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開一家懷舊商店,賣80年代的玩具(或是衣服、零食、日用品等),有沒有加盟店什麼的,在線等,多謝!
如果當地有 盡可能的去當地問 如果沒有可以網路一些關於這類商店的信息 了解一些
⑵ 七天零食是加盟店嗎
七天零食是加盟店。7天零食就是便利店行業中知名的加盟品牌。7天便利店是知名的連鎖品牌,主要為消費者提供零食,日用品。無論是從服務的品質上。還是為消費者們所提供的產品上都是無可挑剔的。七天便利店平價銷售品牌質量有保證,暢銷的大眾化商品。將全國最低價的商品引進上海市場,貶抑物價上漲,間接平穩物價,促使經濟發展。
七天便利店品牌特色
七天便利店該企業的經營模式是十分先進的,該企業可以稱為這一行業的先鋒品牌。對這一行業的影響力頗大。開創了百貨與量貼錯位經營的多元模式,向鄭州市民展現全新的消費觀念和都市時尚,得到消費者的熱烈回響。七天便利店全日鮮超市加盟店在全國幾十家分店,信譽有保證。集貿批發市場或百貨商場及倉儲型商場。
⑶ 我想開家成人用品店,不知道是加盟好還是自己開個體好呢
我感覺自己單好點,我以前加盟過一些加盟店,裡面的貓膩太多,以前沒干過很容易被忽悠
⑷ b2c十大平台排名
電子商務的深入發展,帶給消費者的不僅是更多種類的商品選擇,還有不同平台的選擇,鹿豹座平台小編今天整理了中國十大電商平台排名,大多是一些綜合性的平台,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專注垂直領域的平台也是值得關注一下的。
淘寶
淘寶網是亞太地區較大的網路零售、商圈,由阿里巴巴集團在2003年5月創立。是中國深受歡迎的網購零售平台,擁有近5億的注冊用戶數,每天有超過6000萬的固定訪客,同時每天的在線商品數已經超過了8億件,平均每分鍾售出4.8萬件商品。隨著淘寶網規模的擴大和用戶數量的增加,淘寶也從單一的C2C網路集市變成了包括C2C、團購、分銷、拍賣等多種電子商務模式在內的綜合性零售商圈。目前已經成為世界范圍的電子商務交易平台之一。
天貓
天貓,原名淘寶商城,是一個綜合性購物網站。2012年1月11日上午,淘寶商城正式宣布更名為「天貓」。2012年3月29日天貓發布全新Logo形象。2012年11月11日,天貓借光棍節大賺一筆,宣稱13小時賣100億,創世界紀錄。天貓是馬雲淘寶網全新打造的B2C平台。其整合數千家品牌商、生產商,為商家和消費者之間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京東商城
京東是中國的綜合網路零售商,是中國電子商務領域受消費者歡迎和具有影響力的電子商務網站之一,在線銷售家電、數碼通訊、電腦、家居百貨、服裝服飾、母嬰、圖書、食品、在線旅遊等12大類數萬個品牌百萬種優質商品。京東在2012年的中國自營B2C市場占據49%的份額,憑借全供應鏈繼續擴大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優勢。
蘇寧易購
蘇寧創辦於1990年12月26日,總部位於南京,是中國商業企業的領先者,經營商品涵蓋傳統家電、消費電子、百貨、日用品、圖書、虛擬產品等綜合品類,線下實體門店1600多家,線上蘇寧易購位居國內B2C前三,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引領零售發展新趨勢。
當當網
當當是知名的綜合性網上購物商城,從1999年11月正式開通至今,當當已從早期的網上賣書拓展到網上賣各品類百貨,包括圖書音像、美妝、家居、母嬰、服裝和3C數碼等幾十個大類,數百萬種商品。物流方面,當當在全國600個城市實現「111全天達」,在1200多個區縣實現了次日達,貨到付款(COD)方面覆蓋全國2700個區縣。
亞馬遜中國
中國是一家中國B2C電子商務網站,前身為卓越網,被亞馬遜公司收購後,成為其子公司。經營圖書音像軟體、圖書 、影視等。卓越網創立於2000年,為客戶提供各類圖書、音像、軟體、玩具禮品、百貨等商品。
