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張志和《漁歌子》的全五首
張志和的五首《漁歌子》如下:
1、(其一)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西塞山前,白鹿展翅高飛,桃花盛開,水中的鱖魚味道肥美。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也不想回家。
2、(其二)釣台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釣魚台的漁夫把粗布衣服當作皮製的衣服。這舴艋舟舟形相當的狹長,一不小心就會掉入湖中,漁夫們賴捕魚為生,在風雨中闖盪,練就一手縱棹乘流的工夫,即使遇到大風大浪,亦覺無憂無慮,逍遙自在。
3、(其三)霅溪灣里釣漁翁,舴艋為家西復東。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嘆窮。
霅溪灣里一釣魚為生的漁翁,舴艋小舟做家一會向西一會向東。江上的白雪,水濱的清風陪伴,面帶笑容,身著荷葉做的衣服並不感覺自己貧窮。
4、(其四)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蒓羹亦共餐。楓葉落,荻花乾, 醉宿漁舟不覺寒。
在松江雖然住著非常小的屋子,吃著粗茶淡飯,但是主人我心裡非常豁達樂觀。江邊的楓葉飄落,荻花枯萎,已經進入冷風襲人秋季,而我在江上的漁舟里自由自在、且飲且醉,睡了一宿一點也不覺得寒冷。
5、(其五)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連。釣車子,橛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
圓圓的月兒倒映在青草湖中,巴陵的漁夫們唱著歌搖著小船准備回家。手持釣車、駕著橛頭船在湖光風波中垂釣,是比做神仙都愜意的享受。
『貳』 為什麼在古詩中漁樵代表隱居生活
《漁》:「相聚即為鄰,煙火自成簇。約伴過前溪,撐破蘼蕪綠。」(唐彥謙)
《漁家》:「擁棹思悠悠,更深泛積流。唯將一星火,何處宿蘆洲。」(張喬)
《漁家》:「野水千年在,閑花一夕空。近來浮世狹,何似釣船中。」(高蟾)
《漁家》:「赤蘆蓋屋低壓恰,沙漲柴門水痕疊。黃雞青犬花蒙籠,漁女漁兒掃風葉。有叟相逢帶秋醉,自拔船樁色無愧。前山腳下得魚多,惡浪堆中盡頭睡。但得忘筌心自樂,肯羨前賢釣清渭。終須畫取掛秋堂,與爾為鄰有深意。」(貫休)
《漁人》:「垂竿朝與暮,披蓑卧橫楫。不問清平時,自樂滄波業。長畏不得閑,幾度避游畋。當笑釣台上,逃名名卻傳。」(蘇拯)
《漁浦》:「春至百草綠,陂澤聞鶬鶊。別家投釣翁,今世滄浪情。漚紵為縕袍,折麻為長纓。榮譽失本真,怪人浮此生。碧水月自闊,安流凈而平。扁舟與天際,獨往誰能名。」(常建)
《漁翁》:「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柳宗元)
《漁父》:「扁舟滄浪叟,心與滄浪清。不自道鄉里,無人知姓名。朝從灘上飯,暮向蘆中宿。歌竟還復歌,手持一竿竹。竿頭釣絲長丈餘,鼓枻乘流無定居。世人那得識深意,此翁取適非取魚。」(岑參)
《漁父》:「白發滄浪上,全忘是與非。秋潭垂釣去,夜月叩船歸。煙影侵蘆岸,潮痕在竹扉。終年狎鷗鳥,來去且無機。」(杜牧)
《漁父》:「棹月眠流處處通,綠蓑葦帶混元風。靈均說盡孤高事,全與逍遙意不同。」(汪遵)
《漁父》:「一葉一竿竹,眉須雪欲零。陸應無祖業,香必是伊腥。兒亦名魚鷓,歌稱我洞庭。回頭深自愧,舊業近滄溟。」(貫休)
《漁父》:「夜釣洞庭月,朝醉巴陵市。卻歸君山下,魚龍窟邊睡。生涯在何處,白浪千萬里。曾笑楚臣迷,蒼黃汨羅水。」(齊己)
《漁父》:「煙冷暮江濱,高歌散誕身。移舟過蓼岸,待月正絲綸。亦與樵翁約,同游酒市春。白頭雲水上,不識獨醒人。」(李中)
《漁父》二首之一:「偶向蘆花深處行,溪光山色晚來晴。漁家開戶相迎接,稚子爭窺犬吠聲。雪鬢衰髯白布袍,笑攜赬鯉換村醪。殷勤留我宿溪上,釣艇歸來明月高。」(李中)
《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李煜)
《漁父》五首:(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釣台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霅溪灣里釣魚翁,舴艋為家西復東。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嘆窮。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蒓羹亦共餐。楓葉落,荻花干,醉宿漁舟不覺寒。
