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沙縣小吃
[編輯本段]沙縣小吃的兩大流派
被稱為古代漢族傳統飲食的"活化石"的沙縣小吃,屬源遠流長的中原漢族飲食文化傳統的一個分支,它既有福州、閩南一帶的飲食特點,又有汀州一帶山區客家飲食文化風格。因此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沙縣小吃又分為兩大流派,即口味清鮮淡甜、沙縣豆香糍粑製作精細的城關小吃流派,代表品種有扁肉(麵食)、燒麥、肉包等,獨具特色;口味咸辣酸、製作粗放的夏茂小吃流派,以夏茂鎮為代表,原料以米、薯、芋為主,如米凍、喜粿、米凍皮(粳秈面)、牛系列等。
那麼,最具代表性的沙縣小吃在哪裡呢? 歷史上,夏茂人基本屬於客家,喜外出。因此外出經營小吃最早最多的是夏茂流派小吃,幾乎大江南北都有夏茂人的蹤跡,這種流動性也使夏茂流派小吃的原料加工與經營服務分離,即加工的不經營,經營的不加工,形成低工藝的簡單重復勞動。而沙縣城關人則是山區文化,喜歡自己加工自己經營,即"前店後坊"的家庭式經營格局,城關流派沙縣小吃製作精細,品種多樣,成為沙縣小吃的主角。因此,到過沙縣的人必嘗沙縣小吃,吃了"沙縣小吃"都有"沙陽歸來無小吃"之感嘆。
[編輯本段]小吃做成大產業
沙縣小吃已形成產業規模,小吃從業人員不斷壯大。沙縣小吃產業發展項目在中央、省、市領導的關心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得到迅速發展。據統計,截至目前,群眾外出經營"沙縣小吃"已達1.3萬余戶,近5萬人,約占沙縣農村人口總數的29%沙縣甜燒麥和農村勞動力的55%,並帶動周邊地區城鄉從事沙縣小吃業人數近萬人,農民經營小吃業年收入近5億元。"沙縣小吃"已成為沙縣破解"三農"難題的重要舉措,成為推進城鄉勞動力轉移,解決農民和城鎮下崗職工再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渠道,同時沙縣小吃還豐富繁榮了全國各地的餐飲市場,給各社會階層人士帶來飲食方便。其次,發展區域不斷擴大。目前,"沙縣小吃"已遍及全國十幾個省市,其中發展上千戶以上的城市就有本省的福州、廈門、泉州,以及省外的廣州、深圳、汕頭、珠海、上海、南京、杭州、海南、長沙、武漢等城市,並向江蘇、廣西、江西、雲南、北京等省市拓展,倍受各地消費者贊譽,"沙縣小吃"被譽為中國餐飲業的一朵奇葩,並成為福建省餐飲業向外發展的重要力量。
[編輯本段]沙縣小吃走向規范化
隨著沙縣小吃在外影響力的不斷擴大,經營業主中也存在一些經營不規范、標准不統一、品牌雜亂、競爭無序等問題。為盡快實現小吃業主從一個普通農民向現代餐飲業經理人的轉變,同時提高沙縣小吃檔次和知名度,沙縣從從業人員素質入手,強化培訓。 沙縣在縣職業中專學校建立"沙縣小吃培訓中心",創辦"沙縣小吃烹飪學校",輪流對農村富餘勞力、待業青年、下崗職工以及職業學校學生等進行小吃專業技術培訓。沙縣小吃辦公室人員經常到各鄉鎮巡迴舉辦"沙縣小吃"業務技術培訓沙縣小吃-糍粑班,專為農村外出做小吃的進行技術培訓。
目前,沙縣重點加強規范化培訓工作,小吃培訓服務中心從職業道德、規范標准、市場信息、經營理念、衛生常識、衛生管理、維權保障知識等方面對經營業主進行規范化的強化培訓,以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2004年,沙縣小吃店核准使用"沙縣小吃"注冊商標,今年開始推行沙縣小吃經營標准化工作,培育沙縣小吃標准示範店,對經營沙縣小吃人員的素質、小吃經營店的標准,小吃品種質量標准,以及經營服務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要求。並積極引導經營業主按照沙縣小吃經營標准要求進行整改提高,推進一批有一定基礎的小吃經營店率先達到標准化經營。對未辦理沙縣小吃注冊商標准用手續,又不按照經營規范標准經營的小吃店進行全面清理,責令停業營業,取消商標使用權。在沙縣小吃比較多的城市,依託當地烹飪協會逐步組建在外行業管理組織,建立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機制。目前,已在上海、廈門、杭州組建了沙縣小吃行業管理組織。沙縣力爭通過三年的努力,實現沙縣小吃標准化經營。 現在,沙縣人將每年的12月8日定為「沙縣小吃節」。
[編輯本段]沙縣小吃形成大品牌
為了帶領小吃業主做亮特色,打響品牌,1998年,沙縣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注冊了"沙縣小吃"服務商標,2002年該商標被沙縣桅香豆乾三明市認定為知名商標,2005年被認定為福建省著名商標。2003年以來,沙縣小吃同業公會積極組織小吃業主多次參加國家、省級舉辦的各類行業活動,參加全國各級各類旅遊烹飪大獎賽, 全國烹飪協會、福建烹飪協會還在沙縣舉行"中華名小吃"、"福建名小吃"專場認定會。
沙縣小吃的品牌優勢逐漸顯現。今年10月沙縣小吃同業公會組織參加了商務部在西安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餐飲業博覽會,其中三道中華名小吃品種在博覽會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推薦食譜菜品展中獲金銀獎。中國飯店協會、福建省烹飪協會分別於2003年、2004年三次到沙縣舉辦"中華名小吃"、"福建名小吃"專場認定會。眼下"沙縣小吃" 翡翠餃、水果塔、菊花酥、雙色馬蹄糕等63個品種被認定為"福建名小吃", 而扁肉、燒麥、芋包、包心豆腐丸等43個聞名遐爾的品種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2003年,沙縣被中國飯店協會授予"中國小吃之鄉"稱號。2006年11月14日,沙縣接受了中國烹飪協會關於"中國小吃文化名城"的認定。
[編輯本段]"沙縣小吃":沙縣對外的名片
