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加盟資訊 » 蘭州餐梯價格代理加盟
擴展閱讀
同火鍋加盟費 2025-05-24 00:10:49
小阿迪耐克怎麼加盟熱線 2025-05-24 00:09:52

蘭州餐梯價格代理加盟

發布時間: 2023-03-28 02:14:56

A. 從喜茶到哥老官,北京人想吃網紅美食有多難


在北京,網上流傳著一條排隊定律:「如果想要晚上在一家網紅餐廳坐上桌,早餐別吃就得去。」



文 | 周子豪 李小趣

編輯 | 趙磊

運營 | 月彌


生活在北京的人們似乎早已習慣這種景象:一家新開的網紅餐廳,要麼排一整天的隊,要麼過三個月再吃。更讓北京人民難以接受的是,為什麼很多網紅品牌已經在其他地方火了很久,開了許多家店,卻總是很晚才來到北京,但真當它們來的時候,排隊又成了一種心甘情願,這也大大提高了排隊的辛苦程度。

八月初,美蛙火鍋哥老官在北京朝陽大悅城開了北京首店,排隊盛況再次上演。作為2014年就成立的餐飲企業,哥老官已經在全國開了60多家分店,當它因食品安全上熱搜的時候,許多北京人民還發出疑問,這是家什麼店?早在2019年,哥老官就在天津開了一家店試水,直到最近才姍姍來到北京,許多人都在其公眾號和微博留言:「趕緊來北京!想吃哥老官還得去天津吃,太難了!」

除了排隊難,身為一線城市中的頂流,北京經常被網友調侃戲稱為「 美食 荒漠」。許多南方人來北京生活後很難想像,「走一路都碰不到一家便利店就算了,怎麼想認真吃個飯都沒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呢?」等到那些小紅書上的潮流 美食 一來北京,人們紛紛激情排隊,似乎在向更多潛伏觀望的品牌宣示:「別等了快來賺錢吧!」

這不禁讓人困惑,是北京憑「實力」讓外地 美食 沒有市場,還是地方餐飲實在不敢進京趕考?


哥老官來了,一天都沒了


十點半到店,前面還有三百桌。

開業第三天,一個周一的早晨,常年混跡京城各大網紅餐館,靠倒賣排位號發財的張全亮早早來到了大悅城門外,等待商場開門第一個沖進去。料到可能會排長隊,他特地雇了幾個幫手一起來輪換取號,准備從中大賺一筆。

但今天有些意外。等張全亮挺著四十多歲中年男人的啤酒肚一路小跑奔到哥老官門店前時,許多年輕人都已經排成S型的隊伍拐了好幾個彎。看到眼前烏泱泱的排隊人群,張全亮一時間愣了神,沒反應過來。

「這還能賺啥錢?」猛敲著腦袋的他也沒明白自己輸在哪:「不是十點鍾才開門的嗎?他們到底是從哪兒躥上來的?」

開業不到兩天,小紅書上就已流傳起一套評論過千的早起排隊秘籍:到大悅城樓下的超市坐貨梯上樓,蹭輔導機構的早課電梯上樓,從地下車庫繞道走樓梯上樓…即使商城的大門緊閉,也有大約兩三百人通過各種途徑爬了上來。

家住海淀區的王傑已經第二次來排哥老官了。開業首日那天他中午12:00取的單,直到晚上10:00左右都沒吃上。作為北京的地道吃貨,在他印象里,「只要是外地來的 美食 ,不排隊反而不正常。」前不久牡丹園附近開了一家廣州順德菜館,王傑下午三四點鍾取號時就已滿座,也是足足等了四小時才上桌。這一次,時間正值工作日,王傑特地調休了一天,早上七點就起床開車跨越半個北京,從西邊一路開到東邊,才取上了個第60號。

