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嘉祥縣美食
嘉祥縣美食有馬集燒雞、雙鳳黃燜雞、馬村閆家煎包、朱樓炸魚、高記羊湯等。
1、馬集燒雞:馬集燒雞形成於清朝末年,創始人為馬集鎮馬集村人馬登榜。是山東省嘉祥縣婦孺皆知的飲食文化品牌,產地為嘉祥縣馬集鎮馬集村。因其香酥可口、味道鮮美、風味獨特,可與道口燒雞碼彎、德州扒雞和符離集燒雞相媲美。
2、雙鳳黃燜雞:雙鳳黃燜雞創始人為嘉祥縣卧龍山街道雙鳳村人劉貴連,1998年,劉貴連在開設傳統燉雞店的基礎上,逐漸摸索創制了具有獨特配方的雙鳳黃燜雞。黃燜雞以其肉質鮮嫩、濃香四溢、油而不膩的獨特風味風靡魯西南,成為嘉祥地方名吃。
3、馬村閆家煎包:馬村煎包由嘉祥縣馬村鎮人閆惠平創制而成,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解放初期,閆惠平以馬村包子的製作工藝為依據,經過長期揣摩實踐,調整配料,完善製作過程,行成了與眾不同的配方,馬村煎包口感鮮嫩無比。天津狗不理包子總經理高先生曾專門來訪過馬村閆家煎包,品嘗後也贊不絕口。
4、朱樓炸魚:朱樓炸魚形成於清朝末年,創始人為嘉祥縣梁寶寺鎮朱樓村人朱志金,清末,朱志金老人自山東鄒平縣啟東檯子鎮學得炸魚手藝後,又經過自己的研製與配方,最終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技藝,因其最初的製作和銷售地在梁寶寺鎮朱樓村,故而得名「朱樓炸魚」,早在解放前就已馳名於魯西南地區。
5、高記羊湯:高記羊湯館創始於一九九三年,歷經二十餘年不懈努力,高記羊湯已經成為嘉祥縣代表性的特色名吃被冠以為「魯西南第一湯」的美野首譽。高記羊湯創始遲脊悶人高潤傳先生將萊蕪羊湯移至於嘉祥,並不斷潛心研究,鑽研羊湯工藝,最終形成了高記獨特的羊湯風味。
Ⅱ 馬村煎包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馬村煎包商標總申請量2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1件,有1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馬村煎包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孫數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則知首、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猛譽(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Ⅲ 馬村煎包的歷史
馬村煎包始於30年代初,正宗傳人閆會平(1908年1月—1984年4月)系嘉祥縣馬村鎮人。馬村煎包,經不斷改進、加工、完善,逐步形成了獨特的一套調面、調料及其他配方、配料技術。致使馬村煎包的聲譽80多年一直昌盛不衰、倍受青睞。
40年代中期,「天津狗不理」高老闆,曾專程來到馬村,品嘗煎包後贊譽:「馬村煎包於狗不理包子相論,有過之而無不及」。解放戰爭時期,楊勇、田英、曾之尚等老一輩革命家都對馬村煎包高度贊美。
