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尋求像《暮光之城》這樣好看、紅火的美國電影,謝謝
<<Hannah Montana>>,《乖乖女是大明星》, 《平民天後》(希拉里 達芙),<<美人魚>>,<<水瓶座女孩>>,<<辣媽辣妹>>(林賽 羅韓演的),<<物質女孩>>,<<美少女啦啦隊>>,<<牛仔褲的夏天>>〔超級推薦超感人~,是緋聞女孩里的s演的喲)《女生向前翻》〔超級推薦 很立志!〕,《穿PRADA的惡魔》〔超級推薦〕,《12月男孩》〔超級推薦〕 (哈利波特演的喲)~
其實你還可以看美國的電視劇,比如《吸血鬼日記》也是講吸血鬼的,現在很火。還有一部《真愛如血》也是。《緋聞女孩》也可以~就這麽多了,挑幾部看怎麼樣吧~
『貳』 雞腳可以做姜醋嗎
返回
姜醋雞腳
首頁 > 菜譜 > 姜醋雞> 姜醋雞腳
辣香扇貝2018-11-11
姜醋雞腳
准備時間:3分鍾烹飪時間:10分鍾
主料
雞腳1斤
雞蛋10個
姜半斤
輔料
添丁甜醋1支
黃糖1片
步驟一
1. 姜去皮切片再拍一下,用清水泡10分鍾。(泡水姜不會太辣,愛吃辣的不用泡)
步驟二
2. 雞蛋洗干凈與泡了水的薑片一起煲10分鍾。(這樣姜不會太辣),愛吃辣的就只煲雞蛋就行了。
步驟三
3. 鍋中不用放油,姜放入鍋中炒干。
步驟四
4. 取一沙鍋,放入姜、剝了殼的雞蛋、甜醋、黃糖。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煲1小時。
步驟五
5. 雞腳灼水,洗去血水。
步驟六
6. 鍋中不用加油,放入灼了水的雞腳炒干水。
步驟七
7. 之前的姜與蛋煲了1小時後,加入炒干水的雞腳,再小火煲半小時。
步驟八
8. Ok!
14
收藏
低價天天有,點我送到家
其他人還在買
大喜門重慶火鍋
服務范圍:火鍋
火鍋送上門,宅家吃大牌!人均只需35元,即可享受包含鍋底…
等蜂來
服務范圍:各種蜂蜜
多種蜂蜜自然成熟無添加,蜜源可靠每滴都由自然釀造…
相關熱門項目
麥克漢姆漢堡加盟
一喜壽司加盟
艾倫漢堡加盟
陳鋼串串香加盟
老陶砂鍋串串香加盟
土火ToHot加盟
怡撈小府火鍋加盟
喜蝦客加盟
熱門創業分享
03:37
加盟粥鋪有4大妙招
216 次播放
03:22
干貨:快餐中餐門店如何宣傳推廣
280 次播放
04:51
干貨分享:餐廳老闆如何激發服務員工積極性
478 次播放
04:11
重慶火鍋品牌數量眾多,如何選擇一家靠譜的加盟品牌?
664 次播放
03:59
怎麼才能開好一家重慶火鍋加盟店?開店秘籍來了
560 次播放
04:48
必看:開火鍋食材超市,注意這四點!
620 次播放
相關問答
姜醋是一類養生食物,那麼驚蟄過後宜吃薑醋
豬腳姜醋用什麼醋,他的營養價值高不?
腌姜用什麼醋最好,腌姜醋是怎麼腌的?
我買了豬蹄,想知道姜醋豬蹄起源地在哪?
想了解一下姜醋白酒的功效有哪些?聽說對身
沒做過仔姜醋雞,仔姜醋雞怎麼做比較好吃呢
買回來一箱大閘蟹,大閘蟹蒸多久最佳時間姜
要去三亞旅遊了,想問一下三亞春天可以吃豬
子姜嫩姜醋泡姜味道好不好吃呢?吃了會不會
姜醋雞的其他做法
美味的姜醋雞
雞肉是非常有營養的,雞肉的做法呢也是多種多樣,不同的口味呈現
來自食尚
美食
『叄』 德國漢堡科隆各兩天該怎麼玩去哪裡
科隆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城市,它建城於羅馬時代。現在,它已經成為德國人口第四多的城市,是北威州最大的城市,亦是德國內陸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萊茵地區的經濟文化和歷史中心,與北京是姐妹城市。擁有自羅馬時代悠久歷史的文化都市科隆,城內遍地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跡。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該城市的象徵:科隆大教堂,每天有大批遊客為了瞻仰大教堂而來到科隆。作為世界上最早研製成功人工合成香精的地方,活色生香的城市上空都漂浮著一股香氣。科隆也是聞名遐邇的香水生產基地。「科隆之水」是香水的代名詞。
飛機:科隆-波恩機場(Flughafen Koln-Bonn)在科隆與波恩中間,是兩城市共用的機場。機場代號CGN,距離科隆20公里。乘計程車到市區要20分鍾。有火車連接機場到科隆中心火車站和杜塞爾多夫火車站。有飛往歐洲30多座城市的航班。
火車:從法蘭克福乘坐ICE到科隆,只需要1小時15分鍾後;從柏林前往,大約四個小時;從慕尼黑前往,大約四個半小時。IC火車前往漢堡四小時。這里有通往比利時和荷蘭方向的國際列車。科隆火車站有兩個出站口西面的出口出站就是科隆大教堂,公共車站在東面的出口外。
公交車:科隆市內列車和地鐵都比較多,交通十分方便,您可以選擇乘坐地鐵、有軌電車、公共汽車等交通工具。如果您只想觀光,步行就足夠了。另外,這里也有觀光巴士,乘坐一次需要2個小時左右即可瀏覽完這座城市的大部分風光了。在大教堂正門前邊就有巴士站,在那裡可以乘坐環市旅遊的巴士,途中有英文導游將為你解說沿途的景點,包括科隆大教堂、古龍香水廠址、巧克力博物館等,在游覽的中途還將停在萊茵河岸。
