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加盟資訊 » 洛陽豐盛齋加盟電話
擴展閱讀
中式飯店加盟店 2025-07-20 18:40:16
谷養元快餐加盟店 2025-07-20 18:36:49
嘿媽水果加盟費多少 2025-07-20 18:32:53

洛陽豐盛齋加盟電話

發布時間: 2021-07-24 17:55:37

⑴ 請問河南洛陽什麼最出名拜託各位了 3Q

「水席」向外之困 在洛陽,水席已經成為當地盛行的一個文化符號。水席和龍門石窟、洛陽牡丹並稱為「洛陽三絕」。 提及洛陽水席,不能不提到真不同。 現實的情況卻是,洛陽水席早出名了,真不同也早出名了。但是,洛陽水席這一完整、古老、大氣的名宴卻始終未能真正地走出洛陽城。 □經濟視點報記者 陳媛媛 洛陽「水席之風」 在洛陽,水席已經成為當地一種代表性宴席。它也和龍門石窟、洛陽牡丹被並稱為「洛陽三絕」。 所謂「水席」,有兩層含義。一是以湯水見長,二是在宴席間採用一道道上菜的方式,吃一道換一道,像流水一般。作為大菜宴席,洛陽水席在華夏的飲食文化中獨樹一幟,其代表和體現的深厚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使它成為中國飲食王國的一朵奇葩,每年都吸引著數以萬計的海內外遊人前來品嘗。 「滿漢全席也只不過有幾百年的歷史,而洛陽水席卻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一個民族的文化是有根的,飲食文化亦然。」在談起水席時,洛陽市真不同飯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真不同)副總經理李彥庭始終將它與洛陽一詞相連。在他看來,洛陽與水席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水席起源於洛陽,這與洛陽的地理氣候有很大關系。洛陽四面環山,地處盆地,雨少而乾燥。這里的人們習慣使用當地出產的澱粉、蓮菜、山葯、蘿卜、白菜等製作經濟實惠、湯水豐盛的宴席,久而久之逐步創造出了極富地方特色的洛陽水席。 而水席的吃法,更是滲透著洛陽的古都文化。洛陽水席始於唐朝,共有24道菜,冷熱、葷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喻示了武則天執政24年的無限風光。上菜順序也極為考究,先上8個冷盤作為下酒菜,象徵著武皇「服」、「禮」、「韜」、「欲」、「藝」、「文」、「禪」、「政」的八大善績;待客人酒過三巡再上熱菜,而在16道熱菜中,每道菜也都有一個傳奇的歷史典故。 在洛陽經營水席者甚多,大到裝飾豪華的酒家、賓館,小到街頭的地攤飯鋪,都不乏水席的蹤影。尤其是經營水席的小飯店,幾乎成了洛陽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頭把交椅「真不同」 不過,如同提到洛陽市的工業,言必稱洛軸、一拖一般,凡提及洛陽水席,真不同也成為其一個重要的文化標志性符號。 這家創始於1895年、目前已經有百餘年歷史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在洛陽水席中的地位不可小覷。民間「不進真不同,未到洛陽城」的說法,便是印證。 「想了解洛陽水席,就去真不同吧,水席是在那裡發展起來的。」洛陽市烹飪協會的人員對《經濟視點報》記者說。在洛陽,真不同儼然已經成為水席的代名詞。 「真不同做的洛陽水席是最正宗的,並且是最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從清末一直延續到現在,可以說,真不同把這道名宴發揮得淋漓盡致。」李彥庭說。 根據李彥庭介紹,從中州路搬遷到澗西,再搬回老城的中州路,真不同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尤其是在1997年前後,「當時由於體制變革和退休老職工增加等眾多因素,致使真不同的經營走上了下坡路,經營十分不景氣。」想起當時的情景,李彥庭歷歷在目。 「同年,為了挽救真不同,隨即將它由原飲食服務總公司旗下並入到現在的洛陽酒家有限責任公司。當時,洛陽酒家有限公司是一家經營非常紅火的公司。」李彥庭說。之後,真不同便開始了大規模的裝修。 據介紹,真不同四樓的御膳宮,可以說是洛陽十三朝古都的濃縮,夏、商、周、漢、魏、晉、北魏、隋、唐等朝代先後建都洛陽,古代歷史和燦爛文化盡顯其中。在這里,每個朝代的地圖、皇帝像、文物等都陳列有序,彷彿在向人們敘說著洛陽曾經的輝煌。 除了硬體外,真不同在軟體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隨著時代的進步,在菜品上,真不同不斷地推陳出新,從過去一根骨頭就能做一桌飯菜,到現在的各種家禽、海鮮、豆製品等,都做了很大的改進。 「這也和原料的不斷豐富有很大關系。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真不同的廚師在繼承傳統烹飪技藝的基礎上,對洛陽水席的品種和結構進行了創新,使之更豐富完美了。」李彥庭稱。 據了解,在今年6月份,日本民間藝人東麻美專程來真不同學藝。他在這里學了一周,主要就是學習洛陽水席,這也讓洛陽水席開始走出了國門。 向外之困 2002年,洛陽水席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國名宴」。 2003年,真不同飯店被授予「國際餐飲名店」稱號。其中,真不同的宮廷水席榮獲「國際美食質量金獎」。 不過,洛陽水席是早出名了,真不同也早出名了。但是,洛陽水席這一完整、古老、大氣的名宴卻始終未能真正地走出洛陽城。 「名氣大了,市場需求也跟著增加,真不同現在的門店天天顧客盈門,去晚了還找不到位置,真不同為什麼不開連鎖店呢?」河南省首屆文化遺產日期間,不少想去真不同嘗鮮卻未能如願的遊客抱怨道。 「洛陽的水席和鄭州的燴面、開封的小籠包子一樣都是河南的名吃,但是現在開封小籠包已經走出河南,在全國開分店,鄭州的合記、蕭記燴面也在鄭州遍地開花,而真不同目前卻沒有任何分店。」 在外人眼裡,洛陽水席似乎有點故步自封,李彥庭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認為,這可能與洛陽人的濃厚的戀家情結有一定的關系。 不過,真不同中有人透露,技術輸出倒是有一些。真不同曾經派廚師到省內的南陽、信陽、鄭州,省外的沈陽、河北等地,與當地的酒家、飯店相結合做洛陽水席,但是都沒有長久堅持下去。目前,只有北京的厚德福做得比較好,仍保留著幾道水席的特色菜。但是,真不同的品牌優勢尚未能藉此進一步加強。 李彥庭認為,目前真不同的技術和管理都跟不上其發展的需要,如果盲目開分店,只能是自毀前程。另外,由於洛陽水席多用胡椒、辣椒做調料,其大酸大辣的味道使許多南方人無法接受,因此也受到一定的地域限制。 文化個案3: 節慶文化的財富引擎 「洛陽牡丹甲天下」這句話,本是用來形容洛陽牡丹的花色,如今,這個「甲」字,更多地體現在了每年一度的洛陽牡丹花會上。躋身全國「四大節會」之一的洛陽牡丹花會,已經成為洛陽的一張名片。 然而,近些年,花會的根源產品——牡丹花的地位,正遭受著各方挑戰。由此,洛陽又打出了節慶文化的第二張牌——河洛文化旅遊節。