沙縣小吃品牌影響不斷擴大。從1997年開始,我們每年把12月8日定為中國o沙縣小吃文化節,利用節日開展系列活動來營造發展氛圍,宣傳沙縣和沙縣小吃品牌,特別是2005年12月,在省經貿委支持下,省烹飪協會和沙縣人民政府聯合,成功舉辦了較高層次的"沙縣小吃發展研討會",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飯店協會領導和專家,福建省經貿委、烹飪協會、工商局、商標事務所等部門和單位的領導,以及上海、浙江、廣東、四川、江蘇等省市烹飪界的專家學者100多人參加了研討會,專家沙縣拌面們在充分肯定沙縣小吃業發展成果的同時,對沙縣小吃發展中如何提高檔次、加強管理、樹立品牌和發展方向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研討,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時,還舉辦了中央電視台"同一首歌o走進中國小吃之鄉-沙縣"大型演唱會,並在"同一首歌"晚會上,現場進行精品扁肉、蒸餃、燒麥、豆腐丸等沙縣小吃品種製作表演,將沙縣小吃展示給全國觀眾,把"沙縣小吃"搬上了熒屏,進一步擴大了沙縣和"沙縣小吃"的影響,"沙縣小吃"已成為沙縣對外宣傳的最佳名片,享譽大江南北。今年來,縣委、縣政府根據專家們的意見,研究出台了一系列規范管理文件和推進沙縣小吃更快更好發展的措施,目前已在上海、廣州、廈門等城市組建沙縣小吃行業管理組織,培育了一批示範店,推進沙縣小吃朝標准化、連鎖化、產業化方向經營,將取得明顯成效。沙縣小吃成為中國飲食行業的新興產業。
[編輯本段]★沙縣小吃文化
對於沙縣小吃,有人提出:「沙縣小吃只有小吃,沒有大菜」的觀點,其實,作為單個品種,小吃固然「小」,但許多小吃匯集在一起,亦可形成大的規模、大的氣派。近幾年來,沙縣小吃在縣內外造成的影響,就是「小吃能做大文章」的有力證明。
沙縣小吃文化包含著強烈的精品意識。這種精品意味貫穿於小吃製作的全過程。沙縣的扁肉肉餡大部分是用木槌打成的,據了解,一團瘦肉打成扁肉餡,要打10000次上下,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如果用絞肉機,固然省力,但做出來的肉餡的口感、韌性遠不如木槌打成的。因此,許多扁肉的經營者放棄了輕松、簡便的現代化操作方法,寧肯站在半人高的台前,一下沙縣小吃-肉末燒餅一下揮舞著笨重的木槌,向社會提供更精良的食品。
沙縣小吃還有明顯的品牌意識。買臘鴨要買鄭湖臘鴨,吃泥鰍粉干要吃南霞泥鰍粉干,高砂的腌鹹菜味道好,富口的苦筍白又胖,大洛的苦菜,夏茂的芋包子和面條,都是聞名遐邇。除了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外,沙縣小吃的經營者也都在努力創造自己的品牌。沙縣賓館的豆腐宴、富口的米凍皮、夏茂的牛系列......品牌既是成功的象徵,又是制勝的法寶。
沙縣小吃文化還蘊含著較強的服務生活方面的時代意識。在為人們提供生活服務方面,具有「快捷、方便、省時、省事」的特點,符合現代社會家務勞動社會化和快節奏的特點。
沙縣小吃文化有較強的競爭意識。這種競爭意識除了表現在上述的精品意識和品牌意識外,還表現在周到而熱情的服務方式與服務態度方面。在沙縣這個攤點眾多、競爭激烈的小吃市場上,幾乎每個經營者都明白:誠實經營、熱情服務才是站穩腳跟的根本保證。
構成沙縣小吃文化積極意義的還有開拓意識。近幾年來,打著沙縣小吃旗號走出沙縣闖世界的沙縣人越來越多。三明地區、南平、泉州、廈門等地都能看到沙縣小吃的招牌。就小吃文化而言,確實得益於這種開拓精神。
沙縣小吃文化的精品意識、品牌意識、時代意識、競爭意識、和開拓意識,是沙縣小吃文化的精華所在,也是沙縣小吃之所以迅速發展,影響日益擴大的精神動力。
[編輯本段]★沙縣小吃雅談
沙縣小吃以其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而著稱,成為福建飲食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沙縣小吃不但流行在三明市各縣(市、區),而且在南平、福州、廈門也可常常遇到掛著「沙縣小吃」招牌的小吃店,甚至北至北京、南至深圳,以及在新加坡、美國的太平洋旅遊勝地——塞班島也有「沙縣小吃」的蹤跡。足見沙縣小吃影響之大、傳播之廣。據不完全統計,沙縣各類小吃有上百種,常年供應的有幾十種,蒸、煮、炸、烤、腌,加工方法多樣,米、面、芋、豆腐原料獨具地方特色,且來源豐富,家家戶戶都能做上幾樣,城區街頭巷尾日夜24小時都有小吃應市,非常方便。
沙縣魚丸沙縣小吃品種大致可分為節令小吃、地域小吃和常規普通小吃。
先說節令小吃:春節城鄉都吃年糕、白果、糍粑,城關吃面條,農村吃粉干;元宵節吃芋包子;立春吃春卷;清明吃清明果;農歷四月初一烙粑,有甜有咸兩種;立廈城鄉家家戶戶食果;分為餡和無餡兩種,傳說是戰國時期孫臏為瞞過龐涓裝瘋而特製的食品;端午節吃粽子、花椒餅、荷菜包;七夕又稱七七節,是沙縣民間兒童節日,是時家中有新入學的兒童,外婆要送小書包、雨傘、算盤、服裝、小茶壺、糖塔和白糖光餅,祝願學習取得好成績;中元節又叫鬼節。這時新鴨、新芋上市,除了吃鴨子外,還做芋包吃,市上供應葡珠,有糯米做的和麵粉做的兩種,除了上供外,大人小孩都愛稱上一、二斤做零食;中秋節除了吃月餅、白果糕,也吃芋包;立冬、冬至吃豬腳、糍粑,號為補冬;臘月二十三,龍王爺上天,常用岩酥、金錢酥、董糖、蓼花、米花、甘蔗俸供。
地域小吃中,夏茂牛系列擁有60多種佳餚,還有芋包、糖燒麥、豆腐包、豆腐丸、豆腐腦、米凍皮、金錢蛋、油糍;南陽的蛋素、蛋角,南霞的泥鰍粉干,鄭湖的板鴨在沙縣小吃系列中最具有名氣。
常規普通小吃有:扁肉、清湯面、拌面、酸菜面、白果、油餅、火把、豬耳、麻球、米凍糕、 糕、糖包、小龍包、肉包、煎餅、 糕、大腸糕、年糕、鴨湯粉干、鍋邊糊、油條、花椒餅、起酥餅、蔥肉餅、菜頭餅、白糖餅、糖水餅、水晶餅、口香餅、杏仁酥、牛奶餅、米果、芋果、線面、烤豆乾、青草凍、玉糕、冬酒、菊酒、炒果條、燙嘴豆腐等等,琳琅滿目,外地客人品賞後,每每贊不絕口:沙縣小吃,名不虛傳啊!
