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分類 » 泉州特色美食加盟有哪些
擴展閱讀
化妝品加盟店費 2025-05-21 09:38:07
養生店怎麼選擇加盟店 2025-05-21 09:10:20
原谷原麥加盟費是多少 2025-05-21 09:09:26

泉州特色美食加盟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11-03 04:33:03

A. 泉州十大名小吃有哪些

泉州十大名小吃:肉粽、鹵鴨、豬血湯、百獸龜、白米龜、碗糕、咸粽、芋果、元宵丸、桔紅糕。

一、肉粽

「想不到利用豬血也能烹出如此美食。」許多第一次光顧水門國仔美食店的顧客在品嘗了豬血湯以後都不禁發出贊嘆,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豬血吃起來應該是干澀、無味的,誰料到該店豬血湯里的豬血塊竟然富有彈性,且香潤可口。

本次獲得「泉州十佳名小吃」稱號的「豬血湯」出自於水門國仔美食店,這是一家擁有三家分店的「中華老字型大小」。豬血湯具有良好的補血功能,食用時如能加入油渣、大腸等作為輔料,味道肯定會更為濃烈可口。

B. 泉州有什麼特色美食

好多哦

1.面線糊

面線糊系以蝦、蚝、蟶、淡菜等味美質鮮的海產品熬湯,與面線煮成糊。煮時要掌握好火候,達到糊而不爛、糊得清楚。面線糊除以海鮮作配料外,還可加鴨腸或豬血或以一大串豬大腸放人面線糊中,使油脂融人其中。食用時可與油條搭配,並以炸蔥花、胡椒粉調味,氣味更濃烈可口。

2.肉粽

肉棕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紅黃閃亮,富有引人品嘗的魅力。肉棕以香菇、蝦米、粟子、豬肉(或雞肉)、糯米等為原料。製作時先把糯米浸後晾乾,拌上鹵湯、蔥頭油,放在鍋里炒得又干又松,再與紅燒豬肉、生粟子攪拌均勻,用竹葉包好煮爛。肉粽要趁熱食用,吃時配上沙茶醬、蒜茸、紅辣醬等調料,更是美味可口。

3.蚝仔煎

蚝仔煎是以新鮮蟹肉和切成半寸長的韭萊,調以少許番薯粉,放人平底鍋煎至快熟時,再加進攪好的雞蛋烹制而成。吃時還可以蘸些油炸蔥花,加點永春老醋和辣椒醬調味,則五味俱陳,極為香軟可口。

4.鹵面

鹵面是由各種配料做成鹵湯與面團混起來的。口味香甜、滑潤。調鹵面的湯最好是骨湯或肉湯。湯料要上好的香菇、蝦肉、豬肉、魷魚、筍絲,佐料扁魚和芫荽、韭菜、豆芽、胡椒粉、沙茶醬、蒜香、蛋絲等。香菇、豬肉等料倒人湯中煮透,然後添加地瓜粉調稠,另加一些糖、鹽、味精,以增加香甜、滑潤的口感。進食時,加上芫荽菜、蛋絲、胡椒粉或沙茶醬,這樣吃起來風味獨特。

5.石獅甜粿

石獅甜粿形似滿月,顏色潔白,質地軟嫩,氣味芳香,清甜可口。它以優質大冬糯米、白砂糖、蜜冬條、金橘、香料等為原料。

6.深滬魚丸

深滬魚丸是閩南地區的傳統名點,其形狀有圓狀、塊狀或魚形。它具有色澤雪白晶亮、下鍋膨脹力強、質地柔韌、入口鮮美細膩等特點,系選用鰻魚、馬加魚等上等魚肉剁碎搗爛,與地瓜粉一起攪合製成。

