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任何便利店加盟見福,進貨的錢要自己出還是見福出
進貨的錢肯定要自己出的,
畢竟生意是自己的,
賺的錢也是你自己的,
加盟的話只要給加盟費和管理費就可以了。
② 36平方米可以加盟見福便利店嗎
不可以。加盟店經營面積在60平方米到100平方米,開見福便利店是需要一定的場地空間的,以保證正常的經營和顧客需求,常見門店大小需求為100㎡,所以36平方米不可以加盟見福便利店。見福便利店是廈門見福連鎖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便利店品牌,該品牌創始於2006年,歷經多年的發展和成長這個品牌已經成為市場中較具知名度的存在。
③ 見福便利店好嗎
不好!很不好!非常的不好!不信可以試試看。
④ 便利店在中國發展前景如何
便利店產業主要上市公司較少,主要以非上市企業為主有兩類,傳統門店:便利蜂、見福、十足、7-ELEVEN、全家、羅森、天福、昆侖好客、美宜佳、易捷、合家歡、蘇寧小店等;無人便利模式主要有:繽紛果子;小惠便利倉;嗨櫃;在樓下;閃電;小麥便利;猩便利;金姜便利;每日優鮮等。
本文核心數據:便利店線上化率;城鎮化率;夜間經濟;夜間便利店消費佔比
近兩年,國家商務部連發的一系列政策為中國便利店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鋪墊了基礎方針,連鎖頭部企業對此感知較為明顯,紛紛進行數字化轉型與升級的嘗試。國家發布相關政策直接及間接地推動了便利店行業發展。
便利店數字化轉型加快,物流配送數字化程度最高
在便利店數字化建設方面,2016-2019年便利店開通相關線上業務的比例呈現逐漸穩步上升趨勢,而2019年2020年增速明顯,截止到2020年,我國便利店企業線上業務開通率高達73%,疫情進一步催化了線上業務的開展。
註:線上化率=已開通線上業務/重業務*100%
從便利店不同應用場景中,其數字化的重點主要在於物流配送的智能化。2019年物流配送及智能優化升級的線上業務佔比高達73%,其次,智能監控系統的線上化程度佔比33%,無人店開展的線上業務佔比最少。
三因素驅動便利店數字化轉型
——政策驅動:國家不斷推出便利店利好政策,促進便利店數字化發展
兩條垂直性的行業政策則對便利店的行業發展方向更加具有指導性和針對性。「強化網點配置規劃政策保障」將對行業內不計成本搶占「熱點」的現象進行改善;簡化證照辦理流程、優化食品經營許可條件、簡化葯品經營審批手續、開展簡化煙草經營審批手續試點等措施都將有利於連鎖便利店企業提高辦證效率,加快門店擴張速度。
而相應的宏觀政策的發布間接推動了利於便利店發展的外部宏觀環境,例如城鎮化的發展、目標消費人群的增加、底層技術架構的發展支持等;
——技術驅動:底層技術革新賦能便利店業態數字化發展
在數字化相關的底層技術及應用發展上,我國發展較快,諸多技術賦能於便利店數字化的業態發展。比如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移動支付、可視化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可賦能於門店,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以大數據驅動的商品采購、庫存管理、銷售預測,對斷貨、過期商品等異常情況提前預警,推動全供應鏈高效協同,提高運營效率。
——城市人口的擴展及夜間經濟的發展加速便利店數字化進程
由於便利店經濟帶有嚴重的城市經濟屬性。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促使城市人口增多,城市面積增加,適合便利店經營的區域不斷增多,為連鎖便利店行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再者便利店是一種近場型業態,對周邊的客流量及進店次數具有一定要求。2020年中國城鎮化率達63.89%,城市人口的增加利於便利店業態的發展。
消費習慣變遷性方面,受消費人群的更迭及城市年輕人的快捷化生活習慣的影響,夜間經濟的發展對便利店的功能性與應急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字化勢在必行。
2016年以來,中國夜間經濟規模快速增長。截至2020年底,中國夜間經濟規模突破30萬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了5.0%。而且疫情常態下為了刺激消費,中國各地政府對夜間經濟的扶持力度加大,同時,夜間消費場所的服務市場增加以及人們夜間消費需求的攀升,中國的夜間經濟的發展規模將持續增長。
在功能屬性方面新零售場景下的便利店由於更強的便捷性和應急性,在夜間經濟的佔比高達85%。而且在標准化的連鎖經營的同時,考慮到需要為顧客提供更多價值,如熱餐供應、選品適宜,滿足新一代消費人群的消費習慣,對便利店而言是一個挑戰。因此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便利店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⑤ 連鎖便利店是否能夠做社區團購
自從社區團購興起後,國內不少實體連鎖店依託自身的門店渠道推出線上社區團購業務,如美宜佳(美宜佳選)、芙蓉興盛(興盛優選)、新高橋(考拉精選)、蘇寧小店(蘇小團)、見福便利(優雲優選)、百果園(一米鮮生活)等,以上這些企業都是憑借著自身擁有連鎖加盟店的優勢,開展了社區團購業務。
那麼連鎖便利店做社區團購有什麼優勢呢?