[編輯本段]★沙縣小吃特色
經濟實惠是沙縣小吃人所公知的特點。沙縣小吃的單價一般在一元以下。花三兩元錢,一個人可以吃飽。夏日炎炎,一碗青草凍下肚,清暑去火功效,賽過冰淇淋;寒冬臘月,花上幾角錢,幾塊豆乾,一碟辣椒豆豉油,足夠使你渾身發熱,額頭冒汗。
沙縣小吃的第二個特點是新鮮可口。經營沙縣小吃的經營者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歷史傳統,每天製作的小吃數量不多,一般都是當天製作,當天售完。從原料采購與食品保存的角度看,這種傳統有效地保證了食品的新鮮度。另一方面,據行家介沙縣扁肉紹,小吃的原料存放超過半天,味道也會走樣。因此,有經驗的小吃經營者為了維護小吃的聲譽,寧可縮短營業時間,減少營業額。這就保證了沙縣小吃的新鮮可口。從製作方法上看,沙縣小吃絕大部分是現做現買,調味可隨食用者的習慣增減,這也是沙縣小吃新鮮可口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飲食科學的角度看,沙縣小吃又是合乎科學的健康食品。沙縣小吃基本上是低脂肪、低熱量的清淡食品。沙縣小吃最主要的原料之一是黃豆、大豆,其營養成分的含量在各種食品中是名列前茅的。沙縣風味小吃的許多原料、佐料都有豐富的營養。有的可以以食為葯,有去病保健的作用。為了發揚沙縣風味小吃醫療保健的傳統,有人還開設了葯膳,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歡迎。
享用沙縣小吃還是一種鄉情濃郁、情趣十足的精神享受。沙縣小吃遍布街頭巷尾,同廣大居民有著天然的感情聯系。街頭小吃是沙縣的一大街景,其中 買豆乾的尤具特色。五六個人圍著街邊的一張小方桌,用手指捏著豆乾,蘸著調料,送進口中。小吃攤又是一處天然的社交場所,一邊享用小吃,一邊聽食客們閑聊,真可以叫人長見識。嚴格地說,沒有這些情調,沒有這種氛圍。就體現不出真正的沙縣小吃的文化內涵。
[編輯本段]★沙縣小吃探源
沙縣風味小吃以其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而著稱,成為福建飲食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沙縣小吃實際上屬源遠流長的漢族飲食文化傳統的一個分支,沙縣的不少小吃,還保留著古老的漢族傳統意識文化的特點,有的小吃的製作方法甚至保留著原始的特點,堪稱古代漢族傳統飲食文化的「活化石」。
近年來在沙縣隆重推出的「沙縣板鴨」,便是極其古老的漢族傳統食品。「沙縣板鴨」的地道叫法是「沙縣臘鴨」。臘制肉類食品,統稱臘肉,在中國由來已久。臘肉的本義就是在臘月製作的干肉。早在周朝,朝廷就設有「臘人」這一職務。其職責是掌理加工干肉的事務,干肉的製作過程是:把桂(香料)和姜切碎撒在肉上,用鹽腌漬,最後曬干或烤乾(見《周禮.官冢宰第一》、《禮記.內則第十二》)。沙縣臘鴨的傳統做法,同以上所述大致相同,只是在配料上略有增減,烘烤的方法也更講究。
沙縣的「酒釀」、「新沉紅」、「冬酒」,也可在《周禮》中找到出處。《周禮》將酒分為「五齊三酒」,「五齊」指的是沙縣金包銀未經過濾的五種薄酒,其中的「醴齊」......一宿而熟、其味稍甜,分明就是沙縣人所稱的「酒釀」。「三酒」為三種過濾去糟的酒。臨事而造的酒稱為事酒,沙縣城關、夏茂當年釀制當年飲用的酒可稱為事酒;冬釀夏熟的酒稱為昔酒,釀造時間長於昔酒的稱為清酒。沙縣民間尚有稱家釀酒為昔酒的。《沙縣志.物產》記載:夏茂釀造的酒有「長水、短水」之分。長水釀造時間較長,短水即釀造時間較短,同《周禮》中記載的「昔酒」、「清酒」一樣。
以味道鮮美而遐邇聞名的沙縣麵食和豆腐,也非沙縣所獨有,都可以在漢民族食譜中找到出處。沙縣豆腐「點漿」不用石膏或鹽鹵,而用隔夜的老漿水,所以沙縣的豆腐又白又嫩,這並非沙縣所獨創,豆腐的發明地安徽淮南八公山,正是用老漿水點豆腐的。
中原漢族的飲食文化傳播到沙縣,自然同中原人口的南遷有關。根據族譜調查,沙縣境內各姓居民,無一不是中原各省漢族的後裔。分布極廣的各地漢人遷居沙縣,是沙縣成為漢族傳統飲食文化的匯集地,這是沙縣成為「小吃城」的主要原因之一。
[編輯本段]★沙縣小吃名錄
米類:年糕、湯圓、白果(甜餡、咸餡、炒白果三種)、艾果、糍粑、泥鰍粉於、鴨湯粉干、黃膳粉干、肉粽、豆粽、豆沙粽、粽子、米凍皮、米凍、習果、習果團、白果糕、團糕、米凍糕、發糕、大腸糕、鍋邊糊、米葡珠、漿糍、糍仔、油糍、豬油炒米、丸仔、雪片糕、桂花糕、安字糕、一汽糕、豆豆包、烏飯。
麵粉類:扁肉、面條、清湯面、酸菜面、拌面、線面、(禾山)面、春卷、炸春卷、花椒餅、光餅、月餅、起酥餅、蔥肉餅、韭菜餅、菜頭餅、白糖餅、糖水餅、水晶餅、口香餅、杏仁酥、面葡珠(開口笑)、蝴蝶包、糖包、肉包、小籠包、燒賣、甜燒賣、餃子、鍋貼、油條、油餅、岩酥、金錢酥、火把、豬耳、煎餅、董糖、蓼花、酥糕、甜粑、咸耙、蝴蝶菜粑。
