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賊王的主人公都有誰
1、蒙奇·D·路飛
性別:男
外號:草帽路飛
年齡:17歲
星座:金牛座
出生:東海-風車村
身高:172cm
所屬:草帽海賊團-船長
職稱:船長
能力:超人系擁有「橡膠果實」能力的橡膠人,霸氣[霸王色](王的資質)
特徵 :戴草帽,左眼下方有一道疤痕,胃口極大。
懸賞金:3000萬貝里(可可亞西村事件)→1億貝里(阿拉巴斯坦事件)→3億貝里(司法島事件)
弱點:怕刀、怕燙、不能游泳、海樓石(後兩點是惡魔果實能力者共通弱點)
喜歡的食物:肉、以及所有能吃的東西
代表動物:猴子
懼怕的類型:爺爺
身上的味道:肉的味道(根據喬巴的鼻子判斷)
代表顏色:紅色、橙色、藍色
代表數字:01、56(56日文和橡膠同音)
常呼口號:我是要成為海賊王的男人!
夢想:成為海賊王
拓展資料:
《航海王》是日本漫畫家尾田榮一郎作畫的少年漫畫作品,在《周刊少年Jump》1997年34號開始連載。改編的電視動畫《航海王》於1999年10月20日起在富士電視台首播。
正片劇情:
擁有財富、名聲、權力,這世界上的一切的男人 「海賊王」哥爾·D·羅傑,在被行刑受死之前說了一句話,讓全世界的人都湧向了大海。「想要我的寶藏嗎?如果想要的話,那就到海上去找吧,我全部都放在那裡。」,世界開始迎接「大海賊時代」的來臨[8]。
時值「大海賊時代」,為了尋找傳說中海賊王羅傑所留下的大秘寶「ONE PIECE」,無數海賊揚起旗幟,互相爭斗。有一個夢想成為海盜的少年叫路飛,他因誤食「惡魔果實」而成為了橡皮人,在獲得超人能力的同時付出了一輩子無法游泳的代價。十年後,路飛為實現與因救他而斷臂的香克斯的約定而出海,他在旅途中不斷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開始了以成為海賊王為目標的偉大的冒險旅程[9]。
② 海賊王所有人物名字
家是孩子生命最初的課堂,如果父母能在家裡給孩子創設一個雙語環境,對孩子的英語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
下面4種方法能夠讓家長輕松為孩子創設一個雙語環境。
01 磨耳朵
給孩子聽英語兒歌,像聽中文兒歌一樣,這是一種比較省力的方式,俗稱「磨耳朵」。
通過堅持大量的聽,不斷的輸入,在培養語感的同時,也是在提高孩子的辯音能力,對後續的英語學習提供強有力的基礎保障。
02 共讀英語繪本
和孩子共讀英語繪本是雙語啟蒙的最佳工具之一。能夠促進孩子對世界多方面的認知。
每天和孩子用英文共讀半小時,長期堅持,會對孩子將來的雙語能力有深遠影響
03 無處不在的詞彙庫
家長可以為孩子購買一些詞彙卡片,把他們「埋伏」在孩子經常「出沒」的地方,成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當然,家長的陪伴是最重要的,用詞彙卡片和孩子溫習一下今天認識的新事物,這有助於鞏固孩子的語言學習。
04 善用多媒體
如果覺得自己和孩子共讀繪本時不夠流利,網上有很多英語啟蒙的資源,可以加以利用。
比如在讀繪本的時候,如果父母覺得文本太難,可以陪孩子聽繪本音頻。或者藉助英語啟蒙APP來和孩子一起學習英語。
推薦一款好用的英語學習AP.P「考拉英語外教」,可在應用商店下載,裡面有繪本、睡前故事、益智游戲等等,都是免費的學習資源,家長們可以加以利用哦~
網路
③ 許冠傑的個人資料
許冠傑(1948.9.6-),昵稱「阿Sam」,也是電影明星許冠英的弟弟,在香港樂壇被尊稱為「歌神」、「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和「廣東歌鼻祖」。許冠傑是現代粵語流行歌曲的開山鼻祖,他創造的香港口語演繹法開創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紀元,對粵語歌的推行和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同時他也是香港樂壇自作自唱的先驅。許冠傑1974年推出的專輯《鬼馬雙星》揭開了香港當代流行樂壇的序幕,1976年的經典大碟《半斤八兩》則標志香港粵語流行歌的市場正式形成。許冠傑是締造當代香港流行歌曲的最大功臣。他與兄弟許冠文、許冠武和許冠英合稱「許氏四傑」,2007年,簽約國際娛樂唱片公司,推出大碟《人生多麼好》,2009年9月4日至9月7日,許冠傑再度於紅磡體育館舉行4場難忘往日情演唱會,並罕有地演繹已逝世的歌手朋友作品作為致敬,2012年4月13日至4月16日再次舉行個人演唱會。
1948/09/06 在廣州出生,排行第四,父親許世昌是農民[也有一說是國樂師],母親李倩雲也是農民1950 全家來港定居於鑽石山1961年入讀聖芳濟中學,開始對音樂產生濃厚興趣
現在的許冠傑(18張)
1964 首次跟友人組成Harmonick樂隊
1965 開始在夜總會及麗的的「樂韻之聲」作表演。後Harmonick解散,即加入Bar Six樂隊
1966 在英華書院念中學預科課程;加入成為蓮花樂隊(Lotus)的主音歌手,同年在格蘭酒店演出時認識Rebu,自此共墮愛河
2演藝經歷音樂歷程
1967 以Lotus名義為鑽石唱片公司(即Polygram唱片公司前身),灌錄首隻親自撰寫的作品「Just A Little」聲名大噪,其後推出第二張細碟「I am Be Waiting」。11.20開始為無線主持每周五次的青年人節目「Star Show」
1970 以個人歌手身份發展,為麗風唱片公司灌錄離錦民歌大碟。「First Folk Album」及「Second Folk Album」,其中「Interlude」更成為流行榜的冠軍歌曲。乘勢推出細碟「Time Of The Season」跟嘉禾電影公司簽約,首部電影「馬路小英雄」與上官靈鳳合作
1971 完成港大課程,12.30與Rebu在美國結婚,正式簽約寶麗金唱片公司,推出細碟「April Lady」。在「雙星報喜」中首次獻唱他的第一首廣東歌「鐵塔凌雲」。農歷年間,與許冠文為TVB主持特別節目「雙星報喜」,後因受歡迎,在四月開始成為每周一次的節目
1972 再次與Lotus合作,並推出個人細碟「The Morning After」及「Sky line Pigeon」。拍攝電影「小英雄大鬧唐人街」
1973 到星馬等地作慈善演唱;9.19在大會堂舉行個人演唱會;十二月推出「
許冠傑小時候(3張)
Horizon」,成為流行榜的冠軍歌曲。在泰國拍攝電影「龍虎金剛」