科隆作為購物天堂聞名遐邇。在商業大街霍赫街(Hohe Stra&)和希爾德街(Schildergasse),您能找到所有大型商場和著名品牌商店的分店;在布萊特大街(Breite Stra&)和艾倫街(Ehrenstra&),還有時尚精品店;米特爾街(Mittelstra&)和費爾街(Pfeilstra&)一帶全都是高級的設計時裝店,能滿足任何品味的要求。科隆的不銹鋼刀和香水非常有名,在異國他鄉購買鋼刀似乎不切實際,但香水卻深受歡迎。著名的4117商店歷史悠久,那裡的香水是顧客首選。
希爾德街
希爾德街(Schildergasse)是科隆最著名的購物街,正好也是霍赫大街和新市場之間的中心連接點,主要有時裝店和鞋店,在這里您除了能買到化妝品、香水、家居用品、玩具和眼鏡之外,還有美食供您品嘗。
新市場長廊
新市場長廊(Neumarkt Passage)就位於新市場,是一個特別的體驗天地。長廊的里里外外都有很多高檔專賣店。人們來這里一般是去銀行辦事或是購物,享受美食或是休息放鬆一下——所有這些使新市場長廊成為科隆市中心一道特別的風景線。
阿珀斯特恩街
阿珀斯特恩街是科隆市中心一條小而美的購物街。這兒有琳琅滿目的商品和眾多商店,如眼鏡店、珠寶店和金店。
餐飲介紹
科隆的啤酒是德國啤酒中別具風味的一種,其顏色淡黃,口味恬淡。一般用較小的杯子盛放,容易喝多。在離教堂不遠的地方,有出名的自製好啤酒出售。科隆的香腸和葡萄酒也很有特色,一般在萊茵河沿岸,都能嘗到它們的獨特風味。
住宿介紹
科隆的旅館住宿可謂多層次,適合不同的遊客。在列車總站旁邊還有適合青年人的招待所。
文化介紹
科隆是歐洲傳媒領域內最重要的城市,也是德國的電視之都。科隆地區電視廣播領域的從業人員約有1.4萬人以上。歐洲大陸最大的公共廣播電視機構西德意志電台(WDR)以及歐洲最大、經營最成功的私營電視台RTL總部都設在科隆。科隆同時還有無數個專為私人、國家電視節目進行合作的電視製作公司和節目製作室。
娛樂介紹
科隆的多座歌劇院和劇院使這里的文化豐富多采;科隆藝術學院中也有多位現代藝術的重要代表在從事創作。科隆愛樂樂團是德國科隆一支有著150多年歷史極具傳統的交響樂團,該樂團在音樂界極負盛名。
科隆歡迎卡
提供免費的普通公共交通服務和門票折扣。
簽證信息:
所需材料
1) 2份認真填寫的申請表(RK1201),三張相同的白色背景的近期兩寸彩色證件照片
2) 護照(其有效期在簽證到期後仍不少於90天)及護照復印件
3) 目的地國家的簽證
4) 機票原件和一份復印件
附加材料、要求和信息:
a) 沒有父母雙方陪同的未成年人:須提供或由父母雙方在使館親筆簽字或者經過公證的父母雙方/或行使撫養權者表示同意的聲明。
父母離異的孩子:須提供父母離婚證書和撫養權證明原件。
b) 個別情況可以要求提供其他材料。
簽證費:
簽證費以人民幣支付。
注意:除簽證費外,簽證處的所有公務活動、申請表和申請簽證須知及預約均免費。
當地民俗:
1、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
2、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
3、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
4、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
5、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乾脆。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稜兩可的答復。
『肆』 〓尋由NBA球星主演的關於籃球的影片〓
Glory Road 光榮之路
Rebound 籃板球
Jordan To The MAX 極限喬丹
He Got Game單挑
Coach Carter(鐵血教練)
Coach Carter 卡特教練
The Year Of The Yao姚明年
Like Mike喬丹傳人
Above The Rim霹靂硬小子
Juwanna Mann女籃辣哥
《印第安納人》
《籃球夢》
《真正的朋友》
《單挑》
《白人跳不高》
『伍』 譚元元的演藝經歷
「她一上台,就會吸引所有的視線。」有人這么評價芭蕾舞台上的譚元元。看體貌,譚元元是為舞蹈而生的人,五官精緻、頭顱圓而小,身材纖細,身高166cm,體重只有47 公斤。坐在沙發上,譚元元下頜上揚,肩膀下沉,脖頸、手臂修長。
從丑小鴨到天才少女
當5 歲的譚元元看到電視上播放的《天鵝湖》,開始學著立起足尖模仿天鵝的動作時,她並不知道這會對自己將來的人生有怎樣的影響。
11歲,譚元元開始學習芭蕾
17 歲,在德國斯圖加特芭蕾舞學校進修
18 歲,成為美國三大芭蕾舞團之一的舊金山芭蕾舞團最年輕的獨舞演員