豆類:豆腐、燙嘴豆腐、烤豆乾、香乾、豆腐丸、夾心豆腐丸、豆腐腦、臭豆腐、油豆腐、豆腐包、金包銀、素雞、洪武豆腐、一品豆腐、梅花豆腐、熊貓豆腐、玉卷豆腐、蓮花豆腐、釋跡豆腐、堡豆腐、火樹銀花、燕子歸巢、豆腐餃、糖豆、爆豆花。
其他:芋包、芋鰍、牛系列、蛋素、蛋餃、蛋腸、臘鴨、夏茂烤鴨、沙縣魚丸、包心魚丸、芋頭絲果、芋裸、玉糕、烏梅糕、茯苓糕、花生糕、人參糕、山棗糕、桂花糕、糖塔、牛粉腸、米漿豬血、米漿豬腸、米漿豬肺、青草凍、腌苦筍、蕃薯參。
『貳』 龍王爺跳海,下一句是
龍王跳海——(回老家)
龍王爺搬家——(厲害(離海))
對牛彈琴——(白費勁)
老鼠啃書本——(口口咬詞兒或:咬文嚼字)
老鼠跳進面鈍里——(翻白眼)
老鼠跳進糠鈍里——(空歡喜)
哈哈
很有意思的
『叄』 龍王跳海歇後語
導語:龍,是一種並不存在的虛擬之物,古時人們吉祥的象徵之物。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蛇的歇後語,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龍王跳海——回老家
關於龍的歇後語:
半夜地龍燈——玩回克打
菜蛇入海——還想成龍呢
龍王爺放水——正辦
螞蚱跳龍門——想得高
龍王爺跳海——回老家
蛟龍頭上搔癢——溜須不要命
水龍頭勿關——放任自流
外甥提燈龍——照舊
龍王爺掉河裡——回老家了
草叢里頭藏龍身——農家出英才
戲子穿龍袍——假的
前怕龍,後怕虎——進退兩難
隋煬帝游江南——自坐龍舟人拉纖
龍困沙灘——有力無處使
二龍相鬥——魚蝦蟹鱉受傷
長蟲盤在礓窩里——屈了龍駕
龍王爺搬到陸上住——厲害;離海
虎踞高山,龍踞大海——各有用武之處
獨眼龍瞄準——少道麻煩
牽牛花脾性——慣會攀龍附鳳
正月十五玩龍燈——玩轉克打
龍王打噴嚏——天變了
龍國丈的拐杖——光棍一條
七里溝里的龍王爺——經不揍查考;自己保不住自己;自己保不奏自己
龍王爺的脾氣——摸不透
大水沖走龍王廟——不認自家人;自家人不認自家人
江陰人舞龍燈——節節火;節節活
茶鋪里頭的龍門陣——想哪說哪;想起什麼說什麼
水推龍王爺——自家不認自家人
龍順成的桌椅——百年牢
龍王爺高興——海嘯
花樓街的房子——雕龍畫鳳
乾隆運龍蟠石——費了勁啦
趕龍王下海——巴不得
獨眼龍進了盲人國——明珠一顆
孟母三遷——望子成龍;望子成材
更多相關歇後語:
牛角抹油——又尖又滑
狗捉耗子——多管閑事
猴子照鏡——得意忘形
飛機上點燈——高明
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鳴驚人
木匠帶枷——自作自受
大水淹了龍王廟——不認自家人
八級工拜師傅——精益求精
冰糖煮黃蓮——同甘共苦
聾子耳朵——擺設
上鞋不用錐子——針(真)行
窗戶邊吹喇叭——名聲在外
借了一角還十分——分文不差
大姑娘坐轎——頭一回
提著馬燈下礦井——步步深入
提著燈籠砍柴——明砍
唱歌不看曲本——離譜
擔著鬍子過河——謙虛過度
掛羊頭賣狗肉——虛情假意
出太陽下暴雨——假情(晴)
魯班門前耍斧——有眼無珠
到火神廟求雨——找錯了門
東洋人戴高帽——假充大個
一個半斤,一個五兩——沒兩樣
三十晚上無月亮——年年都是一樣
天下烏鴉——一般黑
瓦罐子和土坯子——一窯貨
烏龜笑鱉爬——彼此一樣
烏龜莫笑鱉——都在泥中歇
烏鴉落在豬背上——黑對黑
半斤對五兩——一樣的
羊屎落地——顆顆一樣大
老和尚念經——千篇一律
同池塘的水——一樣鹹淡
張飛找李逵——黑對黑
『肆』 龍王爺出海下一句歇後語
龍王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在水裡統領水族的王,掌管興雲降雨,屬於四靈之一。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龍王爺出海下一句歇後語,歡迎大家閱讀。
龍王爺出海下一句歇後語
龍王爺出海 ———— 興風作浪
龍王爺出海下一句歇後語拓展一
大海里盪舟 ———— 劃不來
大海里的燈塔 ———— 光芒四射;指明航程
大海里的浮萍 ———— 沒著落
大海里的黃花魚 ———— 掀不起大浪;翻不了大浪
大海里的沙粒 ———— 數不清;有的是
大海里的水雷 ———— 一觸即發
大海里的小船 ———— 風雨飄搖
大海里的一滴水 ———— 緲小得很;有你不多沒你不少
大海里的魚 ———— 經過風浪
大海里丟針 ———— 難尋;沒處尋
大海里放鴨子 ———— 難收回;收不回來
大海里放魚 ———— 各奔一方
大海里刮旋風 ———— 誰(水)也轉
大海里撈針 ———— 難尋;無法摸不著底
大海里吐唾沫 ———— 不顯眼
大海里下竿子 ———— 不知深淺
大海里行船,草原上放牧 ———— 不著邊
龍王爺出海下一句歇後語拓展二
大海里行船 ———— 乘風破浪;摸不著邊;漫無邊際
大海里腌鹹菜 ———— 白費工夫;白費勁
大海里一片葉 ———— 漂浮不定
