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工種植桑黃可靠嗎
人工種植桑黃是否可靠,需要自己去考察。但是人工種植桑黃的投資前景較好,因為目前來看桑黃的經濟效益是比較高的,但前提是要掌握種植技術,並科學合理的管理。
一、桑黃的種植與管理
1、種植桑黃的時候一般採用的是室內層架結構,而且還要建造合理的桑黃棚,這樣可以讓桑黃有比較高的產量,選擇在保溫保濕、通風比較好、排水順暢、光線適量、方便管理的地方修建大棚,大棚地面需要保持清潔,牆壁上也要比較耐潮濕,在培養料在進入大棚前要進行消毒處理。
2、在栽培料配製的時候,要先把棉籽殼、麩皮、石膏粉和木屑配料攪拌均勻,然後培養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間,把栽培料攪拌好之後就可以用聚乙烯料袋裝袋,還要採用常壓滅菌,然後再進行接種,已經接好種了的移到消好毒的培養室里,每周要進行上下翻到一次,這樣可以平衡溫度,還可以增加塑料袋的氧氣,發菌也會變的更快。
3、桑黃是喜歡溫型的真菌,在生長發育的時候,對溫度的要求會比較高,生長比較適宜的溫度為24-28℃,在發菌的階段,需要保持22-28℃,每天保持半小時左右的通風,在菌絲體發滿3/2的時候在移到培養棚,需要把袋口松開,在大棚里要避免強光直射,一般散光比較合適。經過25-32天,菌絲就可以長滿塑料袋,有個別發育不均勻的,可以將其挑出來單放養殖。
4、在菌絲長滿之後,可以將兩端切成硬幣大小的圓形口,這樣有利於桑黃出黃。在桑黃出黃的時候,溫度控制在18-26℃,空氣相對濕度提高到90-95%,還需要提供散光和充足的氧氣,保持地面存有淺水層,然後每天需要向牆壁和空間噴水3-4次保持濕度,在上午8點之前還有下午4點之後打開門通風換氣,溫度比較低的時候可以在中午12點至下午2點進行通風換氣。原基膨大需要3-5天,然後逐漸形成菌蓋,這個時候需要增加噴水保濕,當氣溫過高需要噴水控溫,通風不良容易導致出現畸形桑黃,出現畸形芽的時候要及時割掉,當菌蓋的顏色變成黃褐色、菌蓋邊緣的白色也消失不見並開始變黃、背面彈射出黃褐色的霧狀型孢子的時候,就說明桑黃已經成熟了。
5、在桑黃採收前一周要停止噴灑水,通風口也要關閉,在地面上鋪上塑料薄膜,用剪刀剪桑黃柄基部或者用手慢慢摘下來,採收之後進行烘乾處理或者曬干,然後裝在袋子裡面儲存在乾燥的地方或者出售。
6、在桑黃採收之後把老菌皮去掉,然後把培養的桑黃放到大棚里,在25-30天之後就能長出子實體,在繼續培養管理的情況下,一般可以採收3-4茬。
② 人工種植的桑黃有品種和價格的分別嗎
只要是純正的桑黃菌種一般是沒有品種區別的。但是椴木栽培的桑黃和代料栽培的桑黃是有價格區別的。椴木栽培的桑黃品質好。價格高。
③ 桑黃種植靠普嗎
桑黃種植是很不錯的。
桑黃又叫做桑耳等,屬於多孔菌科、木層孔菌屬真菌。近年來,隨著桑黃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報道,桑黃的用量日益加大,野生桑黃資源的儲備越來越少。為了解決上述日益增長的供需矛盾,滿足醫葯對桑黃的需求。下面我們來看看桑黃的人工栽培技術。
一、管理技術
桑黃是喜溫型真菌,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要求較高的溫度。菌絲生長溫度以24~28℃最佳,子實體在18~26℃之間長勢好。
1.發菌階段
發菌期間,培養室內保持22~28℃,空氣相對濕度要求50%~60%,每天通風半小時,每隔5~7天菌袋上下翻動一次,當菌絲體發滿2/3時,移入培養棚內,松開料袋口,用手輕輕一提,留一點縫隙。棚內以散光為宜,避免強光直射。一般經25~32天左右,菌絲便可長滿料袋。個別料袋菌絲發育不勻,可挑出單放。
2.出黃管理
當菌絲長滿後,可用刀片把兩端割成5分硬幣大小的圓形口,以利出黃。出黃時棚溫保持在18~26℃,空氣相對濕度提高到90%~95%,並提供散射光和充足的氧氣。保持地面存有淺水層,每天向牆壁四周及空間噴水3~4次。每天上午8時以前及下午4時以後打開門及通風口換氣,氣溫低時在中午12時至下午2時通風換氣。原基膨大3~5天,逐漸形成菌蓋,要增加噴水保濕,氣溫過高要噴水控溫。通風不良易出畸形桑黃,出現畸芽要及時割掉。當菌蓋顏色由白變淺黃再變成黃褐色,菌蓋邊緣白色基本消失,邊緣變黃,菌蓋開始革質化,背面彈射出黃褐色的霧狀型孢子時,表明桑黃子實體已成熟,即可及時採收(從割口到採收一般需50天左右)。