7.土筍凍

「土筍凍」是一種環節動物,它的學名叫「星蟲」。別看它身長不過三五厘米,卻五臟俱全。它的全身都可以食用,經過精細加工熬煮,身上的膠質溶化人開水中,冷卻後就成凍了。其色澤灰白,晶瑩透明,鮮嫩清脆,質地柔韌,富有彈性,以多味佐料配吃,為冬春季佳品。

8.元宵丸

元宵丸是泉州元宵節食品。主料以花生米、芝麻、白糖、冬瓜糖、蔥頭及果味作餡,在糯米粉中團皮,下滾水中煮熟。元宵丸皮嫩、餡甜,是冬令佳點,備受遊客歡迎。

9.永春榜舍龜

永春榜舍龜是一種用糯米、綠豆、白糖等精心製成,歷來博得人們的喜愛,堪與泉州綠豆餅、石獅甜粿媲美。因形狀似龜,故人們就把這種食品取名「壽龜」,或簡稱為「龜」。

C. 泉州餐飲加盟商哪家好打算開個加盟店哪個牌子合適

現在的人們越來越注重飲食,不光是好看還要味道好才可以吸引到人,常樂基餐飲算做的較好的,有特色雞飯也有漢堡炸雞薯條等,能滿足各種顧客的需要。

D. 泉州有什麼特色美食呢

1.面線糊

面線糊系以蝦、蚝、蟶、淡菜等味美質鮮的海產品熬湯,與面線煮成糊。煮時要掌握好火候,達到糊而不爛、糊得清楚。面線糊除以海鮮作配料外,還可加鴨腸或豬血或以一大串豬大腸放人面線糊中,使油脂融人其中。食用時可與油條搭配,並以炸蔥花、胡椒粉調味,氣味更濃烈可口。

2.肉粽

肉棕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紅黃閃亮,富有引人品嘗的魅力。肉棕以香菇、蝦米、粟子、豬肉(或雞肉)、糯米等為原料。製作時先把糯米浸後晾乾,拌上鹵湯、蔥頭油,放在鍋里炒得又干又松,再與紅燒豬肉、生粟子攪拌均勻,用竹葉包好煮爛。肉粽要趁熱食用,吃時配上沙茶醬、蒜茸、紅辣醬等調料,更是美味可口。

3.蚝仔煎

蚝仔煎是以新鮮蟹肉和切成半寸長的韭萊,調以少許番薯粉,放人平底鍋煎至快熟時,再加進攪好的雞蛋烹制而成。吃時還可以蘸些油炸蔥花,加點永春老醋和辣椒醬調味,則五味俱陳,極為香軟可口。

4.鹵面

鹵面是由各種配料做成鹵湯與面團混起來的。口味香甜、滑潤。調鹵面的湯最好是骨湯或肉湯。湯料要上好的香菇、蝦肉、豬肉、魷魚、筍絲,佐料扁魚和芫荽、韭菜、豆芽、胡椒粉、沙茶醬、蒜香、蛋絲等。香菇、豬肉等料倒人湯中煮透,然後添加地瓜粉調稠,另加一些糖、鹽、味精,以增加香甜、滑潤的口感。進食時,加上芫荽菜、蛋絲、胡椒粉或沙茶醬,這樣吃起來風味獨特。

5.石獅甜粿

石獅甜粿形似滿月,顏色潔白,質地軟嫩,氣味芳香,清甜可口。它以優質大冬糯米、白砂糖、蜜冬條、金橘、香料等為原料。

6.深滬魚丸

深滬魚丸是閩南地區的傳統名點,其形狀有圓狀、塊狀或魚形。它具有色澤雪白晶亮、下鍋膨脹力強、質地柔韌、入口鮮美細膩等特點,系選用鰻魚、馬加魚等上等魚肉剁碎搗爛,與地瓜粉一起攪合製成。

7.土筍凍

「土筍凍」是一種環節動物,它的學名叫「星蟲」。別看它身長不過三五厘米,卻五臟俱全。它的全身都可以食用,經過精細加工熬煮,身上的膠質溶化人開水中,冷卻後就成凍了。其色澤灰白,晶瑩透明,鮮嫩清脆,質地柔韌,富有彈性,以多味佐料配吃,為冬春季佳品。

