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芋圓什麼牌子的最好吃
都說芋圓好吃,可你知道最好吃的吃法嗎?
夏日當季,該是芋圓上場的時候了,閨蜜前幾日特地發來問候:「妞,來點芋圓是不是比較應季呀?」,聽著好像有點道理。
隨即查起菜譜,研究起花樣,妹紙怎麼也不能虧待了關注食飽聚好的小夥伴們呀。
芋圓原本是福建、台灣區域的一種傳統甜點,自從主打芋圓產品的台灣品牌鮮芋仙火了之後,就無限吸粉,現在已經紅遍大江南北。相信有些喜歡自製的小夥伴肯定搜過某寶上的芋圓,下拉條100頁滾不完,肯定眼花繚亂了。(懶貨上網淘沒毛病,但是記得要選用大牌的產品,因為很多芋圓產品都添加了增稠劑。)
當然妹紙今天不是來教你上網淘的,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還有妹紙親測最好吃的芋圓吃法奉獻給你,好了,開動~~
紅薯200g/芋頭200g/紫薯200g/木薯粉300g/白砂糖適量
1、製作芋圓:
紅薯、紫薯、芋頭去皮切滾刀,分開放置,上鍋蒸熟。
▶妹紙用高壓鍋蒸,10分鍾就熟了。
▶紫薯顏色深,容易使其他食材染色,記得與紅薯、芋頭分隔開。
出鍋後趁熱用勺子掏碎。
分次加上木薯粉,用勺子攪拌均勻後,揉成團狀,再搓成長條。
▶如果面團較干,一搓就散,有可能缺水或者少粉,可以適量添加。
用刮刀切成小塊兒,撒上麵粉備用。
芋頭、紅薯與紫薯一樣的操作方式,但是芋頭可以加適量的糖增加甜度。
揉團、搓條、切塊、撒粉,一筆帶過,小夥伴們是不是覺得簡單多了(罒ω罒),覺得無聊、麻煩的小夥伴建議帶著小孩兒一起玩,時間會過得比較快哦。
2、煮芋圓:
做好的芋圓後續操作就非常簡單啦,開水下鍋,煮至浮起後繼續煮5分鍾,記得要攪拌防止粘底。
▶多出的芋圓放進冰箱冷凍,用時直接拿出來下鍋煮,不用解凍,不用解凍,不用解凍啊。
煮好的芋圓過兩遍涼開水或者冰水,增加Q彈的口感。
過涼水後的芋圓可以加少許白砂糖攪拌放置,防粘的同時增加甜度。
▶這一步跟珍珠的做法是一樣的。
3、自由發揮、享用:
單獨的芋圓口感並沒有想像中的好,雖軟滑略Q,透著淡淡的香芋、番薯味,但因為少糖,一般情況下很難征服小夥伴的嘴巴,不過一與正確的食材夥伴搭配,則馬上有點睛的效果,這一點跟珍珠非常類似,屬於合群的傢伙。
鮮芋仙算深諳其道了,最喜歡的就是它的芋圓4號,芋頭紅豆沙加上Q軟的芋圓,口感極佳。
煮好的紅豆沙(可戳←,如果有芋頭就錦上添花了),加上兩勺三色芋圓,記得不要加多哦,少即是多,才能品出好味道。
紅豆香原已足夠誘人,軟糯略Q的芋圓更是點睛之處,沙沙糯糯QQ的混合口感,大概就足以引人入勝了。
如果你想要涼涼的口感,也可以與紅豆、薏米、珍珠、水果等搭配,放上冰塊,口感會更加Q彈。
芋圓跟珍珠其實非常相像,粉多的話也可以達到珍珠的Q彈度,但食材本身的味道也會相對略淡。
如果按照食材與粉為2:1的比例,口感會軟糯一些,香芋、番薯味也會更加濃郁,妹紙比較喜歡這樣比例,至少這樣才是芋圓嘛,要不咱就吃珍珠了(別忘了戳→「手工」紅糖/焦糖/桂花珍珠粉圓,接受下單中~~)。
探求安全、讓人放心、美味的食物就是「食飽聚好」想做也正在踐行的,如果你也如我一般,歡迎加入「食飽聚好」的隊伍。這里是潮汕妹紙的美食自留地,酒菜已備好,就等你了~~
⑵ 今年時尚圈為什麼鍾愛香芋紫色調
今年必火的「香芋紫」,美!炸!了!