大輪船出海 ———— 通行無阻;暢通無阻
大世界(舊指上海著名的游樂場)里照哈哈鏡 ———— 面目全非
大雪落在海里頭 ———— 看得見,摸不著
帶著救生圈出海 ———— 有備無患
擔沙填海 ———— 白費功夫;白費勁
擔山填海 ———— 力不能及;力不從心;心有餘而力不足
刀砍大海水 ———— 難舍難分
登上泰山望東海 ———— 站得高,看得遠;登高望遠
端公(巫師)吹牛角,道士吹海螺 ———— 各師各教
放魚歸海 ———— 死活不知;不知死活
海邊的大雁 ———— 見過風浪
海濱的潮汐 ———— 一浪高一浪;後浪推前浪
海底長海帶 ———— 根子深
海底打撈綉花針 ———— 難辦
海底打拳 ———— 有勁使不上;有力無處使
海底的坑窪 ———— 摸不透
海底動物 ———— 不見天日
龍王爺出海下一句歇後語拓展三
海底謀殺 ———— 害人不淺
海底栽蔥 ———— 根底深
海風陣陣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海椒(辣椒)命,薑桂性 ———— 越老越辣
海軍的襯衫 ———— 道道多
海龍王吃螃蟹 ———— 敲骨吸髓
海龍王打哈欠 ———— 好大的口氣
海龍王的嘍噦 ———— 蝦兵蟹將
海綿里的水 ———— 擠出來的;不擠不出
海面上刮風 ———— 波瀾起伏
海面上起風 ———— 不平靜
海瑞上書 ———— 為民請命
海上的孤舟 ———— 無依無靠
海上泛舟 ———— 漫無邊際
海上觀測 ———— 往遠處看
海上聊天 ———— 漫無邊際
海石禿上的螃蟹 ———— 明擺著
『伍』 急求個關於大學生村幹部在村工作的小品劇本
哪有這么多要求的!
趙本山重大轉型,從無聊忽悠到關注職場騙局!
春晚小品重大泄密(責任人已經被開除):
趙本山、小沈陽、范偉、蔡明爆棚合作小品《招聘騙局》 ,幫你識破形形色色招聘騙局!
直面2010嚴峻就業形勢,諷刺企業招聘中的欺騙現狀!
本山大叔擺脫農民形象,馬老闆重裝上陣;范偉化身職場精英,被忽悠防不勝防。
老闆桌旁大幅宣傳畫,畫面背景是華南虎照,上寫:馬氏美白素 專業只為女人。你有「野心」嗎?您想當「主人」嗎?您想當「老闆」嗎?馬氏國際就是您走向人生頂峰的「平台」、「空間」、「江南」!國際著名美容科技集團誠聘策劃、設計若干名,要求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下面是兩塊獎牌,「至尊美容大獎」。
蔡:馬董,不好了,我們的馬氏美白素被工商查處為不合格產品,正在網上公示呢。
馬:什麼玩意?莫急莫慌。還有啊,什麼馬董馬董,說了多少遍了,在人面前叫董事長,在辦公室就叫大舅!不知道還以為馬桶又漏水呢。
蔡:大舅,那咋辦呢?
馬:換個名字,重新設計一下包裝,馬上過年了,搞個促銷啥的。(看廣告宣傳畫)就改叫虎牌美白精華素!
蔡:咋促銷呢?
馬:你招的人呢?
蔡:下午有面試的,在500強做過。
馬:那給他幾張白紙,讓他寫個策劃方案,3000字以上。
(范上)
范:如今工作太難找,前段時間在網上發簡歷180多份,只接到8個面試電話,其中三個還是不請自來,都號稱是國際金融集團,發信用卡,賣保險,非法炒外匯的。最近呢,乾脆一個沒有,我都以為手機壞了,每天打幾下自己的號。經濟危機來了,騙子和賊的隊伍也擴大了。還得提防那些借著招聘騙錢的,凡是收錢的一概不去。包看好,錢抓牢,手機不要隨便給人拿了跑!
(手機簡訊鈴聲)感謝您應聘馬氏企業國際集團廣告策劃職位,請今日下午2點到國際大廈18樓面試。
范:這簡訊發得蠻及時哦,昨天來過電話的。
蔡:你好,馬氏國際。
范:你好,我是來面試的。
蔡:是這樣,我們有份考題,您先做一下。答完後,這里有媒體采訪我們董事長的文章,您要仔細看完。然後我們董事長會親自面試。
(看完厚厚剪報)
蔡:看完了嗎?您這邊請。
馬:你的方案我看了,確實沒想到。
范:沒想到?沒想到是好還是差啊?
馬:我的意思都讓你明白了,我還是老闆嗎?
馬:我先介紹下公司情況。馬氏集團總部在美國洛杉磯,98年進入中國,02年成立馬氏未來實驗室公司,致力於生命科學、基因工程和健康美容研究。我們的戰略是用3-5年在美國、日本建立5個分公司,用3-5年在中國建立15個分公司,88家核心加盟商,為全球用戶提供專業服務。在這樣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人才是我們最大的渴望,我始終認為,最有價值的一分鍾是投資於員工的一分鍾。巴菲特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長的坡。相信馬氏國際就是你們年輕人成功路上最長的坡。
范:爬坡啊。
馬:你有什麼強項?
范:策劃。
馬:那4萬億知道嗎?4後面那麼多的零,能給我們策劃幾個零?
范:那都是國家大項目,估計不行。
馬:馬氏國際今年的銷售將突破8個億,我們的目標是5年內進入世界五百強!我作為企業領頭人,進入那什麼斯排行榜,好多年沒進那什麼斯排行榜了。
范:福布斯?
