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預制菜是什麼
預制菜是針對家宴大菜制菜程序繁雜特點,運用現代標准化流水作業,對菜品原料進行前期准備工作,簡化製作步驟,經過衛生、科學包裝,再通過加熱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
「預制菜」是一種針對宴席菜 酒飯店特色菜在制菜過程中繁雜等特點;食品企業星級大廚通過食品工業手法對各類菜品原料進行專業分析,針對食材的不同特點運用不同的製作方法有針對性的研發,用現代標准化通過中央廚房集中生產
科學包裝;採用急速冷凍技術(零下18度)保存,以及時保障菜品的新鮮度和原味;預制菜省去了食材采購的煩惱 簡化了製作步驟,經過衛生、科學包裝,再通過加熱或蒸炒等烹飪方式,就能直接作為餐桌上的便捷特色菜品。
產生原因:
預制菜的出現,是餐飲和食品邊界越來越模糊的標志。這個名詞第一次被社會廣泛知曉,正是本次疫情中餐飲業為了自救,既然不允許堂食,便開始兜售消費者可以帶回家享用的預制菜。
在2020年2月18日,喊著現金流告急的西貝獲批了國內首張食品生產許可證電子證書,對外零售半成品菜。2月21日,北京市監局出台相關指導意見,允許線上和線下銷售加工製作的半成品菜。
預制菜直接面向消費者雖然是一項前途無限的廣闊業務,但是這是建立在在餐飲零售化趨勢充分發展的前提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預制菜
『貳』 成都有什麼好吃的
1、串串香:
起源於四川成都,不僅是四川地區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也是草根美食最大眾化的體現,串串香實際上是火鍋的另一種形式,所以人們又往往稱其為小火鍋。
2、鴛鴦火鍋:
是以傳統毛肚火鍋的紅湯鹵和宴席菊花火鍋的清湯鹵,兩者合並改制而成的四川創新火鍋。此品原名「雙味火鍋」。為1983年重慶隊參加全國第一屆烹飪大賽的參賽菜品,由閻文俊取名設計、特級廚師陳志剛製作。這種火鍋用銅片隔成兩半,造成一個太極圖形,一邊放清湯鹵,一邊放紅湯鹵,入鍋燙涮。
3、擔擔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
用麵粉擀製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擔擔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數陳包包擔擔面了,它是自貢市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於1841年。因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
4、龍抄手:
創始於本世紀40年代。當時春熙路「濃花茶社」的張光武等幾位伙計商量合資開一個抄手店,取店名時就諧「濃」字音,也取「龍鳳呈祥」之意,定名為「龍抄手」。龍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餡嫩、湯鮮。抄手皮用的是特級麵粉加少許配料,細搓慢揉,擀製成「薄如紙、細如綢」的半透明狀。
5、夫妻肺片:
成都地區人人皆知的一款風味名菜。相傳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華,與其妻一道以制售涼拌牛肺片為業,他們夫妻倆親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籃叫賣。由於他們經營的涼拌肺片製作精細,風味獨特,深受人們喜愛。為區別一般肺片攤店,人們稱他們為「夫妻肺片」。
(2)扣肉加盟店擴展閱讀:
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北緯30°05 ′~31°26′之間,全市東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
東北與德陽、東南與資陽毗鄰,南面與眉山相連,西南與雅安、西北與阿壩州接壤。距東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屬內陸地帶
參考資料:成都-網路
『叄』 做什麼樣的小生意適合一兩個人去做,月收入在一萬左右
我覺得目前來說如果要月收入有1W左右,又不需要很多人去管理的生意有這么幾個。