年度最驚艷的流行色-「香芋紫」
紫色是今年時尚圈的大勢,
碰巧最近好多秀場都在出紫色單品,
所以是時候給你們寫一下
這個神秘的顏色了。
紫色又溫暖的紅色
和冷靜的藍色疊加而成,
屬於二次色。
它溫柔、神秘、高雅、富貴,
是色彩中的"白富美"!
色彩心理學說,喜歡紫色的人
總在努力做的比現在更好,
追求完美,對自己極為苛刻。
性格細膩而敏感,容易多愁善感。
最重要的是,審美高雅。
雖然同為紫色系,
卻是"同紫不同色",
一般來說可將紫色系分為
紫灰色、香芋紫、丁香紫、
葡萄紫和玫紫五種顏色。
"香芋紫",是一款比較淺的紫色,
它的紫色調純度沒有那麼高,
加了一點灰調,
很受少女們喜歡的一款"百搭紫"。
穿一件香芋紫小雛菊吊帶裙,
去海邊度假,拍照絕對上鏡!
⑶ 無花果的根、葉、果各有哪些好處
無花果
學名:Ficus carica Linn.
英文名:Fig
科名:桑科 Moraceae
落葉小喬木,高達10米;樹皮暗褐色;小枝直立,粗壯無毛。葉厚紙質,倒卵形或近圓形,長10-15厘米,寬8—14厘米,頂端鈍,基部心形,邊緣波狀或粗齒,3—5深裂,表面粗糙,背面有短毛,掌狀脈;葉柄長3—7厘米;托葉三角狀卵形,淡紅色,長約1厘米。隱花果單生葉腋,梨形,長3—5厘米,徑3—4厘米,成熟時黑紫色。花期5—6月,果熟期10月。
原產地中海沿岸,我國中南部各省及江蘇各地都有栽培。
隱花果生食,有助消化,潤肺止咳、清熱潤腸,根葉能消腫、解毒、止瀉;為抗有毒氣體能力較強的樹種,在離二氧化硫擴散源200米內能正常生長並結果,可在大氣污染較嚴重地區栽植。 繁殖可用扦插法,去年老枝節上剪下枝條,冬季或春初插入苗床,或用芽接法,還可用播種繁殖。果含構椽酸、失水戍糖、葡萄糖、蔗糖、脂肪及膠質等。
一直以為「無花果」便是真的沒有花只有果,可是今天我才知道原來,無花果也是有花的,只不過它的花很隱蔽,人們看不到而已。
無花果果肉無核,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口感極佳。其主要營養如下:
1、無花果可食率高,鮮果可食用部分達97%,乾果和蜜餞類達100%,且含酸量低,無硬大的種子,因此尤適老人和兒童食用。
2、無花果含有豐富的氨基酸,鮮果為1.0%,乾果5.3%;目前已經發現18種。不僅因人體必須的8種氨基酸皆有而表現出較高的利用價值,且尤以天門冬氨酸(1.9%乾重)含量最高,對抗白血病和恢復體力,消除疲勞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國外將一種無花果飲品作為「咔啡代用品」。
3、無花果乾物質含量很高,鮮果為14-20%,乾果達70%以上。其中,可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的葡萄糖含量佔34.3%(乾重),果糖佔31.2%(乾重)而蔗糖僅佔7.82%(乾重)。所以熱卡較低,在日本被稱為低熱量食品。國內醫學研究證明,是一種減肥保健食品。
4、無花果含有多糖,佔6.49%(乾重),主要為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對抗衰老有一定作用。