8.元宵丸

元宵丸是泉州元宵節食品。主料以花生米、芝麻、白糖、冬瓜糖、蔥頭及果味作餡,在糯米粉中團皮,下滾水中煮熟。元宵丸皮嫩、餡甜,是冬令佳點,備受遊客歡迎。

9.永春榜舍龜

永春榜舍龜是一種用糯米、綠豆、白糖等精心製成,歷來博得人們的喜愛,堪與泉州綠豆餅、石獅甜粿媲美。因形狀似龜,故人們就把這種食品取名「壽龜」,或簡稱為「龜」。

E. 舌尖上泉州特色名小吃有哪些

1、面線糊

面線糊是以福建泉州為發源地,而後傳至福建省閩南地區的小吃,呈糊狀,是由細面線、番薯粉製作成。先將水煮開,放入番薯粉和調料、面線。一般為早餐食用,就著油條跟馬蹄酥吃。

F. 福建泉州特色美食小吃

泉州特色小吃一直以來就很有名,這里有豐富的物產資源,製作的美食豐富多樣,別具風味,那麼泉州特色小吃有哪些你知道嗎?為你推薦福建泉州特色小吃排行榜,看看泉州好吃的東西都有什麼。
NO1薑母鴨
薑母鴨是發源於泉州的一道傳統美食,「薑母鴨」不僅好吃,也是一種葯膳,營養價值極高,尤其是在秋冬季節,吃薑母鴨正好,滋補強身,溫而不燥。薑母鴨用紅面番鴨作為主料,炒香然後加入老薑和米酒燉煮,步驟比較簡單,薑母鴨肉質酥嫩,湯鮮味美。
NO2肉粽
肉粽是泉州特色小吃中的代表了,香甜可口,在全國都很有名氣。肉粽和我們節日吃的粽子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糯米加上豬油和鹵汁等等,然後加上鹵煮肉塊,香菇,練字等配菜一起包好煮爛,這種小吃油而不膩,金黃酥香,帶著濃濃的糯米香。
NO3面線糊
面線糊在泉州也是很常見的一種小吃,由細面線、番薯粉做成的,裡面加入了很多的配菜,比較常見的有大腸,小腸,還有蝦仁和簡單,醋肉等等,泉州人一般將面線糊當做早餐來吃,最好配上一根剛炸的油條。面線糊口感豐富,糊而不爛。
NO4醋肉
醋肉是泉州特色小吃之一,是油炸美食。將豬肉切片加入糖、鹽、醋、蛋清等調味料腌制一段時間,然後放進油鍋裡面炸一炸,地道的泉州醋肉採用的是純瘦豬肉,色澤金黃,外酥里嫩,還散發著醋香味,脆香可口,焦香入味。
NO5海蠣煎
海蠣煎是一種閩南小吃,也被叫做是蚵仔煎,也是當地特有的,在外地很難吃到。海蠣煎製作並不難,但是足以代表當地風味,很多的小吃店裡面都有這道小吃賣,在街邊也可以買到,海蠣煎起鍋後撒點胡椒,吃的時候蘸上一些芥辣、辣醬,味道會更好。

G. 泉州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泉州的特色美食有:

1、肉粽:

鹵肉飯是江南一帶的傳統名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豬五花肉、鵪鶉蛋、米飯等,肥而不膩、甜咸適口、香濃四溢。帶有厚重口感的鹵肉,配上一碗蒸的不軟不硬的白飯,每一粒米都吸透黑紅的湯汁。