1974 推出「The Morning After」大碟,一天之內銷出一千張,轟動一時,後再推出細碟「Theme From Jeremy」 ,同名唱片「鬼馬雙星」與電影同時推出,唱片在東南亞總銷量達十五萬,破當年紀錄,「鬼馬雙星」主題曲成為第一首在英國BBC電台及香港電台英文台播放的中文歌。11.5在大會堂與Lotus再次舉行演唱會。12.27在明愛中心舉行「許冠傑之夜」。推出電影「綽頭狀元」.十一月許氏兄弟首部合作的電影「鬼馬雙星」上映,電影總收入高達六百萬,成為開埠以來香港最賣座電影
1975/03 在麗的主辦的「金唱片大會串」憑「鬼馬雙星」榮獲寶麗金唱片公司頒贈金唱片,五月推出「Interlude」大碟,十四日在大會堂舉行演唱會。八月推出「天才白痴錢錢錢」及「天才與白痴」,唱片在東南亞銷出二十萬張。10.6再次在大會堂舉行兩場許冠傑演唱會」。八月電影「天才與白痴」上映
1976/09/06 大兒子許懷欣出生。三月出版細碟「Streets Of London」,曾占流行榜首位。5.24在大會堂舉行兩場演唱會。十二月推出唱片「半斤八兩」,唱片在東南亞總銷量高達三十五萬。十二月推出電影「半斤八兩」,票房總收入為八百五十多萬
1977/03/26 在第一屆金唱片頒獎典禮中,憑「半斤八兩」獲「百周年紀念獎」殊榮(此獎是頒與全年最高銷量唱片),四月到星馬演唱一個月,並推出「許冠傑精選唱片」。六月與陳秋霞合作灌錄「One Tin Soilder」,十四、十五在大會堂演唱兩場。8.27在政府大球場舉行的PopFolk77演出。8.29在「皮禮士利追悼會」上,唱出Elvis Presley歌曲以表哀悼。十一月推出「Spaceman Came Travelling」大碟,主題曲高據流行榜冠軍位置。11.28在大會堂舉行兩場演唱會。十二月推出電影「半斤八兩」,票房總收入為八百五十多萬.十二月籌拍電影「賣身契」
1978/02/14 二兒子許懷谷出生。二月,大碟「財神到」推出,碟內有六首歌曲改自Elvis名作,東南亞總銷量為二十萬,「加價熱潮」亦曾以細碟推出。4.8在「第二屆金唱片頒獎典禮」中,憑「半斤八兩」及「財神到」同獲白金唱片,「許冠傑精 選及「Spaceman Came Travelling」同獲金唱片,更憑「
許冠傑演唱會(8張)
財神到」再次奪「百周年紀念獎」。七月底在大會堂舉行個人演唱會.12.23在政府大球場舉行「許冠傑聖誕狂熱」,「賣身契」唱片在東南亞銷量達七百八十多萬.七月電影〈賣身契〉上映,票房收入達七百八十多萬
1979/02 〈賣身契〉成為香港電台第一屆「中文金曲」選舉的十大金曲之一。三月在加拿大巡迴演唱。4.14在「第三屆金唱片頒獎禮」中,「許冠傑精選及「賣身契」同獲白金唱片。四月「半斤八兩」大碟在日本推出,三星期內售出超過五十萬張。6.17赴日參加第八屆「東京音樂節」,乃首位香港代表歌手,並以「YouMakeMeShine」獲TBS獎。八月推出「79夏日之歌集」.首次在大專會堂舉行六場演唱會.12.22在政府大球場舉行演唱會。四月電影〈半斤八兩〉在日本公映,牽起一片Mr.Boo熱潮。〈半斤八兩〉在港重映,五天收一百九十萬,創重映最高賣座紀錄。五月到日本宣傳電影〈賣身契〉,〈賣身契〉在台灣上映,成為當時映期最長及賣座最高電影。[1]
1980 「半斤八兩」及「浪子心聲」改為英文版本,配合電影〈半斤八兩〉在美國上映。七月推出〈念奴嬌〉大碟。8.31以神秘嘉賓身份出席港台主辦的「六十年代香港樂壇音樂會」。12.12「79夏日之歌集」在第四屆「金唱片頒獎禮」中獲白金唱片。〈半斤八兩〉在美國公映
1981/03 推出「摩登保鏢」大碟。3.21在政府大球場舉行兩場演唱會,稍後赴美巡迴演唱,七月再往星馬演唱。8.3在第五屆「金唱片頒獎禮」中,「念奴嬌」及「摩登保鏢」同獲白金唱片。五月電影〈摩登保鏢〉上映.新藝城以二百萬片酬邀請拍攝電影〈最佳拍檔〉
1982 推出「難忘你、紙船」大碟.三月首次在伊館舉行六場演唱會。4.3以香港代表身份參加日本第一屆「亞洲音樂節」。8.2在第六屆「金唱片頒獎禮」中,「難忘你、紙船」獲白金唱片。九月期間,在日本推出「夢追」及「ILoveYou」兩張日文細碟。〈最佳拍檔〉上映,票房收入高達二千六百萬,創開埠以來最賣座電影紀錄
1983/02 推出「最佳拍檔大顯神通」大碟。5.5至5.7在紅勘體育館舉行個人演唱會,是首位在紅館舉行演唱會的歌手。六月加盟康藝成間像有限公司,推出轉唱片公司後首張大碟「新的開始」。電影〈最佳拍檔顯神通〉在東南亞、澳洲等共一百三十間戲院同時公映,乃歷史創舉。年底開拍電影〈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
1984/09 推出「最喜歡你」.十月赴美加巡迴演唱。〈女皇密令〉上映,票房收入超過三千萬,創開埠以來最賣座電影紀錄。暑假上映〈全家福〉
1985/12/23 在尼泊爾患高山症返港加盟新藝寶唱片公司,七月推出「最緊要好玩」,十一月推出「斤兩十足」。暑假上映電影〈打工皇帝〉。十月開拍〈衛斯理傳奇〉。十一月赴尼泊爾拍外景
許冠傑的年輕時代(10張)
1986/01 第八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中獲金針獎。十月舉行「最緊要朋友」演唱會,為Lotus成員周華年及腎病協會籌款。十月尾推出「熱力之冠」。聖誕期間,推出EP大碟,收錄了「宇宙無限」及「寂寞聖誕」。上映〈最佳拍檔之千里救差婆〉
1987 獲「十大勁歌金曲」頒獎榮譽大獎。二月推出「潮流興夾Band」。七月推出「新曲與精 選大碟。10.6-10.8在紅館舉行三場演唱會。一月上映電影〈衛斯理傳奇〉 1988/01 與歌迷拍攝賀歲MTV「財神到」。三月在商台主辦的「飢餓三十」作壓軸表演。七月在港台主辦的「香港廣播六十年」作神秘壓軸嘉賓。6.29推出「SamAndFriends」大碟。客串〈雞同鴨講〉。開拍〈最佳新拍檔〉及首部古裝片〈笑傲江湖〉
1989/01/25 推出「許冠傑89歌集」大碟。4.7在紅館舉行十 場十萬人大合唱演唱會」。十一
最佳拍檔許冠傑飾金剛截圖
月推出「十萬人大合唱演唱會Live Album」。電影〈最佳新拍檔〉上映
1990 重返寶麗金唱片公司,三月尾推出「香港情懷90」大碟。4.7至4.16在紅館舉行「香港情懷演唱會」。推出「90香港情懷演唱會」及「許冠傑經曲電影金曲」。開拍電影〈淚眼煞星〉。電影〈笑傲江湖〉上映
1991 父親逝世,母親發生交通意外。電影〈新半斤八兩〉上映
1992 在紅館舉行四十一場「告別樂壇演唱會」,創香港歌手在紅館舉行演唱會最高紀錄,正式告別樂壇
1992/09 美加巡迴告別演唱會
1993/01 電影「花田喜事」上畫,Sam在片中演反角(周通)。合演的有:張國榮(魔術師)、毛舜筠(母夜叉)、吳孟達、黃沾、關芝琳、吳君如(周通之妹周吉)、黃百鳴(林家聲)、盧敏儀等
1993/03/18 首場「許冠傑廣州光榮引退演唱會」在廣州天河體育館舉行,一連七場,廣州是他的出地。接著茂名兩場,湛江兩場。