5、無花果含有多種維生素,特別是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鮮果為30mg/100g,乾果為70mg/100g,居於桃、葡萄、梅、梨、柑桔、甜柿以上。
6、無花果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有無機元素成分,而不含有易致癌的Co、Cd、Pb、等無機元素。對增強機體健康和抗癌能力有良好作用。
7、無花果的果、枝、葉中含有豐富的酶類,以蛋白質分解酶最多,其次是脂肪酶,澱粉酶,超氧化岐酶(SOD)等,用其果實作飯後水果,有助於消化的良好效果。近幾年來,利用無花果提取SOD酶,開發高質量的化妝品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使無花果身價倍增。
8、無花果富含食物纖維,其中的果膠和半纖維素吸水膨脹後能吸附多種化學物質,使腸道內各種有害物質被吸附排出,凈化腸道,促進有益菌類在腸道的繁殖,能起到抑制血糖上升,維持正常膽固醇含量,排除致癌物質的作用。
9、無花果還有蘋果酸、草酸、延胡索酸、琥珀酸、丙二酸、吡咯烷羧酸、莽草酸、奎寧酸、甘油酸等酸類。類黃酮、芸香苷酮糖、醛糖、樹酯等。以及苯甲醛、呋喃香豆素內酯、補骨酯素、佛手柑內酯等對於抑癌有一定作用的成分。
⑷ 小小的仙女果到底是不是轉基因水果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水果界也是如此。前段時間美食君在網上就看到一個關於「水果之王」的爭霸賽,有20種常見的水果,比如木瓜、草莓、芒果等參與了比賽,他們為了爭奪「水果之王」的稱號,使出吃奶的勁兒讓自己 C 位出道。當美食君得知這個比賽的冠軍時,著實驚呆了,竟然是聖女果!
做法1、聖女果去蒂洗凈2、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放入話梅和冰糖,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30分鍾。3、倒出話梅水冷卻備用4、鍋中水燒開,放入聖女果30秒後撈出,過冷水後剝皮。5、將剝好的聖女果放入裝有話梅水的玻璃罐中(話梅水要沒過聖女果),放入檸檬片,密封玻璃罐後放進冰箱冷藏24小時後即可食用。
⑸ 閩南的名小吃有哪些
肉夾包
經營者:「臭記」美食店
泉州的肉夾包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它是傳統婚宴上必備的面點之一,老一輩的人叫它「虎咬獅」。
現在泉州人一提到肉夾包,就想起「臭記」美食店,它是全市惟一一家將肉夾包規模化生產的企業,平均月銷售量能達到兩三萬個。該店的許老闆原本是一名廚師,他在書籍上偶然看到肉夾包的製作方法,隨後就對它進行了研究及多次改良。他表示,現在的肉夾包在口味上與傳統肉夾包有很大區別,更符合現代人的飲食特點。