21歲,成為該團歷史上最年輕的首席演員,至今仍是世界頂級芭蕾舞團中唯一的華人首席演員
二十年前的譚元元,是一名舞蹈「後進生」。譚元元10 歲考入上海芭蕾舞蹈學校。父親不贊成元元學舞,但媽媽堅持認為女兒有天賦,一家人爭執不下,只好通過拋硬幣來決定。結果還是「去」,但譚元元開始學舞比同學晚了近一年。 由於入學晚,譚元元總跟不上進度,自卑得很。「周圍的同學都已經跳得很像樣了,我還站不穩,那時我就是丑小鴨。」譚元元回憶道。
譚元元身體條件出眾,平常練習中偶然流露的閃光點被當時學校的老師林美芳和陳家年看在眼裡。他們每天給她補課,直到譚元元的水平趕上來。陳家年回憶年少時的元元說,「也可能因為我對她太嚴格,譚元元太愛哭了,整天哭。有一次,她又因為沒達到要求掉眼淚,我問她,要哭,還是要練,只能選一樣。她選練。」
采訪當天,譚元元還與兩位恩師見過面。她與舞伴在舞蹈學校的練功房排練舞劇《吉賽爾》選段,兩位老師也到場指導。譚元元說,「他們還是火眼金睛,現在還是一眼就看出來我小時候的那些毛病。」 2007年,譚元元與已經移民加拿大的兩位老師親同一家人,幾乎每年都會去加拿大的老師家接受「特訓」
譚元元一直記著14 歲第一次正式登上台時的情景。那是1991 年在上海本地的比賽,她躲在後台,怕得要命,「覺得腳都不是自己的」。 於是,林美芳把譚元元踢上台。譚元元哆哆嗦嗦地上去了,腿止不住打顫,就這么撐到結束的最後一個動作,音樂都停了,她的腿還要顫兩下。2007年的時候,譚元元邊說邊笑模仿自己當時「顫兩下」的樣子。當時林美芳的一句話讓她記憶深刻,「就你這種水平,出去比賽第一輪就會被刷下來。」「緊張是因為自卑,自卑是因為確實差得遠」 ,那次比賽是譚元元唯一一次失敗經歷。
兩年之後,譚元元站在了法國巴黎的國際芭蕾舞蹈比賽的舞台上,評委會主席的烏蘭諾娃給了她滿分。烏蘭諾娃一直是譚元元的偶像,「精神上的指引」。當譚元元從烏蘭諾娃手中接過金獎的獎杯時,烏蘭諾娃通過身邊翻譯對她心目中的「滿分女孩」說,要一直努力,才能繼續精進。當時,舊金山芭蕾舞團的藝術總監海爾吉·湯馬遜坐在觀眾席上,正為自己的舞團物色新成員。
1995 年,譚元元18 歲,是德國斯圖加特芭蕾舞蹈學校的一名學生,正打算畢業之後,留在斯圖加特芭蕾舞團繼續舞蹈生涯。在巴黎與譚元元有一面之緣的湯馬遜一直在努力尋找這個中國姑娘。在德國再次相見後,湯馬遜力邀譚元元到舊金山芭蕾舞團做表演嘉賓。說是表演,其實是一場考試。一場雙人舞和獨舞表演下來,舊金山的觀眾和湯馬遜都為她傾倒了。湯馬遜拿出一紙合約,「來我們這里,你將是最年輕的獨舞演員。」
譚元元說,「我當時想,還不錯,就去了」。
一夜替補學新舞
很多人都認為譚元元是「一夜飛上枝頭變鳳凰」,但其實作為一名舞蹈演員,譚元元也有重要的轉折期。18歲那年,她代表上海芭蕾舞團出訪美國,被舊金山芭蕾舞團一眼相中。「那時我就按平日里排練的跳,或許是發揮出色吧,後來舊金山的人就來找我了,希望我加入他們,一切都那麼自然。」譚元元說道。
譚元元當然沒有放過如此好的機會,加入了舊金山舞團,而且是連跳三級,成為獨舞演員,這是在舞團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不過,鋒芒太露也未必是好事,尤其還是作為一個外鄉人來到陌生的環境,「當然被人排擠過,別人都在想為什麼一個中國人那麼快能成為獨舞演員,不過還好,後來我就用自己的實力讓這些人改變了看法。」譚元元說道。
隨後經過不懈的努力,譚元元漸漸在舞團站穩腳跟,而成為首席,卻是一次「意外」。「當時,團里有位首席演員在台上擰斷了手指,第二天的演出不能上了,團長就找到我,還遞給我一盒錄像帶,說你能不能一夜之內把它學下來。我那時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接了下來,很幸運我的表現還算不錯,接下來的你們都知道了。」
完美的傳奇與代價
在美國的大型芭蕾舞團,舞者分為四個等級:學徒、群舞、獨舞和首席舞者。當時,舊金山芭蕾舞團另外兩名首席是花了16 年才從學徒升到首席,最年輕的獨舞演員也要23 歲;而譚元元才剛過18 歲生日。
少女譚元元一入團面臨的是其他女孩對她的冷眼相待,因為她連跳兩級被聘為獨舞演員。「上台跳完以後,她們也無話可說。美國人很現實,你確實好,那也沒話說。」剛到美國第一年的經歷,就被譚元元輕描淡寫地翻了過去。確實沒有發生過什麼戲劇性的情節,像任何一個初到美國、語言不通的中國人一樣,譚元元也會跑到中國城的電話局給父母打電話,一聽到父母的聲音,就哭得稀里嘩啦。一年後,譚元元適應了美國的生活,與同事的關系變得融洽起來,也開始用英語跟舞伴順暢地溝通,還結識了一些在舊金山的中國朋友。譚元元的媽媽也開始常常到美國來探望她;幾年後,父母索性就搬去了舊金山,跟譚元元住在一起。