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連。釣車子,橛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
《漁父》:「八月九月蘆花飛,南溪老人重釣歸。秋山入簾翠滴滴,野艇倚檻雲依依。卻把漁竿尋小徑,閑梳鶴發對斜暉。翻嫌四皓曾多事,出為儲皇定是非。」(張志和)
《漁父》:「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檜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張松齡)
《漁父》:「白芷汀寒立鷺鷥,蘋風輕剪浪花時。煙冪冪,日遲遲,香引芙蓉惹釣絲。」(和凝)
《漁父》:「水接衡門十里余,信船歸去卧看書。輕爵祿,慕玄虛,莫道漁人只為魚。避世垂綸不記年,官高爭得似君閑。傾白酒,對青山,笑指柴門待月還。棹警鷗飛水濺袍,影隨潭面柳垂絛。終日醉,絕塵勞,曾見錢塘八月濤。」(李珣)
《漁者》:「首戴圓荷發不梳,葉舟為宅水為居。沙頭聚看人如市,釣得澄江一丈魚。」(張喬)
《漁者》:「一葉飄然任浪吹,雨蓑煙笠肯忘機。只貪濁水張羅眾,卻笑清流把釣稀。葦岸夜依明月宿,柴門晴棹白雲歸。到頭得喪終須達,誰道漁樵有是非?」(翁洮)
《漁者》:「風惡波狂身似閑,滿頭霜雪背青山。相逢略問家何在,回指蘆花滿舍間。」(貫休)
《漁父歌》:「白首何老人,蓑笠蔽其身。避世長不仕,釣魚清江濱。浦沙明濯足,山月靜垂綸。寓宿湍與瀨,行歌秋復春。持竿湘岸竹,爇火蘆洲薪。綠水飯香稻,青荷包紫鱗。於中還自樂,所欲全吾真。而笑獨醒者,臨流多苦辛。」(李頎)
《漁父歌》:「曲岸深潭一山叟,駐眼看鉤不移手。世人慾得知姓名,良久問他不開口。筍皮笠子荷葉衣,心無所營守釣磯。料得孤舟無定止,日暮持竿何處歸。」(高適)
《漁父歌》三首(李珣):
「水接衡門十里余,信船歸去卧看書。輕爵祿,慕玄虛,莫道漁人只為魚。
避世垂綸不記年,官高爭得似君閑。傾白酒,對青山,笑指柴門待月還。
棹警鷗飛水濺袍,影侵潭面柳垂絛。終日醉,絕塵勞,曾見錢塘八月濤。」
《漁父歌》二首(歐陽炯):
「擺脫塵機上釣船,免教榮辱有流年。無系絆,沒愁煎,須信船中有散仙。
風浩寒溪照膽明,小君山上玉蟾生。荷露墜,翠煙輕,撥剌游魚幾處驚。」
《漁父詞》:「澤魚好鳴水,溪魚好上流。漁梁不得意,下渚潛垂鉤。亂荇時礙楫,新蘆復隱舟。靜言念終始,安坐看沉浮。素發隨風揚,遠心與雲游。逆浪還極浦,信潮下滄洲。非為徇形役,所樂在行休。」(儲光羲)
《漁歌子》:「曉風清,幽沼綠,倚闌凝望珍禽浴。畫簾垂,翠屏曲,滿袖荷香馥郁。好攄懷,堪寓目,身閑心靜平生足。酒杯深,光影促,名利無心較逐。」(顧夐)
《漁歌子》:「柳如眉,雲似發,鮫綃霧縠籠香雪。夢魂驚,鍾漏歇,窗外曉鶯殘月。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少年郎,容易別,一去音書斷絕。」(魏承班)
《漁歌子》四首:(李珣)
「楚山青,湘水淥,春風澹盪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漁艇棹歌相續。信浮沉,無管束,釣回乘月歸灣曲。酒盈尊,雲滿屋,不見人間榮辱。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水為鄉,蓬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天暮。棹輕舟,出深浦,緩唱漁郎歸去。罷垂綸,還酌醑,孤村遙指雲遮處。下長汀,臨深渡,驚起一行沙鷺。
九疑山,三湘水,蘆花時節秋風起。水雲間,山月里,棹月穿雲游戲。鼓清琴,傾淥蟻,扁舟自得逍遙志。任東西,無定止,不議人間醒醉。」
《問漁叟》:「生事同漂梗,機心在野船。如何臨逝水,白發未忘筌。」(徐凝)
《贈漁父》:「蘆花深澤靜垂綸,月夕煙朝幾十春。自說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獨醒人。」(杜牧)
《宿漁家》:「竹屋清江上,風煙四五家。水園分芰葉,鄰界認蘆花。雨到魚翻浪,洲回鳥傍沙。月明何處去,片片席帆斜。」(劉威)
《贈漁者》:「不愧人間萬戶侯,子孫相繼老扁舟。往來南越諳鮫室,生長東吳識蜃樓。自為釣竿能遣悶,不因萱草解銷憂。羨君獨得逃名趣,身外無機任白頭。」(胡曾)