據介紹,「臭記」肉夾包採用純等五花肉,並精選上等麵粉,配上高濃度的香料,加入蒜泥、香料製作而成。肉夾包雖然外表朴實,但只要咬在嘴裡,一股濃郁香味就滿溢而出。其麵皮鬆軟,肉有嚼勁,咸香適口,口味多變,也難怪諸多食客給了它「中國漢堡」的美名。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肉夾包將豬肉與蒜泥和在一起,更利於人體對肉類營養的吸收;而35%-37%的蛋白質含量,又是最適合人體健康的營養比例。
許老闆表示,「臭記」一向堅持「小吃+大餐」的經營模式,其製作的小吃盛宴,在美食節上獲得「金獎風味小吃宴」稱號;另外,該店還側重於傳統閩南民間土菜的挖掘與創新,其新產品富貴金豬在推出後也即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
檳榔芋泥
經營者:泉州綠洲西餐廳
綠洲芋泥原料精選檳榔芋頭、白糖、豬油、蔥頭、花生、芝麻等。據此次選送單位綠洲西點餐飲有限公司的主廚戴加強先生介紹,要做檳榔芋泥首先要把芋頭刨皮,每個切成數塊,在蒸格上蒸熟取出,放案板上,用棍或刀面壓成茸,要壓得很細,沒有核塊,然後將芋茸放在大碗里,加入白糖、豬油、打散的雞蛋、熟油攪拌調勻,抹平碗面,上蒸籠蒸1小時後取出,戴主廚還介紹道,檳榔芋泥做成後吃起來有細膩圓滑、味道芳香等特點。
綠洲西點餐飲有限公司自創辦以來已走過18個年頭,公司領導誠心創業,並長年堅持「品質第一、衛生第一、服務第一」,受到了廣大顧客的認同。該公司總經理王先生告訴記者,現在他們推出一種「西菜中吃、中菜西吃」的中西結合的經營方式、中西結合的用餐方式,一經推出就受到顧客認可,特別是年輕人的青睞。
據了解,現在綠洲西點餐飲有限公司已經在泉州開設了4家分店,現在正准備向廈門進軍。
白鴨湯
經營者:阿彬白鴨湯店
阿彬白鴨湯,是以永春石鼓「農村戶口」的白鴨為原料,即用頭大冠紅、羽毛潔白、頸較短、掌實黃、軀體碩壯的「紅面番鴨」為主料,配上13種中草葯烹制而成。阿彬白鴨湯營養豐富,湯濃味美、肥而不膩,聞名遐邇,令食客津津樂道。
著名醫學家李時珍曾在不朽之作《本草綱目》中寫道:白鴨肉最良,葯食最佳,有補虛祛寒、和臟腑、利水道等作用。
據阿彬老闆介紹,自從他開店以來,這道美味可口的白鴨湯,就深受本地食客的歡迎,一些海外僑親、台灣同胞每次到泉州都會慕名而來。阿彬白鴨湯不僅吸引眾多小吃愛好者,而且也吸引了福建電視台、泉州晚報、東南早報等媒體爭相報道,台灣電視台也曾兩次飛躍海峽進行采訪報道。
阿彬介紹說,為了共同做大做強這一已注冊的「阿彬白鴨湯」,他准備邀請一些志同道合的有識之士加盟。
肉燕
經營者:龍宮高 麗巷小吃店
龍宮高麗巷肉燕主料為干肉燕皮150克,精瘦肉300克,輔料為水發蝦米20克,凈荸薺50克,蔥白50克,味精12克,精鹽10克,豬骨湯800克,干澱粉50克,芹菜末、胡椒粉、芝麻油適量。
龍宮高麗巷小吃店老闆孫秀珍女士介紹說,加工肉燕時要將精瘦肉槌成泥,蝦米、荸薺、蔥白均剁成細末狀,取小盆放入肉泥,加入精鹽、味精攪拌數分鍾,至肉有黏性且表面光滑時,加入干澱粉、蝦米、荸薺、蔥白等,再攪拌均勻成餡料,干肉燕皮切成6厘米方片,每張燕皮中間放入餡料(約5克),然後把燕皮合攏捏緊,放入沸水鍋中氽熟,撈起,盛入湯碗中,把鍋置旺火上,當豬骨湯燒沸,放入精鹽等調好味,澆入裝有肉燕的湯碗中,撒上胡椒粉、芹菜末、芝麻油即成,吃起來質嫩味葷,鮮美爽口。