第一,小吃加盟店 ,以前我還真不知道一個小吃店能賺這么多錢,我堂弟在18年年初的時候開了一家鴨脖加盟的小吃店(具體名字就不說了免得說我打廣告),不需要自己製作,貨源都是專門配送的,每天就一個人在那守著店就行了工作也非常輕松。每個月的收入你絕對想不到,就那麼一個不起眼的小店,達到你的收入要求絕對沒什麼問題。但是缺點是啟動資金比較大,差不多要20多W了。
第二,快速消費品代理商, 像我們平時吃的,用的這些生活物品都是有本地區的代理商,雖然目前一些大的,出名的產品都有代理商了。但是你用心的去考察下市場,還是可以撿漏有所發現的。舉個例子,在我家鄉幾年前喝的白酒基本上都是小瓶裝的郎酒,酒中酒霸這類的。而就在這一兩年裡,牛欄山二鍋頭就全面佔領了我們這邊中低端白酒的市場了,最暢銷的就是15元一瓶的那個醋瓶子一樣的牛欄山。而兩年前拿下我們這里的牛欄山代理僅僅只需要15W就可以了,而現在你就是有錢別人也不會給你代理權了。所以,只要用心發現,還是可以找到商機的。
第三,直播+零售模式, 雖然目前這種銷售模式非常火爆,但是前期投入的時間與精力也非常的多,這種方式講究的是一個厚積薄發,需要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粉絲量才能產生巨大的效益,如果不能夠堅持下去,沒有足夠的決心和毅力,還是不推薦這種模式。但是他產生的財富確實足夠讓大多數人眼紅。
第四,每個地方的情況都是不同的,做生意講究的是靈活多變,因地制宜。這些意見只是給你提供一個方向,真正能否做下去還是要自己用心的在當地去考察市場,根據現實情況來做決定。
最後,祝你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意,財源廣進。
你說的適合一兩個人做,每個月一兩萬收入的小生意也是挺多的。我有個朋友在蘇州的一個鎮上一條小街上開了個廣東腸粉,只做早上跟晚上,雞蛋腸粉加點生菜一份5元,如果另加牛肉,肉末,玉米,火腿等都是另加RMB的哦!賣一份的均價也要7元了,每天營業額都在1200左右!他們是夫妻店!店鋪租金也不多,一年下來20萬左右是沒有問題的!
烤鴨店也是蠻好的,菜場邊上租個攤位,兩個烤爐,做的好一天千把塊營業額還是可以的,據我所知一隻冷凍的2.5斤的鴨子批發價8元左右,而市場上賣的烤鴨基本20多一隻,有的更貴的要看口味!
有很多 我見過一個賣涼粉和豆花的,每天至少在300以上的收入。
她在一個市場的出口,推的一個三輪車,上面放著兩個保溫桶,一個賣廣東涼粉,一個買豆花,她說一天能賣300杯,每杯兩塊多到三塊,成本5毛左右,一杯就可以賺1塊5,三百杯,就可以賺400塊,除去下雨,一個月賺一萬塊是很輕松的。後來她老公開了個 汽車 修理廠,她仍然在市場賣推著三輪車賣豆花和涼粉。
具體你做生意盈利怎麼樣,要看你自己的產品以及你的銷售能力,能力強,產品好 月入幾萬不是夢。
兩個人能去做的生意實在是很多。但是收益這個就是看個人經營的一個方式。
早餐店:兩個人就能經營的早餐店,有技術的可以做腸粉店,我的一個親戚,就是兩個人開了一間早餐店。小小的店鋪。兩個人做。早上四五點就起床准備材料,然後開市,做到中午11-12左右收檔,這個時間裡面他能買兩百來份腸粉,他們經營的時間比較久,味道也不錯。位置是在市場口裡面。就是單單腸粉加蒸粉蒸面。按照他們這樣算,一個月一萬多的收入肯定是有的。做這個就是辛苦錢,並不是說不需要技術,技術也要好,味道態度都要配合的上才能留住顧客。
打工讓人心累,這也是好多人選擇小生意的原因,實話實說,一月月入一萬左右的小生意比比皆是,而且很適合一到兩個人,尤其夫妻倆做,必過有個前提,必須有恆心堅持,用心去做,服務好。既然是小本生意,投資就不能太大,我來說幾個看你是否滿意。絕對都是我現實中所見的賺錢的小生意。
第一個是早餐,建議做豆腐腦,油餅,油條,混沌之類的小吃,豆腐腦主打,油餅油條次之,可以選擇自己找一個口味比較好的師傅去學習,學費不會貴,一定要適合你們當地人的口味,大眾化口味即可。或者選擇加盟一個出名點的,比如商河豆腐腦之類的。一般這類早餐店對於你得選店裝修沒有多大要求,我建議盡量選擇在小區之類的馬路邊《不要選擇豪華小區,租金太貴》,附近有租房人多的地方也行,店面最好30平方以上,最好有地板磚的房屋,租金一般的一千多一月就可以拿下,然後簡單裝修下,安個空調刷刷牆之類的,給人一種寬敞明亮的感覺。只要口味純正,衛生,價格哪怕你比別人貴上5毛也沒事,附近的居民只要吃一次,認准你的服務口味,絕對是你的回頭客,其實並不一定只當早餐,豆腐腦配油餅也可以作為中午飯的。豆腐腦做法簡單,油餅也不難,關鍵早餐這行很累,起早貪黑,只要你能忍受的住累絕對穩賺不陪。不止一月一萬,一月三萬也可能。我說的都是根據我樓下的一個豆腐腦店給你舉的例子,三十來歲夫妻倆。偶爾他父母幫忙,弄的小店很乾凈,寬敞明亮,我基本一周吃3-5回,老闆都買好幾套房子了,開的是寶馬,你說賺錢不賺錢?