哥老官的北京門店不算大,大小桌合一塊兒不一定有五十桌。雖然有2.5小時的規定用餐時間,但翻台的頻次還是略低,一般三小時才過號十幾桌,這意味著取號第200桌後的基本沒有希望在當天吃到。這樣一來,代排、黃牛黨紛紛坐地起價,晚高峰時一張現入座的黃牛號票價炒到150元。

哥老官門口排隊等號的食客們。圖 / 樊夢悅


北京市民們為了吃上最火爆、最潮流的 美食 ,比其他地方要艱難得多。自掏腰包買張「入場券」,成了許多人迫不得已的選擇。

大學生凱東是代排人群中的一員。潛在一個北京探店福利群的他,2019年便開始兼職北京內火熱餐館的代排業務。「每單價格看排位號和具體餐館的火熱程度,一般像哥老官這種,取上號代排三小時才能用上餐的,最低也要80元。」考慮到最後能雙保險把錢賺走,凱東往往會把各種桌型的號都取一遍。在他的觀察里,大桌的翻台率會比小桌更快。

與此同時,商家似乎也耍著小聰明:排三人位號比較少時,明明是四人位的中桌,店員也會先安排兩人進去坐。「這不也是種資源浪費嗎?讓人家故意在外面等著?」

看著身邊紛涌而至的人流,凱東感到哭笑不得:「你說能有多好吃嗎?我在杭州嘗過,味道也就是正常火鍋味,排7個小時其實真不值得。多虧這是北京,啥外地來的網紅餐館都能火一陣兒。」


某 美食 相關平台上,不少消費者給哥老官打了低分,原因是排不上隊和黃牛橫行。圖 / 手機截圖


北京 美食 ,進不來也出不去


北京人想吃吃不上的網紅店,不止哥老官一家。

如果你還記得2017年末喜茶北京首店開業的盛況,那麼哥老官的S形隊伍,只能算小場面。某種意義上,喜茶的入駐 「打響了北京網紅餐飲排隊史的第一槍」:根據當時的報道,三里屯太古里店、朝陽大悅城店的平均排隊時長超過4小時。喜茶朝悅店開業10小時,已接待1299人,在每人限買3杯的情況下,平均每分鍾賣出4.33杯。

北京人民饞喜茶久矣。根據喜茶官網,這個創建於2012年的廣東茶飲品牌,先是在東莞、中山等廣東城市全面鋪開,2015年就入駐了深圳、廣州和廣西南寧。2017年入駐杭州和上海後,喜茶才決定進入北京。也就是說,一線城市裡,北京人民是最後喝上多肉葡萄的,甚至還晚於一些二三線城市。

不僅喝奶茶比別人慢半拍,最近獲番茄資本近億元投資的網紅火鍋店巴奴毛肚火鍋,2001年就從河南起家,主打適合北方人口味的川渝火鍋,開了數十家店後,2012年從河南出來先是進軍無錫市場,直到2018年才踏入北京,一年後才開了第二家北京分店。根據美團點評數據,兩家店分別入選2019必吃榜·北京必吃餐廳與西單火鍋Top2。喝不到茶顏悅色也就罷了,就連鄭州人開的川渝火鍋,北京人也嘗不到「鮮」。

在新中式正餐領域,外婆家、綠茶、九毛九等全國門店數超100家的超級餐飲連鎖品牌,都在北京「姍姍來遲」。就連算命算出「遇海必返,逢京必發」的西貝莜麵村老闆賈國龍,在北京起步後向南方擴張,目前西貝莜麵村在上海的門店數量已經超過北京。

不僅外地網紅店入駐慢,北京的本地餐飲品牌也難以走出去。創始於北京的餐飲連鎖品牌眉州東坡,目前全國約有門店62家,北京轟轟烈烈地開了45家,上海僅有2家,深圳、廣州查無此店。根據大眾點評數據,眉州東坡在眉州,開店3家,平均打分4.6。而外地遊客必打卡的北京 美食 之胡大麻小、四季民福烤鴨,前者專注於簋街,後者僅在北京開了18家分店,尚未有向外地發展的勢頭。