在談到此次搬遷新店時,孫秀珍女士介紹到,搬遷新店是為了適應發展需要。長期以來,他們就以質量好、品位高等受到客戶好評,但是原來的店面較小,難以滿足要求,因此他們就把新店搬遷到鯉城龍宮巷這個交通方便、人流相對集中的地方。孫女士還介紹說,小吃也是需要不斷進行改良的,因此她們還將不斷探索,為消費者獻上色、香、味等俱佳的肉燕。
面線糊
經營者:西街老記面線糊店
提起西街面線糊泉州人可謂耳熟能詳,其主料為精製面線75克,輔料為蝦糠150克,豬骨湯1000克,熟魚肉200克,精鹽15克,味精6克,澱粉50克,適量的胡椒粉、芫荽、白酒(浸泡過當歸)。
西街面線糊的老闆曾煥萍先生介紹道,要做上乘的面線糊,首先要將蝦糠包紮於紗布中,放入1000克清水,用中火煮半小時後,撈起蝦糠,湯汁過濾待用,把熟魚肉撕成絲,鍋置旺火上,倒入豬骨湯和用蝦糠煮過的湯汁並燒沸,再將精製面線稍捻碎放入沸湯鍋中,加入精鹽、味精調准味,澱粉調水徐徐舀入鍋中,並不停推勺至面線浮起,鍋中湯汁成糊狀即可。
面線糊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泉州地方風味。點餐時可根據各人的口味,加入鹵大腸、小腸、醋肉、油條等,一人一碗面線糊,看你想加什麼料,撒上胡椒粉、芹菜末、白酒以及鹵汁,味道更美。
西街面線糊有著悠久的歷史。據曾先生介紹,他的父輩就開始經營面線糊,原本的老店在西街電影院對面,由於西街改造現遷址於市區六灌路(小肥羊火鍋對面),店裡的生意並沒有受遷址影響,反而吸引了更多消費者的光顧。
⑹ 泉州有什麼好吃的
水煮活魚:
東街蜀園,全芳花園對面的重慶小洞天,湖心後街在群盛後面有家四川人開的飯店,前坂鈐香園
燒烤:
人民影院那邊,文化宮後門,八一對面小商品街入口的烤雞翅+香腸,西街燒烤,
洪瀨雞爪:美食街127號有家店,味道不錯,真正的洪瀨雞爪很美味哦~~~
酸菜面:美食街26-28號阿南酸菜麵店去過一次,味道不錯……百源路1號樓A118號
洪瀨酸菜麵店
面線糊:水門巷的國啊(加多多的白酒和多多的胡椒粉,加上新鮮的蟹肉和大腸頭,面線糊得放油條,美食街有一分店),舊順濟橋下,西街老記面線糊。
豬血:國啊面線糊店裡(吃豬血一定要叫妹妹多加點白酒,美食街有一分店),
炒田螺:西街的田螺王(西教堂知道嗎?就是開元寺繼續往西走,過了路口就是西教堂,然後再往西,就到了,它的對面有個小的菜市場,雙塔菜場。晚上那裡有點燈,門口有很多車,店裡發出各種吱吱的響聲,呵就是了),小商品街入口,
扁食:升文小學門口,奎霞巷口那家,
肉粽:東街候阿婆(另一家在西街影劇院門口),還有就是聞名的鍾樓肉粽,有好幾家分店:鍾樓、湖心街的小商品夜市、東門、浦西等都有,現在在刺桐路十字路口那邊也開了一家……
豬腳:鳳池,東湖龍潭的豬腳煲,津淮後街的南記真味館的白水豬腳(精肉羹,腸灌腸,方肉)
牛餐:阿秋牛排(在湖心街那裡好像在群盛酒店附近,另一店在小商品街從建行路口走進去一直走,靠右邊),關帝廟對面,東興牛肉店(老牌店,牛蹄
不錯,泉酒斜對面),百匯對面石獅牛肉羹(牛尾湯不錯),九一路上一家復印店旁邊有一條巷子(忘記名字了,就在五中出來的那條巷子對面)拐進去走大概兩百米右手邊有一家牛排店裡面的牛排和羅卜湯,南俊巷的"許記牛肉館"最干凈,"牛雜"一定要泉酒對面的東興牛肉店才叫棒,寶州路的好成財牛肉店的牛排,