在解放初期,嘉祥縣馬村公社駐地每十天有兩天集。集市上有一位有絕頂手藝的老人叫閆會平。他製作的水煎包名振四方,具有相當的名氣。當地有句口頭禪:「白白胖胖、肉丸當當、老少不欺、公公道道一毛錢。」他發面的手藝特別好,包子出鍋後又白又胖;羊肉餡兒不僅口味奇特誘人,而且肉餡上勁包團,用口咬開,正中間是一個奇香爽脆的肉丸(肉丸當當);老少不欺是講他誠信經營,公公道道一毛錢是指物美價廉的大包子每個僅售一毛錢。精巧的製作工藝,誘人的形態和口味,使他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可是他平時不賣,只有到了馬村集這一天,他才拉上大篷,支上兩口大鍋,輪番煎烹,買包子的人排成了長龍。挑揀的不賣,包圓的不賣,也就是說排隊買包子輪到我了,這一鍋我全要,對不起,不可以,後面排隊的人吃不上要落抱怨的。雪白油亮、金黃色的疙瘩、咬開奇香流油,真乃誘人食慾。十里八鄉的人去趕集,為的是到集上能吃上讓人回味無窮的「閆家水煎包」。
馬村煎包經過了戰爭的崢嶸歲月,伴隨了新中國的誕生。改革開放的今天已由原來的地方小吃,逐步變為響邊大江南北的嘉祥名吃。目前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已享有較高的聲譽,且愈來愈高。
馬村煎包屬速食類食品,若三人操作,5-10分鍾便可煎出60-150個煎包,可供5-15人食用。煎包分為羊肉餡、牛肉餡、素餡等種,熱吃口味最佳,外觀呈橢圓形。肉餡煎包(純精肉調餡)每個抱有深圓肉團,香味宜人。素餡煎包皮鬆亮白,味鮮色清。其特點為:餡香而不膩,油大而色清,面白揉和,個大且實惠。
迄今,馬村煎包已被《嘉祥縣志》、《嘉祥石記》列入名吃,載入嘉祥史冊。
Ⅳ 山東濟寧特產有哪些
濟寧的特產有燒羅漢麵筋、馬村煎包、兗州大燒餅、曲阜煎餅、玉堂醬菜、金鄉蜜制弊族紅三刀、聖府糕點、孔府家酒、微山湖醉蟹、泗水火燒。
濟寧特產一:燒羅漢麵筋
燒羅漢麵筋是山東濟寧的傳統特色小吃,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傳說起源於1915年。選用麵筋,水發冬菇片,玉蘭片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的製作方法製作而成,所製作出來的燒羅漢麵筋造型優美,鮮香軟嫩,製作精巧。
濟寧特產二:馬村煎包
馬村煎包作為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特色小吃,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起源於20世紀三十年代初。馬村煎包的製作工藝十分精細,選用優質的麵粉、羊肉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的製作方法製作而成,所製作出來的馬村煎包皮薄、餡豐、油多,薄而不漏,油而不膩。
濟寧特產三:玉堂醬菜
濟寧玉堂醬園興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玉堂醬仿耐菜順著運河銷遍四方,被譽為備卜春「京省馳名,味壓江南」,作為「貢品」,連慈禧太後也認為名不虛傳,它所生產的醬油、醬菜、萬國春酒等還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Ⅳ 想學習嘉祥馬村煎包誰知道去那學嗎多少天能學會,,需要多少錢
學多長時間看自己的能力,我有地方,絕對正中,價格便宜,管住管吃,包交包會,不限時間,你開業時老師還會幫你兩天
Ⅵ 有山東濟寧嘉祥馬村的朋友嗎 求正宗山東馬村牛肉煎包做法
嘉祥馬村牛肉煎包做法
主料:牛肉餡 500g蔥 5根胡蘿卜(可選) 2根麵粉(自發粉或者高筋面) 500g
輔料:鹼 少量酵母 適量姜 1塊料酒 生抽 老抽 八角 香葉 草果 花椒 雞蛋 1個
製作步驟:
1、將5g酵母用溫水攪拌均勻,加少量糖,靜置發泡;
2、加入麵粉,用溫水和面,成面團後蓋上濕布,放在溫暖處發酵到兩倍大;
3、牛肉餡加入擦絲的胡蘿卜,剁碎的生薑和蔥,大量料酒、1勺糖、1小勺鹽、生抽、老抽、1個雞蛋
4、鍋中小火,下少量油炸花椒、八角、桂皮香葉、切碎的草果,炸10分鍾,扔掉香料,油放涼後倒入牛肉餡;
5、將發好的面切成大劑子,擀成麵皮,包成包子,不需要褶;
