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魯智深和武松誰厲害呢
01從梁山排名來看,魯智深似乎略勝一籌魯智深排第十三位,星號天孤星,他是步軍十頭領之首,武松緊排其後,位列梁山十四,星號天傷星,職務為步軍頭領。
不過這個排名很難說明武功的高低,魯智深和武松是一同從二龍山過來的加盟友軍。二龍山的老大是魯智深,老二是楊志,老三才是武松。考慮這層關系,梁山排名中把魯智深排在武松前面是情有可原的。
B. 喊出散夥的魯智深為什麼卻始終沒有離開梁山
人生中有一種悲苦是:明明知道有些事不能再做,卻又不得不做下去。偏偏這種悲苦,卻讓魯拆磨旅智深遇到了。
魯智深是《水滸傳》中的經典人物,真正做到「該出手時就出手」旅凳的好漢,為人也好做事也罷,處處透著「爽利」,最討厭不爽利之人,比如李忠。
就更不要說,爽利之人皆直性的熱血男兒,一不小心就會「犯規」,故而走著走著,就會發現活成了當初所討厭的模樣——武松、魯智深,其實都是如此,這其實正是人生不得不品嘗的一種悲苦。
C. 魯智深在史進被抓以後,單槍匹馬的去營救的原因是什麼
深讀《水滸傳》,我們可以知道,魯智深一生當中最要好的幾個朋友是武松、史進,而林沖雖然和魯智深是結拜兄弟,但其實到了後來兩人的關系很一般。而看看史進,當年魯智深和史進合力擊敗崔道成、丘小乙兩個惡霸以後,兩人是揮淚道別,當再次相見時,魯智深更是說出了太過想念史進這樣的話。因此,當魯智深到少華山探望史進時得知史進被華州太守抓了,那是心急如焚啊。那麼,很多水滸迷就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史進被華州太守所抓時,魯智深已經上了梁山啊!以當時梁山的實力,想救出史進也並不難啊,那麼為什麼魯智深卻沒有藉助梁山的力量,而選擇獨自去救史進呢?對於這個問題,武松給出了答案。
從魯智深單槍匹馬救史進這件事,我們可以了解到,魯智深的確是一位對朋友兩肋插刀的重情重義的漢子,也許正是因為如此,盡管他有時候講話常常得罪人,但他卻始終可以在梁山當中有著很高的威望。而從這件事當中,我們也可以分析出來,魯智深對梁山也確實不是百分百的歸心,這也許就是魯智深為什麼一直會和宋江同事關系不是很好的原因吧。
D. 魯智深為何寧肯獨身救史進,也不願宋江幫忙呢
魯智深是梁山108將中,口碑最佳的好漢,甚至被認為是梁山上唯一真正的好漢。雖不免偏頗,卻極能說明魯智深有三宴臘大特徵。
原因很簡單,這句堪稱是梁山好漢們的「保命符」,石秀救盧俊義劫法場被抓後,也吼了這句。只要這句一出,別說華州知府,就是更牛哄哄的梁中書,都能掂量出這句分量有多重,摸摸自己腦袋還在否。
所以對於魯智深來言,他並不是反對宋江來幫忙,而是明白來不及了。因為史進僅僅是少華山的背景,對華州知府來言威懾力太小。朱武自己都說:(華州)又要聚起軍馬,掃盪山寨(少華山),我等正在這里無計可施!
因此魯智深自投羅網,吼出了「梁山背景」,以此威懾住華州府。但這話,魯智深能對武松和朱武說明?自然不能!也正是因魯智深自投羅網,報出了梁山背景,這才給宋江等前來救援爭取到了時間!
E. 林沖、武松和魯智深聯合起來能打敗盧俊義嗎
別說林沖、武松、魯智深聯合起來,就是這三人中的任何一人,都有能力在二十回合之內戰勝盧俊義。
果真如此嗎?盧俊義不是活捉了江湖第一好漢史文恭,以證明他就是《水滸傳》武功第一人嗎?怎麼會在林沖、武松、魯智深面前走不上二十個回合呢?
因而,我不贊同盧俊義的武藝高,並非要詆毀這樣一個抗金大英雄,而是要讀出《水滸傳》深刻的寓意,彰顯這部偉大著作的家國情懷。同時,也不希望林沖、魯智深、武松依仗武力與玉麒麟作對,他們打不到一塊去,反倒是攜手並肩,在邊上一刀一槍的搏殺,盡忠報國,替天行道。
F. 魯智深為何會毫無徵兆的去世呢
01魯智深的圓寂之謎
想讀懂《水滸傳》,明白裡面那些讓人發懵的「神結局」,除了必須要讀懂宋江外,林沖這位重量級的梁山元老也必須要讀懂。就如,今兒要談的這個問題:魯智深為何會毫無徵兆的去世?
原著很高逼格的告知,魯智深師父提前劇透,給了他四句話,其中有句「聽潮而寂」。同時呢,魯智深這哥們也悟透了人生大道,死前來了一句「今日方知我是我」。
這一下子使本來「玄之又玄」的魯智深之死,變成了相當催淚且水到渠成了。但問題是,之前魯智深一直活蹦亂的,咋突然就死了?哪怕死法再高逼格,這問題也始終沒給理由——須知,任何靠高人「劇透」的手段,無不證明了,背後有巨大的難言之隱!