1993/06 由Sam主演的電影「水滸笑傳」上畫
1993 寶麗金推出18張CD的「歌神套裝」
1998/01/08 香港電台主辨「香港廣播七十年」及「第二十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發行 CD/VCD。Sam為大會作了主題曲「最好的聲音」由小美填詞,群星主唱。「金曲廿載情」輯錄了由三萬人投票選出的十首二十年來響徹香港﹑以至亞洲地區的名曲,Sam寫的「印象」為其之一
1998 寶麗金推出「打工仔心聲『98」,用Sam的舊聲加新混音改編了兩首歌
1999/02 搞了二十場音樂劇「仲夏夜猜想曲」,演員為鄭伊健、梁詠琪、楊千嬅、陳小春等等,並在最後一刻上台與觀眾見了面
2000/01/29 Sam客串的電影「大贏家」上畫,其他演員有麥嘉、謝霆鋒、林心如、蘇有朋
寶刀不老
、容祖兒、許冠英等,其中由Sam編寫主題曲「如果你是騙子」給謝霆鋒主唱
2003 環球推出多套Sam的全集,包括18張廣東專輯CD全集1000張限量版、「難忘許冠傑30年」、「英文專輯全集」、「演唱會現場錄音全集」等
2004/03/23 Sam有感於幾位巨星羅文、張國榮和梅艷芳先後去逝,再加上沙士和禽流感突襲,特別為港人寫了一曲 『04祝褔你』,並開頭領唱了兩句
2004/05/03 Sam復出演唱會公開售票,並親自到售票現場獻唱4首歌曲答謝歌迷
2004/05 緊接著環球推出「04繼續」合集,計有3CD+DVD,也可能是最後一次舊歌集
2004/06/01 EMI公司推出Sam復出的第一張新曲加精選CD「歌神與你繼續微笑04」,有三首新歌,其中有與Sam『s Angels 合唱的,三首新歌為:「繼續微笑」、「04祝福你」、「誰在你心裡」,其他13首為康藝成音時期的舊歌
2004/06/05,
07-15 在紅館舉行10場[繼續微笑會歌神 LIVE]演唱會,演唱會期間更大破多項記錄。包括:演唱會時間最長記錄、售票最快記錄、演唱會超時最長記錄等等
2004/06/16 八月再加開的十場演唱會,由於反應太過熱烈,繼首十場演出後,緊接在六月三十日至七月五日,決定再度加開六場,於下周一正式公開發售門票
2004/06/30-07/05 [繼續微笑會歌神 LIVE Part II]演唱會共舉行6場
2004/08/04-15 [繼續微笑會歌神 LIVE III]演唱會舉行12場,本來只開10場,但由於一直以來歌迷反應太熱烈,14及15日再加開兩場
2004/10/08-18 「繼續微笑會歌神」演唱會完結篇舉行10場,至此共舉行了38場個唱。個唱入座人次近五十萬人,比當年四十一場合共四十二萬人多,阿Sam不經不覺間打破了自己紀錄,感到興奮大叫:「爽呀!」 2005/02/08-13 「京士活05歌神賀歲嘉年華」演唱會於新年期間再次在紅館舉行6場。自復出計起,一共舉行了44場演唱會,成為一年內舉行演唱會最多的歌手
2005/02/19-20 「繼續微笑會歌神」大馬演唱會舉行2場,4月25日再到悉尼舉行1場
2005/05/14 「繼續微笑會歌神」在廣州舉行1場,久別12年,廣州是內地巡迴的第一場
2005年5月28日佛山1場,2005年6月25日中山1場,2005年8月20日番禺1場
2005/08/26-27 「繼續微笑會歌神」再次移師大馬舉行1場,這次在雲頂雲星劇場。2005年10月8日新加坡舉行1場
2005/12/10 美加巡迴演唱會開始,首站是美國雷諾,舉行1場;12月15日在加拿大溫哥華(通用體育館)1場;12月17-18日再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凱撒宮表演廳) 2場;12月21日於加拿大多倫多(羅渣士中心)舉行1場;12月25日於美國大西洋城(百老匯堂) 再舉行1場
許冠傑2010「難忘往日情」演唱會(16張)
2009澳門演唱會
2010/4/4在廣州體育館開了一場叫"難忘往日情"的演唱會,嘉賓有李小龍之女李香凝、其兄許冠英、香港著名模特等,還演唱了幾首其他歌手的經典歌曲,如張國榮的《風繼續吹》、徐小鳳的《風雨同路》、周華健的《花心》等。其壓軸歌曲為《浪子心聲》,當時全場人們熱情高漲,與許冠傑一起齊唱至11點多才結束。
這一年許冠傑還在佛山和新加坡開了同樣性質的演唱會。
2010/6/14在廣東佛山世紀蓮體育中心舉行演唱會。
2010/6/26於新加坡的 Singapore EXPO個人演唱會。
2011/7/2新加坡聖淘沙舉行演唱會。
2011年香港大學慶祝建校百周年,校友許冠傑(阿Sam)特別創作了《明我以德》一曲予母校。《明我以德》一曲於2011年12月18日舉辦的百周年校慶晚宴中演出,各界反應熱烈。
2011/8/6 在廣州舉辦我系香港仔演唱會,許冠傑首次在演唱會上演唱自己初出道時拍攝的電影(小英雄大鬧唐人街)的插曲。
2012年2月8日(星期三)SAM帶著大兒子和細L哥一起回母校香港大學參加《明我以德:阿Sam的天空》暢談音樂文化,並現場演唱會了多首金曲。
2012/4/13-16在香港紅館舉行四場個人演唱會。
2012/5/25在雲頂星劇場舉行兩場演唱會。由於反應熱烈,26日再加開一場。
2013/4/27在澳門金光綜藝館舉行1場個人演唱會。
影視歷程
1973-1993年,許冠傑一共主演了22部電影,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前期電影
許冠傑圖片(9)
指的是73-74年初涉影壇的四部影片《馬路小英雄》《小英雄大鬧唐人街》《龍虎金剛》和《綽頭狀元》。其實嘉禾簽下許冠傑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了對抗邵氏,因為其兄許冠文在邵氏拍了幾部叫賣又叫好的佳作如《大軍閥》等,嘉禾見狀只有把當時在歌壇小有名氣的許冠傑招入麾下。一開始並未受到重用,《馬路小英雄》《小英雄大鬧唐人街》主要是說一對流浪的孤兒憑著自己的聰明和正義感,贏得了人們的尊重,走的是喜劇路線,所以在票房上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均位列其年前十位,許冠傑為第二主演,表演尚顯稚嫩,遠沒有主演上官靈鳳出彩。《龍虎金剛》則是一部動作片,情節設計較老套,不怎麼吸引人,唯一能引起人注意的是許冠傑與張艾嘉的首次合作。《綽頭狀元》是這一時期唯一一部能吊起人胃口的影片。許冠傑首次擔鋼第一主角,把一個富有正義感的騙子演得活靈活現,票房成績也不俗,名列1974年第六位。縱觀他的早期影片,主要是在磨練演技,並基本定型了自己的電影路線—喜劇。
鼎盛期1