《贈漁翁》:「葉艇悠揚鶴發垂,生涯空托一綸絲。是非不向眼前起,寒暑任從波上移。風漾長歌籠月里,夢和春雨晝眠時。逍遙此意誰人會,應有青山淥水知。」(羅隱)
《宿漁家》:「促杼聲繁螢影多,江邊秋興獨難過。雲遮月桂幾枝恨,煙罩漁舟一曲歌。難世斯人雖隱遁,明時公道復如何?陶家壁上精靈物,風雨未來終是梭。」(李咸用)
《贈漁者(在湖南)》:「個儂居處近誅茅,枳棘籬兼用荻梢。盡日風扉從自掩,無人筒釣是誰拋?城方四百牆陰直,江闊中心水脈坳。我亦好閑求老伴,莫嫌遷客且論交。」(韓偓)
《贈漁翁》:「草衣荷笠鬢如霜,自說家編楚水陽。滿岸秋風吹枳橘,繞陂煙雨種菰蔣。蘆刀夜鱠紅鱗膩,水甑朝蒸紫芋香。曾向五湖期范蠡,爾來空闊久相忘。」(韋庄)
《湘江漁父》:「湘潭春水滿,岸遠草青青。有客釣煙月,無人論醉醒。門前蛟蜃氣,蓑上蕙蘭馨。曾受蒙莊子,逍遙一卷經。」(齊己)
《曲江漁父》:「兒孫閑弄雪霜髯,浪颭南山影入檐。卧穩篷舟龜作枕,病來茅舍網為簾。值春遊子憐蒓滑,通蜀行人說鱠甜。數尺寒絲一竿竹,豈知浮世有猜嫌。」(李洞)
《沅江漁者》:「倚棹汀洲沙日晚,江鮮野菜桃花飯。長歌一曲煙靄深,歸去滄江綠波遠。」(李群玉)
《淮上漁者》:「白頭波上白頭翁,家逐船移浦浦風。一尺鱸魚新釣得,兒孫吹火荻花中。」(鄭谷)
《越江漁父》:「借問釣魚者,持竿多少年。眼明汀島畔,頭白子孫前。棹入花時浪,燈留雨夜船。越江深見底,誰識此心堅。」(任翻)
《戲贈漁家》:「見君生計羨君閑,求食求衣有底難。養一箔蠶供釣線,種千莖竹作漁竿。葫蘆杓酌春濃酒,舴艋舟流夜漲灘。卻笑儂家最辛苦,聽蟬鞭馬入長安。」(杜荀鶴)
《不把漁竿》:「不把漁竿不灌園,策筇吟繞綠蕪村。得爭野老眠雲樂,倍感閩王與善恩。鳥趁竹風穿靜戶,魚吹煙浪噴晴軒。何人買我安貧趣,百萬黃金未可論。」(徐夤)
《七里瀨漁家》:「七里垂釣叟,還傍釣台居。莫恨無名姓,嚴陵不賣魚。」(張祜)
《乘潮至漁浦作》:「艤棹乘早潮,潮來如風雨。樟台忽已隱,界峰莫及睹。崩騰心為失,浩盪目無主。豗〔忄畫〕浪始聞,漾漾入魚浦。雲景共澄霽,江山相吞吐。偉哉造化工,此事從終古。流沫誠足誡,商歌調易若。頗因忠信全,客心猶栩栩。」(陶翰)
《西江上送漁父》:「卻逐嚴光向若耶,釣輪菱棹寄年華。三秋梅雨愁楓葉,一夜篷舟宿葦花。不見水雲應有夢,偶隨鷗鷺便成家。白蘋風起樓船暮,江燕雙雙五雨斜。」(溫庭筠)
《藍田溪與漁者宿》:「獨游屢忘歸,況此隱淪處。濯發清泠泉,月明不能去。更憐垂綸叟,靜若沙上鷺。一論白雲心,千里滄洲趣。蘆中夜火盡,浦口秋山曙。嘆息分枝禽,何時更相遇。」(錢起)
《虎丘寺贈漁處士》:「蘭若雲深處,前年客重過。岩空秋色動,水闊夕陽多。早負江湖志,今如鬢發何。唯思閑勝我,釣艇在煙波。」(趙嘏)
《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張松齡)
《和慕容法曹尋漁者寄城中故人》:「孤煙一點綠溪湄,漁父幽居即舊基。飢鷺不驚收釣處,閑麛應乳負暄時。茅齋對雪開尊好,稚子焚枯飯客遲。勝事宛然懷抱里,頃來新得謝公詩。」(錢起)
『叄』 形容垂釣的詩句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清代:王士《禎題秋江獨釣圖》
譯文:高聲唱一首漁歌喝一樽酒,一個人在這秋天的江上獨自垂釣。
夕陽長送釣船歸。鱖魚肥。——宋代:賀鑄《釣船歸·綠凈春深好染衣》
譯文:夕陽西下,湖面晚霞遙送(我的)漁船回家,水中鱖魚正肥。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代:柳宗元《江雪》
譯文: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 ——唐代:白居易《觀游魚》
譯文:閑下來圍著水池看著水裡的魚自由地游動,正好遇到小童擺弄釣魚船。
嘉彼釣叟,得魚忘筌。——魏晉:嵇康《贈秀才入軍·其十四》
譯文:不禁贊賞《莊子》中那位漁翁捕到了魚,忘掉了筌(捕魚工具)的風神。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唐代:司空曙《江村即事》
譯文:垂釣歸來,卻懶得把纜繩繫上,任漁船隨風飄盪;而此時殘月已經西沉,正好安然入睡。
舍南有竹堪書字,老去溪頭作釣翁。——唐代:李賀《南園十三首》
譯文:舍南有片竹林,削成青簡倒可以寫字,到老年時,索性在溪邊做個釣魚翁。
雲中錫,溪頭釣,澗邊琴。——清代:納蘭性德《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譯文:行走在雲山之中,垂釣於溪頭之上,彈琴於澗水邊,真是快活無比。