馬:就那斯。公司已經進入上市倒計時!到美國那什麼斯巴達克,這是我們上市倒計時2000天慶祝會的照片。
范:納斯達克?
馬:對,進軍納斯達克。
范:您等等,2000天我算算是多少年?
馬:甭算了,我們要讓地球人都知道馬氏國際要上市了,(拿出一個破鑼)看,開市敲的鑼都備好了。
(拿來鑼看)范:有點面熟?耍猴的?
(方案給蔡)馬:給應聘設計的,讓他按照策劃方案做出設計稿,就說考察他的思路對不對。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馬:考考你的觀察能力。假如啊,假如,你有巨額財產無法解釋清楚時,你怎麼說?
范:還有啥,炒房的唄。
馬:再考考你判斷能力。你乘坐電梯上來,一樓到十樓的每層電梯門口都放著一顆鑽石,鑽石大小不一。每層樓電梯門都會打開一次,只能拿一次鑽石,問怎樣才能拿到最大的那顆?
范:自己覺著大就趕緊拿吧,萬一電梯出故障呢?萬一停電呢?
馬:你面試回答問題啊一定要停頓2秒,確信明白了我的意思。
蔡:你最後倆問題啥意思?
馬:沒啥意思,我是讓他稀里糊塗地回去。
馬:你有啥問題要問?
范:公司年假是怎樣的?
馬:年假?過年放假啊?當然。
蔡:他說的是帶薪年假。
馬:帶薪?不上班?我還從沒接到員工這樣的休假申請。在我們全市,周六上班難道你不知道嗎?
范:合同是怎樣簽的呢?
馬:一年一簽,試用期半年。
范:法律規定,一年合同的話,試用期不能超過2個月。
蔡:新勞動法,三年合同的試用期才能為6個月。
馬:那簽三年,簽十年都沒問題,試用期半年。
蔡:簽十年滿之後就是無固定期限合同了。
馬:啊?還有無固定期限?這是哪門子法律。
馬:那就三年,在第一年快滿時讓他自己覺得沒意思走人。
蔡:他要是還覺得有意思呢?
馬:他要是還覺得有意思,那我就覺得你沒意思了。
馬:你的想像力咋樣?
范:昨晚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快過年了,我請人殺頭牛,結果殺完後,宰牛的讓我拿幾塊肉走人;我不肯,拿了很多的肉,還坐在那吃了幾盤牛肉火鍋,最後還剩一些,就給他了。
馬:我可能就是宰牛的。你的工資要求?
范:三千以上。
馬:我們這個職位呢,年薪十萬,折算月薪肯定超過四千了。那今天就先這樣,沒你啥事了,回去聽信。快過年了,工作不好找,花銷還少不了。凡是借著招聘收錢的要當心啊。什麼開車來接你的,讓助手來接你的,讓帶手提電腦面試的,都要小心手機錢物被搶被騙。
范:謝謝您的提醒。再見。
(范下)(沈上)
沈:董事長,這個待遇和當初您說的咋不一樣呢?
馬:咋不一樣?
沈:當時我問您工資是否按時發放,您說「那當然」。我問您是否考勤很嚴格,您說「這個看情況,有時也可以靈活」。
馬:你肯定記錯了,你問我考勤是否很嚴格,我說那當然。你問我工資是否按時發放,我說這個看情況,有時也可以靈活。
沈:我問您是否有車貼、飯貼就是餐費補貼、交通補貼,您回答說「那還用說,絕對比同行都高!」我問您聽說公司加班多,您回答說「不可能,誰告訴你的?」
馬:你肯定又記錯了。你問我公司是否加班,我告訴你「那還用說,絕對比同行都高!」你問我是否有餐費補貼、交通補貼,我的回答是「不可能,誰告訴你的?」
(沈下)
(電話響)
蔡:大舅,物業說再不交房租和水電費的話,他們就拉閘、搬桌子。咋辦?
馬:咋辦?收拾東西,這地方也住膩了,桌子給他們好了。下午就搬。
蔡:萬一有人問呢?
馬:就說去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送溫暖,帶點被褥、水果啥的。
蔡:物業以後找到咱咋辦呢?
馬:放心。我在合同上簽的是馬大師!不是馬大帥!跟那個拍老虎的農民學的。
馬:快走。
『陸』 歇後語大家幫我答一下!!
老鼠嗑瓜子 答案:一張巧嘴
狼頭上裝筍 答案: 裝樣(羊)
泥菩薩洗臉 答案:失(濕)面子
2個巴掌打人 答案:左右開弓
癩子當和尚 答案: 不費手續
2個人做買賣 答案: 缺一不可
利劍斬亂麻 答案:一刀兩斷
涼水沏茶 答案:(跑)泡不了
漏壺裏灌水 答案: 永不滿足
兩口子分家 答案:各人顧各人
兩條腿的板凳 答案:坐不穩
劉備對孔明 答案:言聽計從
龍王爺翻臉 答案:要變天
歇後語的奧妙在於前半部分可以很巧妙地表達出後面的意思,比如第二第三第八個是諧音歇後語
『柒』 《龍王爺的女婿》txt全集下載
《龍王的女婿》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SBBMADoD8SxoVfSm39gLag
《龍王的女婿》是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都市異能小說,作者是龍王的賢婿。
『捌』 歇後語!!!!!