這一時期的電影為許氏兄弟(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合演的五部電影《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賣身契》和《摩登保鏢》。話說1974年初許冠文由於不滿邵逸夫對自己劇本的冷落,轉而投向嘉禾,第一部作品《鬼馬雙星》猶如一顆重磅炸彈,震驚香港影壇。該片主要描寫許冠文,許冠傑兩人以賭為生,中間夾雜大量搞笑,打鬥情節。當時的香港人並不富
半斤八兩
裕,靠賭發財的劇情正好迎合了當時許多人的心理,票房大獲全勝,破了香港電影的最高記錄,是當年第二賣座影片的兩倍。影片風格輕快爽朗,拍得相當有趣味,笑料頗多,富於戲劇性沖突,沒有什麼冷場,為當時港台兩地為數不多的成功喜劇製作之一。本片在人物塑造方面一改喜劇人物過份小醜化的形象,許冠文飾演的大老千和許冠傑飾演的小騙子基本上與常人無異。這兩個性格相反的人物搭對在一起,自然會產生不少沖突和妙趣的事…… 由於《鬼馬雙星》的極大成功,許氏兄弟在第二年推出了《天才與白痴》,依然是關於騙人的搞笑情節,只是把地方改在了精神病院。雖然本片也為1975最賣座之電影,但我個人認為它卻是許氏兄弟片中最差的一部,估計是由於時間較緊,倉促推出的緣故,許冠傑在片中飾演一位男護士,表演一般。可能由於《天才與白痴》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成功,許氏兄弟嘔心瀝血,演出了香港電影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影片《半斤八兩》,位列上世紀百大港片第二位,僅次於《英雄本色》。片中許冠文尖酸刻薄,許冠傑的老實英勇和許冠英的傻里傻氣結合在一起,把一個偵探社發生的故事演繹得讓人捧腹不已,被譽為20世紀香港最具諷刺的電影。許冠傑的表演十分出色,和許冠文不相上下,許冠文自踏入影壇之後,片片賣座,有「冷麵笑匠」之稱,又是金像獎首屆影帝,所以這是很難得的。《半斤八兩》爆笑的場面再加上許冠傑演唱的同名主題曲,自然又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打破了《鬼馬雙星》創造的最高票房記錄。還在日本掀起一陣熱潮,79年重映時又創重映賣座記錄。總之,《半斤八兩》是許氏兄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部電影,使許冠傑在歌壇影壇都成為了最炙手可熱的天皇巨星。《半斤八兩》之後,許氏兄弟又合作了兩部影片《賣身契》和《摩登保鏢》,《賣身契》揭露了電視台的無情,剝削人的本質。由於許冠文,許冠傑早年在電視台主持過多檔節目,演起來自然得心應手,亦為當年最賣座影片。《摩登保鏢》是許氏兄弟在那一時期的最後一部電影,許冠武(許冠文之弟)擔當執行導演,也是許氏四兄弟的唯一電影,節奏比前四部影片明顯加快,這可能也是70和80年代電影的主要區別,也打破了香港電影的最高票房。我覺得許氏電影取得巨大成功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人物性格刻畫的成功,三兄弟在五部影片中都有自己鮮明的性格,接近大眾,沒有明顯的好人壞人之分。(2)諷刺的情節,雖說都是搞笑片,但內容和當時人的生活產生共鳴,反映許多人內心的聲音。(3)經典的音樂。許冠傑在歌壇影響力巨大,有「歌神」之稱,所以在每部片發片之前,都由許冠傑推出一張同名大碟,待主題曲唱至街知巷聞之際再發片,自然成功。許氏兄弟的五部影片都為當年最賣座影片,三部打破票房記錄,可以說,許氏兄弟就是金字招牌,嘉禾的頂樑柱。
鼎盛期2
笑傲江湖
82年,許冠傑卻離開了嘉禾,離開了提攜他的兄長許冠文,以兩百萬的天價片酬(據說當年50萬港幣就可在半山買一幢1000尺的豪宅)加盟成立不久的新藝城電影公司,開始了他的又一段輝煌經歷!第一部影片《最佳拍檔》就使新藝城成為能與邵氏,嘉禾相抗衡的電影公司。《最佳拍檔》的最初構想來自於好萊塢007系列,因為該片主演麥嘉曾在一部007電影中擔任副導演,片中的風流間諜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返回香港後,便勾勒出了《最佳拍檔》這個題材。最初是想讓周潤發來演「金剛」的角色,但由於檔期,再加上發哥當時有「票房毒葯」之稱,所以花了大代價起用了更有號召力的許冠傑。片中許冠傑飾演的鑽石大盜,麥嘉的光頭神探,張艾嘉的男人婆,再加上搞笑的情節,刺激的場面,高科技的運用使影片獲得了無數贊譽,票房2600多萬。觀眾人次達到了260萬之多(當時香港也就500萬人),也是迄今為止的最高記錄。現代元素的大量引入是影片成功的主要原因,驚險的飈車,走鋼絲,節奏更加明快的搞笑情節,西式電影的包裝手法,無不吸引著當時的觀眾。由於影片的空前成功,在80年代共拍了5部續集,分別為《最佳拍檔之大顯神通》《最佳拍檔之光頭神探》《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最佳拍檔之千里救差婆》和《最佳拍檔之秦皇兵馬俑》。前兩部為當年票房冠軍,《女皇密令》還打破了《最佳拍檔》的票房記錄,後兩部也均位列前十。所以「最佳拍檔」系列是香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系列電影,「五福星」和「警察故事」則要遜色一些。除了「最佳拍檔」系列,許冠傑在新藝城還拍了《全家福》《打工皇帝》《衛斯理傳奇》《笑傲江湖》和《紅場飛龍》五部影片,《全家福》是我認為除最佳拍檔之外,在新藝城的最好電影。這是一部幽默而又感人至深的喜劇,石天扮演的外公和童星小彬彬的表演給我留下的印象至今難以磨滅,排名84年票房第四。《打工皇帝》則是那種典型的富家女愛上打工仔的老套情節,不過在許冠傑,徐克,泰迪羅賓和王祖賢出色的表演之下,還是很有看頭的。王祖賢當時剛剛出道,頗受許冠傑的欣賞,被大力提攜,兩人在87年又合作了《衛斯理傳奇》。《衛斯理傳奇》是新藝城當年斥巨資投拍的一部電影,從衛斯理那裡購買版權,又赴埃及,尼泊爾拍攝外景,本想大有作為,但卻出現了一個大插曲。在尼泊爾拍攝時,許冠傑突然在酒店昏迷不醒,後被確診為高山症,拍攝也只好作罷。慶幸的是影片的大部分已拍攝完成,許冠傑也於大半年後康復。但畢竟未完成全部拍攝,票房成績和預想的差距很多。《笑傲江湖》和《紅場飛龍》拍攝於90年代初的動作片。80年代末,掀起了一股武俠熱潮,許冠傑也首度出演古裝,在《笑傲江湖》中扮演大師兄令狐沖,影片的情節本身倒沒留給人太深的印象,但主題曲《滄海一聲笑》以簡單豪邁的旋律傳唱大江南北,成為武俠歌曲的經典。《紅場飛龍》取景蘇聯,集張曼玉,利智,李麗珍等許多明星,是部不錯的現代題材的動作片。許冠傑在新藝城的八年中,為新藝城的崛起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時又由於新藝城的電影工作者的創新敬業,使自己的電影生涯走向頂峰!