北京另一個名副其實的「排隊王」是火燒雲傣家菜:從2011年開第一家店起,火燒雲門前的長隊就彷彿祖傳的一般,日日出現在店門口,風雨無阻。根據小紅書上的探店repo,在火燒雲,工作日排隊2小時以上已是常態,節假日排4、5個小時也不算稀奇。16:30放號,17:00當日號已領光;領號桌數達到2/3才開餐,來早來晚都要等。或許,這就是來自「傣味頂流」的底氣。

「有朋自遠方來,先吃火燒雲。」火燒雲大概是為數不多從北京起步的網紅餐飲,自2018年進入上海市場後,更是連開了3家分店,每一家都復現了北京瘋狂的排隊畫面。不過,無敵長的隊伍也沒能阻擋住它落寞的步伐:2020年,北京火燒雲鼓樓店關店,只剩位置稍偏的京廣橋店、藍色港灣店繼續營業。

全聚德大概是為數不多「走出去」的北京 美食 ,但這個在十幾年前就成功上市的餐飲龍頭,依然沒有成為排隊十幾個小時的「網紅 美食 」。窄門餐眼數據顯示,全聚德在國內目前共有90家門店,北京獨佔24家。歷年財報顯示,2011年以後,全聚德的門店營收逐年下滑,品牌創新始終是發展瓶頸。在上海,全聚德天目西路店的大眾點評評分僅為4.1——在食客口碑面前,「老字型大小」不好使了。

據DT 財經 統計,在微博搜索「 美食 荒漠」時,北京以800多條提及量斷層取得C位。而在高德地圖上,宜家家居的餐廳一度被評選為「北京 美食 排行榜」第五名。這並不意外:具有地域特色的護國寺小吃、姚記炒肝味道太「獨特」,瞄準中高端市場的眉州東坡、俏江南又缺乏辨識,最值得期待的「潛力股」胡大麻小走不出簋街,四季民福出不了胡同。北京特色 美食 ,被困在六環內。

宜家家居的餐飲榮登「北京 美食 排行榜」第五名。圖 / 視覺中國


北京很高貴,網紅餐廳不配


北京與網紅餐廳註定少了一些緣分。排隊一天也好,黃牛搶號也罷,初期的火爆不會必然帶來盈利:進京趕考的餐飲企業,都堪稱慎重再慎重,一來是北京開店成本太高,二來競爭過於激烈,還有就是北京人民見得多了,總會「喜新厭舊」。

哥老官的主力戰場在華東一帶。通常情況下,餐飲公司入駐新地區時,會單獨成立分公司以便管理。企查查顯示,2019年時哥老官就已成立北京餐飲分公司,注冊資金為100萬元。但高昂的運營成本,使得強勢如哥老官,也需「觀望」兩年後才正式入駐。

一名哥老官的工作人員向每日人物表示,北京的高運營成本是公司遲遲難以北上的主要原因之一。原材料方面,除蔬菜類是北京地區的供應商配送外,其餘肉類等都是靠上海地區總部配送入京,冷鏈運輸成本高。據了解,哥老官的每一隻牛蛙進京的成本都要比其他地區貴上2元錢。

除此以外,地租成本也是阻礙網紅店進京的重要原因。「哥老官最初是朝陽大悅城邀請我們入駐的,北京的核心商圈並不多,好位置至少是起眼的。」上述工作人員表示,起初哥老官2019年在天津開店後,反響較好,才引起北京商圈的注意,主動聯系他們希望入駐。而他們能入駐朝陽大悅城這一黃金地段,也是緣於上一家餐飲店的撤資離去。

經每日人物查證,朝陽大悅城附近公開出售的臨街商鋪,價格約為10元/ /天,而在寸土寸金的朝陽大悅城,常年出租率維持在98%以上,一「坑」難求,租金連年上漲。如果算上人力、水電等成本,沒有商場的優惠政策,盈利的確難以保證。