1998 年,演出季的一天,當時舊芭的首席意外扭斷手指,第二天的演出面臨取消的危險。譚元元臨危受命,要在一晚時間內,學會一部巴蘭欽的舞劇《斯特拉文斯基協奏曲》。巴蘭欽是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編舞大師,他的作品大都節奏快、動作復雜,很難掌握;而有「音樂界的畢加索」之稱的斯特拉文斯基,最愛在節奏上做文章。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很難懂,每個小節節奏都在變,這對我來說比較困難。」譚元元說,她之前既沒有正式跳過巴蘭欽的作品,也對斯特拉文斯基不甚了解。當時大家心裡都打鼓,疑慮她能不能在一夜之間把這個半小時的舞劇都學會。結果譚元元辦到了,「真是被逼急了,雖然一夜之間全部記了下來,但第二天演出一結束,就全忘了。」演出反響很好,有觀眾寫信給舞團,問那天跳斯特拉文斯基的是誰。從那以後,團長就對譚元元特別信任。之後,譚元元又陸續得到很多機會,跳了巴蘭欽的另一些作品和《天鵝湖》全劇。《天鵝湖》跳完以後,譚元元拿到了首席舞者的合同,那是1998 年,她才21歲。成為首席舞者後,她每年都要演出上百場,幾乎擔綱了舞團所有劇目的女主角,《天鵝湖》、《睡美人》、《吉賽爾》、《胡桃夾子》等;印有她照片的大幅海報常年掛在舊金山芭蕾舞團劇院的門口;她成為前總統柯林頓的座上客,朱鎔基總理訪美時,她坐在艾倫?格林斯潘和朱鎔基的中間。
2001 年,舊金山芭蕾舞團的第一次歐洲巡演為譚元元贏得了國際聲譽。倫敦舞評家 Covent Garden 稱譚元元為「舊芭王冠上最大的那顆寶石」;《紐約時報》舞評家Anna Kisslgoff,稱她「結合了精緻與大膽的特質」。日本權威《舞蹈》雜志評選20 世紀101 位舞蹈明星,譚元元是唯一的華人;2004 年,譚元元被評為「亞洲英雄」,登上了《時代》封面。在接受采訪時,譚元元說她與眾不同之處在於「誇張」,「舞台很大,觀眾很遠,不放大肢體語言觀眾無法領會你的意思。」 她永遠忘不了在巴黎那次比賽,一個評委對她說,「成為真正的藝術家,你必須要為心靈舞蹈,你必須去感知空間、了解角色性格,觸碰自己的內在。」譚元元說自己並不一定能達到這個目標,她在努力地嘗試。
「別人看上去我跳得很輕松,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 譚元元舞姿輕盈、流暢,而每一個動作下面,都凝聚了一個完美主義者對自己無盡的苛責。「如果在舞台上錯了一步,我會懊惱一整天。台下有3000 雙眼睛看著你,這讓藝術家活得很累。一次你表現得不夠完美,那就存在一個軟肋。」譚元元腿上有3 次骨折的傷痕,這是她為完美付出的代價。除了3000 雙眼睛的壓力外,譚元元更多背負了中西方對一個天才少女的期許。芭蕾是西方的藝術,站在西方古典藝術頂峰的中國人少之又少。在美國,舞團的合同都是一年一簽,首席並非終身職位,稍不留神就會被人取代。對譚元元來說,成功秘訣是把握好每一次機會。「一次成功不代表次次成功,一旦讓人失望一次,很可能就再也不會用你,亞洲人扳回的機會可能更小一些。」譚元元說出一名年輕女人內心的惶惑和矛盾,「其實我自己並沒有這樣的顧慮,我的顧慮是怎麼讓自己不失望,怎麼讓自己滿意。」
打開了另一扇門
在美國十幾年的生活為譚元元打開了另一扇門。
本以為譚元元是個內向安靜的人,但隨著談話深入,沉靜的譚元元逐漸活躍起來,不時做出聳肩或雙手攤開的「美國」手勢,說到興起時還會開心地大笑,有時說話會突然「卡殼」,因為她想不起那個中文單詞該怎麼說。到了2007年譚元元朋友很多,朋友圈子裡中國人、美國人,藝術圈、非藝術圈的都有,甚至還有律師、法官朋友。譚元元說:「朋友不僅限於藝術圈,對自己是促進,也是件有趣的事情。」
「朋友們覺得我是一個很滑稽的人,因為我有時說話滑稽,喜歡開玩笑吧。」譚媽媽卻告訴記者譚元元小時候很內向,不愛講話,到了美國才逐漸變成現在這樣。譚元元對此的解釋是:「可能美國的生活環境比較輕松,生活的壓力不大。跳舞的壓力當然有,不前進就會後退。但是壓力這種東西沒有必要一天到晚都去想,否則對自己沒有好處 。」
譚元元習慣了美國的生活、工作環境以及藝術氛圍,舊金山的濕潤氣候和美景都讓她喜歡。除了生活上、性格上,譚元元對藝術的理解也在改變。幾年前,譚元元最喜歡的劇目是《天鵝湖》或者《吉賽爾》,但現在問她,她會這樣回答:「很多人都問我最喜歡的劇目是什麼,但一個藝術家不應該有最喜歡的,這樣太偏狹,應該喜歡各個種類的舞蹈。除了芭蕾,爵士、街舞,我都喜歡,雖然我不會跳。」
美國芭蕾舞團的演出季從每年12 月開始,持續到次年5月,這期間幾乎天天有演出。作為劇團所有18 個節目,其中包括兩個大劇的主演,譚元元每周6天登台,每天工作13 個小時。盡管如此,譚元元還在大學里進修文學藝術,今年是第三年。因為打算在三年時間里拿到本該四年修完的學位,譚元元大部分業余時間都花在了寫十幾頁紙的paper上。她說: 「門門都想拿A,如果不小心有了一個B,那下次就要拿A+。」
最近剛剛結業的是戲劇課,考試內容演一出戲劇,譚元元選擇了格溫尼斯?帕特羅主演的舞台劇《證據》,她自己就演帕特羅演的那個角色。雖然不知在舞台上演過多少次戲,但在舞台上講話卻是頭一次,這讓譚元元覺得既新鮮又過癮。
