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想在東莞開一家社區生鮮超市,東莞有哪些豬肉品牌可以推薦
那要看你想賣的是瘦肉型的白毛豬,還是肥肉型的黑毛豬。黑毛豬的品牌有壹號土豬、天露黑豬、黑加寶。不過,壹號土豬和黑加寶在廣州做得比較好,東莞屬天露黑豬門店最多,基本上東莞32個鎮區、100多個市場都有他們的店,有一定的知名度,豬源來自於溫氏,品質過硬。
近幾年,東莞市場趨向於黑毛豬,認知里黑毛豬是品質比較高的品種,不過,今年東莞市場逆勢又冒出一個白毛豬品牌,叫草本香豬,是野豬+土豬+杜洛克雜交培育出來的,既保留了野豬的抗病能力強、存活率高,土豬的香味濃郁,又補充了杜洛克瘦肉率高的特點。瘦肉率高,自然營業額會相對更高些。
其實天露黑豬和草本香豬都是出自同一家公司運營,只是細分市場不一樣。具體的建議你到他們公司去考察,他們應該會給你好的建議。
❷ 家庭裝火鍋食材超市加盟店有哪些
火鍋食材超市加盟店推薦:鑫楓牧業火鍋超市、速配齊火鍋食材、我的鍋火鍋燒烤食材超市、鍋圈食匯火鍋食材超市、九品鍋火鍋燒烤食材超市。【點擊了解更多加盟項目】
1、鑫楓牧業火鍋超市
鑫楓牧業火鍋超市專注火鍋食材、燒烤食材、煎品系列、涮品系列、熟食系列、即食系列、排酸牛羊肉、冷凍肉,丸類、熟食、小海鮮、菌菇、調料等等百餘單品。
鑫楓火鍋食材超市是以國產清真牛羊肉為主要食材的工廠體驗店,豐富多樣的火鍋煎烤食材、牛羊肉系列產品,一站式服務,自選食材,體驗式消費,牛羊肉食品都是鑫楓牧業自有工廠屠宰加工,標準的清真食品生產線,牛羊肉均獲得清真食品許可!2、速配齊火鍋食材
速配齊火鍋食材,好味道,好便宜,好方便。愛上在家吃火鍋,誠邀您加盟,共享餐飲商機,優質產業鏈,高效配送,解決行業兩大痛點。速配齊火鍋食材公司以火鍋、燒烤食材為主,涵蓋休閑零食、生鮮、凈菜、飲食、小吃等商品的超市便利店連鎖系統。速配齊採用社群,線上線下和實體體驗店模式,在全國各地加盟連鎖,讓消費者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到傳說中的四川火鍋美味佳餚。
3、我的鍋火鍋燒烤食材超市
我的鍋火鍋燒烤食材超市主打火鍋、燒烤新鮮食材、特色底料、特色醬料售賣,品類齊全,產品豐富,包括山鮮海味、奇珍異食、美味醬料等,以新鮮的產品、方便快捷的購物模式成了家庭主婦的摯愛,也成了眾多火鍋燒烤愛好者慕名前來打卡之地。4、鍋圈食匯火鍋食材超市
鍋圈食匯火鍋食材超市加盟,更具競爭力,且前景長遠,無加盟費用,減少投資者資金壓力,以火鍋、燒烤食材為主,涵蓋休閑零食、生鮮、凈菜、飲食、小吃、冷盤、飲品類等商品的超市便利店連鎖系統。渠道裂變,以互聯網+食材的B2B、B2C的運營模式,線下門店與線上商城並行,既有門店零售,又為中小型餐飲企業提供B端食材供應。5、九品鍋火鍋燒烤食材超市
九品鍋火鍋燒烤食材超市,是一家專門售賣火鍋燒烤原材的生鮮超市,種類全、品質高、服務佳是它的特點,也正是憑借這些優勢,它風靡各大社區,成了家庭主婦的摯愛,也成了眾多火鍋燒烤愛好者慕名前來打卡之地。
很多人將九品鍋火鍋燒烤食材超市比作菜市場,這無疑是錯誤的,前者顯然更高端也更人性,首先,它沒有菜市場那般雜亂,取而代之的是歐美式的小而美少而精,無論功能區的劃分還是產品的貨架陳列,都整整齊齊,食客迅速就能找到所需產品,快准狠地完成購買行為。【加盟個火鍋店自己也能當老闆】
❸ 和牛生鮮是個什麼網站
和牛生鮮是個烤肉加盟網站。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和牛生鮮在品質、服務、環境等方面與國際標准接軌,建立起快餐業原料采購、後勤生產、蒸制設備、食品加工及餐廳員工操作的五大標准化體系,建立了功能齊全的品牌企劃中心、產品研發中心、推廣中心、商務中心、運營中心、客服中心、技術培訓及展示中心、物流采購及配送中心、調味品生產工廠、直營店等職能部門。和牛生鮮一直選擇新鮮牛肉,讓食客吃到合格肉。
❹ 現在有什麼好的加盟項目嗎
電瓶車充電站
4、收益穩定,四季可盈利