H. 泉州有什麼特色小吃

1,洪瀨雞爪

洪瀨雞爪,是福建省閩南地區漢族傳統風味小吃,產於福建省南安市洪瀨鎮。南安的洪瀨鎮因鹵味雞爪而出名,所以其又被稱為「洪瀨雞爪」。

2,崇武魚卷

崇武魚卷是福建閩南傳統的特色名吃,屬於泉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其主要原料為精選優質魚,其中又以馬鮫、鰻、鯊等最佳,高質量的魚卷,入口柔潤清脆。

3,薑母鴨

薑母鴨起源於福建泉州,而後傳至中國其它地區如台灣等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地方傳統的名小吃。

4,烘豬腳

烘豬腳,閩南泉州地區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傳統風味小吃,是一種將豬蹄置於小沙鍋中,放在炭火上文火烘煨而成的閩南菜餚,帶有「封豬腳」的意思。

5,土筍凍

土筍凍,起源於福建省泉州市安海,是一種色香味俱佳的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土筍凍是一種由特有產品加工而成的凍品。相傳發明人是民族英雄鄭成功。

I. 泉州有哪些特色美食

泉州風味小吃
泉州風味小吃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流傳著許多「食」文化的故事。小吃品種繁多,式樣翻新,造型美觀,且用料考究,做工精細,有小菜、熱菜、湯羹、主食、甜點、水果六種類別。廚師利用豐厚的特產,融合了泉州地方美食炒、炸、煎、燴等傳統工藝,綜合體現了閩南小吃的風味特色,既保留了唐宋遺風,又有創新內容。
安海土筍凍、洪瀨雞爪、捆蹄、海蜇皮、酸甜蘿卜、德化淮山、安溪鹵豆乾、涼拌青瓜、糖醋蓮藕片、蒜泥茄子、香油拌海帶、鹵水花生(帶殼)、沙魚凍、涼拌苦瓜、辣油筍菜、海蠣煎、桂花蟹、通心河鰻、香芋燜鴨、芥菜炒蝦皮、十香全鴨、嫩餅菜、包燒豆腐、石獅牛肉粳、水丸魚卷湯、紅菇肉片湯、炒湖頭米粉、炕軟蕃薯、花生仁湯等

泉州風味小吃
泉州風味小吃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流傳著許多「食」文化的故事。小吃品種繁多,式樣翻新,造型美觀,且用料考究,做工精細,有小菜、熱菜、湯羹、主食、甜點、水果六種類別。廚師利用豐厚的特產,融合了泉州地方美食炒、炸、煎、燴等傳統工藝,綜合體現了閩南小吃的風味特色,既保留了唐宋遺風,又有創新內容。
安海土筍凍、洪瀨雞爪、捆蹄、海蜇皮、酸甜蘿卜、德化淮山、安溪鹵豆乾、涼拌青瓜、糖醋蓮藕片、蒜泥茄子、香油拌海帶、鹵水花生(帶殼)、沙魚凍、涼拌苦瓜、辣油筍菜、海蠣煎、桂花蟹、通心河鰻、香芋燜鴨、芥菜炒蝦皮、十香全鴨、嫩餅菜、包燒豆腐、石獅牛肉粳、水丸魚卷湯、紅菇肉片湯、炒湖頭米粉、炕軟蕃薯、花生仁湯等

J. 泉州的特色美食

俺老家就是福建泉州

蚝仔粥

泉州人有食粥的習慣,時值初春蚝肥韭菜香的季節,選用盛產季節的蟳埔蚝,調配糯米製成粥,口味特佳。且蚝素有海中牛奶之美稱,用蚝做的粥味鮮美,營養豐富。

一、原料
主料:糯米150克,(蟲尋)埔鮮蚝500克,熟豬五花肉150克。
輔料:水發香菇20克,嫩姜50克,精鹽5克,味精5克,胡椒粉5克,油炸蔥花、芹菜末適量,蒜泥、白酒適量,豬骨湯1000克。