談起未來,譚元元表示並沒有想得很仔細,也沒有確切的計劃。唯一肯定的是,她會在事業達到頂峰的時候退下來,「因為這樣會比較有成就感。」現在,30歲的譚元元,單身,與父母居住,開一部賓士上下班。她既沒有被榮譽所累,也讓人看不出歲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跡。看上去忙碌、辛苦的生活,她過得像跳舞一樣,舉重若輕。
沒登過北京舞台
譚元元的舞迷遍布世界各地,但是因為檔期的問題,在北京的演出一直未能成行。譚元元說有不少國內的演出商邀請她來北京演出。她也十分希望能為國內的觀眾獻藝。但是她有個心願,希望不是跳著西方的劇目《天鵝湖》或《奧賽羅》來北京,她渴盼能有機會演出中國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劇,能夠用她在西方積累多年的表演經驗演繹最有傳統美感的故事情節。《鵲橋》的演出成就了最完美的契機,憧憬多年的譚元元終於可以一償夙願,滿懷期待的眾多舞迷也終於有機會見到渴慕已久的「芭蕾女皇」。
在2012國家大劇院舞蹈節上,譚元元將再次來到中國,和現代舞大師瑪莎·葛蘭姆的亞洲弟子、台灣舞者許芳宜,美國紐約城市芭蕾舞團首席演員阿什莉·鮑德共同表演一出《穿越-三個女人的舞蹈》。在這場演出中,她們融合了古典芭蕾、現代芭蕾以及現代舞各舞種不同的舞蹈語匯,在演出中進行了一次特別的跨界,通過她們各具特色的作品和舞姿,展現不同背景下舞蹈女演員的多樣魅力。 身高1.67米,體重 47公斤,笑起來嘴角會呈月牙狀,喜歡穿舊舊軟軟的芭蕾舞鞋,走路習慣像天鵝一樣挺直脊背和脖頸。來自全美三大芭蕾舞團之一——舊金山芭蕾舞團的上海姑娘譚元元平日就是這般模樣。日前,譚元元為了新書《我和芭蕾》的發布專程回到上海。這部前後醞釀了五年的書稿,就像一本回憶錄,記錄了36歲的她自11歲擲 「硬幣」決定命運,從舞25年來的經歷。
就像譚媽媽說的,譚元元在芭蕾之路上腳力勤勉,也一路順遂。11歲考入上海芭蕾舞學校,14歲在芬蘭初獲國際大獎,15歲在法國巴黎「第五屆國際芭蕾舞比賽」首拿金獎。在大多數18歲少女還懵懂不知世事時,在德國斯圖加特芭蕾舞蹈學院進修的譚元元,便已收到舊金山芭蕾舞團的簽約邀請。只用了三年時間,譚元元便從獨舞演員連跳兩級至首席演員。18年來,譚元元每年演出百餘場,擔綱主演過包括《天鵝湖》、《吉賽爾》、《奧賽羅》、《小美人魚》在內幾乎所有的經典芭蕾劇目。
譚元元之後,國內能如她這般在西方芭蕾舞界立足的舞者少之又少。常常有人向她討要秘訣,「可能是我對自己要求比較高,與自己的勤奮努力肯定也分不開。」譚元元笑著解釋,即便當天要開記者會,她也會在設施條件不符的酒店房間練習「把桿」動作,或多或少保持自己的舞蹈感覺。
「我帶著扎實的基本功進入國際芭蕾界,在刻畫人物時,東方人特有的細膩會使我的表演增色不少。」在接受采訪時,譚元元說芭蕾不僅僅是一門有關技巧的藝術,其動作和情感也需細膩切磋糅合,就像陰陽有抑、抑揚頓挫的結合一樣。說起自己如何與眾不同,譚元元笑稱大概在於舞台上的強勁張力,「我們和電影演員不同,要為現場3000個觀眾服務。舞台很大,觀眾很遠,不放大肢體語言觀眾無法領會你的意思。」
在跳舞中受傷,對芭蕾舞者來說是家常便飯的事。譚元元在書里也披露了不少平日向父母粗粗遮掩的受傷細節。比如2005年跳《吉賽爾》,她便因右胯骨脫臼想過將舞蹈事業終結,「找不到北,很沮喪,也心有不甘。」在2010年與德國漢堡芭蕾舞團藝術總監約翰·諾伊梅爾合作《小美人魚》時,譚元元亦曾因腳尖受傷打過三劑封閉針。好在,《小美人魚》讓譚元元學會了怎麼用靈魂跳舞,也為她帶來事業的轉折點,「它延長了我的藝術生命。」約翰·諾伊梅爾則高度稱贊譚元元, 「她把我的魂都跳出來了。」
芭蕾女伶跳舞的黃金年齡通常是28歲至35歲之間,譚元元將《小美人魚》視為自己跳舞狀態最好的時候,「現在也不錯。」「如果沒去舊金山,我可能現在不會站在舞台上;如果沒有那兩次受傷,我可能已從台上退下來了。」這兩次受傷的插曲反倒讓譚元元決定繼續跳下去, 「我那時就在想,如果自己能沖過傷痛線,能跳多久,我就要跳多久。」
不跳舞了會做什麼?「我還是會做跟芭蕾有關,與『美』有關的事。」她正色說道,但以後大概不會讓自己的小孩再跳芭蕾了,「除非孩子有非跳不可的天賦。舞者在表面光鮮背後付出的苦痛代價,很少人能看到。」 《鵲橋》主演均是首屈一指的世界頂級芭蕾舞蹈家。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的首席舞蹈家阿麗娜·索莫娃和雷奧尼多·撒拉法諾夫以及日本國家藝術院芭蕾舞團的首席舞蹈家依阿羅斯拉夫?撒連格、原島里會都是當今世界芭蕾舞界極負盛名的舞蹈家。俄羅斯馬林斯基芭蕾舞團有著200多年的歷史,該團世界芭蕾舞大師烏蘭諾娃曾經是我國老一代領導人非常喜歡的舞蹈家,多次來華為國家領導人演出,在世界享有極高的聲譽。
譚元元表示,「很高興這次能與世界最頂級的芭蕾演員們合作,他們的藝術水平都是讓人敬佩的,也是長期以來我特別希望能同台演出的理想搭檔。俄羅斯馬林斯基芭蕾舞團的前首席烏蘭諾娃是我的精神偶像,在我學習芭蕾的過程中也受到他們很多的影響和鼓勵。當年我參加法國國際芭蕾舞比賽時,很榮幸得到了烏蘭諾娃大師的贊賞和滿分的鼓勵,對於15歲的我是巨大的精神激勵,當時的場景現在我還記憶猶新。我和俄羅斯馬林斯基的首席雷奧尼多-撒拉法諾夫,在日本排練了一段時間的《鵲橋》,感覺棒極了!我們的配合很協調,舞步間也更加純熟,我對北京的演出有更高的期待了。