2016年碟滋味進京發展的時候,那時候全國也已有五六十家店。碟滋味在北京選址拿了個五六百平的店,開始第一家店的營業。但剛剛開業不久,就感到在北京地區的競爭過大,品牌較為老化的碟滋味無法和北京其餘強大的新型餐飲抗衡。2018年底時,碟滋味的全國店面數量已經突破130多家,一年新增了60多家店。在新疆喀什的400平米直營店,28天突破100萬的營業額。與此同時,他們也收縮戰線,關閉了北京的店面,正式退出北京市場。

在餐飲品牌策劃人白墨看來,在三四線城市開店擴張的效果不一定比北京差,因為那裡租金底、成本低,這些年居民的消費能力也並不弱。

北京網紅店的匱乏,也反映出餐飲行業自身的困境。中國飯店協會出版的《2020年餐飲業年度報告》顯示,2019財年,調研企業凈利率均值僅為10.46%,餐飲企業的「三高」問題依然明顯:原料進貨成本、人力成本以及三項費用成本是成本中佔比最高的三項。「薄利多銷」是餐飲行業的特徵,但在北京,由於地租、進貨和人力成本大幅增加,本就不多的利潤被再次壓縮了。

《 財經 》雜志曾就餐飲投資問題采訪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文和友投資人宋向前等人。卿永提到,餐飲行業的年死亡率約30%,2020年餐飲行業關店350多萬家,新開250多萬家。宋向前則表示,餐飲行業只有20%的人賺錢。在這樣一個高進入率、高淘汰率的市場,進駐北京這樣成本高、人口流動率高、生活節奏快的城市,意味著更高的風險。如果無法滿足北京食客「喜新厭舊」的口腹之慾,難免會像西貝、呷哺呷哺等企業一樣遭遇「中年危機」。

呷哺呷哺由之前的一人一鍋吧台坐,轉型成了普通的餐廳卡座。圖 / 大眾點評


而對連鎖品牌來說,「連住利益、鎖住管理」也是成功的關鍵。除了品類選擇外,還需要在直營、加盟、特許加盟中做設計,進行利益分配和運營水平提升。「連鎖品牌需要巨型供應鏈、標准門店管理水平的結合,這一行看似進入門檻很低,但是其實很高。」宋向前在采訪中表示。像哥老官、巴奴毛肚火鍋這樣只允許直營、採用統一供貨商和運輸鏈的品質餐飲,往往打不過允許加盟、進貨成本可壓縮的麻辣燙、拉麵和雲南米線。

這些年,高調進入卻最終敗走北京市場的網紅店並不算少。2020年,門店數量位列全國第三、已在香港上市的九毛九西北菜,宣布退出北京、天津市場。根據其官方公告,品牌受疫情影響需「降低租金、所用原材料及消耗品的成本以及其他經營開支」,而京津門店客流量普遍較少,成為被優化的首選。

連網紅店都很難在北京存活,更不用說整體被吐槽「又貴又難吃」的老字型大小。今年3月,狗不理位於北京大柵欄街的門店正式閉店,該店是狗不理在北京的最後一家直營店,該店的閉店意味著這個百年老字型大小正式退出北京市場。

高品質餐飲在北京存活,需要更高的管理智慧、更低的運營成本和更強的抗風險能力,這意味著擴張策略的精心設計、低成本冷鏈物流的支撐,以及資本的重度參與,而小吃快餐在這些方面遠勝於中高端品質餐飲。因此,北京成為了沙縣小吃、蘭州拉麵和張亮麻辣燙的天下,而非哥老官們的戰場。

不過,也不必太「可憐」北京人民的胃:沒了流水的網紅餐廳,還有鐵打的駐京辦。


新疆巴州駐京辦金絲特餐廳的大盤雞,被認為是北京最正宗大盤雞之一。圖 / 大眾點評

參考資料:

1.《萬字長文:五年數據洞察中國餐飲大趨勢》,餐企老闆內參

2.《餐飲投資火爆:最好和最後的十年》,讀數一幟

3.《餐飲股大退潮,到底誰在裸泳?》,表外表裡

4.《中國十大「 美食 荒漠」,第一名眾望所歸》,DT 財經

5.《帝都開業首日排隊排到星巴克門口!喜茶離成為「巨頭」還有多遠?》,餐企老闆內參

6.《2020年餐飲業年度報告》,中國飯店協會

7.全聚德2011~2020年財報

部分數據來自窄門餐眼、企查查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

B. 關於中國快餐飲食的看法

很簡單的問題 搞這么復雜干什麼。。。 中國人理解為垃圾食品 是因為這東西與我國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差別。。。 漢堡 薯條這東西 太多油膩。。。中國人認為多吃這東西會缺乏很多營養。。。而且容易肥胖。。。所以就稱做為垃圾食品。。。。。。。

這么多人會去吃 其實有幾種原因。。
1: 去飯店吃(太貴)
2: 點心店去吃(太臟)
3: 吃什麼火鍋 自助(人少的話不可能)
4: 吃盒飯(太沒面子)
還有很多 所以很多人覺得 吃KFC會顯的很理所當然。。。。(方便而且價格也適中)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快餐專業委員會組織進行的《2009年中國快餐企業情況調查》統計結果,2009年中國快餐50強名單正式對外發布。

調查顯示,2009年中國快餐50強營業收入達到598.8億元,佔全國住宿餐飲業零售額3.3%,門店總數12932個。

這次入選企業資格均以2009年營業收入指標作為唯一依據,同時對調查企業相關信息也進行了匯總,以此為依據,運用定量與定性方法對此統計予以分析,以利於深入研究中國快餐產業發展走勢。

金融危機背景下高速發展 抗風險能力強

調查顯示,50強前十名營業收入471.9億元,佔50強營業總額78.8%;在50強中,營業收入3億元以上的佔58%;5億元以上的佔32%

50家年營業收入均達到億元以上。其中46家營業收入超過2008年, 23家增長速度超過全國住宿餐飲業增長速度(16.8%),11家增長速度超過30%。

總體來看,2009年中國快餐50強企業營業收入高於2008年。這證明,具有民生特性的快餐行業很有發展空間,中國快餐企業能在2009年金融危機背景下發展,有著頑強的抗風險整體能力。

店鋪數量增長 半數企業開展早餐業務

統計數據中,擁有門店最多的3200多個,最少也有22個,其中擁有50個門店以上企業佔81.6%;擁有100家門店以上企業佔53.1%;擁有300家門店以上企業佔22.4%(11家);擁有950家門店以上企業佔8.3%,50%開展了早餐業務。

總體來看,50強企業分布在區位、地區、總區不同區域,有63%的快餐企業已達到地區經營層面。96%均有自營的配送中心。企業店鋪規模體現了銷售為王的硬道理,並推動了配送中心發展。

快餐50強企業90%實現跨省跨市連鎖發展

統計數據中,在全國有門店的企業為5家;跨省、跨市有門店的企業為40家;在一個省或城市有門店企業為5家。總部設在北京、上海各12家;浙江6家;深圳、山東各4家。成立年限10年以上的27家(54%),15年以上的11家(22%)

總體來看,2009年中國快餐50強企業有90%實現跨省跨市連鎖發展。結合2010年快餐企業開店計劃選址布局,連鎖經營發展大多輻射在原有區域,這也是夯實連鎖經營基礎的選擇。

76%快餐企業連鎖經營以直營為主

連鎖經營有直營、特許、混合、託管四種模式。統計數據中,有38家企業直營店多於加盟店,76%快餐企業連鎖經營模式設計以直營連鎖模式為主,既詮釋著對連鎖經營模式的正確理解,又體現了合理的連鎖經營結構。