海螺:西街電影院門口,
肉燕:豐澤新城大門進去沒多遠的那個菜市場買肉燕。餡很多,而且感覺很乾凈,味道也非常的不錯。(具體位置在新城正大門進去還沒到圓盤右邊有個小菜市場。往裡走拐左,就看到一間比較干凈的在賣肉燕的小儺了),承天寺對面肉燕美食園
石花膏四果湯:南門的石花膏(從中山南路到南門那條街好像是聚寶街吧,往右手到聚寶街的中間那段。有間生意非常好的石花膏店),威遠樓前面的四果湯,菜頭酸水和楓果水:人民影院的菜頭酸..,
煎包:水門巷口,衛校門口的煎包便宜又干凈,"福人頤煎包"可以到衛校旁邊的一家小吃店買到
小籠包:僑光電影院旁的遠芳小籠包(僑光電影院右手邊那條小巷子內的小店),
拌面:奎霞巷口那家,鎮武巷的干拌面,
羊肉狗肉:水門巷(進水門的左邊。以前是第一間,現在是第二間),西溝那邊(好像還沒到田螺王那邊,位置在左邊,有二個店面的,挺大的地方。裡面的雞卷也不錯),
⑺ 泉州有什麼特色美食
好多哦
1.面線糊
面線糊系以蝦、蚝、蟶、淡菜等味美質鮮的海產品熬湯,與面線煮成糊。煮時要掌握好火候,達到糊而不爛、糊得清楚。面線糊除以海鮮作配料外,還可加鴨腸或豬血或以一大串豬大腸放人面線糊中,使油脂融人其中。食用時可與油條搭配,並以炸蔥花、胡椒粉調味,氣味更濃烈可口。
2.肉粽
肉棕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紅黃閃亮,富有引人品嘗的魅力。肉棕以香菇、蝦米、粟子、豬肉(或雞肉)、糯米等為原料。製作時先把糯米浸後晾乾,拌上鹵湯、蔥頭油,放在鍋里炒得又干又松,再與紅燒豬肉、生粟子攪拌均勻,用竹葉包好煮爛。肉粽要趁熱食用,吃時配上沙茶醬、蒜茸、紅辣醬等調料,更是美味可口。
3.蚝仔煎
蚝仔煎是以新鮮蟹肉和切成半寸長的韭萊,調以少許番薯粉,放人平底鍋煎至快熟時,再加進攪好的雞蛋烹制而成。吃時還可以蘸些油炸蔥花,加點永春老醋和辣椒醬調味,則五味俱陳,極為香軟可口。
4.鹵面
鹵面是由各種配料做成鹵湯與面團混起來的。口味香甜、滑潤。調鹵面的湯最好是骨湯或肉湯。湯料要上好的香菇、蝦肉、豬肉、魷魚、筍絲,佐料扁魚和芫荽、韭菜、豆芽、胡椒粉、沙茶醬、蒜香、蛋絲等。香菇、豬肉等料倒人湯中煮透,然後添加地瓜粉調稠,另加一些糖、鹽、味精,以增加香甜、滑潤的口感。進食時,加上芫荽菜、蛋絲、胡椒粉或沙茶醬,這樣吃起來風味獨特。
5.石獅甜粿
石獅甜粿形似滿月,顏色潔白,質地軟嫩,氣味芳香,清甜可口。它以優質大冬糯米、白砂糖、蜜冬條、金橘、香料等為原料。
6.深滬魚丸
深滬魚丸是閩南地區的傳統名點,其形狀有圓狀、塊狀或魚形。它具有色澤雪白晶亮、下鍋膨脹力強、質地柔韌、入口鮮美細膩等特點,系選用鰻魚、馬加魚等上等魚肉剁碎搗爛,與地瓜粉一起攪合製成。
7.土筍凍
「土筍凍」是一種環節動物,它的學名叫「星蟲」。別看它身長不過三五厘米,卻五臟俱全。它的全身都可以食用,經過精細加工熬煮,身上的膠質溶化人開水中,冷卻後就成凍了。其色澤灰白,晶瑩透明,鮮嫩清脆,質地柔韌,富有彈性,以多味佐料配吃,為冬春季佳品。
8.元宵丸