1號店
1號店,電子商務型網站,上線於2008年7月 11日,開創了中國電子商務行業 「網上超市」的先河。該公司獨立研發出多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電子商務管理系統並擁有多項專利和軟體著作權,並在系統平台、采購、倉儲、配送和客戶關系管理等方面大力投入,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確保高質量的商品能以低成本、快速度、高效率的流通,讓顧客充分享受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實惠方便的購物。
唯品會
唯品會主營業務為互聯網在線銷售品牌折扣商品,涵蓋名品服飾鞋包、美妝、母嬰、居家等各大品類。唯品會在中國開創了「名牌折扣+限時搶購+正品保障」的創新電商模式,並持續深化為「精選品牌+深度折扣+限時搶購」的正品特賣模式。這一模式被形象地譽為「線上奧特萊斯」。唯品會每天早上10點和晚上8點准時上線200多個正品品牌特賣,以最低至1折的折扣實行3天限時搶購,為消費者帶來高性價比的「網上逛街」的購物體驗。
聚美優品
聚美優品是一家化妝品限時特賣商城,其前身為團美網,由陳歐、戴雨森等創立於2010年3月。聚美優品首創「化妝品團購」模式:每天在網站推薦十幾款熱門化妝品。2010年9月,團美網正式全面啟用聚美優品新品牌,並且啟用全新頂級域名。
網易嚴選
網易嚴選,網易旗下原創生活類自營電商品牌,於2016年4月正式面世,是國內首家ODM(原始設計製造商)模式的電商,以「好的生活,沒那麼貴」為品牌理念。嚴選通過ODM模式與大牌製造商直連,剔除品牌溢價和中間環節,為國人甄選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天下優品。
在B2C領域,阿里系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巨頭仍占據著較大優勢,占據了較大部分,其他平台也正在一點一點後來居上。
⑸ 加盟日用品超市,100平 米左右.需要多少資金具體哪些 可以不考慮店面費用.
關於開店時的資金投入,只能給你一個概括性的,不能很詳細:
新店首批投資
房租:6000-24000元/季度(建議租金不超過80元/平米/月,此處租金以100平米計算,下同。)
裝修費用:40000元左右
招牌:7000-9000元
貨架:25000元左右
收銀台精品櫃:6000左右
飲料陳列櫃、酸奶櫃、開水機:21500左右(如果只有百貨類就不用這個投資)
電腦及收銀設備:11000元左右
軟體:3000元
首批進貨金額:120000元左右
另外如果是加盟的話,肯定存在加盟方面的費用,一般來說3萬左右
那麼,投資合計:25萬元—30萬元
給你提供的建議是開一家新型便民超市,就是類似與沿海和發達城市的那種連鎖品牌便利店,店面不用太大,位子好一點,風格醒目一點,品質高檔一點,這樣的店即有以往傳統超市的經營能力,又有現在快節奏城市生活的消費人群的新的消費需求,經營管理起來也比較輕松,投資收益比較穩定,沒有什麼風險,本人比較熟悉的有武漢的可多連鎖超市,總部在寶豐路,就是武漢本土的企業,網站是 codow 後面是 net 可以在網路上面搜索,具體的信息你可以自己去考察一下。
⑹ 現在開什麼加盟店生意最好
一、十大暴利項目——日用品:
其中以個人清潔化學製品利潤最恐怖。以牙膏為例,其中最貴的成分—發泡劑成本僅為600元/噸左右甚至更低,而這600元的發泡劑足足能夠裝滿6000隻最大號的180克牙膏。剩餘的有效成分成本更是可以忽略不計了,碳酸鈣粉末每噸用量成本僅為120元左右,最高級的含氟牙膏其有效成分—單氟磷酸鈉每噸成本不過100元。國產的低端產品就不算了,就算是用硅磨料的佳潔士,180克裝市場零售價為13元左右,6000隻能賣多少錢?洗頭水就不說了,比這個更恐怖。