第二個,投資更少。還是做吃的,建議做肉夾饃,漢堡,煎餅果子之類的,這種吃的可以做到中午,這類食品店建議還是走底層打工人消費的路線,隨便在你附近租個幾平方的房子都可以做,前提普通人租房多的地方比較好,早晨你可以一個人負責在店裡做,另外一個人做個小吃車去路口附近擺攤,一般早晨8點前城管是不會管的,這種快捷食品一般人們都是買了帶走,方便。另外上些豆漿之類的喝的最好。只要衛生足量一般一月賺萬把不是問題,你應該知道有些推三輪只在路口賣煎餅果子的一早上賺個3,4百也不成問題。讓你租個小房子,其實還有另外好處,就是除了現賣以外,你還可以上外賣,雖然外賣平台比較黑,但只要賺就別怕,多賺總比少賺好。用心做絕對沒問題。
第三個就是開個蔬菜或放心肉肉類的小店,也可以去市場租攤位,但相比前兩個這個不大好做,因為不管你是在市場還是店裡做,競爭比較大,尤其市場裡面,做這行的太多,賣菜的賣肉的一家挨一家,當然做好了也很賺錢,絕對比一萬多,關鍵這個要時間打基礎,你賣的便宜還要好,服務也得好,這個就看你去進貨能不能進到便宜的,還要質量好的了。
以上說的是個人感覺很適合投資小,適合我們普通人創業的路子,因為如果做其他的小生意更難,這個 社會 你沒關系沒路子做其他的很難,畢竟民以食為天,吃的這行是最適合我們普通人創業的方法,當人,也許有人會說擺地攤也行,但個人感覺不如我說的這幾個穩定,現在尤其城市裡找個讓擺地攤的地方太難了,偷偷摸摸的擺不夠你提心吊膽的,天天防著城管,去固定夜市租攤位的話你也只能晚上擺,再說夜市你除非有好產品,要不真的很難,現在市面上基本什麼都不缺,你不賣的別人都在賣。建議還是做吃的穩當些。
歸根結底,其實大部分小生意只要你用心做,有良心,還是遍地是黃金,好多失敗的都是敗在沒有善心,沒有服務,抱著坑人的態度去做買賣,試問能不倒閉?做生意做得是回頭客,不是一次性買賣!!!
做任何事都講求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者不需要都占據了,占著其中一項即可,做生意也是如此。
本人是一名大學生,學校的周圍有一條街,這條街的位置很奇怪,是穿插在學校中間並通往校外的,這條前後不過二百多米的小街里就有幾百家店鋪,很多都是小吃或者小飯店。有的經營的很好,顧客絡繹不絕,有的開了幾個月就倒閉了。
學校大概4萬人,這條街一天的人流量應該在七八萬左右,對你沒有聽錯,就這么小小的一條街就有這么大的人流量,這其中不僅包括我所在的大學學生,還有周圍高中學生,以及小區中的住戶。
由於學校食堂飯菜不是很和口味,並且排隊時間太多,經常沒有位置,於是這條街就成為了學生的天堂。絡繹不絕的人流量就這么誕生了。於是就擁有了地利這個優勢了。
我所舉例的是一對小夫妻,大概25、6歲左右吧,開的是一家賣梅乾菜扣肉餅的小店鋪,店鋪大概就三四平米,店鋪位置大概在街道入口往裡面走20米左右。這對夫妻二人,一人和面一人燒餅,大概一張餅出鍋需要一分鍾左右。
每天的黃金時間為上午10點到11點,中午12點到1點半,下午4點到5點,6點到7點半,還有晚上9點左右(這個時間和上課時間相關性很大)。做一個簡單的數學題,一天大概5個小時的黃金時間,一個小時能做60張餅(不怕人不夠,就怕速度不夠快)。一張餅是5塊錢,成本大概為1塊錢,一天的毛利潤大概是1.2k,一個月就是三萬六,這條街房租可以說是很貴了,四五平米就算6k一個月。一個月夫妻二人也能賺3萬左右。
那麼這家小店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就是地利,念了這么多年書,學校周邊永遠都不缺人流量,如果想開店,最笨的方法,去學校周邊就對了。
其次就是口味好,回頭客多,並且被推薦的顧客多。在學生之間,課余時間總會聊到附近的哪家新開的小店好吃,然後就會口口相傳,相約一起去了。並且我曾經一個星期天天吃他家餅,兩個才能吃飽,所以回頭客極其多。這就是人和了。
因此,有句話說只要站在風口浪尖上,豬都能飛起來。這句話不僅應用於互聯網,在創業方面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讀者創業不知道該如何去做,一個很笨的方法就是在學校附近開店,成功率極高。我想只要選對了地方,就有很多適合去做的小生意,小吃、小超市,甚至是賣水果都能夠成功。
感謝閱讀,如果覺得我說的好,別吝嗇你們的贊哦!