二、製法
1、將蚝仔洗凈撈起瀝干,把豬五花肉、香菇切成米粒狀,嫩姜切成細絲並泡於清水中。糯米用清水泡2小時後洗凈,放入蒸籠蒸透米心,待用。
2、鍋置旺火上,下豬骨湯燒至八成熱時,放進糯米燒沸,然後稍微攪動,以免成團粘鍋。煮至5分鍾,待米心熟透,加入豬五花肉、鮮蚝、香菇、精鹽、味精調好味,即可起鍋盛入碗中,食時撒上胡椒粉、芹菜末、油炸蔥花、蒜泥、白酒即可。

特點:此粥質潤味鮮美,葷香馥郁。

芋包

一、原料
1、主料:芋頭750克,大米500克。
2、輔料:豬五花肉250克,鮮蝦仁50克,水發香菇50克,鹽20克,味精5克,花生油20克。

二、製法
1、將芋頭去皮洗凈,與大米分別磨成漿,放入紗布袋瀝干水分。
2、將五花肉、蝦仁、香菇切碎,加鹽、味精下油鍋炒熟做餡。
3、把芋泥分別放在5-6厘米寬的各個小碗內,中間放餡料,表面再覆蓋一層芋泥,放入蒸籠,旺火蒸20分鍾即熟,趁熱在表面灑上適量蔥油、青蔥珠即可食用。

特點:此芋包不油膩,清淡,松軟可口。

炒米粉

「米粉」是閩南特產,是大眾喜愛的菜餚。米粉製得最好的是安溪縣湖頭,傳說那裡有一處特別的泉水,用湖頭的泉水制出的米粉特別的柔韌,不會粘糊在一起。

一、原料
1、主料:米粉400克。
2、輔料:鮮蝦仁50克,鮮魷魚50克,小白菜50克,豬五花肉50克,蒜仁5克。
3、調料:味精4克,花生油50克,上醬油6克,蔥白5克,高湯600克。

二、製法
1、將魷魚、五花肉、小白菜切成絲狀,蒜仁壓松。
2、炒鍋放在旺火上,倒入花生油、蒜仁、蔥白爆鍋,放入肉、魷魚絲、蝦、菜煸炒,澆入醬油。放湯(占湯的1/3),湯沸15秒鍾後,放入米粉,加蓋,燜1分鍾,翻炒後再加湯,燜2分鍾,又再翻炒,湯全倒入,炒至湯干,加入味精、尾油,拌好裝盤。

特點:柔又韌,滑潤爽口,鮮香,是別具一格的點心菜。

五香卷

五香卷是泉州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傳統餚饌,普通家庭都能烹飪,可請客可祭祀,可作家宴。

一、原料
1、主料:豬五花肉500克,鮮蝦仁50克。
2、輔料:凈荸薺100克,干澱粉100克,豆腐衣6張,油炸蔥花20克,雞蛋2個,蔥白200克,精鹽6克,味精6克,白糖15克,芫荽、酸蘿卜、辣椒醬少許,五香粉15克,花生油1000克(耗50克)。

二、製法
1、將豬五花肉切成4厘米長的絲狀,把蝦仁、蔥白切成粒狀,荸薺均剁成絲狀。
2、將豬五花肉絲、蝦仁放入盆中,加精鹽、味精、白糖、五香粉、雞蛋攪拌均勻,稍腌片刻,然後放入干澱粉再拌勻,最後加入蔥白、荸薺、油炸蔥花,攪拌成餡料。
3、把豆腐衣平放在案板上,將餡料放在豆腐衣的一端,理成圓條狀卷,捲成直徑為2厘米左右的長條數份,即成五香卷的生坯。
4、炒鍋置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燒至半成熱時,將制好的五香卷生坯,沿鍋邊逐條滑下,待浮出油麵後,用筷子稍翻,使各部分炸勻。炸至呈赤褐色時撈起,瀝去油,再切成小塊裝盤。 上菜時與酸蘿卜、芫荽、辣椒醬盛小碟佐食即可。