二、十大暴利項目——白酒:
以五糧液(267.52,-0.06%)酒廠為例,每噸糧食能夠生產100市斤左右白酒,其中10市斤最品質好的是五糧液,其餘則被用作什麼五糧春啦、瀏陽河啦類似低端產品。每噸糧食的收購價格大概是400塊錢,而生產出的產品在市場上零售則最多可達到15000元左右。大家不要相信某些白酒所謂的N年陳釀,廠家沒那耐心真的去陳釀,只不過是用現代工業的催化劑加快發酵過程罷了。
三、十大暴利項目——養生產品: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百姓對健康養生產品的消費心裡和行為逐漸理性化,更加重視保健養生產品的安全性、功效性,同時政府對保健養生產業的法律法規逐步完善,監管越來越嚴格,中國保健養生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投資保健養生行業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近年來,在低碳環保的綠色理念渲染下,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和關注都越來越高;在高消費水平的支撐下,追求健康的方式也多樣化。
四、十大暴利項目——飲料:
隨著近幾年飲料市場教育的成熟,國內龐大的飲料消費群已經出現,市場份額也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遞增。這其中,非碳酸類果汁飲料的利潤最大,市場零售價2塊錢的果汁飲料連包裝成本+設備成本只有7分錢,而易拉罐飲料則更低,僅有5分錢。
五、十大暴利項目——化妝品:
男士也許該懷疑,大寶是暴利產品嗎?NO。這里的化妝品是指進口高端產品。SK-II著名的神仙水在中國零售價格為560元,而其製造成本僅為人民幣6.5元。驚訝么?就算研發成本都加進去,每單只成本也不超過人民幣10元。資生堂650元/50克的眼霜連包裝成本也只有10元不到。而歐伯萊那些150元左右的低端眼霜成本僅在3元左右。
⑺ 想開進口日用品加盟店具體要怎麼開
現在都有很多人用進口的日用品了,
連鎖加盟這個相比自己開店要容易一些,
可以看行業經驗,全國門店,服務水平這些的,
要做的話建議認真考察了解一番,可以考慮下洋易購,你可以上官網上看看
⑻ 完美日用品 加盟方式
網上開店需要哪些手續」我來回答目前,利用網路創業主要有兩種形式:其一是「網上開店」,創業者自立門戶,即建立一個自己的商品銷售網站,或者直接在相關電子商務網站注冊一家商店,自己負責進貨、銷售,並通過網上交易形式進行買賣。另一種方式是「網上加盟」 ,即利用電子商務網站母體,租賃實際商業門面並取得工商營業執照,再經過專業培訓簽訂相關協議,就可以銷售母體網站的貨物。銷售利潤按協議規定分成。相比之下,前者居多,去年僅在易趣網新開的虛擬商店就超過5萬個。開店必須要的手續:網上開店的流程
第一步,開始並不在網上,而是在你的腦子里。
你需要想好自己要開一家什麼樣的店。在這點上,開網店與傳統的店鋪沒有區別,尋找好的市嘗自己的商品有競爭力才是成功的基石。
第二步,選擇開店平台或者網站。
你需要選擇一個提供個人店鋪平台的網站,注冊為用戶。這一步很重要。
大多數網站會要求用真實姓名和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進行注冊。在選擇網站的時候,人氣旺盛和是否收費、以及收費情況等都是很重要的指標。現在很多平台提供免費開店服務,這一點可以為您省下了不少金子。
第三步,向網站申請開設店鋪。
你要詳細填寫自己店鋪所提供商品的分類,例如你出售時裝手錶,那麼應該歸類在「珠寶首飾、手錶、眼鏡」中的「手錶」一類,以便讓你的目標用戶可以准確地找到你。然後你需要為自己的店鋪起個醒目的名字,網友在列表中點擊哪個店鋪,更多取決於名字是否吸引人。有的網店顯示個人資料,應該真實填寫,以增加信任度。
第四步,進貨。