元宵丸是泉州元宵節食品。主料以花生米、芝麻、白糖、冬瓜糖、蔥頭及果味作餡,在糯米粉中團皮,下滾水中煮熟。元宵丸皮嫩、餡甜,是冬令佳點,備受遊客歡迎。
9.永春榜舍龜
永春榜舍龜是一種用糯米、綠豆、白糖等精心製成,歷來博得人們的喜愛,堪與泉州綠豆餅、石獅甜粿媲美。因形狀似龜,故人們就把這種食品取名「壽龜」,或簡稱為「龜」。
⑻ 開個奶茶店賺錢嗎
很多的女生都喜歡喝奶茶,因為非常好喝。奶茶喝多了之後就想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奶茶店了,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想有一個自己的奶茶店,但是開奶茶店是非常難的,首先投資非常大,其次奶茶店的競爭非常大,除此之外開奶茶店也是一個非常累的工作,接下來給大傢具體說明。3.開奶茶店是一個非常累的工作。
當初想開奶茶店,我以為每天只需要調幾杯奶茶就可以了,想不到非常的累,首先需要每天早上准備好各種材料,需要打掃房間,每天晚上還要仔細的清理機器,把各種杯子的調料全部都整理好才能夠下班,所以開奶茶店其實是一個非常累的工作,而且沒有休息的時間。
總而言之,雖然每個年輕人都有一個想開奶茶店的想法,但是開奶茶店其實是很難的,首先需要我們投資很多錢,其次奶茶店的門檻低,所以競爭非常激烈,除此之外開奶茶店也是一個非常累的工作。
⑼ 泉州特產有哪些 福建泉州有什麼特產
泉州美食小吃及特產特色主食:咸飯,蘿卜飯,芥菜飯,花菜飯,鹵肉飯,芋仔飯,壺仔飯,泉州炒飯 ,魚仔粥,鴨仔粥,鹵面,面線糊,湖頭米粉,豆簽,浮果,粉團,豆粽,甜粽,肉粽,番薯粉粿條,澳茄粿,酸菜雞絲面。
特色湯類:貢丸,魚丸(深滬水丸),元宵丸,永春白鴨湯,黑豆龍骨湯,苦菜大腸湯,馬鮫羹,墨魚梗,香菇豆豬舌湯,灌腸仔湯,石獅牛肉羹,藕段排骨湯,蘿卜排骨湯,玉米排骨湯,水豆腐湯,七彩干貝湯,肉燕湯,豬血湯
特色包子:水晶包,肉夾包,東方包,菜包,水煎包。
特色素菜:安溪水瓮菜,嫩餅菜,窖菜,德化淮山,涼拌苦瓜,辣油筍菜,蒜泥茄子,香油拌海帶。
特色葷菜:,洪瀨雞爪,崇武魚卷,西街田螺,薑母鴨,鰻魚干燉豬腳,燜豬肘,牛排(有別於西餐牛排),水門巷燉羊肉,豬血小腸,蚝(東石蚝)(潯埔蚝),清蒸金槍魚,文蛤蒸蛋,醬香花蛤,蒸油蛤,炒泥蚶,蒸苦螺,炒竹蟶,炒大頭螺,沙魚凍,芥菜炒蝦皮,十香全鴨,香芋燜鴨。
特色甜品:石花膏,茜草粿(仙草密),桔紅糕,綠豆餅,粕丸,麻糍(麻吉),榜舍龜,碗糕,花生甜湯,豆沙餅,石獅塘頭甜粿,石獅芋圓,芋餅,芋蓉(芋泥),土筍凍,柿餅,菜頭酸,糖醋蓮藕片,貢糖,椰子餅,雪拉膏
特色煎炸品:煎菜果(蘿卜糕),雞卷,春卷,醋肉,鯊魚炸,鰻魚炸,蚝仔煎(海蠣煎),糍(糍粑、糯米糍),滿煎糕,薄皮油條。
其他特色食品:永春白粬,布包豆乾,九重粿,魷魚干,蟶干,小干貝,鹵豬舌,海蜇皮,桂花蟹
配料及酒水:永春老醋、甜酒,紅米酒,惠泉啤酒
特產茶葉:鐵觀音,水仙茶
特產蔬菜:菠薐菜(菠菜),番薯(地瓜)
特產水果:芒果,荔枝,龍眼,檳榔,蜜桔(安溪蜜桔、永春金橘糖),永春蘆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