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濛隔釣船。——唐代:溫庭筠《咸陽值雨》
譯文:在咸陽橋上遇雨了,那牛毛細雨隨風飄搖不定,宛如懸在空中的水晶帷簾;那泊著的釣魚船被這連綿的水晶帷簾阻隔,如煙如畫。
懶向青門學種瓜,只將漁釣送年華。——宋代:陸游《鷓鴣天·懶向青門學種瓜》
譯文:不願意靠近京城,像漢代初年的邵平那樣在長安的青門外種瓜,只希望在打魚垂釣中送走時光歲月。
『肆』 地理必修二知識框架道客巴巴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框架 人口的增長的原因:伴隨生產工具和社會生產方面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環境開發利用和改造 的范圍不斷擴大,對各種災害和疾病的防禦能力也不斷提高,這使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與 適應性不斷增強,也是全球人口數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 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的原因: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 世界人口最多的 10 個國家: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國, 俄羅斯,日本,奈及利亞 人口增長模式:原始型:高高低;傳統型:高低高;現代型:低低低; 世界人口增長模式處於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 我國實現了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 人口遷移的意義:人口遷移在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餘缺;加強民族融和和文化交流;促 進經濟發展和縮小地區差異等很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人口遷移的因素:自然環境;社會經濟;政治;個人需求; 環境人口容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 它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准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 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消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比較小;大城市提 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城市等級體系:等級較高的城市數目較少,等級較低的城市數目較多;等級較高的城市相距 較遠,等級較低的城市相距較近。 城市化:人口向城鎮集聚和城市范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城市化水平,體現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生態城市化:發展低污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城市各類活動對環境的污染;使城市 景觀盡可能的與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循環。 農業區位的含義:農業生產所選定的地理位置;農業與地理環境各因素的相互聯系,這些因 素就是農業的區位因素。 