6、鍋中下油,中火,放入包子,煎到底部金黃後翻面;
7、麵粉和水調成1:15的水,倒入鍋中,蓋上鍋蓋,等到水收干即可出鍋。
小貼士:
1、包子皮可以厚一點,不然翻面的時候容易裂開;
2、牛肉餡可以分次加水,每次加水後多攪拌,讓牛肉上勁,這樣肉餡也會有湯汁。
簡介:為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特色小吃,現已覆蓋魯西南。馬村煎包皮薄、餡豐、油多,薄而不漏,油而不膩。剛出鍋的是最好吃的,時間稍長色、香、味均遜色很多。
馬村煎包始於30年代初,正宗傳人閆會平(1908年1月—1984年4月)系嘉祥縣馬村鎮人。馬村煎包,經不斷改進、加工、完善,逐步形成了獨特的一套調面、調料及其他配方、配料技術。致使馬村煎包的聲譽80多年一直昌盛不衰、倍受青睞。
馬村煎包經過了戰爭的崢嶸歲月,伴隨了新中國的誕生。改革開放的今天已由原來的地方小吃,逐步變為響邊大江南北的嘉祥名吃。目前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已享有較高的聲譽,且愈來愈高。
40年代中期,「天津狗不理」高老闆,曾專程來到馬村,品嘗煎包後贊譽:「馬村煎包於狗不理包子相論,有過之而無不及」。解放戰爭時期,楊勇、田英、曾之尚等老一輩革命家都對馬村煎包高度贊美。
馬村煎包屬速食類食品,若三人操作,5-10分鍾便可煎出60-150個煎包,可供5-15人食用。煎包分為羊肉餡、牛肉餡、素餡等種,熱吃口味最佳,外觀呈橢圓形。肉餡煎包(純精肉調餡)每個抱有深圓肉團,香味宜人。素餡煎包皮鬆亮白,味鮮色清。其特點為:餡香而不膩,油大而色清,面白揉和,個大且實惠。
迄今,馬村煎包已被《嘉祥縣志》、《嘉祥石記》列入名吃,載入嘉祥史冊。
馬村人民曾用這樣的詩句來贊美家鄉名吃:
水煎包子撲鼻香,用盤盛來閃金光;
馬村煎包能留客,趙王河畔是它鄉。
Ⅶ 濟寧是我的第二故鄉,有哪些濟寧的特色小吃讓你念念不忘的
我姥姥家是濟寧的,我幾個姨家也都是濟寧下面縣城的,所以從小我就經常去濟寧,所以濟寧的各種小吃我基本上都吃過,濟寧的小吃有很多,下面就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濟寧小吃給大家分享一下。
1、甏肉乾飯
甏肉乾飯是濟寧的著名小吃,現在在濟寧的各種小吃中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是濟寧人最喜歡的一種地方小吃。把用陶器燉出來的肉和大米飯放在一起吃,別有一番風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甏肉乾飯不斷改進創新,又增加了卷煎、麵筋丸子和雞蛋等一系列菜品,使得甏肉乾飯更加好吃。
以上6道濟寧小吃都味道很不錯,到濟寧的朋友可以找找嘗嘗,不是打廣告,你嘗嘗就會愛上這個味道的。當然,濟寧的小吃還有很多,比如兗州大燒餅、糝湯等味道也很不錯,歡迎大家給留言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不斷更新的動力!
Ⅷ 濟寧特色美食前十名
濟寧特色美食前十名是:泗水火燒、夾餅、孔府熏豆腐、馬村煎包、漂湯魚丸、馬集燒雞、香酥煎餅、甏肉乾飯、燒羅漢麵筋、玉堂醬菜。
一、泗水火燒
泗水火燒是山東濟寧著名的小吃,含餡似餃子,皮干焦酥脆,皮薄餡多,外酥里綿,鮮香味濃,輕咬一口,油水便滋溢而出。泗水火燒與大多數火燒不同的是並不是圓形,而是近長方形。
Ⅸ 馬村煎包怎麼樣
在濟寧算是頗有名氣的一家啦,市面上有很多打著馬村煎包的名號,但都沒有這家正宗。味道不錯,薄皮陷多,很好吃。個人喜歡吃它韭菜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