後期電影
90年代初,黃百鳴,石天,麥嘉等人在電影上的分歧逐漸加深,導致了新藝城的瓦解。許冠傑也離開了新藝城,與許冠文,許冠英又重新合拍了電影《新半斤八兩》,但十年後重新聚在一起的三兄弟並沒有給人帶來太多的驚喜,盡管影片也加入了許多現代的氣息,如狗仔隊的無孔不入,特異功能的賭博(模仿賭聖),可能是由於觀眾已經習慣了周星馳的無厘頭,影片未見大突破。《花田喜事》的知名度也不用我多說了,這部雲集了大量明星的無厘頭賀歲片大部分朋友也都看過,這是許冠傑在電影上最後一次新的嘗試,由正統的喜劇轉向無厘頭表演。《水滸笑傳》是許冠傑最後主演的電影,這部《花田喜事》的續集是部小成本的製作,搞笑程度一般,知名度不高。最後的三部電影其實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但總給人江河日下的感覺,這也許就是娛樂圈,沒有永遠的勝利者。
以上就是許冠傑主演的22部電影。另外,在2000年,在黃百鳴的力邀之下,引退多年的許冠傑重新出山,參與了電影《大贏家》的拍攝,也是黃百鳴千禧年的賀歲片,謝霆鋒,容祖兒,蘇有朋,林心如,吳辰君等港台新紅星擔綱主演,許冠傑特別演出,只有那麼幾個鏡頭,讓眾多傑迷失望不已。早年,許冠傑還在影片《發錢寒》和《雞同鴨講》中客串演出。
許冠傑
綜觀許冠傑的電影,有以下幾個特點:
1.喜劇+動作,這幾乎包含了他的所有電影類型,從未嘗試過正劇,在演技發揮上受了點限制。
2.高票房,就在他參與不多的電影中,有八部年度票房冠軍,五部破票房記錄,這對於娛樂片來說,簡直可以說是完美了。
3.總有一位好的搭檔在身邊,如許冠文,麥嘉,石天,泰迪羅賓等,可以說他是很幸運的,正是這些優秀的搭檔,才使他的影片似乎總是那麼優秀。
4.音樂的成功運用,有「歌神」美譽的許冠傑幾乎包攬了他所有電影主題曲的演唱,也製作了一些電影的音樂,都獲得了成功。
④ 求各個著名球星的基本資料(主要老一點的,成為歷史的,如馬拉多納,之前的)
弗朗茨·貝肯鮑爾
貝肯鮑爾無論是在德國足壇、歐洲足壇還是世界足壇,都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從他投身德國足壇的第一天起直到今天,他的一切都與德國現代足球運動密切相關。
1945年9月11日,弗朗茨·貝肯鮑爾出生於巴伐利亞州慕尼黑城的工人區。他的父親是一
位忠厚老實的郵遞員,也是一位足球愛好者,經常帶貝肯鮑爾一起踢足球。1977年父親去世 ,他的一生對貝肯鮑爾職業的選擇和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貝肯鮑爾16歲那年加入慕尼黑青年隊,18歲又加入國家青年集訓隊。那年他的保險營銷學學業已經完成。這時父親要求他找一份比較保險而安定的工作,但他卻選擇了足球。1964年在荷蘭舉行的歐洲青年足球錦標賽上,貝肯鮑爾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他的足球才華。
1965年9月,剛滿20歲的貝肯鮑爾入選國家隊,隨隊出征瑞典斯德哥爾摩,爭奪1966年英國世界盃決賽圈的參賽資格。他司職前衛,在迎戰奧地利、塞普勒斯和瑞典國家隊時他鋒芒畢露,尤其在對瑞典隊的比賽中發揮出色,一舉成名,為西德隊參加世界盃預選賽取得優異成績立下了汗馬功勞。
1966年是貝肯鮑爾最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他為國家隊踢進第一個球;第一次當選聯邦德國足球先生;並且第一次參加世界盃足球賽。在初賽階段他幾乎場場得分。在對瑞士隊的比賽中他獨得兩分,全隊以
5∶0擊敗對手;在對烏拉圭的比賽中他首先破門,鼓舞了全隊士氣,最後以4∶0戰勝對手;在對蘇聯隊的比賽中,他踢進決定性的一球,以2∶1擊敗對手。他不是前鋒,但得分能力超過前鋒。
決賽中西德隊遭遇東道主英格蘭隊。貝肯鮑爾作為中場隊員既要組織和實施犀利的攻擊,又要協調全隊防守。他出色地將英格蘭名將博比·查爾頓盯死,沒有讓他發揮作用。不過查爾頓畢竟馳騁綠茵場多年,經驗豐富,貝肯鮑爾稍不留神就讓他傳出了兩腳極具威脅的球,最終英格蘭隊以4∶2戰勝西德隊。但貝肯鮑爾給球迷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內行人士預言一顆新的足球巨星已經誕生。
1970年6月,第九屆世界盃大賽在墨西哥舉行。貝肯鮑爾與隊友密切配合,殺入半決賽。這次的對手是上屆世界盃賽的冠軍英格蘭隊,真是冤家路窄。
比賽前夕,教練舍恩做了精心的布置,貝肯鮑爾也積極獻計獻策,建議自己打前衛線與後衛線之間的位置,根據場上的形勢適時靈活地出擊或者防守。他的這一建議被主教練採納,從此足球史上多了一個名詞"自由人"。比賽開始後,貝肯鮑爾負責組織全隊的攻防。這場比賽空前的激烈。英格蘭隊在老將查爾頓的組織下頻頻向西德隊發起進攻,上半場結束時英格蘭隊以2∶0領先。下半場開始後,貝肯鮑爾在23分鍾時得隊友傳球快速帶球往前沖,英格蘭隊員以為貝肯鮑爾會把球傳給隊友,沒想到貝肯鮑爾並沒傳球,而是大步流星沖向禁區,在離球門約25米的地方急停,抬腳射門,贏得一分。這一球鼓舞了全隊士氣,貝肯鮑爾和隊友們再接再厲,由轟炸機格特·穆勒再下一城,將比分扳成2∶2。加時賽再戰,這次與4年前不同的是幸運之神在向西德隊微笑。貝肯鮑爾和他的隊友們明顯佔有心理上的優勢,結果又得一分,以3∶2戰勝了"宿敵"英格蘭隊,為4年前在溫布利體育場的失敗報了一箭之仇。
1972年貝肯鮑爾又和隊友們參加了第四屆歐洲足球錦標賽,他們抖擻精神,分別以3∶1、2∶1、3∶0力克英格蘭、比利時、蘇聯隊,奪得冠軍。貝肯鮑爾的足球生涯錦上添花。
1974年6月,第十屆世界盃在西德舉行,貝肯鮑爾第三次參加世界盃大賽。他參加過兩次世界盃,但都未能奪冠,他心有不甘。此時的他無論經驗、技術和組織能力都優於以往,達到巔峰,他立志要拼。
但天有不測風雲,第一場比賽西德隊就以0∶1敗在了東德隊的腳下。出師不利使全隊信心大減,甚至連教練都心灰意冷了。但關鍵時刻貝肯鮑爾站了出來,成了全隊的精神支柱。他從教練手中接過指揮權,由他排兵布陣,決定誰上場和打什麼戰術。雖然這些做法激怒了一些隊友甚至教練,但後來證明他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氣概是值得贊揚的。
7月7日,西德隊與荷蘭隊爭奪冠軍。由於對荷蘭隊的踢法估計不足,一開場負責防守克魯伊夫的福格茨不知所措。荷蘭隊在中圈開球,三傳兩遞將球交給克魯伊夫,就在克魯伊夫快速帶球往前沖形成單刀的時候,西德隊後衛無奈只好將其拌倒,被罰點球,先失一城。此時離開場才56秒鍾,西德隊連球還沒碰到過。失球後貝肯鮑爾不急不躁,全隊不慌不亂,有條不紊地打著自己的戰術,最終以2∶1戰勝強大的荷蘭隊奪得冠軍。當貝肯鮑爾從國際足聯主席斯坦利·勞斯手中接過世界盃的時候,他無比激動地說:"1954年我還只是一個小孩,守在收音機旁聽世界足球錦標賽的實況轉播,如今我自己親身參加了這樣的比賽,我的夢想實現了。"