求採納

⑵ 洛陽水席哪家好吃具體位置在哪

老城真不同(110多年歷史)的最正宗,但是比較貴
真正的水席要108道菜
後來減成了24道
現在又精簡到了16道,要就是8湯8水。
其實想挑著吃還想實惠的話
在真不同後面老集街上小飯店單點吃就行
比較推薦連湯肉片湯、燕菜湯、水氽丸子湯、酥肉湯
還有一道名字比較難打出來
現在主要的基本套16道菜水席菜單:
牡丹燕菜 洛陽熬貨 洛陽肉片 條子扣肉
西辣魚片 奶湯燉吊子 燴四件 洛陽酥肉
料子鳳翅 酸湯焦炸丸 水氽丸子 洛陽海參
油炒八寶飯 蜜汁人參果 米酒滿江紅 圓滿如意湯

下面的是我找的一些關於水席的一些歷史資料
"水席"起源於洛陽,這與洛陽的地理氣候有很大關系。 洛陽 四面環山,地處盆地,雨量較少,氣候乾燥寒冷,民間飲食多用 湯類,喜歡酸辣以抵禦乾燥寒冷。這里的人們習慣使用當地出產 的淀

粉、蓮菜、山葯、蘿卜、白菜等製作經濟實惠、湯水豐盛的 宴席,就連王公貴戚也習慣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逐步創造出了極富地方特色的洛陽水席,並逐漸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風味。

洛陽水席的特點:一是有葷有素,素菜葷做,選料廣泛,天上的飛禽、地下的走獸,海中的游魚,地里的菜蔬均可入席。可以根據設席者的經濟狀況,可簡可繁,豐儉由人。 二是有湯有水,味道多樣,酸、辣、甜、咸俱全,舒適可口。三是上菜順序有嚴格的規定, 搭配合理。

如果去"九朝古都"洛陽,人們大都會向你介紹"洛陽三絕":洛陽水席、洛陽牡丹、龍門石窟。而現在,不用出京城,在南禮士路的"厚德福"酒樓, 您就可以品嘗到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洛陽水席。

所謂"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二是熱菜吃完一道,撤後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全席共設24道菜,包括8個冷盤、4個大件、8個中件、 4個壓桌菜,冷熱、葷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順序極為考究,先上8個冷盤作為下酒菜,每碟是葷素三拼,一共16樣;待客人酒過三巡再上熱菜:首先上4大件熱菜,每上一道跟上兩道中件(也叫陪襯菜或調味菜),美其名曰"帶子上朝";最後上4道壓桌菜,其中有一道雞蛋湯,又稱送客湯,以示全席已經上滿。熱菜上桌必以湯水佐味,雞鴨魚肉、鮮貨、菌類、 時蔬無不入饌,絲、片、條、塊、丁,煎炒烹炸燒,變化無窮。