電動車的數量和使用率決定了利潤的多少和回本的速度。尤其到了夏季,電瓶車的充電頻率要高於其他幾個季節,正是投資運營的最佳季節。其他幾個月份同樣也能賺錢,不過是利潤多與少的問題了。
近兩年電瓶車充電樁這個項目比較火熱,如果有市場的話可以試試。
❺ 專訪牛大吉吳海金:在社區賣牛肉,用互聯網思維打造新零售萬店模型
社區零售是一個有趣又復雜的賽道。
3月18日,牛肉新零售品牌牛大吉宣布完成1億元A+輪融資,至此,成立於2018年的牛大吉,已經在深圳、廣州、佛山、貴陽等城市開了近200家直營社區新零售門店。據牛大吉創始人吳海金介紹,牛大吉2021年的營收為1億元,今年這一數據則將翻升至10億元。一、互聯網的下一站在哪兒?
過去十年,吳海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未來互聯網會跑到哪兒去?」
2012年,吳海金還在中南大學念書,那時候他就一直在「折騰」互聯網創業。他做過社交網站,也做過垂直電商,畢業之後更是作為早期成員深度參與了科通芯城旗下 科技 孵化平台硬蛋 科技 的創業過程。一路走來,吳海金見證了移動互聯網最繁榮的高速發展歷程。
那時他就在想:「互聯網的載體從PC跑到了移動端,當移動互聯網飽和的時候,互聯網一定會跑到新的載體上,如各種智能終端和各個產業。」
2015年隨著產業互聯網概念興起,吳海金進一步想到,如果互聯網跑到產業中去,那這個產業需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產業足夠大且有被互聯網化的機會;二是這個產業必須上下游兩端分散,如果兩端都是巨頭,會有很大阻礙。
在市場研究中,吳海金注意到了有千億級市場規模的牛肉行業。
牛肉行業每年的市場增速超過10%,同時行業上下游極其分散。上游主要是中小牧場,分散在寧夏、內蒙等山區,而中游是一個非常長的鏈條,從大牛販子到小牛販子要經過很多手,才能到下游的零售端,零售渠道又五花八門,目前還未出現優質的大眾化品牌,能完全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吳海金認為這是一片值得開墾的藍海市場,為了摸清這個行業,乾脆去貴州養了三年牛。從自建牧場,到交易流通,再到互聯網零售化,吳海金圍繞牛肉行業做了許多嘗試和 探索 ,這不僅讓他和很多上游牧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更讓他找到了行業中商業勢能最大的零售環節。
目前我國牛肉市場渠道相對落後,效能不高,大多數消費者都是通過商超、菜市場來購買牛肉,但這些渠道的牛肉質量往往參差不齊,注水牛肉、過期摻假等亂象時常發生。吳海金說:「在這樣的背景下,給了我們自己去建立零售渠道的機會。如何建立?我們基於一個非常簡單的想法:要把這個渠道建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我們去找消費者,不要讓消費者來找我們。」
基於這些實踐和思考,吳海金決定創辦牛大吉,一個以社區零售為核心的牛肉新零售品牌。二、做社區的中央廚房
2018年,牛大吉在貴陽開了第一家零售社區店,也就是牛大吉的1.0版本門店。這個門店規模很小,面積只有十幾平米,幾乎只賣鮮牛肉。
而鮮牛肉的「鮮」字就體現在——「凌晨現宰活牛,2小時配送到店。」如此之快的配送速度,背後是牛大吉高效的供應鏈體系。
吳海金去掉了傳統供應鏈中復雜、多層級的低效環節,打造了一條從牧場到零售的直連供應鏈。「上游牧場將活牛運到城市,在本地定點屠宰,再送到中央廚房精細化分割,最後送到門店進行銷售。整條供應鏈只有四個環節,而我們控制的就是從屠宰到銷售的環節,這個環節時間非常短,就兩個小時左右。」
牛大吉1.0門店相當於一個「社區零售MVP」,也就是互聯網產品設計中常說的「最小化可行性產品」。吳海金通過最小的、輕量化的成本,來驗證牛大吉基本的運營體系、規模化管理體系及培訓體系等。
當市場反饋良好,證實這一模式可以跑通後,吳海金便加快了門店的擴張速度。到2021年7月,牛大吉已開設了近百家1.0版本門店,平均每家門店的月營收額在20萬左右。而這只是一個開始。