可以從您熟悉的渠道和平台進貨,控製成本和低價進貨是關鍵。
第五步,登錄產呂
你需要把每件商品的名稱、產地、所在地、性質、外觀、數量、交易方式、交易時限等信息填寫在網站上,最好搭配商品的圖片。名稱應盡量全面,突出優點,因為當別人搜索該類商品時,只有名稱會顯示在列表上。為了增加吸引力,圖片的質量應盡量好一些,說明也應盡量詳細,如果需要郵寄,最好聲明誰負責郵費。
登錄時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設置價格。通常網站會提供起始價、底價、一口價等項目由賣家設置。假設賣家要出售一件進價100元的衣服,打算賣到150元。如果是個傳統的店主,只要先標出150元的價格,如果賣不動,再一點點降低價格。但是網上競價不同,賣家先要設置一個起始價,買家從此向上出價。起始價越低越能引起買家的興趣,有的賣家設置1元起拍,就是吸引注意力的好辦法。
但是起始價太低會有最後成交價太低的風險,所以賣家最好同時設置底價,例如定105元為底價,以保證商品不會低於成本被買走。起始價太低的另一個缺點是可能暗示你願意以很低的價格出售該商品,從而使競拍在很低的價位上徘徊。如果賣家覺得等待競拍完畢時間太長,可以設置一口價,一旦有買家願意出這個價格,商品立刻成交,缺點是如果幾個買家都有興趣,也不可能托高價錢。賣家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利用這些設置。
第六步,營銷推廣。
為了提升自己店鋪的人氣,在開店初期,應適當地進行營銷推廣,但只限於網路上是不夠的,要網上網下多種渠道一起推廣。例如購買網站流量大的頁面上的「熱門商品推薦」的位置,將商品分類列表上的商品名稱加粗、增加圖片以吸引眼球。也可以利用不花錢的廣告,比如與其它店鋪和網站交換鏈接。
第七步,售中服務
顧客在決定是否購買的時候,很可能需要很多你沒有提供的信息,他們隨時會在網上提出,你應及時並耐心地回復。但是需要注意,很多網站為了防止賣家私下交易以逃避交易費用,會禁止買賣雙方在網上提供任何個人的聯系方式,例如信箱、電話等,否則將予以處罰。
第八步,交易
成交後,網站會通知雙方的聯系方式,根據約定的方式進行交易,可以選擇見面交易,也可以通過匯款、郵寄的方式交易,但是應盡快,以免對方懷疑你的信用。是否提供其它售後服務,也視雙方的事先約定。
第九步,評價或投訴
信用是網上交易中很重要的因素,為了共同建設信用環境,如果交易滿意,最好給與對方好評,並且通過良好的服務獲取對方的好評。如果交易失敗,應給予差評,或者向網站投訴,以減少損失,並警示他人。如果對方投訴,應盡快處理,以免為自己的信用留下污點。
第十步,售後服務
這一點不用多說了,完善周到的售後服務是生意保持經久不衰的非常重要的籌碼,不同的與客戶保持聯系,做好客戶管理工作。
也可以在網路中開店,投資很少的資金,成為公司的加盟商,代理幾千中產品,不需要自己囤貨.
⑼ 便利店加盟賺錢嗎 怎麼開便利店
想開間進口便利店,首先關注的必定是利潤問題,零食利潤相對於酒水、護膚品來講,利潤是低一些,但薄利多銷,而且進口零食的價格比國產零食稍高一些,而且價格不透明,所以利潤比國產高些。如果店鋪的零食種類多的話,且能夠保證口感和價格方面的優勢,這樣店鋪就能夠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的到來的,收益也會不錯。
好的店址將決定店鋪日後生意好壞的重要因素,因此開便利店,選個好地址是毋庸置疑的。作為人們日常中缺一不可的吃食,最佳的選址由考察依據來評估。a、人流量b、車流量c、交通d、馬路寬窄與停車問題 e、人口勘察。根據這些選址開店,可粗略分為兩種:一種開在人來人往的鬧市口,一種開在居民新村。而經營店鋪,最重要的還是要把市場做專做深做透,同時緊緊抓住顧客消費特點採取相對銷售手段來迎合他們的購買心理。
⑽ 蒲公英加盟費是多少