時下,講營養、求滋補為飲食時尚,洛陽水席甜咸適口,葷素搭配,其菜品清汁少油,而且經濟實惠,一桌席24道菜,定價分為400元、600元。 京城豫菜名店"厚德福"在店慶百年之際請來洛陽經營水席最著名的"真不同"飯店明廚掌勺,首家推出洛陽水席,8折優惠,還推出枸杞烘皮肘、鐵鍋蛋、司馬懷府雞等系列典故菜餚。 正宗原味的洛陽水席能否贏得京城食客的芳心?你一嘗便知。

⑶ 洛陽水席24道菜的菜名是什麼呀

本人30年老洛陽人,小時候全家十幾口聚餐吃水席印象深刻,現列出我小時候的水席菜單,水平有限,僅供參考,歡迎各位指正。

10道冷盤:1.五香牛肉 2.涼鹵雞段 3.炸帶魚段 4.紅油肚絲 5.紅油耳絲
6.涼拌蓮菜 7.涼拌木耳 8.涼拌黃瓜 9.紅油大拉皮 10涼拌苦菊
20道熱菜:1.牡丹燕菜 2.連湯肉片 3.熬貨 (洛陽水席最重要的三道菜)
4.糖醋鯉魚 5.料子全雞 6梅菜扣肉 7.糖醋裡脊
8.腰果蝦仁 9.爆炒魷魚 10.松子玉米 11.炸春卷 (這四道菜可能不是水席)
(8.9.是爺爺愛吃單點的,10.11.是飯店送的. 年幼的我基本上吃到這就飽了)
12.小酥肉 13.假海參 14.焦炸丸 15.水漂丸
16.蜜汁八寶飯 17.蜜汁紅薯 18山楂湯 19江米甜酒銀耳湯 20滾蛋湯。

洛陽水席是因為洛陽獨特的地理文化形成的,主要有4個特點:
1.實惠。洛陽部分地區經濟水平較低,水席與精品菜系相比價格實惠,如果家裡辦事要大宴賓客,價格實惠的水席會更受主人的歡迎。
2.豐盛。洛陽九朝古都,百姓自尊心都較強,好面子。水席與其他菜系相比菜品較多,不停的上菜,顯示主人熱情好客,氛圍也更熱鬧。
3.快。 洛陽農村地區盛行百人宴千人宴,水席製作速度快,能保障多人同時就餐。
4.爽口。洛陽氣候乾燥寒冷,因為乾燥洛陽人愛喝湯品,因為寒冷湯品中多加入胡椒暖胃,糖分的堆積對於禦寒也很有用,洛陽部分人口由山西遷入愛吃醋,由此形成了水席酸辣甜的獨特口味。

洛陽水席發展緩慢很難走出洛陽的原因:
1.味道獨特,很多外地人吃不習慣,甚至連洛陽本地很多年輕人都吃不習慣。
2.性價比低,味道不如精品菜好吃,價格不比精品菜低多少。
3.不湊夠8個人,不點滿整個水席,很難體會水席豐盛、熱鬧、邊吃邊談的融洽氛圍。
4.不符合安靜、整潔、分餐的現代餐飲禮儀。

⑷ 洛陽小吃夜市

老城的小吃比較有洛陽本地特色,水席自然是首選的,要排場就選真不同,要特色還要想實惠就是西大街上的獅子樓或耀耀水席。東花壇路口有家楊記食府蓮湯肉片很地道。

另外就是洛陽的湯了,驢肉湯(玻璃廠南路上司馬家),丸子湯(居業小吃一條街上),豆腐湯(機床廠對面的白記),有機會了也可以帶去孟津嘗嘗鐵謝羊肉湯和機車工廠的馬岐山牛肉湯,讓客人自己體會一下與西北風味的牛、羊湯有什麼不同。

漿面條,糊塗面,紅薯面條,新安縣燙面餃老城到處都是,有些口味會特殊一些,隨選品嘗。大眾化口味的,位於青年宮廣場的白記刀鍘面、伴牲園醬肉卷餅,民主街口的榆樹園燒雞,夾馬營燒雞兔肉,居業小吃的潘和尚燒雞。

最後就剩下燴面了吧,說實話還是鄭州的燴面好吃些,在洛陽比較接近鄭州口味的燴面館推薦幾家,以個人口感順序優劣排序東花壇往機車工廠去有個中石化加油站,東隔壁有個**齋;定鼎路上老洛浦酒樓下面,牌子上好像有「天下第一面」的字樣;游記面館。//////////////////////////////////////漿面條

漿面條,既經濟、又可口,是洛陽人普遍喜食的一種風味小吃。它是將豆漿置於適當的溫度下,發酵變酸,然後放入鍋內加熱到80度左右,液面便有一種蘑菇狀的漿沐。這時加入少許的香油,反復攪拌,待滾沸,將面條下入,最好是雜面條。拌麵糊使之呈湖狀。然後,將調制好的鹽、蔥花、青豆、芹菜、韭菜、辣椒加入。
洛陽漿面條,製作簡單,成本低、味道美、易於消化,因而自古以來流傳不衰,成為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閻家羊肉湯