特點:此菜色澤赤褐,皮香酥脆,餡料嫩滑,熱食味道甚佳。

面線糊

一、原料
1、主料:精製面線75克。
2、輔料:蝦糠150克,豬骨湯1000克,熟魚肉200克,精鹽15克,味精6克,澱粉50克,胡椒粉、芫荽、白酒(浸泡過當歸)適量。

二、製法
1、將蝦糠包紮於紗布中放入1000克清水鍋中,用中火煮半小時,撈起蝦糠後,湯汁過濾待用。把熟魚肉撕成絲。
2、鍋置旺火上,倒入豬骨湯和用蝦糠煮過的湯汁,澆沸。將精製面線稍捻碎放入沸湯鍋中,加入精鹽、味精調准味。澱粉調水徐徐舀入鍋中,並不停推勺至面線浮起,鍋中湯汁成糊狀即可。
3、用餐前可根據各人的口味,加入鹵大腸、小腸以及各種熟食品和油條,食用面線糊時撒上胡椒粉、芹菜末、白酒以及鹵汁,味道更美。

特點:此面線糊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泉州地方風味。

雞卷

一、原料
1、主料:凈雞肉150克,豬中段肉350克,豬網油3張。
2、輔料:干炸蔥片15克,精鹽6克,味精6克,凈荸薺100克,白糖15克,蔥白150克,干澱粉100克,五香粉10克,雞蛋1個。

二、製法
1、將雞肉、豬肉分別切成絲條狀,荸薺洗凈切成粗條狀,蔥白切成馬蹄狀。
2、將雞、豬肉一並放於盆中,加入精鹽、味精、白糖拌勻,稍腌片刻,加入干澱粉、干炸蔥片、雞蛋、荸薺、蔥白攪拌均勻,成為餡料。
3、將豆皮洗凈,放在案板上,包入餡料,捲成直徑為3厘米的圓形條狀數條,放入蒸籠用旺火蒸20分鍾至熟取出(也可涼後切成小塊下油鍋油炸),裝盤即可,食時配上芫荽、酸蘿卜、醬料,盛於小碟佐食。

特點:此菜色澤雪白,質嫩鮮香,蒸食、炸食均宜。

米糕

一、原料
1、主料:糯米400克,晚米100克。
2、輔料:精鹽10克,花生油1500克。

二、製法
1、將糯米、晚米浸泡過夜後,淘洗干凈,加入精鹽拌勻,倒入蒸籠,置火上蒸至米心熟透。
2、取出蒸籠,將米倒在竹篇上待涼,用滾筒奪成4厘米厚的米糕,再用刀切成一塊塊菱形狀(一塊約50克),待用。
3、鍋置火上,倒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米糕,炸至呈金黃色時撈起即成。

特點:外香酥,內軟潤

牛肉鍋貼

一、原料
1、皮料:中筋麵粉500克,精鹽3克,熱水300克(約70℃)。
2、餡料:牛肉850克,醬油13克,味精5克,精鹽5克,胡椒粉2克,香油5克,蔥10克,姜5克,花生油10克。

二、製法
1、將牛肉去筋膜並剁成末,姜、蔥均剁末,同放入盆中,加醬油、精鹽、味精、胡椒粉、香油和水250克攪勻,成為餡料待用。
2、麵粉放案板上,加入精鹽和熱水(70℃以上)300克,均勻地和好麵粉,並攤開晾涼(即燙面和面法),再揉搓至純滑,即為湯麵皮。
3、將揉搓好的面團搓條摘成60塊劑子,用擀麵杖擀成中間較厚、邊緣稍薄的皮子,各包入餡心,捏成褶紋餃。
4、把鍋貼餃擺入已抹油並燒熱的平底鍋里,先煎半分鍾後,加水至鍋貼的1/3高,加蓋煎至水干餃熟,底呈金黃焦色即可。