林沖之死,是一種「生無可戀」的人生絕望。大仇非但不得報,反而還處處「做人嫁衣」,這其實便是林沖的真實寫照。
魯智深之死,不可喜。林沖之死,亦不可悲,悲喜是存有希望時發生的。所以給人以希望,從來都是最高尚的行為,有悲有喜,才叫活著的人生!
G. 解密:智真長老為何敢於收留行凶殺人的魯達
一直不理解智真長老為何敢收留行凶殺人的魯達,畢竟魯達長相凶惡,且忒不像個和尚。且看書上描寫的:當時真長老請趙員外並魯達到方丈。長老邀員外向客席而坐。魯達便去下首坐在禪椅上。員外叫魯達付耳低言:「你來這里出家,如何便對長老坐地?」魯達道:「灑家不省得。」起身立在員外肩下。面前首座、維那、侍者、監寺、都寺、知客、書記,依次排立東西兩班。莊客把轎子安頓了,一齊搬將盒子入方丈來,擺在面前。長老道陪枯:「何故又將禮物來?寺中多有相瀆檀越處。」趙員外道:「些小薄禮,何足稱謝。」道人、行童收拾去了。趙員外起身道:「一事啟堂頭大和尚:趙某舊有一條願心,許剃一僧在上剎。祠部度牒都已有了。到今不曾剃得。今有這個表弟,姓魯名達,軍漢出身。因見塵世艱辛,情願棄俗出家。萬望長老收錄。慈悲,慈悲!看趙某薄面,披剃為僧。一應所用,弟子自當准備。煩望長老玉成。幸甚!」長老見說,答道:「這個是緣事,光輝老僧山門。容易,容易!且請拜茶。」
要知道禮下於人,必有所求,趙員外送來衣服盤纏,模含段匹禮物,看來並不是小數目,而且給他說了魯達的境況,常言道出家人不打誑語,憑借長老閱人無數的能力,一定能看出魯達是個什麼人物。既如此,魯達為何還能被智真長老收留呢?
其一,趙員外經常派人送禮物,而且價值不菲。拿人家的手軟,吃人家的嘴短,經常如此,不能不收留。近日又有大禮獻上,禮多人不怪,自然讓智真長老很高興。
其二,趙員外說昔日有個心願,許剃一僧在上剎。祠部度牒都已有了。到今不曾剃得。今有這個表弟,姓魯名達,軍漢出身。因見塵世艱辛,情願棄俗出家。看來和寺院很有緣分,因此才請智真長老幫忙。
其三,智真長老閱人無數,能看出魯達與佛很有蘆碼洞淵源。有慧根,有悟性,因此才高高興興的收留。長老後來給魯達剃度的時候,念了四句話道:靈光一點,價值千金。佛法廣大,賜名智深。可見魯達的絕對有慧根,只是現在不到火候。
其四,到了寺廟吃穿用度,自有趙員外提供,因此心底可以放寬。另外有很多弟子前來加盟,自然能夠廣大佛學的內涵,自然不能拒人於千里之外。
其五,還有一個原因,趙員外沒有交代魯達的真實情況,三拳打死鎮關西,這可是死罪。
H. 《水滸傳》中都有誰是因為女人上樑山的
《水滸傳》中因為女人上樑山的不在少數,像大家耳熟能詳的好漢宋江、魯智深、林沖、武松等都是因為女人上的梁山。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他們跟女人們的恩恩怨怨。
魯智深因金翠蓮上樑山
魯智深本名魯達,智深是他在五台山出家後智真長老為他賜的法號。魯智深是武官出身曾經在渭州小種經略相公府擔任提轄。渭州地處邊陲,魯智深的提轄職位在當地是屬於高高在上的存在,這從惡霸鄭屠對他畢恭畢敬的態度上就能看出來。
在渭州城有頭有臉的魯智深為了給素昧平生的民女金翠蓮伸張正義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鄭屠戶。魯智深這三拳下去讓自己失去了官職同時成為了被官府緝拿的在逃犯,流落江湖東躲西藏,不得已在五台山落發為僧。當然魯智深有所失也有所得,渭州城少了一位武官,江湖上卻多了一條好漢。魯智深威名遠播,先是落草二龍山後又加盟梁山成為梁山十大步軍頭領之首。
武松在刺配孟州途中大鬧飛雲浦殺死四名殺手又返回張都監府中將包括玉蘭在內的十餘名幫兇殺死。後來武松在孫二娘和張清夫婦的指引下落草二龍山,然後又與魯智深、楊志等人一起加盟梁山。
宋江因閻婆惜上樑山
閻婆惜在落難之際得到了宋江雪中送炭式的幫助,閻婆惜無一相報只得以身相許。但是兩人的感情並不牢固,很快水性楊花的閻婆惜就與宋江在鄆城縣衙門的同僚張文遠勾搭成奸,宋江因疏忽大意將裝有梁山寨主晁蓋寫給自己的親筆書信和一條黃金的招文袋遺忘在閻婆惜的住處。
閻婆惜以為抓住了宋江的把柄,威脅要到官府告發宋江私通梁山的罪名,宋江情急之下用一把尖刀將閻婆惜殺死,宋江從此流落江湖,幾經周折之後宋江落草梁山最終成為梁山之主。除了上面提到的這幾位梁山好漢之外,盧俊義、楊雄也是因為女人落草梁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