閻家羊肉湯,已傳四代人,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第二代人閻順生,對羊肉湯進行了創新,使調料配置適當,湯味更加鮮美,從此,閻家羊肉湯聞名豫西城鄉。
閻家羊肉湯的特點是:用鮮羊肉,當天用肉,當天宰羊;香料齊全、量大。用胡椒粉而不用辣椒,鹹淡適口,湯味鮮美。

張家餛飩

張家餛飩,又稱「馬蹄街餛飩」。創始人為張須,至今已有150年的歷史。1920年,張家餛飩第二代傳人張坤對配料和品種加以創新和改進,以白面雞肉、雞血、薄雞蛋餅、嚇仁、水粉絲、榨菜等為主料;而以大油、胡椒、醬油、雞湯、豬肉湯、陳醋等為輔料,冬天配韭黃、大蔥,春天配嫩韭、香椿。從而使張家餛飩具有製作精細、味道鮮美、噴香適口〓酸辣具全的特點,漸漸名聲大振。

尚記牛肉湯

尚記牛肉湯,是吳家街人尚老概括經營,迄今40多年。牛肉湯有甜咸兩種,其特點:肉肥湯鮮,煮湯輔料全,用油炸過的辣椒和大蒜,滲一起搗碎,味道尤鮮。洛陽人早晨愛吃牛肉泡饃。拿饃去泡,或將湯買回泡,吃驚牛肉泡饃的人甚多,今日,不管早中晚均有吃牛肉泡饃的。

潘金和燒雞

潘金和燒雞在洛陽久享盛名。創始人潘根生,1941年其子潘金和開始營業,以其風味獨特,經營靈活,故生意興隆,遠近馳名。如今經營潘金和燒雞的是金和之子栓柱。
配料:丁香、草果、卜撥、豆蔻、大回、小回、花椒等。
特點:製作精細,味道純正、皮色黃中透紅。肉質外焦里嫩,食後滿口余香,遠銷省內外。有詩為證:「佳餚名聲噪,顧客千里至。」

不翻湯

洛陽不翻湯,已有120多年的歷史。創始人劉振生。現已傳三代人,名劉呼欄,年70多歲。配料「綠豆粉、胡椒、味精、醬油、醋、木耳、粉絲、海帶、蝦皮、紫菜、韭菜、錦珍、食鹽。特點:味道純正、酸辣利口、油而不膩,別具特色。

張記燒雞

榆樹園張記燒雞,為洛陽經營燒雞的後起之秀。創始人張新忠。其子張鐵林於1962年承其父志,經營燒雞。張記燒雞現為洛陽名牌燒雞。1982年《河南日報》、《市場報》、《洛陽日報》均有報導。
主料:丁香、大茴、小茴、草果、芘(艹加不)、桂子、涼姜、當參、掛皮、肉蔻、陳皮、沙仁、花椒、草蔻。 輔料:鹽、糖、食品油。
特點:爛、嫩、香。不腥、不硬、不膩、一抖,肉就會掉下來,離骨異常。

新安燙面餃

新安燙面餃,已有70多年的歷史,在千里隴海線上聞名。
新安燙面餃,用精白粉作皮,豬前胛後臀肉作主餡,配適量大蔥、韭黃、白菜心、生薑、佐以白糖、料酒、小磨油、食鹽、味精等。把面燙好,擀成薄皮,包成如新月型的面餃,上籠清蒸,十分鍾即可。特點:皮薄如紙,色澤如玉,五味具全,鮮香不膩。