1、商品能力:
社區團購公司每天開團四五十個產品,但是連鎖便利店每天有幾千款產品,可以組織出來更多、更優惠的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交付能力:
社區拼團公司需要租用社會物流、倉庫,完成從倉庫到提貨點的交付過程,而實體連鎖店從總店到分店進行配送的各環節,幾乎不需要額外增加成本;
3、流量能力:
實體連鎖店的優勢,在於可以復用門店客流,線上引流線上小程序。結合實際情況,甚至可以省掉團長這個環節,省下傭金支出,運營成本更低。
擁有著以上的優勢,連鎖便利店還是比較適合做社區團購的,下面給您推薦在運營社區團購便利店中要注意的兩個問題:
一、計劃性定位
在商品組織層面,最好參照當地大賣場,采購計劃用品。社區團購的交付環節並不是當天完成的,這就決定了消費者在社區團購平台上會買的,不是200ml、500ml的即時性消費產品,而是1L、5L的大包裝、儲存性計劃消費品。
一般而言,商超是銷售計劃用品的,便利店是銷售即時消費品的。因此,連鎖便利店在決定哪些商品要放到社區團購小程序上來賣時,一定要區分計劃品和必需品,按照綜合商超的方向來組織。
二、內部優先原則
1、由自家門店當作提貨點,不輕易拓展社會提貨點。在門店內部一定要留出專門的空間作為提貨點,設立提貨專區。交付過程中產生的訂單要與門店每個人都有關系,因此可以把利益給店長,由店長進行二次分配,也可以列入門店的業績考核。
2、在小程序的引流方面,要落實門店客流的線上化。同時,在有門店布局的小區,優先將建群引流與微信群運營的工作交給店長、員工,設置一個二維碼,把到店消費者拉到群里,鏈接小程序商城;在沒有門店的空白區域,再考慮拓展社會團長,並且將社區團購業務作為前哨,觀察該小區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需求,可以作為新店選址的參考。
希望以上這些回答能夠為您判斷連鎖便利店能否做社區團購時作為參考,我是赤焰社區團購,專注於社區團購系統與微信小程序直播,歡迎點贊關注交流!
⑥ 最前線 | 京東入股福建最大便利店見福,持股20%成第二大股東
京東的便利店布局更進一步,這次選擇以入股方式和「福建最大」便利店見福合作。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近日,廈門見福連鎖管理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投資人新增隸屬京東旗下的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由劉強東持股45%、李婭雲持股30%、張雱持股25%,出資3125萬元,持股比例為20%,位列第二大股東。
此外,廈門見福連鎖管理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也由1.25億人民幣增加至約1.56億人民幣,增幅約為24.8%。
見福的門店數量和行業地位,是京東選擇見福的重要原因。
2006年11月,見福在廈門烏石浦開出第一家門店,後來逐漸成為福建市場便利店行業的老大。據《2020年福建省品牌連鎖便利店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到2020年3月,福建省主要16家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的門店總數達到了5454家。其中,見福位列第一位,門店總數達1705家。
不僅是福建地區,見福在全國的輻射和地位也在提升。2017年,見福進入江西、成都等市場。今年5月16日,見福便利店宣布正式與山海藍圖達成協議,接手全時成都全部門店。根據今年7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0年中國便利店TOP100」榜單顯示,見福位列第10位,門店總數1719家。
京東的便利店布局始於2017年4月,並在當時立下了五年內開出超100萬家京東便利店的目標。但當時的京東並非自己開設店鋪,而是採取加盟店的形式,店主需繳納一定的保證金,京東提供物流和貨品等服務。但這種的模式較為鬆散,缺乏對門店的統一規范。
如今,京東選擇以入股方式和見福這一成熟的連鎖便利店進行合作,一方面見福的底子更好,合作更高效,入股也使得京東能深入參與到各個環節;另一方面,見福也能借力京東成熟的物流供應體系來促進自己線上業務的發展。
近幾年來,各大電商巨頭都在加速對線下的布局。
上個月,京東完成了對五星電器的股權收購,此前,京東已經相繼和國美、迪信通等實體零售企業進行合作。蘇寧已經手持家樂福、萬達百貨的股份。另一電商巨頭阿里則曾出資5億元入股上海的喜士多便利店。
便利店賽道是各電商巨頭線下布局的一個縮影,隨著巨頭們線下布局的進一步深化,站隊和對抗在所難免。
⑦ 加盟美宜佳還是見福好
這兩個也還都不錯的,總的來說區別不是太大。
⑧ 討論個問題:便利店加盟前景怎麼樣
便利店產業主要上市公司較少,主要以非上市企業為主有兩類,傳統門店:便利蜂、見福、十足、7-ELEVEN、全家、羅森、天福、昆侖好客、美宜佳、易捷、合家歡、蘇寧小店等;
無人便利模式主要有:繽紛果子;小惠便利倉;嗨櫃;在樓下;閃電;小麥便利;猩便利;金姜便利;每日優鮮等。
本文核心數據:線上業務開通率;線上業務佔比;
便利店門店數大幅擴展
2019年,中國便利店門店數量持續增長,達13.2萬家,同比增長9%,門店增速有所放緩。2020年,中國便利店門店規模達到19.3萬家,2020年前十門店新開約6500家,占總新開門店數量的45%,其中類便利店數量及平台賦能型便利店分別2萬家,傳統便利店14.4萬家,傳統便利店行業門店平均增速8.9%,基本維持2019年水平,其中前十增速僅為6.7%,規模門店增速放緩,其餘門店貢獻更高,增速在15.4%左右。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便利店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