3.採收及採收後管理
桑黃採收前一周停止噴水,關閉通風口,通道地面鋪上塑料薄膜,以便把散發的孢子粉收集起來。採收桑黃時從柄基部用剪刀切下或用手輕摘,有條件的烘乾或曬干至含水量12%,裝袋置於乾燥的室內保存或出售。
採收桑黃後,除去料袋口部的老菌皮,培養袋重新排放於棚內,提高濕度至90%~95%,溫度仍保持在25℃左右,一周後,又可在原來菌柄上繼續生長出子實體。按照前一階段的方法培養管理,約25~30天又可採收第二茬,一般可採收3~4茬。每100公斤乾料可生產干桑黃成品3公斤以上。
我種植大棚蔬菜的,一直使用的沃葉水溶肥,近期也在研究桑黃種植哦。
④ 桑黃種植一平方能收多少斤
一平方可收2斤~4斤。
桑黃,中葯名。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層孔菌的子實體。側生無柄。呈半球形、馬蹄形或不規則形,腹面凸,(5-20)cm×(7-30)cm,厚3-15cm。幼時表面有細絨毛,後脫落,有明顯的龜裂,無皮殼,有假皮殼,有同心環棱。蓋面呈灰褐色、肝褐色至黑色,有光澤;邊緣圓鈍,龜裂少,有密生的短絨毛,干後脫落,呈肉桂色至咖啡色。
菌肉硬,木質,暗褐色,厚0.5cm左右。菌管多層,層次常不明顯,老的菌管有白色菌絲充塞;管口面銹褐色至醬色;管口圓形,每1mm間4-5個。剛毛頂端尖銳,基部膨大,(10-25)μm×(5-7)μm。孢子近球形,光滑,無色分布於華北、西北及黑龍江、吉林、台灣、廣東、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止血,化飲,止瀉之功效。常用於血崩,血淋,脫肛瀉血,帶下,經閉,症瘕積聚,癖飲,脾虛泄瀉。
⑤ 桑黃怎麼種植
種植的時候採用的是室內層架結構,而且還要建造合理的桑黃棚,這也是能夠讓桑黃有較高產量的重要條件,在建造桑黃大棚的時候要選擇保溫保濕,通風比較好,排水順暢,光線也要適量,方便管理的大棚,而且地面一定要保持清潔,牆壁上也有耐潮濕,所以說把大棚建在樹蔭處,而且靠近水源的地方是最合適的,培養料在進入大棚之前一定要進行消毒,在東北,黃淮地區,可以利用自然的溫度,最好是在4到5月份,9到10月份是最合適的。
⑥ 桑黃人工種植有沒有人在種植的人效益怎麼樣呀請問,人工種植桑黃靠譜嗎
我們這里是桑黃種植基地。如果能夠認真的學習種植技術,科學管理。經濟效益還是很好的。也是靠譜的。
⑦ 桑黃怎麼種植
桑黃又叫做桑耳等,屬於多孔菌科、木層孔菌屬真菌。近年來,隨著桑黃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報道,桑黃的用量日益加大,野生桑黃資源的儲備越來越少。為了解決上述日益增長的供需矛盾,滿足醫葯對桑黃的需求。下面我們來看看桑黃的人工栽培技術。
一、建造桑黃棚
種植模式採取室內層架結構、建造合理的桑黃棚是取得桑黃高產的重要條件。根據桑黃的生物學特性,選擇保溫、保濕、通風良好、光線適量、排水順暢、方便管理操作的桑黃大棚,要求桑黃棚地面清潔,牆壁光潔耐潮濕。桑黃棚大小要根據培養料多少而定,把桑黃棚建在有樹陰處、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適。培養料入棚前要嚴格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甲醛5毫升和高錳酸鉀10克密封熏蒸24小時之後使用。東北、黃淮地區利用自然溫度栽培,春種以4~5月份最佳,夏種以9~10月份最好。
二、栽培料的製作
在配製栽培料時先將棉籽殼、木屑、麩皮、石膏粉等料拌均勻,培養料含水量60%~65%,以用手攥緊時料成團指縫似滴不滴水為好。料拌好後即可用裝袋機裝袋。塑料袋規格可選用15厘米×35厘米或17厘米×33厘米的聚丙烯或聚乙烯筒袋,每袋裝料400~450克,聚乙烯料袋採用常壓滅菌10~12小時,聚丙烯塑料袋採用高壓滅菌,保持2小時,待料冷卻到30℃以下時入無菌室內接種。一瓶栽培種可接種料袋25~35袋。將已接種的菌袋移入消毒好的培養室內,分層排放,一般每排放6~8層高,排架之間留有人行通道,每周上下翻倒一次,這樣做一是可以平衡溫度,二是經過翻動可增加袋內氧氣,使發菌更快。
三、管理技術