http://cache..com/c?word=%C9%F2%D1%F4%3B%C6%D1%B9%AB%D3%A2%3B%C9%CC%C3%B3%3B%D3%D0%CF%DE%3B%B9%AB%CB%BE&url=http%3A//finance%2Esina%2Ecom%2Ecn/chanjing/b/20050203/11401345828%2Eshtml&p=&user=
沈陽蒲公英商貿有限公司」,2002年7月剛剛成立,注冊資本50萬元,董事長名叫王景權,原先在政府機關工作。「蒲公英」是全國第一家以村、屯小賣店為主要對象的加盟連鎖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日用品、家用電器、服裝、食品、種子批發、零售、配送等。
成立伊始,「蒲公英」提出一個計劃:「百廠聯合,萬店加盟,城鄉互動,雙向流通」。「百廠聯合,萬店加盟」是說,在戰略上學習日本的「7-11」,整合當地現有的小賣部,形成上規模的銷售網路;以農村為主要突破口,提供農民日常所需的周全商品服務,通過批量采購、長期合作形成議價能力,與沈陽、浙江等地的正規品牌日用品生產廠家協商,以低價大批量采購。所謂「城鄉互動,雙向流通」則是說,由公司配送到各個村、屯加盟店,為充分利用網路,加盟店還可以回收當地農產品,由公司負責銷回城裡。
「蒲公英」的計劃,在程維賢這樣的小店主們眼裡,頗具吸引力。進貨難一直是困擾著他們的主要問題,像這樣的村屯小店,通常一個月的銷量也就是千元左右,像樣的批發商根本不用正眼看,進價高不說,還很難進到質優價廉的好貨,加上運輸的費用,同樣的東西在鄉下常常比城裡還貴不少。市場上也有些配送的公司,但大都不太正規,進什麼就送什麼,雖然便宜,但沒保障。
資金是小店主們的另一個苦處,在農村,賒賬是很常見的,累積下來,那點流動資金很輕易就被壓死了。如果有個大公司作靠山,真有點什麼事情也有個周轉,這也是不少店主心裡的小九九。
更有吸引力的是,「蒲公英」不收任何加盟費。
在被很多人認為是「窮鄉僻壤」的遼西,「蒲公英」以驚人的速度擴張著。到2003年3月,加盟店就發展至3300家,法庫縣統共2500家小賣店,1500家門口掛起了「蒲公英」的牌子。王景權的幾位朋友看好其前景,入股追加了200萬元投資和一座冷飲加工中心。並在法庫縣建成了2個商品配送中心,總面積2000多平方米,計劃每年將向連鎖的農村小賣店配送1500多萬元的商品。
市場的困惑
在前期的調研中,王景權發現,農村商品種類少、質次價高,導致了大量農村購買力流向城市。他認為,如果提供更多優質的產品,更深入地開發農民的需求,每家小賣店的月銷售額不應是1000元,而是3000元,甚至是10000元。因此,他第一步便精心挑選,聯系了不少有一定品牌影響的食品和日用品,想「提高農村的生活質量」。
「蒲公英」得到了不少廠商的關注,經過協商,通常「進價與別的供貨商相比是最低的,起碼低5%,而且我們的加價率平均不會超過10%。」王景權說。
但在加盟店主眼裡,「蒲公英」的產品卻價高難賣。比如市場上5元一支的牙膏,蒲公英能以4.2元的價格上貨,問題是對於農民們來說,高露潔跟中華沒什麼區別,便宜最要緊。
王景權開始反思自己的商品定位,「當地的經濟的確不發達,對很多人來說,只有一個標准——便宜不便宜?有時候心裡明知道是假貨,只要便宜,也買。」
王景權調整了定位,把假貨也當作競爭對手,將「優質廉價」的參照標准從一般的商品擴大到偽劣商品。一種「紅梅」牌腐乳,是當地的名牌產品,農村很少賣,「蒲公英」只賣2.2元,比當地土產腐乳僅貴兩毛錢。一些人開始試著買來吃吃看,結果發現味道與便宜的土產腐乳大相徑庭,又香又軟。「紅梅」腐乳所到之處,很快便將土產腐乳趕下了櫃台。
可惜這樣的暢銷品並不在多數,「蒲公英」並未像預計那樣滿足甚至拓展加盟店的銷售量。從2002年10月到2003年4月,「蒲公英」營業額超過900萬元,已符合年配送1500萬元的計劃進展,但平攤到3000多家加盟店頭上,每家大約每月500元,只能滿足一半的需求。
小馬拉大車
這並不能都歸咎於商品采購的問題,在管理和配送上,「蒲公英」都處於「小馬拉大車」的狀態,處處力有不逮。