(附帶一張人流量圖片)
你好,我是每天給大家分享 美食 的阿浩,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小本創業我覺得最好的選擇就是麵食,原因有一下幾點。
1,創業成本低,一般投資幾百到兩三千就可以干,想擺攤的話房租都剩下了,投資一個電爐,貴一點的也就是一個烤箱。
2,利潤高,做麵食小吃,比如餅類的,一般利潤能達到六七層,最次也會有對半的利潤,餅類小吃,一般加上肉醬雞蛋,差不多一個餅可以買到五六塊錢,市裡成本也就2塊錢左右所以利潤是非常大的哦,不要瞧不起小生意。
3,經營模式多樣化,一般1-2個人就可以操作,而且模式多重多樣,可擺攤,可租賃站窗口,也可以多種小吃綜合,經營找點,尤其的擺攤,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一天掙個500-1000是很容易實現的,真正的進可攻,退可守,經營非常靈活,且多樣化。
推薦幾個我感覺比較好的餅類小吃,純屬個人意見。
1,手抓餅。推薦原因:受眾廣。推薦指數:5顆星
2,武大郎燒餅。推薦原因:有特色,口味獨特。推薦指數:4.5顆星。
3,圈圈燒餅。推薦原因:網紅小吃,年輕人最愛。推薦指數:4.5顆星。
4,鹵肉圈。推薦原因:老少皆宜,受眾廣。推薦指數:4.5顆星。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能有所幫助,喜歡 美食 的可以給我個關注,感謝大家。
適合一兩個人做的小生意很多,像擺攤做早點 早餐或者夜宵都也可以的。投資也相較於做別的要少很多,現在的年輕人很喜歡吃夜宵,如果你去學門做夜宵很好的手藝,那肯定很多人去光顧,去吃夜宵的。口碑相傳,不久就會有更多顧客來吃了。
還有早上也可以做早餐,現在的人越來越重視早餐,注重飲食 健康 ,所以很多上班族或者人們不管多忙都會去吃早餐,吃飽在忙工作忙別的事情,所以早餐或者夜宵店,當然起步也可以先從擺攤做起,這種的小生意投資算小的,適合夫妻兩個人去做的
當然收入的話還是因人而異的,主要還是取決於你們的手藝好不好,做的早餐或者夜宵好不好吃,如果好吃的話肯定很多顧客都會去光顧的,只是時間的問題,現在的人們的口味也很刁鑽的,如果你做的不好吃,那人家以後也不想再過來吃你的了,所以最主要的還是在於你的手藝,把手藝提高上來,做的好吃,把顧客的口味抓住,那生意就會上來了,收入當然也就會越來越高,一萬左右月收入就更不在話下啦。生意要是好的話,甚至還更高的收入。
做生意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自己喜歡去做。這樣才不會是被動的去做這件事。我覺得目前比較賺錢的行業如下:
1.奶茶。 現在的奶茶行業的產品越來越多,也是很多人都認可的暴利行業,利潤是來的很快的,但是選址、後期運營等一定要抉擇好
2.炸雞漢堡類 。大家肯定都吃過肯德基麥當勞這類產品,一方面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喜歡這類產品,另一方面西式餐飲文化也越來越普遍化,並且中西相結合。