特點:這種咸點小吃上部柔嫩,底部酥脆,牛肉餡味鮮美,別具風味。

豆粽

一、原料
1、主料:上糯米2000克,軟骨竹葉500克(8厘米左右寬)。
2、輔料:牛角黑豆(或黑殼青仁豆)500克,精鹽35克,味精5克。

二、製法
1、糯米放水,浸1小時後,淘洗干凈撈起,放入籮中靜放,瀝干水。
2、黑豆放水中淘洗干凈,浸1小時後撈起,瀝干水。
3、取一大鍋加熱,把糯米倒入鍋中,放入精鹽、味精、黑豆,炒20分鍾至香味飄起時盛入盆中。
4、取竹葉一張,從中間處彎折成漏斗狀(葉在朝里),用左手托住,放入拌勻的糯米豆約40克,用右手將竹葉蓋住米面,兩邊折攏,然後將竹葉長出的部分向右折轉,用水草繞兩圈捆紮住(要扎緊)。
5、取大鍋一隻,加水至八成滿燒沸,把裹好的粽子放入鍋中(鍋內的水要浸沒粽子,不要露出,以防止煮出夾生粽子),在旺火上連續煮1.5小時即成,吃時剝去竹葉。

特點:此粽顯淡淡的棕色,吃時有黑豆的清香

閩南煎包

一、原料
1、主料:精麵粉1000克,老酵母150克,鮮豬肉(瘦七肥三)500克。
2、輔料:凈荸薺300克,蔥白300克,食鹼7克,味精10克,上等醬油50克,香油15克,白糖200克,腐乳汁20克。

二、製法
1、先將750克麵粉倒在案板上,加入老酵母,再加適量清水,調成面團,用一塊濕布蓋著,靜置發酵。待發酵後,把剩下的250克麵粉撐開揣入鹼水,加白糖150克,捲起揉勻,揉到面團光滑為止。搓成35克重的小面團劑子,將每個劑子擀成中間稍厚、邊略薄的皮子。
2、將鮮豬肉剁成小丁狀,蔥白切成珠狀,荸薺拍碎。將剁好的肉放在盆中,加醬油、腐乳汁、味精、白糖50克、香油、蔥白珠、荸薺拌勻,作為餡料待用。
3、左後拿皮,右手挑餡料,把餡料舀入麵皮上,用右手拇指和食指順邊捏10個小褶。把口捏緊後,放入平底鍋略蒸,然後再加入適量清水,加蓋,用旺火煎10分鍾至熟即成。

特點:皮薄餡大,甘甜潤香,味美可口。

西垵土筍凍

土筍凍是用一種像蚯蚓一樣的軟體動物熬製成的膠狀體。這種小動物生長在淺海灘塗里,呈灰白色,圓筒筍狀,所以名叫「土筍」。晉江安海、東石一帶都有出產,但以安海鎮五里橋中亭港附近的土筍最肥最大。土筍凍的製作以西垵村最為出名。土筍凍不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有葯用價值,當你喉嚨疼痛時,吃了它立即止痛,勝似靈丹妙葯。它能降火消炎,清涼解熱,是人們在大熱天十分喜愛的小吃。

一、原料
1、主料:新鮮海土筍500克,精鹽10克。
2、輔料:香醋4克,醬油6克,蒜泥10克,姜絲3克。

二、製法
1、用石槌不斷碾磨海土筍,滾出全部內臟雜物。把土筍放入清水中,將其體內的泥土漂洗干凈,呈白亮撈起。
2、鍋置火上,把涼井水750克和海土筍一起倒入鍋中,放入鹽,熬至沸熟膠質溶出後連湯舀起,分裝在6厘米左右的小瓷碗中靜放在露天過夜,自然冷卻凝成固體物(夏天要放入凍箱才會凝結)。
3、用竹簽挑出,配以陳香醋、醬油、蒜泥、姜絲等佐料,即可上席。

特點:晶瑩透明,清熱補脾潤肺,鮮嫩脆,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