本上和馬家燒麥一樣的。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老邊自創的煸餡餃子和冰花餃子。煸餡餃子,話說真的很好吃。據說是煸餡後熟的包在餃子里,但很神奇的是雖然熟的但是竟然會有湯水,還很鮮!冰花餃子,簡單來說類似於鍋貼,不過一鍋真的好多,竟然有18個,但不向鍋貼底那麼厚。鍋包肉是地道的東北菜,這里的鍋包肉,酸甜正合適,嘴裡咬下去也滿滿的都是肉,很香。

推薦菜品:煸餡餃子、冰花餃子、鍋包肉

地址:沈陽市瀋河區中街路208號(玫瑰大酒店對面)

3、老四季面條(十三緯路店)



推薦理由:老四季抻面,沈陽老字型大小了,這么多年了面條一直是那個價錢確實挺不容易的。更多的是勾起你對那個年代的回憶,去那來碗抻面,來個雞架,抻面和雞架都放上一層厚厚的辣椒油,吃起來十分過癮,再配上沈陽的老雪花,大家可能愛的就是這個味道吧!而且他家辣椒油榨的很香,不搭配吃簡直就是暴殄天物啊。不知道多少人幾天不吃就想念這個味道。

推薦菜品:雞架、抻面

地址:沈陽市瀋河區十三緯路(近大西菜行車站)

4、西塔大冷麵



推薦理由:西塔大冷麵算是沈陽一家 歷史 悠久的飯店了主營的就是大冷麵和狗肉、墨斗、桔梗等各種朝鮮族拌菜。無論春夏秋冬,人都非常多,尤其是夏天,更是爆滿。他家的冷麵和其他家的不同,只有一種咸口的,而且比較淡,需岩山要自己在吃的時候要加醬油或者辣椒面調味。比較喜歡他家的狗肉,現烀的,抹上厚厚的辣椒面,掰成很大的一塊,吃在嘴裡非常過癮。PS:是個親朋好友聚會的好去處,特別適合喜歡喝上兩口的朋友們!

推薦菜品:冷麵、拌蜆子

地址:沈陽市瀋河區市粗咐中府大路31號(朝鮮族百貨大樓對面)

5、老山記海城餡餅大酒店



推薦理由:老字型大小的意思大概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家店是海城餡餅創始人毛青山開的老店,1946年將店從海城遷來沈陽的,所以是唯一一家正宗海城餡餅。口味真的很不錯,餡餅好吃不貴,挺實惠的,對得起老字型大小的招牌,一定要趁熱吃,燙嘴的比較有感覺,也可以試試它家的東北菜!

推薦菜品:青椒餡餅、鍋包肉

地址:沈陽市和平區南五馬路131號(近振興街)

6、李連貴熏肉大餅(皇姑店)



推薦理由:老店味道很好,就算現在吃起來還是有驚艷的味道,服務員的服裝也很有特色。熏肉大餅好吃就不用說了,這里的老式鍋包肉味道更是正宗,最贊的就是熏得干豆腐卷,吃起來好好吃。店內活動可以半份叫餐適合兩個情侶去吃,人少還想多吃幾樣菜。這樣地道的東北味道更適合家庭聚會等,全家人一起熱熱鬧鬧的吃好吃的,性價比也很高,開心又好味。

推薦菜品:熏肉大餅、素燴湯

地址:沈陽市和平區中山路4甲1號(近沈陽站)

7、鹿鳴春飯店



推薦理由:沈陽久負盛名的百年老店,以前曾經關門一陣子,現在又重新開業了。鹿鳴春是正宗遼菜的口味。蔥燒遼參真叫絕,湯汁侵入到海參中,咸鮮適口,蔥香濃郁。比粵菜做法好吃,更適合北方人的口味呀。蝦是用深海大蝦,足有15厘米長,蝦肉飽滿,皮焦肉嫩的;九轉大腸的賣相好看,個個都向小芋頭似立著,吃一口就滿口香,不僅原汁原味更有回味。基本上每道菜都是經典。

推薦菜品:豆沙包、蔥燒遼參、九轉大腸

地址:沈陽市和平區十一緯路40號(近南六經街)

8、三盛軒回民餃子



推薦理由:最造的時候吃的是三盛軒的餡餅和羊湯,那傢伙早上老多大爺大媽一起排隊,人老多了。餃子皮不是那種死死的面,很厚實,有嚼勁,而且那種咬上去很Q彈。還是比較薄的,里邊的肉是很正的牛肉,充斥著牛油的香氣。在嘴巴裡面回味,很好吃!現在人還是很多的,還是經常去吃!

推薦菜品:餃子、餡餅、干炸羊肉

地址:沈陽市大東區大什字街4號

9、張久禮燒雞



推薦理由:對於80年代出生的沈陽人,那真是小時候首屈一指的美味!以前都是逢年過節或者家裡來了重要的客人才有得吃,坐在自行車後座上,被爸爸或者媽媽帶著去買,印象中一直要排隊,每次都會買一隻最小的,不光是價格的問題,更是因為小一點的入味。買好了會第一時間得到一隻雞翅膀或者雞腿,開心得不得了,回家路上巴巴地吃一路,好開心!絕對正宗的東北燒雞的味道,雖然微微有點咸,但是遮蓋不了雞肉的香味。

推薦菜品:燒雞

地址:沈陽市大東區東順城街65棟大東農貿市場

10、寶發園名菜館



推薦理由:溜肝尖味道確實獨特,有驚艷感覺。環境一般,有點像大眾飯店。來吃飯的人不少,熱熱鬧鬧的。沖著百年老店招牌來的,菜的品質確實不錯。如果對東北的印象還停留在酸菜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那就趕緊到他家來吃正宗的東北菜。有一個有名的四絕菜,其中熘肝尖和溜腰花都是不錯的!