在主辦方的邀請下,譚元元暫時放下排練,提前來京主持「大師班」,與「譚迷」們見面,指導芭蕾學習者。這將是廣大芭蕾愛好者們目睹巨星風采,與譚元元零距離接觸的最好機會。
譚元元這次回國演出,既想把在美國定居12年積累的經驗帶回來,也希望把中國的芭蕾舞劇帶出去。大師班的開辦正是出於這一考慮。譚元元有長年在外國頂級芭蕾劇團擔任首席的豐富表演經驗,加上她獨有的女性敏感纖細和超凡脫俗的表現力,已經征服了無數舞迷的心。為了給「譚迷」們留下最完美深刻的印象,主辦方將租用解放軍歌劇院大劇場作為「大師班」的活動現場。選擇在解放軍歌劇院舉辦「大師班」,其高昂的花費和良好的現場效果將不亞於一場正式演出。譚元元現場將表演精彩的芭蕾選段,舞迷可以邀請元元一起共舞,甚至「點舞」,讓譚元元表演一些自己喜歡的經典片段。機會難得,名額有限,舞迷可以登陸本網站專題報名參加大師班。
譚元元說:「跳了這么多年《天鵝湖》和《吉賽爾》,能跳中國題材的作品最激動。」她表示,中國舞蹈家已經證明自己可以演繹最好的芭蕾,能在世界頂尖芭蕾舞團中挑大樑,但我們要做到的豈止是「和別人一樣」?其實人們真正對你刮目相看的,恰恰是你身上獨特的東方氣質和中國情韻。對於即將要登場的北京首演,譚元元更是激動之情溢於言表:「第一次能在北京演出,心裡非常興奮。我希望在我最巔峰的狀態下,為觀眾奉獻一場完美的表演。」隨著《鵲橋》赴日本、韓國、新加坡、法國、義大利、美國等國家的巡演,「要把這個美好的中國愛情故事帶到更多國家去,把它打造成我們自己的『天鵝湖』。」 第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芭蕾比賽的閉幕式上,譚元元作為特邀嘉賓演出了《吉賽爾》片斷。
演出的前半部分,譚元元以柔緩的舞姿、迷惘的眼神、輕盈的動作表現了鄉村天真少女心如止水的內心。譚元元在完成少女向情聖的跨越中,以強烈輕盈的大跳、急速穩健的旋轉、舉重若輕的表演,很快將觀眾引入虛幻的異想世界。每個高難度動作,都在詩情畫意般的激情中輕松完成。譚元元超乎尋常的感染力,讓觀眾體會到靈魂出竅。
譚元元說:「我帶著國內扎實的基本功進入國際芭蕾界,和各國頂尖藝術家的同台表演,使我提高很快。同時東方人特有的細膩表演,使我的創作與眾不同。」
譚元元是在小學體育課上爬竹竿時被上海芭蕾舞學校的老師看中的,但當工程師的父親希望獨生女成為醫生,因此拿到通知書後遲遲一年沒去報到。後來在母親堅持下,一家三口用投幣決定取捨。五分錢硬幣從空中落下時正面向上,寓意世界將多了一位芭蕾明星。 第一次奇跡出現在1992年,譚元元參加法國巴黎舉辦的第五屆國際舞蹈比賽。到賽場時,師生倆傻眼了,為便於觀看腳尖表演,歐洲的芭蕾舞台都設計成15度傾斜,這對一直在平地跳舞的中國演員,等於宣判出局。老師安慰元元:「就當練習吧。」比賽時,譚元元因膝蓋巨疼,哭著不願出場。情急中,老師一腳踢了過去,沒想到藉助這一腳的力量,譚元元的出場大跳特別成功。比賽結束,評委主席烏蘭諾娃打出滿分,評價說:「這是我20年來看到最年輕又最具古典表演風格的好演員,她前途無量。」沒想到一場毫無希望的比賽竟讓譚元元捧回金獎。
當譚元元第二年在日本名古屋舉辦的國際大賽中再次獲得金獎後,1994年就被聘為舊金山芭蕾舞團最年輕的獨舞學員,越過了學徒、群舞兩個階梯。
一次演出,女主角骨折,為了救場,團長問元元:「你行不行?」譚元元沒有半點猶豫就接了下來。今天回憶起當初的情景,譚元元依然一臉興奮:「那是出於本能,我必須抓住機會。」第二天上台竟然大獲成功,舊金山各大媒體對這位意外出現的新秀給予很高評價。從此,譚元元成為全美三大芭蕾舞團第一個華裔首席演員,也是最年輕的首席演員。
舊金山芭蕾舞團的首席華裔舞者譚元元,不僅被美國主流媒體芭蕾舞雜志Pointe選為封面人物,美國公共電視台(PBS)的「美國舞蹈名演系列」也在全美各地播放她主演的芭蕾舞劇《奧賽羅》。
美國《世界日報》報道,Pointe雜志封面不僅有她穿戴著金色鳳冠和舞衣的妙曼舞姿,而且稱她是「舊金山芭蕾舞團的黃金女郎」(SFR''sGoldenGirl)。這本雜志以「譚元元生命中的一天」為題,貼身報道了她3月20日整天的活動,從上午參加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開幕酒會,到晚上10時30分演完芭蕾舞劇《唐吉訶德》後在如雷的掌聲中向觀眾謝幕。雜志中有10多張照片,有她練舞的鏡頭,站在後台准備入場的身影,化妝的模樣,以及走在街上趕場的情景,讓人看到這個舞者一整天原汁原味的美麗。
舊金山芭蕾舞團名列美國三大芭蕾舞團,成員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舞者。譚元元1995年從上海來美加盟舊金山芭蕾舞團時,就已經擔任「獨舞演員」,更在短短3年間躍升為「首席舞者」。她是該團唯一在中國大陸出生的演員,也是美國三大芭蕾舞團唯一的華裔首席舞者。而在「美國舞蹈名演系列」中,PBS用90分鍾播映了《奧賽羅》,把譚元元精湛的舞技和脫俗的美,推進了美國大眾的視野,各地媒體的藝評家都認為這是一個難得一見的精典案例。