創辦初期,公司共置辦了16輛配送車,聘用70多個工作人員,工資、辦公場所加上兩個配送中心的租賃維護費用,總共花了一百幾十萬元,資金已所剩不多。
而大規模建立網路,以規模效應降低采購成本,這是一開始就固化在「蒲公英」的盈利模式中的重要策略。隨著網路的順利拓展,王景權很快就發現,自己面臨著要用幾十個人、十幾輛車管理一個3000多家網點的連鎖體系的問題。
用王景權自己的話來說,他「對於管理連鎖小賣店其實不把握」。在開業之初,對加盟店主是有個培訓,但主要限於經營方式上的理解,對具體的貨架擺放、銷售技巧、品牌概念等細節都沒有涉及。本身經驗也不豐富的管理團隊,面對幾千位對何謂「連鎖商店」毫無概念的小賣店主,不得不選擇「粗放」式的管理。
加盟店主們能夠直接地感受到的問題,就是「配送慢」。程維賢這樣評價:「我們今天要的貨,經常3天才能送到。目前法庫縣城專門送貨的企業大小有十多家,人家近的小賣店當天送貨,鄉下也能在第二天送到。」
法庫縣19個鄉鎮309個村,最遠的加盟店離縣城倉儲中心有50多公里。16輛車每輛平均分管150-200家店,員工稱為「跑片」,就是每輛車每天負責一個鄉的全部配送,沒日沒夜地跑也要三天才能輪一遍。
當初,「蒲公英」自己建物流配送中心,不是因為市場上沒有公司提供這種服務,而是因為王昌權嫌其他配送小公司「不專業」,看不上他們隨便用輛三輪貨車或四輪貨車就拉貨。所以,「蒲公英」的車都是箱式貨車,價格昂貴。每輛車配一名司機,公司供起來已經很吃力,加聘司機倒班更不可能。
店主們抱怨,公司更是滿腹委屈。這些小店分布得遠不說,每次訂貨量還細碎。貨物從義烏等地采購到後,千里迢迢運到縣城的倉儲中心,再根據小賣店的訂單,跑幾十里地送到鄉下。平均每次配送到各個店的貨物還不足千元,而且越偏遠的店往往進貨量越少,少的只有幾十塊。「有時候送趟貨,利潤還不夠油錢呢。」
回購理論輸給了實踐
原先被王景權寄予厚望的「回購」業務也進展不利。
在開始的計劃中,回購的主要目的一是「讓農民手裡有錢,擁有更強的消費能力」,二是降低物流成本,充分利用返程的運力。主要的收購種類是當地的名牌土特產。
運作方式是:先向加盟店說明收購的種類、標准,由他們負責平時的收購工作,甚至可以不收到店裡,只要把消息反饋給總公司,運貨車來的時候一起收上來;然後公司進行簡單加工,在沈陽市內設立農副、土特產品專賣店,進行銷售。「濕花生收購價每斤大約8毛錢,回收到縣城的配送中心,晾乾加工後的花生米價格可達到每斤5塊錢。」王景權相當看好這塊的贏利。
但執行過程卻困難重重,農產品季季不同,回購上來要烘乾、晾曬,公司疲於應付這些初級加工的「粗活」。在初期資金有限,沒辦法同時開設專賣店,銷售渠道沒有建立起來,只好派人去做推銷,在集貿市場賣,或者賣給大中院校的食堂。這些事情牽扯了「蒲公英」不少的精力。
回購給物流也添了不少麻煩,雖然回來不放空車,但是一輛車到第一家店卸點兒貨,再裝點兒回購的貨,到下一家再卸再裝,沒走幾家店,車廂裡面就亂套了。
2003年4月,正是一身蟻的「蒲公英」不期遭遇了「非典」。不少村子把路挖斷,甚至放倒大樹,不許配送車進村。大量食品積壓在配送中心的倉庫里,直到過了保質期。高速的擴展令「蒲公英」幾乎是傾囊而出,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微薄的利潤空間使現金流非常脆弱,於是,「非典」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沒現金了,已經談好的配送項目被終止,采購額和銷售額急劇萎縮,夏天還沒有過完,王景權就賣掉了配送車。
到2003年年底,程維賢已經看不到「蒲公英」的配送車,小店恢復了往日的樣子,他猜想,「早就黃了吧!」但其實「蒲公英」並沒死,一年多來,王景權用剩餘資金維持公司的日常辦公。像冬眠的動物等待春天,他在等,等農村市場慢慢成熟起來,等新的投資帶來重振雄風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