推薦菜品:熘肝尖、溜腰花

地址:沈陽市大東區小什字街天源巷1號

祖傳郭家湯圓

烤雞雞架子


大包子和小籠包,餃子燒賣,大餡餅

冷麵,拉麵類

1.寶發園2.那家老院子3.八大碗4.鐵西群樂5.西塔太白山燒烤6.長壽參雞湯7.新奉天8.老邊餃子9.李連貴熏肉大餅10.小咕咚11.中國工業博覽館-工人食堂12.鹿鳴春13.大清花餃子14.新洪記15.詹師傅香辣蟹16.白玉串城17.西塔鬥牛家18.鐵亭子豆腐館19.海城餡餅20.馬家燒賣。。。。。。


網上搜了一搜,原來沈陽那麼多好吃的啊,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去玩一次!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沈陽特色 美食 排行榜

從榜單我們可以看出餃子是榜首,街頭經常見的冷麵是第二名,熏肉大餅是第三名,好接地氣的排行榜,下面我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些 美食 。

第一名:老邊餃子

推薦理由:這老邊餃子跟我們普通吃的餃子不一樣,其造型獨特,選料講究,從外表看就像一副藝術畫,都不知道從何入口。我記得夾起一個入口的時候,口味鮮醇,一點也不膩,一口一個,味道極其好吃,而且著名藝術大師侯寶林也吃過老邊餃子,還給了極其高的評價:邊家餃子,天下第一。如此高的評價,也只有邊家餃子了。

推薦店鋪:老邊餃子鋪,地址:中街路208號

第二名:冷麵

推薦理由:我剛開始聽說這個冷麵的時候,以為是街邊的烤冷麵,沒想到是這么精緻的一碗面。據說這個冷麵時一道朝鮮族風味的特色麵食,吃的時候可以加上香辣的蒜醬,加上肉,十分美味,很多食客到沈陽都是必吃的一種 美食 。

推薦店鋪:西塔大冷麵

地址:市府大路31號

第三名:李連貴熏肉大餅

推薦理由:這肉餅名字很奇怪,但是很好吃。熏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我看著都餓了,而且它的大餅外酥里脆,層層分離,香味飄散,再配上一碗小米粥,那就無敵了。

推薦店鋪:李連貴熏肉大餅店(沈陽站店)

地址:中山路4甲1號

第四名:沈陽回頭

推薦理由:現在的 美食 名字一個比一個神秘,讓人猜不透為什麼叫這樣的名字?沈陽回頭看起來有些像油條,但是呢它並不是油條,回頭是當地的清真小吃,口感鮮香,回味無窮。

第五名:打糕

推薦理由:打糕顧名思義就是用錘子打擊糯米,將其打擊成年糕狀的甜點,這樣的甜點更加有口感,彈性十足,而且打糕中間有豆沙餡,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這個打糕在沈陽的很多朝鮮族餐館都有提供,來沈陽記得要嘗一嘗哦。


沈陽的 美食 :烤串配老雪,西塔大冷麵,老邊餃子,李連貴熏肉大餅…等等。讓你吃上以後,欲罷不能。

沈陽好吃的太多了,洋洋灑灑回答一下吧。

如果你想吃一頓早飯的話,推薦吊爐餅、豆腐腦和雞蛋糕。餅又香又脆,豆腐和雞蛋都滑嫩熱乎,最適合冬天。

老沈陽特別喜歡雞架抻面,比如老司機,哦,不對,老四季。一定是「老四季」哦,注意帶個老字,因為太火爆了,所以叫四季面條的店有很多,只有老四季才是最正宗的。老四季的標配是抻面和煮雞架,雞架一定要用手撕開,不要用刀切,據說味道是不一樣的。

西塔的烤肉,以及各種烤串,非常值得一試。最好吃的烤肉是那種泥爐子、鐵網子的傳統烤肉,肉汁豐富,外焦里嫩,配濕料乾料都很棒。烤串就不用說了,隨便都好吃,畢竟整體水平擺在那。

傳統 美食 還有餃子。比如中街的老邊餃子、新洪記餃子、大清花餃子。延伸出來還有各種包子,還有馬家燒麥,李連貴熏肉大餅……太多了,都可以去試試。

殺豬菜現在年輕人比較少吃了,可能會覺得有點膩,不過喜歡吃肉的不要錯過。簡單說就是那種傳統的東北酸菜燉鍋,裡面有白肉、酸菜,還可以放血腸,大火燉到軟爛,各種食材的味道充分融合,湯濃肉香。

最後要說一說傳統遼菜。最正宗的遼菜包括「九菜二點」。「九菜」指的是:蔥燒遼參、小雞燉蘑菇、鍋包肉、焦熘裡脊、賽熊掌、靠大蝦、扒三白、拔絲地瓜、三鮮火鍋,「二點」指的是燒賣和煸餡餃子。這些菜傳統遼菜餐廳都有,比如鹿鳴春,可以一試。改良遼菜可以去商場裡面吃,高端商場里有很不錯的。

沈陽,在我的印象里,沈陽是一座大都市,人稱『小上海』,這一站為什麼要選擇沈陽?因為我們去葫蘆島有事情,隨手一查發現沈陽還不錯呦,小吃不算多,但是 美食 確也不少,那有人肯定要問:沈陽有什麼景點嗎?我會這樣回答哪裡有 美食 我們就會去那裡!但是美景還是要有的,要不然旅途是不會完整的!