50強快餐企業人均消費在40元內 中端消費佔主流

統計數據中,人均消費在10元(含)以下的企業有7家;人均消費在10元~20(含)元的企業有20家,人均消費在20元以上的企業有7家。

人均消費代表了消費水平。從整體人均消費來看,50強快餐企業人均消費額度都在40元范圍內;在已形成的低端、中端、高端梯度分布中,以中端消費佔主流,當然這與各地人均收入水平相關。

管理人員教育水平提高 專業高素質人才成管理層主力

統計數據中,36家企業總部管理人員擁有大學以上學歷,並占總部管理人員比例的50%。管理人員教育水平直接影響快餐企業經營水平與管理水平。從2009年中國快餐連鎖50強企業管理人員受教育比重看,高素質管理人員已成快餐企業管理層的主力,這說明快餐發展注重人才培育。

業態成型業種成型 46%企業擁有2個以上品牌

統計數據看,快餐店鋪不但業態成型、店態成型、業種成型,而且產生了區域與跨區域品牌。46%擁有2個以上品牌。

業態成型:快餐店鋪40家、團體膳食7家、簡餐餐飲2家、早餐工程1家、這是快餐業界認可的四種業態。

業種成型,在快餐店鋪業態模式中,走單一產品系列經營路線與多元產品系列經營路線的企業數量相當。

快餐企業仍處於中小規模狀況 多種經濟性質類型並存

在統計中,快餐行業多種經濟性質類型並存,並以有限責任公司類型為主(占所有類型的70%)。這說明:快餐企業仍處於中小規模狀況,企業資金以自投為主、積累為主、滾動為主.

從以上統計分析表明,西式快餐業績繼續領跑,中式快餐業績增幅超過西式快餐,連鎖擴張依然強勁:一級城市快餐營業額總量佔比驚人。毋庸置疑,2009年中國快餐業在做強做大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發展。這是我們業界的幸事,也是國計民生的幸事。

附:2009年度中國快餐50強

1 百勝餐飲集團中國事業部

2 麥當勞有限公司

3 天津頂巧餐飲服務咨詢有限公司(德克士)

4 味千控股有限公司

5 真功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6 合興餐飲集團

7 天津狗不理快餐有限公司

8 聚德華天控股有限公司

9 江蘇大娘水餃餐飲有限公司

10 河北千喜鶴飲食股份有限公司

11 浙江五芳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2 索迪斯中國

13 永和大王集團

14 江西中快餐飲發展有限公司

15 蚌埠包天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16 鄉村基國際餐飲連鎖集團有限公司

17 寧波市來必堡餐飲有限公司

18 大連亞惠快餐有限公司

19 北京首都機場餐飲發展有限公司

20 上海世好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21 寧波市海曙順旺基餐飲經營管理有限公司

22 馬蘭拉麵快餐連鎖有限公司

23 寧波海曙新四方美食有限公司

24 北京呷哺呷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25 深圳市嘉旺餐飲連鎖有限公司

26 深圳面點王飲食連鎖有限公司

27 常州麗華快餐有限公司

28 北京老家快餐有限責任公司

29 上海齊鼎餐飲發展有限公司

30 山東金德利集團快餐連鎖有限責任公司

31 寧波好味當餐飲有限公司

32 寶鋼發展有限公司餐飲管理分公司

33 青島摸錯門飲食文化有限公司

34 桂林人集團發展公司

35 哈爾濱東方餃子王連鎖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36 烏魯木齊市蘇氏企業發展有限公司

37 上海中飲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38 上海新亞大家樂餐飲有限公司

39 武漢鋼鐵集團快餐食品飲料公司

40 煙台藍白快餐有限公司

41 北京和合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42 浙江老娘舅餐飲有限公司

43 北京嘉和一品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44 深圳市金谷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45 北京金豐餐飲有限公司

46 北京京日餐飲有限公司

47 蘭州金鼎牛肉麵有限公司

48 江南小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49 合肥肥西老母雞餐飲有限責任公司

50 山東過橋緣餐飲連鎖經營有限公司 如此看來中國快餐還是有發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