吳海金發現,隨著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上班族沒有時間買菜做飯,相比買肉回家烹飪,他們更傾向於購買預制菜和熟食產品。在洞悉這一消費趨勢後,吳海金決定將牛大吉從1.0的零售門店升級至2.0的牛肉工坊。
在此次品牌升級中,牛大吉的核心定位轉變為「社區的中央廚房」,顧名思義,「我們相當於社區居民樓下的廚房,每當他們想要吃飯的時候,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各種牛肉製品,拿回家直接就能上餐桌。」
2.0版本的牛肉工坊面積擴大到了70平米,場景和產品都更為豐富,不僅為消費者提供鮮牛肉,還提供鹵牛肉、現烤牛肉乾、現煮牛雜、牛肉炸串、牛肉菠蘿包、牛腩粉面等餐品和預制菜。
這種「零售+餐飲」的跨界升級,使牛大吉的客群擴大了10倍,而門店收入也實現了倍速增長,2.0單店就能達到400-700萬的年營業額在牛大吉去年的整體營收中,預制菜貢獻了70%,遠遠超過了鮮牛肉。
今年牛大吉的近200家門店全部都要完成從1.0到2.0的升級改造,同時門店數量也將擴張至300家,從而支撐起今年營收10億的目標。三、打造數字化萬店模型
在經營牛大吉的過程中,吳海金始終堅持一種鮮明的二元結構思考方式——其中的一元保持穩定不變,而另一元則是在不變的基礎之上做突破和創新。
這也就是牛大吉始終堅持做社區零售的原因。因為生鮮牛肉這個品類是天然適合社區的,社區不僅離消費者最近,而且租金成本低、點位多,可以容納非常大規模的門店生意。據統計,中國有15萬個商品房小區,單是深圳就有1500個,也就意味著「社區零售門檻低,天花板又高,可以打造出覆蓋廣泛的萬店模型。」
吳海金說:「這也就是巴菲特所說的長坡厚雪,在一條非常長的賽道上持續積累業務能力,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具有長期的復利效應。」
牛大吉拿到本輪融資之後,將主要用於品牌建設、供應鏈建設與系統數字化建設。其中數字化能力一直被吳海金視為連鎖管理體系中的先決條件。「新零售品牌想要規模化發展,一定要打通各種數據鏈條,構建數字化系統,從而賦能到門店方方面面的運營中。」
拿門店選址來說,牛大吉有一個專門的數據模型來做選址測試。這個模型會綜合評估社區總戶數、實際入住率、消費水平、周邊業態等諸多因素,去算出這個地方適不適合開店,這也是支撐牛大吉快速擴張的基礎。
在產品研發上,牛大吉使用了灰度測試和A/B測試等方法,「每款新品,我們會先把它放到三五家門店去測試,如果產品受歡迎,就復制到20家門店,再復制到100家門店,以此類推。如果產品不受歡迎,就淘汰掉。我們的產品研發模型,全部基於消費者的反饋。」
而在門店管理中,牛大吉則採用了門店輔助系統,通過視頻信號來實時管理。在牛大吉的門店中,每個員工都是定崗定職的,工作流程全部節點化,提高服務效率。如果員工出現違規行為,就會直接被攝像頭記錄下來,上傳到運營中心進行調控。
這些精細化的數據鏈條構成了牛大吉的運營體系。吳海金認為,牛大吉在門店運營中最大的特別之處,就是把門店做成了互聯網載體,用更完善的數字化建設來支撐未來跨區域的發展。
目前,牛大吉正以每月30家至50家的速度在華南地區開設牛肉工坊店。為了更好地把控牛肉的品質,吳海金始終堅持直營。他認為在互聯網的加持下,直營是比加盟更利於管控、更高效的商業模式。
對於未來,吳海金的野心是「八年萬店」。而打贏這場持久戰的關鍵在於以穩健的步伐去擴張,不打無准備之戰。因此,吳海金特地在華南區域籌備了雙倍的運營團隊,為明年進軍華東區域做准備。
對於一個成長中的品牌來說,快速擴張是打下江山的基礎,而對於社區的消費者來說,最看重的卻是一家門店的口碑。信任的建立絕非一朝一夕,只有經年累月才能鑄就一個真正長青的品牌,正所謂「立大志,行長路」。
本文源自創業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