譚元元加入舊金山芭蕾舞團10年了。這10年裡,她每天忙著演出、排練,為芭蕾付出所有的精力、體力和能力。「在舊金山,每年1月到5月是演出季,我每年在那裡都要演100場以上,而一年一次的歐洲巡演也是雷打不動,一個月我至少要演20至30場。再加上我還要去日本等地演出,所以365天算下來,我幾乎都在舞台上。」不過,面對繁重的演出任務,譚元元舞蹈著並快樂著。「如果說苦,就是我經常要在一個星期內演5、6個不同的舞劇,扮演5、6個不同的角色,而且還要在短時間內轉換。這時我會覺得很苦。但一旦站在舞台上,這些辛苦就被拋到腦後了。」
除了跳舞,元元的業餘生活時間很少,以至於屬龍的她到還沒男朋友。「個人問題還是順其自然好。」不過,元元希望示另一半不是圈內人,這樣對方會更尊重自己一些,也會更尊重她愛的芭蕾藝術。盡管譚元元在芭蕾舞壇上風光無限,但總有一天她也會離開舞台,那時她又會怎樣選擇?「如果有那一天,我會從事一些和芭蕾相關的工作。」一年多前,譚元元已開始學習畫畫、設計和舞台編導。也許,有一天她會從事一些幕後工作或開辦一所芭蕾舞學校。譚元元說,雖然她演出任務很忙,但她還是抽空去美國聖瑪麗亞大學攻讀藝術系學士學位。而且,她打算用3年的時間讀完4年的課程,所以除了演出,一個星期她還要交出10頁紙的作業,很是辛苦。
提到退出。譚元元稍加思索後說:「我是個完美主義者,我絕不會跳到跳不動的那一天才離開。我要在最頂峰的時候離開,所謂激流勇退嘛。」
『陸』 動漫中有哪些怎麼作都不會死的反派
我覺得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好像每部影視作品裡都會有一定的反派。比如言情故事裡,總會有一個很壞的男二或者女二破壞主角之前的感情;宮斗劇里,會有一個前面看起來很好後面黑化特別可怕的人物等等。這些人物讓整個故事情節變得很緊湊,讓我們被他們吸引。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有些所謂的反派不管在怎麼作,再怎麼害人,他們都不會死。這就好像一個定律一樣,尤其是動漫里。在那些篇幅特別長,而且反派還特別壞的動漫里,就更不會死了。今天就來說一說動漫中的反派再怎麼作都不會死,因為反派也有光環,是用來襯托主角的,如果一開始反派都死光了,還有主角什麼事呢,是吧!
不管怎麼樣,一部作品有好人就要有壞人,這是難以避免的,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壞人就是拿來襯托好人的。所以對於作品中的所有人物,我們都要懷著一顆平等的心去對待,不能因為他的劇情不好,就說這個人物怎麼怎麼。一個人物既然不死,並且還一直存在著,就肯定有它的作用,我們看作品就好了。以上均為個人觀點。
『柒』 艾倫漢堡的微信公眾號
在微信搜就行
『捌』 甲殼蟲樂隊
樂隊簡介
Twist & Shout (TONY"甲殼蟲"樂隊)是以重唱甲殼蟲歌曲而馳名世界的樂隊。樂隊初始名為"甲殼蟲狂"。"甲殼蟲狂"是70年代末風靡美國百老匯的著名音樂劇,TONY KISHMAN因成功扮演劇中的Paul McCartney而廣為人知。在經久不衰的百老匯記錄以及一系列全美巡迴演出的巨大成功後,"甲殼蟲狂"開始在Beatles的故鄉和啟蒙地英國倫敦上演。在那裡托尼結識了Beatles的製作人,George Martin。
80年代末期,深受觀眾喜愛的"甲殼蟲狂"放下了長達8年的緯幕。輝煌的告別演出給歌迷們留下了生難忘的回憶卻也標志著另一篇章的開始--Tony與模仿John Lennon馳名的Jim Owen決定繼續傳播Beatles的精神和音樂。他們召集了新成員,Carmine Grippo和John Brosnan並命名新樂隊為" Twist & Shout"。六位美麗活力的舞者的加盟更為整體節目增加了色彩和動感。
今天,Twist & Shout仍以其精確,完美和獨特的風格將Beatles的世紀風采再現給世界各地的觀眾朋友。
演出過的地點
年來,Twist & Shout (Tony"甲殼蟲"樂隊)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新英格蘭進行全國巡迴的演出;在澳大利亞悉尼,墨爾本;在義大利的卡爾特恩;在日本東京,大阪;在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在菲律賓馬尼拉;在南非的太陽城;在德國柏林,漢堡,慕尼黑;都進行了成功的演出,好評四起:
媒體評論
《加州水星報》:"棒極了!所有的樂聲無可挑剔。"
《長島先鋒》:"Twist & Shout的表演給足了氣氛,觀眾不時地隨之搖擺,鼓掌,哼唱。"
德國的《漢堡時報》:"音樂和聲音都象極了。。。幾乎可說是真假難辯。"
澳大利亞的《太陽先驅報》:"棒極了的聲音,棒極了的音樂,棒極了的服裝,棒極了的一個夜晚!"