一次旅行的開始總是這么興奮,雖然常年身在北方,但也對未知的城市表現的異常興奮,照舊我們查了攻略,收拾了衣物,訂了票,就這么開始了葫蘆島和沈陽的旅途!

有人說 旅遊 就是出來玩的,出來享受的,其實我也是這么認為的,但是我想說我們是在旅行,不同的就是心態!前言是否太過於啰嗦這點我無從考究,但是我想說的是正文馬上來了。

沈陽交通

我們呆了6天,雖然也很長時間但是並沒有辦公交卡,不過發現了一件事情,現在有交通聯合發布的卡在好多城市可以用!沈陽的公交1-2元,一般都是1元,不過一元沒有空調,這個天氣炒雞熱,我們住在南塔所以去中街什麼的30多分鍾就可以去了,很方便!

注意事項

沈陽消費不高,就算是老字型大小價格也還是可以接受!東北菜一頓吃下來70左右,而且還特別的飽,沈陽小吃不是很多,我們是7月去的,還挺涼快,比天津涼快哦!27-32度左右!過馬路一定小心,沈陽紅綠燈很少,重要路口也沒有,這個一定要給差評!還有一點:堂堂省會城市共享單車少的可憐!

省錢攻略

路費辦公交卡可以打折

沈陽共享單車雖然少但是還是有的,利用起來,環保 健康 實惠!

美食 看團購App,基本都有

多多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有優惠

住宿可以選擇青旅、名宿,性價比很高的

出行必備

感冒葯、腸胃葯、創可貼、霍香正氣膠囊等葯品,雨傘、洗漱用品、防曬噴霧、防曬衣等,現金不用准備太多以防丟失,充電寶一定要准備,手機一定不能沒電!

沈陽景點

中街

鐵西1905創意園區

南湖公園

張氏帥府

清沈陽故宮

九一八 歷史 博物館

沈陽站

沈陽 美食

在我的印象里東北菜是最最最實在的了,果不其然一天三頓都勸都是一吃即飽的,沈陽小吃不多,但是對我而言沒有一個是不好吃的,比如:老邊餃子、海城餡餅、老四季抻面、李連貴熏肉大餅、馬家燒麥、特色烀餅、殺豬菜、東北大拉皮、吊爐餅等等!

豆皮一絕

豆皮這個我記得我小時候見過也吃過,但是不在沈陽,我在山西吃過,這是我在沈陽小吃街吃的,我也知道這個不是沈陽特有的,但是確實值得一吃!

【賣相】挺有食慾的,黃燦燦的,看著就想吃!

【口味】孜然和辣醬的味道很濃,超級香哦!

【口感】軟軟的雖不是入口即化也是差不多的感覺,不需要嚼太長時間哦!

【價格】5元12支,我3分鍾吃完了,買5元嘗鮮10元吃爽!

【地址】中街小吃街第一家(地圖APP幫你找)

【推薦】豆皮一絕

李連貴熏肉大餅

人家說來沈陽不吃熏肉大餅一定不行,我不信,那我得試試咯,那麼去吃熏肉大餅最有名的無非是李連貴了。

【賣相】滿分10分,我給7分!

【口味】其他配菜我就不說了,說說熏肉吧,這種熏肉基本都是瘦肉,咸香可口,熏肉味極其濃郁,醬香是應該是甜面醬但是有一點不同,蔥很新鮮!

【口感】瘦肉口感一點都不柴,反而是軟軟嫩嫩尤其是配合蔥和醬簡直美味哎!

【價格】我們點的是雙人套餐一共69元,千萬不要去總店吃,人多環境還不好,推薦你們去豫瓏城四樓那家,便宜實惠環境還好!

【地址】北中街路豫瓏城4樓(地圖APP幫你找)

【推薦】熏肉大餅

妙香天品特色烀餅

沈陽的特色烀餅,哈哈,烀你一臉,真的可以,這個餅很大,其實做法跟豆角燜面差不多,但是特色就是他這個餅,吃起來簡直爽爆了!

【賣相】滿分10分,我給8分!超有食慾對不?

【口味】素燴湯咸香口,吃起來很可口,湯汁很鮮淡配合有濃郁香味的烀餅實乃美味!

【口感】烀餅超級軟,軟踏踏,對,可以用這個詞,而且這種軟是虛軟,所以配合軟軟豆角和筋頭巴腦口感爆炸咯!

【價格】

【地址】南山東堡路72號(地圖APP幫你找)

【推薦】豆角烀餅、素燴湯、筋頭巴腦烀餅!

老邊餃子館(中街)

看看沈陽城中顏值最高的一款餃子,老邊餃子,來沈陽不吃老邊餃子對不起沈陽,但是我吃了一下發現一般般吧!

【賣相】滿分10分,我給8分!冰花煎餃很美

【口味】冰花煎餃應該是韭菜味,百年煸焰蒸餃肉鮮味十足!

【口感】冰花煎餃上面脆脆的加上餃子本身的緊實口感算是餃子界的創新,百年煸焰蒸餃的口感一般!