由於他在納稅問題上與當局發生了不必要的糾紛,貝肯鮑爾一氣之下於1978年5月與美國紐約宇宙隊簽約,離開了祖國,與球王貝利、克魯伊夫等同台獻藝,為在美國傳播足球技術做出了積極的努力,並為宇宙隊奪得3次全國杯賽的冠軍。
他在美國的生活是平靜的,也是幸福的。在美國沒有多少人能夠認出他的面孔,他享有極大的生活自由。貝利在退役時對貝肯鮑爾表示感謝,表示在運動生涯快結束時能和貝肯鮑爾這樣一位偉大人物同場競技實在是人生樂事。
1980年貝肯鮑爾回到闊別三載的祖國,3年的美國生活使貝肯鮑爾幾乎成了西德人遺忘的球星,但他不後悔。1981年他加盟漢堡俱樂部,使該隊獲得1982年西德甲級聯賽冠軍和歐洲足協亞軍。他參加了世界盃的外圍賽,但由於傷痛的原因,沒有參加決賽階段的比賽。
1982年6月1日,37歲的貝肯鮑爾因傷病原因被迫掛靴,在告別儀式上,面對數以萬計的擁戴者,他激動萬分。為了表彰貝肯鮑爾對足球的貢獻,聯邦德國於1983年授予他國家十字勛章。
退役後,貝肯鮑爾擔任了體育評論員,並兼任西德足球隊技術顧問。1983年他又回到了美國宇宙隊。
1984年歐洲錦標賽中,西德隊沒能進入半決賽,主教練德瓦爾引咎辭職,西德足球隊的水平一天不如一天。貝肯鮑爾在這種情況下接過國家隊帥印,重整隊伍,嚴肅綱紀,逐漸地復甦了西德足球,並在1986年墨西哥舉辦的世界盃賽上奪得亞軍。
貝肯鮑爾擅長謀劃,琢磨對手,將對手的優劣分析得一清二楚。在1990年的義大利世界盃上,西德隊在復賽中遇到了擁有古利特、巴斯騰和里傑卡爾德三駕豪華馬車的荷蘭隊。為了打敗荷蘭隊,他授意沃勒爾以小動作惹怒里傑卡爾德,里傑卡爾德中計,不僅推搡沃勒爾,還向他臉上吐口水,結果雙雙被紅牌罰下。沃勒爾對西德隊並不重要,但里傑卡爾德不在場上,荷蘭隊失去了一個進攻和防守的組織者,最後敗下陣來。在決賽中,貝肯鮑爾看破了阿根廷的劣勢--馬拉多納已經不如從前,體力不支,另外4名主力禁賽,阿根廷隊隊伍參差不齊。於是他授意全隊加強進攻,把阿根廷隊拖垮。比賽開始後全隊嚴格按照他的部署,圍著阿根廷球門狂轟濫炸。阿根廷隊疲於防守,無力還擊,被拖得筋疲力盡,最後西德隊以布雷默的一記點球小勝,獲得冠軍。
作為隊員和教練貝肯鮑爾都得過世界冠軍。世界盃賽後,他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他信守承諾,辭去了國家隊主教練的職務。後來,雖然在馬賽隊當過技術部主任,但中途退出,又回到拜仁慕尼黑隊。阿維蘭熱曾有意推薦他競選國際足聯主席,但他卻推辭不就,寧願當拜仁慕尼黑俱樂部主席。
貝肯鮑爾敢作敢為,在足球場上無往不勝,在婚姻生活上也我行我素。他的這些做法影響了馬特烏斯、沃勒爾等著名球員,他們紛紛與結發妻子離婚,投奔情人的懷抱。
在特別強調集體力量和紀律的德國,貝肯鮑爾算是一個性情散漫與眾不同的人。他踢球講究優雅、歡快,是一個技術型的球星。他踢起球來華麗、文雅、高尚,體現了最大程度的自由發揮與即興表演,絲毫都不呆板。作教練時,他允許隊員發揮個性,而不是限制個性的發揮。他給德國足球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
蘇格拉底1954年2月19日出生
於巴西西北部帕拉州首府培蘭弟。他的全名是蘇格拉底·布拉濟萊羅·奧利維拉。在他6歲的時候,全家移居南方的里貝朗普雷托。在這個具有悠久足球傳統的城市裡,小蘇格拉底愛上了足球。足球成了他業余時間的惟一游戲。
在馬里斯中學,14歲的蘇格拉底是學校足球隊的主力。15歲時,蘇格拉底加入當地博塔弗戈俱樂部隊。幾年後,他不僅以優異成績考入聖保羅大學醫學系,還以精巧的足球技術贏得了多方的肯定,為後來的足球生涯奠定了基礎。
1976年蘇格拉底轉會到科林蒂安斯隊。他才華出眾,為人謙遜,球技過人,很快成為主力隊員,多次為本隊立下戰功,深受教練與隊友們的喜愛。由於他在大學學的是醫學專業,所以大家習慣上稱他蘇格拉底醫生或博士。因為醫生和博士是同一個詞。
1977年,蘇格拉底隨科林蒂安斯隊奪得聖保羅州甲級聯賽冠軍,同年他應召進入國家隊。
1978年,蘇格拉底完成了大學的學習,並撰寫了一篇優秀的畢業論文,獲得了醫學學士學位,正式成為一名醫生。
蘇格拉底是一個大器晚成的球員,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在國際足壇上出名。不過,他的影響不在於出名早晚,而是向世人顯示,足球運動員同樣可以在學業上取得驕人成績,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學者。
1980年在烏拉圭舉行的小世界盃是巴西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它以1∶1戰平馬拉多納率領的阿根廷隊,以4∶1大勝歐洲冠軍西德隊。小世界盃賽後,巴西隊又先後以1∶0勝英格蘭隊、3∶1勝法國隊、2∶1再克西德隊,並擊敗了西班牙、智利等勁敵,創造了19場比賽保持不敗的記錄。1981年,《法國足球》雜志評選巴西為世界最佳球隊,所有這些成績都與蘇格拉底的努力分不開。
蘇格拉底是足壇的一位奇人。他身高1.90米,體重80公斤,上身短,兩腿長,有"舞蹈家"的身材。他的雙腳特大,走起路來搖搖晃晃,非常愚蠢。為此他還有一個雅號"瘦骨仙",這是對他的長相的最佳概括。
蘇格拉底在第十二屆世界盃賽上風頭出盡。在對蘇聯隊的首場比賽中,他表現過人。上半場巴西隊踢得毫無章法,被蘇聯隊先攻入一球。中場休息時,教練桑塔納、隊員濟科、儒尼奧爾等人對下半場採取什麼打法意見不一。蘇格拉底一言不發,但他最有心計,胸有成竹。下半場一開始,他把菲爾卡奧調到前場右側,自己撤到中場,從另一側進攻。這一著果然奏效,在蘇格拉底的帶領下,全隊協調一致,攻守得當。比賽進行到第74分鍾時,蘇格拉底接隊友從右路的傳球,晃過對方的後衛,在中路20米處,果斷起腳射門,將比分扳平。全隊乘勝追擊,最後將蘇聯隊打敗。此役是蘇格拉底智勇雙全的最佳詮釋,"足球博士"當之無愧。
綠茵場上消耗了蘇格拉底的體力,但絲毫沒有減損他對醫學的熱愛。1984年他想出國研讀醫學,為退役後行醫打基礎,於是便同義大利的佛羅倫薩俱樂部簽訂了兩年合同,他為該隊效力,對方付他160萬美元的報酬。他一邊讀書,一邊踢球。
1987年合同期滿,蘇格拉底回到巴西開始行醫。
1986年蘇格拉底再次代表巴西國家隊參加世界盃賽。他脫下白衣天使的服裝,換上球衣,出現在墨西哥的賽場上。他坐陣中場,鎮定自若地組織全隊進攻和防守。在對西班牙隊的比賽中,隊友卡雷卡打出一記有力的射門,球打在門框上反彈回來,蘇格拉底疾奔而至,一記漂亮的頭槌奪得一分,為巴西隊贏得了這場比賽。在第二回合的比賽中,巴西隊遭遇歐洲勁旅波蘭隊,隊友製造一個點球機會,蘇格拉底操刀主罰,先下一城,鼓舞了士氣,年輕選手喬西馬爾在角度極小的情況下攻入兩球,後來埃迪尼奧主罰點球命中,全隊最後以4∶0大勝波蘭隊。但幸運女神並不永遠向蘇格拉底微笑,在對法國隊的1/4決賽中,雙方苦戰120分鍾打成1∶1平。點球決勝時蘇格拉底首先出場,但他主罰的點球被法國門將巴茨撲出,巴西隊失去了進入半決賽的機會,他為此抱憾終生。