胡辣湯

胡辣湯是洛陽別具風味的小吃,已有百年歷史。精烹細作,味道鮮美、經濟實惠、方便群眾、聞名城鄉。始於老城,現遍及大街小巷。
主料「精粉面、粉條、肥豬肉。
配料、花生仁、芋頭、山葯、金針、木耳、蔥花、蒜片、麵筋泡。
調料:洛陽名菜
"水席"起源於洛陽,這與洛陽的地理氣候有很大關系。 洛陽 四面環山,地處盆地,雨量較少,氣候乾燥寒冷,民間飲食多用湯類,喜歡酸辣以抵禦乾燥寒冷。這里的人們習慣使用當地出產的澱粉、蓮菜、山葯、蘿卜、白菜等製作經濟實惠、湯水豐盛的宴席,就連王公貴戚也習慣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逐步創造出了極富地方特色的洛陽水席,並逐漸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風味。
所謂"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二是熱菜吃完一道,撤後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全席共設24道菜,包括8個冷盤、4個大件、8個中件、 4個壓桌菜,冷熱、葷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順序極為考究,先上8個冷盤作為下酒菜,每碟是葷素三拼,一共16樣;待客人酒過三巡再上熱菜:首先上4大件熱菜,每上一道跟上兩道中件(也叫陪襯菜或調味菜),美其名曰"帶子上朝";最後上4道壓桌菜,其中有一道雞蛋湯,又稱送客湯,以示全席已經上滿。熱菜上桌必以湯水佐味,雞鴨魚肉、鮮貨、菌類、 時蔬無不入饌,絲、片、條、塊、丁,煎炒烹炸燒,變化無窮。
洛陽水席在洛陽極為普遍,大街小巷的餐館隨處可見,但以老城區南大街附近幾家專營水席的「水席園」為佳。當地人並非以大店「真不同」首選。糖色、花椒、茴香、乾薑、桂籽、胡椒、精鹽、醬油。
洛陽美食
一、湯類:
肉湯
1、人民西路迎賓館南側胡同東關牛肉湯,味道醇厚,隔壁豆腐湯門口賣的油餅也非常好吃。
2、華林路與九都路口東大石橋的驢肉湯(原先在大石橋)。
3、爽明街老洛一高南側的陳記驢肉湯,2、3、5元/碗。
4、啟明東路馬傑山牛肉湯,近些年退步了。
5、青年宮廣場對面胡同里的馬小道甜牛肉湯。
6、九都路洛八辦隔壁的南關雜肝湯。
7、金業傢具城旁邊的小胡同里喝雜肝湯的。
11、唐宮路毛家全驢湯。
12、玻璃廠路的一飄香驢肉湯。
13、道南路鐵路口岸大酒店劉記虢國羊肉湯,靈寶風味。
14、金谷園的老丹牛肉湯也不賴。
15、洛埔路小碗牛肉湯。
16、道北李記甜牛肉湯,麵粉廠向東不到春都。
17、九都西路(實際是長江西路)第二中醫院東側的陝西李記牛肉湯,肉爛湯濃,味道不錯。
19、洛陽三中,東邊的牛肉湯不錯。
20、第二中醫院東邊還有一家何師傅羊雜湯。
21、陵園路上有個買牛肉湯的,味道也不賴,烈士陵園對面。
24、新街與民族路交叉口西南角鐵菊花(人稱洛陽第一勺,老早的洛陽報上介紹過她)牛肉湯(絕對一流)。
25、九龍鼎南邊,金業路上的匡家小碗滋補驢肉湯!
26、道北陵園路與春都路交叉口北30M(陵園路上)的羊肉湯不錯。
27、北關機床廠對面白記豆腐湯和韓城羊肉湯。
28、康樂巷老馬家甜牛肉湯。
29、大石橋湯城的馬順齋甜牛肉湯。
30、珠江路上的小郎牛肉湯也不錯!
31、機車工廠洛源牛肉湯,比馬傑山家的生意還火爆。
33、老城的黃梅路有一家牛肉湯。正宗甜牛肉湯,清真的。在一運公司家屬院邊上。
34、建設路(銅加工廠往西氣站旁)小碗牛肉湯,好喝!
35、凱旋西路過澗東路路口後向西100米路南有個胡同口,進去有家金家甜牛肉湯,味道不錯!
36、新街北段鐵繼花家羊肉湯。
37、啟明西路白果家羊肉湯。
38、啟明東路穆斯林新村對面的羊肉湯。
39、孫記羊雙腸湯:凱旋東路(市土地局對面)。

素湯類:
1、洛埔路九都路路口東北梁記豆腐湯不錯,油餅也不錯。
2、民主街和東大街路口的劉建國丸子湯。
3、民主街與中州東路路口西北角有一「不翻湯」,晚上出攤,很多很多年了!
4、澗西區四中對面長春路菜市場銅加工廠幼兒園對面的李記豆腐湯(原小李村李記豆腐湯)。
5、爽明街老洛一高斜對面,食品廠北邊的金記豆腐湯不錯。
6、唐宮路家電市場門口有家豆腐湯也不錯。
7、啟明東路小健豆腐湯。
8、真不同的豆腐丸子湯。
9、唐宮毛線市場斜對面〔偏東一點〕的「張家豆腐湯」,味道不錯。
10、老城西大街,離麗京門不遠了,有家「不翻湯」不賴,I去吃過幾次,還遇見外國人在吃呢,比較有民族特色。
11、啟明西路黃委會對面的豆腐湯。

二、三皮一線類
米皮
1、長安路與景華路路口西北角,玉英米皮,味道好。
2、廣百大樓對面飲食街里的莫記米皮味道不錯,辣椒油也單賣。
3、凱旋路與解放路交叉口路東(還在凱旋路上)滿口香米皮。
4、玻璃廠路與凱旋路交叉口,碗底香米皮涼皮都還可以。
5、市公安局大樓附近的老薛家米皮也是遠近聞名的。
6、黃河路的陳記米皮、無名包子店(是水煎包喲)、張記肉夾饃。
7、麗春西路202漢中米皮,不放辣椒也味道好極了!
8、道北曹記米線。