【價格】一共花了61元,百年煸焰蒸餃24元(10個) 冰花煎餃30元(18個)1人一元的餐具費,價格;略貴,性價比一般!

【地址】中街店(地圖APP幫你找)

【推薦】冰花煎餃

馬家燒麥

這家的燒麥不沖老字型大小的名氣也要沖他家的味道啊,味道一絕,口感一絕,我就想說:還有誰?

【賣相】滿分10分,我給8分!燒麥做的跟花朵一樣了,很有藝術感呢!

【口味】對於燒麥而言他家味道拿捏的很好,不管是肉餡還是素菜餡味道真的沒得說,尤其是配合辣油和醋,香辣酸三位一體一口下去充滿口腔的滿足!

【口感】口感由松到緊的那種層次變化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我給滿分,推薦

【價格】一共花了29元,就是單純的為了體驗一下他家的燒麥,傳統、玉翠、雙素燒麥都是8元一份,一份有4個,傳統泡菜5元,價格挺實惠的!

【地址】馬家燒麥 豫瓏城(地圖APP幫你找)

【推薦】傳統、玉翠、雙素燒麥,傳統泡菜!

老四季抻面

沒來之前沈陽小夥伴告訴我說,來沈陽一定要來老四季,點一份雞架,幾瓶老雪花,約上好友可以暢聊一下午,走前還餓就來碗面!

【賣相】滿分10分,我給5分!就是很家常的品相,沒什麼了不起的!

【口味】四棱面,皮帶面的湯頭都一樣,很不錯,吃起來很香,雞架一口一口吃起來很香,再來一瓶老雪花就像沈陽人那樣美滋滋的呆一下午也不錯!

【口感】面的口感很勁道,雞架脫骨軟爛,老雪花很冰爽!

【價格】一共21,元,雞架小份6元,面5元一碗,老雪花2元,手套2毛一副。很便宜可以去像沈陽人一樣體驗一下!

【地址】老四季十三緯路店(地圖APP幫你找)

【推薦】雞架、四棱面、細面

那家老院子

一家吃東北菜的大餐廳,而且裝修環境特別符合東北人的熱情紅火,上菜也是極其的熱鬧!哎,上菜咯,小雞燉蘑菇...........哈哈

【賣相】滿分10分,我給9分!很有食慾不多說,嘿嘿

【口味】老式鍋包肉太甜了,恩,吃第一口:哇,好好吃哦,第二口:咦,好膩,第三口:額,我不能吃了,太膩了,吃不下,小米拉皮超級好吃,強烈推薦,農家殺豬菜酸菜味濃郁,豬血腸沒有怪味很棒!

【口感】鍋包肉太硬了,不好下口,小米拉皮入口即化,殺豬菜燉的很軟爛。

【價格】老式鍋包肉32元 小米拉皮32元 農家殺豬菜 36元 紅豆飯 5元 濕巾2元 打包盒2元 芒果汁36元 一共147元 價格略貴!

【地址】那家老院子 三經街店(地圖APP幫你找)

【推薦】小米拉皮

文萃楊家吊爐餅

一家開了挺長時間的吊爐餅,話說吊爐餅也是沈陽的特色 美食 之一,我們就來這家嘗嘗。

【賣相】滿分10分,我給5分!一般

【口味】雞蛋糕的鹵配菜多,跟老豆腐的鹵子差不多,咸香口!吊爐餅味道想蔥花餅加油條的味道,有點油,不過挺好吃!

【口感】雞蛋糕軟軟的,入口即化,吊爐餅有點像蔥油餅,表皮挺脆的!

【價格】雞蛋糕2元,吊爐餅2元一張,小米粥2元!

【地址】北文萃路文萃社區旁(地圖APP幫你找)

【推薦】雞蛋糕、吊爐餅

西塔大冷麵

顧名思義就是吃冷麵的地方,吃的都是朝鮮風情的 美食 ,我還是很期待的哦!服務員態度很不好,哎!

【賣相】滿分10分,我給6分!一般

【口味】拌桔梗一般,挺辣的,打糕沒什麼味道,不過挺香,米餃是豆沙餡的,甜甜的,不過吃著好像是隔夜的吧,快壞了...冷麵還不錯,酸甜口,好吃得很!泡菜就一股辣味,不好吃!

【口感】冷麵口感爽滑,入口冰冰涼,吃起來美滋滋,其他的俺就不推薦啦!

【價格】一共46元,價格一般吧,服務和口味也一般!

【地址】西塔大冷麵 市府大路店(地圖APP幫你找)

【推薦】冷麵

洪老師炸醬俱樂部

【賣相】滿分10分,我給6分!每一樣看著都超有食慾的有木有!

【口味】咖喱烏冬面味道超棒,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烏冬面了,蒜味炸雞雖然沒有蒜味但是炸雞本身還是很香的,辣味炸醬面的雖然辣味十足,但是炸醬的香味更加出色,這個也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炸醬面了!

【口感】烏冬面一咬即斷很爽,炸雞硬脆硬脆的,口感太棒了!炸醬面很要勁道!

【價格】一共68,烏冬面20+炸醬面20+炸雞28,價格略貴,但是值

【地址】興華北街6-1網點8門(地圖APP幫你找)

【推薦】辣味炸醬面、咖喱烏冬面

中街雪糕

來沈陽一定要吃中街雪糕,來沈陽一定要吃中街雪糕,來沈陽一定要吃中街雪糕,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都不夠!【賣相】滿分10分,我給8分!我認為比一般雪糕好看哦!