蘇格拉底退役後一心一意地當起了醫生,救死扶傷。業余時間他經常踢一踢球,一方面為了健身,另一方面也是重溫當初的輝煌。
蘇格拉底對現在足壇的一些怪現象很看不慣,經常仗義執言,批評現在的球員為金錢而踢球,已經把足球比賽銅臭化了。他認為,真正的足球比賽應該是純潔的。他不至一次地批評巴西足協的官員貪污腐化,不思進取
卡爾·海因茨·魯梅尼格是德國
足球在20世紀70年代的代表性人物,是慕尼黑巴伐利亞俱樂部隊和西德國家隊的靈魂。
卡爾·海因茨·魯梅尼格1955年9月25日出生於西德離慕尼黑600公里遠的利普施塔特的一個工人家庭。魯梅尼格自小就表現出了足球天才,7歲就加入了保倫西亞丙級隊,開始了正
規系統的訓練。魯梅尼格在保倫西亞隊經歷了長達11年的專業訓練,漸成天皇巨星。他剛入隊不久就參加了對特伊托尼亞隊的比賽,進了6個球。其中最精彩的進球是他左晃右晃騙過對方守門員,然後鎮定地將球停在球門線上等待觀眾的歡呼聲,之後他才把球打入網窩。這場球保倫西亞隊以13∶3的懸殊比分獲勝。天才少年就這樣嶄露頭角。
1974年,西德隊奪得了第十屆世界盃冠軍,全國掀起了足球熱。這一年魯梅尼格才19歲,一位叫維利·賴納克的球探發現了他的才華,召他加入擁有貝肯鮑爾、穆勒等7名國腳的拜仁慕尼黑隊。
魯梅尼格的出現真正引起這些大牌球星的重視是在1974年與赫佐根奧拉赫隊的比賽上。下半場教練才把他換上場,他以眼花繚亂的帶球屢屢突破對方的防守,有一次他盤帶過人之後巧妙地將球傳給前鋒穆勒,穆勒推射入網。進球後穆勒激動地拍了拍魯梅尼格的肩膀,感謝他說:"做得好,小夥子。"穆勒的話給了魯梅尼格很大的鼓勵與肯定。雖然這場球他們以3∶3與對方踢平,但魯梅尼格收獲到的遠遠大於他想像的,他開始踢主力位置,他輝煌的足球生涯從此開始。
1974、1975、1976年拜仁慕尼黑隊連續3次獲得歐洲冠軍杯賽冠軍,1976年還奪得洲際杯賽的冠軍。魯梅尼格表現出色,成了西德的當紅球星,加入了國家隊,邁上了足球生涯的重要台階。
1979、1980年魯梅尼格榮獲西德最佳射手稱號,為慕尼黑巴伐利亞隊獲得全國甲級聯賽冠軍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參加烏拉圭舉行的小世界盃期間,少年得志的魯梅尼格與春風得意的馬拉多納惺惺相惜,互訴仰慕之情,相互勉勵要經得起各種考驗。
1974、1976、1979年他被評為歐洲第二號球星;1980年躍居歐洲第一,成為西德第三位歐洲足球先生;1981年,蟬聯歐洲足球先生稱號。
魯梅尼格曾代表西德隊先後參加過1978、1982和1986年3屆世界盃大賽,兩次獲得亞軍。1982年第十二屆世界盃賽中,魯梅尼格帶傷上陣,表現不俗,獲"銅球獎",並入選世界盃最佳陣容。在對智利隊的比賽中,他一人攻進3球,為全隊進入復賽奠定了基礎。他在場上的表現贏得了球王貝利的贊揚:"魯梅尼格的速度和技術都是世界一流的。只要魯梅尼格在場,西德就能夠參加決賽。"足球前輩的這番褒獎魯梅尼格受之無愧。後來人們送給他一個綽號,稱他是貝肯鮑爾之後的"新凱撒"。
在1982年世界盃半決賽中,西德隊與法國隊死拼,全場比賽高潮跌起,十分精彩。在經過90分鍾的苦戰打成1∶1後,只好進行加時賽,法國隊出人意料地連進兩球,把西德隊逼上了絕境。在危急關頭,教練德瓦爾不得不請出有傷在身的魯梅尼格。魯梅尼格一上場就擺出了一副挽大廈之將傾的架式,積極拼搶,不到7分鍾就在混亂中鏟球破門。10分鍾後,他拉開一個空檔,由隊友赫魯貝施在法國隊門前爭頂成功,同伴菲舍爾一記倒掛金鉤再下一城,西德隊大難不死。在點球決賽中,西德隊一鼓作氣,以8∶7淘汰了法國隊。魯梅尼格扭轉戰局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1984年,魯梅尼格轉會到義大利國際米蘭隊,兩個賽季都有出色的表現。1987年加盟瑞士的塞爾韋特隊,在1988~1989賽季中共入24球,從而贏得了瑞士甲級聯賽最佳射手稱號。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是魯梅尼格最後一次向世界足壇表演他的絕技。由於已過30歲,他體力明顯不濟。最後西德隊以2∶3負於阿根廷隊,屈居亞軍。
1989年6月,35歲的魯梅尼格舉行了告別賽。在26年綠茵生涯中,他共為國家隊出賽95場,為國內俱樂部出賽310場,共進162個球。
退役後的魯梅尼格一直潛心研究足球理論和科學訓練方法,並被國際足聯和德國足協授予高級足球講師稱號,也曾被德國一家電視台聘為節目主持人。
1990年魯梅尼格獲"超級金球獎"。1994年出任國際足聯特使,為1994年美國世界盃的成功舉辦做出了貢獻。
基岡在英格蘭足球史上是一個傳
奇式的人物,作為球員他曾為英格蘭爭得過榮譽;作為教練,他在2000年6月舉行的第十一屆歐洲錦標賽決賽階段率隊以1∶0戰勝德國,結束了30年逢德不勝的歷史。但4個月後在2002年世界盃外圍賽中以0∶1敗在了德國隊腳下,不得不引咎辭職。他的足球生涯充滿了變數。
20世紀70年代,繼克魯伊夫和貝肯鮑爾之後,基岡是歐洲足壇的另一位傑出人物。他於1978年和1979年連續當選歐洲最佳球員。
基岡1952年2月14日生於英格蘭的阿姆索普。16歲時他被利物浦隊的教練比爾·森克里看中,這位教練打開了他的眼界,使他能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利物浦俱樂部是英格蘭的老牌勁旅。轉會利物浦俱樂部之後,基岡很快在這里鞏固了自己的地位,打上了絕對主力。後來又榮升隊長,一口氣在這里踢了5年,幫助該隊獲得兩次英格蘭冠軍、兩次歐足聯冠軍和一次歐洲俱樂部冠軍。1970年,20歲的基岡表現不凡,被評為"全英最佳年輕球星",《每日快報》稱他是"超級巨星"。他名聲大振,豪氣沖天。
1976年基岡當選英格蘭足球先生。可是1977年利物浦隊獲得歐洲冠軍杯冠軍後基岡本人並沒有得到什麼榮譽,他喜歡更大的挑戰,決定到國外踢球。這一年他如願加盟西德的漢堡隊。當時西德有轟炸機穆勒、貝肯鮑爾等一流球星,基岡在水平上並不遜於他們,他願在同一個聯賽中與他們硬碰硬。
基岡在漢堡隊效力3年,為漢堡隊榮獲德甲聯賽冠軍和歐洲俱樂部冠軍立了大功。他到漢堡隊的第一年就被評為歐洲第二球星,比丹麥球星西蒙森僅差3分。1978年,基岡直線上升,擊敗所有對手,被評為歐洲最佳球星。1979年基岡又以114分,高出第二名魯梅尼格62分的巨大優勢連續當選歐洲頭號球星,光彩奪目。英格蘭教練格林伍德評價說:"基岡是繼克魯伊夫和貝肯鮑爾之後歐洲出現的又一個出色人物。"
基岡一生沒有在足球大家庭的豪宴世界盃上取得驕人的成績。1978年的世界盃本應該是基岡大發神威的好時機,可惜的是英格蘭隊在外圍賽中就沒過關,他連到這屆世界盃賽場走一圈的機會都沒有。1982年的世界盃賽英格蘭取得了參賽資格,基岡又一身傷病,只能坐在替補席上作看客。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基岡的足球熱情,他先到南安普頓隊,後到紐卡斯爾隊,照樣踢得風風火火。
