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1網路零售百強榜出爐,哪些產品榜上有名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也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我們都會經常選擇網購的方式。所以當我們在網上看到2021年網路零售百強榜出爐的這件事情的時候,很多人就會產生的疑問,就是哪些產品榜上有名呢?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我們在網上就可以了解到。比如說電商為主的,還有就是穿衣這方面,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
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更多的去關注這方面的問題,對於每一個人而言,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應該要不斷的去適應社會的發展,從而才能夠更好的投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去,以上就是我總結的一些關於2021年網路零售百強榜出爐的這件事情。希望對大家能夠有用。
② 大家都在說新零售,可我們開便利店的怎麼做新零售呢
無論是新零售還是電商,
歸根結底都是想讓生意更好。
抓住用戶心理,完成拓客鎖客的營銷閉環。
如果你是商店老闆,
想一下你店鋪周圍是否有大型商超?
並且願意提供上門送貨的服務。
可以繼續往下看。
不知道你們具體的地理位置所以建議僅供參考。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任何模式先分析自身優劣勢。
傳統商超的劣勢是什麼?
1. 對比電商:隨著疫情發酵,電商在消費習慣的催促下更加成熟便捷,生鮮蔬菜都已經實現了無中間商的理想價格。網上幾乎已經沒有買不到的東西了,實體店的用處只有解決燃眉之急。
2. 對比大型商超:品類有限,爆款秒殺清倉活動較少。客戶單次購物量少,來購物基本滿足剛需,無囤貨目的。
優勢呢?只有一個:近
但是單單圍繞這一點,完全可以嘗試差異化競爭。
第一、 更少品類更高質量,減少客戶選擇的痛苦
這一項連鎖便利店就做的很好,
全家、7 11、還有京東便利店等。
但是有的人會出現理解偏差。
覺得是不是賣的東西越少越好?
這里的「少」,說的是少即是多,化繁為簡。
就拿全家舉例,
全家50%以上的毛利來自FF鮮食(fresh food),
也就是便當、快餐。
它的人群定位是白領、上班族,
所以常常在寫字樓、地鐵站看到它。
那麼咱們小區門口的商超怎麼去定位且化繁為簡呢?
首先想到的就是小區內住戶,
這些群體的消費能力集中在兩種:
一種是家裡老人-買菜燒飯操持家務,
另一種是年輕上班群體。
針對這個人群,我們的貨架分區就要明確了。
我們小區有一家商店我非常喜歡,
50平米左右的小店,
進門是四個及腰的水果貨架。
左邊拐是廚房用品,一些調味料和干貨。
往前走是格局分明的蔬菜品類。
剩下的地方是一排水飲,另一排零食。
貨架比較高,很豐富。
但是整個商店一目瞭然,不會因為做一家事而要跑好幾個地方。
這就是「少」。
這一點是非常利於做差異化競爭的。
同一個小區可能有好幾個超市、商店。
但是人一旦產生習慣很難改,
即使願意多走幾步,也不願意去一個不喜歡不習慣的地方買東西。
再舉個例子,中午餓了要去門口隨便吃點,
進店之後本來只是想吃一碗蓋澆飯,
但是看到密密麻麻的蓋澆飯菜單,瞬間想去吃沙縣。
此時店主站出來說了一句:咱們的特色是紅燒牛肉蓋澆飯,
今天做特價14元一份,評價很高。
這下好了,正是餓的時候,又是紅燒牛肉的,
爽快的點了一份。
人都是懶得做選擇的,
你在貨架上給了它最顯眼的選擇,
每一個貨架都有一個明顯的品類。
小區里標簽最明顯的商店就是你家,
選擇你家的概率會有多高呢?
第二、 滿足消費潛在需求
這樣說可能有點籠統,
耐心點往下看就能找出其中門道。
上面說了「近」是你的優勢,
但是小區其他門店也很近,
難道我就只做一棟樓的客戶嗎?