涼皮(釀皮)
1、涼皮第一人民醫院東邊清真寺下邊有一家味道好極了。
2、夾馬營路北端的胖妞涼皮

擀麵皮
1、長春路菜市場旁邊的擀麵皮味道不錯。
2、老城十字街口的董記擀麵皮。
3、解放路和唐宮路交叉口北邊一百米左右,解放路路東,店名好象就叫擀麵皮。
4、武漢路中部的一家擀麵皮大王不錯
5、玻南路西城量販對面的擀麵皮。
6、牡丹廣場天津路交叉口的原廣州市場擀麵皮大王。
7、二胖的擀麵皮,就在老城南大街,八角樓西二十米,他家的擀麵皮和米線都不錯

米線(含米粉、牛筋面、麻辣面等)
1、道北麵粉廠往東走,鄰近春都廠的曹記米線,牛骨湯、大塊牛肉,味道不錯。
2、凱旋路解放路路口向東100米路北側的魏記單鍋雞湯米線,米線和煮雞蛋都不錯。
3、長春路菜市場銅中大門東側的楊記蓋澆米線。
4、西工影院街的王素娥麻辣面也很好吃。
5、湖南路與湖北路交叉口的東邊小李村裡面的吳記紅燒雞塊米線干凈衛生味道還很好。
6、聯盟路澗西小商品市場對面很小門面的「桂林米粉」味道不錯。
7、湹河區熙春東路東段(回中往東)有家馮記米線,很美味。
8、行署路上的田氏米粉,炸醬米粉最好吃,在金城賓館邊上。
9、澗西區江西路上小商品市場側門旁邊的"趙記米粉"。

三、麵食類
燴面(削麵泡饃等)
1、歐陸傢具城後面「林家飯店」的燴面。
2、纏河東來順西邊小巷裡的孫記單鍋燴面。
3、丹城路好像也有一家林家飯店,也賣燴面,肉是炒出來的,很好吃。
4、偃師華夏廣場南邊「曲記刀削麵」湯味香濃,回味悠長。
5、燴面還有一家紗廠南路健康路口的國安燴面。
6、還有紗廠西路的醬牛肉刀削麵,無需我多講,大家的口碑很不錯的。
7、七一路距凱旋路30米路東的陝西油潑面,有很久歷史了,味道不錯。
8、機車廠飲食城第二排東邊第一家的清真燴饃,燴菜也是很誘人的。
9、青年宮下坡那裡有家「清真」滋補繪面也不錯!
10、一拖集團東方賓館斜對面新開了一家錦陽川,茄汁刀削麵很好吃。
11、長安路上的長霞砂鍋面好吃,另外那裡的砂鍋也很有特色,10塊錢一鍋,能就著米飯當盤菜吃!
12、王城路凱旋路路口東路北的吳記四川面館,味道不錯。
13、七一路的雞湯刀削麵也很有特色。
14、老成居業小吃園裡面的吳記刀削麵裡面的面和泡饃都不錯。
15、白馬集團醫院東隔壁的穆斯林削麵館!
16、青年宮下坡的妞妞繪面。

手工面(手擀麵、糊塗面等)
1、青年宮廣場的白記刀鍘面都是老字型大小了,有特色。
2、九都路13中學(外國語學校)東150米的楊記手擀麵,有點小歷史了。
3、開發區創業路國稅局對面的新地面館的手擀麵,味道還行。
4、丹城路妞妞面館的糊塗面不錯。
5、啟明西路與夾馬營路西那裡的平安糊塗面漿面條,兔子頭也是一絕。
6、位於九都路與玻璃廠交叉路口「百歲雞」飯店向西30米「清真馬記漿面條糊渡面」。
7、(小建糊塗面)總店廛河東來順後清真寺旁 分店唐宮路消防隊旁
8、百貨樓西工飯店裡的漿面條。一塊錢一碗,味道介乎漿面條和糊塗面之間,恰到好處。那裡的涮牛肚值得推薦,一塊錢五串,刷上多多的辣椒油,味道超好,是魚每去必吃的小吃。往裡走右拐,有家賣手工桂花小湯圓的,味道不錯。一塊五一碗,湯香甜解渴,另加另算錢。
9、道北家電市場對面的史記手工面很火暴,還有道北麵粉廠斜對面有家陝西肉加饃很有特色好吃。

擔擔面(含排骨、牛肉麵等等)
1、小街天府餐館的川味麵食小吃和川菜都不錯。
2、上海市場步行街北口(景滬商場西門對面)原長安路「賀記」麻辣面(涼面)。
3、長春路菜市場里九龍包子店拐彎的「成都小吃」,他家的擔擔面和粉蒸排骨粉蒸牛肉吃著不錯。尤其牛肉,經常賣完。
4、解放路和凱旋路交叉口往北走一點有個鄭記四川小吃,那邊的擔擔面也不錯,別的還有牛肉麵、排骨麵還有鹵肉。
5、中州路玻璃廠路口「三中」斜對面的「四川擔擔面」是四川人開的,味道很正宗。另外裡面的牛肉麵和一些炒菜也味道不錯,也挺實惠的。