《日本每日新聞》:"四個完美的甲殼蟲。。。不僅聽起來象甲殼蟲,其表演更如甲殼蟲再現。而6名充滿活力的舞者更讓觀眾大飽眼福。"
《拉斯維加斯評論》:"正如甲殼蟲樂隊,Twist & Shout的四和聲很令人吃驚。即使是正統主義者也會很欣賞他們的表演。"
甲殼蟲樂隊:落入凡塵的音樂精靈
俄羅斯《總結》周刊刊登了德米特里·奧利尚斯基 亞歷山大·丘多傑耶夫的文章《四人結伴,放歌天下》,紀念令全球樂迷為之沉醉的甲殼蟲樂隊。
「甲殼蟲」——一支令全球樂迷為之瘋狂而又徒生感傷的樂隊……
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喬治·馬丁、林格·斯塔爾,4個來自利物浦、身著褪色牛仔褲、散著零亂頭發,包裹在灰露鼠般上中的年輕小伙——一群墜人凡塵的音樂精靈……
《黃色潛水艇》、《神秘之旅》、《昨天》——時而如泣如訴、時而激情四溢,一組震撼靈魂的音樂……
「我們頭上只有天」
這是列儂那首著名的《想像》中最令人難忘的一句歌詞。稱甲殼蟲樂隊是20世紀全球樂壇的一個奇跡,這毫不誇張。60年代的眾多歌星、偶像都已被歲月所吞噬,如雪泥鴻爪,無跡可尋,但唯有甲殼蟲從未被人們所遺忘。
收錄了當年甲殼蟲樂隊27曾經典歌曲的精選集《1》在34國的銷售排行榜上雄居榜首,單在美國就售出了750萬張。
自樂隊於1970年解散以後,樂壇不知推出了多少組合,試圖填補他們留下的真空。然而,甲殼蟲的地位無法撼動!傳媒的目光始終聚焦在他們身上:他們是否有意再度攜手?
喬治·哈里森——才高天妒
其實,甲殼蟲崇拜的最大受害者並不是1980年死於大衛·托普曼槍下的列依,而是這位敏感多思的吉他天才。
自70年代中期起,喬治·哈里森便在擁有120個房間的豪宅中過起了幽居生活。關於他的傳聞俯拾皆是,或是說他沒日沒夜地祈禱、經常穿著法西斯軍服操練,或是傳他終日伏案作曲,但從不將作品示人,或是說他已經失去理智,將所有訪客拒之門外……
在朋友的影響下,他迷上了神秘的印度教,性格也變得鬱郁寡歡。看來,玄妙的東方哲學似乎已經令他走火入魔。
他已經有10年沒有登台演出了,並且對重組甲殼蟲樂隊的主張深惡痛絕。他對自己失掉了信心,也讓世界感到失望。自1987年以來,他就放棄了個人專輯的創作。然而,一連串的悲劇還是降臨到他頭上。
1997年,喬治在英國接受了喉部腫瘤切除手術。1999年,精神失常的亞伯·拉姆持刀闖人他家中,向他連刺數刀。1980年列依遇害的慘劇似乎又重新上演了。所幸的是,此人並未攜帶槍支,急中生智的妻子用台燈擊傷兇手,才避免了天才的過早殞落。亞伯·拉姆被送人精神病院,但哈里森卻一直深陷於死亡的陰影之中,難於自拔。
後來,他又被診斷出患有肺部和腦部腫瘤,眾多時間都在求醫問葯中度過。倔強的哈里森對上述一切傳聞矢口否認。他已經58歲了,不知道我們還能不能看到他抱起心愛的吉他。一展歌喉……
麥卡特尼——寶刀未老
命運之神似乎格外眷顧他。被英國女王冊封為爵士的保羅·麥卡特尼是英國最富有的藝人: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事業和愛情正在向他微笑。
1998年,妻子琳達的辭世令他瀕臨崩潰,幾乎要放棄摯愛的音樂。然而,另一個天使出現在他的面前,這便是33歲的英國名模希瑟·爾斯。有著天使般容貌和魔鬼般身材的米爾斯同樣命運多舛,8年前的一場車禍令她失去了一條腿。此後,她不得不揮淚借別T型台。
兩人於1999年邂逅於一次慈善晚會上。兩年後,這對戀人便傳出了訂婚的喜訊。59歲的未婚夫送給對方一枚價值百萬英鎊的藍寶石指,並宣布婚禮將明年舉行。
麥卡特尼將於11月份推出自己的新專輯,同時進行全球巡演。他的愛好非常廣泛,從事音樂創作之餘,他也出詩集、畫畫,還熱心公益活動。
林格·斯塔爾——推陳出新
喬治的病情、保羅的婚禮都是非常轟動的新聞,但最令甲殼蟲迷興奮的還是林格·斯塔爾的工作計劃。他正在籌備兩張「披頭士」專輯。第一張將延續精選集《1》的風格,取名為《2》。區別在於前者收錄的是甲殼蟲最為經典的歌曲,而後者選擇的則是知名度稍遜,但卻充滿新意的唱段,體現的是甲殼蟲對音樂新的詮釋,估計里邊大部分歌曲的調子將較為晦澀神秘。
第二張新專輯還是老歌,只是對其進行了改編並由3員老將重新灌錄。迄今為止,甲殼蟲樂隊的唱片仍然是張張暢銷。
如今,在世界著名拍賣行中,甲殼蟲樂隊私人物品的交易顯得非常紅火。他們的鋼琴、眼鏡、西服、樂譜都成為稀罕之物。不久前,克里斯蒂拍賣行推出了列依生前寫給保羅·麥卡特尼的一封書信。該信的底價定為11.2萬美元。
曾經榮獲普利策新聞獎的攝影記者凱文科爾意外地找回了丟失37年之久的珍貴底片。它們忠實地記錄了1964年甲殼蟲樂隊波士頓演唱會的場面。甲殼蟲正是憑藉此次巡演而名揚美國。如今,這些老照片已經傳遍了世界,成為甲殼蟲樂迷的至愛。
『玖』 怎麼加盟艾倫漢堡
加盟品牌有許多注意的地方,1看味道2品牌3看有沒有後期服務,推薦幾個湯姆王子杜海濤,吳昕代言。排老大中國馳名品牌。國家都認可的我們當然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