農業的區位選擇,實質就是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 季風水田區的水稻種植業的特點:小農經營;單位面積產量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較低; 水利工程量大; 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降水豐富; 社會經濟: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地廣人稀,機械化水平高,農業科學技術先進; 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潘帕斯草原):氣候溫暖,草類茂盛,是世界上優良的天然草場 之一;地廣人稀,土地租金很低,為牧場的大規模經營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潘帕斯草原)改善當地環境條件的工作:發展交通;種植飼料;開辟水源;培育良種牛; 工業的區位選擇重視科學技術因素。 工業的地域聯系,促進了地域之間人員、物質和信息等的流動。 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和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和手段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傳統工業區特點:歷史比較長久的工業地域;煤、鐵資源基礎上,以鋼鐵、紡織、煤炭、化 工等傳統工業為主,以大型工業企業為核心。 魯爾煤田的優點:優質煤田;儲量豐富;開采條件好; 魯爾綜合整治的措施:調整工業結構;調整工業布局;發展第三產業;優化環境; 義大利新工業區特點:以中小企業為主;以輕工業為主;集中了大量同類或相關企業;生產 高度專業化,企業僅從事單一的專業化生產;企業生產過程分散。 美國矽谷高技術工業特點:從業人員具有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科學家和工程師多;產品更 新換代的周期較短;研究開發費用高;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美國矽谷區位因素: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交通便利;全世界人才高地;市場 穩定;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 交通運輸方式朝著高速化、大型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交通運輸網中的線和點是交通能夠運輸發生的基本要素。 交通運輸影響一個地區商業網點分布的密度。 山區商業網點密度小的原因:地勢崎嶇不平,交通不便利,人口密度小 平原山業網點密度大的原因:地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 商業網點分布的位置:市場最優;交通最優; 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出現資源短缺、生態破壞等問題 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導致環境下降,形成環境污染。 城市地區環境問題表現為環境污染 鄉村地區環境問題表在為生態破壞 發展中國家環境承受著人口和發展的雙重壓力 環境問題實質是發展問題,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在發展過程中解決 可持續發展包括:生態持續發展,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持續發展 生態持續發展是基礎,經濟持續發展是條件,社會持續發展是目的。 可持續發展三個基本原則:公平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共同性原則, 《中國 21 世紀議程-中國 21 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提出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 總體戰略,對策以及行動方案。是全球第一部國家級的《21 世紀議程》。 工業經濟實現循環經濟的基本途徑是清潔生產。農業經濟實行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措施:調整產業結構,變單一農業為農林牧副漁五業並舉;實行綜合循環利用;開 發利用沼氣、太陽能等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