包子(餃子、餛飩、燙面角、鍋貼等)
1、天津路老田餛飩。
2、景華路東頭與延安路附近的開封第一籠的罐湯包。
3、青年宮下坡那的李記餛飩、燙面角都很不錯的。
4、長春路市場南門東的九龍王包子。
5、西工八一路與唐宮路交叉口的煲仔和雲吞,味道不錯,生意很好啊!
6、民主街口的胖嫂雲吞和灌湯包。
7、新安縣轉角樓附近的老王燙面角不錯。正宗的新安縣燙面角。
8、廛河橋頭,一院對面的清真包子。

肉夾饃
1、聯盟路太原路口向西路北側的肥肥臘汁肉夾饃,普通的2.5元/個,生氽丸子味道能趕上西安本地,在凱旋路西也有分店,大清花東邊。
2、廣百大樓後面西南側的偃師府店肉合,好吃,有特色。
3、上海市場南麥當勞對面誠記山西白吉饃夾肉堪稱一絕。
4、廣百大樓後的袁記兄弟「好吃大王」肉夾饃不錯,那裡的小碗湯也是很棒的。
5、長安路五號街的鄧記肉夾饃。

四、燒烤涮類(烤肉、烤魚、涮牛肚等)
1、馬坡村的村委會、二蛋等燒烤,回民村,真材實料的羊肉,味道也好。
2、塔西村搞的燒烤涮廣場,很多家,其中「青年宮王胖子總店」還不錯。
3、南昌路與九都路路口東南角花園酒店南側的牛肚王涮牛肚。
4、洛南趙村的悠然苑烤全羊,最早一家烤全羊,味道還不錯。
5、牡丹廣場北邊的大喜大韓式烤肉,洛陽比較工薪的韓式烤肉店。
6、南苑路的漢江韓式烤肉,檔次較高。
7、七一路的漢城之約韓式烤肉,環境好,味道也不錯。
8、邙山森林公園旁邊快活林燒烤和烤全羊。
9、邙山森林公園的瑞林山莊烤全羊不錯,還有眼睛燒烤在快活林上面。
10、江西路牛肚王涮鍋。
11、澗西的寧記牛肚涮鍋很不錯,總店在景華路與康滇路交叉口往西200米,珠江南路走到頭也有分店。
12、建設路中橋綠城大門的東邊鄧記烤羊排。
13、珠江南路口和黃河路口交叉處,1元5串肉、板筋、小腰子(不去腰腥,大塊),可以去解摻,吃到撐死也化不了多少錢。澗西丹尼斯麗新西路口處,1元兩串肉(羊肉)、板筋、小腰子(去腰腥,小塊),建議吃他家的生烤板筋和一元一串的羊鞭。小李村菜市場,湖北路走到頭,和珠江南路口和黃河路口交叉處的類似。

八、其它類美食
1、玻璃廠路洛玻賓館對面的王記牛肚的炒海河鮮。
2、天津路中原電影院小弟河鮮。
3、啟明南路的馬記大盤雞不錯。
4、西工長樂街的郭記豆付腦不錯,1.3元。
6、老城居業家園小吃街的張波鹵肉吃著肥而不膩。
7、機車廠飲食城的大盤雞。
9、天津路(原中原電影院)的范記臭豆腐!
10、麗新路周口葉氏豬蹄。
12、九都路與下園交叉口的大盤雞。
13、青年宮下坡妞妞大盤雞。
14、老城居業家園有家老王橫水鹵肉不錯。
15、中州路定鼎路口西印刷廠招待所門口有一家「××路飯店」的雞頭做的味道好極了。
16、天津路南段725所南邊的老三卷餅那是相當了得!從來就沒有見過那麼多人排隊吃卷餅的!
17、八號牡丹路口中州西路上的「大砂鍋」不錯!那裡的砂鍋品種齊全,味道也是一流的!////////////////////////////////////////////有通宵的

⑸ 大臣們都建議定都洛陽,為什麼被劉邦無情拒絕了

因為劉邦稱帝後宴請眾臣,這時出現的一個真心為國家著想的人從而改變了想法,他叫婁敬,那天劉邦想著讓在座的大臣,共同理智的商議出把首都選定在哪對今後的發展最好,可是再座的各位大臣幾乎都是老鄉,因為想見到家人,思鄉情切不加思考一致意願推舉說定都洛陽最好,後來就在劉邦准備聽從手下的文武大臣們定都洛陽的關鍵時刻,一位名叫婁敬的能人即時出現用理智的判斷讓錯誤決定得到扭轉,從而讓劉邦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他告訴劉邦,洛陽地域狹小,土地不多資源稀少,交通沒有很便利,所以經濟不是特別發達,而長安就不一樣了,它東靠著山,土地多,資源豐富,南面又是黃河,是個四面都可以保護的理想之地,在那裡建都肯定比洛陽建都要好。劉邦覺得他的言語顯示與眾不同,有理有據,自己認為長安是易守難攻的風水寶地。所以當即拒絕不去洛陽,決定把首都定在長安。