關於龍的歇後語
八月十五看龍燈——遲了大半年
擺龍門陣抱娃娃——兩不耽誤
長蟲奪龍珠——異想天開
長坂坡里的趙子龍——單槍匹馬
唱戲的穿龍袍——成不了皇帝
出得龍潭又入虎穴——禍不單行
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得一家人
地里的蛐蟮——成不了龍
獨眼龍看書——側目而視
獨眼龍相親——一眼看中
大龍不吃小干魚——看不上眼
干鯉魚跳龍門——彌天大慌
國舅爺坐龍廷——借著香風上了天
海龍王找女婿——湯里來,水裡去
海龍王打哈欠——好大的口氣
海龍王的嘍羅——蝦兵蟹將
海龍王吃螃蟹——敲骨吸髓
寒冬臘月擺龍門陣——冷言冷語
河裡劃龍船——同心協力
洪水淹了龍王廟——自家人不識自家人
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畫匠的兒子——又會畫龍,又會畫虎
火神爺和龍王爺——專找別扭
蛟龍造反——翻江倒海
蛟龍跌水——興雲作雨
蛟龍跌下水——興雲作浪
蛟龍困在沙灘上——威風掃地
蛟龍頭上搔癢——溜須不要命
九龍治水——沒雨(余)
京劇龍套——走過場
孔明加子龍——智勇雙全
鯉魚跳龍門——九死一生
鯉魚跳龍門——碰碰運氣
鯉魚跳龍門——身價百倍
鯉魚跳龍門——大翻身
鯉魚跳龍門——想高升
鯉魚跳龍門——高升了
離了水晶宮的龍——寸步難行
爛板橋上的龍王——不是好東西
兩個人舞龍——有頭有尾
龍王爺的後代——龍子龍孫
龍王爺的兒子——會鳧水
龍王爺的嘴——海口
龍王爺做法——呼風喚雨
龍王爺的橫批——風調雨順
龍王爺的宮殿——冷冰冰的
龍王爺打哈欠——神氣十足
龍王爺打呵欠——神氣
龍王爺打呵欠——看你這般神氣
龍王爺掉在海里——不消你老(撈)
龍王爺掉在海里——回老家了
龍王爺招女婿——湯里來,水裡去
龍王爺賣酸菜——窮神
龍王爺出海——興風作浪
龍王爺出海——撐到海里
龍王爺出海——不請你勞(撈)
龍王爺的幫手——蝦兵蟹將
龍王爺發脾氣——別(鱉)急了
龍王爺發脾氣——摸不透
龍王爺動刀兵——里外都是水
龍王爺翻臉——要變天
龍王爺放火——改行
龍王爺放水——正辦
龍王爺亮相——張牙舞爪
龍王爺跳舞——張牙舞爪
龍王爺湊熱鬧——漲水
龍王爺掂著燈籠找水喝——旱到家了
龍王爺跳大海——正規(歸)
龍王老爺請喝酒——夠戧
龍王老爺請客——凈是些魚鱉蝦蟹
龍王老爺請喝燒酒——嗆水
龍王爺的前哨——瞎(蝦)精
龍王爺的帽子——道道多
龍王爺長了偏心眼——旱澇不均
龍王爺面前挑水——敢想敢幹
龍王爺翻臉——要變天
龍王爺身邊的蝦子——見過大陣勢
龍王爺開茶館——神乎(壺)其(沏)
龍王爺過江——風大雨大
龍王爺拜太陽神——還能差那把火
龍王搬家——厲害(離海)
龍王招親——水裡來,水裡去
龍王賣酸菜——窮神
龍王的軍隊——蝦兵蟹將
龍王面前挑水——有斗龍的膽量
龍王擺筵席——凈償海味
龍王不認水神廟——自己沖自己
龍王的帽子——道兒多
龍王的帽子——寶貝疙瘩
龍王的帽子——褶兒太多
龍王的戰士——蝦兵蟹將
龍王管土地——管得太寬了
龍王發兵討河神——自家人不識自家人
龍王發脾氣——興風作浪
龍王發脾氣——翻江倒海
龍王靠邊——人定勝天
龍王靠邊站——人定勝天
龍王廟的橫披——風調雨順
龍王廟台——神氣
龍王廟前賣水——挑錯了門
龍王廟里失了火——慌神
龍須菜炒韭菜——亂七八糟
龍燈耍的好——靠頭
龍燈的腦殼——隨耍
龍(燈)胡須——沒人理
龍壇里脫上坯——拿不出
龍門陣缺人——擺不起來
龍門石窟里的佛像——老實(石)人
龍門石窟里的佛像——靠山硬
龍困沙灘——有力無處使
龍困魚塘——伸展不開
龍困魚塘——施展不開
龍尾巴上的蝦——混著上天了
龍背上放茶壺——一張好嘴
龍背上放茶壺——嘴向上
龍跑蛇竄——各有各的算盤
龍袍當蓑衣——白糟蹋
龍下蛋——稀罕
龍行雨——本職
龍珠跟著龍尾轉——不對頭
龍上沙灘——有力無處使
龍虎相鬥——必有一傷
龍吃千江水——也有不到處
龍船上裝大糞——臭名遠揚
龍頭不拉拉馬尾——用力不對路
劉備三上卧龍崗——就請你這個諸葛亮
驢頭插龍角——四不像
麻布袋做龍袍——不是這塊料
孟母三遷——望子成龍
逆水塞龍舟——力爭上游
跑龍套的——搖旗吶喊
塞起耳朵不說話——裝龍作啞
佘太君的龍頭杖——有錢也買不至
屬大龍的——使不著
水攤龍王走——自顧不暇
水淹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
隋煬帝游江南——自坐龍舟人拉纖
四海龍王動刀兵——里里外外都是水
孫猴子大鬧水晶宮——逼著龍王獻寶
跳蚤變龍種——冒牌貨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未草里頭藏龍身——農家出英才
降龍木扎掃把——可惜了材料
移栽的龍眼樹——枝葉茂盛不長景
一龍治水——雨多
一龍治水——多雨(余)
要飯的給龍王上供——窮人有個窮心
葉公好龍——不敢見真的
葉公好龍——口是心非
葉公好龍——怕是真的
叫化子郵龍燈——窮歡
爛板橋上的龍王——不是好東西
劉玄德得了趙子龍——甭說多高興
龍王靠邊——人定勝天
龍王爺出海——興風作浪
龍王爺打盹——百姓遭難
龍王爺打盹——四方遭災
龍王爺出陣——翻江倒海
龍宮里造反——慌了神
龍背上刮鱗——痴心妄想
龍背上刮鱗——妄想
龍門石窟里的佛像——龍實(石)人
龍門石窟里的佛像——靠山硬
龍燈的腦殼——任人耍
龍燈的腦殼——由人玩耍
龍燈的腦殼——由人擺布
龍燈的腦殼——任人擺布
龍眼剝皮——露了心
龍啞人談天——連說帶比劃
趙子龍上陣——百戰百勝
趙子龍上陣——單槍匹馬
趙子龍出兵——回回勝
趙子龍帶兵——不打敗仗
趙子龍進曹營——獨占(戰)
趙匡胤穿龍袍——改朝換代
四大名著中的歇後語
--------------------------------------------------------------------------------
四大名著中的歇後語
一) 紅樓夢中的歇後語
1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處(第7回 焦大)
2坐山觀虎鬥——坐收其利(第16回 王熙鳳)
3借劍殺人——不露痕跡(第16回 王熙鳳)
4引風吹火——費力不多(第16回 王熙鳳)
5站干岸——-不沾事(濕)(第16回 王熙鳳)
6推倒油瓶不扶——懶到家了(第16回 王熙鳳
7狗咬呂洞賓——不識好歹(第25回 彩霞)
8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紅玉)
9丈八的燈台——照見人家,照不見自家(第19回 李嬤嬤 )
10黃鷹抓住了鷂子的腳——扣了環了(第30回 王熙鳳)
11金簪子掉在井裡頭——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釧)
12九國販駱駝的——到處兜攬生意(第46回 鴛鴦)
13宋徽宗的鷹,趙子昂的馬——都是好畫兒(第46回 鴛鴦)
14狀元痘兒灌的漿兒——又滿是喜事(第46回 鴛鴦)
15黃柏木作磐槌子——外頭體面里頭苦(第53回 賈珍)
16聾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 王熙鳳)
17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兒(第60回 芳官)
18倉老鼠和老鴰去借糧——守著的沒有,飛著的有(第61回 柳氏)
19清水下雜面——你吃我看見(第65回 尤三姐)
20見提著影戲人子上場——好歹別戳破這層紙(第65回 尤三姐)
21耗子尾巴上長瘡——多少膿血兒(第68回 王熙鳳)
22頂梁骨走了真魂——嚇得要命(第68回 王熙鳳)
23鋸了嘴子的葫蘆——沒口齒(第68回 王熙鳳)
24小蔥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 王夫人)