基岡身高1.69米,體重68公斤,在高個雲集的歐洲足壇上他並沒有外在的優勢可言。但他良好的身體素質和超群的足球技術彌補了先天的不足。他動作靈活,體力充沛,突破能力強,左右腳功夫一流,頭槌建功也不在話下。基岡在向別人介紹自己成功的經驗是說:"我的個子不高,但技術不壞,動作很伶俐。因此,常常能騙過或戰勝塊頭比我高大的對手。比賽中運氣可能有一兩次,其他必須靠自己去爭取。"
1984年,在綠茵場上征戰多年的基岡感覺到身心疲憊,他突然宣布退出足壇,歸隱到西班牙的一棟別墅里,悠閑自在地打打高爾夫球,看看書,過得好不逍遙。
一別8年後,基岡重返英格蘭足壇,重新加入紐卡斯爾隊,不過這次是擔任主教練。他憑借著自己的聲望將英格蘭新射手阿蘭·希勒和吉諾拉吸引到了隊里,開始了艱難的攀升。經過基岡的精心打造,紐卡斯爾隊一躍成為英格蘭足壇上的一支勁旅。雖然在1995~1996賽季從一度領先第二名12分的大好局面痛失了最後奪冠的機會,但紐卡斯爾隊的球迷們仍然認為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是他們的救世主,有人乾脆稱為他"基岡王"。
基岡一生東征西戰,最滿意的一場比賽是1980年5月13日在英國本土迎戰馬拉多納率領的世界冠軍阿根廷隊。在這場比賽中,英格蘭隊以3∶1戰勝了阿根廷隊。賽後英格蘭足球行家們對基岡贊賞有加,認為他在一些方面要優於馬拉多納。由於沒機會參加1978年的世界盃,英格蘭隊沒機會與阿根廷過招,這次在自己的家門口打敗世界冠軍阿根廷隊,英格蘭人多少出了一口氣。
基岡最擅長的是跑位,在必要的時候出現在必要的位置上,他跑動的時候從不看球,完全是憑自己的意識向最需要自己的地方跑動。作為隊長,他還是一個出色的組織者。他能把全隊調動起來,形成一個團結的集體。
2000年3月,英國足協宣布聘請基岡出任國家隊主教練。消息傳出後,球迷們欣喜若狂。在霍德爾因著書揭露英格蘭足壇丑聞被迫辭職後,國家隊主教練的位置空了3個月。歐洲錦標賽在即,世界盃預選賽即將開鑼,基岡出任主教練,結束了群龍無首的混亂局面。球迷們相信48歲的基岡,他和博比·查爾頓一樣是英格蘭足壇的傳奇人物,他有聰穎的頭腦,天賦雖不過人,卻有著卓越的職業道德,出眾的鬥志和令人敬佩的毅力。人們希望激情四射的基岡能夠力挽狂瀾,重振英格蘭足球的雄風。
事實證明,基岡並不是英格蘭足球隊主教練的理想人選,他是一位勇往無前屢建奇功的球員,但不是貝肯鮑爾那樣的智多星,缺乏果斷的決策能力和把握全局的宏觀調控能力。但作為教練,他功不成名不就,令人遺憾。
德國足球史上至少出產過兩架
"轟炸機",第一個是格特·穆勒,第二個是尤爾根克林斯曼。
格特·穆勒1945年11月3日出生於慕尼黑北部諾西根的一個窮人家庭里。他小時候的樂趣是和小夥伴們在街道上踢足球。
稍大一點後,穆勒決定到足球俱樂部謀職,靠踢球賺錢贍養母親。他到了當地的諾丁根俱樂部去毛遂自薦,結果他腳下的功夫和搶點攻門的意識讓俱樂部教練們喜出望外。他留在了俱樂部。
在諾丁根俱樂部的第二年,穆勒獨進48個球,立即名震四方。蒙門戈教練認為他是個射門天才,不應該埋沒在諾丁根這種普通球隊里,就推薦他到紐倫堡俱樂部去踢球,誰知這傢俱樂部競把他拒之門外。這對穆勒產生了不少的負面影響。
是金子總要發光。拜仁慕尼黑俱樂部的球探沙裡淘金,發現了穆勒,熱情地邀請他加入。18歲的穆勒面對拜仁慕尼黑隊的熱情,有點受寵若驚。穆勒是個給點陽光就燦爛的人,在這里他受到了俱樂部的尊敬與信任,他也加倍地回報俱樂部。在場上不惜一切地攻門得分,屢創佳績,獲得了"轟炸機"的美譽。
1966年他代表拜仁慕尼黑隊出場33次,打入15球,初露鋒芒。第二年,穆勒參加聯賽32場,進球28個,幾乎場場都有建樹,創造了俱樂部的進球記錄。這一年拜仁慕尼黑隊奪得歐洲優勝者杯。從此穆勒年年有進步,年年獲大獎。從1968~1969賽季和1973~1974賽季拜仁慕尼黑隊4次奪得西德甲級聯賽的冠軍,稱霸足壇。穆勒不信邪,他身穿"13"號球衣在國家隊創造了不亞於貝肯鮑爾的成績。在西方人眼裡,"13"是叛徒猶大的代名詞,人們避之猶恐不及,但穆勒不在乎。他的射門功夫第一,但他從不爭"10"號球衣。在1970年征戰世界盃時,穆勒在1/4決賽中打進了致勝的一球。當時他接隊友傳球,掄圓右腿大力射門,英格蘭隊的門將彼得·伯尼蒂望球興嘆,無力撲救。
1974年第十屆世界盃賽在西德本土舉辦,全隊在主教練舍恩的指導下奪得了雷米特杯,創造了西德足球的黃金時期。比賽中穆勒再次大放光彩。當時在神奇教頭厄斯·米歇爾斯的指導下克魯伊夫和他的隊友們已經演練了一種"全攻全守"的新式打法,颳起了"橙色旋風"。他們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決賽,與具有鋼鐵一般意志和紀律的西德隊爭奪冠軍。7月7日決賽在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英國裁判泰勒鳴哨開場不到一分鍾,克魯伊夫領銜的荷蘭隊先聲奪人,以1∶0領先,給了西德隊一個下馬威。失球後的西德隊大舉反攻,第27分鍾,貝肯鮑爾得球分給同伴,三傳兩遞到了禁區,被對方後衛絆倒,判罰點球,將比分扳平。此後雙方爭奪更加激烈。第43分鍾西德隊得球後經過幾腳短傳配合,把球分給了穆勒,他轉身射門,將比分超出。這個球價值連城,一球定乾坤。此後荷蘭隊大舉進攻,但只開花不結果,終於敗在了西德隊腳下,屈居亞軍。
穆勒在拜仁慕尼黑隊效力15年,參加過425場比賽,創造了德國歷史上的最高進球記錄。他在國家隊效力11年,出戰62場,進球68個,平均每場進球一個以上,至今無人問津這一記錄,連球王貝利和馬拉多納也自嘆弗如。
穆勒很有個性,他深知自己的責任就是進球,所以在場上會抓住一切機會破門得分。他曾說:"我的任務就是把球踢進對方的大門。"穆勒的特點是速度快,頭槌厲害,左右腳都能大力射門。他能在不同的位置以各種不同的姿勢射門,尤其背對球門突然轉身施射的技術最值得稱道。他的射門力量大,角度刁,守門員防不勝防。球迷們嬉稱他"身上裝了雷達"。
穆勒很愛他的夫人,在奪得第十屆世界盃賽冠軍3小時後,慕尼黑城舉行了慶功宴,由於沒有邀請這些功臣們的夫人和女友參加,他們大為光火。穆勒非常失望,一氣之下當場宣布:"我已經完成夢寐已求的業績,現決定退出國家隊。"一些隊員也紛紛宣布退出國家隊。此事不僅對西德隊,而且對其他國家的球隊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血氣方剛的"轟炸機"穆勒就這樣離開了給他帶來快樂帶來榮譽帶來財富的綠茵場,從此消失在公眾的視野里。
足球是一種攻守的游戲,將這種
游戲發揮到極致的人物是荷蘭的克魯伊夫。在筆者查閱過的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