⑹ 洛陽最好的酒店是

五星級酒店有:
1、東山賓館:與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毗鄰。網友評價說「位置非常好,環境很好,價格也不貴,服務態度不錯,餐廳非常不錯」。
洛陽華陽廣場國際大飯店:硬體條件高,環境好,舒適度高,檔次在洛陽名列前茅。王力宏、縱貫線在洛陽開演唱會是均在這里下榻。
洛陽鉬都利豪國際飯店:位於洛南新區,緊鄰風景怡人的南湖音樂噴泉。網友評價說「設施豪華。
雅香金陵大飯店: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濃情細意,雅香金陵。 位於洛陽新區,王城大道與太康路交匯處。

⑺ 洛陽水宴名單

"水席"是洛陽的特色菜宴~~所以無論如何推薦一下~~也許這一特色菜宴並不為外地遊客所接受,但畢竟是這座古城千年文化的結晶~~呵呵~~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水席"起源於洛陽,這與洛陽的地理氣候有很大關系。 洛陽 四面環山,地處盆地,雨量較少,氣候乾燥寒冷,民間飲食多用 湯類,喜歡酸辣以抵禦乾燥寒冷。這里的人們習慣使用當地出產 的淀

粉、蓮菜、山葯、蘿卜、白菜等製作經濟實惠、湯水豐盛的 宴席,就連王公貴戚也習慣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逐步創造出了極富地方特色的洛陽水席,並逐漸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風味。

洛陽水席的特點:一是有葷有素,素菜葷做,選料廣泛,天上的飛禽、地下的走獸,海中的游魚,地里的菜蔬均可入席。可以根據設席者的經濟狀況,可簡可繁,豐儉由人。 二是有湯有水,味道多樣,酸、辣、甜、咸俱全,舒適可口。三是上菜順序有嚴格的規定, 搭配合理。

如果去"九朝古都"洛陽,人們大都會向你介紹"洛陽三絕":洛陽水席、洛陽牡丹、龍門石窟。而現在,不用出京城,在南禮士路的"厚德福"酒樓, 您就可以品嘗到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洛陽水席。

所謂"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二是熱菜吃完一道,撤後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全席共設24道菜,包括8個冷盤、4個大件、8個中件、 4個壓桌菜,冷熱、葷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順序極為考究,先上8個冷盤作為下酒菜,每碟是葷素三拼,一共16樣;待客人酒過三巡再上熱菜:首先上4大件熱菜,每上一道跟上兩道中件(也叫陪襯菜或調味菜),美其名曰"帶子上朝";最後上4道壓桌菜,其中有一道雞蛋湯,又稱送客湯,以示全席已經上滿。熱菜上桌必以湯水佐味,雞鴨魚肉、鮮貨、菌類、 時蔬無不入饌,絲、片、條、塊、丁,煎炒烹炸燒,變化無窮。

時下,講營養、求滋補為飲食時尚,洛陽水席甜咸適口,葷素搭配,其菜品清汁少油,而且經濟實惠,一桌席24道菜,定價分為400元、600元。 京城豫菜名店"厚德福"在店慶百年之際請來洛陽經營水席最著名的"真不同"飯店明廚掌勺,首家推出洛陽水席,8折優惠,還推出枸杞烘皮肘、鐵鍋蛋、司馬懷府雞等系列典故菜餚。 正宗原味的洛陽水席能否贏得京城食客的芳心?你一嘗便知。

⑻ 洛陽是哪幾個朝代的古都

洛陽:

洛陽市,簡稱「洛」,別稱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級市,洛陽市總面積15230平方千米。

洛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四大發明,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和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

其中,造紙術、指南針、火葯誕生於河南洛陽。

⑼ 河南的三個城市鄭州、開封和洛陽,哪個更受歡迎

在河南有三個非常出名的城市,它們便是鄭州、開封和洛陽,在我看來這三座城市中最受歡迎的還是開封。開封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而且地處中原交通網路中心,且緊鄰鄭州。自古以來鄭州便是開封的下屬分地,只是在後來新中國成立以後,才將省會城市搬遷到了鄭州。而開封也專心發展起了自己的旅遊業,現在的開封每到旅遊黃金季節時候,城內總是水泄不通。

我之所以說開封比鄭州和洛陽更加受大家歡迎,這是因為開封有著很多鄭州和洛陽沒有的東西。比如開封的小吃特別多,而且也特別有名氣;在開封有鼓樓夜市和西司夜市,這兩家夜市攤上小吃種類繁多,有著名的灌湯包、杏仁茶、羊肉炕饃、童子雞、麻辣羊蹄等等。許多居住在鄭州的人,都趁著周末這個空閑時間駕車來到開封品嘗夜市美味。


除了在吃上面鄭州和洛陽存在差距,在旅遊景點上也存在很大的差距。開封市內有著非常多的景區,如龍亭、開封府、包公祠、翰園、天波楊府以及清明上河園。這些都是其他兩座城市所沒有的,因此我覺得開封更加受到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