3.小吃零食類 。零食大人小孩都愛吃,並且消費人群也是很多的,因此這塊市場有很好的利用價值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適合一兩個人做的生意太多了,擺地攤,賣小吃,開飯館等有很多很多,你還要月收入一兩萬,這個就不能保證了,做生意因人而異,做的好了可能月收入是一兩萬的幾倍,做不好了可能連上班都不如,做生意就是風險大收益大,你要講求穩定,你還不如去上班,你既想要自由又想要高收入的話,這個幾乎沒有可能,人的付出和收入是成正比的。所以你要想好了 下定決心去做生意的話,那你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備,總的來說自己干點啥還是比上班強,前提是要能堅持 能吃苦。
『肆』 貴州特色小吃有哪些
1,青岩玫瑰糖
青岩玫瑰糖是貴陽市的地方傳統名點。鮮香酥脆,味道回味無窮。問世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1874年青岩街上平正寬家首創的,相傳,一天平正寬逛街看到一小孩叫賣玫瑰花瓣,他想,玫瑰花瓣香味誘人,摻在糖里,又香又甜,一定好。於是就買一些玫瑰花來切碎,加入碗兒糖舂成密餞,用陶缽裝上在太陽下曬干。
然後用糯米和小麥製成麥芽糖稀,加上芝麻、核桃仁、沙糖和玫瑰花蜜餞,搓均後切成薄片或長條,這就成了香甜酥脆的有玫瑰香味的麻片糖。
2,遵義豆花面
遵義豆花面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小吃。柔軟滑爽,辣香味濃,風味特殊。最初由佛教素麵,創制於20世紀初。遵義豆花面遵義豆花面是很有特色的貴州特色小吃,遵義豆花面以面條為主要材料,烹飪的做法以煮菜為主,口味屬於咸鮮。
3,遵義羊肉粉
遵義羊肉粉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地方小吃。用鮮羊肉熬湯,澆米粉,放羊肉片、調料而食。已有300餘年製作歷史。貴州各地均產羊肉粉,唯有遵義羊肉粉馳名。遵義市的大街小巷,羊肉粉館櫛比鱗次,食客之多,首屈一指。曾獲得第二屆「中華名小吃」稱號。
4,劉二媽米皮
劉二媽米皮是遵義老字型大小的名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米皮,卷粉、大頭菜等。它起源於90年代,已遍布遵義各個地方。
5,南白黃糕粑
南白黃糕粑為遵義縣南白鎮特產,原料普通,製法獨特,兼具"糕"、"粑"的特點,富有傳統風味。其原料為上好的大米,糯米各一半,再加兩米總和8%-10%黃豆。
將米磨成粉,糯米蒸熟,黃豆磨漿,摻合拌勻,待漿干後搓揉成團,打成長條形塊狀,外包斑竹筍殼,用繩扎緊,然後上甑猛火蒸2-3小時,讓粑熟透。再小火悶24小時左右即可出甑。出甑後水分蒸發"收汗",粑表面黃亮油潤,不沾手、不稀皮。
『伍』 小小包子店竟有如此大商機和傳奇故事
隨意走在大上海的某條街道上,還是在某個小區里,放眼一看都能看到許多車牌號都是「皖」字開頭的。
去等車時或坐公交,還是坐地鐵里,都能聽到家鄉腔的說話聲音,鄉音鄉情無處不在,覺得特別 親切,常常感慨,大上海的繁華也離不開我們安徽人的一份心血呀!