【口味】所有的雪糕都特別好吃,各種味道都很棒,來中街一定要吃哦!哦,對了我第一次吃麻醬味的雪糕,還不錯哦!

【口感】口感上奧琪瑪的和泡沫蘇打很不錯,可以試試!

【價格】一個一元,有沒有驚艷到你,如果天津有這個雪糕,其他牌子的我一概不吃!

【地址】加佳便利店(地圖APP幫你找)

【推薦】所有,一定要吃,夏天一天2根不過分!

沈陽大學三食堂

沈陽的第一個高校食堂 探索 就來到了沈陽大學三食堂,據說沈陽大學是沈陽所有大學最好吃的一個大學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口味】排骨飯三素一葷排骨很香,各類素菜也是蠻可口的,酸菜河粉一般般咯!

【口感】河粉的口感爽滑,排骨軟爛!

【價格】排骨飯8元,酸菜河粉5元!

【地址】沈陽大學三食堂(地圖APP幫你找)

【推薦】排骨飯

東北大學

沈陽的第二個高校食堂:東北大學風味食堂,這個食堂好多外人,估計就是因為這個,阿姨態度真的超級差!

【口味】魚香肉絲很家常還不錯哦,雞蛋餅和玉米餅也是挺好吃的!

【口感】就是很常見的蓋飯,肉絲很軟,易入口!

【價格】魚香肉絲8元,四個餅4元。再說一遍,賣雞蛋餅的阿姨態度很差。

【地址】東大風味食堂(地圖APP幫你找)

【推薦】蓋飯還是不錯的!

我喜歡酒店,喜歡酒店的 美食 。比如這次去沈陽 旅遊 度假,入住了沈陽香格里拉大酒店,並且在酒店裡品嘗了不同的美味佳餚。所以,這次我最想推薦的還是沈陽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各種誘人的餐飲 美食 。

比如冬天吃火鍋,而且是在冰屋裡。酒店營造了一個冰屋火鍋餐廳,讓更多人體驗到了在沈陽獨一無二的用餐環境。結合當地的習俗,採用特製的鍋底,同時又兼備本地餐飲的火鍋。深受賓客們的喜愛。新鮮的食材是酒店最講究的地方,也能確保餐飲上的美味。

而遼咖啡全日餐廳也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匯聚了世界各地的 美食 ,各種海鮮此身,燒烤,以及火鍋和甜點,還有當地特色中街雪糕。完全可以讓你扶牆進扶牆出。

而夏宮中餐廳也是很贊的,這里提供有來自香港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夏宮餐廳主廚親自傳授的糕點和名揚沈陽城的老邊餃子。在這里還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老龍口黑椒和牛粒。中餐廳還提供有來自康定的「香·薯」,也是不可缺少的 美食 喲。

酒店30樓的新鮮日料餐廳,是沈陽城最棒的日本料理餐廳,如果幸運還能親眼跟欣賞主廚嫻熟的給您煎頂級牛排和鵝肝,還有新鮮的刺身也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就是價格有些美麗,所以選擇來30樓的新鮮日料餐廳,還真是有點小奢侈,對了,這里還有最棒的沈陽夜景。可付款車水馬龍的青年大街。

當然,我知道 社會 餐廳也有非常好吃的店面值得推薦,那麼請熟悉沈陽餐飲的您給我補充了。

如果您喜歡,歡迎跟我互動。

沈陽是國家文化 歷史 名城,有2300年的建城史。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飲食文化更是 歷史 悠久,品種繁多。下面分享幾種特色 美食 :

【老邊餃子】

久負盛名 選料精細 口味鮮醇

【李連貴熏肉大餅】

肉色棕紅 肥而不膩 瘦而不柴

【老式鍋包肉】

東北名菜 色澤金黃 口味酸甜

【五彩大拉皮】

色澤透亮 爽滑筋道 質感光滑

【西塔大冷麵】

現吃現壓 勁道易嚼 湯頭清涼

【盛京老四季面條】

雞味清湯 柔軟勁道 老少皆宜

【白肉血腸】

色澤紅白 口味醇厚 湯美味濃

【滿漢全席圖】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恭迎八方來客,品嘗風味 美食 !

火鍋的話,我覺得可以嘗試伊斯美清真火鍋,價格好,味道也OK。

燒烤的話,選擇真是太多了,西塔那邊地爐烤肉比較原始。

冷麵的話:西塔大冷麵,沈陽名小吃。

餡餅、餛飩、餃子:三盛軒,也是沈陽名小吃,一定要去,真是性價比高啊。

日料:心日本料理,價格好味道好,店裡還有一個日本師傅。

麻辣涮串:方家欄附近有一個路邊攤不錯,應該就是晚上才出。

如果你喜歡看旅行 美食 、運動、服飾搭配、度假酒店分享,歡迎關注我的自媒體賬號。

⑹ 沈陽的雞架為什麼難以火遍全國

說起沈陽的雞架,這種食物簡直讓無數沈陽人慾罷不能。沈陽2400多年的 歷史 ,除了豐富的 歷史 文化沉澱,還有就是對雞架的解讀。在沈陽,只要是你想約朋友出來小酌一杯,或者是休閑 娛樂 ,很多人都會點一盤雞架。