這個時候人性的弱點又暴露了,
其實小區居民的主要訴求就是「簡單方便」。
比如我家裡沒鹽了,
這個時候一個電話就能送上門,
那我一定會選擇送貨上門那家。
但是商家要考慮一個人力的問題,
送一包鹽就2塊錢,利潤還不夠流量費呢。
做商超的都知道,水果是毛利最高的商品其中之一,
有顧客來買東西的時候在貨品里放一張卡片,
寫明2個服務:
第一個是送貨上門,第二個是線上下單。
送貨上門不需要太高門檻,15-20起送就行。
線上下單,可以記一下,下文會講到。
當用戶有「送鹽」需求的時候會跟你聯系,
你可以直接跟客戶說今天鮮切水果有套餐活動,
西瓜哈密瓜紅提三拼一價格12.9元,可以跟鹽一起送上去。
這時候客戶可能正發愁怎麼拼單,
這樣一來省去了選擇的麻煩,
提高了效率,
也讓客戶覺得更加簡單方便。
還有最簡單的桶裝水,
你家比別家送水快,
剛定完就到,我下次還點你家,
這就形成了黏性啊,
就是常規意義上的「鎖客」。
第三、 充分挖掘線上流量
這點主要在於合理利用互聯網,
降低顧客使用服務的成本。
說白了也就是小手一點,貨就到手了。
快捷、方便、省事,幾乎沒有使用成本,
用戶使用成本降低了也就等於替換成本增加了,
很難再去換別家。
下面這些方法參透不是重點,重點是參透了還會用。
1. 線上商城
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基於微信環境下,
做一個微信商城或者小程序,
在客戶結賬的適合告知客戶到商城領取紅包下次可以線上下單,
這樣客戶首先知道了有這么一個渠道,
可以在線上購物。
這是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線上下單環節。
2. 優惠券定向發放
對於首次使用線上商城的用戶我們成為新用戶,
在「得有店」後台設置新用戶無門檻立減5元的福利;
如果用戶是復購下單,
那麼可以使用折扣券定向,
比如有的客戶經常在微信下單,
可以以8.8折優惠的獎勵機制發放給這些群體;
如果有用過一次不用的客戶,
可以針對20天未消費客戶發放滿減券刺激消費。
此類玩法眾多,舉一反三,有不懂的請留言。
3. 好友拼團
這個玩法被拼多多玩出了精髓,
玩法普遍、但是會玩的卻不多。
好有拼團這類玩法針對的是「老帶新」,
比如我們店裡有一款高毛利或臨期商品,
把這克商品做一個組合套餐,
原價39.9元,好友拼團3人成團,拼團價9.9元。
這個商品可以是生鮮,也可以是快消品。
比如某新品衛生紙,
就可以以這種方式做促銷。
上面一套操作已經積累了一定得客戶群體,
再以平台里簡訊和公眾號消息的形式發放給這些老客戶,
那麼這些人看到活動後會去商城進行拼團活動,
此時需要注意商城首頁顯眼位置必須放上拼團商品,
字少,目的明確,用戶看到一目瞭然,一眼就看到。
4.會員機制
大家都知道海底撈的服務好,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海底撈的會員系統。
它分為紅海、銀海、金海和黑海。
不同的會員有不同的權益,
等級越高權益越大。
在海底撈每一個服務員在確定會員等級後,
都會對客戶說一句:這個等級代表了咱們尊貴的地位。
一句話提高了用戶的精神滿足。
在「得有店「後台營銷工具一欄,
可以選擇會員等級設定,
商店在用戶積累的時候直接進行分級,
比如分為青銅、鉑金、鑽石等,
也可以增加些趣味性分為小魚、大魚、鯊魚、鯨魚等。
會員體系以消費金額和消費次數為參數。
營銷工具還有很多,
但絕不是越多越好,
只用一樣能把它深耕用出精髓,
對用戶來說就是一種享受,
活該你生意比別家好。
用好「得有店「等類似工具,
帶來的效果雖不是一蹴而就,
卻是細水長流。
我是紅酒,
專注實體店用戶增長。
若你喜歡怪人,其實我很美。
③ 猩便利人家拿了東西不付錢會怎麼樣
失去信用寸步難行
④ "新零售"目前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自從2016年10月雲棲大會上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後,我國新零售以一路狂奔的態勢不斷發展。此概念提出後,阿里巴巴、騰訊、網路、小米、網易等多家企業已經開始了新零售探索之路,「新零售+」迅速成為新的風口。
企業紛紛布局新零售
2016年10月,雲棲大會上首次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並以盒馬鮮生為主,展開其新零售之路。隨後,亞馬遜革命性地提出了線下實體商店Amazon Go,將「無人零售」這一概念推上了風口。2017年可謂是新零售的發展元年,超級物種、7 Fresh、蘇鮮生等新零售代表門店不斷推出,京東、騰訊等公司紛紛布局,並且競爭格局逐漸明朗,盒馬鮮生、超級物種、小米之家、7 Fresh等頭部效應明顯。
傳統零售VS新零售
新零售與傳統零售有很大的不同,新零售是一種全新的概念,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結合線上線下的銷售的模式,結合物流等,為消費者打造更好的消費體驗,而傳統的零售則是依靠人流量,依靠過往的消費者,依靠個體的經驗自營。新零售結合大數據對顧客進行精準定位,並且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更大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企業聚集在北京、上海、廣東
得益於新零售風口的興起,各地的創新型企業也層出不窮,但北京市、上海市和廣東省仍聚集著70%的新零售企業,其他地區的新零售企業不到總數的五分之一。
北京作為高新科技產業聚集地,毫無疑問地以33.5%的新零售企業佔比位列榜單第一位,其布局涵蓋供應鏈、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生鮮等多種業態,其代表企業為盒馬鮮生。上海作為中國零售業最發達的地區,在新零售浪潮中也不落人後,以22.3%的企業數量佔比排名第二。上海不僅擁有傳統零售巨頭百聯集團,在技術革新的推動下,還誕生了以猩便利為代表的一眾新零售企業。廣東省一直是各類新鮮事物湧入的第一站,其以14.6%的企業數量佔比排名第三。
新零售未來發展趨勢
1、更加以消費者為中心
在零售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在商品極大豐富的大背景下,零售的發展,已逐步走出以商品為中心的模式,轉向以消費者為中心,以流量為中心的方向加快發展。新零售需要從內容、形式和體驗上如何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當前零售經營的核心。
2、全渠道零售
目前的零售市場已經是高度的線下與線上二維市場。未來的零售市場必將是更加充分的二維市場結構空間。市場不會再回到單一的線下市場結構,只有實現二維市場融和規劃,協同發展,才是把握了市場的全部。
3、智能化、無人零售
隨著信息技術、智能技術的逐步成熟,人工智慧將會逐步取代部分的人力,而使零售效率得到提升。沃爾瑪、亞馬遜等已經在無人零售上邁出了步伐,從成本、效率、體驗出發,無人零售、自助零售已經成為零售創新發展的新熱點。
以上數據分析均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零售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