桑黃是喜溫型真菌,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要求較高的溫度。菌絲生長溫度以24~28℃為最佳,子實體在18~26℃之間長勢最好。
1.發菌階段
發菌期間,培養室內保持22~28℃,空氣相對濕度要求50%~60%,每天通風半小時,每隔5~7天菌袋上下翻動一次,當菌絲體發滿2/3時,移入培養棚內,松開料袋口,用手輕輕一提,留一點縫隙。棚內以散光為宜,避免強光直射。一般經25~32天左右,菌絲便可長滿料袋。個別料袋菌絲發育不勻,可挑出單放。
2.出黃管理
當菌絲長滿後,可用刀片把兩端割成5分硬幣大小的圓形口,以利出黃。出黃時棚溫保持在18~26℃,空氣相對濕度提高到90%~95%,並提供散射光和充足的氧氣。保持地面存有淺水層,每天向牆壁四周及空間噴水3~4次。每天上午8時以前及下午4時以後打開門及通風口換氣,氣溫低時在中午12時至下午2時通風換氣。原基膨大3~5天,逐漸形成菌蓋,要增加噴水保濕,氣溫過高要噴水控溫。通風不良易出畸形桑黃,出現畸芽要及時割掉。當菌蓋顏色由白變淺黃再變成黃褐色,菌蓋邊緣白色基本消失,邊緣變黃,菌蓋開始革質化,背面彈射出黃褐色的霧狀型孢子時,表明桑黃子實體已成熟,即可及時採收(從割口到採收一般需50天左右)。
3.採收及採收後管理
桑黃採收前一周停止噴水,關閉通風口,通道地面鋪上塑料薄膜,以便把散發的孢子粉收集起來。採收桑黃時從柄基部用剪刀切下或用手輕摘,有條件的烘乾或曬干至含水量12%,裝袋置於乾燥的室內保存或出售。採收桑黃後,除去料袋口部的老菌皮,培養袋重新排放於棚內,提高濕度至90%~95%,溫度仍保持在25℃左右,一周後,又可在原來菌柄上繼續生長出子實體。按照前一階段的方法培養管理,約25~30天又可採收第二茬,一般可採收3~4茬。每100公斤乾料可生產干桑黃成品3公斤以上。
⑧ 現在種植桑黃賺錢嗎有多大利潤
市場變幻莫測,桑黃屬於葯用菌,不可盲目種植,應充分考察產品市場和需求。
桑黃生長習性:
桑黃通常寄生於桑樹、松樹、楊樹、樺樹、櫟樹等樹身腐朽之處,造成心材白腐,多年生。古人稱之為「樹舌」。
雖然寄生在樹木上的真菌均可被稱為「樹舌」,但正宗的桑黃只寄生於桑樹上。其它則只能作為桑黃的替代品,且葯效與桑黃有所不同。
桑黃已經能夠進行人工栽培。
葯用功效:
桑黃是一種名貴中葯,能利五臟、軟堅、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瀉。有助於治淋病,崩漏帶下,症瘕積聚,癖飲,脾虛泄瀉。
⑨ 桑黃種植前景如何
桑黃是一種中葯材,對於抑制腫瘤等有一定的效果,價格居高不下,那麼,桑黃菌種植前景如何呢?
1.野生資源越來越少。桑黃菌一般著生在桑樹、楊樹、柳樹等闊葉樹的樹幹上,屬於一種大型真菌,分布范圍較廣,在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西南地區都能見到蹤影,但是隨著人們都已經認識了這種中葯材,採集力度加大,現在已經很少看到。
2.人工栽培技術得到突破。根據網路各種信息表明,有多個網站在宣傳桑黃的稀缺性和未來發展前景,也有了一整套技術,但大多都是以加盟方式進行開發,種植者投入的資金、設備和場地很大,短期內會形成一種產業開發的潮流,賺錢的也只會是這些企業。
3.至於桑黃的市場用量到底有多大,一般人並不清楚,但有一點很明確,雖然未來可能需求量很大,但是現在的需求量並不多,所以,請謹慎操作,不要被所謂的保價回收所蒙蔽,這種營銷模式早已經不新鮮。
總之:市場價格波動會很大,一般人控制不了市場。至於桑黃的市場用量到底有多大,一般人並不清楚,但有一點很明確,雖然未來可能需求量很大,但是現在的需求量並不多。
⑩ 桑黃菌種植前景如何
桑黃菌的養殖更多的是受到市場營銷政策的影響,其實自己一直認為這種中葯材的養殖從來都不是靠營銷來推廣的,因為中葯材這個東西就是缺的時候它特別值錢,一旦它成為一種市場方向之後,它這個東西就不再值錢了。
而且養殖這個東西您要進購菌苗,你還要有固定的設備,你還有有場地,還有人功能各方面的支出,這個不是家裡養幾頭豬那麼簡單有個場地就可以了,這裡面投入成本很大的,它的回報周期基本上在三年到5年,也就是你現在引進的差不多三年之後才能產生收益,但你怎麼知道三年之後這個東西的價格還能有現在這個價格呢,還能那麼值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