在沈陽,雞架的製作方法有很多。QQ雞架、醬雞架、熏雞架、煮雞架、電烤雞架、鐵板雞架、辣炒雞架、辣炒雞架,沒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你沒嘗到的。每一種都做法都讓你根本停不下來。關於雞架,之前有不少人問過我,有問過「沈陽人為什麼愛吃雞架?」的,還有問「吃沈陽雞架是一種什麼體驗?」的,也有求推薦沈陽雞架店的。

所以關於沈陽雞架的介紹我就不再多介紹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翻我之前的問答,或者綜合一下度娘科普。在這里我就針對「為什麼沈陽雞架不能火遍全國?」這個問題來仔細答一下。

首先,我覺得沈陽的雞架雖然五花八門,但是缺少在全國都叫得響的品牌。就拿沙縣小吃和周黑鴨來說。這兩種本身都都是來自南方外地。但是在沈陽卻也火的不要不要的。這是為什麼?關鍵原因還是好吃,價格還親民。但是沈陽的雞架也好吃啊!所以我們還要看一些其他原因,沙縣小吃和周黑鴨都有一個統一的品牌,全國連鎖,這樣整齊劃一,保留特性,很容易讓人記住。

再有,就是沈陽的雞架適不適合外地人的口味?拿在沈陽很火的川菜來說,川菜館子在沈陽有很多,也沒有獨立品牌,為什麼還會這么火?因為沈陽的天氣寒冷,吃點辣的會暖身子。而且辣味食物口味都偏重,這和沈陽人的飲食習慣不謀而合。反觀沈陽的雞架,想要走出沈陽,走向全國,那就必須要適合當地人的口味才行。再舉個例子,臭豆腐。這種東西在沈陽也很火,但是沈陽人吃到的臭豆腐和正宗的安徽臭豆腐可完全不一樣。因此,沈陽的雞架要走出全國,就必須要結合當地人的口味進行適當的改變。

還有就是,沈陽的雞架在外地不具有規模化效應。就拿沈陽街頭的杭州小籠包來說吧,雖然沒有統一的品牌,而且每個杭州小籠包店都不大,甚至很不起眼,但是為什麼在沈陽會火?我感覺除了口味的原因,就是因為沈陽的小籠包店特別多,基本上每個小區附近都有一兩家。這種狂轟濫炸式的概念植入,讓沈陽人不接受都難。反觀沈陽的雞架,在南方基本上看不到幾家店,不具有規模效應。

再有就是外地也有相似的食物,這就面臨著同類產品的替代性問題。在南方,大家稱雞架為「雞殼」,雖然不像沈陽人這樣熱衷,但是終究還是有相似的食物。如果沈陽的雞架不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色,那就很難被外地人接受。

以上是我的答案,歡迎評論!

我給你們講講雞架為啥流行的原因,我最早吃雞架,就是在抻面館,雞湯抻面,應該是89-90年左右。

為啥是在抻面館,因為煮雞架的老湯,是為了雞湯面。然後煮完的雞架手撕一下,客人就可以吃了,一舉兩得。

再有當年東北改制,下崗的人多,皇姑區和鐵西區是重工業區,更有很多的工人下崗,收入低,所以抻面,雞架,啤酒,我記得當時三樣應該是3.5元一共。時間太久了,當時我9歲左右。

現在吃雞架就是一種喜歡,一種回憶,算不上 美食 ,端不上正經的宴席,哥幾個街邊擼串啤酒還可以,想傳遍大中國,太難了。中國的 美食 ,太多啦!

雞架「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是一千多年前古人對此食材的精彩定義,三國楊修也因此物丟了性命。

吃雞架大概是九十年代初,好像在沈陽八一公園附近的飯店開始興起,當是最火的有家樂園飯店熏雞架異常火爆,後隨著抻面在沈陽的興起,雞架也走進沈陽的大街小巷,從此興盛,形成千年不倒的盛京特色。走遍祖國大好河山,像沈陽這樣把雞架吃的五花繚亂,執著以恆的,難得一見的食文化,為何在沈陽如此火爆,其他地區卻難得一見(啃雞架)?不能傳播下去那。

其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食材本身照成的,即使有一萬種吃法,一萬種味道,其食材本身還是無味的,都是烹飪方法和調味料的千變萬化形成的。我們可以看看沈陽的特色產品,即使沈陽文化 歷史 悠久2500年,5000年也好,傳承下來的有什麼?真的沒有什麼,100年以上的都少見,機場買幾袋不老林糖送給外地朋友,算是最好交代的沈陽特色地產了,即使雞架再有沈陽特色、也沒見有人敢做沈陽特色真空包裝雞架出售,。要是真有人帶沈陽雞架送人、還不讓人罵,肉你吃了、骨頭留給送我了。

所以沈陽人不傻,沒有千里帶雞架的習慣,外地人也不傻,這破東西沒人喜歡吃。

一個商品要能成為爆款銷售,一定有他的價格優勢。雞架批發一個不足兩元,適合專業化批量生產加工,一般個六元左右,利潤空間有,價格適中,加之沈陽經濟和百姓收入不見起色,此物又適合吹牛逼侃大山喝小酒,所以,只有沈陽這種環境滋生的沃土、才使雞架在此大行其道,經久不衰。