我無數次和同事驕傲的說,公司附近做小吃的全部是我老鄉,他們覺得,你們安徽人真聰明,有能力又能吃苦,也難怪,歷史上你們徽商頗有影響力。
有同事問菜市場那邊做早點的也是嗎?當然是呀!我答道,你們所看到的包子店,九成都是我們安徽安慶的, 即便打的招牌是《朝鮮包子》,《天津包子》《一口香包子》。
同他們說起了《芭比包子》創始人—劉會平的故事,據說他當年是租了上海某電視台的門面房,機緣巧合下有一位比較厲害牛人,看中他生意不錯,找到他入股合夥計劃做成上海知名品牌,做大做強,合作共贏,起初劉老闆以為是騙子,死活不同意,後被對方一次次的誠意,以及早准備好的品牌規劃方案所打動,這也成了他人生騰飛的轉折點,那牛人自然算是他生命中大貴人。
他們開始注冊品牌商標,也就是現在大家所知道的《巴比包子》,然後在上海各報紙媒體進行大力度宣傳,從一家加盟店到兩家、五家、十家……經過這么多年的不斷發展和改革升級。
現如今《芭比包子》僅上海門店就已突破700家,以上海為中心根據地,向江浙一帶沿伸發展,未來可能會覆蓋全國各大城市。
那些《獨秀饅頭》,《老台門》《麥狼》,還有溫州的《三味齋》,他們都是後來模仿《芭比包子》一樣,創立一個品牌名字,投資廣告宣傳,走加盟路線模式。
不可否認,這些小小的店鋪,小小的包子,他們為廣大市民上班簇們提供了便捷,通常包子店至少有十五種左右品種餡,像一些,梅菜扣肉、牛肉粉絲的、蓮藕、土豆、茄子的、珍珠燒賣,開花饅頭,花捲,應有竟有,品種齊全,味道鮮美可口,價格合適,每天早上都是排隊排的好長好長,順帶現磨豆漿,牛奶,茶葉蛋等。
聽我家的親戚長輩曾說過,安徽懷寧江鎮、洪鎮,他們的上一代人,是因為土地資源的極度貧瘠,日不敷出,生活的無奈下,為找到其他生存途徑,那一輩人就外出做包子,大約是在1992年左右,那些年做包子還沒有現在的蒸汽爐、電爐、壓面機、和面機,那時是用的都是煤爐,每天凌晨一點邊就起床生爐,發面,手工和面,揉面,有的會了節省租房開支,他們晚上就睡在面板上……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如今的安徽懷寧縣,可以算得上安徽省最富裕的縣城之一,他們的後代都擁有了更好的物質基礎,現在的許多做早餐的,他們家家都是有房有車,房子都是好幾套,家底都是豐厚優渥。
像安慶、合肥這類城市的房子,這些做包子的個體戶都是全款搞定,可比那些上班的小白領們,要靠按揭月供的車房,他們過得要滋潤瀟灑得多。
做餐飲小生意的個體戶,幾乎都不會去辦什麼信用卡,更不用還車貸房貸,因為他們每天的收入都是現金。大家應該都知道餐飲業的利潤都在,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之間,因為這里包含了人力成本 。越是帶水份多的飲食,越利潤高,如豆漿、奶茶、稀飯、混沌、拉麵,有種說法就是,面不夠水來湊!
在上海一個能維持營業下去的早餐店,一天營業額最少的都在2000元以上,像熱鬧的車站步行街菜市場,他們的房租成本要貴些,產品價格當然也會相應的提高,一天的營業額達到萬元以上是常態,上海的南京句的早餐店營業額都在兩萬元以上。
餐飲業,主要優勢是現打現的,沒有任何庫存壓力, 一包面賣完下午也就知道自己賺了多少,因為包含了人力成本,更也不存在有虧本一說,頂多虧點時間而已 。比方說,花八萬投資了個15平小店,開業兩月後,生意沒有達到預期的理想,那麼你可以選擇把店鋪轉讓出去,本錢還是能收回來的。
拿餐飲業來說,如果一個店面的房租是一月 一萬元,那麼你一月的店面營業額至少要有十萬元才能有點盈利,就是店面房租×10就是等於保本沒問題。
像我公司樓下那對老鄉小夫妻,他們房租我問過是每月一萬二,他們的營業額是兩千五到三千五之間,早上班高峰期時,他們雇了阿姨幫忙打現磨豆漿,是鍾點工,也就是房租是他們的最大的開支,老闆娘和我很熟,她說他們一年純的能賺個小二十萬。
其實我家許多親戚做這行的,知道他們做幾包麵粉,我天天從她家買豆漿、粽子、包子類,大概也能算得出他們的純收益,小二十萬是保守的。
當然一個很盈利的餐飲店鋪,首先得是有很好的地段位置,他們房租都是一年一交,加上轉讓費、加盟費、設備…等。好地段必然需要高投入,只要人流夠旺,口味夠正宗,衛生干凈,還是會有錢途的。
安徽懷寧江鎮、洪鎮,是做包子的發源地,有「中國饅頭之鄉」的美譽 ,所有的包子技術的都是從這里流傳出去,附近的鄉鎮縣的人,如高河、望江、大渡口、東流、桐城,從這里拜師學藝逐漸流傳得更遠更廣……
走出懷寧、走出安徽,遍布全國各地,甚至走出內陸、不能不能說這是懷寧人驕傲、安慶人的驕傲!安徽人的驕傲!
正如《芭比包子》創始人―劉會平在電視某財富欄目上說到「 我要把中國的漢堡包,打向國際市場!」
我們祝福著,我們期待著!
既然來了,點個贊再走唄!非常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