25可著頭做帽子——要一點富餘也不能(第75回 鴛鴦)
26羊群里跑出駱駝來了——就只你大(第88回 賈母)
27含著骨頭露著肉——吞吞吐吐(第88回 王熙鳳)
28焦了尾巴稍子——絕後(第117回 眾人 )
(二)西遊記中的歇後語
1蛇頭上蒼蠅——自來的衣食(第28回 妖怪)
2乍入蘆芋——不知深淺(第32回 孫悟空)
3皮笊籬——一撈個罄盡(第39回 孫悟空)
4糟鼻子不吃酒——枉擔其名(第39回 豬八戒)
5磨磚砌的喉嚨——又光又溜(第47回 眾僮僕)
6尖擔擔柴——兩頭脫(第57回 豬八戒)
7吃了磨刀水的——秀氣在內(第67回 孫悟空)
8狗咬尿泡——空歡喜(第71回 作者)
9鐵刷帚刷銅鍋——家家挺硬(第77回 作者)
10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湯里來,水裡去(第81回 豬八戒)
11和尚拖木頭——做出了寺(第83回 哪吒太子)
12販古董的——識貨(第86回 小妖)
13蒼蠅包網兒——好大麵皮(第87回 葛仙翁)
14三錢銀子買個毛驢——自誇騎得(第93回 沙僧)
15皮肉粗糙,骨骼堅強——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 豬八戒)
(三)水滸傳中的歇後語
1賊去了關門——遲了(第5回 周通)
2瓮中捉鱉——手到拿來(第18回 劉高)
3閻羅王面前——沒放回的鬼(第21回 閻婆惜)
4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 潘金蓮)
5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 鄆哥)
6孫武子教女兵——十捉九著(第24回 王婆)
7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 作者)
8披麻救火——惹焰燒身 (第21回 作者)
9燈蛾撲火——惹焰燒身(第27回 作者)
10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來(第39回 作者)
11割貓兒尾拌貓兒飯——自供自(第62回 蔡福)
12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 軍校)
13雪獅子向火——酥了半邊(第101回 作者)
(四)三國演義中的歇後語
1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第2回 陳琳)
2駑馬戀棧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 蔣濟)
有關三國故事和人物的歇後語
歇後語是我國民間流傳得最廣的傳統語言文化之一,它集詼諧幽默於一體,集中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才智。歇後語最大的特點是諧音、比喻和會意,現將有關三國故事和人物的歇後語收集如下:
•曹操下江南——來得凶,敗得慘
•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曹操吃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曹操遇蔣干——倒了大霉
•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曹操作事——乾乾凈凈
•張飛賣秤錘——人強貨硬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
•張飛賣肉——光說不割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張飛戰關公——忘了舊情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曹操戰宛城——大敗而逃
•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萊
•諸葛亮要丑妻——為事業著想
•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
•張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生非
•諸葛亮招親——才重於貌
•曹操敗走華客道——不出所料
•張飛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曹操敗走華容道——走對了路子
•張飛綉花——粗中有細
•諸葛亮的錦羹——神機妙算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關公開鳳眼——要殺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
•關羽賣肉——沒人敢來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貂蟬唱歌——有聲有色
•關雲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對著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關帝廟求子——踏錯了門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關公射黃忠——手下留情
•諸葛亮弔孝——裝模作樣
•魯肅宴請關雲長——暗藏殺機
• 關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諸葛亮弔孝——不是真心
•呂布見貂蟬——迷上了
•關公喝酒——不怕臉紅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關雲長走麥城——大難臨頭
•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關帝廟夫人——慌了神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周瑜討荊州——費力不討好
•關帝廟里拜觀音——找錯了門
•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
•魯肅討荊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關帝廟里掛觀音像——名不符實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辦法來)
•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事——人在心不在
•關勝戰李遣——大刀闊斧
•關雲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
•董卓進京——來者不善
•關雲長刮骨療毒——-若無其事
•劉備三上卧龍崗——就請你這個諸葛亮(比喻請的就是你)
•董卓進京——不懷好意
•關雲長刮骨下棋——-若無其事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關公進曹營——單刀直入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比喻來之不易)
•周喻打黃蓋——裝樣子
•關公赴會——單刀直入(比喻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周瑜打黃蓋——兩相情願