說得不知道對不對,就當酒後胡說八道了。

但真的本人感覺,在沈陽雞架真的和經濟有關,雞架文化造就成沈陽人文化特點和雞架經濟特點。

沈陽我的大沈陽,從吃的講:有 歷史 ,沒傳承;有文化,沒品位。

如果我們還是一代一代的把雞架啃下去,那這一代一代真的完了。

什麼時候,雞架文化在沈陽倒下去了,沈陽的經濟就起飛了。

原因很簡單,一個是價格,一個是進食難易程度。

雞架本身來說價格不會很貴,一般一個撐死也超不過10元,這個價格使得天生就失去了一部分中高端客戶,相比之下麻辣小龍蝦一類的食物雖然說被認為大宗食品,但是一盤的話,至少幾十元起。而且的話還可以做的高端,即使是在高檔一些的飯店也完全可以有一席之地,相比之下雞架只能徘徊在低端市場,這樣的話先天就失去了一半客人。

第二,雞架的進食比較費力,需要一點點的去啃,而且整個雞架上並沒有太多的肉,所以這種情況並不太適合於佐餐,僅僅適合於下酒,而且需要配合抻面或者其他食物,抻面的話,可以說在各地都會碰到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無論是熱乾麵炸醬面還是油潑面等等,各地都有自己比較擅長的面條類食品。

你在沈陽的話煮雞架的湯可以用來做抻面,互不耽誤,而在外地的話煮雞架的湯基本上就無所用處,因為人家不可能因為愛吃你的雞架就在同時愛著你的抻面。[捂臉]

而炸雞架烤雞架的話,僅僅適合於下酒,而下酒類食物,各地也有自己的擅長和當地百姓習慣口味的食物,價格和雞架相似的非常之多,競爭對手實在太過強烈,直接去改變人家的飲食習慣是很難的,並且雞架,也並沒有像麻辣小龍蝦那樣非常突出的麻辣味或者是香味等等,所以並沒有絕對的優勢。

總的來說,機架本身的缺點使得他根本無法在全國各地推廣開來,在沈陽由於有抻面的配合,還可以有一定的戰績,加上沈陽的飲食生活習慣,喜歡喝酒的人很多,而經濟條件不好的也同時也很多,雞架可以很好的滿足下酒的需求,所以還沈陽還有一定的銷量,其他地方就很難推廣開來。[捂臉][捂臉]

弄清這個問題,很可能把沈陽的雞架打造成享譽國內的品牌 美食 。

我2005年至2009年在沈陽讀的大學,那時我們的學校還沒有搬遷到新校區,位於鐵西。學校周邊是居民區,到處都是小飯館和農貿市場之類的地方,非常有煙火氣。

我們這些學生很少到食堂吃飯,周邊的各種吃食既價格便宜又種類豐富,足夠我們解決一日三餐。雞架當然是沈陽人必不可少的吃食,可以說隨處可見。

那時我經常從兩個地方買雞架吃。

第一個地方是每天晚上在校門口賣雞架的攤位。老闆是個三十歲到四十歲的男人,看起來還挺干凈的。他賣的是鐵板雞架,距離攤位很遠時就能聞見香味,特別的香。我至今覺得雞架最好吃的吃法其實是鐵板雞架。

我的晚飯通常就是一個鐵板雞架,配兩個饅頭,有時還配一罐雪花啤酒。花很少的錢就能吃上一頓美味的晚飯,那種滋味至今讓我非常懷念。

第二個地方是距離學校不遠的一家四季面館。夏天的午飯我經常去那裡解決,要一碗雞絲面,一份拌雞架,再來一杯扎啤,這個搭配是對付炎熱盛夏的最好搭配,當扎啤進到肚子里時,會感到非常的過癮。

想一想,這些已經是十幾年前的往事了,如今連老校區都拆掉了,必然是物是人非了。人生最好的時間段可能就是大學時代,真懷念那時的生活狀態啊。

至於雞架為什麼沒能在全國火起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南方和北方的口味差異吧。大膽試想,如果把雞架做成鴨脖的味道沒准會火。哪位想要創業的沈陽人,不如研究一下,沒准真的把沈陽的雞架打造成全國的品牌啦。

雞架作為下角料,真正得到青睞是80年代,沈陽國企改制,上百萬產業工人下崗,過上了緊巴日子。薰雞架、烤雞架1-2元錢一個,來碗抻面,再喝瓶雪花啤酒,很是愜意。雖然花費不多,但許多好這口的人說吃,這吃得是情懷,也是艱難歲月里的情有獨衷。但是,現在要說走向全國,很不可能,與全國天南地北、眼花繚亂的 美食 小吃相比,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太具備,更沒有象盛京人的那種殷殷情緣。不管怎麼說,我時常會吃個拌烤雞架,吃著吃著就想起5角錢一個雞架的那段歲月了。[啤酒][啤酒][捂臉][捂臉]

雞架,對咱沈陽人來說可是好玩應。俗話說:「寧可舍孩子,也不舍雞架。」有位老哥帶孩子去市場買雞架,老遠就聞到烤雞架的香味,三步並作兩步趕過去。等拿到雞架後,才想起來還差點啥事?孩子拉後邊了。

都說沈陽人最能吃餃子,來客人、過生日、雙休日、家人過壽、節假日、出遠門、從遠地兒回來、好朋友聚會、節氣變化……反正借點啥引子就吃餃子。如今不是了,添項目了,不光吃餃子,還吃雞架。

沈陽人吃雞架做法海海的,煎炒烹炸燉,拌烀烤熬蒸,只要能把它整熟了,咋吃都好吃。不光咱們愛吃,就是「那邊」的人也愛吃。這不,馬上就要到清明節了,我嫂子說了——

「咱老爸生前就愛吃烤雞架、醬雞架各種吃。今年去給他掃墓,多做點帶去,別讓他老人家在那邊虧著嘴了。」

雞肋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什麼時候沈陽人有雞架情懷的呢?簡單點說,那幾年沈陽人活得很累,大批大批下崗失業人員無所依靠,這雞骨架簡直就是最便宜的盛宴,情懷就是那時養成的。你們其它地方的人沒有這經歷,也不會有這情懷。

第一,地域偏,東北很多名小吃,都走不出去,惟有餃子得到發揚光大。目測麻辣燙也做得有聲有色,但規模還有差距。說到底,東北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消費者覆蓋面積。

第二,口感。偏咸,微辣。北方和長江流域還行,東南沿海就不怎麼適合。

第三,經營體系。東北的商業都比較傳統,小店,夫妻檔,燒烤攤,是最常見的。可是說他成為品牌,做連鎖推廣,背後的難度就大了。需要團隊和模式,以東北地域文化和商業基因,稍顯不足。也就是說自己做可以,但是吸引全國客戶加盟,沒把握

想想,黃燜雞,楊國福,喜茶等等,都要花功夫宣傳炒作的。

第四,飲食文化。這個見仁見智,東北喝酒,習慣啃雞架,擼串子。湖北湖南鴨脖子,臭豆腐。四川兔頭,鴨頭。廣東福建吃小海鮮。如果不作為主食,而是輔材,佐餐,那點單的幾率小很多。也是一個致命的要素。

沈陽雞架名聲響 但口味在遼寧省內也不是最好 沈陽人口較多 而且有情懷有「 歷史 」 所以雞架的銷路非常好 只要不難吃都可以賣得不錯 並非所有東西都可以居安思危 如果賣得好 就很難考慮改善口味 曾經令全遼寧省人民都「心曠神怡」的QQ雞架現在相仿產品非常多 而且口味有很多比「原版」更好 離沈陽幾十公里遠的鞍山 生活更加安逸 餐飲行業競爭也更加激烈 曾經「老四季」的雞架也是那裡最流行的小吃之一 可沒有了沈陽這樣的人流 那裡的競爭更加激烈 如果不是非常好吃幾乎沒辦法立足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 包括雞架在內的很多吃食都在與時俱進 反觀沈陽雞架 口味變化不大 而且缺乏更有力的品牌 曾經在其他城市火爆一時的QQ雞架也沒有繼續發展的意思 這也反映了很多東北人現時的心態 希望更加安逸的過日子 而不願意迎接更大的挑戰…如果從業者的心態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那將是另一番景象

⑺ 我想開一家四季面條餐館,不知道怎麼加盟,如有知道的請告知

去沈陽加盟培訓2萬,還不一定學的會。本人是四季面條師傅 781556695

⑻ 老四季的盛京老四季面條歷史

張秉榮原是沈陽市一家國有企業的車間黨支部書記,1988年4月退休。退休後,張秉榮成了「自由人」。她反復咀嚼「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句話,越嚼越覺得有滋味,便萌生了開飯館的念頭,並把市場定位在普通工薪消費群體上。1988年7月她把自家臨街的15平方米小平房粉刷一新,在熱鬧的十三緯路開了個 「四季抻面館」。

「保證質量,薄利多銷,把最大的實惠讓給消費者」,這是張秉榮的經營宗旨。抻面館開張不久,就以潔凈衛生、服務熱情、經濟實惠,迎來八方來客。頗有頭腦的張秉榮,對抻面和雞湯的配料不斷改進,努力追求自己的個性。為此,小抻面館挺火。有時,那些搶不到座位的顧客不得不捧著大碗蹲在門戶外吃面。可是好景不長,1991年初夏,小抻面館動遷,作為共產黨員,張秉榮在那片第一個停業拆除。利用這個機會,她到外面轉了一圈,吃遍了各種風味的面條,並得到了一些同業高人的指點。回來後,她在全國聞名的五愛市場附近兌了一個飯店。初來乍到,生意清淡,張秉榮就用大紅紙寫了一張告示張榜門外:原十三緯路老張太太「四季抻面館」因動遷遷移此處,歡迎新老顧客光臨。別說,這招兒還真管用,抻面館又一天天興旺起來了。
1992年初秋,張秉榮回遷到十三緯路原址,並改名為「老四季」。這次回遷和更名是她生意上的一次大發展。她採取「負債經營」策略,不但租了間40平方米的門市,而且把相鄰的一家酒店兌了過來,將兩面打通,重新裝修,安上了空調,添置了消毒設備、不銹鋼炊具、高級餐桌和固定彩色座椅,連衛生間都模仿了酒店的格局。同時,結合東北人的飲食習慣,融入了蘭州抻面的地域特色,進一步完善和提高抻面、雞湯、雞架的製作標准和工藝配方。
當「老四季」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廣大顧客面前時,贏得了一片贊譽之聲。當有的顧客建議適當提高抻面、雞架價格時,張秉榮笑著說:「我不能把擴建裝修的費用轉嫁給消費者。」
「老四季」好似一個溫馨的港灣,當人們到這里品味嘗鮮,小憩片刻,會感到無比的愜意。人們都說,這里是大飯店的環境,小吃部的價格。有的老顧客還送來了楹聯:「冬暖夏涼蘭香面,春華秋實神州湯「;「以德經商不取非義財;以誠待客日久見人心」。 張秉榮終於圓了「做一個先富起來的人」的夢。
——引自董蘊慈《張秉榮和她的「老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